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校園8.43K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1

一、學情分析:

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倍受寵愛,對他們來説承受太多的愛,容易導致他們的心靈產生愛的麻痺。他們往往認為所有人對自己的關心、幫助、服務都是理所應當的,習以為常,不以為意。對父母都難説一聲“謝謝”,更難對其他給予自己幫助(或服務)的人真心誠意地表達感謝。本課重在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瞭解社會各行各業中為社會和他人服務而辛勤工作的人,在發現、體驗中有所感悟,激發他們尊重並感謝勞動者(包括身邊的人)的情感。學習參與社會,做有愛心、有感恩之心、有良好文明習慣的人,並以良好的文明行為回報他人。

二、針對以上分析本節課我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了五個活動:

(一)故事導入,引出“謝謝”;

(二)回憶生活,説聲謝謝;

(三)體驗感悟,認識謝謝;

(四)真情放送,表達謝謝;

(五)總結昇華,心存謝謝。

這些活動都是在深入瞭解學生興趣、需要、體驗和能力基礎上設計出的活動方案,這些“活動” 力求很好地為實現“目標”服務,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在故事導入,引出謝謝這一環節,我用孩子們喜歡的童話故事引入,童話故事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在故事中設置懸念,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而且引發了他們的思考,使得課題在孩子們的交流中很自然的引出。

2.在回憶生活,説聲謝謝這一環節,我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親身經歷入手,引導學生梳理往事,學會觀察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助、服務、鼓勵和關愛,讓學生感到在接受別人幫助和服務後需要説聲“謝謝

3.在體驗感悟,認識謝謝這個環節,我主要拋出兩個問題,“你得到過別人的感謝嗎?和有沒有為別人做了什麼而沒有得到感謝的時候呢?”學生通過回憶自己生活中的事例,體驗到得到別人的感謝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同時也懂得了幫助別人不一定要得到什麼,提高了人的文明素養。並且通過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告訴學生説謝謝的重要性。

4.在真情放送,表達謝謝這一環節,我注意了學科整合,把用於美術課製作感謝卡用在品德課上來抒發情感,將美術課與本堂課聯繫起來。孩子們真實的情感在美麗的卡片上盡情揮灑,表達的謝意更加細膩、感人。最後我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師生合作配樂朗誦《感謝》,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美的薰陶,懂得感謝是一種美德,學會謝謝,心中有愛,世界才更加美好,更和諧。

5.在挖掘課堂資源方面,我靈活運用教材,如文本中的圖片,並且蒐集了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的圖片,還配上了有關感謝的歌曲和詩歌,這樣既能活躍課堂,又能讓學生體驗、感悟、學會謝謝。我還特別注重課堂生成的資源,把自己的在課堂的親身經歷,對班級老師把學生帶到多媒體教室上課忘記謝謝補上謝謝。對小組長幫忙分發卡片忘記説謝謝,也補上謝謝。從而影響了學生,當學生説忘了對自己班的同學説謝謝時,我馬上給他機會,叫他主動補上謝謝。把握好這些課堂生成的資源,對課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6.針對三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採用孩子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設計了提前留心觀察、小組合作交流、創設情境發現、做感謝卡、詩朗誦等多種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去自主探究,撥動他們的情感之弦。使學生獲得直接的感受和情感體驗。讓學生從“動心”到“動情”再到準備“行動”,發自內心地表達自己深情的話語。

7.三年級的孩子是低年級剛到中年級的第一年,他們的注意力的時間還不長久,所以也要注重課堂的組織教學,所以在課的始終,我用小組競賽的手段調動孩子們發言的積極性,在課的結束,也有總結獎勵。

存在的問題:

1.《品德與社會》作為人們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2.教學時感情投入不夠,缺少教學激情。一節成功的課首先肯定是教師要能在教學時自己打動自己,特別是品社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師如果不能百分之百感情投入,不能打動感染自己,也很難打動感染學生。思想教育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我覺得我這節課,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參與不積極主動,影響了我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後在這方面一定要注意改正。

