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優秀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優秀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優秀1

作為敍事藝術的故事電影中,出現故事或被輕描淡寫,或被疏離、被傾覆的現象。一些導演害怕過分地注重敍事會削平人物形象,影響主題思想的傳達,降低作品的藝術品位,損害電影本身。其實應該正確評價這種新的電影觀念及其那些曾一度使我們無所適從的探索性電影作品。一方面,重造型、重表現、輕敍事的這些探索電影使電影呈現出了一派新的面貌,使電影藝術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但另一方面,由於故事的`缺失,由於表現手法上的過於新穎,造成了這些電影和廣大觀眾欣賞習慣之間的隔閡。我並不否認這些電影所作出的藝術貢獻,要振興民族電影,進行探索實驗也是必要的。

一個好故事,不僅體現在有新奇怪,而且體現在找到一條迴歸主流文化之路,那就是一個好故事。我覺得很多故事都能找到主流文化。我個人的理解,世界上所有的偶然性當中,都體現着必然性,都能夠找到一些價值共性,關鍵在於我們願不願意去解讀,因為我覺得有時候在中國理解娛樂性,會把它,自己把它等同於就是新、奇、怪,就是低俗,其實我始終我認為,好萊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最好的娛樂工廠,但是好萊塢所有的主流電影,在表現這種新奇怪,表現這種娛樂性釋放的時候,最終一定會找到一條迴歸之路,找不到這條迴歸之路都是獨立製作那種電影,就是小電影,但是主流的電影一定會找到一條迴歸之路,所以我覺得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不乏新奇怪,怕的就是你只有新奇怪找不到把新奇怪帶回來的一個道路,我們覺得這是故事當中應該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皮克斯動畫片的最大特色是對白較少,畫面感人,當然。.。這是他們的目的,因為動畫片娛樂感要讓儘可能多的觀眾感同身受,所以表情、動作甚至音樂,都比語言重要。

“無論技術發達到3D、4D,抑或8D、10D.。.。.,故事始終是決定一部動畫片是否啟動的關鍵”。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優秀2

這個牆很有趣的,一開始你討厭他,以後,你就會喜歡上他,感激他,雷德説布,在這裏他是個有教養的人,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出去以後呢??他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被假釋的囚犯,或許連辦一張借書證都成問題(起初,你討厭它,然後你逐漸的習慣它,足夠的時間後你開始依賴他。這就是體制化”

我們,就在被體制化,在學校的牢籠裏,你或許成績很好,有很廣的人際關係,懂的奉承,老師眼裏的優秀生,但走出這個牢籠,我會是什麼樣子?還可以真誠的交朋友嗎?老闆會喜歡我的成績單嗎?如果我不喜歡,可以大聲的`説no嗎?犯錯誤時,我真誠的一笑説聲對不起,會不會有人笑着對我説,沒關係的。如果我厭煩了,可不可以什麼都不管,放肆的瘋一天;

匡老師説我們,養尊處優慣了,是慣了,上課下課,再放學,體制化造就了這些,明年之後,我還會被社會同化,學着虛偽,假笑,奉承,又會被腐蝕掉,必須學着習慣,處之泰然,

如果要是沒文化,真可怕,睿智的安迪,1,在極度艱苦絕望環境下的堅定的意志,我們比主人公好多了,至少我們是自由的,我們有權出去,這是我們的自由,2.培養自己的朋友圈子,不要為了一點小利而拋棄自己的朋友,這樣是最傻的,不過物以類聚,你交什麼樣的朋友,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3.結識或利用有影響力的人,説難聽點,就是巴結,我不喜歡這樣做,但在一定環境下,不得不的,4.看到機會存在的可能性,人生至少有一次改變你命運的機會,但大部分人卻抓不住。這好象是鄭淵潔説的,多數成功者都是化忌諱為機會的高手,他們永遠想法在解決問題,而不是被問題困住,也許這就是他們註定成功的祕密吧!

