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通用23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通用2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通用23篇)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1

我在xx一中擔任五六年級的閲讀課老師,通過這幾周的上課和佈置作業,我對兩個年級的情況已經基本掌握,其中也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和反思。

一、教學中的閃光點

首先,我認為有兩點是自己把握的比較好的,需要堅持的:

1、教學內容相對流暢

針對孩子的特點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教學形式多樣,不侷限於課堂。

2、教學貼近學生生活

注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例如:利用普及疫情常識來指導寫作,整堂課學生們保持着積極的發言,課堂氣氛比較熱烈。

二、教學反思

1、教學是門藝術,每一節課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所教學的閲讀課,也有以下幾點不足。

未能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在教學中,我努力地想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他們,但是忽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例如:我讓同學們自由閲讀課外書並完成閲讀記錄卡,但是沒有指導他們怎麼讀,讀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可以從哪些方面完成閲讀記錄卡等,沒有目的性容易讓學生沒有動力和方向。

2、未能形成分年級的有層次的教學。

我教的五六年級在知識的接受程度、作業完成情況、上課活躍度上,都有着各種不同,雖然我儘量在課堂上把這兩個年級的內容進行融合貫通,不讓五年級的學生覺得太難而不學,也不會讓六年級的學生覺得太簡單而不學。

3、人文內涵不夠充實。

閲讀課和語文課一樣,是充滿人文情懷的課,而人文學科的價值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審美品味,在閲讀教學中滲透人文內涵,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因此,在閲讀教學中滲透進人文內涵是我要重點補充在今後的教學中的。

三、解決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我想到了兩種解決的方法,並應用到了教學實踐中:

1、分層次指導教學

我採用分年級佈置作業的方式,五六年級分開留作業,或者是針對今天學的同一內容,留不同層次的作業。

2、改進教學方式

我還開拓了“成語知多少”、“每週好書推薦”、“美文欣賞”等板塊。通過這些板塊,改變了傳統的只讓學生單一的讀書的教學。當然,閲讀課還是少不了閲讀的,每兩週我們會舉辦一次“雲閲讀”,同學自發讀課外書,並完成“閲讀記錄卡”。我希望,在同學們的讀書中,在我的教學中,我們一起感受人文情懷。

我相信,隨着教學經驗的增加,隨着向前輩學習的機會增多,我的教學安排也會越來越合理,適用於更多不同學情的孩子們。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2

學校這次的開學比較的遲,於是在這段日子裏,我們就在家裏學習,老師也是通過網上直播的方式來給我們講課,在上網課的日子裏,我也是感受到不一樣的學習方式,自己也是收穫挺多的,也有一些感想。

和在教室裏面不同,在上網課的時候,雖然我們可以看到老師,但是隔着屏幕,而且還是坐在自己的家裏來看,可以在電視上,也是可以在電腦上的,我就選擇了在電視上,屏幕大一些,而且也是可以坐在沙發上,更舒服一點,但我也是沒有偷懶,而是認認真真的聽課了,在學習之中,也是問了老師挺多的問題,以前我都是沒有這麼積極的,除了比較的新鮮,而且也是其他的同學也是會比較的積極,我也是覺得自己不能落後了,特別是我也是感受到上網課不用像在教室裏面,問問題還要舉手,那麼多人,也是有些緊張,但是上網課的時候,只要打字就可以了,而且老師講着的時候也是可以提問的,不用統一的問,老師看到了也是可以很快的回答我們,一節課下來,自己也是感覺到學到了東西更多了一些。

除了提問,我也是自己會更加主動的在一些學的不是那麼好的科目上,自己去看錄播,會比較主動的來學習,以前我都是不敢相信自己居然還是會主動學習的,以前都是回到家裏,作業都是拖了好久,父母叫了自己幾次之後我才去做的,而今我也是感受到,我對於上網課是挺有興趣的,學習起來也是格外的認真,老師在屏幕裏面的樣子也是和平時在課堂上是有一些區別,而且我也是可以做一些小動作,只要是不影響聽課就行了,反正老師是看不到,給了我自由,我反而是認真學了,可能有些同學喜歡在教室裏,但是我覺得上網課會比較的適合我,雖然而今回到了教室裏面上課,但是我的興趣也是減少了一點,不過由於之前學好了,現在也是跟得上進度,而且自己本來就是有興趣的,回家之後也是會好好的做好作業,還會上網看一些其他老師的講課視頻。

這次上網課給了我很大的影響,讓我更加的想要把學習學好了,特別是一些科目我也是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知道了自己想要怎麼樣的方式來學習,效率更好一些,自己也是更加的主動了,我也是特別的感慨有這次上網課的機會,讓我對學習更加的願意去學了。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3

“停課不停學,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疫情當前,你明白了嗎?”聽到這久別的聲音,見到那熟悉又和藹的臉龐,我激動地不由自主地喊到“樑老師好!樑老師要開直播了!”。這一切源於這個不尋常的假期,它改變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2020年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全國各地打響,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橫行肆虐,而且傳播速度極快,傳染力強。為了防止疫情的進一步傳播,我們必須響應國家的號召,宅在家裏。

疫情的嚴峻,阻斷了我們上學的路,開學不得不延期,但是並沒有阻斷我們學習的腳步——實驗中學的全體老師第一時間行動起來,開始謀劃“停課不停學”的網上教學方式,制定了網上課堂實施細則。對於網絡授課,説起來雖不是新鮮事物,但對被疫情困在家裏、條件有限的老師們無疑是一次新的挑戰。他們的身份將有所改變,直播平台將成為老師們又一個全新的講台。

我最初聽到這個消息時,特別的期待,因為這意味着我們可以迴歸課堂,在特殊的日子裏和熟悉的老師同學們一起網上學習。在期待的同時,我還有一些擔心,擔心老師們能不能完成直播課程,這畢竟對於大部分老師來説都是第一接觸,老師們能否熟練運用呢,中途出現問題又怎麼解決呢?這一系列的擔心,更讓我想迫切走進直播課堂。

