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人教版《説木葉》教案

校園2.31W

《説木葉》這篇課文的教學要讓同學們根據詩歌語言的特質,進行遷移,領略詩歌的精妙之處,給同學如何鑑賞詩歌提供實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説木葉》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人教版《説木葉》教案

1、本文主要是學習、理解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特質。

2、根據詩歌語言的特質,進行遷移,領略詩歌的精妙之處,給同學如何鑑賞詩歌提供實感。

  【教學過程】

  ㈠、導入:

各位同學,正式上課之前我想先給大家複習一個成語叫“一字千金”,相信大家對這個成語的意思非常熟悉了。那“一字千金”是從哪個故事來的呢?

戰國末期,大商人呂不韋做了一筆中外歷史上最大的投機生意。他不惜巨資,把作為人質的異人立為秦國國君。異人當了秦王之後,為報答呂不韋的恩德,封呂不韋為丞相,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由一個商人搖身一變成了進退百官的權威,朝中的大小官員嘴上不説,心裏卻很不服氣。呂不韋也知道他的政治資歷太淺,人們可能在私下議論,他覺得提高聲望是讓人們服氣的最好辦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時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呂不韋為這件事大傷腦筋,召集門客進行商議。有的門客建議呂不韋統兵出征,滅掉幾個國家,立下赫赫戰功,以此來樹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對説:“這辦法有百害無一利,即使把仗打勝了,回來也升不了官,因為沒有比丞相還高的職務了。重要的是戰爭風險太大,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萬一戰爭失利,結果會適得其反。” 有人説:“我們知道孔子的學問很好,那是因為他寫了部叫《春秋》的書;孫武能當上吳國的大將,是因為吳王看了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們為什麼不能寫部書,既能揚名當世,又能垂範後代呢?”呂不韋認為這個辦法很好,命令門客立即組織人員撰寫。 呂不韋當時有三千門客,很快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為《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咸陽城門上,併發出佈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 佈告貼出許久,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無人來自討沒趣。於是“一字千金”便流傳至今。

文學作品中,一個字精妙與否,足以決定作品是流光溢彩,還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們的古典詩詞,用簡短的幾個字,造就的卻是豐富的情感與博大的意境。讀後滿口餘香,卻是妙處難與君説。這跟詩歌的語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們就通過《説"木葉"》一文,對中國古典詩詞語言特質作一番探幽。

  ㈡、分析文章,引出詩歌語言特質:

⒈時至暮秋,《説"木葉"》一文此時出現可謂恰逢其會。一個簡單的問題:請看窗外,那綠色的,我們稱它為什麼?

同學説那是樹,我説那是木,可以嗎?(請生物課代表告訴我,在生物學上,樹與木有何區別?)

用生物學的概念來説,兩者沒有區別。

⒉既然生物上的樹與木無大區別,為何我們的同學卻稱之為樹,鮮有稱之為木呢?因為在我們的大腦裏,樹與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樣的,有同學能説説它們分別是怎樣的形象嗎?

樹:枝繁葉茂,青翠葱蘢,蓬蓬鬆鬆--象一位圓潤,豐滿,婀娜的少女

木:木頭木板,乾枯,孤單,筆直,黃褐色--象一位錚錚鐵漢,象魯迅

(象姑娘還是象小夥子,象怎樣的姑娘小夥子?)

⒊樹與木這樣的差別,主要原因在什麼地方?

樹:有濃密青翠的葉子 一大片的樹給人的感覺是飽滿濃厚

木:落光了葉子 一大片的木給人的感覺是空闊蕭條,木讓人聯想到了落葉。

從上面我們可總結出“木”有兩個藝術特徵:

第一,“木”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使讀者更多地想到了樹幹,而很少想到葉子,“葉”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這排斥暗示着落葉。例如,“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這裏“掃高木”,顯然是落葉的景況,顯出“落木千山”的空闊。

第二,“木”還暗示了它的顏色,可能是透着黃色,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濕潤的,我們所習見的門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這個樣子。於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而清秋的氣息。至於“落木”,則比“木葉”顯得更加空闊,連“葉”這個字所保留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樹”與“木”的這種明顯的區別呢?文中是怎麼給我們講述“樹”與“木”的`區別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仔細分析這篇課文,文中自然會給我們答案。

