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宋慶齡觀後感(通用10篇)

校園2.29W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宋慶齡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宋慶齡觀後感(通用10篇)

宋慶齡觀後感 1

看過電影《宋慶齡》令我們深受感動的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之一,宋慶齡拿的是國家一級工資,又有數額相當大的職務津貼,1951年她還獲得了數額巨大的斯大林國際和平獎金,用這些錢,她完全可以過上十分舒適、十分體面,甚至是豪華的生活。但是她不這樣做。她把斯大林國際和平獎金全數捐給了中國福利院,建造了一座“上海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她把自己的工資中的相當一部分用來接濟生活困難的親友,她還承包了兩個保姆的全部生活費用,直至將她們歸老送終。她還要在家中招待一些中外客人,花的也是自己的錢。除去這些,她的工資只剩下了一小部分,以用作日常開支,但是她甘願過這樣的廉潔生活。

她的睡衣,是補了好幾次的。

她有關節炎,所用的護膝是用三種不同顏色的毛線頭自己編織的.。

她用的手絹還是她在解放前定做的,手絹上繡着她的英文名字的縮寫“SCL”,雖然已經有了破洞,但仍在使用。

在解放後,她看到國家困難,就很少做衣服。晚年她發胖了,舊衣服穿不下了,她就在舊衣服的衣腰、褲腰上加條,整理好以後再穿。

她每月要在家中細細地聽管家報一遍日用“流水賬”。一次,聽完報賬,她問:“我那次送給外賓的絲綢,賬上為什麼沒有記?”管家回答:“機關事務管理局給報掉了。”她一聽,馬上很嚴肅地説:“這是我私人送的禮,怎麼可以用公家的錢?”管家説:“這次已報了就算了,下次注意吧!”她站起來認真地説:“不行,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第三次,一定得自己付。”最後還是把那錢付掉了才完事……

宋慶齡的感人事蹟,使我們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做以儉養德。她的數十年如一日的高風亮節,是與她的終生堅持過儉樸生活分不開的。

宋慶齡觀後感 2

宋慶齡在解放前有國民黨強給她的中央委員的頭銜,但她從未拿過他們的薪金,只靠孫中山先生逝世後的撫卹金的利息過生活。解放後,她是享受國家一級工資標準,但她還是照樣生活儉樸。早餐二片面包或一個大餅、一杯咖啡(後改喝茶),中晚餐二、三碟小菜、一碗湯。因為患蕁麻疹,平時只吃魚和少量的肉食,基本上以蔬菜為主。平時家裏一個盒子、一根繩子、一個本子,都要李媽放好,她説:“以後會有用的`,不可丟棄。”她家中原有一個保姆——李媽,即李燕娥,她主要工作是伺候宋慶齡,梳頭、洗衣服、房間的清潔工作。不幸,李媽患上皮膚過敏症,一碰肥皂水,手上發紅發癢。這樣宋不得不再請一個保姆,叫鍾興寶,鍾原在幼兒園工作,是沈粹縝(鄒韜奮的夫人,她們是同鄉)介紹的。宋主席對李雲(宋慶齡領導的中國福利會祕書長)説:“原來李媽工錢25元(當時很高的),現在鍾興寶的工錢要45元一月,當然李媽也要和她一樣,每月兩人工資支出將近100元。”李雲説:“這兩人的工資可以由公家負責。”她説:“不行,我不願增加國家的負擔。”一次為了迎接中國福利會20週年紀念,要求宋慶齡照幾張相片。宋同意了,但希望請上影廠的黃紹芬給她拍攝。

經過上海電影製片廠同意,黃紹芬帶來助手林某,還有一套攝影棚的燈光設施。等到攝影結束,我送走了黃紹芬等人以後,宋對李雲説:“下個月的電費不得了。”宋這樣自奉儉樸,叫人感動不已。同時,她對中國福利會的工作人員也要求節約,以減少國家的負擔。1961年2月18日收到宋慶齡的來信對李雲説:“看了去年的決算報告,知超額完成了去年經費預算壓縮標準的百分之四,這是令人高興的。希望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在支出方面,可少用或不用的,就少用或不用,以便為國家多積累一些資金。”李雲知道這是宋慶齡一貫的精神,在中福會領導機關,儘量節省,把好的東西給下面單位。如電風扇,陳舊的由領導機關用,新的好的給幼兒園、託兒所孩子使用。三年經濟困難期間,想盡辦法讓孩子們吃上牛奶和魚肝油,宋主席經常教導我們:“要為孩子們成長創造最好的條件

