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紅樓夢》讀後感(實用15篇)

校園6.79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紅樓夢》讀後感(實用15篇)

《紅樓夢》讀後感1

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確實名不虛傳,寫了當時一個大家族“賈家”的興衰敗落,裏面的人物也栩栩如生。

聰明淘氣的賈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知書達禮的薛寶釵……他(她)們的故事真令人大開眼界。如賈雨村和甄士隱家採花的丫環嬌杏有一段很奇妙的戀情:賈雨村和甄士隱是鄰居,也是朋友。一天,賈雨村到甄士隱家做客,這是甄士隱家又來了一位客人,賈雨村便到書房解悶。忽然聽到有人咳嗽,往外一看,是一個採花的'丫環,長的眉清目秀。之後,那丫環由於出於好奇心,回頭看了兩下賈雨村,賈雨村還以為那丫環對他有好感,所以當他考中了進士,當了知府時,就把嬌杏娶了當二夫人。這段奇緣真讓人驚奇,回頭看了兩眼,就以為對自己有好感,真有意思。

還有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他(她)們是互相喜歡的,可因為她身子弱,也很有疑心,所以把薛寶釵許給了賈寶玉。最後,林黛玉由於生病死了。唉!這是多麼感人呀。互相喜歡,卻不能有情人終歸眷屬。

《紅樓夢》果然名不虛傳,大家來看一看吧!

《紅樓夢》讀後感2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當讀到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節時,我總會經不住流淚。一定是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她令我產生了戀愛之情。她無論是自己的離別仇恨,自己的傷心往事,還是草木枯榮,四季過更替,都會不覺地潸然淚下。也許她真的是如書中所説的'那樣,是一棵絳珠草,來到人世間還淚。她真實地向人們展示了水一般的柔腸,這讓人不經心疼。

書中還有另外一個主人公,那就是賈寶玉,踏碎不是女孩,帶卻有着比女孩還要細膩的內心。他與他那充滿靈氣的,清秀的女孩子相差無幾。寶玉厭惡男尊女卑的思想,他對丫鬟們毫不歧視,反而會挺起胸膛來保護她們,憐愛她們。當寶玉得知無力幫助她們時,他傷心欲絕。他追求完美,追求獨到的美,內心的美,行為的美,他身上總是披着一種別人的美

《紅樓夢》不愧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全書的情節領人蕩氣迴腸,對人物的刻畫細緻入微,不管誰看啦都會愛不釋手。

紅樓夢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3

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終於又一次被我啃完了。雖然是第三次啃完,但也明白了許多道理。

作者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賈寶玉、賈母等一些人物我都很喜歡,不過我最喜歡的,最讓我感到惋惜的還算是林黛玉了。

林黛玉在作者曹雪芹的筆下是一個善良、美麗的姑娘,不過在林黛玉身上也有一點高傲、愛吃醋。

就説,當紫鵑怕林黛玉冷,讓林黛玉的丫環給她送來一個暖手爐,可是黛玉卻借題發揮對丫環説:“你倒聽她的話,我平常説的'話你全當耳旁風。”紫鵑本事好意,但黛玉卻把她的好心當成了驢肝肺。

如果説黛玉高傲,也不全是,我個人認為她的高傲是因為母親的死而傷心過度養成的。不過黛玉也是一個

很善良的姑娘。

在這本書中我要學習林黛玉的善良,紫鵑的好心

......

我喜歡這本書。

《紅樓夢》讀後感4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頭記》全書共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故事為中心,創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個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貴族公子賈寶玉,嫻靜穩重的薛寶釵等等,為我們演繹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如:“黛玉葬花泣殘紅”早晨寶玉和黛玉在聊天。寶玉無心説了一句冒犯黛玉的話,黛玉哭着就跑了出去。黃昏,黛玉以為寶玉被別人叫去一整天,心中擔心,晚飯後過來看他,丫環沒聽出來是誰,沒讓黛玉進去。

