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

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1

今年的秋季學期是落實“雙減”政策的第一個學期,社會的目光焦點一下子對準了校內教育,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需要每一位教育者好好思考:減輕了課後作業負擔、校外培訓負擔,如何提升課堂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

在這樣的背景下,更加凸顯出師生關係、同伴關係、家校關係這“三大關係”在學校教育中的獨特價值。

如果把三大關係“視覺化”,我希望你看到的不是一個三角形,而是一張可以無限延展的網絡。現在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新聞,講孩子空心、厭學、抑鬱、甚至自棄,如果深入去剖析,往往是由於這個關係網上的某個或者多個節點出了問題。

可以想象,一張千瘡百孔的破網,怎麼能支撐起孩子的幸福、協助他們順利高效地完成學業呢?我們提出要讓孩子健康快樂發展,必須要關注孩子成長所需要的內在和外在支撐,而由師生、生生、家校等關係構成的關係網,就成為託舉孩子未來最強有力的支撐。

如何為“亦師亦友”的師生關係鋪路?

從教36年,“亦師亦友”一直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師生關係。

做了多年教學和管理工作後,我覺得師生關係的關鍵在於老師自身要不斷提升學術素養和人格魅力。提升學術素養就是要上好每一堂課,人格魅力就是要從內心關愛學生,對他們的成長切實負責。

20xx年來北京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擔任校長後,我和管理團隊就一直在摸索如何為“亦師亦友”的師生關係搭建平台,做好設計,十多年來,我們收穫了一些適合自己的可貴經驗。

01、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關注和重視

我們學校目前的師生比是1:4.5到1:5之間,一般的學校是1:12到1:13左右,這意味着我們要“不計成本”,當初我堅持每班24個學生的小班化教學也是頂着巨大壓力,但這麼做是有考慮的。

研究顯示,每位教師在課堂上最多能關注到24名學生。班額太大時,精力有限的老師只能較多地關注很好和較差的學生,中間的學生往往一帶而過。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受到充分的關注,我們堅守小班制,實行選課走班的年級,有的課堂甚至不到10人,座位也可排列成馬蹄形、圓形、V形、T形等,大大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更易於師生交流。

只有真正服務於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良好的師生關係”才有經得起推敲的基礎。

02、實行導師制,針對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

一位導師肩負三重工作,一是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知識點的掌握和學習成果,通過過程性評價分析和總結,記錄並反饋給家長、學生、任課老師;二是提供個性輔導,有針對性地解惑補弱;三是關注學生的學業進步及個性特長髮展。

從6年級到12年級,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導師,而且可以自主選擇年級裏最喜歡的老師作為導師,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嘛。

另外,我們也希望通過這種“雙向選擇”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這對培養良好的師生關係非常重要。

03、堅持“校長有約”,營造平等的對話氛圍

“校長有約”是個促進師生關係的平台,赴約的不僅是我,還有副校長和年級主任。

除了校長有約,國小部還通過大隊部徵集學生們的意見建議。我們給學生髮提案登記表,由他們填寫建議緣由、建議解決辦法,學校少工委、黨委回饋意見,針對合理的建議,學校會積極改進。

在這樣的氛圍裏,孩子會感受到這是屬於他們的校園,在這裏他們可以自信、民主、真誠地與老師交流,這是培養良好師生關係的前提條件。

如何為團結互助的生生關係搭台?

