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通用13篇)

演講稿1.09W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能夠利用到講話稿的場合越來越多,講話稿是寫出來供宣講或宣揚的書面材料。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講話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通用13篇)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在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提前祝大家節日快樂!

今天我們升旗儀式的主題是《弘揚傳統文化,胸懷感恩之心》,所以我給我的講話起了個題目叫“中國傳統文化知多少”。説到中國傳統文化,同學們可能就認為是背背古詩詞,看看名著等,其實不然。

中國傳統文化也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華文明演化彙集而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我們就是中華兒女。中國傳統文化有這樣幾個顯著的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説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它有五千多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説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説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中國傳統文化所包攬的內容:

1、傳統文學:《唐詩》、《宋詞》、《元曲》、 四大名著等。這也是同學們每天背誦的,也是最熟悉的。

2、傳統節日:這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常見的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等。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漢語漢字:就是我們每天説的中國話和每天寫的方塊字。

4、傳統中醫:包括中醫、中藥、醫學典籍《本草綱目》等。

5、中華武術:包括太極拳、詠春拳、少林拳等。

還有,傳統音樂、琴棋書畫、民間工藝、民風民俗等,很多很多。

大家看,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多麼的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然而現在許多人,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對西方的文化越來越感興趣,例如好多人過洋節(什麼聖誕節、愚人節、萬聖節等等),還有一些人直接加入外國國籍,成為了外國人。卻把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傳統文化拋在了腦後,可以説這些人愧對中華兒女的稱呼。

作為中華兒女,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在全世界大放光彩!我呼籲:從現在做起,從國小生中學生做起,努力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知識,愛我們的祖國,做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伴隨着濃濃的春意,沐浴着和煦的春風我們一起走進了四月。唐朝大詩人杜牧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可能大多數同學都已經學習過,詩中就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再過4天就是4月5日,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清明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節,晚輩們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踏青掃墓,紀念先祖和逝去的親人。學校也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為國捐軀的英雄。

此時此刻,當我們聚集在鮮豔的國旗下,是否想到:這面代表着共和國的五星紅旗,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灑盡熱血、獻出生命染紅的呢?我相信大家的心中一定感慨萬千!一幅幅英雄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烈士們為了祖國獨立、尊嚴挺身而出,為了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從不惜千金買寶刀的女俠秋瑾;到受盡酷刑寧死不屈的江姐;從用身體勇堵機槍的黃繼光到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再到南海撞機事件的英雄王偉……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我們緬懷先烈,並不僅僅是為烈士生命的消失而悲歎,更是被他們那偉大的生命價值所震撼。那些英勇的烈士們不愧為炎黃子孫的後代,不愧為祖國永遠矗立的豐碑!

今天,作為彩香實驗中學的學生,我們擁有舒適的生活條件與優越的學習環境。花園般的校園,寬敞而明亮的教室,先進的教學設備,還有循循善誘,無私奉獻的老師,要知道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值得珍惜的!

二十一世紀,我們同學們該用怎樣的行動來緬懷先烈呢?其實新的`時代早已給清明節注入了新的內涵,清明節不單單是掃掃墓,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學會在生的世界感謝我們的父母以及所有愛我們的人。

同學們,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敬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同學、在社區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把這種文化傳統、感恩精神發揚光大,不僅是在清明節日,更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愛國家、愛家庭、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讓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品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

芬芳五月,粽艾飄香。提及端午,浮現在我們腦海的,是這樣一個佇立在浩蕩江岸的背影。他沉默地望了一眼身後的山川,緩合上雙眼,像滄涼的人世告別,寫盡了離騷的屈原,以這樣絕望的方式給自己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冷豔的句號。

伴隨着屈原投江的悲壯,端午節來到了華夏兒女的生活。後人為端午節的`淒涼漸漸注入了愉快的氣息,彷彿想為屈原抹去生命中的哀愁心酸,祭奠着,惜憐着屈原短暫的生命。然而,他的身軀落入汨羅江,化做一股至明至澈的水,他的靈魂,帶着對祖國的赤誠、對百姓的責任,在中華國土上空熠熠生輝。

今天,端午的氣息正圍繞在我們的身邊,屈原的靈魂在明朗的天空中停佇,向我們宣讀着誓言,愛國、責任、忠誠、堅貞——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精神,因端午節的代代傳承,應時刻鐫刻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

對祖國的赤誠之心凝結在一起,引領着中國走向強大。而責任,則讓我們的生命煥發光彩。責任存在於生活的點滴,不僅有對同學、朋友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對於作為國小生的我們,還有對老師、父母殷切希望的答覆。