首先,自己默讀課文,概括每個段落的大意。

第1段,説明從屈原《九歌》開始,“木葉”成為詩人們筆下鍾愛的形象。文章舉了謝莊《月賦》、陸厥《臨江王節士歌》、王褒《渡河北》為例。

第2段,説明“木葉”就是“樹葉”,但是古代詩歌中有用“樹”的,有用“葉”的,就是用“樹葉”的十分少見。大量的是用“木葉”,後來又發展到用“落木”。

第3段,説明“木葉”“落木”與“樹葉”“落葉”的不同,關鍵在於“木”字。由此可見,在詩歌中,概念相同的詞語,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區別。

第4段,説明“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含有落葉的因素。從“木”所用的場合可以看出,自屈原開始把“木”用在秋風葉落的季節之後,後代詩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詩中的“樹”的形象與吳均詩中“木”的形象作比較,“樹”沒有落葉的形象,而“木”顯然有落葉的景況。

第5段,説明“木”為什麼有這個特徵。因為詩歌語言在概念的背後,還躲着暗示性,它彷彿是概念的影子。“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還具有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讓我們想起樹幹,而不大想到葉子,“葉”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這排斥暗示着落葉。而“樹”與“葉”的形象之間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彥的詞為例加以説明。

第6段,説明“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徵:有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帶來疏朗的秋天氣息。正因為有這個特徵,所以《九歌》中的“木葉”才如此生動。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葉”,是飽含水分的繁密的葉子;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中的“黃葉”,是在濛濛細雨中,沒有乾燥之感,因此都與“木葉”的形象不同。至於“落木”,比“木葉”更顯得空闊。“木葉”的“葉”,有纏綿的一面,“木葉”是疏朗與綿密的交織,而“落木”就連“葉”這個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

第7段,説明“木葉”與“樹葉”在概念上相差無幾,在藝術形象上的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

綜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1至3段為第一部分,列舉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現象,就是“木葉”成為詩人筆下鍾愛的形象,而“木葉”形象的關鍵在一個“木”字。第4至6段為第二部分,説明了“木”的兩個藝術特徵,以及為什麼有這些特徵。第7段是小結。

通過對文章的理解,我們應該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木的這個特徵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齊讀這一段)

總結:在文學領域,概念相同的兩個字,它們在形象、色澤、聯想意義上,可能大有區別。進入詩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對於這個現象,我們的詩人早就慧眼獨具的發現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詩人們用"木葉"取代了"樹葉"。接下來我們看看,木葉與樹葉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葉:疏朗微黃(微黃乾燥的葉子正在飄零,越來越少)

樹葉:繁潤青翠(就象窗外,偶爾飄落一兩片)

⒌好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詞進入詩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們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詩,它們分別體現了怎樣的意境?

空闊 黃色-- 木: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

飽滿 綠色--樹: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疏朗 微黃--木葉: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繁潤 綠色--樹葉: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總結:不同暗示性的字進入詩歌,往往產生了不同的意境與情感。

⒍正是有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樹與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們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葉,詩人為何用"木葉"取代了"樹葉"。"木葉"更能體現秋的性格:空闊,疏朗,微黃,乾燥。正有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我們的詩人才"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才有了"推敲"的美談。

  ㈢、遷移

⒈詩歌語言的精妙在於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會給詩歌創作帶來負面影響。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説:"聯想意義也最容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了習慣,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敍離別不離'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現在用鉛字排印書籍還是'付梓"殺青'。"後人受屈原"木葉"詩句的影響,於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種"流弊"呢?古代詩歌還有沒有類似的常見意象呢?)

⒉經過了一定時間的文化沉澱,"木葉"這個詞就往往出現在清秋的氛圍中,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暗示性。這樣的現象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條,明月等等。我們熟悉的"歲寒三友"一般意味什麼呢?(高潔,耐寒,堅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詩人都這樣寫,那就成了鸚鵡學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詩人往往能打破常規。詩人們把它們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裏使之表現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詠梅詩: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卜算字?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着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