宋慶齡觀後感 3

大家應該都知道宋慶齡嗎?她可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國民黨創始人孫中山的妻子。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的長河中,自1840年以來近現代歷史,我認為是最波瀾壯闊的。這是一段共和政體取代兩千年封建專制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抵禦列強,血洗屈辱,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也是新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歷史。其中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起搏擊。而孫中山和宋慶齡猶如莽莽夜空中的雙子星,在中華大地上煥發着特別奪目的光芒。

宋慶齡1893年出生在上海。她的母親從小就告訴她:“忘記了祖國,人生就失去了意義。”父親每天晚上都會給她講一個傳奇故事,並且都是都是關於他自己的。正是父母的影響,當宋慶齡遇到了中國國民黨的創始人孫中山以後,她“嫁給了革命”。但是,當孫中山死後不久,她就發現,國民黨的人行為不像孫中山所提倡的那樣,他們把人民的生命玩弄於股掌。於是,她毅然決然地投奔了共產黨。不久國共兩黨生死之戰打響了,宋慶齡開始了自己的'鬥爭生涯。她意志堅強,信念堅定,不避艱難險惡,堅定地與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竭盡所能地支持新民主主義革命事業,最終成為了新中國的締造者之一。大家在五年級課本中將要學到《開國大典》這一課,當時宋慶齡也在天安門城樓上發表了講話。

宋慶齡是一個有大愛的偉人。在她人生的大部分時間裏,宋慶齡一直都沒有親人陪伴左右,她是孤獨的。可是,在她心裏裝的卻是對所有人民的愛。和她朝夕相處的工作人員誰有個頭疼腦熱的,她必定會讓他們休息治療;誰家有個天災人禍,她必定會解囊相助;她會為工作人員添置寒衣;她會為工作人員的子女和警衞戰士購置文具,鼓勵他們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她自己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全天下孩子的母親:她創辦了新中國第一個少年宮,創辦了新中國第一個兒童劇團,創辦了新中國第一份兒童讀物——《兒童時代》。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在她的關懷下快樂地成長。

宋慶齡的一生,充滿了愛和信仰。她把中華民族的命運和安危與自己緊緊相連,她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女性。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被感動着。偉大都是出自於平凡,讓我們從宋慶齡的一生中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從從現在開始,從每件小事開始,朝着自己的夢想大步邁進吧。

宋慶齡觀後感 4

上海宋慶齡故居位於淮海中路1843號。從1948年到1963年,宋慶齡在這裏工作、生活達15年之久。故居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和大量文物。

今天,我和我媽,小姐妹,一道懷着一顆崇敬的心情去參觀。

進到門裏,見到漢白玉雕刻的宋慶齡的坐像,我站着看了很久,雕刻的宋慶齡很逼真,神態非常慈祥。後面的樓門口掛着“宋慶齡文物館”的匾額,徑直往裏走,院子裏的車庫停放了兩輛轎車,一輛是大紅旗,一輛是斯大林贈送的吉姆牌橋車,這都是宋慶齡生前坐過的轎車。然後從側門進去,仔細的參觀圖片以及一件件文物。

宋慶齡故居佔地面積43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一幢乳白色船型的紅頂白牆的漂亮小洋房,樓前有草坪和停車場,樓後是花木茂盛的花園,花園的四周種滿了名貴花卉,四季常青,環境優美。

室內存放着一架鋼琴。二樓走廊裏,掛着宋慶齡1951年接受“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獎金”時的`照片。宋慶齡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一位女性,她是個近乎完美的人物,一直讓世人仰慕,被譽為“國之瑰寶”。在臨終前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榮譽主席”稱號,享年88歲。