正月十七(2月10號),也是我們開學的日子,就這樣我們跟老師以特別的方式相遇了,開始新的學期。早讀過後,我就提早進入直播間,期待着我們可敬的直播老師。第一位主播是我們的樑老師,“同學們能聽到老師的聲音嗎?”“請同學們準備好學習資料,我們現在開始上課”,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我非常激動,一下感覺迴歸了課堂,緊接着老師邀幾名同學連麥進行互動,一切就緒後我們的直播課堂正式上線。隨着課程的推進,我的擔心在縮減,老師的直播課程一切順利,接下來的直播課程都比較成功,徹底消除了我的擔心。

我們的各科老師為了將最好的課堂呈現給我們,這期間他們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如何選取直播平台,如何下載軟件,怎麼建立班級羣,又怎麼在網絡上實施,這對於他們都是新的技術難題,需要一個個攻破。為了保證網課的效果,搭建老師和同學們溝通的平台,我們各科老師不斷尋找方法,幾乎全家齊上陣,準備各種設備,手機、電腦、耳機、話筒等,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呀。數學、物理兩位理科老師,因為學科的特殊性,她們找來自家白板做板書,課件、板書來回切換,直觀明瞭;英語、歷史老師為了避免出現直播卡頓現象,她們都做好兩手準備,準備了微課、視頻短片做課堂補充;政治老師家裏沒有電腦,一開始在兩個手機上給我們上課;地理王老師遠在海南給我們上着直播課;生物老師做的PPT課件,美觀、生動,將自己家的綠蘿剪斷,做扦插實驗。還有我們的語文樑老師,每次上課前都送給同學們正能量的話語,以鼓勵同學們。“危機也是契機”,“老師期待着沒有温度的屏幕上,展現的是你暖暖的笑臉”,樑老師用這些言語鼓勵同學們積極連麥發言,參與課堂,展現自己的風采。短短的幾天,老師們由原來的生疏、緊張變得熟練、淡定,從課件展示,從連麥互動,直播課堂也能揮灑自如,精彩不斷,讓我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非常感謝在網課背後默默付出的可敬的老師,在這場戰役中,老師同樣也是一道道美麗風景線。

停課不停學,不讓學習延期,不讓成長止步,在這個特別的時期,雖然是宅在家裏,但我們的學習緊張而有序,書房變成了課堂,這個假期變得更加充實。我們期待陰霾早日散去,早日與老師、校園重逢,相信在不久春暖花開時,我們的課堂更加精彩。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4

3月21日上午8:30,寧晉縣五中學校舉行了疫情防控復學復課預習演練,提高了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為將來開學教育教學各項工作正常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預演活動開始前,寧晉五中西校區校長張京臣發表動員講話,要求老師們從思想上要高度重視此次活動,態度上要嚴肅認真,把自己換位成學生的角色,行動上要聽從指揮;隨後劉永輝副校長就演練流程要求和操作規範進行了安排部署,強調每位成員的崗位職責以及注意事項。

預演活動模擬了學生入校、教室上課、餐廳就餐、宿舍休息、上下樓梯、應急處置等6個場景。預演人員從學校門口開始,首先模擬了學生入校的情景。根據學校錯時上學規定,“學生”戴口罩,列隊間隔1米,測量體温顯示正常、消毒並檢查行李後入校;放置行李後,引導員組織“學生”按規定路線進入教室,測體温,並做記錄,模擬上課狀態;隨後“學生”到餐廳取餐就餐,進出有序、間距1米、單向就餐;“學生”用餐完畢後帶好口罩,排隊有序進入宿舍,回到牀位,不隨意走動,不交頭接耳,不嬉笑打鬧,宿舍保持通風透氣。最後,預演人員模擬了體温異常學生應急處置情景,學校一旦發現發熱學生,立即送隔離室,隔離室有專職人員,按照處置流程,對發熱學生立即臨時隔離,詢問具體情況,通知家長並報告發熱門診快速出診。

演練結束後,校領導針對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分析,進一步完善處置流程、規範應急措施,使工作流程清晰化、標準化、細節化。

疫情防控復學復課預演活動提升了防疫工作意識,提高了疫情防控應急處理能力,強化了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和應急流程,為復學復課做足了準備。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5

七年級早晨,本應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的大街,卻瀰漫着一層薄霧,少有人來往,而稀疏的幾個人影也都戴着口罩,神色匆匆,快步走着……

這一切的源頭,便是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從12月份底發現第一例病例之後,突如其來的病毒瘋狂擴散,短短不到一個月,大江南北都瀰漫上了灰色的氣氛,每個房屋都門窗緊閉,大街上少有人來往。每個人都焦急而又緊張的希望,這次突如其來的病毒爆發能早日結束。

直到我們開學前幾天,病毒依然充斥着整座城市。當我歎息開學的日子被迫延長,課程都被取消時,學校確實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網上授課!我急匆匆的打開手機,下載了釘釘,並加入了414班級羣,看着一個個同學和家長的收到字樣,我心裏便浮現出了每一個同學的臉龐。心裏更加為之興奮。

第一節課是語文,語文老師發了一個視頻和學習資料,我打開了視頻,看着視頻的同時心裏卻浮想聯翩:今後就這麼上課?這讓我有些不真實,卻有些好奇:這樣上課能學好麼?

第一天就這麼過去了,數學老師是用釘釘直播講的課,而地理老師同樣也是發的視頻,我聚精會神的寫着老師佈置的作業,心裏卻有一些雜亂。難道以後只能這樣隔着一塊屏幕學習知識嗎?