3.在製作感謝卡時,我只定格在一張感謝卡,所以學生也定式思維,大多都只寫給父母,思路不廣,所以在這裏邊聽音樂,邊製作時,可循環播放幾張給各行各業勞動者的感謝卡,這樣就開拓了學生的思路。

4.學生如果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去感受體驗,效果就更理想。如在體驗感悟,認識謝謝這一環節讓學生把生活在現,學生的感謝就更加深刻。

5.教學評價較單一,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這個得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的學習,總結,提高。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2

本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主題是“在愛的陽光下”第一課。教材呈現的是兒童在父母悉心照料下成長的過程,旨在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的經歷。教材選擇的這個話題對學生來説應該不算陌生,但也不可否認,現在的獨生子女對家人的疼愛的感受能力大打折扣,多數學生習慣了家人的疼愛,覺得這是應該的,不知道珍惜和感激。所以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並懂得關心、體諒父母長輩,儘量少讓他們為自己操心,少給他們添麻煩。並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

這是個充滿親情的話題。按照教材所呈現的思路先感受後體驗,最後明理,這也是符合學生情感發展的規律的。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完成一項"護蛋“活動,至少保護雞蛋從早到晚安全和自己回家下一課在彙報自己”護蛋“的'結果和感受體驗,最後總結明理。我把本課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父母長輩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付出的辛勞,感受家人給予自己的關愛,於是我設計了兩個活動:親情故事——親情再現。我想讓親情“從生活中來”,然後“到生活中去”,力求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的生活實際,來理解,豐富教材,也想通過學生真實的親情故事引起心靈的碰撞,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共鳴,使之成為一堂親情湧動的思品課。

通過學習體驗,活動參與,學生們都感受到了家人對自己的愛,並能用自己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效果還真的不錯。

當然教學中出現這樣那樣值得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也是不少的,我想這些不足將會在我下一課時中一定會引以為戒。讓自己的課堂更加熠熠生輝。孩子們興趣盎然……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3

今天,我講了一節新課,學生們發言很積極,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我在課堂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想、多説、多做。孩子們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習氛圍很濃。特別是原來有一些不愛發言的同學也舉起了手,我真為他們的進步而感到高興。

我採用了激勵機制,表揚了一些學習好的同學,大家都開心極了,他們找到了學習中的快樂。

在課堂中,學生們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我把學習的時間還給了學生,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很高。

不足:

1、學生們的知識不夠豐富。

2、孩子們的表達能力有待於加強。

改進措施:

1、我們要讓學生多看書,應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

2、要讓學生説完整話,教師要做好課堂評價。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還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爭取做到寓教於樂。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4

《我送老師一朵花》本課的目標是:體會教師為學生的成長付出辛勤的勞動,理解和尊重教師,學會體諒和關心教師,在師生交往中有一種民主、平等的意識。

當我認真解讀教學目標後,想到師傅曾經對我説過,教材只是個例子,作為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刪除和增加。於是我也嘗試了一下,增加了以下教學環節。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體育老師姓什麼嗎?

生:你看我,我看你。

師:(我知道學生不知道,也就不問了)那你們平時遇見老師怎麼稱呼他的呢?

生:(一個學生連手都沒舉就説了)體育老師好。

師:如果你是那個老師,聽到學生這樣稱呼你,心理會想些什麼?

生:我會覺得那個學生沒禮貌。

生:這個小孩怎麼連我姓什麼都不知道。

生:……

師:同學們,其實,老師知道你們對老師是尊重的,只是有的老師沒告訴你們姓什麼,對嗎?以後如果不知道,可以請班長去問,老師相信你們很快會改過來的,對嗎?

