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二年級家訪工作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家訪工作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家訪工作心得體會

二年級家訪工作心得體會1

人與人之間都會有心距,這會讓人覺得有時彷彿彼此很近,有時則很遙遠。而縮短這種距離的有效途徑便是人與人之間的有效溝通。教育是個大家庭。學校、家庭、社會應共同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各施其職並互相促進。

為進一步搞好學校教育,協調各種教育力量,本學期末我校開展了全面的家訪工作。通過本學期的家訪工作,讓我更加感到家訪在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重要性。而在探索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家訪又顯示出豐富的內涵和不可估量的功能。

記得剛宣佈我要到同學們家訪問時,很多同學一齊“耶”歡呼起來,幾個經常被表揚的孩子更是迫不及待,恨不得我馬上就到他們家去。家訪受到大多數同學熱烈歡迎,這開心的情緒也感染着我,使我對家訪充滿了喜悦和期待。

在家訪過程中家長對我的到來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有的迫不及待地打聽孩子在校的表現;有的拉住我就説孩子什麼地方還需要老師好好管教;有的趕忙討教教育孩子的良方??家長們都望子成龍,這點我能理解,但是在家訪過程中也有不和諧的“音符”,有的家長一聽説孩子成績不理想,就失望地責罵孩子;還有的家長表現出了無所謂的態度,説孩子唸書睜睜眼就行了,不想在教育孩子方面用多少心;有的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當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與孩子進行經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有幾個留守孩子,年老的爺爺奶奶説孩子就拜託老師了,他們只能管孩子吃喝,由爺爺奶奶管教的孩子,得到更多的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

縱,讓老師的教育工作難上加難;還有一個孩子直接説,説他父母就知道打麻將,也不關心他??對這些家長,我好不客氣地“指責”,並且耐心地和他們交流,希望他們能配合學校,讓孩子們養成以下好品質:有遠大的理想;自信自強;勤儉節約;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這些都需要我們摸清對象,對症下藥,特別是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做到有的放矢。

家訪過程中所有家長態度都是誠懇的,對我提出的建議,大家也直點頭,期待着家訪的良好的效果!

經過家訪我知道了,只要你讓家長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是被你關心的,你是愛孩子的,你也在關注孩子任何舉動,你的一切行為都是着眼於孩子的持續發展的。這樣即使你沒有華麗的詞語,家長對你所説的話也會很感興趣的,同時也會理解你的。家訪中我感受到,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只是傳遞與被傳遞的關係,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人的情感是在認識基礎上產生和形成的,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確的學習習慣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我願虛心請教,在“三尺門外”,傾心奉獻,把家訪工作推向一個新階段

二年級家訪工作心得體會2

一、家訪過程

一是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瞭解每一個學生地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瞭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並做好詳細的記載,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是家長老師互相信,有信心地和學校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三是瞭解了很多看不出來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比如有的同學經常沉默寡言,經過和他家長的溝通可知道此孩子從小喜歡看書、畫畫,那麼我們儘量來培養孩子的這種興趣愛好。還有的學生本來覺得很難管,但走進他的家庭後,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經歷,便覺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們的心理。

四是大部分學生家裏沒條件輔導,所以輔導學生的任務要我們承擔起來,經常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二、家訪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有些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總之使得學生的心理有點放縱,這樣學校教育工作較困難。

第二,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養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第三,家長誤認為孩子很聰明,國小回家不學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上中學後,希望也能這樣。如果不能這樣,會不會是老師的教學存在問題或不夠關心孩子。實際上家長最大的失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當我們在家訪中交談起這個問題時,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下子又進入另一個誤區:希望一下子能解決問題,企圖一勞永逸。第四,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導致孩子有空子可鑽,言行不一。

三、家訪後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緻瞭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繫,瞭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瞭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瞭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涵。隨着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着改變。由於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閲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類型。作為任課教師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第四,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總之,家訪工作是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願本着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奉獻愛心,努力做一個稱職的老師,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二年級家訪工作心得體會3

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一週星期四、星期五下班後我們在何老師的帶領下對我們二年級的16位同學進行了家訪。在家訪之前我們都提前和所有的家長進行了電話聯繫,所以在家訪過程中許多家長都提前做好了準備,在家裏準備和我們碰面,除了那些沒有聯繫上的家長,所有的家長都與我們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溝通。通過與這16位家長的溝通,我發現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史至關重要的,家庭給與他們的愛及教育可能比學校教育都要來的重要。

