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魯迅影的告別賞析

校園1.87W

導語:《影的告別》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4年創作的一首散文詩。這篇散文詩寫了一個夢境:人的影子不願意做一個不明不暗的影,不願意偷生苟活於不明不暗的境地,不願意跟隨人了,所以,向人告別。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影的告別賞析。歡迎閲讀及參考!

魯迅影的告別賞析

  篇一、魯迅影的告別賞析

這是一首構思非常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詩。在魯迅先生的所有散文詩中,《影的告別》最能深入我的內心。流連於影的世界裏,我竟然也會擔心被“黑暗”所吞併,或者被“光明”所消滅。我似乎也看到了影“彷徨於無地”的淒涼,內心似有一股什麼東西在湧動。於是,我明白,影其實就是魯迅先生本人內心的象徵與寫照。

無疑,《影的告別》的構思是奇妙的。他在開篇時候,就設置一個場景打開詩意的表述空間:“人在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出來説些告別的話”。接着,他一共用了連續十一個“我不”,四個“然而”,三個“我願意”來完成文章的構思結構,並通過這一結構,使情感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一遍遍地讀着《影的告別》,我的內心就一遍遍地被打動,深深地發顫。我彷彿看到了魯迅先生在暗夜裏獨行的情景。曾經多少次,我為魯迅先生那種無邊的孤獨感而哀傷。“我”在黑暗裏獨行,“不但沒有你”在身邊,並且連別的影都沒有。我甚至不敢想象那是一種怎樣的孤獨,因為每次想起,內心就不由得沉重。我們都知道,影與黑暗是一個“共體”,沒有黑暗,就沒有他們。所以“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這是影做出的無奈選擇。因為只有沉沒,世界才會屬於自己。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影説出的“那些話”。即便是天堂、地獄、你們未來的黃金世界,我都不願意去,甚至説“你就是我所不樂意的”。因為我只不過一個影而已,要真跟隨你,我只能夠“彷徨於無地”。可是,影怎麼會彷徨於無地呢?這是《影的告別》留給讀者的思索空間。我們都知道,人的影子,在完全黑暗(黑夜)與完全光明(正午12點)的情況下,都要消滅;它只能存在於“半明半暗”之中。身處在“黑暗”與“光明”兩個世界的交接點,這是一個生存的困境。

因為影“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所以它“不想跟隨你了”。然而現實又是那樣的無奈,處於一種生存困境中,它“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它竟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這樣,不管是人,或者是影,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反抗。於是,它反抗黑暗,因為反抗黑暗,故為黑暗所不容“黑暗又會吞併我”,可它的生命價值正在於反抗黑暗中。當黑暗被消滅時,光明真正來臨之日,卻又是影消亡之時,“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魯迅先生寫道“我願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於你的白天;我願意只是虛空,決不佔你的心地。”讀着這樣的文字,你能不感動嗎?魯迅先生當時處於歷史的生存困境中,只求貢獻,不求回報。而筆下的影之價值在於反抗黑暗,當自己辛苦奮鬥得到的光明來臨之時,卻又甘願於消亡。這是何等的生命境界,怎能不讓我感動呢?最後,我想説,即便“我將向黑暗裏彷徨於無地”,我還是願意如魯迅先生那樣“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這就是《影的告別》帶給我的最大的生命啟示。

  篇二、魯迅影的告別賞析

《影的告別》這首詩歌,寫於1924年9月,收入魯迅散文詩集《野草》。

《影的告別》與《野草》集中的《墓碣文》、《死後》、《死火》等篇什一樣,寫離奇詭譎的夢境,讀來晦澀難懂。我們只有瞭解了詩人當時所處的社會狀況和詩人自己的思想情態,就不難體味詩歌所藴含的意義。正如魯迅晚年所説:“我總以為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並且顧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為確鑿。”

1924年,正是魯迅在精神上處於第二個寂寞苦悶的時期。“1920年末《新青年》團體的分裂,標誌着‘五四’退潮時期的開始。……那些在‘五四’高潮中一度熱血沸騰,勇於反抗舊社會、舊禮教的新式青年,在‘五四’退潮後,卻變得消沉、頹唐。”“然而現在何以如此寂寞?難道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倘使我還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我就還要尋求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滅,我身中的遲暮也即凋零了。”面對依舊“太平”的街市,日漸沉默的青年,作為主張戰鬥要帶“獸性”的革命鬥士魯迅,自然感到“成了遊勇,布不成陣了”的寂寞,他不得不發出:“新的戰友在哪裏呢?”的呼喚!《影的告別》,正是詩人孤獨,彷徨心境的寫照。詩歌以象徵手法,寫影與人告別時的一席話。這個“影”無疑是詩人自己的象徵,這個“人”(“朋友”)當是將來的黃金世界裏”的熱血青年。