生:他們都點點頭。

我覺得把這個環節放在這一課比較合適。這樣教學生比較妥當。我們説,尊重一個人,最起碼的一點要記住他的名字,連名字都記不住還談什麼尊重。那同樣,尊重老師,就該知道老師姓什麼,稱呼的時候就該説:陸老師好、陳老師好……這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明白,當和別人交往時比較重要的是記住他人的.名字,那會使人非常開心。試想,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如果誰連我的名字都記不住的話,那心理肯定是不開心的。這比一味的強調學生要怎麼樣效果好得多。因為從那一課以後,我遇到學生他們都很自然得叫我張老師,從他們臉上的表情我看出他們覺得很幸福

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儘量能選用學生熟悉的材料,真正做到源於生活,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思想教育。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5

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讓品德與生活課的課堂充滿笑聲,活動貫穿始終。後來發現並不是每一種課的類型都適合讓學生在動態中學習,或者説教學活動的體現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讓學生全身活動起來,如果能通過某種形式在讓更多人蔘與活動的同時更好地促進學生處於一種積極思考的狀態那才是有效的教學方式。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教學《我和小夥伴》一課中,我從整體上對本課進行設計,思路清晰,環節緊湊,學生能夠從各個活動中感受與夥伴交往的快樂,知道與夥伴交往的原則與方法。我認為其中幾個環節的設計是本課的亮點:

1、介紹小夥伴:

教師能夠以範例的形式向學生介紹自己的好朋友,給學生做示範,啟發學生有條理地介紹自己的小夥伴。在這種爭先恐後的氣氛中,教師再鼓勵學生講一講自己和夥伴間發生的有趣、難忘的。經歷,回憶體驗與小夥伴交往的快樂就顯得很自然,孩子們有話可説,這對於培養一年級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很必要的。

2、兒歌補充:

形式新穎,通過具體情景的創設,請學生們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把兒歌補充完整,再一次強調夥伴間應該互相幫助。這一教學活動的設計不僅發展學生擴散性思維,同時在遊戲中具體指導了學生的日常行為,與學生生活聯繫緊密,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

3、故事明理:

恰當的選擇生動有趣的.故事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明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要主動幫助,應該學會包容別人的缺點,懂得這樣的同學才能結交更多小夥伴的道理。

4、遊戲創設:

教師有意製造矛盾衝突,創設生活情境,在共同解決“如何選擇遊戲”這一問題時,巧妙的激發鼓勵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明白在與夥伴交往過程中當遇到意見不一致,產生矛盾衝突時應該商量着解決,並遵循少數服從多數、遵守遊戲規則、互相謙讓等原則和方法。

5、交流卡製作:

通過互贈交流卡活動,讓學生學會通過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祝福、感謝、歉意和願望。學生能夠發自內心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寫出感受,並表現出與夥伴交往的強烈願望。

同時我也一直在思考:如果才能引起學生髮自內心去體會、感悟,真正有所得?所以,在本課中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形式,在與學生的初步交流後,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設疑問供學生做選擇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判斷:當和小夥伴意見不一致時應如何處理?學習怎樣才能與夥伴交往的快樂?並將“聽故事”作為獎勵講給學生聽,孩子們在沒有任何影響的情況下靜靜體會故事人物中的喜、怒、哀、樂,能夠投入其中去感受,這樣再請學生去交流,去領悟時他們便有話可説,更説出了自己的心理話。雖然遇到了分歧,但孩子們會用自己的語言思維去辨析,這才達到了真正的教育目的。讓學生用他們自己的語言去影響身邊的夥伴要比老師單純地講,效果好得多。每一個故事都有它自身想要表達的內容,孩子們會根據自己看待問題角度的不同,從不同側面進行分析,在快樂中主動學習、思考與夥伴交往的正確方式。當孩子們從內心中真正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後再在進行故事續編活動,就更有意義,故事內容也更活潑,更生動了。這才更好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體現了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特點。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6

5月30日虞校聽了我的一節《品德與社會》課,內容是第12課《可愛的家鄉人》。

課始我便用講解加討論的方式讓孩子們明白“家鄉人”這一概念的外延是變化的:一個村一個鄉的`是家鄉人,一個市的是家鄉人,在外地求學碰到同一省就是碰到家鄉人。嘿!一個小傢伙按奈不住了,還沒舉手站起來就説,同一個國家的也是家鄉人,如果在國外碰到就算啦……真不錯!

