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與韓荊州書原文及賞析

校園5.65K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當中,大家應該都接觸過文言文的賞析吧,那麼怎麼去賞析一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與韓荊州書原文及賞析,歡迎閲讀

與韓荊州書原文及賞析

與韓荊州書原文及賞析 1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户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皆王公大人許與氣義。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

君侯製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

昔王子師為豫州,未下車,即闢荀慈明,既下車,又闢孔文舉;山濤作冀州,甄拔三十餘人,或為侍中、尚書,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薦一嚴協律,入為祕書郎,中間崔宗之、房習祖、黎昕、許瑩之徒,或以才名見知,或以清白見賞。白每觀其銜恩撫躬,忠義奮發,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於諸賢腹中,所以不歸他人,而願委身國士。儻急難有用,敢效微軀。

且人非堯舜,誰能盡善?白謨猷籌畫,安能自矜?至於製作,積成卷軸,則欲塵穢視聽。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若賜觀芻蕘,請給紙墨,兼之書人,然後退掃閒軒,繕寫呈上。庶青萍、結綠,長價於薛、卞之門。幸惟下流,大開獎飾,惟君侯圖之。

註釋

(1)談士:言談之士。孔融《與曹操論盛孝章書》:“天下談士,依以揚聲。”

(2)萬户侯:食邑萬户的封侯。唐朝封爵已無萬户侯之稱,此處借指顯貴。

(3)景慕:敬仰愛慕。

(4)周公:即姬旦,周文王子,周武王弟。因采邑在周(今陝西歧山縣北),故稱周公。

吐握:吐哺(口中所含食物)握髮(頭髮)。周公自稱“我一沐(洗頭)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見《史記·魯世家》),後世因以“吐握”形容禮賢下士。

(5)龍門:在今山西河津西北黃河兩岸,峭壁對峙,形如闕門。傳説江海大魚能上此門者即化為龍。東漢李膺有高名,當時士人有受其接待者,名為登龍門。

(6)龍盤鳳逸:喻賢人在野或屈居下位。收名定價:獲取美名,奠定聲望。

(7)君侯:對尊貴者的敬稱,尤指上級。毛遂:戰國時趙國平原君食客。秦圍邯鄲,趙王使平原君求救於楚,毛遂請求隨同前往,自薦説:“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脱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隨從至楚,果然説服了楚王,使其同意發兵。平原君於是奉他為上客(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穎(yǐng):指錐芒。穎脱而出,喻才士若獲得機會,必能充分顯示其才能。

(8)隴西:古郡名,始置於秦,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李白自稱十六國時涼武昭王李暠之後,李暠為隴西人。布衣:平民。楚漢:當時李白安家於安陸(今屬湖北),往來於襄陽、江夏等地。

(9)幹:干謁,對人有所求而請見。諸侯:此指地方長官。

(10)歷:普遍。抵:拜謁,進見。卿相:指中央朝廷高級官員。疇曩(chóu nǎng):往日。

(11)製作:指文章著述。侔(móu):相等,齊同。東漢崔瑗《張平子碑》:“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

(12)參,參與。造化:自然的創造化育。天人:天道和人道。南朝梁鍾嶸《詩品序》:“文麗日月,學究天人。”

(13)開張:開擴,舒展。長揖:相見時拱手高舉自上而下以為禮。

(14)清談:漢末魏晉以來,士人喜高談闊論,或評議人物,或探究玄理,稱為清談。

(15)倚馬可待:喻文思敏捷。東晉時袁宏隨同桓温北征,受命作露布文(檄文、捷書之類),他倚馬前而作,手不輟筆,頃刻便成,而文極佳妙。

(16)司命:原為神名,掌管人之壽命。此指判定文章優劣的權威。權:秤錘;衡:秤桿。此指品評人物的權威。

(17)惜階前盈尺之地:意即不在堂前接見我。

(18)王子師:東漢王允字子師,靈帝時豫州刺史(治所在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徵召荀爽(字慈明,漢末碩儒)、孔融(字文舉,孔子之後,漢末名士)等為從事。全句原出西晉東海王司馬越《與江統書》。

(19)山濤:字巨源,西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為翼州(今河北高邑西南)刺史時,搜訪賢才,甄拔隱屈。侍中、尚書:中央政府官名。