詩歌開篇對那些曾經意氣風發,如今卻“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沉默、頹唐的青年發出了激越地呼喊:“朋友,我不想跟隨你了,我不願住。/我不願意!”,“天堂”我不願去,“地獄”我不願去,對幻想中的“黃金世界”我也不願去。我甘願面對黑暗的現實,直面慘淡的人生,那怕“彷徨於無地”。然而,面對現實,詩人的思想又是矛盾的。現實社會將向何處去?詩人感到茫然。但是,詩人並不沉默,仍奮然而前行。“我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這是一個深感孤獨、寂寞的鬥士的心聲。最後兩節,表達了詩人勇於自我犧牲、義無反顧地上下求索的堅定信念。“我將向黑暗裏彷徨於無地。”“我願意只是黑暗”,“我願意只是虛空”,我願意這樣,朋友——/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裏。/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這正如魯迅在他的雜文《這個與那個》裏曾説的:孤獨的精神的戰士,雖然為民眾戰鬥,卻往往反為這‘所為’而滅亡。”

詩人寧願與黑暗、虛空戰死,也決不像“朋友”那樣“睡到不知道時候”,這正是頂天立地的偉丈夫風範。魯迅這種堅韌不拔的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篇三、魯迅影的告別賞析

時代造就偉人,別樣的時代總能給人別般的思索!魯迅時代,正是中華民族災難深重、面臨生死存亡嚴重威脅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統治者屬於弱勢的資產階級政府,於是民主的思想到處開花。

這樣的社會現實,這樣的戰爭年代,需要一面鏡子,照着自己,以清醒的頭腦,解放的思想,堅定自我,面對現實,直麪人生的慘淡,正視淋漓的鮮血,向着光明前行!而魯迅《影的告別》一文,正是魯迅從直面現實中獲得深切感受,充滿思想。他告訴了我們,雖生不逢時,但活得價值,有意義的活着!在彷徨行走中,定位自我,正是自我思考認識和價值取向的生動詮釋和理性展示。

影子,不言而喻,是徜徉於黑暗和光明之間的產物。“天堂裏,我不願意去,地獄裏我不願意去,黃金世界裏,我也不願去”,“嗚乎嗚乎,我不願意,我不如彷徨於無地”。可見此時的魯迅,已對生活彷徨開來,大千世界,竟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沒有自己想去的地方,心靈得不到棲息和一絲的滿足,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歷史也這麼無情,命運甚至不能由着自己掌握,生活更是無奈,彷徨也達到無地的階段!在彷徨中,卻折射着影子獨立不倚的精神光芒,又可以給人一種隱形的力量:影子是冷靜的,更是理智的,正尋找新的前進中的出路。

“然而我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如在黑暗裏沉沒”。因為黑暗會吞併它,光明會使它消失,所以,它寧願“在黑暗裏沉沒”。是是非非,孰輕孰重,顯然,魯迅已經思考了其中的分量和程度,在“黑暗”和“光明”的雙重壓迫下,作出明智的的選擇。影子能正確審視自己,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它立場堅定,是非明辨,以至剛強。或許,在“黑暗”裏,它只能忍耐一時之痛去“沉沒”,而在沉沒中積聚力量,影子相信自己,終究會在沉沒中爆發的!

“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這時,將影子的內涵,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射着影子獨立不倚的精神光芒,要為光明而付出犧牲和努力:那就是戰鬥,那也正是前進道路的醖釀,它之所以要遠行,因為黑夜給了它黑色的眼睛,它要用黑色的眼睛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光明是可以在前進中尋求的到的!

一步步彷徨,思想靈魂也就一步步昇華前進着,“我願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於你的白天;我願意只是虛空,決不佔你的心地”。革命年代,黑暗統治,影子也會消失,這是對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解剖,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人生價值取向,那是為爭取和平、民主、自由的暫時消失,

總之,《影的告別》一文是由此及彼和層層遞進深入開來,是魯迅從現實生活出發,從精神文化的角度的分析(國民思想的麻木劣根性正是阻礙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最大根源),對探求和思索着中華民族過去的歷史與未來的命運是深切思考。 我們堅信,道路是曲折的,走過那道坎坷,那道黑暗,前途就是一片光明的,前行中的彷徨顯得更有價值,對中國革命的前途是充滿信心,充滿期待,因為那將是一片豔陽天!