雖然課前做了一些佈置:讓他們收集家鄉名人、身邊可愛人之例,也的確有些孩子如此完成了,但課堂上教學資源仍顯匱乏,所以也未能營造出那種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氛圍來。

在讀“家鄉美麗的傳説”時,不謀而合竟有三個孩子都質疑“既然濟公和尚法力無邊,為什麼不直接把飛來峯搬走呢?”倏地有三五人搶着作答,有的回答還頗有幾分道理,搬到另一處去另一處不也要遭殃嗎?……最終我沒有作出所謂的正確答案(説實話,我也無法作答),只是大加讚賞了這三個提問的孩子,還有那三五個搶着作答的孩子,前者和後者都是邊看書邊思考的孩子,告訴他們“善於思考”對於學任何一門科、做任何一件事都很重要。我想,此刻答案的正確與否已索然無味,我們需要咀嚼品嚐的是這一份難能可貴的學習品質。

“我是小小家鄉人”本來是要激發學生的小主人翁意識的,但課堂上顯然很“冷清”,近乎冷場了,一方面有客觀原因——30分鐘的鈴聲響了,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孩子們主人翁意識的薄弱。

家鄉是可愛的,家鄉人也是可愛的,帶領孩子們發現真善美是我——一個教師的本意。從教近十年還是第一次執教《品德與社會》,教材資源的開發真的不那麼得心應手,有時面對着書上一頁僅兩三幅圖、兩三句話甚是苦惱,但沒有捷徑只有摸索。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7

如果説語文課是以知識為線索,那麼思品課就是以感情為線索.《我愛我的家人》就是一篇感情極為濃厚的思品課。在設計本節課時,我通過感受愛,思考愛,體會愛,回報愛,昇華愛五個環節,來達到讓學生體會到父母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親敬長,向長輩表達自己的愛、自己的心意,從而學會感謝他人、關愛他人的目的。

愛是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但它又是無形的東西。每個孩子無時不刻都在家人的關愛中成長,他們把家人對自己的愛當成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很少會去體會家人的愛。其實媽媽一個小小的擁抱,奶奶一頓可口的晚餐,或者是爸爸一個嚴厲的目光,都代表着家人對孩子的關心。但這些如果不是用心地去體會,孩子無法感受到家人對自己的濃濃愛意。為了讓孩子更能感受到這些愛,我在教學中設計用天平來測量愛,把無形的大愛轉化為有形的砝碼,讓學生通過天平兩邊力量的對比,深刻感受到家人對我們的愛是永遠無法回報的,從而刺激他,從小體諒家人,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進而學會愛自己的`家人。

在每一次試教中,大家都會給我提一個問題,環節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對課文的深度挖掘不夠深。在最後一次上課時,我用的是四年級的學生,而且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班級,所以備課時我一直在想如何把這堂課深度挖掘出來。其中我認為做得比較好的“我對家人的愛也可以是一個小小的舉動”這一環節,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上我是讓學生打開課本直接看圖來理解的,學生説這四幅圖,我對學生進行評價。其中一幅圖是有説一個孩子對家人謙讓,之前我一直都沒有説到這個階段,因為不知道如何説到這個深度,所以只是教學知識停留在孩子愛奶奶的程度。但在這節課上我突然想到,孩子把最好吃的菜夾給奶奶,不和古時候的孔融有些相似嗎?於是我的表揚語馬上換成:“謙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同時也是愛的表現。”這樣既有了深度,也可以讓我的表揚語更為豐富。

在最後一個環節昇華愛中,我在和學生交流要用什麼方式來回報家人的愛時,我臨時加入的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學生的感受引起了一個共鳴,所以整個班級的孩子都被我感動了,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驕傲極了。但是也正因為我沒有提前設計好,所以在組織語言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如果再斟酌一下語言,相信可以把這個環節用得更好。

有人説:“教學就是一項有遺憾的藝術。”所以我在本堂課中也有一些遺憾。課前過高估計學生,所以當學生沒有回答出我的問題時,我沒有很好的組織語言來引導學生,希望下次課能做好一些。通過這節課,我更為深刻的理解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係,體會到教案不是死的,要隨着學生的不同而變化,解決的辦法只有多聽課,多研究,多總結,爭取下堂課上得更好。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8