5.有預見性,未雨綢繆,成功永遠屬於有準備的人,如果失敗,,不要怨天尤人,問問自己,有沒有先見之明和耐心

還是很喜歡主人公的個人魅力,就像雷德説的,,他的言行舉止和別人不同,,走在圍牆裏,就像在公園裏散步,外表彷徨,內心堅強。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優秀3

“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安迪,一個年輕有為的銀行家,被誤當成殺害他妻子和其情人的兇手,而判無期徒刑,送進了“肖申克監獄”。這對於他來説,無疑是充滿絕望和無比沉重的。灰黑色的石頭堆砌成的堅固高牆上滑過一道道水珠,一羣“無辜”的人們賣力的勞動着,面色如石雕般冰冷的獄警踹着一個犯錯的人,披着“好人”外衣的典獄長專心的誦讀着《聖經》。安迪的餘生,是渺茫的。面臨着一輩子都將生活在冰冷的高牆下,他並沒有失去對高牆外世界的憧憬。

來到監獄一段時間後,安迪讓瑞德幫他搞到了鶴嘴鋤、明星海報等小東西。他説要用鶴嘴鋤來雕刻國際象棋。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揮出了他的職業天賦。他幫助了一位獄警合法的免去一大筆税金。作為交換,安迪為幾位朋友爭得了幾瓶啤酒,大家又重新體會到了自由的感覺。從此,越來越多的獄警開始找安迪處理税務問題。當然,典獄長也找上了他,並讓他成為了自己洗黑錢的重要工具。這份“工作”讓他脱離了繁重的勞動和“姐妹幫”無人性的騷擾。安迪甚至年復一年的給州長,向他申請一筆用資金來建設監獄圖書館。這都是為了讓自己感到“自由”,像個正常人一樣生活,讓他希望的火光不斷燃燒。

不久後,安迪無意中從一位年輕人口中得知自己那場謀殺案的真實罪犯。他怒火中燒,為那罪犯逍遙法外,為他十九年來所受到的一次次傷害、一次次誤解。可是,典獄長為了一直擁有這顆免費的“搖錢樹”,將安吉的`證人——那位年輕人偷偷殺害了。典獄長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殘害一個活生生的人。這就是利己主義,這就是人性之醜。

後來,安吉逃脱了監獄,揭穿了典獄長的醜惡嘴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逃出監獄後,站在一個水塘上雙手張開,任憑風和雨打在他的臉上。他自由了,他獲得了救贖!其實,從他剛入獄時,他就一直懷着還能走出去的希望。他爬過自己用鶴嘴鋤鑿出的一條500米的下水道,得到了救贖,重獲了自由。希望,是高牆關不住的。

“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優秀4

電影主人公安迪因莫須有的謀殺罪而被判無期,他在獄中結識了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的瑞德,心懷希望的安迪一邊幫忙改善監獄裏沉悶麻木的氛圍,一邊用小鶴嘴鋤挖洞,二十年如一日終得自由,和獲釋的老友瑞德重逢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人生多變幻,命途多坎坷,在影片中監獄裏的灰暗色調和殘酷規章制度中透出的希望之光則更能直射人心,正如安迪在留給瑞德的紙條上所寫的一樣:希望是件美麗的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是永不消逝的。

一個人不論在處境多麼糟糕的時候,也要提醒自己別丟掉了希望,哪怕心靈承受着重壓,也要讓希望在胸口搏動,希望不滅,未來仍然可見。安迪的獄室裏有一本藏鶴嘴鋤的《聖經》和三張用來遮住洞的女星海報,書的`第一頁上寫着“得救之道,就在其中”,這代表着安迪心中對自由的嚮往;而海報上瑪麗蓮·夢露的微笑背後,則是一條耗時二十年成就的自由之路,諸多小細節都展現了一個永恆的主題“希望”。心懷希望的人常有偉大力量,能拋開歲月傷痛,拋開鄙夷眼光,不卑不亢、一往無前地直達心中彼岸。希望是種種美好事物的開端,試想安迪若不試着用小鋤觸及那面牆,他便不會發現連散落在地上的碎泥裏,都滿是自由的味道,也更不會擁有一片寬廣的碧海藍天。

“堅強的人救贖自己,偉大的人拯救他人”當安迪在獄中放起歌劇唱片,那些被命令禁錮着的人們抬頭注視着老舊的廣播喇叭,一顆顆沉淪已久的心靈,在這一刻都掙脱枷鎖飛向深邃天空。要讓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希望的確並非易事,但看看當下,我們正活在一個榜樣層出不窮的年代,周圍總有美好事物在感染你我,就如同在黑暗中舉起火把總能照亮身邊人們的臉龐,希望就像火光,照亮的是一羣人,温暖許多顆心,只要願意,我們隨時都能選擇做一個以希望為人生信條的精神傳遞者去温暖更多的人。

當電影鏡頭定格在海洋與沙灘的交接處,眼裏一片蔚藍,心也隨着波濤自由盪漾。不怕此時此刻的一無所有,只要心中常懷希望,失去的會在將來重逢,更美好的都在不遠處默默守候。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優秀5