黛玉聽了,氣的愣在門外,想到自我孤苦伶仃。不禁落下淚來,她回房抱膝含淚坐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寶玉聽到山坡那邊有人在低聲哭泣,邊哭邊訴説,十分悲痛。寶玉止住腳步細心聽,只聽那人念得悲悲切切,痛徹心扉。原先這是黛玉因為昨夜被關在門外,悲痛難過,將這些殘花落瓣拿來掩埋時因感而發吟出一首《葬花吟》。當寶玉聽到“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只是誰”時,不禁大哭,黛玉看見是寶玉,就質問他,昨晚為何不讓丫鬟開門寶玉發誓説不明白這件事。黛玉想可能是丫鬟偷懶,於是原諒了寶玉,兩人破涕為笑,重歸於好了。

《紅樓夢》讀後感5

皇帝的妃子賈元春要回孃家探親,須要修一座園林式的別墅讓妃子住,這別墅叫“大觀園”。

大觀園修成後,各個風景區或有房子的'地方,立有石碑,上面要題上有藝術哲理意味的詞語,來表明或暗示地點。賈政為了考試寶玉的才能,把這任務給了他。從寶玉題對額來寫他的非凡才氣。

這回也寫賈政的不學無術,竟然題不出一句合格的詞來,而只會訓斥斥兒子,這樣的父親並不少見。

我很欣賞“沁芳亭”。沁芳,花香浸入肺腑也。又欣賞沁芳亭的對聯: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三篙、一脈,都指水。河堤上的柳因水而更翠綠,河兩岸的花給水分去了香氣;或:河水從岸柳那裏借來了翠綠,因了一條河而把兩岸的花香分開了。聯意是説柳和水,花和水,相互靈通,相互引吸,相依為美,相互滲透,真神來之筆。”

《紅樓夢》讀後感6

看過《紅樓夢》,才會明白原來女人是如此哀婉動人,這樣儀態萬千,這樣楚楚可憐,這樣冰雪聰明……曹雪芹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人。

豪邁如史湘雲,也有醉卧芍藥的嬌憨;聰慧如薛寶釵,也有花間撲蝶的雅氣;也惟有幽怨如林黛玉,才有掩埋落花的閒情。《紅樓夢》讓我們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領略什麼是水做的女人的深刻含義。即使勢利狠毒如王熙鳳,她的善於交際、果斷堅決、處變不驚還是值得今天的女性學習。

必須提醒大家的是,千萬別做尤二姐,被男人金屋藏嬌是很難有好結局的;也別模仿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尤其在你一無才情,二無美貌的情況下,千萬別學賈惜春,懦弱無力,一走了之,要做個有膽識的女人;更千萬別學尤三姐,為個柳湘蓮、為個所謂名節便抹了脖子,這個世界上好男人多得是,也許一個更出眾的男人正在不遠處等着你呢。

總之,書,可以使空虛的`心靈得到充實,也可以使狂躁的靈魂趨於安靜。誰泛舟書海,誰的人生之舟就不會擱淺……那麼,就讓我們在書籍中間,享盡人間的幸福與歡樂吧!

《紅樓夢》讀後感7

《紅樓夢》裏的母親角色!

南懷瑾曾言:“家教裏頭最重要的第一個,是母教,母親更重要。”

中國自古至今都非常重視母教,又有無數的文藝作品為“母親”著書立傳。

尤其在《紅樓夢》這部“女人書”中,女子多,母親也多。

讀懂了《紅樓夢》,你才會真正明白,母親的家教,決定孩子的一生。詩人赫伯特曾經説過:“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

母親良好的素養是孩子成長的源泉,失去了這股源泉,孩子的生命就像無根之水,終將走向乾涸。賈芸身邊只有一個和他多年相依為命的母親,假若不是母親的言傳身教,大概也只能成為賈環、薛蟠之流。

《家庭教育學》中説:“孩子道德發展的.源泉在於母親的智慧、情感和內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發展中變得如何,決定於有什麼樣的母親。”

在我們的一生中,永遠無法逃離家庭教育的烙印,而家庭教育中,母親無疑是最好的老師。

正如教育家朱旭東所説,最美妙的教育是有心無痕的。

有高度的母親會懂得營造温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得到愛的教育;會自我修行,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會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忘給予孩子自信和堅強……