孝敬父母和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應有的良好品質。當今,生活環境日益優越,再加上現在的學生多位獨生子女,由於父母寵愛等原因,致使有些學生常常以自我為中心,體會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不懂得該怎樣愛家人,尊敬、關心父母長輩,因此,對學生進行本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我發現,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是獨生子女,得到了太多家長的溺愛,卻往往不能夠真正從心靈上體會這一份份關愛。如何喚起他們的愛心,培養他們愛的情感呢?我就試圖在課堂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有意識地挖掘情感要素,引領同學進入情感的世界,洞悉和感受包括在活動中的情感要素。我向他們講述老師自身親身經歷的親情故事,激發他們也在回憶尋找他們自身家裏的親情故事。在課堂中,我的故事起到了創設親情氛圍的作用,但是同學在講述自身家庭的親情故事時,顯得仍然還是那麼外表,那麼慘白。沒有更深一步的走進同學的內心。我覺得這裏面有老師的引導的經驗缺乏。例如:當一個小朋友説自身過生日的時候,媽媽從外地趕回來給自身過生日時,我給予了肯定。但接着後面的幾個小朋友還是停留在這樣的故事中時,我卻沒有勝利地把小朋友們的內心世界引導出去,所以在談自身家裏的親情故事時,顯得有些千篇一律。

其次,生活是任何品德與社會活動的源泉所在,脱離生活本體的課堂活動是沒有意義的。第斯多惠説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同學的,而應引導同學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本課設計中的幾個活動把同學的生活與課堂勾連起來,調動了同學的生活經驗,例如:我課前發放了調查表,調查自身的家人在一天中為自身做了哪些事?從而聯繫自身的生活,自身的年齡,體會家人這麼多年如一日為我們無私的付出與奉獻。然後有開展了“親情大比拼”的活動,激活了同學心底曾經被忽視或漠視的美好情感,從而激發了對家長的愛。活動從生活中來—真實,到生活中去—有效。當生活的珍珠用情感的絲線串聯起來,愛的光芒便温暖了每一顆心靈。但是在“親情大比拼”活動中,有些同學對於家長的業餘喜好這幾個字不太理解,而我在課堂中只是關注到了同學對於家長的瞭解有多少,而忽略了這個詞自身的意思同學是否清楚明白。所以有局部同學回答的不太準確。

最後,我設計了真情連線的活動,因為德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同學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然而,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同學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説過:“在同學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鴻溝填滿”。可見,同學良好的道德品質只有在不時的實踐中才幹逐漸形成。這就需要同學在以後的生活中拿出實際行動,來實現道德認識的"後延"。讓同學在這節課與家人進行一次“真情連線”。讓小朋友在這節課中所感受到家人對自身關愛的感情,在連線的活動中抒發出來。而在這個活動中,同學的一句:“爸爸,您辛苦了!”已經説明了一切。

曾經,有人這樣概括新課程理念下的理想的課堂: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課堂應是師生一起發明奇蹟、喚醒各自沉睡潛能的時空;課堂應是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都敞開温情雙手的懷抱;課堂應是點燃同學智慧的火把。我想説,課堂還應該是真情盪漾的幸福的港灣。説實在的,這也是我追求的方向。

為了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我課前佈置學生對家長進行了採訪。當學生聽到父母精心照顧生病的自己時,孩子從中體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和為自己成長付出的辛勞,孩子的心被真正打動了。但在講述學生的親身經歷時,還是顯得有些千篇一律。例如:當一個孩子説自己過生日的時候,媽媽從外地趕回來給自己過生日時,我給予了肯定。但接着後面的幾個孩子還是停留在這樣的故事中時,我卻沒有成功地把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引導出去,所以在談自己家裏的親情故事時,還需要老師適當的引導。我想説,課堂還應該是真情盪漾的幸福的港灣。

課堂上,在幾次交流活動中,我深深地意識到自己的評價語言還是不夠及時到位,不能跟隨孩子的思路走,很多孩子的回答很精彩,但我沒能準確抓住,讓它成為亮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9