週一就這麼過去了,週二第一節是英語,昨天的好奇也已經殆盡,於是有些無聊開來,便退出釘釘,點開了瀏覽器,津津有味的刷着今天的新聞,隔一會兒看一下老師在講什麼知識,看到老師講的都挺簡單我便放下心來,繼續刷着今天的新聞。不一會英語課就過去了,我聽見老師最後説的那聲再見,有些心虛但是旋即想到反正是網上授課,老師又不知道我在幹什麼。於是便踏實下來。在屋子裏溜達了兩圈然後準備聽下一節課。

週二也就這麼過去了,在瀏覽器那浩瀚的信息中,時間過的十分快速。我抬起頭,望向窗外,已是黃昏。於是伸個懶腰打算完成今天老師佈置的任務。看見英語練習題,便大手一揮直接在紙上寥寥草草寫下了答案。

錯錯錯!我傻眼的望着和老師對過的答案,看着那滿目瘡痍的紙上的叉叉叉叉,有些震撼又有一些愧疚。卻説不出為什麼。我心裏有些不忿,不就一節英語課嗎,為什麼題會這麼難?我哼了一聲,又望了一眼寫着英語答案的紙,然後躲閃出了房間門。

週三很快就到來了,我無聊的看着老師講着一道題目,下方的評論區刷刷啦啦的冒出很多同學的答案,我便也操起手機,跳出鍵盤,敷衍的打出了我的答案。可老師一看我的答案錯了,並在屏幕中説到,這道題怎麼會錯呢,應該是這樣……我看着老師細緻的講着這道題。忽然有些温暖,有些愧疚。

是呀!儘管隔的一個屏幕,但我們班還在,我們的老師依然還在,只是隔着一個屏幕,為我們繼續傳授的知識。儘管病毒如此兇殘,讓我們終究不能面對面相見,但依然能隔着一塊屏幕,暢快的交流。就算這屏幕外面和裏面有多遠,但我們的目光我們的話語依然可以傳遞。想到這裏我,渾身一熱,立刻聚精會神的聽着老師講課。和同學們一樣在評論區"刷"起來。漸漸融入到知識的海洋裏,不斷的獲取新的知識……

穿透屏幕,不變的還是真摯的感情;穿透屏幕,永遠有你我相伴;穿透屏幕,隔着再遠心也在一起。病毒的氣勢滔天,卻傷不了我們絲毫。

我想,夢想依然會繼續……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6

這個寒假,因為那個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被延遲了。延遲一週兩週沒啥,可目前根本還不知何時是盡頭,咋辦?一時間,“停課不停學”的網絡教學大“運動”便應運而生了。

起初,我特別高興,心想,在家上課一定很好玩。這天我沒等媽媽叫醒我,就早早的起來跑到媽媽牀邊説:“上課了。”媽媽才慢吞吞的從那暖和的被子裏爬出來,打開學習手機説:“先看下這個信息和圖片,這是第一節早會課,是有關新冠的知識和圖片。”我拿着手機認真的看了起來,由於有些字太小,所以看的不是很清晰。

早會課結束後幾分鐘,我準備好筆和本子,開始正式上課了。第一課是“古詩詞三首”,首先讓我們跟着老師一起把古詩有感情的讀一遍——“梅子金黃杏子肥,……”讀着讀着,一陣叮咚聲打斷了我,原來是弟弟在客廳玩玩具,我一下子走神了。“涵涵同學,你看哪裏呀?”媽媽的聲音把我拉了回來,我又認真聽起講來。當老師提問時,我要按下暫停鍵,思考出來後再聽老師講。我搞得有些手忙腳亂起來,還沒等我反應過來,老師又在那裏嘰嘰喳喳了。

我不由皺起了眉頭,突然之間,好想我們班的同學和老師呀!要是在學校,課堂上的氛圍多好,老師提問同學們搶答,而不像現在,只有我一個人默默的看着屏幕,我又走神啦!不知不覺中語文課下課時間到了。而我,課後作業都還沒記清楚。

剛下課,數學老師又開始啦!然後下午還上了英語和我最喜歡的體育。

終於完成了白天的課程,也有時間去完成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啦!不知不覺天黑了。一看時間,都快晚上7點了,數學老師説的7點可是有直播課的,差點被我忘啦,還好來的急,剛打開手機,張老師那卡頓的聲音就斷斷續續的傳來,不知道是人太多,還是網絡原因,張老師喊回答問題的時候,很多同學都無法連接,搞得我想好好表現一下的機會都沒有,很是遺憾。

就這樣我恍恍惚惚的度過了第一天網上上課,多麼渴望能和以前一樣,老師和同學們能齊聚一堂,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希望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趕緊結束,病毒啊,我求求你,儘快還我們熱鬧的教室吧!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7

不知不覺,為期兩週的網絡學習已經結束,回顧這兩週來的學習,感到既緊張又充實,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收穫了許多。不知不覺,為期兩週的網絡學習已經結束,回顧這兩週來的學習,感到既緊張又充實,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收穫了許多。

網絡學習培養了我的自學能力,這次學習沒有教師的當面講授,是學員自己通過網絡進行學習,這就給自學提供了空間。我每次都利用下課的時間進行消化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極大的提高了我自主學習的能力,為我在今後工作中進行繼續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網絡學習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枷鎖,網絡上課是可以反覆回看的,那麼如果我們對自己的上課的知識點有所遺忘,或者老師講的太快的知識點的遺漏,都有辦法去進行查漏補缺。

雖然這次學習收穫很多,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對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因為採用線上教學。難免課程會有點單調,導致上課的走神。其次在網絡平台上上課,網絡是有延遲的學生提的問題,不能很好的反饋到老師這裏,人數太多很可能自己問題就被刷掉了。

在家學習總覺得怪怪的,沒有在學校學習積極性高,而現在在家呢,每天基本差不多10點左右就該睡了,而且效率也不高,最難的就是每天早上起牀,這一週有兩次我都沒起來,是在牀上看的網課直播,真的好尷尬,像平時在學校基本每天都是早上七點就起牀了,然後室外刷臉,吃早飯。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8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使中國空前凝聚,同時也改變了現有的教學方式,使在線教學成為常態,雖然這種常態是暫時的,但也引人反思。樑教授的講座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她對於在線教學應學的內容所做的詮釋。停課不停學的學是廣義的學,全面的學,多種方式的學,以學生為中心的學。在線教學不等於狹隘的直播教學,線上教學也不僅僅是課本知識的學習。