我們希望讓孩子們感到校園就是第二個家。在這個“家”裏,同伴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2

在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經驗,以及這學期聽了幾節的示範課,我總結出關於國小數學教學的一些心得與體驗。那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為學生創設各種各樣引發他們興趣的學習情境。當然在情境設置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情境設置的一些要點。

國小數學課堂一定要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素質、能力,突出國小生的特點,既要激發起學生對數學課的濃厚興趣,又要科學正確地傳授給學生以知識和能力,信息技術逐步變革着知識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的方式,適時適度使用信息技術,對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效率必將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興趣是學習之最重要的動力,沒有興趣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所以我們要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他們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對故事、童話、動物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童話、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學生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賴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賴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信息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應寓於生活實際,且運用於生活實際: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繫,藉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這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利於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並體會學習數學是大有用處的。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總之,我認為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增進學生的交往,體驗情感,提高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3

在2月19日,我們學校全體教師學習了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教育局教研室朱xx老師,對我們培訓了袁局長在1月22日《在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座談會上的講話》。傳達了局長對修文教育的20xx年度的回顧,以及對修文縣20xx年度的教育全面部署。在講話中為修文的教育的騰飛插上了翅膀。下面談談我的感受及規劃。

一,精英的管理模式,讓學校永保鋭氣

目前,一支志存高遠、精通教育、有思想、善管理、敢創新的專家型校長隊伍正在形成,學校幹部隊伍工作積極性日益上漲,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不斷提升。作為學校有着這樣的領導的管理,學校的校風更為正,能依法治校讓學校得到全面提升。這樣學校就能朝好的發展方向前行。

二,教師用質量説話,是有骨氣的

教學質量是教師追求的永恆的主題。縣局加大力度能讓全縣教學質量全面提升。質量要提升,花的是功夫,拼的是幹勁。那怎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呢?

1、學期開始制定好計劃,教學進度

對一個學期的教學要有全面的計劃,在計劃中體現學科的整體性,與前面知識的銜接,以及對後面知識的影響。計劃能夠讓老師把握教學進度,沒有特殊的原因按進度教學,做到科學規劃。這樣對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好的保障。

2、嚴格超周備課,讓所教內容先化於心

提前備課,能有足夠的時間選編好的題目,彙編好的方法,備課中專研教材,深研課表,這樣才能上出高質量的好課。對於上課的內容,要先過目,化於心,這樣長期堅持能夠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3、上好每一堂課,抓好課堂教學

充分的全面的備課後,那上課更是一門藝術。我們要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對與課堂語言的組織,課堂學習的調動,都要求教師有着很高的素養。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以對學生積極性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很好的互助學習。

4、落實培優補差工作

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有針對的進行培優補差。這樣能讓學生很好的學習,後進生的補差中關鍵在於心補。找學生的所差進行補,讓學生很好的進行學習,對學習有興趣。對培優的工作,學生對現有的知識能夠更好的學習的基礎上,對做拔高題,但不能搞題海戰術,要有針對性的學習,這樣才能使學習輕鬆,而且收穫大。

5、加強自身的提高,與時俱進的發展

積極參加學校,縣局組織的所有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自己的專業學科素養能夠提升,這樣能夠很好的與高端教學走進。國培計劃中的學習能夠讓自己的專業水平提升。所以要抓住每一次學習的機會,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能有好的教學質量,才能挺直腰桿。

三,多學陽明心學,感悟於心

全縣都在打造良知教育,那作為教師更應該多學習。把心修好,才能更好的進行教學。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事上多磨,讓心學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獲得認可。時時記住要“為善去惡”,使自己的心靈歸於廓然大公的乾淨清明境界。這樣活着似乎很累,卻是實實在在的修養功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逐漸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智慧。那樣才能去除私慾,很好的好教學,不被世事擾亂我心。一心學習。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總之,通過學習讓我對自己的責任更加看重,努力工作,把質量放在心中,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揮灑自己的汗水,因為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4

隨着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一個國中教育工作者怎樣全面提高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以滿足廣大人民對高質量教育的迫切需求呢?反思過去,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着諸多的問題:

一、以本為本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一向忠於教材,堅持並堅信“以本為本”,因而導致一些教師在課改中,依然把教材作為“權威”,視教材為“聖旨”,小心翼翼地按教材的要求去教,唯恐出錯。