今天再次重温我的思品課<<我愛我的家人>>,上了那麼多節課,我卻被今天三五班的一位男生所感動。

整個教學其實都在我的掌控中進行,大家跟着我慢慢走進,我的愛是什麼?進而得出我的愛是一句貼心的話,是一個小小的舉動,是一個理解的微笑,在進一步得出家人給我們的愛是永遠也無法回報的,把我對家人的愛下來。孩子們的話我基本都想得到,所以連評語都設計好了。而今天他站起來告訴我的卻讓我深深感動着:”我的爺爺腳不好,無法走路,所以我每天都扶着爺爺出去散步,我對爺爺的愛就是一根枴杖,我要一直陪爺爺走下去。”他的話一説完就得到了在坐所有老師和學生的掌聲。原來這就是孩子的愛,他們的心中滿滿的都是愛。他的話讓我想到了自己的奶奶。還記得那幾年,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症,漸漸的忘記了所有的事情,忘記了身邊的人,忘記了如何穿衣,吃飯,每天我拿着爺爺煮的飯坐在奶奶的牀頭一口一口的.餵奶奶,奶奶邊吃邊看着我。那一刻,我知道她的心裏一定還有有,她還記得我,因為我是她最愛的孫女。我躲想就這樣一直喂下去,可是卻沒有機會了,所以孩子們,好好珍惜身邊的家人,因為他們好愛好愛我們。

可惜,後面這一段我並沒有在課堂上説出來,夜宵是教育機智不夠,也許是經驗不足,也許我不知道如何組織語言去説這一段,才無法挖掘課堂的深度。教學是有遺憾的,我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在這個孩子説出來這段話的時候,和他的感情達到共鳴,希望下次教學中能把這堂課上得更好。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10

這一教學內容從“愛”字着眼,教材的內容決定了這是一種情感教學,一種體驗教學。為達到本節課活動目標,我精心設計每個環節。從學生生活切入,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情感為紐帶,以多種多樣的課...這一教學內容從“愛”字着眼,教材的內容決定了這是一種情感教學,一種體驗教學。為達到本節課活動目標,我精心設計每個環節。

從學生生活切入,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情感為紐帶,以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料為手段,以學生直接參與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為了達到讓學生感受愛的'目的,我運用影視文件、歌曲欣賞、配樂詩朗誦等多媒體手段,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在強烈的感官刺激下,學生身臨其境,自然而然得到愛的體驗。

為了突破難點,我引導學生以從生活中發現的問題為載體,展開討論、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其主體意識,在探究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11

《走近殘疾人》是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5課中的第一個內容。本課的設計意圖在於——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殘疾人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感受殘疾人面對困難時的那種頑強不屈的意志,激發學生尊重殘疾人、理解殘疾人,從而能夠願意主動幫助殘疾人的意識。

本節課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深切地感受殘疾人,我設計了三個體驗活動,為了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將這三個活動逐一進行(也可分組——每個小組領取任務後,分別展開體驗,同時進行能夠節省時間,但是那樣的話很可能給孩子一種做遊戲的感覺,容易造成課堂秩序混亂,在不自覺中使這節課變成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遊戲課從而失去了我們設計這幾個環節的本來意義)。

在進行體驗殘疾疾人這一環節時,同學們的配合非常好,完成的比較順利。三個體驗活動中,我感覺讓學生體驗肢體有殘疾時學生的體會最深刻。因為前面兩個活動我採用的是請同學來體驗,其他同學認真觀察、然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的方式來完成的。而這次的活動,要求所有的同學都親自參加體驗,當他們用雙手將自己上衣的拉鍊輕輕鬆鬆就拉開的時候,他們的臉上帶着得意的.笑容。我問他們是什麼感覺的時候——“太簡單了”、“輕鬆極了”、“小意思”……這些詞脱口而出。但是當我讓他們將左手背到身後,只用右手將拉鍊再拉上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再去説上面説過的詞語了,只見他們有的用牙咬;有的一隻手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還有的同位之間在互相幫忙……等我再問他們感覺怎麼樣時,他們的回答變成了——“太難了”、“真不容易”、“我可受不了”……我想,他們已經真正的感受到了殘疾人生活的不便,也能體會他們在做某一件事情時,需要付出比我們常人多得多的努力,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