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我們不能讓它斷流;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應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端午,是屬於我們的節日,讓千古傳承的信念,在我們的花樣年華中永不退卻。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4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我念起這首古詩,就會想起過春節時的歡樂情景。可春節並不是天天有的,所以我只能每天翻着日曆,不停地盼啊盼啊。

終於,我盼望已久的春節總算來臨了,當然,每到這一天,大家都會各自忙自己的事,準備吃的、用的、穿的、放鞭炮、穿紅大衣。我們家也不例外。晚飯過後,我硬拉着爸爸帶我到廣場上去放煙花,爸爸經不起我的軟磨硬泡,只好答應了。

來到廣場,那裏一片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的.做遊戲,有的散步,有的跳舞。你瞧那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先拿出煙花往地上一放,點上火,然後迅速跑開,隨着煙花“嘭”的昇天聲,她臉上露出了會心的一笑。

放煙花的時間終於到了。“嘭嘭嘭”,許多煙花都昇天了,抬頭仰望,你看,那煙花多美呀,像一位位婀娜多姿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像一隻只蝴蝶在展翅飛翔,又好像許多綻開的花朵在與星星聊天。真是無比生動! 看着那一張張笑臉,我也忍不住躍躍欲試,隨後,我也拿出煙花,點了火,煙花陸續昇天,我高興得拍着手跳了起來。朵朵“鮮花”把深藍的夜空裝扮得絢麗多彩,似乎比那春天還要充滿生機、充滿快樂,彷彿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圖畫。

我們的中華民族是偉大的國家,是歷史悠久的國家,尤其是那些富有中國文化歷史的傳統節日,真是讓許多外國人讚不絕口,我真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春節的`習俗可多了!有貼春聯、貼“福”字、剪窗花等等。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春聯的種類很多,根據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等。“門心”貼在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在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在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在相應的地方。

去年的春節我們家還貼了一個倒“福”字呢。春節貼“福”字,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嚮往和祝願“福氣”、“福運”,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説:“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春節的習俗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我真盼望春節能早日到來!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6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有關端午節起源的傳説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歷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為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會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讓我們懷着對偉大愛國之士的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在此,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謝謝。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

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可以辟邪消災。

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8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大家好,我叫孫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國學像一陣春風吹進我們的校園,吹進我們的課堂,吹進我們的心靈,理解傳統文化,進步自身修養,弘揚傳統文化,美麗情滿中華。

神州大地,國家傳承千年,何為國學?那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歷史長河中中經得起時間洗煉而深沉下來的可以在千百年還能給人以深入啟示,從中受益的精神財富,文化深沉。

《弟子規》教導我們人們生活的標準,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標準,“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句雖短,意深入。孔子關於學習和交友的態度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三人行,必我有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一句意為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第二句告訴我們要勤奮努力學習,多向別人請教,第三句告訴我們要真誠對待朋友,這些話雖出自二千年的孔子之口,但至理名言,意義深入,正所謂:“海納百川容乃大”,我們假設想具有高山的.宏偉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點滴。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國學裏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我慶幸洪小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入感到濃濃傳統文化的薰陶,我明白學習國學經典,就是要以史為鑑,以古為鏡,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實現人生夢,實現中國夢!

詩韻上週和我一起準備了一篇稿子,説是學校要舉行國學經典的演講比賽。

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9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這些節日無一出深厚的文化底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賞。 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中國文化便一直薰陶着我們成長。當時間的沙漏漏下最後一粒砂粒,金子的本色才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痕劃過最後一瞬間,珍珠的色彩才會如此耀眼;當六年的養分在體內積累,毛竹的生機才會如此蓬勃。正是由於歷史的洗禮,在漫漫的長河中,最後誕生了華夏兒女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就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現如今,知道重陽節的人越來越少,知道感恩節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七夕節的人越來越少,而知道情人節的人越來越多了。對於我們先輩留下來的許多傳統節日,在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都置之腦後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崇洋媚外嗎?這難道是我們口口聲聲説的責任感嗎?然而,我們身邊也有不少的人在為我們做榜樣。他們能堅守自己的.信念,鼓勵人們學習繼承傳統文化,學者馬寅初不就是嗎?他積極倡導我們青少年應當多學習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雖然現在的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不能丟!因為我們是否想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否被他國文化所取代?這個答案無非是用我們的行動來回答。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要用行動來作為回答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繼續發展的基石;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共同保護,共同繼承的使命。傳承中國文化,讓我們堅定信念,共創美好中國。昔往矣,若不是司馬遷瀝盡心血,怎會有《史記》這樣的千古佳作流傳至今,若不是李時珍跋山涉水,怎麼會有《本草綱目》的福祉遺留萬年,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麼會有《石頭記》的哀婉催淚?看今朝,是誰苦心專研十餘載,終便兩星成?是誰奮鬥十八年,終抱金牌歸?是錢學森,是申雪與趙宏博。是他們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們能夠這般堅定,這般執着。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有的人“啃老”就像一隻“吸血蟲”一樣,在吸食着父母長輩們的“血”。我認為這些人當中有一點共同的因素,那就是沒有繼承優秀的中國文化。東漢黃香年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體温將父母的被子温暖之後,再請父母安睡,在夏日時,自己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還有孔融,只有四歲就懂得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們,自己卻吃小的梨……這不正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嗎?