二、課堂教學就是在演繹教案

階段,絕大多數老師的課堂教學過程還是不折不扣地執行教案或完成事先設計好的教學思路,依然視教材、教案為“聖經”,教學活動仍然是老師完成知識傳授而不去顧及學生獨特情感和觀點的“獨角戲”。

三、忽視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許多教師的課設計得很好,可一上起課來卻不那麼得心應手,效果差不説,還常常完不成任務。究其原因,學生的學習習慣差當屬“罪魁禍首”。學生上課太自由化了,坐沒有坐相,站沒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讀就讀,想説就説,甚至想鬧就鬧有的教師説,這是為了尊重學生,體現“學生為中心”,體現“自主”。我想,規矩還是要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不容忽視的。

為了解決這些教育教學中不足,我認為務必要從以下幾個環節入手,逐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案並付諸行動和實施。

一、不斷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

現在多數孩子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有敬業、愛生、有較高的教學能力的教師來教。我們的教學生活是課堂,師生的合作教學的陣地是課堂。我們追求課堂教學的高質量、高效率,我認為首先要求我們的教師應該是一位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師,高質、高效的教師是進行高質、高效教學的基本前提。那麼如何才能成為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師呢?我覺得惟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

陶行知説過: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教師需密切關注自己專業的發展。一定要跟上自己所教科目的發展趨勢。只有通曉專業知識,才能選擇、計劃並實施最有效的教學。通曉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教師才可能依據教育教學規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實施教學,以取得高質、高效的教學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提高教學質量基礎

我認為在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都具備的情況下,教師熱愛學生是教育好學生提高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之一,尊師愛生是師生對話的感情基礎,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三、上好每一節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上好每一節課是提高國小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而上好每節課的基礎就是:不備不教,是課就要備,而且要做到精心備課。我認為備好一堂課一定要根據學生的整體能力、知識基礎、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來因地制宜設計,再加上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課的中心部分是一節課的核心,課的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就在這個部分,所以課的開始和結尾都要緊密圍繞課的中心來進行。重點處教師要進行強化、加深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使教學內容得到提升。

四、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每次作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那麼如何才能使學生做到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每次課後的作業呢?做到佈置必做、做好必批、批完必講評,講評完必清,清完方罷休。一旦這個作業佈置下去了就一定要求保質、保量的完成。一定要讓學生感受到這個作業也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作業,使每個學生有信心完成。

五、培優扶差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頭戲

要提高教學質量,培優扶差這項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老師要時時刻刻做到關注兩頭學生的成長狀況。

六、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的過程。這其中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要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擁有非常健康的身體,師生雙方只有擁有了健康的身體,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才能得到強而有力的保障。

當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方法也有很多很多種,方式也不盡相同,但不論何種方式、方法都需要我們傾心傾力去完成、去實踐,這樣才能取得成效。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最重要的是用心地去做教育,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5

國小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新思維的學科。對“細節”的發現,常常成為我們語文教學中巧妙的切入點;對“細節”的把握,又常常成為教學中生成性資源。的確,“一滴水可映出太陽光輝”,關注課堂上孩子的每一個行為細節,推敲教學中教師的每一個指導細節,欣賞細節、把玩細節,才能使課堂魅力無窮。

教學細節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細節表面上看是信手拈來,即興所得,而實質上是匠心獨運,蓄意安排。在它的背後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思想的體現。雖然我們無法預料課堂會生成些什麼,但至少我們可以預設一些細節,預設一些精彩。

我認為教學設計的細節,首先緣於對教材、對學生和對環境的深刻理解與把握,緣於對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效組合與利用。它不是膚淺的表面“作秀”;它不是為刻意追求“亮點”而設的“應景之作”;它也不是不可或不必為之的故弄玄虛。那是對文本深刻理解和把握後的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創設。

