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幼兒園常規教育心得體會

常規教育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常規教育也是孩子學會適應集體生活並具備初步獨立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較好的組織紀律的重要手段,所以常規教育方法很重要。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常規教育心得體會的相關資料,僅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常規教育心得體會

  幼兒園常規教育心得體會1

孩子到了合適的年齡,每天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幼兒園裏度過的,由於孩子生來就具有活潑、頑皮的天性,所以當一羣孩子湊到一起時,追逐、打鬧總是令老師非常頭疼,一個班級的活動常規不好,會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安全、成長和老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沒有建立好的活動常規,幼兒也就無法形成好的行為習慣。老師還要在活動中分散出很多精力去維持秩序,提醒幼兒遵守活動規則。因此幼兒園一日常規的活動在幼兒園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本月我又認真學習了《幼兒園中班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詳細地瞭解了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組織,細則中主要包含了幼兒從來園活動一直到離園活動的常規行為要求,教師的工作要求和對保育員的要求都非常的具體詳細,讓我們有了制定一日活動規範的依據與實施要求,在學習的同時也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了自己在組織一日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如以前我們注重集體活動的組織,忽略幼兒習慣的養成,生活環節隨意性大,工作缺乏規範性和科學性。

在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學習中,我們深刻體會到:

1.生活活動中很多小的細節工作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生活常規管理活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如幼兒在午睡前自己整理衣物和鞋,午睡後整理被褥這些小事上,不僅可以鍛鍊幼兒的自理能力還能夠讓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的生活習慣。

2.孩子的模仿性強,老師為人師表,言行舉止,行為習慣,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老師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時時刻刻都做好孩子的表率。就如我自己坐小板凳喜歡反着座,無形中就給孩子樹立了壞的榜樣。

3.合理的一日活動常規為幼兒園教師保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依據,保證了幼兒良好的作息規律,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時間感、秩序感。

4.幼兒的自控能力比較弱,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教師首先要幼兒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應該怎樣做,進而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於幼兒的可塑性比較強,他們良好的常規養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中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要將常規教育曉之以理,要講究培養的形式,要不怕反覆的練習,並不斷的改變形式,以此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

5. 每天早晨都有區角活動,學習活動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遊戲,這樣對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的提醒和操作後的常規培養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在活動中隨時教育幼兒活動所需物品,從哪裏拿,還要歸放到哪裏去、離開座位時應隨時將椅子放好、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別的小朋友需要幫助時,及時給予幫助等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來滲透對幼兒的常規教育。

通過一日活動常規的學習讓我們知道了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具體要求,也體會到了一日活動常規的重要性。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會加強一日活動的整合,更加重視孩子的養成教育,日漸完善並持之以恆地做好幼兒一日活動常規工作。日常生活常規活動可以稱得上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將自始至終地伴隨一個人的成長,貫穿於一個人的終生教育之中。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要處處做個有心人,要學會根據孩子的特點,在一日活動開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為幼兒創設“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條件與環境,讓幼兒能充分的自我服務,養成良好的常規習慣,常規培養是從點滴開始,,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教師只有做到言行一致,孩子們才會與教師拉近距離,並將教師作為榜樣,不斷的進步。這樣周而復始、循序漸進地進行,相信孩子們的常規一定會培養的很好。

  幼兒園常規教育心得體會2

3月11日我園教師進行了《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學習,通過這次的《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學習,我進一步體會到了幼兒園裏的點點滴滴,從孩子剛進園的一刻起,我們就要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常規的培養。

其實,幼兒從入園到兒園畢業,在幼兒園生活的這一段的時間裏,幼兒教師不但要培養幼兒有學習的興趣,優良的品格及各種綜合能力,對幼兒一日常規的培養同樣很重要,而且我認為在整個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中,常規教育的培養是達到其他各方面教學目標的前提和基礎。

幼兒的常規很重要,所以老師們一定要嚴格要求他們。但是常規的制定也應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尊重幼兒的要求。例如:認識小水杯、毛巾的標誌時,如果由教師直接讓孩子記住自己物品的位置,孩子肯定記不住,效果就極差。所以我們給每一個孩子都規定了一個可愛的動物或是水果圖案貼在他們小水杯、毛巾的指定位子上,再孩子很快就能在記住自己的物品。

其次,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樹立常規。小班的幼兒,自我意識強,他人意識差,行為表現中處處以自我為主,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在遊戲中認識自我,自我協調,讓他們知道要禮貌待人,從而對事物有一種正確的態度,慢慢形成一種常規意識。娃娃家的遊戲就能讓孩子在扮家家的遊戲中潛移默化的形成一種禮貌。

再次,教師要不斷重複一些需要孩子做到的事情。例如:飯前便後要洗手,洗手時不玩水,洗手後的水要甩在水池裏,洗完手之後小手要鎖好。吃飯時不講話,飯粒不能掉在桌上。午睡時要安靜,不和其他小朋友説話,這都需要教師給幼兒一個明確的概念,並且要一如既往的實施下去,讓孩子慢慢形成一種規則意識,久而久之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在開學的這一段時間裏,我發現現在孩子在吃飯和午睡方面還有很大問題,吃東西的時候還要講話,午睡一開始總是不能很快入睡,總要我們老師提醒再提醒。這些常規都是很重要的,所以這些方面我一定會再和搭班老師進行討論,找到好的方法,幫助孩子培養好的常規。

