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範文彙總8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範文彙總8篇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1

對於有效教學,談不上有什麼經驗,要説感受可能會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數學課的有效教學就是讓學生聽懂,學會,做對。

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的一頭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後備好一節課。上課前的教具學具的準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課的時候,老師良好的教學素質,對課堂的掌握,教學中練習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沒有考慮到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無不關係到教學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一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能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類型信息交流的產生並及時反饋。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為“預設”打好基礎。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瞭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這樣才能體會新教材藴含的教學理念,備出高質量的教學預案。

其次,要改變備課模式,變“教案”為“學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經驗的獲得都依賴於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內化。離開了“學”,再精心的“設計”也沒有意義,教師要充分考慮,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種有準備、有意識的預設。

第二,重課堂動態生成,着眼學生髮展

教學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儘管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對課堂上可能發生的情況做了充分的預設,但是在課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面對信息多變、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升者這幾種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裏生成的各種各類信息,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應該採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留到課餘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和關注,不要簡單的佈置學生下課之後再研究,然後就不了了之,學生由於受到年齡、心理方面的影響,不可能會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一次機會也就這樣消失了。而在課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則必須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來,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老師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我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會培養出來。

第三、“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 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有效的數學教學,不僅在於成功的講解,而且更取決於科學、高效率的練習。科學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新課程下的數學練習應成為一種生活,一種活動,應着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複。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出來,及時予以糾正。從而實現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以薰陶,學習習慣、思維品質得以培養,思維方法得以訓練,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最後,我覺得撇開教師這頭,學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保證。我這幾年一直教低中年級,有一個深切的感受就是,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是影響教學進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班級裏學生的計算能力相對低,或者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太大。都將影響上課的效率。課堂要有效,老師一般都想在短時間內進行必要的練習。而低中年級的數學課,計算是貫穿全過程的。如果計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練習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談了。有時候,還只能放慢上課速度來照顧全體。所以,我覺得在低年級,抓好口算教學,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教育教學心得體會的延伸閲讀——心得體會的寫作注意事項説明

心得體會就是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文字。讀書心得同學習禮記相近;實踐體會同經驗總結相類。 學習的方法每個人都有,並且每個人都需要認真地去考慮和研究它。心得體會這種學習方法對於一個人來説也許是優秀的,但沒有被推廣普及的必要。因為學習的方法因人而異,方法的奏效是它與這個人相適應的結果。方法,也是個性化的。借鑑他人的學習方法並不是不可以,但找尋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2

送走一個畢業班,迎來一個陌生的班級,一切又得重新開始。雖然在教育教學中已經積累了點滴的經驗,但是面對的是全新求知面孔,感覺茫然,一時不知從何下手。本學期我接手五年級二班,之前就聽曾經教過的老師説班級學生調皮,班風、學風不夠濃厚。心裏不免還是有些……不過既然領導讓我擔任該班級的管理工作,就是對我工作的信任。於是我於3月正式接過該班,一切班務工作在我的管理之下有條不紊的開展。從認識學生開始,着手班級清潔、兩操、紀律等方面的管理。與清潔委員一起探討做清潔方面的細節問題,如:每人每次負責的區域、大掃除時每組負責的區域,使本身不夠團結的班級有一定的向心力。有一次,為了教訓那些沒有班級榮譽感的學生,我是單獨將他們留下來做清潔,並且明確的告訴他們:我們生活在集體中,每組也是一個集體,每人只有完全融入於集體中才能同心協力,完成集體的任務,而不是個人的事情。經過我這麼一説,在調皮的孩子全沒了剛才偷懶的勁,拿起工具認認真真的做清潔。嘿!沒想到孩子們還是完成得乾乾淨淨。最後在徵得我同意的情況之下才離開了學校。事後,我聽一些孩子説“今後我可不偷懶了,和同學齊心協力把任務完成。”

對於清潔的管理,我倒是下了一番心思,在與孩子們相處的時間裏,我發現本班孩子一旦鬧矛盾,個個都説別人的錯,從不找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因而矛盾更激烈,甚至昇華為打架。曾經一段時間裏,我為此事腦袋都大了。面對出現的事情,我告誡自己一定要冷靜,切不可急躁。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利用早讀時間,甚至我的語文課時間、大家做操的時間,讓孩子們就事論事,提出寶貴的意見,有的説:大家都是同學,有事不能打架;打架不能解決問題;有什麼事情發生一定要冷靜;即使產生矛盾也應該找自己身上的原因,不能推卸責任,等等。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孩子們相處和睦多了,我釋然些。