隨着新課改的推行,我們老師要轉變在課堂中的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也要積極引導,創造一種使學生髮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老師也要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講課之前,老師巧妙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預習課文,同時把自己不認識的字詞、語句以及不懂的做好筆記,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融入學習中。當然要讓學生真正的讀進去,我們老師還有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構建民主、平等的管理機制,把孩子的心靈中“灌輸式”的教學中解放出來,學生大膽提問,積極思考,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中學習語文課。

閲讀是語文教學的主體,國小閲讀教學重點是培養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運用的能力。各年段要有所側重:低年級,培養閲讀興趣;在閲讀中識字學詞;通過朗讀和藉助圖畫閲讀,瞭解重點詞句的意思;積累詞語。中年級,加強朗讀;練習默讀;學習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段;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略讀,粗知大意;體會詞句表達效果,初步瞭解一些表達方法;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高年級,進一步提高閲讀的速度和質量,能體會詞句含義、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敍述順序,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學習詩歌、敍事性、説明性等不同文體文章的閲讀;學習瀏覽,根據需要蒐集和處理信息。我們教師就是要帶着學生去閲讀,開始是泛讀,瞭解文章的大意,而後才是精讀,在讀的過程中解決學生的疑問,讓他們真正體會到語言的優美以及如何用最恰當的語句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並充分理解學生的創新,不以一個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新見,把具有創新天賦人的人扼殺於搖籃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要從我們的課堂教育着手,老師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質疑,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為祖國培養一批富有創新意識的人才。與此同時,老師在備課時也不要急於參照教參,缺少獨立思考,讀文本,要讀進去,要進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作者表達的情感中,與作者共同經歷、共同欣賞、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樂,忘乎所以。這樣我們在教學中才會有新的感悟,避免了講課內容千篇一律的現象,也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做好了模範帶頭作用。

國小的語言教學至關重要,老師在授課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漢語發音一定要標準,為孩子營造一個發音標準的良好環境,國小是學生學好漢語最重要的階段,我們要鼓勵學生多看新聞、動畫片以及少兒節目,讓他們學習電視節目中標準的漢語發音。另外,我們可以多組織一些詩歌誦讀比賽,讓孩子在活動中愛上語文。老師的板書也要採用楷書且要整潔,為學生練好字做個帶頭人。老師也要將學生的表現給個評價語,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面對學生的熱情,不能及時地進行恰當的評價,而導致學生情緒低落,以至於不想再發言。

最後,我們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學生,和他們建立良好師生關係,是師生,也是長輩和後輩,更是朋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前提條件。良好的師生關係式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證。從教學任務上來説是責任與義務的關係,從人際關係上來説是平等的關係。國小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新思維的學科。對“細節”的發現,常常成為我們語文教學中巧妙的切入點;對“細節”的把握,又常常成為教學中生成性資源。的確,“一滴水可映出太陽光輝”,關注課堂上孩子的每一個行為細節,推敲教學中教師的每一個指導細節,欣賞細節、把玩細節,才能使課堂魅力無窮。

教學細節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細節表面上看是信手拈來,即興所得,而實質上是匠心獨運。

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6

“雙減”政策的出台落地,引發了社會關注與熱議。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深感受到政策落地後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雙減”政策落地,很多家長表示贊同,也有不少家長感到茫然失措,當“雞娃”不能再以補課形式進行,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究竟應該發揮着怎樣的作用,值得每位家長思考。更需要我們老師正確的引導。

首先,“雙減”政策的出台,是國家為了構建教育良好生態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力度和決心。我國建國70多年來,我國教育經過了兩個重要時期,第一個階段,從建國到90年代,我國工業、農業都不發達,教育也落後,經濟基礎薄弱;國家在教育上投入有限。基於此國情,只能選擇精英教育,國家通過嚴格的層層選拔,最後上中學、大學都是極少一部分精英。第二個階段,是從90年代到現在,我國的工業、農業發展較快,經濟基礎增強,廣大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民眾對教育的需求大大加強。國家也順應民眾的需求,教育也從精英教育過度到大眾教育,但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讓家長們的焦慮情緒被放大,各種培訓班層出不窮,學生疲於應付。教師更是身心俱疲,戰戰兢兢。而素質教育則是構建教育良好生態的教育模式,與應試教育相比更為注重完整個體的發展。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最大期望或者説心願不正是如此麼。