(20)嚴協律:名不詳。協律,協律郎,屬太常寺,掌校正律呂。祕書郎:屬祕書省,掌管中央政府藏書。崔宗之:李白好友,開元中入仕,曾為起居郎、尚書禮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右司郎中等職,與孟浩然、杜甫亦曾有交往。房習祖:不詳。黎昕:曾為拾遺官,與王維有交往。許瑩:不詳。

(21)撫躬:猶言撫膺、撫髀,表示慨歎。撫,拍。

(22)推赤心於諸賢腹中:《後漢書·光武本紀》:“蕭王(劉秀)推赤心置人腹中。”

(23)國士:國中傑出的人。[3]

(24)儻:同“倘”。

(25)且:提起連詞。

(26)謨猷(yóu):謀畫,謀略。

(27)卷軸:古代帛書或紙書以軸卷束。

(28)塵穢視聽:請對方觀看自己作品的謙語。

(29)雕蟲小技:西漢揚雄稱作賦為“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見《法言·吾子》)。蟲書、刻符為當時學童所習書體,纖巧難工。此處是作者自謙之詞。

(30)芻蕘(chú ráo):割草為芻,打柴為蕘,芻蕘指草野之人。也是作者用以謙稱自己的作品。

(31)閒軒:靜室。

(32)青萍:寶劍名。結綠:美玉名。薛:薛燭,古代善相劍者,見《越絕書外傳·記寶劍》。卞:卞和,古代善識玉者,見《韓非子·和氏》。

(33)惟:念。下流:指地位低的人。惟,一作“推”。

(34)獎飾:獎勵稱譽。

賞析

詩人氣質,決不因求人而有半點委瑣的私意、屈懦的鄙態。這是因為他相信自己的才華足以用世,而其用世之志,則在於忠義奮發、以報君國。故求韓薦己,同樣完全是出於一片公心;而想象韓如能薦己,同樣是出於這一片公心。兩片公心的相識,兩位賢士的相與,這中間自然不必要有任何世俗的表現。這樣,就將這封信寫得極其光明磊落,內心無私,文風自然就能盡情地抒發。為此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原本是世俗交際的文字,卻猶如他的詩一樣,充分表現出他的個性。這裏面所具有的,正是“天生我材必有用”那樣的自信。

《與韓荊州書》在寫作藝術方面的特點是頓挫跌宕,起伏照應。由古及今,以古人喻韓朝宗達三四次之多。漸次道來,而意在言外,發人深思。一些佳句流傳至今,如“龍蟠鳳逸”、“穎脱而出”、“揚眉吐氣”等。典故使用也恰當得體,起到了激發韓朝宗的作用。

與韓荊州書原文及賞析 2

【原文】

與韓荊州書

作者:[唐]李白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户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皆王公大人許與氣義。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

君侯製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

昔王子師為豫州,未下車,即闢荀慈明,既下車,又闢孔文舉;山濤作冀州,甄拔三十餘人,或為侍中、尚書,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薦一嚴協律,入為祕書郎,中間崔宗之、房習祖、黎昕、許瑩之徒,或以才名見知,或以清白見賞。白每觀其銜恩撫躬,忠義奮發,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於諸賢腹中,所以不歸他人,而願委身國士。儻急難有用,敢效微軀。

且人非堯舜,誰能盡善?白謨猷籌畫,安能自矜?至於製作,積成卷軸,則欲塵穢視聽。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若賜觀芻蕘,請給紙墨,兼之書人,然後退掃閒軒,繕寫呈上。庶青萍、結綠,長價於薛、卞之門。幸惟下流,大開獎飾,惟君侯圖之。

【譯文】

我聽説天下談士聚在一起議論道:“人生不用封為萬户侯,只願結識一下韓荊州。”怎麼使人敬仰愛慕,竟到如此程度!豈不是因為您有周公那樣的作風,躬行吐哺握髮之事,故而使海內的豪傑俊士都奔走而歸於您的門下。士人一經您的接待延譽,便聲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賢士,都想在您這兒獲得美名,奠定聲望。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貴而對他們傲慢,不因他們微賤而輕視他們,那麼您眾多的賓客中便會出現毛遂那樣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機會顯露才幹,我就是那樣的人啊。

我是隴西平民,流落於楚漢。十五歲時愛好劍術,謁見了許多地方長官;三十歲時文章成就,拜見了很多卿相顯貴。雖然身長不滿七尺,但志氣雄壯,勝於萬人。王公大人都讚許我有氣概,講道義。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跡,怎敢不盡情向您表露呢?