  篇四、魯迅影的告別賞析

我一直以為,中國的現代新詩,有着兩部奠基之作,一是郭沫若的《女神》,一是魯迅的《野草》。而不同於《女神》的是,作為散文詩體裁的《野草》,既是奠基之作,同時亦是巔峯之作,無論是在文體的創造性上,還是在現代詩性所抵達的深度與廣度上,至今都未見有作品超越。即使置於魯迅先生的全部創作中,《野草》亦堪稱皇冠上的明珠,或將是他最具時間穿透力的作品。

然而,如同李商隱的無題詩一般,《野草》雖為經典,卻隱晦難解,眾説紛紜。詩集中的《影的告別》《墓碣文》《死火》等篇,詩思詩境,尤顯複雜,使得大多的批評文字,淪入魯迅思想的考證,索隱,於文本所固有的詩思詩境之美,終顯隔靴搔癢。因此,我的這篇賞析文章,主要試圖進入散文詩《影的告別》的文本內部,進行一番詩性的巡遊。

人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來告別,説出那些話——

在人們的日常經驗中,“形”與“影”可謂須臾不可分離,無論是“影”告別“形”,還是“形”拋棄“影”,似乎都是難以發生的現象。然而,“形”為實,“影”為虛,由這種虛實相伴相隨的關係,人們可以引發無數的聯想,比如,人的生存、生活為實,人的思想 、理想為虛,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就是一種“形”與“影”的關係。人的思想 、理想依附於生存、生活,但在一定條件下,人的思想 、理想又確可以藉助於如言語、紙張、影視等媒介,別離了一個人的生存、生活,而獨立地在另一個世界生髮影響。我舉這樣一個例子,是想説明,在詩性的空間,魯迅的“影”來向“形”告別,自有其理趣所在,並非表象的不可思議。並且,魯迅在“影”的告別時,預設了一個“人”——即“形”,“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亦頗有意味:本來,在人的夢境中,就允許出現任何荒誕的場景,況人在深酣的睡眠中,是不會關注現世的時間的,自然也不會關注到光線中的影子,一直相隨的影子,此時似乎已不存在了。因此,在睡到這個恍兮忽兮的夢中時分,出現影子告別的獨白,讀者是不會感到突兀的。

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天堂裏,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裏,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裏,我不願去。

由詩篇的佈局,我們可以把“影”告別的獨白,看着是一種夢囈,然而,它們卻不是那種不知所云的夢囈,而是每一句都隱含着現實邏輯的支撐,這樣,它們就成了詩,神奇的超現實的詩。在人的視覺經驗中,“影”往往是陪着“人”——“形”,盤桓於大地之上,它既不會脱離人的腳步的牽繫,向上飛昇到所謂天堂,亦不會破開泥土的屏障,向下潛至所謂地獄。至於有些人類允諾的未來的黃金世界,對“影”也不會有什麼吸引力,因為“影”無論是落到黃金還是白銀上,都不能改變其灰黑的性質。因此,作為“影”的這一段開場白,並不會令人感到意外。然而,讀者們都知道,在“影”的獨白中,還寄喻着魯迅先生的一種精神世界,這就值得深入探究一番了。不樂意去“地獄”,似乎好理解,《野草》中的《失掉的好地獄》篇,即表達了魯迅對那種人間“地獄”的一種鄙視。但不樂意去“天堂”,去將來的“黃金世界”,於一般人而言,就有些驚世駭俗的意味了,因為那都是一般人所夢寐以求的地方。對於天堂,天性就是一個深刻的懷疑主義者的魯迅,實際上從未信任過,在魯迅的全部創作中,似乎就沒有出現過一絲出離人間的天堂光亮,而散文詩集《野草》的主色調,就是一種煉獄的灰暗,襯着影子的彷徨。至於將來,不錯,魯迅曾相信過“進化論”,相信新的必然戰勝舊的,青年一定勝於老年,但現實一次又一次地嘲弄了他,終使他對“將來”幻滅——一個本身即充滿侷限、缺陷的人類,顯然是不可能生髮出純粹純淨的未來的“黃金世界”的。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樂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隨你了,我不願住。

我不願意!