其次,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讓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有了更高的可能性。毫無疑問,在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新的教學、作業管理方法之下,學生在校的學習質量也會逐步提高,我們家長的焦慮也會逐漸緩解。此時孩子們更加自由和幸福,我們也可以更好地和他們一起利用課餘時間來計劃體育、藝術、科學、人文等基礎教育的學習。我們常説需要和孩子們有高質量地相處,因為轉瞬間他們就會長大成人。

和孩子們一起讀讀各類書籍、一起做做各種運動、一起到湖邊散散步、引導孩子們形成良好品格,沒有比這更好的契機。

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7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學習教學常規,對照自己的工作找出不足,反思一下自己平時的課堂到底離有效教學有多遠?通過對教學常規的學習,我對國小數學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作為教師應該把勞動前移,嚴格按照備課要求進行備課,抓好備課、上課環節。不斷學習新課標,理解新理念,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形成課後反思的好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首先,充分做好課前準備,認真鑽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數。上課前,教師要整體把握教材,全面瞭解教材內容和目標,明確目標定位,確定教學目標,並充分查閲資料,準確掌握教學中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識,還要做到了解任教學生的學習背景、能力水平和行為習慣等。

上課時,教師只有對所有的知識點做到了如指掌,傳授時才能做到遊刃有餘,這樣,學生就會在心裏佩服你,就會喜歡上你的課,上課也會認真聽講。

反思自己的課前準備工作,發現有時候由於對教材的鑽研不夠,導致課堂上有些教學契機沒能有效利用,只能將一些作業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放到課後作業整理時進行講評,這樣就使課堂有效率大打折扣。因此課餘時間,教師必須認真鑽研教材教法,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及個別差異,明確哪些內容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哪些是難於記憶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錯混的,做到心中有數。要根據學習主題要求和學生特點創設適宜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獲得體驗感悟。低年級適宜以活動體驗為主。另外對於課前的準備工作,我們還可以結合學校現在的課間鈴聲,提前2分鐘進課堂,因為數學課很多時候需要用到實物投影,提前進入教室可以使教師能更充分地做好課前準備,而且也能使學生儘快進入上課狀態。

其次,課堂教學是每位老師的生命,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講究教學的藝術,讓課堂充分體現趣味性,吸引學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偶爾有着鬆懈之處。對自己上課的每一句話沒有做到多加雕琢,有時是想到這個過度語就説這個。而且有時候發現自己還有一些廢話,有人説過,教師應該把每一堂課當成是公開課,這樣才能迅速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只有這樣做才是對自己認真負責,對學生認真負責。《常規》中明確要求“應做到儀表端莊,語言規範”,反思自己雖説平時脾氣比較好,但遇到那太差太皮的“朽木”生之時,我也會大發雷霆,哪裏有端莊二字可言,學習常規以後,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忍”。當然,如果我在課堂上“講究教態的藝術、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學會欣賞,學會用必要的肢體語言表情達意,使學生得到多方位的啟示和感受”就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的抓牢,也就無需煩惱自己在課堂中的失態。

再次,課後反思也必不可少,它是對自己整節課的回顧,是對自己課堂中得與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的?依賴的是什麼?下次遇到相類似的問題,我可以繼續用這種方法應對;失敗了,如何才能成功?通過什麼方法可以做得更好?當時自己可以如何應對?通過這樣的思考,對自己的教學幫助是很大的。

最後,作業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中介,也是聯繫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的中介,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每次作業。經常做下水作業,並對習題進行有效篩選,預測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在課堂上合理安排時間,進行講解,這樣學生作業的有效率可以有所提高。另外,重視每次錯題的分析和整理。這樣可以有效整合教學資源。