宋慶齡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她出生在一個富裕和顯赫的家庭,他父親是上海傳教士及富商,她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在上海高中畢業,1907年——1913年留學美國,在歷史悠久的衞斯里女子學院獲得文學系學士學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宋慶齡擔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副主席,並被推選為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宋慶齡具有很多的政治資源,她是孫夫人,被譽為“國母”,雖然她有很多名譽官職,但並沒有實權,她一直都沒有進入政治權力中心,她並不熱心於政治,而是把精力投入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衞生與福利事業中,1951年,宋慶齡獲得斯大林和平獎。她把獎金全部捐出,在上海建造了婦幼保健院。

宋慶齡,她像“聖母”一樣全心全意地為大眾服務,一生盡做好事善事。故居,綠草如茵,雖毗鄰淮海路,但鬧中取靜,漫步其間,似乎仍能感受到偉人的音容笑貌和不朽的風範。

宋慶齡觀後感 5

宋慶齡女士,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她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鬥,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衞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衞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殫精竭力,鞠躬盡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受到中國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也贏得國際友人的讚譽和熱愛,並享有崇高的威望。

初去後海,本意是想領略風景,並不知郭沫若先生,宋慶齡女士的故居都坐落在此地。先到達的`郭沫若先生的故居,從外面看,裏面似乎並沒有什麼值得看的,十分簡陋的幾所房子,一眼就看光的感覺,也即沒有深入欣賞。及到達宋慶齡女士的故居,不禁十分驚訝。傳説中的一代女神,居然生活在如此奢華的房所,心中不免產生不滿。

當我踏入故居的一瞬間,心裏卻久久難以平靜。只見這是一座院落式建築,大門口一位士兵恭敬而筆挺的站着。從門外整體望過去,主要有兩棟建築。院內嘉木繁蔭,環境清幽,綠意盈盈。進去慢慢參觀,第一棟建築是用來陳述宋慶齡生平事蹟的,裏面偶很多她的照片、著作,以及關於她的資料。其實我感觸最深的,不是她所做的偉大的貢獻。在中華漫漫五千年曆史中,有過突出貢獻的人物並不在少數。宋慶齡女士並非其中特別佼佼的人士。我所十分震驚的,是在戰亂時代,她與孫中山先生那種矢志不渝的愛情。

宋慶齡與孫中山年齡上相差近30歲,但這並沒有妨礙他們成為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侶。宋慶齡對孫中山一往情深,內心充滿無限崇敬與愛戴。 1894年,孫中山在宋家第一次見到了一歲多的宋慶齡,當時誰也沒料到這個可愛的女嬰竟會在21年後,不顧父母親的強烈反對,奔赴日本嫁給大她27歲的“革命之父”。宋慶齡嫁給了孫中山,宋美齡嫁給了蔣介石,她們的姐姐宋靄齡嫁給了孔祥熙。沒有宋慶齡與孫中山的結合,也許就沒有宋美齡與蔣介石的結合,也許就沒有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結合;沒有“四大家族”的結合,20世紀中國的歷史也許就會是另一種樣子。宋慶齡在9月16日見到孫中山以後的半個月內,會晤孫中山達七次之多。她幫助孫中山所做的工作,完全是爭取平民的自由和幸福,她充分了解孫中山內心所懷的熱忱。他們雖然是現在世人津津樂道的一對,然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他們的結合無疑是最困難的,他們要面對的,還有很多。

決定公佈關係前,兩人有一次深談,討論即將面對的“關口”。孫中山告訴宋慶齡,他們首先要過宋慶齡的父母關。且不論宋慶

齡的父親與孫中山是多年的朋友,單論年齡上的差距和孫中山已婚並有3個孩子的背景,以及他常年因革命而顛沛流離的生活,都足以遭到宋家的強烈反對,搞不好還會弄得家庭破裂。

第二關是孫中山的元配盧慕貞,此時二人尚沒有辦理離婚手續。第三關是黨內關。基於傳統觀念和領袖個人形象的考慮,孫中山認為黨內應該會有很多人批評自己。第四關是社會輿論關。第五關是宗教關。宋慶齡一直信仰基督教,這樣的行為估計會惹來基督教會的干預。

