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優秀範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優秀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優秀範文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優秀範文1

《巴黎聖母院》是雨果的著作,以15世紀路易十一統治下的巴黎為背景,反映了一段偉大的感情故事。

在我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強烈的“美醜比擬”。劇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於現實生活,也被大大誇張和強化了,在作家的濃墨重彩之下,構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構成鋒利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醜的比擬。

《巴黎聖母院》的情節始終圍繞三個人展開:善良美麗的少女愛斯梅拉達,殘忍虛偽的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和外表醜陋、內心崇高的敲鐘人伽西莫多。

波希米亞少女愛斯梅拉達是巴黎流浪人的.寵兒,靠街頭賣藝為生。她天真純潔,富於同情心,樂於救助人。因為不忍心看見一個無辜者被處死,她理解詩人甘果瓦做自我名義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見伽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僅有她會同情憐憫,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鐘人的脣邊。這樣一個心地高貴的女孩,竟被教會、法庭誣衊為“女巫”、“殺人犯”,並被判處絞刑。作者把這個人物塑造成美與善的化身,讓她心靈的美與外在的美完全統一,以引起讀者對她的無限同情,從而產生對封建教會及王權的強烈憤怒。

至於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鐘人伽西莫多,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形象。克洛德外表上道貌岸然,過着清苦禁慾的修行生活,而內心卻渴求淫樂,對世俗的享受充滿妒羨。自私、陰險、不擇手段。而伽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愛斯梅拉達那裏,他第一次體驗到人心的温暖,這個外表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便將自我全部的生命和熱情寄託在愛斯梅拉達的身上,能夠為她赴湯蹈火,能夠為了她的幸福犧牲自我的一切。

另兩個特色人物,一個是徒有華美外表、內心卻無比陰險的弗比斯隊長,他以極其惡劣的手段玩弄了愛斯梅拉達;另一個人是落魄詩人格郎古沃,一個在夾縫中苟且偷生的傢伙,為了生存能夠拋棄感情、拋棄尊嚴、拋棄職責,作者對這兩個人物的描述同樣充滿了鄙夷和嘲諷。

整個小説展示了一幅15世紀的巴黎市井百態圖,其中描述的“奇蹟王朝”是一個十分大的廣場,居住着下層人民,他們中有法國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國人,他們有不一樣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這是一個奇幻的世界,是一個地獄的詩的境界。

這部世界名著讓我們認識一個真正的巴黎,生活在上層社會裏的人們的真正所想,所做。讓人明白了生活的真諦是生活在底層的人們,並不是生活在上層社會“貴族們”。

總之,《巴黎聖母院》是一部難得的著作,在世界文學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優秀範文2

艾斯美達拉是美,但是除了美,善良就是她唯一的優點了。 為了英俊的浮比斯的愛情而矇蔽了雙眼,一直把這種人的愛情當做自己的信仰,又有什麼好貴的?美麗的外表只是她的空殼,實質上她一點自己的思想和價值判斷也沒有,才會三番兩次地被代理教主克洛德騙,説她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天使吧,可是天使有那麼懦弱嗎?她最後的悲劇結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己的原因,性格的原因吧,像迎春那樣。她沒辦法看到卡西莫多醜陋的外表下的美麗善良單純的心靈,在卡西莫多不斷幫助她時還是會因為他長得醜而厭惡他。也許這是正常的,誰不欣賞美的事物呢,可是,如果僅僅只是看外表,那麼是不是也太虛浮了呢?就像卡西莫多給她準備了一個漂亮但是漏水的花瓶,裏面裝着的玫瑰枯萎了,另外一個不太好看的花瓶,裏面的依然鮮活。她選擇了枯萎的玫瑰。 卡西莫多的單純,但是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理解他的人根本就沒有。他愛艾斯美達拉僅僅是因為當他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沒有一個人幫助他全部在看熱鬧時,艾斯美達拉給了他一口水,一個活下去的希望。縱然艾斯美達拉是美的,但是在她面前,自己只會更加醜陋而已。他從來沒有奢望艾斯美達拉喜歡自己,所以,一直在默默守護着她,一個被自然迫害的人守護者一個被社會迫害的人。他愛艾斯美達拉,不過沒有像克洛德一樣,變態的想要佔有她,他按照他的方式愛她。他也是矛盾的啊,那個迫害艾斯美達拉的是他的義父啊,是救活他養活他的人啊,也是他愛的'人啊,所以他在把克洛德推下去的時候,也許內心也是萬分痛苦地吧,所以他感歎,“我愛的人啊”。