早已先知般洞悉了民族,洞悉了歷史,洞悉了未來的大孤獨者魯迅,以一連串的“不”,把自己推向孤獨的極地。

這裏,我想着重探討一下“然而你就是我所不樂意的”的“你”,也就是與“影”相對的“形”。對此,論者們歷來各有所見,眾説紛紜,有的認為是曾經並肩奮進而終於頹唐的戰友,有的認為是指圍繞魯迅身邊的青年朋友們,有的認為是指作者所處的那個時代,或所揹負的歷史。為了使對《影的告別》的賞讀更為流暢,更為一般的讀者所理解,我們不妨暫取這樣一種説法,即詩中的“形”與“影”,都是來自魯迅自己的分裂,“形”是現實生存着的魯迅,“影”是另一個希翼中的魯迅,是詩人與自己的糾纏,辯白,構成了這首詩的流動。然而,循着詩意的發展,讀者有理由發問,這個拒絕了“天堂”“地獄”“將來的黃金世界”,同時又不樂意相伴“形”的“影”,它將如何存在呢?因為日常的經驗中,實難以想象。

嗚呼嗚呼,我不願意,我不如彷徨於無地。

這一句詩中,詩人為“影”尋找了一個地方——彷徨於無地。關於“無地”,我以為,可以理解為虛無之地,不存在之地。對於現實生存的人來説,要描摹它的特徵,似不可為,它似乎是如陶淵明的“桃花源”之類的虛幻存在,但還要遙遠還要消極,它沒有陶淵明的那些鮮活的場景,版圖上塗滿了白色的孤獨,似乎正好適應着虛幻的“影”的彷徨。“彷徨”二字,在這裏是一個無法繞過的字眼,它不僅是《影的告別》這首詩的主調,更已成為魯迅一個時期的精神世界的符號。《影的告別》創作於1924年9月24日,而這一年,也是魯迅重要的小説集《彷徨》開始創作的時間,魯迅在精神上,正處於他的第二個寂寞苦悶期。《新青年》團體已分裂,“五四”已退潮,曾經的戰友們“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遺下孤獨的他,成了布不成陣的遊勇,“依然在沙漠上走來走去”《〈自選集〉自序》。與此同時,魯迅的個人生活也不順意,與章士釗的官司,與現代評論派的筆戰,尤其是家庭內部,與二弟周作人的失和,都使得魯迅的情感受到深深的傷害,由此大病了一場。因此,這一時期,魯迅的心境是灰暗的,幻滅的,而本來就有着灰黑性質的“影”,無疑與他的彷徨着的精神狀態發生了某種合拍。

我不過一個影,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裏了。然而黑暗又會吞併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影”告別“形”之際,是“形”正睡得“不知道時候的時候”,顯然亦是黑暗正濃厚的時候。在這濃厚的黑暗中,本身即是灰黑的“影”,自然無法使自己顯現,而最終為黑暗吞併。那麼,去那純然一片光明的世界呢?灰黑的“影”同樣無法尋到自己的處所,而只能為光明消解。這兩個處境,反映了告別“形”之後,“影”所面臨的矛盾,悖論。

然而我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如在黑暗裏沉沒。

在“黑暗”與“光明”之外,“影”還有一個選擇的處所,就是“明暗之間”。在日常經驗中,我們知道,“影”是來自於“形”對光的遮蔽,而產生的一種物理現象。因此,影子最顯著的存在,是在黎明或黃昏這樣明暗交織的時間。然而,“影”又不願彷徨於這最能彰顯自己存在的時刻,因為明暗交織的曖昧,於詩人所摯愛的人類,或友人們,並非是理想的生存場所。因此,他寧願“在黑暗裏沉沒”,“肩住黑暗的閘門”《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放他們走向純然的光明處。但能否得到這樣的結果,詩人自己並無把握,他只能苦悶而彷徨。

然而我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這一段出現了與詩篇前面的句子結構相近的兩個句子:“我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與上一段的“我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與詩篇開始的“人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它們的前後呼應,不僅在一種相近句式的復沓中,增強了詩意的濃度,更是在一種節奏的迴環中,突出了“影”彷徨的效果,令人回味不已。這一段詩中,“影”新出現的一個動作亦令人關注,“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表現了試圖有所行動而又無奈的“影”,竟想以虛無的酒,來麻醉自己虛妄的存在,麻醉虛妄的存在中的苦悶,希翼能模模糊糊地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嗚呼嗚呼,倘若黃昏,黑夜自然會來沉沒我,否則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現是黎明。