  幼兒園常規教育心得體會3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非常辛苦和瑣碎的工作,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學科,還要培養一個健康向上的班集體,不付出艱辛的勞動和辛苦的汗水是不會收穫的。我對學生的常規管理是從以下幾方面常抓不懈的。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常規教育,我認為重點在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我所帶的3.4班是我從一年級一直帶上來的,可以説在將近三年的教育管理中,我時時刻刻都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具體作法如下:

1.信任學生

我們常説:教師要用愛心澆灌祖國的幼苗,用愛去滋潤每個學生的心田。“愛”是個很廣泛的定義,教師對學生的愛和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不完全一樣的,家長的愛滲透了太多的骨肉之情,一不小心會滑入“溺愛”的旋渦。教師對學生的愛當然也必須包含足夠的關心,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信任每個學生。

就拿令每個班主任頭疼的“撒謊”來説,我們的學生害怕老師批評,害怕被同學取笑,當他們做錯事情或是違反常規時,為了逃避責任,往往會選擇“撒謊”來解決問題。在遇到這些情況時,我不會妄下斷言或是輕易的揭穿他們,我首先會表示自己相信他們所説的話,接着會就同一事件和學生聊一些相關的話題。在有意識的加入談話技巧的閒談的過程中,謊言會不攻自破。這時的學生更容易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決心改正。

2.正確面對學生存在的不良習慣

先賢哲人孔子曾説:“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充分説明人在自然狀態下,不假思索,不必費什麼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種行為,就是一種習慣。所謂習慣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種自動化的行為,壞習慣也是一種自動化行為。

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認識到每個學生都追求上進,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讚揚,他們不想犯錯更不想故意與班主任作對,他們之所以犯錯是因為他們已有的習慣。這樣,作為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就會減少一些情緒化的語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既有利於對學生的教育,又有利於班主任的心理健康。

3. 開展班級常規教育

國小生的精力旺盛,課間喜歡追逐打鬧。學校活動空間較大,他們在奔跑中極容易發生突然事件。學校將此也是作為重要工作狠抓、嚴抓。作為一個班主任,我必須對學生的安全盡責。對此,我主要採取兩種方式。一是充分利用班隊會或發現不安全行為時,對學生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通過講解、示範、榜樣激勵等督促學生認真遵守,務必使每個學生具有"服從集體,服從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約束力,形成習慣,保證整個班集體隨時表現出"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的良好班風班貌。二是課間我會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對不良行為即時糾正,再請班幹部負責提醒、監督、制止任何違背常規的行為。我們班班級的`側牆上一直張貼着“好習慣,我積累”的鼓勵自主教育欄目,根據我在班級內部制定的一套獎勵措施,隨時為表現好的學生獎勵一朵小紅花。這已經成了學生自覺履行常規的動力。

4.聽課習慣的培養

國小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國小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這除了要求教師有駕馭課堂穩定住學生注意力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聽課習慣。包括:

(1)坐姿。國小生正處在身體發育成長的年齡段。坐姿端正與否,不僅影響到學習,而且將影響到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我在一年級時,對學生進行常規訓練,就讓他們接受我的暗示提醒。即,我讓學生牢牢記住六個字,“頭正、腰直、足安”。有時我也在恰當的時機按照約定呼叫:“一、二、三!”學生習慣性的條件反射:“坐端正!”或是我以特定的動作手勢,如輕拍學生的後背,擺好手臂,示範正確的坐姿等予以個別提示,既達到了提醒學生坐姿的目的,也不會影響教學的進行。

(2)讀書習慣。由於國小生剛開始識字量不多,往往是指認較多,或是一字一頓地讀,或是唱讀。對此,如果要讓學生提高閲讀能力,加快閲讀速度,以儘早進入能快速瀏覽、閲讀的軌道,必須先讓學生養成雙手捧書讀的習慣。剛入學時有的學生捧書讀時可能眼離書本不是過遠,就是太近。對此,我就用一些兒歌提醒學生:“我們應怎樣讀書?”學生齊答:“雙手捧書,書本穩穩拿手中,還要稍稍往外斜。”這樣做,學生易於記憶,心領神會,利於養成好習慣。但在上課時,如發現不正確姿勢,我也要不厭其煩的及時糾正。逼迫他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5. 關注學生的品行

對於國小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來説,什麼是對的、善的,什麼是錯的、惡的,他們的腦中沒有明確的概念,這需要師長一步步的引導。在和孩子平時的交流中,我利用一切機會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的薰陶。

一次,班上一個孩子告訴我,他媽媽在路上撿了一個錢包,結果佔為己有。我就微笑着問這個孩子,“你認為媽媽的做法對嗎?”孩子説“不對。”我又讓孩子自己説為什麼不對,在此基礎上,我再進一步給他講一些道理。後來,這個孩子回家還“教育”了他的媽媽。不妨再舉個例子,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叫黨奮博,這個孩子説話不是很了流利,第一次回答問題,就被其他同學偷偷嘲笑。我不動聲色,等全班安靜下來之後,我慢慢地説:“剛剛同學們在笑的時候,老師是怎麼做的?”有孩子舉手説:“老師沒有笑,在認真聽。”我順勢引導孩子,“對啊!老師在認真傾聽他説話,我們其他同學也應該像老師一樣,養成認真傾聽別人説話的好習慣,這樣,你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如此幾次,很多孩子都逐漸改掉了嘲笑別人的壞毛病。像這樣的例子很多,總之,我經常抓住一些細節給孩子講做人的道理,講我們要有愛心,要尊敬長輩,不要因為爺爺奶奶疼愛你們就亂髮脾氣。有的孩子雖然已經有了這樣那樣的壞習慣,但我相信只要逐步引導,還是能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正確的是非、善惡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