您的.著作堪與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動天地;文章與自然造化同功,學問窮極天道人事。希望您度量寬宏,和顏悦色,不因我長揖不拜而拒絕我。如若肯用盛宴來接待我,任憑我清談高論,那請您再以日寫萬言試我,我將手不停揮,頃刻可就。如今天下人認為您是決定文章命運、衡量人物高下的權威,一經您的品評,便被認作美士,您何必捨不得階前的區區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揚眉吐氣、激厲昂揚、氣概凌雲呢?

從前王子師擔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徵召荀慈明,到任後又徵召孔文舉;山濤作冀州刺史,選拔三十餘人,有的成為侍中、尚書。這都是前代人所稱美的。而您也薦舉過一位嚴協律,進入中央為祕書郎;還有崔宗之、房習祖、黎昕、許瑩等人,有的因才幹名聲被您知曉,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賞識。我每每看到他們懷恩感慨,忠義奮發,因此我感動激勵,知道您對諸位賢士推心置腹,赤誠相見,故而我不歸向他人,而願意託身於您。如逢緊急艱難有用我之處,我當獻身效命。

一般人都不是堯、舜那樣的聖人,誰能完美無缺?我的謀略策畫,豈能自我誇耀?至於我的作品,已積累成為卷軸,卻想要請您過目。只怕這些雕蟲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賞識。若蒙您垂青,願意看看拙作,那便請給以紙墨,還有抄寫的人手,然後我回去打掃靜室,繕寫呈上。希望青萍寶劍、結綠美玉,能在薛燭、卞和門下增添價值。願您顧念身居下位的人,大開獎譽之門。請您加以考慮。

【賞析】

因為李白坦率的性格特徵,所以他的求人方式也較之一般人而別具一格。

首先,李白對求助對象是直接了當的,不像《紅樓夢》第六回“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中的劉姥姥,她求助個王夫人竟然要經過重重人際關係,先是周瑞家的,然後是平兒,再到王熙鳳,最後才通告一聲與王夫人知她的到來,卻未曾見面。他主動給韓荊州寫信,並表明自己的志向。

其次,李白求人也可謂找準了對象。他有登龍門,欲脱穎而出之心,而韓荊州則是“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且“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所以説李白的求助者,韓荊州“即其人焉”。

第三,李白的求人技巧那真叫絕妙。他先是借談士們之語,和龍蟠鳳逸之士的行為來烘托韓荊州的威望,另外他有對韓荊州的製作、德行、學問等大讚一番。要知道,沒有哪個有些名望的大人物是不喜歡被眾人肯定,被景仰的,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是如此。所以李白抬高韓荊州,做到了投其所好,讓對方覺得他是有見識的,有眼光的。於是,李白就將美好的第一印象留給了對方。

求人,就要有值得對方去綁的價值。李白對此也做了很好的準備。他列舉了自己令人讚賞的多元才能,並對自己充滿了肯定和信心。但是在某些方面,他又表現出謙恭和真誠,比如説“白謨籌畫,安能自矜?至於製作,積成卷軸,則欲塵穢視聽,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在個人特長方面,他又展示得當,做到該揚則揚,如“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該斂則斂。這使得對方覺得他確實是個人才,又沒有狂妄自傲之嫌。

在表明自己的需求的時候,李白求得更是妙不可言。他巧用王子師、山濤薦賢之事,以及韓荊州推薦嚴協律等人之情,以此來激起韓荊州“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的決定。意思説,王子師等人有此薦賢的善舉,你韓荊州也有,況且李白我“每觀其銜恩撫躬,忠義奮發”,也該有機會吧?此外,李白求人也沒有強人所難,或者威逼對方。他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誠心來請求對方“大開獎飾”。

如此看來,李白的求人態度是不卑不亢,收放得當,極具一個豪爽者的獨特的精巧的處事之法。在如今,當我們有求於他人之時,李白的求人之道可謂是一個很好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