我們日常生活中説到教育總是慣性的以為是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只是狹義的教育,教育不僅僅侷限於學校之內,廣義的教育範疇要大的多。學校、家庭、社會都在廣義的教育範疇之內。這次的在線教學是把三方教育力量統一起來的巨大推力。當下的在線教育剛剛起步,還處於探索階段,很多老師在照搬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準備與課上互動,都極力貼金課堂教學,線上教學師生不處於同一空間,所以互動就不能照搬課堂教學,教學內容準備時也應充分考慮這一點,另闢蹊徑把家庭教育納入到線上教學,使家庭教育為學校教育助力,也許效果給更好。

在教學內容上,也不能侷限於課本知識。當下的局勢對大家小家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是一次很好的思政課堂,鮮活的事例比書本上的文字更有説服力,這就是最好的思政課。

在線教學剛剛起步,不管是教學模式還是教學內容,都會不斷的更新進步,而不斷地反思,則是他進步更新源源不斷的動力。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9

抗疫大考,也在鍛鍊着政府化危為機的能力。現下看來,疫情在全球範圍內,並不會短時間內結束,如何建立好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如何及時降低疫情的不利影響,積極拓展新的發展空間?這是疫情留給我們的新課題。應對新一輪的新冠疫情,也是在不斷打磨、強化我們的疫情應急機制。

疫情防控更是一場人民戰爭。無論是凌晨堅守在核酸檢測台的醫護人員,還是任何一個耐心掃碼、居家隔離的普通人,都是這場“反撲戰”中的關鍵一員。

讓我們記住每個繁星閃爍排隊做核酸的夜晚,也記住每個守望相助互相打氣的清晨。經歷過苦難與磨礪的土地,必然會更加厚重。見證過幸福與同胞情的人民,必然會更加堅韌。讓我們繼續提着一口氣、繃緊一根弦,打好這場“硬仗”,就地過個好年!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10

“疫情防控本身是為了人民的健康、為了護佑每一個生命。”8日,國家衞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必須保障好正常的醫療服務,對於有就醫需求的羣眾應該及時救治,不得推諉拒診。民生是的政治,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絕不能做損害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事。

抗擊疫情既要協力同心,也要暖心用心。置身於戰“疫”的前沿陣地上,嚴守規章制度,慎之又慎地防範風險無可厚非。不過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解決問題講究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待特殊情況應當有“綠色通道”和應急舉措。特別是當市民面臨生命健康困難而絕望無助時,相關部門和醫療機構更應該主動伸出援手,當好人民羣眾貼心的“服務員”,而不是選擇冷眼旁觀,擺出一副頤指氣使的“管理員”的樣子,用冷冰冰的制度要求將人打發了了之。

決定一座城市吸引力的,除了經濟活力和發展潛力,更重要的還要看人文魅力,而城市包容性和歸屬感的奠定則離不開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此次深圳交出的這份疫情防控“作業”值得其他城市學習和借鑑,也希望全國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像“電話發我”式的做法再多一些,在這個寒冬用更多人文關懷來温暖彼此,更快更好地取得戰“疫”的勝利。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11

京津相連,人員來往密切,病毒威脅可以説近在咫尺。北京既要為天津防控加油,同時,更要繃緊防控這根弦。京津必須聯動處置、聯合發力,共築首都疫情防控“護城河”。首都防疫是“國之大者”,尤其是冬奧會開幕已進入壓線衝刺階段,再加上中國小生放假在即,春運即將開始,人員流動更加頻繁,北京面臨境內境外雙重風險,承擔着前所未有的防控壓力。近期多點頻發的疫情,病毒傳播出現的新變化新趨勢,都提醒我們要提高警惕,做好應對疫情防控大考的各種準備。寧肯十防九空,也決不能失防萬一。

雖然必須緊張起來,但也沒有必要恐慌。近兩年來,北京已經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經過實踐檢驗的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關鍵是各項措施必須落實到位。疫情防控,人人有責。當前各地局部疫情中暴露出的問題説明,對變異新冠病毒不能存有任何僥倖,個人疫情防控責任決不能放空。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習慣要繼續堅持,相關部門發佈的防控措施要遵守配合,比如非必要不去津,比如像科學佩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常通風,儘量不去人羣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掃碼登記、測温、一米線等防控措施,要不折不扣地執行,不讓自己成為病毒傳播鏈條延長的其中一環。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12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對於全黨上下無異於是一場關於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政治“大考”。在疫情面前,黨中央嚴密部署,各級黨委(黨組)主動出擊、迅速迎戰,上下協同、高效有序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充分印證了我黨的政治制度具有強大的優越性和生命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各基層黨組織是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保障制度執行到位的“最後一公里”,應穩紮穩打、實打實錘,視疫情為考場,在“疫戰”中淬鍊黨建引領力,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思想引領穩定力。黨的基層組織在社會治理中起着舉旗幟、聚民心的關鍵作用,思想引領是團結羣眾、凝聚共識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當前疫情防控阻擊戰已經到了攻堅期,各基層黨組織要築牢疫情防控的“思想堤壩”,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人民羣眾既不輕戰也不畏戰,既不盲目自信也不過分恐慌,科學理性應對疫情。要堅決杜絕“差不多就行”的走過場行為,必須不打折扣將中央指示精神落實到疫情防控每一項工作任務中;要堅決防止“沒那麼倒黴”的僥倖心理,必須加強宣傳教育,幫助人民羣眾樹立起羣防羣治的防疫意識。心手相連、攻克時艱,凝聚起抗擊疫情“不勝不休”的強大信念,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組織引領強動力。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基層黨組織是人民羣眾的“主心骨”,是抗擊疫情的“壓艙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鄉街、村社黨組織衝鋒在前、日夜堅守,構築起保衞人民羣眾生命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彰顯了強大的政治擔當。要想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必須充分認識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在提高基層治理效能上下功夫,着力強化組織引領力,把黨的強大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羣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工作優勢,引領黨員、羣眾聽黨話、跟黨走,結點成線,連線成網,構建起在制度執行上堅強有力的組織體系,形成聚沙成塔的工作局面,使組織引領成為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科學合理、有序有效運行的強大動力。