即使是這麼多重重的困難,宋慶齡依然堅持着,願意和孫中山相濡以沫白首到老。

宋慶齡觀後感 6

四月5日,農曆清明節,我們測控黨支部來到了什剎海畔,參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榮譽主席宋慶齡同志的故居。有道是“國母故居賞海棠,綠葉無心花自香,後海恬靜春光好,碧水温馨潤紅粧”。這座雅緻的小居,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分外美麗。

當然,比西海棠的美景更重要的是這位曾經的中華民國、後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的生平展示。在展館中,我們看到了許多未曾在課本中學到的關於宋慶齡同志的學習、工作、生活的痕跡。而這些點點滴滴更加深了我們對她的.瞭解。比如,其中有斯大林贈送宋慶齡的轎車、周總理贈送宋慶齡喬遷此地之喜的畫屏、宋慶齡同志與中華民國主席孫中山的結婚照,更有宋慶齡同志早年在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求學時登上校刊的照片,看着當年的她,也和現在處於大學中的我們一樣,青春無限,朝氣蓬勃。

也許當時的她,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以後會成為孫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和親密戰友,會發起並組織了“保衞中國同盟”,支援抗日根據地和敵後游擊區的抗日鬥爭,以及在新中國成立以後,致力於婦女、兒童的福利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但是,就是一步一步,堅持自己的信念的走下來,宋慶齡同志成為了 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中,流芳千古,與國家興亡息息相關的偉大的女人!

宋慶齡觀後感 7

不知不覺,又到了深秋,陣陣秋風吹紅了香山的紅葉,也吹來了陣陣的涼意,但是卻吹不走同學們活動的熱情。在這個初冬的週末,我隨六室學生黨支部一起參觀了宋慶齡故居。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騎行,我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北京的宋慶齡故居坐落在後海,這裏遠離都市的喧囂,有着別樣的寧靜,雖然已值初冬,但仍是處處綠意。來之前聽聞宋慶齡故居原來是溥儀父親醇親王的王府花園,本想着一睹皇家的奢華,走進院中卻發現,幾處亭台小榭,幾樹綠葉紅花,樸素而整潔,寧靜又淡雅,哪處觀得半點奢靡,又哪裏見得半點浮華。雖有些失望,但不由得從心中佩服宋慶齡等老一輩革命家這種不貪圖個人享受,全心全意為國家奉獻自己的精神品質。這種奉獻精神,不正是我們當代人應該學習的嗎?

據説,從1963年至1981年,宋慶齡在此生活工作了18年,直至逝世,可以説園中的每處都留下了宋奶奶的足跡。我們走走停停,一路參觀了宋奶奶起居的場所、工作的場所以及放鬆休息等場所,每一處的物品都是按照當年的老樣子進行擺放,看着那些現在足可以稱作古董的各種物品,眼前似乎浮現出宋奶奶當時在此生活、工作、休息的樣子,似乎看到了一位偉大的革命先輩當年不辭辛勞,甚至在晚年也為國家為民族奉獻自己最後一份力的感人畫面。此時此刻,我能想到的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

最後,我們參觀了宋慶齡紀念館,這裏陳列了宋慶齡奶奶一生的各種物品,小到一份親筆書信,大到當年坐過的汽車。物品雖珍貴,但更珍貴的是這裏保留下了一位普通的中國女性是如何成長為一名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是如何在當時那樣艱難的環境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鬥;是如何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衞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衞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事業而殫精竭慮、鞠躬盡瘁,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的。

這次參觀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卻給同學們帶來極大的觸動。宋慶齡奶奶傳奇的一生此時此刻已不僅僅是書本上那些枯燥的文字,而是化為一幅幅形象的畫面深深的烙印在同學們的心中。我們都由衷地感到,宋慶齡奶奶不愧被稱為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她為國家為人民奉獻的實在太多太多,再多的景仰與愛戴,再多的讚譽和熱愛都不足以表達人們對她的'崇敬之情。在宋慶齡奶奶的雕像前,同學們駐足了很久,也許他們此刻正在心中向他們敬愛的宋奶奶道一聲:“辛苦了!謝謝您!”;也許他們此刻正暗下決心,要像宋奶奶一樣,在今後的科研道路中不畏艱辛、百折不撓,發揚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不計個人得失,甘於奉獻,甘於犧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雖然同學們都沒説話,但他們漸漸堅定的眼神,早已説明了一切,也許這就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吧。