美麗的姑娘天生就比一般人多了一點機遇,總是會格外受到照顧一些,也更容易受到欺騙和誘惑。像艾斯美達拉這樣美麗的姑娘,卻從來沒有想過去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僅僅只是做一個花瓶,手無縛雞之力,遇到事,要不妥協,要不就是喊救命,指望着別人來救她……長得好看和生在富貴之家的富二代一樣,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因為外貌財富之類的東西不是你自己努力得來的,本質上和你又有什麼關係呢,千萬不要恃寵而驕,要不然這些東西總有一天會失去的。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優秀範文3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對一些建築的描述,那些象徵着權力與奢華的教堂讓人們都假借着神聖的宗教來展現建築家的審美觀。把人性深深的埋在一件神聖的宗教外衣下頭,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

教堂裏多麼陰森恐怖,這讓人聯想到在宗教的遮攔下,當時社會是怎樣的骯髒和敗壞。真、善、美的宗教利用宗教製造血腥事件,構成了強烈的對抗。全文會讓人的心靈深刻體會到迷茫、困惑和不安。

如果有一把利劍,你必須會盡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層蒙在社會上的陰雲,你對它充滿了憤怒和鄙視,就像書裏面的那些流浪漢們對待社會的瘋狂報復。

不一樣的待遇,就像天使和惡魔,林林總總的骯髒的巧取豪奪,充滿着我們的眼睛。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它深刻地提醒了人們的內心世界。無論在什麼時刻,人的共性是始終存在的:對完美的嚮往,對完美的追求,對完美的讚美……就看天使與惡魔你想當哪一個?

靜靜地,自我單獨一人走在霜天紅葉的世界。迎着瑟瑟秋風,踏着一片片槐樹葉,沿着彎彎小路,我沉痛地苦悶地默默地走着。涉獵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當那位身穿白色衣裙的天使在絞死台上香銷玉殞時,我的心碎了。愛絲美拉達,一位美麗純真的女孩。 你能想象一隻美豔絕倫的蝴蝶飄落於喧囂的城市中嗎 你能想象一張白晢無瑕的綢子掉進在烏黑的泥坑裏嗎

風温柔地撩撥着期望的火花,落葉起舞,搭建成一座承載着神話的樓梯。我,細心翼翼地往前邁步。狼嚎的哭叫聲在耳邊響過,梯,彷彿剎那連續了。而我,那麼掉落在無底的黑暗洞穴內,不斷下降,不斷下降……

那是內心的吶喊,是對美的逝去的同情與遺憾,更是對未來的美的嚮往與呼喚……惆悵還是惆悵,歎息依然歎息。悄悄地走過這蜿蜒的山路。光,開始閃爍了,照在了我那涕泗滂沱的臉上。晴朗的天空像一匹柔美光滑的藍色綢緞。我,循着光的痕跡,走過去,走過去……

頓時,心,豁然開朗。

在樹林的盡頭,那蜿蜒於樹旁的小溪,彷彿一條透明的玉帶,纏纏綿綿,戲弄着小魚、水草和那光滑的鵝卵石。水清清的,淺淺的,挪動腳尖,溪底那柔軟的沙石輕擾着我的小腳丫,輕輕蕩起了幾圈淡淡的漣漪。

心中,無故湧起了一陣陣感慨。同樣的清麗,同樣的秀美。嫵媚的愛絲美拉達,眼睛湖水般的明亮,氣質玫瑰般優雅。她是大自然中出色的`作品。可是,這朵花,卻凋零了。 逝去的已逝去了,我們又是否應化悲憤為行動呢

你記得嗎陽春三月之際,青松吮吸着春天賜予的甘露,在微風的吹拂下,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路邊的花,不嬌豔,卻很美--一種樸素、淡雅的美,淡淡的香味,似有似無;翡翠般狹長的綠葉上幾顆渾圓、碩大的露珠,明晃晃的,閃着晶瑩的光。