在我們班家訪的16位同學中,有幾個同學的教育與家庭有很大的聯繫,家庭環境對他們的教育起到了特別大的作用。比如説我們班一個成績可以但是平時不太講話的王天,在我們去他家裏的時候,他正在畫畫,所有的家庭作業都已經完成了,學習習慣非常的好,然而在問到他平時作業完成後都玩些什麼,他奶奶都説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裏,她不讓他出去玩,她個人覺得這邊上的孩子都有點説髒話,她不希望自己的孫子被別人帶壞了,所以都不讓孫子外出玩耍,就算有同學到他家來玩,如果説髒話她也會批評他們。所以他們家至少每個月帶他去一次烈士公園玩,讓他和城裏的孩子多溝通。雖然説髒話是一個不好的習慣,但是他奶奶極端的看法把孫子和同學之間的溝通切斷了,讓他在家裏根本就找不到什麼事情做,沒得什麼交心的朋友,從而導致他的膽子有點小,比較內向,家庭的一些教育觀對孩子的成長史影響重大的。

王天他的家庭環境還算是比較富裕的,他奶奶有條件去創造一些她個人認為對的教育環境給他孫子,並且對他的教育也比較重視。但是在另外一對錶兄弟的家庭中,家裏對他們的教育史比較隨意的。首先是這兩個人他們的父母都離異了,並且媽媽都已經改嫁,不完整的家庭對他們本身的發展就有一定的影響,再加上他們住在外婆家,只有外婆一個女主人打理他們的生活起居,所以根本就忙不過來,就更不用説去關心他們的學習及其他的行為習慣了,從而導致了這兩兄弟很多方面的不足,學習上作業做得不公整,錯誤率也比較高。課堂上喜歡講話,平時喜歡和別人發生口角之爭,是我們班比較調皮的孩子。正是缺少了家庭的温暖及關愛,兩個人與別的同學有很大的差距。

其實除了上面的幾個同學,但凡是家裏有人關心他們的學習及日常生活習慣的,他們都是計較聽話、學習成績也是較優異的,只要有一個温馨的家庭,家人和睦相處,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及各方面都關注的,加上學校的教育大部分孩子還是都非常棒的。問題是很多孩子已經被家裏忽視慣了,僅靠學校的微薄力量不斷地去改變他們,這個效果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通過這次家訪,讓我深深體會到了除了學校外,家庭環境對我們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做好孩子的教育方面,我們首先要聯繫他的家裏讓他們有一個良好的環境,讓他們愉快地生活並學習。

二年級家訪工作心得體會4

本學期第六週學校舉行了“家訪周”的活動,我們二年級全體老師按照學校的統一要求,開展了家訪活動,對每個班的部份學生進行了一次有針對性的普訪,如後進生,學習較困難的學生等。在家訪工作中我們感受頗深,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家訪率:全年級人數為210人,家訪人數41人,家訪率為.20%。其中二(1)班家訪了10名,二(2)班家訪了10名,二(3)班家訪了11名,二(4)班家訪了10名。

二、滿意率:100%。

三、家訪中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1、二(1)班黃蕭楠的家長説:“很滿意老師的家訪,感謝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和教育,希望老師能經常來交流”。

2、二(2)班的楊瑞傑家長説:我們非常願意與老師積極配合,希望該生能夠更自信一些。並感謝袁老師的付出”。

3、二(3)班鍾安竹的家長説:很感謝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對工作的負責,希望我們共同努力改正孩子的缺點。

4、二(4)班洪梓鋒家長説:“文老師很負責任,對小孩很好”;“感謝張老師對孩子的嚴格教育”並感謝學校舉行的家訪活動有效促進家庭學校溝通”。

四、家訪中取得的成就:

一是獲得許多第一手育人資料。二是促進了家校的溝通,家長老師互相信任。三是能多稜角認識學生,對學生的成長背景瞭解得更多。

五、家訪中發現存在的問題

第一,部分家庭中父母外出工作,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第二,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養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第三,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導致孩子有空子可鑽,言行不一。

六、家訪後的思考

第一,家訪中,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緻瞭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繫,瞭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瞭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瞭解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 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四,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總之,家訪工作是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們要本着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奉獻愛心,努力做一個稱職的老師,不辜負大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