在近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認識到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着光榮和神聖的歷史使命,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師德素質。教學工作差不多兩個月了,時間雖然不長,但在這段時間裏我卻得到了一些教訓,認識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改正,並且對一個多月以來的教學工作有了一些體會,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做了一年的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受得到師生關係的重要性。雖然我班的學生基礎較差,一部分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大,但是因與他們的關係良好,上課時,他們都很認真的聽課,對問題都會積極參與,使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很少有學生睡覺,因為我尊重他們,幫助他們,所以才會贏得他們對我的尊重。積極的參與使他們的學習興趣重新燃燒起來。

2、教學內容難度適中

我所教的班,是個確切的差班。在教學中就要把握好題目的難度,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學法中,難度不能太高,是由於他們的基礎較競賽班的差,太難了他們聽不懂的話,上課就會失去激情,不認真聽課,會讓他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讓他們以為自己不行,比不上人家,沒辦法學好,所以教學時一定要選一些難度適中的題目。

3、積極提問,貫穿課堂始終

要想學生40分鐘內都會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他們甚至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可能還會睡覺。這時採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並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但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為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覆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消退的。

4、多舉實例

新教材中,很大程度上強調數學的應用,每個章節中都有相關聯繫生活的例子,多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讓他們知道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廣泛的應用,會激起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為要使學生學會你這一科,先是讓學生喜歡你這一科。

同時,在教育教學的同時,也要求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有良好的師德表現,我認為需作到以下幾點:

1、要有淵博的知識。我們有些學科老師自身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掌握得不夠,不善於適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善於補充教材之外的知識。常言道“給人一碗水,自己應備一桶水”,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顯而易見。教師要想擁有淵博的知識和較高的人文素養,就不能滿足於已有的學歷和已掌握的知識,不僅要注重積累,而且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主動進行知識的更新和“充電”,自覺拓寬知識領域。為適應全面育人和教育職能多樣化的需要,教師應擺脱只能教一門學科的局面,應既能教必修課,也能教選修課、活動課,由單一型教師向複合型教師轉變。我們提倡教師不僅能在本專業領域中貢獻突出,更要多才多藝。這樣,當我們每天站在學生面前時,都能別具一番神韻,別有一番風采。

2 轉變教育理念,從以往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首先就是要學會寬容,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羣孩子,不斤斤計較他們的過錯,更不能和自己的學生鬥氣,如果老師能寬容他們,能喚回學生內心深處善良的本性,學生會更快的改正錯誤。

其次是要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好學生的表率。我們不能 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順利時,就對學生和藹可親;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緒低落時,就把不愉快的情緒發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自己的出氣筒。這種對學生忽冷忽熱的態度傷害了學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師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到不把情緒帶進課堂,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對學生,始終對學生熱情、耐心。我們也不能在學生面前表現的很脆弱或是很隨便,如果老師做的還不如學生,就會對老師不信任,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偉大而高尚的,他們甚至認為老師就應該是完人,聖人,沒有缺點,從不犯錯誤

3 以身示範,以情感人,德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們要求學生不能怎樣,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過程中,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以情感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不再犯。這一過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為一名新教師,尚未摸索到較好的方法,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將努力積累經驗,並積極聽組內老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3

以前我們會在期初舉行一次上學期的質量分析會,會上大多是每個老師對試卷的看法,班主任的班級常規管理經驗,久而久之,談話的內容都很狹隘,教師們説的也都千篇一律,只是單純的談話,缺少經驗交流。這學期,在校長和教導主任的帶領下,我們摒棄以前召開質量分析會的慣例,召開了期初的教育教學會,全體國小部成員以及中學部各個處室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上,我們還是以上學期的期末分析為開端,不一樣的是少了一板一眼,每個老師可以自由發言。大家侃侃而談,有前六年級語文老師對試卷的未來方向預測,這就像給新六年級語文老師一個很好的指明燈;有經驗豐富的低年級班主任手把手傳授對低年級學生的班級常規管理,這給那些剛剛接觸這個平台的新老師一個可供學習借鑑的機會……

不但老師們的發言很實用,領導們的談話也是句句説到我們的心裏去。教導主任肯定了我們的團結和成果,國小部負責人許校長不但肯定了我們,還體諒了我們的用心和辛苦,中學部的林校長更是教育年輕的老師們,做別人的事情,學自己的手藝。印象很深刻的是許校長用王書記的“同頻共振、共創精彩”結束,以此鼓勵全體教師齊心協力,打響慎中品牌。

