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學習教育現代化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教育現代化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學習教育現代化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學習教育現代化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1

學習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國家為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具體的保障措施,作為一名國小教師,備受鼓舞。

《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分為五個部分

一、戰略背景;

二、總體思路;

三、戰略任務;

四、實施路徑;

五、保障措施。

《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註重以德為先,更加註重全面發展,更加註重面向人人,更加註重終身學習,更加註重因材施教,更加註重知行合一,更加註重融合發展,更加註重共建共享。明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基本原則: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堅持優先發展、堅持服務人民、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依法治教、堅持統籌推進。

《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聚焦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立足當前,着眼長遠,重點部署了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

一是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是發展中國特色世界先進水平的優質教育。三是推動各級教育高水平高質量普及。四是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五是構建服務全民的終身學習體系。六是提升一流人才培養與創新能力。七是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八是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九是開創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十是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為確保教育現代化目標任務的實現,《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明確了三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二是完善教育現代化投入支撐體制。三是完善落實機制。

到20xx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20xx年主要發展目標是: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明顯提升、殘疾兒童少年享有適合的教育、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國家的進步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師,教師肩負着祖國民族的千秋大業的重任,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國家提出了明確要求。作為一名教師,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不負祖國人民的重託。

今天,《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提出了具體的任務,有了工作中的目標,我會自覺地樹立“以德為先,終生學習”的理念,在平時工作中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磨鍊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素養,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因材施教,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學習教育現代化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2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推進教育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是:到20xx年全面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教育總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在此基礎上,再經過15年努力,到20xx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

經過40年改革和發展,我國教育基本解決了規模和數量問題,目前進入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新階段。《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明確了何為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所有受教育者享有好教育提供了行動指南——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明顯提升、殘疾兒童少年享有適合的教育、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首先要進一步加大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實現教育現代化需要相應的'投入保障,《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為此明確提出,要完善教育現代化投入支撐體制。健全保證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般不低於4%。要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各項任務,尤其是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有必要在目前的投入水平上進一步提高。

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的比例,20xx年首次超過GDP的4%,之後這一比例都保持在4%以上。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的4%以上,是我國擴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包括提高學前教育毛入園率、提高普惠園比例、實現義務教育縣域內均衡,都直接源於教育投入的增加。在此基礎上,有必要根據教育現代化的任務,逐漸加大教育投入,如果能做到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的4.5%或者5%,將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各項目標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還要探索新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優化教育支出結構。有必要強化省級財政對基礎教育的統籌,把對教師的薪酬保障納入省級財政統籌範疇,並加大中央財政對不發達地區、薄弱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只有強化省級統籌,才會推進義務教育的省域內均衡,也為推進隨遷子女入學待遇同城化,有序擴大城鎮學位供給創造條件。

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其次要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構建完備的教育法律法規體系,健全學校辦學法律支持體系,這是《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提到的10項戰略任務之一,是提高各級各類學校辦學質量重要措施。要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明晰政府、舉辦者、辦學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權責,讓政府和學校、社會機構、家庭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政府最重要的職責是保障對教育的投入,並依法監督學校依法規範辦學,要依法保障學校的辦學自主權,真正實現教育家辦學。

期待《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有效破解各項教育老大難問題,通過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有效緩解入園難、入園貴、擇校熱等民生問題,切實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

學習教育現代化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3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xx—20xx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再窮不能窮教育”,中國對教育的重視如時光不曾間斷,而且越發厚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定不移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中上行列。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教育提出了高質量發展要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現代化教育的強大基礎;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人力才資源是第一位的;教育強國是立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大局的重要戰略,加快現代化教育建設,我們正在路上。

多角度豐富現代化教育內容,實現內容上的更高水平。教育現代化是教育高水平的發展狀態,是對傳統教育發展理念、發展方式、體系制度等全方位的轉變進化。發展教育事業,黨的全面領導地位是根本的,要牢牢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更要切實抓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把握好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根本遵循。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繫好青少年思想上的“第一顆釦子”。注重以德為先,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積極弘揚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道德觀,樹立典型、宣傳榜樣,傳遞正能量,實現教育全面發展。

多領域健全現代化教育體系,實現體系上的更高層次。教育工作覆蓋面廣,是關係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民生大業。無論是到20xx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的總體目標;還是到20xx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都是教育整體的提升,是各條教育戰線和廣泛受教育羣體共同進步。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讓學習強國理念深入人心;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努力讓全體人民享有更公平的教育落到實處;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讓孩子們騰飛的羽翼更豐滿;實現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凸顯育人本質;發展高質量高等教育和高職教育;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多舉措優化現代化教育隊伍,實現隊伍上的更高質量。優秀的教師隊伍建設是現代化教育的基礎。提升一流人才培養與創新能力。提高優質增量,分類建設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學校,抓好青少年教育,打造更多優質中國小(幼兒園),抓好適宜“娃娃”健康成長的優質教育;提檔升級存量,持續推動高等學校轉型發展,以更大的資金投入和政策鼓勵,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努力培養更多高精尖創新型人才。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將立德為先貫徹到教師培養與准入中,選拔真正熱愛教育事業、奉獻教育事業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讓教師更有獲得感,教育事業更有幸福感,激發教育工作者更強使命感。