榜樣引領增活力。人心齊,泰山移。無論是基層治理還是疫情防控,都是一項系統工程,各條戰線上的黨員幹部及人民羣眾都是不可或缺的參與主體。在防疫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來自不同行業、不同羣體的人們並肩戰鬥的感人場景,他們中有身披白色“戰袍”,捨身忘死的醫護人員;有高舉大喇叭走街串户,硬核帶勁的村社幹部;有日夜堅守在交通要塞,身先士卒的交通警察;還有不計報酬無償奉獻,主動請戰的黨羣志願者……他們用實際行動勾勒出羣眾心中“防控英雄”的畫像,感染影響着越來越多的人蔘與這場戰役。“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只要充分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激活調動一切力量,不斷拓展聯防聯控、羣防羣治的“半徑”,就一定能構建起抗擊疫情的“同心圓”。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13

眼下,我省疫情防控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復工復產復市正全面加速,人們的生活秩序也逐漸恢復正常。疫情改變生活,也催生了一些好習慣——社交場所保持適當距離、使用公筷公勺、鍛鍊不扎堆等。

新冠肺炎疫情當然不是我們想要的,但是出於疫情防控需要催生出來的各種好習慣,卻是我們期待、且應當保持下去。不管是在公共場所保持一米遠的社交距離,還是外出聚餐時自覺使用公筷公勺,亦或鍛鍊、旅遊時候不扎堆、不聚集,既符合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要,有利於自己和他人健康安全,也符合時代的文明準則,體現的是文明與進步。

換句話説,即便沒有突然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行為規範,也應當成為我們崇尚的目標和行動的方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客觀上強化了我們的認識,讓我們意識到養成這些好習慣的必要性、緊迫性。所以現在的問題是,不讓這些生活好習慣隨着疫情的消退而離去,而是把它們保持下去,最終“習慣成自然”。

疫情防控期間,有一句話廣泛傳播: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那麼,保護好自己的健康,遠離病毒傳播威脅,需要我們遵守這些生活好習慣。畢竟,新冠肺炎病毒終將成為“過去式”,但人類同病毒的鬥爭是長期的、艱鉅的,更多的病毒、疾病,可以通過一些不健康、不衞生的生活習慣傳播給我們,包括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包括排隊的時候前胸貼後背、互相擁擠等等。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過程,也需要外力推動。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可以有效縮短好習慣養成的時間。從這個角度來説,新冠肺炎疫情客觀上讓大眾更快地接受和養成符合社會文明規則的好習慣。從政府層面到社會組織,再到公民個人,應該利用這一契機,讓好習慣成為一種時尚,成為絕大多數人的共同選擇。

祛除陋習,養成良好的習慣,開始或許會有一些不適應,但一旦養成了,就會享受到它所帶來的各種好處和便利。所以,它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努力、去付出。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14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回首一年,交織着紛繁的感觸,每個人寫下了屬於自己的時光印記。

壬寅虎年即將到來,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向疫情防控工作戰線上的每個你致以新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無論你是堅守一線的防疫人員,還是默默支持的普通居民,都要向你説一聲謝謝,感謝你的堅守,感謝你的勇敢,感謝你的理解,感謝你的付出。

剛剛經歷了全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篩查的你,可能已經計劃好了久違的歸途,可能已經安排好了温暖的相聚,可能已經設想好了心中的期許……

但突發的疫情,擾亂了多少的憧憬和腳步,也讓我們看到了堅定的身影和希望的力量。

我們看到,全區各級黨組織凝心聚力、敢打硬仗,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展現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我們看到,醫護工作者逆行披甲、一線出征,三九嚴寒無所懼,赤心如火勇前行,晝夜不息,連續作戰,臉頰上口罩的勒痕、汗水浸泡過的雙手、冷氣冰凍了的面罩都詮釋着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我們看到,社區工作人員、街道幹部聞令即動、日夜堅守,在核酸篩查、排查管控、敲門入户等各項工作中衝鋒在前,用無懼無畏鑄就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我們看到,公安幹警、下沉幹部身先士卒、奮勇當先,第一時間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將初心使命寫在了河北區戰疫的第一線。

我們看到,市派幹部、各區醫護人員舍小家而顧大家,紛紛支援河北區疫情防控工作,在河北區最需要時伸出了雙手,共同譜寫了團結協作抗擊疫情的壯麗篇章。

我們看到,無數的志願者默默付出、無私奉獻,無論是維持秩序,還是捐資捐物,無論是微信羣裏的一聲招呼,還是採樣點的一碗熱湯,點滴涓水匯成了磅礴巨浪,無數炬光寫就了大愛無疆。

我們看到,全區人民羣眾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以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服從全區防疫的形勢需要,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展示了河北區人民羣眾的樂觀和擔當。

現在,河北區正處在抗疫決戰的關鍵時期,更需要百折不撓的毅力、堅韌不拔的勇氣和敢於鬥爭的精神。正是因為有你,才有了共克時艱的偉大力量。

心中有光,豈懼路長。我們要對河北區每個你説一聲:辛苦了!真的感謝有你!

沒有哪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哪個春天不會到來。我們現在的努力和付出終將在河北區的發展年輪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生活常常不容易,但相信光,希望就在前方。我們堅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區人民羣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定將戰勝疫情!