人這一輩子會遇到很多人,而母親,才是你一生的貴人。

《紅樓夢》讀後感8

《紅樓夢》中人物繁多,但我認為當以寶玉、黛玉、寶釵三人為最重要。因為這三人感情的演變是小説的主線。有一種説法是寶釵贏得了婚姻,黛玉贏得了愛情。我對此持肯定態度,而寶玉呢?他贏得了什麼?僅是那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一走了之嗎?不!他獲取的是那段帶有苦味的美好回憶。

對我這個中學生而言,從中獲取的是大量的文學積累和生命體驗。當讀到林黛玉葬花時寫得那句“試看春殘花濺落,便是紅顏老死。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時,我感到了時間的.緊迫,知道了“少年不知勤學早,今日不搏待何時”。當讀到“憶女襄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體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月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時,我驚歎於作者筆觸的優美,品嚐到了文學營養的甘甜。當讀到“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時,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女兒獨處閨樓,楊柳依依,滿面憂傷的畫面。

而對於整個世界,它留下的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紅學”研究早已成為世界性的學問,它像一卷《清明上河圖》,展現了那個時代中國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面貌。它也像李杜的詩篇給人以美的享受。

《紅樓夢》讀後感9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偉業,則《紅樓夢》必是不讚一詞,千秋萬代的驚世鉅著。

如果色彩斑斕的文化陣地是一代偉人夢想的天堂,則《紅樓夢》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方。

如果歷史遺留的文化鉅著是大海里的波濤,一浪高過一浪,則《紅樓夢》必是波濤的波峯,矗立在珠穆朗瑪峯的頂峯,獨顯其採,俯視其萬物。

《紅樓夢》的橫空出世,使千篇鉅著都甘拜下風,俯首稱臣。

走進《紅樓夢》,頃刻間大觀園的大門為我們打開,使我們認識了温順世故的裘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氣吞聲的尤二姐,敢於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潑辣能幹的探春。

紅樓一夢,寫盡了大觀園的來歷和曾經繁盛的景象,也寫盡了大觀園裏豆蔻年華的熱烈,但是那個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觀念造成了大觀園裏的重重悲劇:跳井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紈,被折磨至死迎春,還有遠嫁的探春……在封建社會的殘害下,那一個個靈動鮮活的生命,那純潔如雪善良的心靈,那如天使般的笑臉,無不讓人為之歎息。

《紅樓夢》讀後感10

我在如幻似夢的情思中,用目光碾過一本紅樓,讀出來是是非非,讀出來悠悠興亡,讀出來捨得與放下,讀出來捨不得放不下……縷縷紅樓塵煙,盡是人間的種種無奈,恍惚迷離,使人情動於衷。

琅苑仙葩的林黛玉、美玉無瑕的賈寶玉本是一對金玉良緣,天造地設的組合,卻因賈母的一句話,棒打鴛鴦,最終陰陽永隔,可悲可歎。

最令我難忘的是黛玉香魂欲滅之時,竟是那般悲涼悽惻。黛玉咳血焚詩,那淚中的'心酸苦楚又有誰會明白?與此同時,寶玉那邊喜樂悠揚,他還沉浸在迎娶林妹妹的喜悦之中。可憐黛玉魂已歸天,而這偌大的大觀園中竟無一人問津。我為黛玉的不幸遭遇憂傷哀痛,心緒久久難平……

王熙鳳,一個見風使舵、心狠手辣的壞女人,可從某種意義上説,她難道不是一個標準的女強人?世事難料,又有誰會想到她死的那般悲慘?

賈府的興衰榮敗,逃不掉時代的裁決。這些門名門望族的命運,都是牽引紅樓情節演繹不可或缺的線索。封建社會必須崩潰的命運,正是寶玉拋棄偽善的封建大家庭,遠離紅塵,遁入空門的重要原因。

一本紅樓,半部春秋。這最後的結局,讓我久久揣磨回味。我願參詳一生,窮究其中的奧妙。

《紅樓夢》讀後感11

我一直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反映了一種沒落的趨勢,無論是親情、愛情還是仕途,這在一起很幸福但不幸福的中國古典小説中是很少見的。