新的教育教學會,我喜歡。講實在話,説實在事。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4

這一年來,在學校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和幫助下,不斷地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教訓,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一些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樹立威信

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待,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係。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這樣,學生才能信服,才能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示範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教育學認為:“教學活動既是以傳授知識和吸收人類間接經驗為主的實踐活動,也是特定的情緒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每一節課都是師生雙方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是老師,更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他們願意把心裏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願意向我尋求幫助,課堂上,在對聯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鬆,大家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甚至已經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圍着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可激發學生產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

  三、教學形式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採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容易在課堂上開小差。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會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表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四、教師要學會傾聽

教師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傾聽本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於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為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瞭解學生內心需要;傾聽,將使我們教師更虛懷若谷,博採眾長,鋭意進取,內涵深厚。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經過這一年的教學工作,我的教育理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不斷提高自己。今後還將立足實際,開拓進取,不斷前進。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5

寒假,捧起《薛瑞萍教育教學問答》這本看題目讓我覺得很理論化的書,細看之下,立馬被其中找到了自己很想知道的問題和非常適用的教學方法所吸引,薛瑞萍老師的文字理性而趣味,內心對於學生、對於教學的那份真誠是非常值得我深深學習的。在這個“神馬都是浮雲”的社會裏,有這樣一種閲讀,有這樣一種方法,有這樣一種心境,實屬不易。

薛瑞萍老師認為“一日不讀書,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因此,讀書要從娃娃抓起。當孩子們剛學習完拼音,她就開始了對學生課外閲讀的訓練和督促,增加閲讀量,提高閲讀水平,讓他們儘早培養起良好的閲讀習慣。剛開始要求學生一天一篇兒歌的閲讀量,大多數學生都能完成,優秀的學生已達到每日流暢朗讀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水平。雖然我現在教學中年級,但是課外閲讀的量和質卻要逐步提高,雖然説學生的理解力有各種因素的差別,但是多讀,始終對孩子的心靈是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的。

由於語文的學習在於閲讀,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多讀書,讀好書。薛老師指出:作為語文老師就是指導、督促學生大量閲讀課外書籍,把孩子從教材這一方小得可憐的“水池”引到廣闊的大海里,讓他們在那裏見識知識天地的美麗開闊,滋生領略無限風光的強烈願望,以達到舉一反三、自求博取的目的。當薛老師認識到這一點時,她就不遺餘力地鼓勵學生看書,甚至可以把課外讀物拿進課堂,當學生作業完成之後便可以看各自帶的書,時間寬鬆的時候也會讓他們在統一的時間裏集中閲讀。這樣能增加學生課外閲讀時間,也有利於培養他們的閲讀習慣。學生們是很喜歡閲讀的,午自習的時候他們每個人都會安安靜靜的拿出自己的課外書籍出來閲讀,有時候如果閲讀午自習被佔用了用作其它的事情,孩子們課後會委屈的問為什麼不讓他們看書,這個時候,我的心是喜悦的,孩子們是那麼熱愛閲讀,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和學生們一起大聲朗讀,一起靜心閲讀,同樣,讓我倍感幸福。

薛老師很多明智的教法啟發了我。從前,我以為三、四年級的孩子才開始閲讀教學比較適宜,因為那時他們正式接觸作文,多看好書積累好詞好句。原來我的想法是如此傳統而又膚淺,看書不僅為了作文寫得好,成績好,更多的是充實人生、活躍思維、累積智慧。美國教育家施道弗説過:“閲讀時用於眼球移動的`時間僅佔5%,其餘95%的時間用於思維。”也就是説開動腦筋是前提,而這個就要依靠閲讀了。這是老師給予我的第一個啟迪。

第二個啟迪是,要想指導學生閲讀,作為老師,自己必須博覽羣書。現在的很多老師只重視成績而忽略了自己知識上的更新,越教越窄,越教越舊,學生越學越死。而為師範生,除了學習教學理論外,更應注意自己的閲讀層次,閲讀範圍和數量,為將來的教學生涯紮好基礎。特別如我,我覺得每天花時間看看書是一件相當有益的事,但因為很多因素自己沒能做到這一點,有時候自己會找藉口安慰自己,但其實,真的很不應該。