“人,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主人公安迪的這句話給我啟迪很大,一個人只有心中有希望,並且用實際行動拯救自己,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故事講的是安迪因被冤枉背上了殺死妻子和妻子情夫的罪名而被判了無期徒刑。經過他19年的努力,挖牆越獄了。安迪之所以能獲取自由,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他有非凡的聰慧與天賦,還有他那堅強的毅力。安迪向幾乎能弄到所有東西的瑞德買來一把小錘子,並把他藏在聖經中。瑞德開玩笑的説,要有六百年才能逃生,而安迪只用19年,他用海報貼住了那個挖的黑洞。安迪19年來抱着心中的希望,與對自由的渴望,去挖掘可以救贖他的通道。這便是他尋求自由的過程。安迪因為心中有信念,便沒有被體制化。像老瑞德説的適應了監獄的生活就離不開監獄,而他不被外界所影響。而安迪最後通過雷聲砸破了下水道管,忍着惡臭爬了500米。到最後的那一刻混着雷雨聲,沖刷着安迪的全身衝着安迪20年在監獄的污穢……那一刻,他自由了!是啊!是安迪心中不變的信念是他對夢想。對自由的追求,他真正把自己救贖了!

我對《肖申克的.救贖》的感受是:含義深刻複雜,雖然不能全部讀懂,但也理解了以前從未想過的,心中充滿希望與對理想中的自己的追求。鯊堡這個可怕的監獄就像我們人生中必定遭遇的極大的挫折。像老布,他就被“體質化”打倒了,最後選擇了永遠的寧靜——自殺,可能會一點一點的打倒你,改變你,最後讓你絕望。而海利和監獄長就像人生路上有權威的人,他們命令你,折磨你,為所欲為。老布被這一切打倒了。而安迪沒有,他選擇相信自己,不放棄努力與希望,耐心等待着生命中屬於他的輝煌。他釋放了。救贖了他自己。這也是一種人生價值觀。老瑞德就是安迪的心,安迪寄託他去她自己與妻子快樂的地方,完成對妻子的贖罪。最後瑞德與安迪相擁,給電影了一個圓滿的結局,真叫人心花怒放啊!安迪在拯救自己的同時也拯救了瑞德,讓他也為希望而活。最後一刻,我與作者產生了共鳴,那就是——心中充滿希望。

看完了這部影片,就彷彿自己也得到了心靈的淨化,對人生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與努力…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優秀6

《肖》讓我想起了兩部片子,一部同是差不多的線性結構的監獄片,是在上影視編導課的時候經我們的美女老師大力推薦的《惡魔島》,另一部是我最愛的導演庫布裏克的《發條橙》這個片子算不上監獄片,但是多少有50%的監獄成份。所以,當着三個片子,同時放在我的面前,我對《肖》的突出性感到質疑。

我不得不承認,在故事的流暢性和演員的表演上來講《肖》都屬上乘之作,但是看了影片的一大半的時候,我對“希望”這個關鍵詞體會頗為不深刻。在安迪同學聰明的頭腦發揮用途之後,我只是強烈的感受到——知識就是力量和二十世紀一樣缺乏人才這兩句話。

同樣的結構線索《惡魔島》的那位同學的堅持與執著好像更為突出(也許要説他們的'逃獄風格不大一樣),而這位安迪顯示出的更多是對監獄生活的適應,印證了導演在片子裏多次提到“長期在監獄裏的人對監獄的依賴性”。長時間在一個空間中適應性的生存,讓人忘掉一切,甚至是腦中臆想的自由。其實,自由對於他們的意義只是別人口中傳説的好東西,而已經離他們遠去了。獲得自由的同時,他們將迎來陌生世界的恐懼,生活的不可依賴性種種壓力。

《肖》在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之間打轉,想要揭示血淋淋的真相,卻又為了保證某種向上的姿態,美化生活。監獄的場景有了太多的温情和意外的不合理性,人們生活的悠然自得。《惡魔島》則堅持風格的統一性,殘酷到底,即使同樣友情處理,都能看到人在監獄的特定環境下的產生的微妙變化。兩個影片ending同為在海邊,《肖》的遊艇加蔚藍海岸和《惡魔島》的大海怒浪巨礁相比,影片張力差一點不説,好萊塢式的典型結局,讓人審美疲勞。

而看到安迪與典獄長感情熱絡的時候,我不僅想到《發條橙》的alex和典獄長親切拍照的畫面。不同典獄長的嘴臉又被不同的利益驅動着。

……肖申克監獄裏的故事要説的太多,卻又點到為止,真的應了“希望無所謂有無所謂無”那句話了。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優秀7