抗擊疫情的道路上,你就是不滅的光,你就是真正的英雄。讓我們向陽而行,迎接雲開疫散的明天。

最後,再次感謝辛苦付出抗擊疫情的每個你,願你在新的一年萬事和順、幸福安康、稱心勝意、如意吉祥!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15

近期,國外疫情仍在肆虐蔓延,國內各地疫情出現零星反彈的現象。多地黨委政府發出“嚴控聚集性活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工作人員帶頭就地過年”倡議。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發出這樣的倡議意義重大。在這個關鍵時刻,黨員幹部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堅決把黨委政府的決策落到實處,築起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警內惕外,繃緊思想之弦,做好防控政策的“宣講家”。

目前,即將進入冬季最為寒冷的節氣,科學研究表明,冬季比較適宜新冠病毒生存,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黨員幹部作為黨委政府政策的執行者,要繃緊思想之弦,嚴把防控底線,不給病毒傳播留餘地。首要的就是要做好政策宣傳,一方面要做好個人健康防護,保持社交距離,正視風險,不恐慌、不大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把黨委政府的政策宣傳到位,發動周圍羣眾、帶動幹部職工落實防控措施,不舉辦大規模的聚集活動,減少外出、減少流動。確保外來主動隔離、在內防護有效、科學飲食保健康。

劃地為“牢”,落實防控措施,當好落實措施的“表率者”。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里,在年初的疫情防控中,我疫情防控的們總結了務實有效的疫情防控經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的力量。其中,減少人員流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面對當前形勢,一方面黨委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嚴控大型會議的數量規模,儘量不舉行大型會議和活動,全力做好節日保障,打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環境。另一方面黨員幹部要帶頭在規定的範圍內活動,不大操大辦聚集活動,減少不必要的聚會活動。工作期間落實好個人防控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減少人員來往,以身作則帶頭落實防控措施,克服疫情防控的“破窗效應”,在全社會形成科學防控的濃厚氛圍。

“網”敍鄉情,推廣“雲”端過節,擔當輿情防控的“排頭兵”。

春節是中國人舉家團圓的日子,春運成為了世界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2019年春節期間,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29。8億人次,走親訪友成為了春節期間交通流動的輸出。近年來,隨着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雲過節也成為了新時代過節的風尚。面對形勢不明朗的防控形勢,春節即使過節也是考驗,黨員幹部要做好防控的排頭兵,帶頭就地過年,在雲端寄託鄉情,在網上共敍親情,引領廣大人民羣眾做,減少不必要出行、不走親訪友,不前往高風險地區和出境,同時,要做好網絡輿情工作,不聽信、不散發不實的涉疫信息,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理性對待疫情,遵守社會公共秩序。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16

年初以來,隨着國內好幾個省份相繼出現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確診病例,許多市區縣進入疫情防控“戰時狀態”,加上伴隨春節返鄉而來的“春運”大潮即將到來,“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成為熱詞,全國已有29個省份發出相關倡議。廣大黨員幹部要積極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當好明白人、倡導人、帶頭人,一起響應“就地過年”倡議,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

當好“就地過年”明白人。黨員幹部要帶頭認識到“就地過年”的益處,明白此舉背後的重大意義。一方面,春節作為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團圓時刻。幾乎每個人都盼望着春節與家人團聚。另一方面,返鄉過年帶來的春運遷徙潮,無形中造成大量人員的集聚、提升疫情擴散的風險。“返鄉”還是“留守”,“團聚”還是“平安”,是每個人都面臨的兩難選擇。但是想想2020年年初時的選擇,在疫情大考面前,正是無數人放下春節回家的執念,把個人冷暖與集體榮辱、國家安危融為一體,做到不走親訪友、不聚集扎堆,才有了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廣大黨員幹部應當明白,我們要做出“就地過年”的選擇,短暫的分離,是為了平安幸福的新年,更是為了疫情真正退散時與家人更好地團聚。

當好“就地過年”倡導人。多地發出倡議“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這是出於更有效防控疫情的考慮,也是出於對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考慮。倡議能否不停於紙面、成為空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有行之有效的宣傳舉措。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有責任把“就地過年”倡導好。在承擔當前疫情防控工作任務過程中,接觸羣眾時,要當好疫情防控“宣傳員”,向他們宣傳加強防控的各項措施、“春運”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就地過年”的益處等,讓廣大人民羣眾感受到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性、緊迫性,使他們既讀到倡議,又讀懂倡議,進而從主觀上認同“就地過年”。

當好“就地過年”帶頭人。任何時候,黨員幹部都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疫情大考面前更應如此。當前,廣大黨員幹部要繼續延續2020年年初以來好的作風、實的幹勁,不懼風險、衝鋒在前。在“就地過年”倡議面前,也應當好先鋒、做好表率。異地就業的黨員幹部們,要帶頭落實“就地過年”,主動肩負起自己的一份責任,用難以團圓的遺憾保證全家人的健康,舍小家為大家,以此影響更多人。在自己家鄉工作的黨員幹部們,要時刻堅守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全力參與到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任務中,既引領思想又影響行動,既做好排查又抓實防控,既保服務又送温暖,讓“就地過年”的幹部羣眾感受到難能可貴的愛與温馨。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17

“阿姨,您別下牀了,衞生間我去收拾!”“謝謝!謝謝!太不好意思了……”

在火神山醫院的病房裏,洗消護士吳昊步履匆匆,像這樣與年老體弱患者的對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説了多少遍了。

吳昊負責清洗消毒的病區,是火神山醫院收治患者的首個病區。當時為了儘快讓病區達到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要求,吳昊和戰友們夜以繼日,全力配合施工單位和設備調試人員,收拾各種建築垃圾和設備器材的外包裝。作為洗消護士,她毫不猶豫當起了病區保潔員,一個病房接一個病房撿拾垃圾,一袋接一袋往病房外扛垃圾。

首次“突擊”,吳昊一干就是一天多,手磨破了,眼熬紅了,但她依然堅持戰鬥。因為她知道,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接收之前,她必須按標準把整個病區打掃乾淨、消毒完畢。那一夜,她幾乎通宵達旦,直到首批患者住進病房,她才鬆了一口氣。

腰痠背痛的她,晚上乘公交車返回賓館的時候,歪着頭靠着車窗睡着了,公交車駛到賓館,戰友們發現她沒下車,返回車上一看,她還沒睡醒。“她可能太累了,讓她再睡一會兒吧。”公交車司機説。

這些日子,她出現好幾次這樣睡着的事,但從來沒有叫一聲苦、説一句累。一天晚上11點多,幾天沒給家打電話的吳昊,突然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問她在火神山醫院的情況。