歸途中,我的腦海裏還不斷迴響着宋奶奶的名言:“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成果。”,“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實的保衞者,是歷史加速美好的世界前進的力量。”

宋慶齡觀後感 8

今天,我和陶羽昕一起看宋慶齡故居。我們一下車就看見有黑底鑲嵌金字的“宋慶齡故居”五個大字。進到門裏,見到了漢白玉雕刻的宋慶齡的坐像,站着看了很久,雕刻的宋慶齡很逼真,神態非常慈詳,後面的樓門口掛着“宋慶齡文物館”的牌子,徑直往裏走,院子裏的車庫停放了兩輛轎車,一輛是大紅旗,一輛是斯大林贈送的吉姆牌轎車,這都是宋慶齡生前坐過的轎車,然後從側門進去,聽取講解員的介紹,室內不許拍照,只能靜靜地聽,聽完了介紹,我們又仔細地一件一件文物參觀了一遍。宋慶齡故居佔地面積43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紅頂白牆的漂亮小洋房,建築面積700平方米,樓前有草坪和停車場,樓後是花木茂盛的花園,花園的四周種了40株百年香樟,四季常青,環境優美。

宋慶齡於1948年底遷到這裏居住。

從1948年到1963年,宋慶齡在這裏工作、生活達15年之久。講解員告訴我們:宋慶齡把這裏視為她的家,她説到北京是去上班,回到上海就是回家。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在北京逝世。1981年10月,故居被列為上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改名為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2001年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5月宋慶齡逝世後,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宋慶齡在上海寓所的遺物“就地保管、就地處理”,其故居闢為永久性紀念地的指示精神,對遺物進行全面的清理,對房屋進行局部維修。故居內的陳設保持宋慶齡生前原樣,收藏着大量的宋的遺物,總數在一萬件以上。如宋使用過的日常生活用品,寫下的'文稿、函札,收藏的字畫、印章和圖書,留下的照片,樓下過廳牆上掛着徐悲鴻贈送的"奔馬"國畫,還有國際友人贈送的風景油畫,客廳背面牆上掛着孫中山先生的遺像,南面牆上掛着毛澤東主席1961年來此看望她時的留影,客廳西面的餐廳裏陳放着她個人生活經歷中的重要紀念品和各國友人贈送的珍貴禮品。

在這間陳設簡樸的小餐廳裏,宋慶齡還宴請過來訪的貴賓。書房中收藏着孫中山先生演講的珍貴錄音唱片和孫中山親筆題字的遺著,還有中外圖書4000餘冊。

二樓是卧室和辦公室,室內的一套藤木傢俱是宋慶齡結婚時父母送給她的嫁粧,算做對她婚姻的承認,沙發和茶几是孫中山先生使用過的。室內擺放着孫中山18歲時的照片和孫中山逝世前一年與宋慶齡的合影。書桌上放着她生前使用過的文具用品。室內還存放着一架鋼琴。二樓走廊裏,掛着宋慶齡1951年接受“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獎金”時的照片。

宋慶齡觀後感 9

08年是宋慶齡誕辰115週年,08年的最後一天來北京找同學過元旦,去後海逛了一下,順路參觀了一下宋慶齡故居。

45年前,宋慶齡70壽誕時遷入此院,在這裏工作生活了19年。

國小課本上曾有宋慶齡故居的故事,不過那是上海的宋慶齡故居。記得裏面寫了故居里的樟樹,北京的雖然沒有樟樹,但是卻也有宋慶齡喜愛的國槐和海棠,站在“鳳凰國槐”和“西府海棠”前不由的肅然起敬,流連往返。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的故居,位於北京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這是一卒典型的中國式庭院,走進故居,幽靜的園內假山疊翠,花木成蔭,清澈的湖水,曲折環繞。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原計劃為宋慶齡同志在北京專門修建一座住宅,但她卻以國事百廢待興,一再遜謝。最後在周總理的親自過問下,才藉此王府花園,葺舊更新。宋慶齡於1963年遷居於此,在這裏工作、學習和生活了近20年直至1981年7月29日溘然長逝。

