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淺談解決問題策略教學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淺談解決問題策略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淺談解決問題策略教學心得體會

各位老師,今天我執教的是五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用畫圖和列表的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學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反思這節課的備課過程,是自己一個對教材編排意圖不斷提出質疑,不斷理解深化的過程。

下面就談談這節課備課的體會:

(1)明確教材意圖,是上好課的前提。

在理解教材意圖中,我備課時經歷了一番曲折。

最先,拿到書後,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如果我是學生,教師給我出了這兩道題目,我怎麼也不會想到教材中預設的思考方式。

如例1的兩杯果汁,教材出示了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基礎上,用畫圖和列表幫助理解的思考流程。如果讓學生自由選擇方法的話,我想學生不會選擇用這種方式,可為什麼教材會這樣呈現?

如例2的小明集郵。教材出示了“根據題意摘錄條件進行整理,再倒過來推想”的策略,特別是根據題意摘錄條件進行整理這一設計,備課的時候,我曾問過學生,如果讓你自己做例2,你會想到摘錄條件嗎?沒有一個學生表示會這麼做。

問題出來了,為什麼教材所設想的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我和我的`學生都不認同呢?是教材的編者錯了嗎?還是我理解教材上出現了誤差。

我們一定都記得這句話:“用教材來教,而不是教教材。”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我甚至有種衝動,不是説用教材教嗎?既然學生都不認可教材的預設思路,為什麼不另起爐灶,重新設計呢?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痛苦思索後,我終於領悟的教材的意圖。

我用一句話來概括自己的認識,“如果我的教學目的只是教會學生會解答例1和例2的話,那我就只能是教教材。而真正的用教材來教,應該是通過對例1和例2的解答,讓學生經歷倒過來推想的思維過程,認識倒過來推想策略的特點,並在以後的學習中會用這個策略解決問題。

認識到這一點,我對教材的理解上升到了另一個境界。

例1與例2只是本課教學目標的載體。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多樣的,所以,例1與例2如果我不學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讓學生做,學生會不會做?結果應該是肯定的。比如例2,學生非常熟練地就能用求未知數的知識解答。

我的學生之所以想不到例1和例2所呈現的思維方法,那是因為這些方法正是本節課所要探討的“倒過來推想”的策略。

(2)選擇教學方法,應從教學目標入手,不可盲目求新求異。

備課時,我對教學方法的選擇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探索過程。

新課程改革給數學課堂帶來了生機活力,我們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機會去自主探索,我們的教師有了更多的自覺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中,去學生數學知識。學生能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習無疑是幸福的。

所以,擁有這樣觀點的我也必然要在這節課裏,想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

所以,第一次備課,我給了學生很大的自學空間。比如:例1的教學中,我在提示題目之後,便引導學生自主選擇策略去解答。在例2的教學中,我嘗試讓學生自己試着去根據題意整理條件。結果讓我大失所望。孩子們雖然畫出了圖,可是這個圖不是根據倒過來推想策略畫出來的,這還有什麼意義。在例2的教學中,學生甚至跟我反應:如果讓他們自己解答例2還能懂,可是如果讓他們整理條件,反到被繞糊塗了。

這一切是為什麼?難道,自主探索在這裏行不通。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這是一節教會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課,而要教學生的策略正是孩子們生活經驗中所缺乏的。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形成了由前往後思考的習慣,必將影響到本節課裏2道例題的解答。

想到這裏,我懂得了教師教學用書上教案編寫者的意圖。在我第一次看到教學用書上的教案時,我是不以為然的。我認為:教學用書上的教學過程太過精細,沒有給學生太多的空間與探索。現在,我明白了:有的知識是離不開教師的精心引導,特別是像倒過來推想這種策略,是不太適宜自主探索的。

在也是這節課為什麼沒有采用學生自主學習這一非常流行的方法的原因所在。

想起了曾經聽過一位教師執教的,也是這一節課,例2的教學是學生自學的,學生非常順暢地將教材例2預設的思維過程演譯了一次,學生的表現讓我驚訝不已。

各位老師,以上的一些純粹是我個人在上完這節課後的一點思考,都是自己的真實想法。本來是不敢講的,因為怕講錯了。不過一想,繼續是交流嘛!應該説一些真實的想法,希望得到各位老師的虛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