你記得了嗎滿塘的荷葉亭亭玉立,像碧玉盆子,美豔而別緻。秋雲遮蔽着夏日之時,富於詩意的松鼠好象對這種天氣生了氣,突然搖動樹頂,樹林裏就象響起了輕柔的颯颯聲…… 可,此刻呢

在那隱隱約約的遠處,阡陌交通繁華如初。但,在它們的背後,卻並不是蓓蕾滿枝,馥郁芬芳。枯枝敗葉無奈地耷拉着身子,昔日嬌豔的百花黯然失色,它們所迎接的,那麼是那一股股催人嘔吐的廢氣……

柳樹木然呆立,婀娜已失,微風輕拂,片片枯葉顫然飄落,葉上的水珠,悽然而下,掉落於樹腳處的電鋸上。此後,響起了一陣陣慘絕人寰的電鋸聲……

我,不敢再想下去了。

人類這麼做,與書中殘殺陷害愛絲美拉達的主角又有何分別呢大自然又有什麼錯呢心,開始被恐懼的枷鎖緊緊地勒住了。面前的這溪,這魚,這石,好象要轉瞬即逝了。我,彷彿走進了一個不屬於我的世界……

我緊緊地握住那本世紀鉅著,刻不容緩地跑出了樹林,回到了我所居住的地方。路,依然寬敞;人羣,依然絡繹不斷。但,我衝動的心境,卻久久無法平伏下來。因為,我明白,愛絲美拉達寄託了期望於我--一個平凡中學生的身上……

悄悄地,把那本書放在我的牀前。我相信,在那遙遠的一方,愛絲美拉達將會獲得重生,繼續地為你、為我,不斷地舞蹈,不斷地歌唱那永恆的神話……

在十九世紀羣星燦爛的法國文壇,維克多?雨果能夠説是最璀璨的一顆明星。他是偉大的詩人,聲名卓着的劇作家、小説家,又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旗手和領袖。這部偉大的作品《巴黎聖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浪漫派小説,它的文學價值和對社會深刻的意義,使它在經歷了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之後,還是在今日被一遍遍的翻印、重版,從而來到我的手中。

在我閲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強烈的“美醜比擬”。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於現實生活,也被大大誇張和強化了,在作家的濃墨重彩之下,構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構成鋒利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醜的比擬。 《巴黎聖母院》的情節始終圍繞三個人展開:善良美麗的少女愛斯梅拉達,殘忍虛偽的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和外表醜陋、內心崇高的敲鐘人伽西莫多。

波希米亞少女愛斯梅拉達是巴黎流浪人的寵兒,靠街頭賣藝為生。她天真純潔,富於同情心,樂於救助人。因為不忍心看見一個無辜者被處死,她理解詩人甘果瓦做自我名義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見伽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僅有她會同情憐憫,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鐘人的脣邊。這樣一個心地高貴的女孩,竟被教會、法庭誣衊為“女巫”、“殺人犯”,並被判處絞刑。作者把這個人物塑造成美與善的化身,讓她心靈的美與外在的美完全統一,以引起讀者對她的無限同情,從而產生對封建教會及王權的強烈憤怒。

至於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鐘人伽西莫多,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形象。克洛德外表上道貌岸然,過着清苦禁慾的修行生活,而內心卻渴求淫樂,對世俗的享受充滿妒羨。自私、陰險、不擇手段。而伽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愛斯梅拉達那裏,他第一次體驗到人心的温暖,這個外表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便將自我全部的生命和熱情寄託在愛斯梅拉達的身上,能夠為她赴湯蹈火,能夠為了她的幸福犧牲自我的一切。

這種推向極端的美醜對照,絕對的崇高與邪惡的對立,使小説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能捲走我們全部的思想情感。這也許正是浪漫派小説的魅力所在。