“有些人來上課是例行公事,而有些人連例行公事都做不到”。記得這句話是倒數第二節馬克思課上老師説的,而那節課由於放電影,我就不去了,剛好便重傷於老師這句話了。今晚也不知道怎麼來的雅興,突然打開了這部老師在那節課上播放的電影,情節和畫面都定格的非常沉悶,但也就是這種感覺,給了我一種希望,一直都期待着有一刻,這沉悶的束縛感覺能變成自由的歡快。安迪被冤枉入獄,但是他卻一直堅定着信念,他一定可以出去,這個就是希望,能夠出去並且擁有一棟別墅和一葉扁舟就是他的目標。為了實現他的目標,他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忙碌的牢獄生活,例行公事的幹活,例行公事的寫信給州議會,例行公事的幫獄官……可能有很多事情,對他的目標並不會有非常明顯的好處,但是在他向着目標前進的旅途中,何嘗不需要其它的事情充實一下自己呢,在監獄辦起了圖書館,幫tommy考到了證書……這又何嘗不是人生精彩的一筆呢,助人為樂嘛。

瑞德保釋出獄後像平常的犯人一樣,根本無法融入現代社會,可能對於一個在監獄裏面關了40多年的人來説,確實很難,他根本就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有了和安迪的那個約定,當他最後找到安迪所説的那個地方的時候,才明白,忙着去死,還不如忙着去活,哪有什麼事情像生命那麼有意義呀。人總是要有個目標的,沒有目標的人,就會失去努力的方向,沒有努力的方向也就會自然的感受的孤獨,感覺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這樣是很危險的。

整部電影,最主要的'思想,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道理,鍥而不捨嘛,對!真的很深刻!

想想我自己吧,目標這個東西,又分為很多種,對於考研這件事情,我還是一直都很堅定的,決不動搖的,這是生活上的目標。還有感情上的目標呢?對那些事情,過節買點東西送送,有時候要關心一下,這也算是例行公事吧,可能影響並不大,但是也不能説這些事情本身沒有存在價值。畢竟有些人做事情是例行公事,但是有些人連例行公事都做不到!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優秀8

“體制化”

什麼是體制化?

一開始你會恨,慢慢地會習慣,最後離不開”的某種實物,亦或是思維、精神。對於老布來説,肖申克監獄困了他大半生,也許他最初想要逃離,滿懷憎恨,但時光像機器一樣不斷推進時,他也許會發現他早已就適應了這種“常規化”的生活。他在這片監獄的天空下,有自己的職責(負責看管書),有自己的小愛好(養一隻鳥),他有意義地存活並存在着,在這裏他的心是安定的。以至於當得知自己被假釋後,竟將尖刀抵上朋友的脖頸,只為留在旁人避之不及的監獄中。可悲的是,正如他自己所料,來到提前安排好的崗位中,他艱難地“喘息”着,時刻被恐懼的心理所支配並深受折磨。那個世界早已與往年不同,而自己也早已不是曾經的自己,年老體衰,疾病纏身,恐怕還帶着在監獄中長期養成的習慣和思維。這個世界他已無法停留了,太多無形的'東西轄制着他,最終只留下零碎的幾個文字,便簡單地去了。

體制化的濃雲始終籠罩着老布,他意識到了,卻揮散不去,經年累月地被壓抑後,他也便慢慢沉寂,在一片陰影之下找到了自己的歸屬之地,卻從未想過,當他哪天被推着走出這片狹小的不能再小的土地時,外界的光亮是那麼明亮,卻不温暖,反而帶着冷意,尖楞楞地將你刺傷。

“得找點事做”

肖申克監獄中的人好像都明白這個道理。是啊,當你忙碌到爆炸時,你會想要偷懶,感歎一句“無事就是幸福”。但真當你優哉遊哉,無所事事時,你會發現原來自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原來自己沒有價值地存活着,僅此而已。“得找點事做”,生活才有趣,才會變得充實,我們才會從一個個簡單的物質存在符號豐滿成有生命的精神體。

安迪在獄中19年,誰能想到他能用一把小小的鑿石斧挖出通往自由的暗道?他是為自己找了很多事:磨石頭、擴建圖書館、幫助計算税務、教青年學習……獄中的生活竟也忙碌、充實起來。安迪是一位銀行家,即便在獄中他也實踐並彰顯着自己的價值,他是絕對有意義的存在。而他也在這些繁瑣卻有益的事情中,也避免自己被“體制化”,多麼聰明的做法。

現在的我們應該像安迪學習,得找點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