第三個啟迪是,閲讀教學不應只靠教師一人力量,更需要家長和學生的配合。薛老師在每次家長會上都給家長一封《為課外閲讀致家長的信》,介紹一段時間以來學生課外閲讀情況,並向家長提出相應的要求。例如,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學習閲讀;監督孩子閲讀;傾聽孩子的讀書體會;家長本身養成閲讀的習慣。這一點是我們能夠做到的,儘管只是在家長會上提及,但儘管不是每一個家長都會這樣做。薛老師不是為了形式來硬塞孩子讀書,而是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閲讀的喜悦和成就感,她的真心真意,她的身教言傳,着實讓我感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三十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閲讀能力,閲讀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識的技能。”我也將像薛瑞萍老師一樣向着推行真正的閲讀教學而努力!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6

我們學校全體教師參加了劉XX教授的《教師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聯合》講座。劉教授精彩的發言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位教師。大會中主要從二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講解。

一、 有效教學論

二、追求有效的教學

劉教授層層深入、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我們在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以及有效教學的內容。我認為開展有效教學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意識的教師。意思是説,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樹立一種運用理論指導實踐、運用理論解釋、解決問題的意識,而不能總是依賴經驗主義,把理論束之高閣。因為一切教育教學理念都是死的東西,如何使他具有生命力,關鍵還是教育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能否靈活運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下意識的運用它,檢驗它,並發展它。這樣一個理論才能成為活的理論,才能為我所用,進而實現理論的價值。我們開會學習有效教學不只是為了接受它一些理念,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這些理念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發展這種理念,使實踐更加有效。

(二)、做一個踏踏實實的學習者。我深刻體會到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勤奮學習,充實自我的重要性。作為培養新世紀人才的教師,需要各方面的知識提高人文科學的素養。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因此,我們平時要抓住一切機會學習,充電,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做一個踏踏實實的學習者。

(三)、盡力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貼近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首先強調的是三維目標的實現。通過教學,學生更加喜愛這門學科,而不是無所謂甚至越來越反感。通過教學,學生掌握這門學科的學習方法,形成這個領域的能力。通過教學,學生系統而熟練地掌握這門學科的知識體系及其相互關係,並能應用於實踐,以有效解決實際問題。

其次,有效教學源於教師的有效教學行為和科學的教學設計。教學行為是否得當是影響教學效果好差的直接因素。教學設計是否科學是影響教學效果好差的間接因素。 教學設計可以是一節課的設計,但更多的是一個階段、一個主題、一次活動或一項研究內容的設計。教學設計重在整體規劃,更多的是系統的分析和策略的選擇。它強調的是整個學段的完整和完美,而不是一節課的完整和完美。

第三,有效教學出發點和歸宿點在學生有效的學習。從教學過程四個要素來看,學生不是普通的聽眾,而是學習的主人。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主發展的過程。教師不是簡單的講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支持者。教師要避免以講代學的誤區。教材設計是圍繞學生的學進行的。

第四,有效教學能否順利實施取決於和諧良好的師生關係。

(四)有效教學要需要家長的配合。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7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學模式受前蘇聯凱洛夫的教學認識影響較深。教學主要強調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注重雙基,這就形成了我國的傳統教學模式。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不能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教學,學生的積極情感得不到體驗,意志品質得不到體現,各種層次的學生也因自身素質不同,使得上課與教師合作機會不同,教學活動都由教師來組織,學生只是消極參與。

1.數學教學要幫助學生形成數學觀念

數學觀念是人們對數學的基本看法和整體認識,是人類思維的重要特徵之一。數學教育只有把落腳點放在形成學生的數學觀念上,才能將教學活動真正納入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問題解決教學”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擺在了教學的突出位置,注意觀察、歸納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思維活動的規律,研究思維活動的發展過程,把數學觀念的培養和教育納入到了數學知識的學習、思維的訓練、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教育等過程中去。對此,學生中出現了這樣的一些不同的想法:有的學生認為“數學就像連環套”;有的學生認為“學數學有用”;有的學生認為“數學問題有魅力”;有的學生認為“善於聯想就學會了數學”;有的學生認為“數學讓我學會了思維”;有的學生認為“數學教學中使用的一些教學方法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也可以採用”。數學教育本質上是理性思維的教育,它使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面對紛繁複雜的實際問題能夠進行理性的思考.因此,不能把數學僅僅看成是計算和推理的工具、科學技術的基礎,而且要考慮它對於形成尊重真理、講究科學的思維習慣和嚴肅認真的生活態度,進而形成學生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方面的作用。這是基於觀念層面上的數學教育,是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是着眼於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