整堂課完成下來,我感覺同學們與老師的配合比較融洽,但是仍然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要再做進一步的完善。如:某些環節的銜接還不是那麼連貫,對於同學們回答完問題時的評價、藉助孩子們的回答及時補充、引導同學們思考問題等方面,自己説得還是過於多,應該再多給孩子們一些展示自己的機會。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12

通過學習新課標,讓我懂得了《品德與生活》的課程目標並非侷限於一個活動領域,而是涉及到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各個領域,是對學生多方面發展提出的要求。

通過教學《教學規則在哪裏》,我感到班級的日常管理十分關鍵。教學中,我都把課堂常規教育作為教學的基礎,在上課的過程中,把養成教育作為自己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一些常見表現進行觀察、總結、分析原因,找到解決這些課堂現象的辦法,力爭讓學生改掉這些不應有的行為,更好的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我感受到孩子們習慣養成方面有很大不同,一些點滴的行為習慣,給課堂教學造成很大的影響。於是我制定了嚴格的課堂常規制度,對於學生的每一個細小的不良習慣進行糾正。

對於有些容易在課堂上容易出現不良行為習慣的.孩子,我及時提醒,有的在課後找他談話,幫助他找成因,改毛病。

除了對低年級學生進行養成習慣教育以外,我還對學生在課上回答問題進行訓練,鼓勵他們課堂上回答問題要大膽説,積極發言,語言表達要力求完整。

我的幾點反思:

1、依據新課程的精神,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生活應該緊密結合。讓課堂教學中的故事來源於生活、立足於生活、指導於生活。

2、以學生為本落到了實處,在教學中,應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之中,去感受、去體驗,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對事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

3、課堂上要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通過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快樂的情感,在活動中體驗、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這些僅僅是我的愚見,都將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探究和學習,努力提升教學質量。<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13

本人從事國小三年級《思想品德與生活》教學以來,感受頗豐。三年級思想品德着重強調品德生活之間的關係,在生活中反映品德,在品德中滲透生活,針對國小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科書中圖畫比較多,語言較少,讓學生從圖畫中來受教育。針對教科書的特點,我試着將品德與語文、品德與網絡相聯繫,收效較好。

一、思品與語文相結合

本科教材圖片較多,學生看教材學習的同時,讓學生説説圖片內容,從中明白了什麼,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教師適當引導,達到本堂課的教學目的,特別注意的`是,這是品德教學,不是語文看圖説話,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做事的道理,而不是簡單的描述圖畫內容。授課完成後,根據本課的重難點,安排學生課外閲讀,或採取老師講故事的形式,鞏固學生所學到的內容(課外閲讀或講故事的內容一定要結合本課內容,故事所説的道理一定不能脱離本課重難點)。學過一課後,可適當讓學生寫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加深學生印象。

二、思品與網絡相結合

在當今社會網絡已經普及到千家萬户。人們利用網絡可以查找資料、可以休閒娛樂。同樣,我們也可以利用網絡來為教學服務。課前,我利用網絡來找一些和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比如在教“我們的學校時”,學生在瞭解了書上的各個地方的學校後,我又讓學生觀看了世界各地的學校,學生看的很認真,既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整堂課氣氛活躍。如果課堂內容較多,當堂課完成不了,我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在網上看相關的資料,下堂課來集體交流,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變得愛學思品了。

綜上所述,思品從表面上看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其實它與其他學科是有着聯繫的,與社會生活更是緊密聯繫,我們在教學時一定要多種渠道,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學生愛學思品,真正從思品中受到教育。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14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源於生活又以生活為歸宿。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品德課堂原本是個師生共同擁有的生活世界。“迴歸生活、關注兒童現實生活”的課程理念決定了生活化是國小品德課程的首要特徵。品德課堂應源於生活,再現生活,最後必然要回歸生活。教學《規則在哪裏》之後,我反思如下:

一、課堂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和體驗,讓課堂源於生活

兒童生活的現實性,決定了品德教學應該關注和反應兒童生活的真實性。課程標準指出:“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遵循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從學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生成活動主題。本冊中《規則在哪裏》課堂教學的第一層次就是尋找規則,在哪兒找?自然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按不同的生活場所,去找身邊和自己關係密切的規則,從而讓他們體會到“生活處處有規則”。“規則”是一個包羅萬象而又有點空泛的'概念,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較難理解。這節課怎麼切入?我以學生樂於參與的遊戲作切入點。讓他們從沒有規則的遊戲中尋找規則,感受規則的必要性。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生活體驗必然充滿整個課堂。

二、課堂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和實踐,讓課堂貼近生活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因此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緊緊貼近學生的生活。本節課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髮現規則,進而體會規則的作用,遵守學校規則,知道課堂課間活動應該怎樣做;遵守家庭生活規則,知道怎樣待人接物,與鄰里相處;遵守社會規則,包括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規。我在教學中力求使自己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去,不留痕跡地引導學生擴展他們的生活經驗。課堂中我們用社會的真實的生活來進行説教,如本節課將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鮮活事例引進課堂,地震中桑棗中學按規則有序撤離,奧運期間北京市的交通狀況等。通過這些,打破了課堂教學、學校教育本身的侷限性,拓展了學生的視野,生活化教學中的“生活”全部真實化。

三、課堂要關注學生的道德行為,讓課堂走向生活

教育“迴歸生活”的課程意義還在於:要高於生活,要以未來的視角引領生活,遵循學生生活的邏輯,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指導他們今後的生活。這樣,也就能使學生感受到這門課程的學習對他們自身而言是有意義的,是有助於他們現在和將來的生活的。課堂上我就用課堂規則來組織教學;整堂課結束後我用規則約束學生有序、文明下課……在整堂課中,教育無痕,潤物無聲。雖然無痕卻有着驚人的力量,於無聲處聽驚雷,但在心與心的愉快中,學生醒悟了;在心與心的碰撞中學生的思想昇華了。

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反思 篇15

《讀懂爸爸媽媽的心》是“在愛的陽光下”單元中的第二課的內容。教學前,我認真研讀本課教學目標之後,我感覺教學重點應該讓學生在感受父母之愛的同時,豐富他們的道德情感和對生活的道德敏感性,學會關心和體諒別人。那麼怎麼才能讓學生真正能讀懂父母的心,我設計“假如我來做父母”“我和爸爸、媽媽談心”兩個教學環節:

教學開始,我就用《Family》這一公益廣告課件導入新課,學生在直觀的視覺感受中,瞭解到爸爸媽媽的辛勞,拉近了學生與文本,老師間的`距離。在 “假如我來做父母”這一教學環節中,我以書上的情境為範例,通過課件展示出來。明明幫着做菜,口味沒有媽媽做的好吃,可媽媽卻説“非常好吃”,讓學生猜一猜,媽媽為什麼那麼説,以此引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回想自己曾經努力做過什麼事,父母又是怎麼説的,從而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接着又通過書上的兩位同學的煩惱,引到學生身上,讓他們交流自己有哪些煩惱,其實這些煩惱產生的根源就是不理解父母,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那麼怎樣才能讓他們懂得父母的心,我採用情景體驗,讓學生觀看我班一位家長給孩子寫的一封信件,讓孩子理解父母。

教學視頻《王祥卧冰》的播放,目的在於讓學生從小會關心父母,孝敬父母,弘揚傳統美德。孝道名言和調查問卷都以課件的形式出現,讓學生一目瞭然,收到了很好效果。教學中,我始終堅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的原則,注意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能更深體會到家人的關愛的同時,學會體諒家人。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學生只有他們能感受到的、觀察到的、正在過的生活基礎上,才能學習過更有意義的生活。在價值多元的社會,學生從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和影響不可忽略。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受到了新的挑戰。對此,我們不能迴避,讓學生説出自己的煩惱,有利於學生更真實地認識自己的父母。教學中如何就地取材,用好這些生成資源,讓信息技術更好地與課程結合,並且有效整合。讓《品德與社會》真正成為一種對於學生生活的有效引導。這也是我在今後教學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