我必須感謝繼任者高鶚。雖然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不管她是去成仙還是死了。至少她離開了寶玉,這很好。

不是説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不是有句話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女孩來説,死亡是她的解放,是她所有悲劇的結束,是她的幸福。當她安安靜靜地睡在地下,看着寶玉還在人間尋找出路的時候,我不得不説,她還是幸福的。

但也許你會説黛玉的死是悲劇,一點也不浪漫。在這一點上,我不同意高鶚繼續寫這本書。可能曹雪芹不是這個意思。也許黛玉真的應該落淚。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為寶玉擔憂,滿腔熱忱為知己痛哭。帶着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亡並不高尚,也不神聖。但是高鶚沒有這樣寫,最後把黛玉寫得很俗,很憤懣。不像我們認識的'高傲的黛玉,更像一個在愛情上失意的一般女人。

其實愛情很短暫。至少這種跨領域的愛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像傑克對羅斯一樣,他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但不是唯一。

《紅樓夢》讀後感12

我在暑假的時候讀了好幾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文學作品。這作品是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林黛玉非常愛哭,但很有才華,作詩、畫畫等等都樣樣精通。我最欣賞的就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而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我看完《紅樓夢》之後為林黛玉感到悲哀不值,更為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林黛玉是《紅樓夢》裏我最喜歡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自從我看了《紅樓夢》以後,知道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及一個大家族的衰敗原由,還懂得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真諦。我很佩服曹雪芹,佩服他竟然可以寫出這麼好的作品,把裏面的人物寫得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樣。我要一定要向他好好學習,練好作文的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紅樓夢》讀後感13

古典名著《紅樓夢》整篇故事講的其實就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説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寶玉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夢》讀後感14

我覺得在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紅樓夢》是可以讀多次,而每次感受都不一樣。

第一次看《紅樓夢》是在讀高中時,當時看書更多注意故事情節,為了更快知道最後的結局,書中的詩歌大多跳過了。看完後為書中的人物流下了同情的眼淚,不太喜歡薛寶釵,更喜歡林黛玉。

前年,女兒要看《紅樓夢》,幫她借了一本成人看的,她看了幾天,可能看不懂,就不再翻了,我就一字不漏的再看了一遍。我才知道高中時沒有讀的詩歌寫得是多麼的好。作者曹雪芹如果不是家道中落,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他寫不出《紅樓夢》,作者把他對人生的.看法和感悟,都融於小説裏,他用心寫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我認為《好了歌》是作品的中心思想,人生只有一世,到生命的盡頭,名、利皆是空,不要為他人做嫁衣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也許,又看一遍,又有新的感受。作文

《紅樓夢》讀後感15

《紅樓夢》是我部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超越時空的鉅著,作者曹雪芹更是頗傳奇色彩的人物,《紅樓夢》講的是曹雪芹筆下一個豪門大家族由盛到衰,當中的故事各個耐人尋味,裏面的人物一個個刻畫的栩栩如生。

賈寶玉是這個大家族當中的寶貝,老祖宗最為寵愛,林黛玉是一個温柔漂亮的小姐,但是她的`身體卻弱不驚風,就因為這樣,賈寶玉和林黛玉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也因為這樣,林黛玉一病不起,抑鬱而終。看了他倆的真摯愛情,我為之長歎,哎。。。!

我還覺得尤二姐、尤三姐的故事也很精彩。尤二姐貪慕虛榮,嫁與賈璉做二房,卻被狡猾奸詐,心狠手辣的王熙鳳逼死了,甚至連死都沒有墓碑。尤三姐為了愛情,願意用珍貴的生命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二個鮮明的對比,把故事襯托的更加精彩。

不過在這部小説裏我最喜歡的是晴雯,她才貌出眾、敢愛敢恨、性格率真、口角犀利、嫉惡如仇,真乃一女中豪傑,但卻因此引起了賈府主子的不滿、惱恨,最後被逐出大觀園,病死家中,不禁讓我轉黯然淚下。

自從看了《紅樓夢》我對古代封建社會大家庭有了一定的瞭解,對生活在古代封建社會大家庭的人員感到悲哀與無耐。

標籤:讀後感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