2.鋪墊師生合作交流的情感基礎,減輕學生心理負擔

學生學習數學的成功與失敗,不僅受着認識因素的影響,而且也受着情感因素的影響。情感因素時時刻刻都滲透在教學的一切環節中,它悄悄地微妙地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馬克思就曾經指出:“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對象的本質力量。”哪裏有成功的教育,哪裏就有愛的火焰在燃燒,熾勢的情感在昇華。教學既是知識技能的傳授,又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其中藴含着來自師生雙方的極其豐富複雜的情感因素。正如《學記》所指出的“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此,作為數學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數學知識,而且還應具備高超的理解力,善於暢通情感信息的交流渠道,去接納和呵護每一位學生,做每位學生的良師益友。為此,教師首先必須瞭解你所教的對象----學生,我國著名特級教師馬明老師説過:“不瞭解學生的教學本質上不是真正的教學。”深入瞭解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師應從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潛能特徵等諸方面出發,多角度觀察和分析,努力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其次,教師要主動地,有耐心地傾聽學生的真實想法。由於任何真正的認識都是以主體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因此,儘管這些想法是幼稚的或是錯誤的,但卻具有一定的“內在合理性”,從而我們就不應該採取簡單的否定態度,而應認真地去分析,理解它產生的原因和發生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措施有針對性。通過心理交往去影響他們,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動機,濃厚的興趣,堅強的意志及獨立思考的性格。只有這樣,才能鋪墊好師生合作教學的情感基礎,減輕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負擔,從而激發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持久的動力。

3.情感注入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

情感教育理論認為,情感作為主要的非認知因素,制導着認知學習.實踐也證明了良好的情感可推動人趨向學習目標,激發想象力,使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反之則會壓抑人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十分重視數學學習過程,除了研究學生智力方面的因素,如認知、理解、應用等規律外,還重視他們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信念、態度和情緒等情感因素,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主張以學生的興趣、內在動機來引導學生學習。實踐讓我們認識到,情感注入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正如和學生談話中所述:現在這種憂慮沒了、我很喜歡這樣的老師;越來越希望有更多的做莊機會;你甚至可以給老師提意見;選擇恰當方式,靈活把握契機,教師的情感注入才更加有效。從學生的談話中我們可以找到反映教師情感注入的影子:老師要用鼓勵的語言激勵學生,如:我們是數學天才,我們有學數學有天賦;對於學生提出的有創意性的問題用“精彩、精闢、有創建”等語言加以鼓勵。這種情感的注入,在對待優秀生和後進生的教學策略方面也有所體現:有的後進生認為學不會可以不學、提供一些課外讀物或安排我們解決一些比較複雜的數學問題、享有做不做數學作業都可以的特權。人本主義教育心理學家羅傑斯(crs)認為,真實的問題情境和活動是最能引起態度和個性情緒的學習方式。精心設計數學問題,創設適宜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利用情感對認知學習的制導作用,來驅動、誘導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為達到目標而迫切學習的心理傾向,學生的創造性潛能就常常會有異常的表現:我們會發現“高招”,讓老師都吃驚;引來一片讚許;不時贏得同學們的稱讚,也常令老師興奮不已。總之,讓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數學認識結構和系統建構過程,在強調自主探索和學生理解性思維活動的同時,加強教師情感的注入,關注學生情感的變化,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式學習是進行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

4.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弗賴登塔爾説:“數學是系統化了的常識.”從本質上講,數學是關於客觀世界模式和秩序的科學,數、形、關係、可能性、數據處理等,是源於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數學把握,並反過來不斷地接受客觀事實的檢驗和矯正中發展起來的。而數學過程則是在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的基礎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模型、理論和方法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充滿探索性和創造性的建構過程。“問題解決教學”的四個環節的教學過程,是基於不同教育功能和不同建構策略的實踐過程,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源於生活和經驗,通過對業已形成的數學知識進行加工、改造,向更高層次推進,並反作用於更為廣泛的現實,對其作出解釋和應用。因此,“學數學有用”,參與過程建構起來的“數學有點‘生動’了”,歷盡數學思維活動的發展過程,深諳“善於聯想就學會了數學”。以“課題”形式組織課程內容,着眼於系統認知結構的整體建構,更加趨於信息的條理化,適應學生思維存儲和提取的需要,提高教學效率。

