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教師教學知識點總結

校園9.54K

導語:國中的數數學不僅僅是對國小數學的昇華,更是為高中的數學打下了結實的基礎,想學好高中數學知識的的總結會十分重要!歡迎閲讀,僅供參考。

教師教學知識點總結

一、興趣引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趣的遊戲、生動的故事、琅琅上口的兒歌都會使相對單一、枯燥的計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會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遊戲激趣。例如,教學數的分與合,可以採用 “拍手”的數學遊戲,以10的分與合為示範。教師邊拍手邊發問:李明明,我問你,我的3你拍幾?學生邊拍手邊回答:陳老師,告訴你,你的3我拍7。這一遊戲可根據學習內容變化隨時調整互拍的結果,根據學生的熟練程度隨時調整節奏的舒緩;可隨時改變形式,如集體回答、小組回答、個別學生單獨回答、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問學生答等多種形式交叉進行。

故事激趣。如,在教學簡便運算前,首先給學生講高斯創造性地計算1+2+3+……+99+100的故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其學習簡便計算的興趣,學生不自覺地產生了和數學家比一比的念頭。

兒歌激趣。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驗算,試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後算算,四捨五入是關鍵;≈符號來連接,簡便快捷真叫絕!

二、算理引領

算理是運算正確的前提和依據。學生頭腦中算理清楚,計算起來就有條不紊,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使學生理清算理。

要想會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學的關鍵。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發學生要算、想算、怎麼算的意識。如何達到這種效果呢?那就是從生活實際引入,讓學生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學9加幾的進位加法時,可以設置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去發現。首先在引入環節設置情境,小兔子要請客,它為好朋友準備了兩盒牛奶,第一盒裏有9瓶牛奶,第二盒裏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準備了幾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幫小兔子算一算嗎?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動物進行引入,學生會感到很有意思,願意幫助小兔子算一算,學生的興趣就被激發出來了。

在學生考慮了一會兒後,教師再提出一個問題:你有什麼辦法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嗎?這時學生就會深入思考該怎麼辦,於是湊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學生髮現了,既從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湊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從第一盒中拿出兩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湊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學生從動手操作中,很快並且很直觀地理解了湊十法的算理,這時教師再進行總結歸納,學生就會在頭腦中形成表象,進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還在於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計算8加幾、7加幾、6加幾的進位加法時能夠進行知識間遷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一旦學生在計算中遇到了問題也能根據算理推算出不會算的題目。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設置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基礎,

三、習慣引航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許多學生計算法則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會發生錯誤,主要是缺乏嚴格的訓練,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

1、使學生養成認真校對的習慣。要求學生對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都進行認真校對,細到數字、符號,做到不錯不漏。2、使學生養成審題的習慣。要求學生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3、使學生養成仔細計算、規範書寫的習慣。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書寫格式要規範。同時,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認真筆算,強化學生規範打草稿的習慣。列豎式計算時,數位要對齊,數字間要有適當的間隔,進位的確數字要寫在適當的位置上,退位點不能少。4、使學生養成估算和自覺驗算的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驗算和估算的方法,並將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要求,提倡用估算進行檢驗答案的正確性。計算教學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具有重要的價值。數學教學應當培養學生作業認真、仔細,書寫整潔、格式符合規定,對計算結果自覺檢查等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要從低年級的學生入手,認真、嚴格的訓練,這樣才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樹立學生認真、細緻、耐心、不畏困難的品質。

四、錯題分析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反覆認識和實踐的過程,出錯總是難免的。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特徵剛剛學習的知識比較容易遺忘。例如,退位減,前一位退了1,可計算時忘了減1。同樣,做進位加時,又忘了進位。特別是連續進位的加法,連續退位的減法,忘加或漏寫的錯誤較多,這些都與兒童記憶不完整有關係。因此,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計算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其計算錯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為了更好地瞭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可借鑑語文教師批改作文的方法——寫評語。在學生出錯處加上評語導出錯因,讓學生知道錯的原因,是由於自己馬虎大意,還是哪方面的知識掌握得不夠好,知錯的基礎一把錯題重做一遍,對正確的知識再次加深認識鞏固。

教師要因人、因題地重點分析錯題原因,大部分學生都做錯了的題,教師就要集中進行了講解,分析錯誤的原因;對基礎較差、常做錯題的學生,教師要多花時間在課後進行輔導。學生對自己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要進行了自我反思,每個學生準備一個本子,把每天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記在本子上,並寫出錯誤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針對性地把學生經常錯的題目類似的題目作為學生的課堂作業,再次反饋瞭解學生改錯後的作業效果。改錯題型的練習對學生是有要求:判斷對錯→找出錯誤處→分析錯誤原因→改正。課堂採取小醫生找病因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取知識。“改錯”不能僅滿足於學生分清了錯誤原因,改正了錯誤,而且達到預防效果,教育學生對這些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