在《巴黎聖母院》中,作者以極大的同情心描述了巴黎最下層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們衣衫襤褸、舉止粗野,卻擁有遠遠勝過那個所謂有教養、禮貌的世界裏的人的美德。互助友愛,正直勇敢和捨己為人的美德。小説中巴黎流浪人為救出愛斯梅拉達攻打聖母院的場面,悲壯、劇烈、慷慨、驚心動魄,顯然是在必須程度上融入了七月革命中巴黎人民顯示的英勇精神和巴黎人民搗毀聖日爾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教府的事件。小説寫到那裏,還經過書中人物之口預言人民將起來搗毀巴士底獄,暗示了大革命的爆發。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優秀範文4

什麼是美?什麼是醜?讀完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我從中找到了謎底。

愛斯梅拉達美嗎?當然美。她能歌善舞,魅力四射,可惡怡人;然而令她真正登上美的殿堂那麼是因為她心腸仁慈、對戀情的矢志不渝。沙多倍爾美嗎?他俊秀灑脱、風騷倜儻、伶牙俐齒;然而他真才實學、擺弄情感,是一個地隧道道的紈絝子弟,你能説他美嗎?敲鐘人加西莫多美嗎?他獨眼、駝背、跛足、啞巴,形容醜惡,令人避而遠之,然而他心靈純粹高貴、勇敢機靈、嫉惡如仇,你能説他不美嗎?克洛德美嗎?他學識廣博,申明顯赫,然而他心坎陰險、手腕卑劣,是一個一本正經的偽正人。這樣的人怎能談得上美?那羣乞丐,衣衫破爛、齷齪骯髒、位置低下;然而他們敢作敢為、極富正義感。他們不也令人肅然起敬,佈滿着動聽的美感嗎?由此可見,美更重視的是心靈,是內在,是品格;而不是外表,不是言辭,不是地位。

這是何等樸實的情理!然而世間又有多少人清楚其中的真理。君不見,大巷之上,身着奇裝異服,發染五彩之色,滿口粗言俗語,招搖過市而自認為美者,有之;公共汽車中,目中無人地大聲喧鬧、接聽手機而自以為張揚個性者,有之;娛樂圈內,作為羣眾人物的明星大腕吸食、鬧事鬥毆、生涯腐爛而自以為灑脱、不可一世者,有之……試問這些人能明確什麼是美,什麼是醜嗎?恐怕是他們以醜為美、妍媸不分吧。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尋求美的'權力。從前常以“東施效顰”來譏諷那些本身前提差而敢於追求美的人,這種觀點將被扔進歷史的垃圾桶。美的內涵跟着社會的開展、時期的提高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元化。人們由於思維的解放,能夠勇敢地追求適宜自我、別樹一幟的美。但美與醜之間就不區分的尺度嗎?答案是確定的。適應國情,符合社會公德,切合自身身份、年紀,能給別人帶來愉悦的,是美的,應當鼎力倡導與宣傳;一味追求獨樹一幟,卻不顧社會公德、不顧本人國度的詳細國情、不顧自我的身份春秋、不顧別人的審美感觸,這樣的行動就是醜的,應當鼎力批駁與反對。超短裙——青春靚麗,充滿美感,然而學生不宜穿、年事偏大的人不宜穿、有着異常禮貌氣氛的人也不宜穿。聚嘯山林的梁山英雄的一些粗暴的行為習慣,在他們身上,在當時的社會可能有着一種陽剛之美,然而放之於當初、放之與某些人身上,恐怕就不妥。 美由心生,醜也有心出。一個人僅有佔有崇高的品德、高尚的心靈,那麼在他(她)身上就會爆發出無可比擬的美感;反之,一個人假設內心昏暗、靈魂醜陋,那麼即便領有潘安之貌、相如之才,他(她)也不會躋身美的殿堂。《巴黎聖母院》中這場美與醜的對決,孰勝孰敗,眾心知之。

《巴黎聖母院》讀書心得優秀範文5

人性遊走於美與醜之間——《巴黎聖母院》

維克多·雨果可以説是十九世紀羣星燦爛的法國文壇最璀璨的一顆明星。他是聲名卓著的劇作家、小説家,偉大的詩人,又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旗手和領袖。這部偉大的作品《巴黎聖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浪漫派小説,它的文學價值和對社會深刻的意義,使它在經歷了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之後,還是在今天被一遍遍的翻印、重版,被世人熟讀。