總之,學習《常規》之後,應該給我更多的是思考,只有不斷思考才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進步。為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對照教學常規中的要求不斷完善自己教學常規,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8

作為一名新的普通國小數學教師,通過培訓以及學習我深刻的感受到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藝術化和多樣化,也在不同方面顯示出了我的不足,許多教學經驗值得我去借鑑學習,也讓我明白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學習積累的過程,下面我將我的認識和教學心得,做以下幾方面概括。

一、培訓心得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的核心,在新的形勢理念指導下,引發了對課程目標、教材編寫、教學方式、教學行為,以及教育評價等多方位的改革。

1、重心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教學是課程傳遞和接受的過程,更主要是課程創造與開發的過程。在傳統的教學中,課程與教學是二元對立的關係。而新課中,課程與教學是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融合的.關係。在傳統教學中是以教為核心,學生圍繞教師轉,是以教為基礎,先教後學。而新課程則強調教與學的關係應轉化,要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要誠心誠意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2、重新更新新的教學目標。

在傳統教學中,是強調學生的基礎知識是否紮實、基本技能是否熟練、解決書本中的問題是否強為教學目標。而新課程中,數學課程的目標不只是讓學生獲得必要的數學知識、技能。它包括在啟迪思維、解決問題、情感態度,更多體現學生的價值觀。教學目標的核心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

3、重新領會新舊教材的編寫。

舊教材圍繞例題、習題轉。課程內容突出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在結構上,課程類型單一,各具體科目比重失衡。而新課程在教材編寫上,努力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致力於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自主創新的教學方式,強調體現教材的人文精神。教材以數學活動形式安排。提供了大量的操作、觀察、實驗等活動形式,加強了學生與日常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在習題中編排了“數學常識”、“數學故事”、“環保”等方面內容,體現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價值觀。

4、重新選擇新的教學方式。

在舊的課程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以被動接受為主,而對學生的能力、態度、習慣方式的培養不夠重視。新課程中,強調通過情境等手段引導學生去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在這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提示,通過組織學生合作交流、討論來解決數學問題,得出有關結論。在整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開發了學生的智力,鼓勵算法多樣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造性使用教材,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5、重新構建教育評價體系。

在舊的課程中,教師的評價是主要的。而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體現在是否能解決書本中的問題。在新課程中,評價主體多樣性。主要體現了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評價。評價方法也是多樣性,有課堂內評價、課外作業評價、學生學習數學歷程等。

二、教學體會

作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為了推進素質教育,為培養21世紀高素質的國民,用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思路來重心構建新的課堂,力求讓數學課堂煥發出蓬勃生機。

1、創造具體情境,力求課堂生動活潑。

學生是什麼?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填充知識的“容器”,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存在差異的、具有個性的、需要理解和尊重的人。而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如何落實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主要體現在學生髮現的數學問題自己提,能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並在解決問題中發現規律。讓學生在玩、説、練、議中學習數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從而體現學生的價值觀。例如,在教學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演算,再經過交流合作,深入探究,得出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規律,最後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自主意識。體現了學生的價值觀,真正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課堂充滿了生動有趣的活力。

2、讓數學課堂走進現實生活。

在國小階段,孩子的形象思維還比較完善,抽象思維與成人相比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學生的學習應該從看得見、摸得着的周圍事物出發。在具體形象中感知學生真正掌握了數學知識。數學來源於生活,也為實際生活服務。正因如此,我努力創設條件,把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如教一年級學生認識等號的意義,可聯繫我們小時候玩平衡木,當兩邊一樣重時,我們可以用算式把它表示出來,而連接這個算式的數學符號用“二”表示。又如認識自然數0、1、2、3、4……可以聯繫平時列隊,這個隊有多少人用幾表示,這個人站第幾用幾表示。將數學與生活聯繫起來,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讓學生充分體驗已有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聯繫新舊教材,吸取精華,拋棄糟粕。