園內原有古建築為:前廳“濠梁樂趣”、後廳“暢襟齋”、側廳“聽鸝軒”、西廳“觀花室”。超手回廓南街“南樓”,北通東廳,東接王府宅院,回廓中間建有“恩波亭”。南湖對面的`假山,錯落有致,築有“扇亭”和“聽雨屋”。宋慶齡從青年不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革命,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七十年來經歷風風雨雨,這裏的一切,再現了這位極不平凡的偉大女性的品德、情操和永不休止的追求,也再現了自二十世紀開始她為之獻身的中國革命史實的重大事件的側畫。

1915年宋慶齡不顧家庭反對毅然與流之中的孫中山先生結婚,從此宋慶齡為了孫中山救國救民的事業,為了自己“求中國自由平等”的理想,歷盡艱險,百折不撓,至死不渝。在幾十年革命生涯中,以她崇高的威望,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建設事業團結了不少國際友人。白求恩、斯諾、柯棣華、馬海德等,都是由宋慶齡介紹,從此成為中國人民永不分手的摯友。她不僅是新中國的締造者之一,而且也是建設新中國的卓越領導人之一。宋慶齡為發展婦女兒童的文教福利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

故居的主樓,建於1962年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兩層樓房,外觀仿古,與內景緻和諧一體。庭院當中,可見清碧的湖水將主婁和草坪緊緊環抱,後湖畔有一鴿子房。宋慶齡喜愛鴿子,常在工餘親自給它們餵食。

1982年5月29日經中央書記處批准,故居對外開放,至今已接待國內外觀眾近350萬人次。人們在這裏緬懷宋慶齡為新中國奮鬥畢生的光輝業績,追念她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她崇高的品德,情操,光輝的業績將會在人們心中永存!

宋慶齡觀後感 10

假期裏,我有機會和媽媽、老師、同學一起參觀了宋慶齡故居。心裏好不歡喜!

我們一到那兒就看見有黑底鑲嵌的金色字——宋慶齡故居。

進門後,看見了解放軍叔叔像神聖者一樣保衞着故居。一座純潔高雅的漢白玉雕像的宋慶齡坐像映入眼簾,雕像生動逼真,神態慈祥。

走進宋慶齡文物館,聆聽着了講解員的介紹,我們把一件件的文物都參觀了一遍。館內陳列着宋慶齡的一生的成就,她出生於上海,14歲去美國留學,畢業於美國威斯里安女子學院。她熱愛祖國,獻身革命。館內陳列着宋慶齡的兩件衣服、一雙鞋、一個手拎包及各種印章,還有宋慶齡提筆的通信、詩句,收藏的畫和花瓶等。有幾個是我印象最深的,有印度尼西亞總統加諾贈送的銀盤、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贈送的“一級柬埔寨王家勛章”、印度駐華大使賴嘉文贈送的銀盤,有美國總統尼克松贈送的銀器、坦桑尼亞總統尼雷爾贈送的木雕燈座、墨西哥前總統卡德納斯贈送的拼花木盒。另外,故居紀念館大理石上雕刻的字高度概括了她一生的貢獻:關愛婦女、熱愛兒童;秉持正義、維護和平;致力外交……經過老師的講解,我終於對裏屋朝外的顯示屏上若隱若現的一副對聯“先生先行,因求大公舍小我;後人後繼,誓變曲徑為通途”的意思如有所悟了。

徑直往裏走,院子裏的車庫停放了兩輛轎車,一輛是紅旗牌,另一輛是斯大林贈送的吉姆牌轎車,這都是宋慶齡生前坐過的轎車。

從側門進去,便是宋慶齡的.寓所,兩層樓的洋房,內部裝修豪華,歐式風格,廚房內有烤箱,客廳有壁爐,卧室傢俱雕刻精美,寓所前面是個偌大的花園,花園的周圍20多棵香樟樹,這些樹有着100年的歷史。一隻松鼠在樹上蹦跳,像是在迎接我們的到來。一棵夾竹桃,上面開滿鮮豔的花……

宋慶齡故居不僅見證了她30年的辛勞工作,記錄了她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還保留了她很多親人的物品。

參觀宋慶齡故居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的執着、愛國、知性、優雅、學識,又一次深深刻在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