5.重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數學再創造中學習

以現成的體系來教數學,雖然在較短的時間內也能向學生傳授較多的知識,但也存在種種負面影響:數學枯燥、數學神祕,數學是書上寫的、老師講的等.很多學生單純靠記憶學習數學,使數學學習失去應有的魅力,表現為:靠意志無法抗拒大腦的排斥、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知道學數學很重要但學不進去。發現是一種樂趣,是人的天性.我國新的課程標準的研製強調科學過程、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能力。“問題解決教學”對課程內容進行重組,以“課題”的形式組織教學,倡導學習過程的探索性,讓學生在再創造過程中學習,使數學學習過程充滿生機和活力.我認為,為學生提供適合再創造的學習材料,有了一些數學觀念和方法的鋪墊,有了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即使是普通的學生也能夠創造出數學(一般指原創的模擬)。通過再創造能夠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認識世界、解釋現象的數學能力,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數學體系的建構和形成過程,體會數學的精神。數學是研究模式的科學,是基於思維的推理形式和方法建構而成的,因此,數學教學應重視知識的系統結構,重視問題的發現和提出過程、問題的解決策略與方法。這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要涉及學生數學學習的知識目標、過程目標和情感目標,而且要涉及後人在前人的基礎上的發展。這不僅是數學教學的手段,而且是數學教育的重要目標。

6.讓學生學會合作與交流

過去,片面追求“升學率”,盲目搞“題海戰”。使學生不堪重負,使他們從厭惡數學到討厭數學教師,造成師生之間的對立。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教育要以人的全面、主動地發展為目的,因此,我們必須解決當前在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怎樣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怎樣克服“差生”的學習障礙,防止成績分化?怎樣針對“優生”特點,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拔尖人才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單靠課堂教學無法完成,開展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補充和拓展。首先,學生之間的學法差異,可以在第二課堂中進一步因人因情做好指導,包括:傳遞解惑、幫助理解、樹立信心、方法矯正、學習反省等,激勵學生思考,逐漸加強學習。其次,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拓寬數學知識面。我們在倡導素質教學的同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包括:組織學法、數學史講座、開展競賽、調查活動、成立數學研究和小論文撰寫小組、模型製作、牆報編輯小組、數學討論小組等。如在數學討論小組活動中,對數學中出現的典型疑難問題先由小組成員獨立思考,提出解題方案,再在小組內討論、辯論,集思廣益,形成討論合作之學風。這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十分有益,同時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又如,在開展競賽講座中,師生共同鑽研和解答疑難數學題。在師生的共同配合下,競賽活動要搞得有聲有色。

學會與人共處,學會合作,學會交流,是生活在信息社會的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瞭解自己,尊重他人,既有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又善於表達和交流,是當代社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一種能力,也是新世紀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標誌。合作的有效性往往取決於合理分工、有團隊精神、民主決策等,而發展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能力需要提供適宜的機會、環境,滿足主體展示自我的願望。“問題解決教學”強調用問題啟動學生思維,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學生合作與交流的機率大大增加了。另外,以合作小組和書寫課題反思性學習報告的形式,開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邊活動,使學生有了更多的討論、交流和表達的機會,這種多邊合作互動,有利於激發集體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羣體創造意識。 ?

當然,教學改革中提出的數學“合作教學”,不只是在課堂上多一些學生間、師生間的討論和對話,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他們懂得如何尊重別人,耐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如何在分享成果當中既能肯定他人,又能表現自己,從而培養一種公平友好的競爭精神,以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

教學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8

從事教育行業並不是我最初的選擇,但是從踏入教育事業的第一天開始我就下定決定要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追求更好教育的願景中去。老師是一個光榮但艱難的職業,因為老師需要傳道解惑需要教書育人。而教書遠遠不是傳授課本知識那麼簡單。教書是一種不斷積累教育心得體會不斷推翻陳舊的思想不斷地結合實際的摸索過程,教育需要完全的耐心和愛。我很榮幸成為了教師隊伍中的一員並且擁着着一批批我愛着的學生。

在從教的這些年,我把我每天的所獲都寫在一個本子上,當做自己的教育心得體會。不論是第一天的緊張和不安還是現在的從容與大方,我都欣然接受這樣的自己,因為我讓自己每一天都在進步。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並不容易,我也在每日的生活中嘗試着與老師和同學們探討,改進教學方案,思考着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怎樣引導學生讓他們的未來有更好的發展,這些都讓我的教育心得體會越來越充實。

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每天和學生和書本呆在一起,享受着純粹的知識的洗禮,享受着滿校園的朝氣蓬勃,和青春向上。也許我的青春早已遠去,但我眼前的這羣孩子們青春尚在,我不能辜負這些孩子們的期望,我會努力地把自己的知識傾力傳授給他們,我想看着他們一步一步走到屬於自己的未來,我希望用愛和希望成就他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