“就跟以前一樣,就是照顧患者,一點都不累!”她忍着全身痠痛這樣告訴家人,説完“美麗的謊言”,吳昊的眼淚不由流了下來。

抗疫當前,戰鬥在火神山的吳昊和戰友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忘我戰鬥着。50多歲的護士長陳紅,白天往污染區搬運了40牀新被褥;每天去病房為患者輸液的護士姐妹們,透過滿是霧水的護目鏡,為患者輸液;下夜班的姐妹們,臉上被口罩和護目鏡長期擠壓留下深深的壓痕……

每天,吳昊都要進入污染區打掃病房衞生,為每一個房間噴灑消毒劑、掃地、拖地、收拾垃圾,一個病房至少需要10分鐘,整個病區收拾消毒完,需要兩三個小時不停歇。往往還沒有忙完,吳昊已是汗流浹背。

病房的患者看着吳昊每天去打掃房間、收拾衞生間,都很心疼她。不少患者稱讚她是“天使保潔員”。“小吳,等我好了,希望能留下來做義工幫你分擔點兒,你太辛苦了!”一名患者説。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18

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療當中,關口前移,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可以減少病人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在武漢的重症醫院裏就有這樣的一支支插管小分隊,冒着風險與死神賽跑,一次次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其中的一位麻醉醫生。

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17支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17個重症病區。來自同濟醫院和各醫療隊的18名麻醉醫生混編成一支插管小分隊,兩人一組,24小時三班倒。

病牀上的新冠肺炎患者60歲,有心臟病,幾天來在高流量吸氧的條件下,氧飽和度還始終處於低位,如果短期內得不到改善,就會因為缺氧造成多器官損害。

待麻藥起效後,王晶晶摘去患者的吸氧面罩,此刻,患者只能靠體內儲備的氧氣維持循環,她必須要在30秒內將一根導管從患者口腔插入氣道。

平時這樣的插管動作王晶晶已做過幾千次,但此刻,防護服、手套減緩了她的動作,眼罩、頭罩模糊了視線。

精準快速,幾乎在同一時間,護士在導管近端接上呼吸機,患者的.氧飽和度迅速提升至100%。監測儀器上的數據變化和聲音提示,插管成功。這次操作她們用了不到20秒。

王晶晶是個85後,她總説自己是個遲到的戰士。春節前因為曾在工作中接觸了一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進行了14天的隔離。所幸,最終核酸檢測為陰性。還在隔離期時,王晶晶就發出了請戰書。

隨着危重症患者治療關口的前移,這些天讓王晶晶高興的是,有更多的病人可以拔管,脱離呼吸機的輔助。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19

現在,有數萬名女性醫務工作者在武漢抗擊疫情的前線全力以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她們是照亮生命的一顆顆最美的星。今天(3月8日)的《一線抗疫羣英譜》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兩位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的女“戰士”。

陳靜:火神山醫院ICU的硬核護士長

陳靜是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的護士長,從穿防護服、隔離衣、戴護目鏡到戴鞋套、洗手,保護每一名進出病房人員的安全是她時時刻刻掛在心頭的事。

除了時刻提醒醫護人員注意防護,對於患者出現的顧慮,陳靜也是及時進行安撫。

治療中,醫護人員還要進行插管、吸痰,對於這樣容易暴露的高風險操作,陳靜總是搶着去做。

陳靜曾遠赴非洲利比里亞埃博拉疫區執行任務,具有豐富的傳染病防治經驗。ICU裏幾乎都是危重患者,有些甚至沒法通過語言溝通,她專門針對溝通困難的患者製作了一本《新冠護患溝通手冊》。

喬傑:以堅韌温柔護佑生命

作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院長,喬傑在武漢與團隊並肩作戰已經37天了。2月1日中午,喬傑接到任務,3個小時後就率領北醫三院第二批援鄂國家隊趕赴武漢。第二天,進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組建危重症病房。

從病房改造到收治患者,喬傑率領團隊僅僅用了30多個小時。經過她們的努力,越來越多的病人已經治癒出院。

作為國家衞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又身為婦產科和生殖健康專家,喬傑格外關注武漢孕產婦的安全和防治情況。她及時總結孕產婦、兒童新冠肺炎患者的臨牀表現和治療經驗,納入到最新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

在這場戰“疫”中,武漢市約有11萬名醫務工作者,另有4萬多名來自各地的醫務工作者支援湖北,其中女性約佔三分之二。她們是母親,是女兒,是妻子,此刻更是“戰士”,她們護佑着生命,傳遞着信心和力量。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20

日前,總枱央視記者蹲守在國家醫療隊接管的重症監護病房,真實記錄他們和時間賽跑、攻堅克難的醫者仁心。

周寧,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他要在上午儘早完成一台牀邊手術,給一名危重症患者植入人工膜肺ECMO。

ECMO危重病體外心肺支持,要將患者的血液從體內引流到體外,經過膜肺氧合,再通過血泵將血液循環回體內。

即將被植入ECMO的患者是一位長期患有高血壓的58歲男性,發熱咳嗽已經11天,被送來ICU後,立即實施了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幾天過去,情況並沒有明顯改善,醫療隊專家們商討後決定要提前用ECMO干預,防止病人病情惡化。

特殊時期條件有限,整個植入過程要萬分謹慎,這個精細的“生命”平均每分鐘要2000-3000的轉速,操作稍有不慎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致命的意外,大家緊緊地盯着指標數據的波動,不敢有絲毫鬆懈。

手術完成、管路對接、血液引出……生命通道連接成功,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在改善。

針對新冠肺炎可能引發的多臟器功能損傷,戰鬥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2300多名醫護人員在一個多月的並肩作戰與磨合中,已經達成基本共識,治療關口前移、提前干預刻不容緩。

隨着目前確診新增人數的降低,新冠疫情的主戰場已經轉移到重症病房,多學科合作的精準施治給重生帶來更多的希望。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21

這是個令國民擔憂的冬天。

繼2003年非典後又出現一個大規模病毒性疾病——新冠肺炎,短短數天,武漢這個令許多人嚮往的大城市被封城了。國家打響了抗擊病毒疫情的阻擊戰。

2月17日,我們通過空中課堂直播舉行了升旗儀式,看着紅旗在屏幕上飄揚,聽着校長在視頻中的國旗下講話。我相信,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深體會到了那與眾不同的心動時刻,體會到升旗儀式帶來的那鼓舞人心的振奮。

國旗在晨風中飄揚,五星紅旗在陽光下閃着耀眼的光芒,似乎要激勵着我們一路奮進,奔向前方。從國旗下講話中我知道了“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建設祖國的重任總有一天會落到我們身上。在病毒肆虐的今天,我們必須發奮圖強,不虛度時光。

為病人們送去鼓勵;為醫護人員送去祝福;為祖國獻上最真摯的愛意。不管我們離疫情中心是遠是近,但那腔愛國的熱血同樣是沸騰的,那份愛國之情同樣是真摯的。現在的祖國雖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是我們應該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祖國一定會渡過難關、續燃輝煌!