然而,別離了“形”的“影”的悲劇是,它無法遠行,行不了多遠。如果所處的是黃昏,行程的盡頭便是吞沒它的“黑夜”;如果所處的是黎明,行程的盡頭便是使它消失的“白天”。這一段詩意,可謂是對詩篇前面的“我不過一個影,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裏了。然而黑暗又會吞併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這一段詩意的變奏,迴旋,同樣是以一種詩的語言藝術,表現了“影”彷徨不已,難以告別的情景。

朋友,時候近了。

我將向黑暗裏彷徨於無地。

“朋友”的呼喚,在這裏顯得傷感,絕望。由於“時候近了”,“影”不得不做出自己的最終選擇,如果説在前面的詩境中,“影”曾面臨着“光明”“黑暗”“明暗之間”等多種選擇,現在,它終於決定選擇“黑暗”。“影”之所以選擇“黑暗”,從“影”的角度説,或許是由於“影”的性質也是屬於相近的灰黑,或許是“影”考慮到,在“黑暗”裏,“影”雖會被吞沒,但至少還可以以某種虛無的方式存在,而在光明的包圍中,“影”將會徹底的消失。當然,這一段詩意,還可以與下一段詩意一起,聯繫到魯迅的社會思想,作範圍更為廣闊的解讀。

你還想我的贈品。我能獻你甚麼呢?無已,則仍是黑暗和虛空而已。但是,我願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於你的白天;我願意只是虛空,決不佔你的心地。

這一段詩思頗為複雜,似乎可越出詩人自己分裂出的“形”與“影”的關係來理解,它令人聯想到魯迅與他的青年朋友們,及所處的時代之間的關係。這裏,我想引入魯迅先生的兩段原話,來作為某種參考:

“我終於還不想勸青年一同走我所走的路;我們的年齡,境遇,都不相同。思想的歸宿大概總不能一致的罷。”《北京通信》

“一切事物,在轉變中,總是有多少中間物的……他的任務,實在有些警覺之後,喊出一種新聲;又因為從舊壘中來,情形看的較為分明,反戈一擊,易致強敵的死命。但仍應該和光陰偕逝,逐漸消亡,至多不過是橋樑中的一木一石,並非什麼前途的目標範本。”《寫在〈墳〉後面》

因此,在魯迅的詩意中,“影”的贈品決不僅僅是字面上的“黑暗”“虛無”,而是願與“光陰偕逝”,沉沒於過去的“黑暗”之中,成為引往未來的“橋樑中的一木一石”。

我願意這樣,朋友——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裏。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

“我願意這樣,朋友——”與前面的“朋友,時候近了”的傷感、絕望相比,有着最終作了選擇之後的堅定,坦然。

現在,卸去了所有牽繫的“影”,成了一個徹底的孤獨者,它別離了“形”,別離了“天堂”“地獄”“將來的黃金世界”,甚至它趕赴的“黑暗”中,亦沒有別的影存在——這是一種何等純粹的“黑暗”,使得“黑暗”本身似乎亦泛出了一種神奇的光亮。許多讀者曾經閲讀過這樣的詩意:一滴雨水落進了大海,在符合邏輯的想象中,這滴雨水將與大海在一種無限中相互溶解,直至微小的軀體遍及了大海,從而也就是在某種意義上擁有了大海。一條影子的沉入黑暗,亦可作如是觀,並有了詩篇的最後,“影”這樣滿意的獨白:“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然而,作為魯迅的讀者,我們應不僅止於此,應將詩篇的詩意繼續延伸下去,就是“影”不僅擁有了這“黑暗”的世界,而且由於它的讓出了未來的光明,從而使得這光明是如此純粹,透澈,實際上成為了“影”另一種意義上的建設,擁有。

一首傑出的詩篇,應有着多重的解讀,《影的告別》自然也不會例外。這篇賞析文章到此,只是在《影的告別》這首意象豐富、意境豐厚的詩中艱難地踏出了一條小路,以助讀者領略小路兩側那目不暇接的風光。而要探險得更多的風景,讀者自可離開這條小路,探入路側的那蓊蓊鬱鬱、廣闊深邃如原始森林一般的魯迅的世界中去。

標籤:賞析 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