多方位深化現代化教育開放,實現開放上的更高程度。改革開放實現了中國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從“沒學上”到“有學上”再到“上好學”;從鳳毛麟角到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邁向普及化,改革紅利堅定了我們在開放中發展教育的決心和信心。開創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國際交流合作水平,紮實推進“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擴大中外教育“朋友圈”“合作圈”,提升中外合作辦學質量,找準中外文化的契合點,汲取各國教育精華,培育更多順應時代大勢、世界需要的全能型人才。優化出國留學服務,拓展人文交流領域,構建更加緊密的教育共同體,讓中國教育更世界化,讓世界教育更添中國色彩。

新時代,興教育。教育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事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是推動全體中國人民奔向美好未來的中堅事業。現在,現代化教育的藍圖正徐徐鋪開,我們要更加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進一步發揚“春蠶到死絲方盡”的責任與擔當,“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奉獻與堅持,讓花朵更鮮豔、讓更興旺、中國更強大。

學習教育現代化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4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xx-2022年)》。前者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第一條就是“更加註重以德為先”;後者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十項重點任務,第一也同樣是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兩個文件都明晰地傳遞出“育人當以德為本”的理念。

制定教育現代化文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中國教育現代化20xx》是我國第一個以教育現代化為主題的中長期戰略規劃,是新時代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綱領性文件。《實施方案》定位於行動計劃和施工圖,是本屆政府任期內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時間表、路線圖,突出行動性、操作性,重在問題導向。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古往今來,人才都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各種思想潮流交錯侵襲,價值觀日益多元化,要想實現民族復興,培養能夠擔當時代重任的新人,必須把“人”字寫端正、做端正,德才之間,德為魂,才為體。育人重在育品,新時代的教育,不僅要求學生有知識、會做事,更要會做人,做人以德為本,要成才,先成人。要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關鍵要讓其樹立牢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學校作為高素質人才培養的主陣地,一定要充分考慮各年齡人才培養的特殊性,尊重學生認知規律和學習規律,加強系統設計,精心謀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辦好黨和人民滿意的教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必須從青少年學生抓起,引導他們自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正確認識國家前途命運和自身社會責任的關係,把知識外化為行動、把信念內化為美德,才能培養出理想堅定,信念執着,不怕困難,勇於開拓,頑強拼搏,永不氣餒的社會主義新人。

學習教育現代化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5

現在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可以説就是引領時代不斷髮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一位教師而言,在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更應緊追時代步伐,把握現代化教學技能,熟練使用現代化教學工具,而不能墨守陳規,假如這樣只會誤人子弟,違反作為一位教師適應有的職業道德,是會被社會淘汰。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1、及時把握時代信息,緊隨時代潮流並能正確掌控時代主流,積極有益的引導學生。信息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過各種各樣的傳播工具及傳播方式遍及我們的平常生活。作為學生很輕易被各種各樣的信息衝擊和左右,所以更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只有這樣才不會被一些錯誤的、有害的、不良的信息傷害。這就要請教師應用熟練的計算機及其他途徑能夠迅速瞭解各種各樣的信息,並能正確引導他們。

2、學習、把握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技能,使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作為一位教師應把握並熟練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能,能夠使用多媒體教學,力求在授課進程中形象、生動、出色。

3、在信息化的時代要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師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在教學的進程中游刃有餘。

4、重視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教師應重視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引導和指導學生學會蒐集和處理信息,並轉化為自己的一種能力;要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書刊、電視等渠道來展開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自己發現題目和解決題目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份。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必須建立教育新理念強化信息技術在教學進程中的利用,再不斷的應用進程中進步教師的信息素養。西x大學學教授陳時見在《教育變革與教師專業化》的講座中説:“作為‘教育者’的教師與作為‘教書者的’教師不同。”“教師從一種從業職員轉變成教育者,實質上是教育從簡單化向複雜化轉變。”記得《與眾不同的教師》一書中有那末一段話:“教室裏有甚麼樣的教師,就有甚麼樣的教育,就有甚麼樣的國民。”因此,對當代教師素質進步,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使命。教師不單單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嚴師,而且是拓展心靈聰明的人師。這就對現代教師的知識素質、職業品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即研究者”是教師專業化的客觀要求。教育研究是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的重要內容,而從事實踐的教師與從事理論研究者是兩種不同的研究者。

那麼,在這樣的一種理論支持之下,我們的學生需要怎樣的課堂環境呢?

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看,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改善課堂教學行為,重建課堂中民主的、人性的、同等的、互助的師生關係,幫助學生從課堂環境和課堂人際氛圍的改變中體驗到同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和關愛,進而構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這是新課程改革得以順利展開的重要保證,也是新課程改革中融會心育的核心題目。首先,從天天做起,從每堂課做起,逐漸減少知識的灌輸,增加教學活動的安排,一點點地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轉變。傳統教師把學生管得太緊、太嚴,轉型路上,教師要勇於對學生放手,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但放手不同等“放養”,要善於安排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掌控學生的心理變化,在學生有需要時提供適當的幫助。也就是説教師從台前退居到幕後以後,要在嚴抓與放手之間尋覓一個平衡點。

其次,技術要先行。有了先進的技術手段,再把它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很好地整合,可以設計出很好的教學活動,激起學生的學習愛好,終究讓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乃至可以説新技術是教師轉型的引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