學生在六年的學習階段,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否紮實,是學好數學的關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並不能忽視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這不僅可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更主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為今後學好數學這門學科打下堅實基礎。

時代在變革、在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有要改革、發展。在教育這一廣闊天地裏,我們應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為培養21世紀的優秀人才而努力。

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9

一、通過抓學習,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思想認識

為促進教師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學校要通過組織自學、專家講座、論壇等活動的開展來促進廣大教職工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的進行思考。

二、通過抓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學校建立了合理的教研組織網絡,定期組織教研小組進行專題研究活動,不斷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提高了廣大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三、通過抓隊伍,提高隊伍素質

為進一步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學校要不斷地調整師資隊伍結構。加強教師的研訓,實施師資隊伍動態管理,執行全員業績考核評價,不斷地為學校教育質量的持續提高提供了強勁的人力資源支持。

四、通過抓管理、強化制度建設

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學校為了強化質量改進意識;建立教育視導機構:成立由校長統領、教務處牽頭、定期在校開展針對性的學科教學督導,收集教育質量波動的有關信息,及時糾改,確保教育質量的穩定發展。

嚴格教育質量檢查:集中檢查與日常檢查相結合;普遍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檢查與指導相結合;自檢與互查相結合。抓實教育質量反饋:通過日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檢查以及期中、期末教學檢測,通過教學信息反饋和學生學習信息反饋等常規教育教學信息收集渠道,及時瞭解和掌握教育教學中的動態問題;通過對所有教育教學活動、各個教育環節、各種教育管理制度、教學改革方案等進行經常性的督導來健全教育質量監控的制度體系。

乘勢而上狠抓落實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心得體會(通用10篇)10

歲月的腳步匆匆,忙忙碌碌中又送走了一個學期。學生放假了,學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校本研訓。五天中,我們不僅進行了師德方面的學習,還進行了教學質量分析和有效教學的深入學習、討論,我感觸頗深。尤其是有效教學的學習討論,使我對教育改革有了新的認識。

教育必須要以學生髮展為本。國小基礎教育改革最為關鍵、最為徹底、也最為核心的內容是以學生為中心。當前,面臨有很多學生厭學現象,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不作為重中之重的問題來思考。通過學習有效教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學生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與家長、同學或教師發生矛盾,尤其是當和教師發生矛盾時,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於學習。

2、對學生的期望不要太高。

有的學生是因為教師、家長對他的期望太高,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樣也就不能專心聽教師所教的課程了。

3、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因為我們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

4、教師要講究對學生評價的方法。

評價很重要,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要把握好,不要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變成自我誇耀、自我貶低,或互相進行攻擊、互相挑刺,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5、教師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

有的`教師缺乏課堂教學的技巧,不能使課堂教學真正達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效果,只是一味地滿堂灌,致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對自己不喜歡的教師,學生又怎麼能喜歡聽他講的課呢?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題,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教學中要儘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準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為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積極、主動、探索式學習。

所以做一個好教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教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佈置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為規範必須要明確,要説到做到,然後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

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不要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是以鼓勵的表情、動作和語言,激發學生積極動腦思維,暢所欲言,儘可能讓他們提出有個性的見解,或從別人的發言中受到啟示,產生新的見解。其間,教師只以普通一員參與討論,或啟發,或表揚討論中有創見的學生。當學生的發散思維達到一定的程度,教師才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觀點,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結論性的精確評價容易給一些學生增添壓力,甚至帶來傷害,可採用模糊評價,給學生適當指點、建議。這樣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其不斷探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組織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在學生自評互評中給予點撥啟迪,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激勵,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民主評價能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經歷成功的情感體驗,有利於發展創造性、獨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評價自我和接受評價他人的能力,達到自我反饋、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動發展的目的。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着一定的侷限性,這才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