在閲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強烈的“美醜對比”。書中的人物和事件,既來源於現實生活,又被大大誇張和強化了,在雨果的濃墨重彩之下,構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尖鋭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

小説《巴黎聖母院》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歷史真實,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羣眾,人民羣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鬥爭。

整部作品情節始終圍繞三個人展開:善良美麗的少女愛斯梅拉達,殘忍虛偽的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和外表醜陋、內心崇高的敲鐘人伽西莫多。

小説中的反叛者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和麪容醜陋的殘疾人伽西莫多是作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現在讀者面前的,而人們在副主教弗羅洛和貴族軍人弗比斯身上看到的則是殘酷、空虛的心靈和罪惡的情慾。作者將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動豐富的戲劇性場面有機地連綴起來,使這部小説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小説浪漫主義色彩濃烈,且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它是運用浪漫主義對照原則的藝術範本。

書中描寫了一個殘酷的社會,和在那個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人物的狀態,麻木的弗比斯,最底層的老鼠洞裏的幾個隱修女,至於副主教弗羅洛和敲鐘人伽西莫多,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形象。弗羅洛表面上道貌岸然,過着清苦禁慾的修行生活,而內心卻渴求淫樂,對世俗的享受充滿妒羨。自私、陰險、不擇手段。而伽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愛斯梅拉達那裏,他第一次體驗到人性的温暖,這個外表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便將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熱情寄託在愛斯梅拉達的身上,可以為她赴湯蹈火,可以為了她的幸福犧牲自己的一切。

副主教和伽西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鮮明對比,同樣愛上了美麗的姑娘,同樣的遭到了拒絕,他們的愛都是那麼的熱烈,那麼的誠摯,可是,一個是佔有,一個是奉獻,已佔有為目的的,當目的無法達到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毀滅,毀滅別人;以奉獻為目的的,當無法奉獻的時候,想到的也是毀滅,毀滅自己。

悲劇永遠是悲劇,在悲劇中卻給我們這些讀者許多想象,卡西莫多抽泣着從心底發出一聲呼號:“啊!我所愛過的一切!”時心裏的那種矛盾、悔恨、自責都一統表現出來。我猜:他的矛盾因為他輕鬆地把養父給“殺死了”,畢竟這是養父——恩父,但是為了他所愛的愛斯梅拉達,他只能情不自禁的做了這一切;他的悔恨因為他認識並愛上了愛斯美拉達,至父——恩父,但是為了他所愛的愛斯梅拉達,他只能情不自禁的.做了這一切;他的悔恨因為他認識並愛上了愛斯美拉達,至使他殺了救命之恩的養父;他的自責是因為他沒能救出愛斯美拉達,只能眼睜睜看她被絞死,他沒能盡舉手之勞,救出養父,只能眼睜睜看他活活被萬丈深淵吞噬。

這種推向極端的美醜對照,絕對的崇高與邪惡的對立,使小説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能捲走我們全部的思想情感。這也許正是浪漫派小説的魅力所在。

這篇小説不僅從人道主義揭露了當時黑暗社會的本質,更告訴我們很多深刻的人生道理:首先,一個人的外表並不決定一切。內心才扮演着比外表更重要的角色。人不能過分追逐外表美,心靈的純潔真誠才是我們一生需要具備的。

同樣,衡量一個人也要從他的內在品質出發,不能以貌取人。因為醜陋的外表下,可能藏着一顆火熱純真的心靈;英俊美麗的面容下,也可能深埋了齷齪可恥、卑鄙扭曲的人心。這一點,小説中的人物已活活地做了例證。他們的結果,也是給我們的警示。

其次,人活在世界上,要有積極的人生理想、奮鬥目標,不能隨波逐流、浪蕩荒廢,在任何時刻,都要有人格尊嚴,能明確自己的任務。不能因為放縱自己而被污濁了有責任的心靈。

最後,我們要學會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親情、友情、愛情尊重身邊每個人,不要等這些讓生命精彩的亮點逝去後才後悔不已。這些,故事中的人物都向我們展示了發人深思的反面悲慘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