此刻我們坐在家中,疫情沒有阻止我們學習的腳步,同時廣大醫生也在抗疫一線與病毒進行鬥爭。

我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這場抗疫之戰一定會取得勝利,我們也會早日回到教室,看着五星紅旗在校園的朝陽中冉冉升起!

國運昌盛,國旗飄揚,同心協力,看我民族豪邁屹立在東方!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22

2020年2月17日星期一,全體一中師生以網上觀看視頻的形式進行了2020年的第一次升旗儀式。

王校長的講話主要是關於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説實話,2020年帶給我們太多的悲傷,澳大利亞山火被暴雨撲滅卻又有大量蝙蝠入侵,美國爆發了40年來最嚴重的流感,東非遭遇25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災害,當然,還有我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關於這次危機,網上的輿論真相和謠言都同樣讓人生畏。隔離,封路,戴口罩,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每個人的身邊,病毒入侵不少人的人體,也這樣入侵了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

2020可以重啟嗎?我的回答是:我們不能重啟,也無需重啟!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了“愛國”二字的重量。國難當前,方顯英雄本色。“既然國家需要,那就要去!”鍾南山院士帶着抗擊非典的無畏精神,再一次站在了疫情的第一線;“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7名醫生的申請書上,這句話讓人紅了眼眶;“逆行者,無怨無悔”,踏上返鄉征程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生吳小豔得知醫院發佈醫療支援的號召後,第一時間下車返回武漢,成為一名逆行者!

在抗擊這場疫情中,愛國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身上。正如王校長所説:“他們是我們的父母、親人、同學;他們是醫護人員,義無反顧馳援千里,奔赴災難一線;他們是普通貨車司機,放棄假期,為疫情嚴重地區運輸物資;他們是社區(村)志願者,正在排查疫情,幫助居民進行防護隔離……”

萬民一心,眾志成城;舉國上下,攜手前進!

幾天內,各地醫療隊應召出征,舉國捐款捐物資不計其數,各地積極開展防護措施,鍾老含着熱淚説:“全國都幫忙,武漢一定能過關!”此刻我們都心繫祖國,此刻我們都在盼望一個好消息,此刻我彷彿看到,温情融化了寒冬的雪。

我們壽縣一中學子,也要為疫情的結束作出貢獻。我們要牢記王校長的講話:不去人多的地方,出門戴口罩,在家裏跟着老師的安排有條不紊地學習,積極調整狀態,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這就是愛國!

疫情讓我們知道這世上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生活中、學習上、成長的道路上時刻有變化,處處有挑戰,我們唯有積極調整,沉着應對,才能將危機轉化為機遇;經歷這場災難,我們更加懂得為什麼要讀書,我們就是要做像鍾南山院士一樣有知識的人,知識不僅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還能救人於水火。

讀書是一種責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要做敢於擔當的人,敢於衝鋒陷陣的人,胸懷家國的人!這場災難,讓我們更加懂得什麼是温暖,我們身邊有很多平凡的人。疫情無情,人間有情。這場災難讓我們更加懂得如何面對災難,保護好自己,不僅僅是因為有希望所以堅持下去,而且是在堅持下去的過程中,發現希望!

太平盛世,我們不忘家國情懷;滄海橫流,我們不負厚重使命!

讓我們在本次升旗儀式以後,重新面對2020!

聽雄雞一唱遍寰中,看那東方白!

疫情防控期間心得體會23

網課期間,你可有此感?電子設備前上網課的你感到新奇嗎?感到充實嗎?感到懷念嗎?

感之新奇

第一次上網課時,心情異常激動,因為曾經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以前從未定過鬧鐘的我破例了。進入網課,一派熟悉的畫面,屏幕中的PPT總是勾起我的回憶,老師富有磁性的聲音總能吸引我的注意,同學連麥的面孔使我久久不能忘記。但熟悉中也夾雜着陌生,那連麥的操作是我為之一歎,那聊天框的設置使我心感設計師的高超技術。幾次,老師指導我在電腦屏幕上標註,緊張的手微微顫抖,是我發揮失常,屏幕上一片紅色筆跡。

感之充實

在家上網課不能遜於在學校上課,我們拿出十足的努力,同時,也應把家當做教室,學習的收穫也應想在學校那樣充實。上課期間老師為我們悉心講解,如遇困惑,可在聊天框裏輸入問題,有時,這也是迴應老師的一種方式,就像老師在屏幕前佈置任務,完成後我們可以回覆,方便快捷。連麥功能也不能埋沒,點擊連麥,同學的臉蛋便呈現在電腦屏幕上,進行一系列的問題解答。一節課下來,整張的筆記,課後題的輕鬆都使我感之充實。

感之懷念

隨着網課教學時間不斷變長,我大腦之中逐漸浮現學校的一幕幕。看到電腦屏幕中的PPT總能憶起校內師生互動之景;聽到老師磁性的聲音,總能想起老師給予的叮囑;看到同學們的臉蛋,總能記起與同學們在操場肆意奔跑的樣子。事與願違,疫情影響,只得在家學習,我們唯一可做的,必須去做的只能是在家安心學習網課。網課雖充實,但下一個陽春三月我希望可以賞到學校的花朵,嗅出那令人心醉的氣味。

加油吧同學們,希望網課後的你不是含苞欲放,而是已然奼紫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