傳承中國文化,我們雖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能點亮一點星光;傳承中國文化,我們雖如綠葉,但能點綴整個春天;傳承中國文化,我們雖如一葉扁舟,但能驚動大海。朋友,讓我們一起傳承我們優秀的中國文化吧!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一年級的學生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中華文化,做文明國小生》。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光芒燦爛,她是五千年華夏文明與智慧的結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融四歲,能讓梨。孔融雖小,卻懂得尊敬長輩,令我們肅然起敬;周恩來12歲時,就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偉志向,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在四川大地震中,9歲的林浩,面對危險毫不畏懼,勇救兩名同學,是我們學習的典範這些具有傳統美德的少年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裏數不勝數。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國小生,我們應該處處以他們作為自己的典範。在學校裏,勤學善思,努力學習,廣泛地閲讀書籍,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堅強的意志;作為班幹部,處處以身作則,為其他同學樹立典範,並且盡心地去幫助身邊的每一個同學。在家庭中,孝順長輩,主動幫助父母親分擔家務,從來不讓爸爸媽媽操心!如果同學們,讓用自己的老實、勇敢、勤奮、善良、自信等優良美德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位名副其實的美德少年!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1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愛國精神重拾傳統文化”,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之間,已是4月份了。再過幾天,本週的週五就是清明節了,“人間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每年的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清明時節,也是人們春遊、踏青的好時機。

清明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祭祖和掃墓是清明節中的重要儀式,歷代沿襲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這個特殊的時候,我們都應懷着無比沉重和景仰的心情來緬懷革命先烈,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回首中國百年的近、現代史,每一頁歷史都寫滿了英烈們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不屈外辱,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秋瑾;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等等,一代代中華兒女為了崇高的革命信念,馬革裹屍,戰死沙場,壯志未酬身先死,留下一曲曲千古傳唱的英雄讚歌。

同學們,今天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多麼幸福的時代啊!從未經歷過衣不蔽體、食不裹腹的艱苦歲月;從未經受過親人離散的戰亂之苦;也不曾小小年紀就為生計四處奔波。今天,在我們的身邊灑滿了和煦的陽光,擁有舒適的生活條件與優越的學習環境,整齊的校園,寬敞而明亮的教室,還有那循循善誘,無私奉獻的老師……

我們要明白:燦爛的中華文明是我們的祖先創造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的鮮血換來的,寬裕的家庭生活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拼來的,要永遠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祖先,感恩先烈,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父母和師長。

傳統文化如同民族的靈魂,藴含着不屈的希望與力量;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長期積澱和凝聚之後又經後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從種種節日風俗裏,後世的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先民生活的歷史文化圖景,所以傳統文化是民族發展的原動力,給人們勇攀高峯的鬥志與毅力;當承載着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不再受重視,節日的文化內涵漸漸被遺忘,中國“文明古國”的盛譽也將不復存在,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傳與弘揚,從自身做起,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1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從現代追溯五千年的歷史。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的文化,這些文化都是古人,我們的失人,從他們身上演變而來的。比如,屈原是清明節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現在,絕對會是一位偉大烈士,供在中國最大的烈士陵園。

由於屈老的堅貞不屈,為國為民,不畏強權,誓死不做賣國的,寧可跳入江中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會為了一點小利益,而出賣國家出賣自己的人格,不會踐踏自己的尊嚴。

屈原死後,他的後人們為了紀念他,雖然他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但是現實中還是需要表示一下的,他們在屈原自殺的江中划着小船,撒着用葉子包着的米團,人們覺得這樣魚蝦就會吃這些米團,而不會吃屈原的軀體了。由此在江中划船變成了賽龍舟,撒米團演變成了現在家家吃的粽子,而在那一天人們把那一天定位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之士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便對西方現代科技有一種盲目的恐懼或崇拜,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國門,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也在國人心中種下了恐懼而又歆羨的種子。科技強國也被無數國家奉為圭臬。科技霸權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現代科技的優勢展露無遺。

但我們就該為此放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講究仁義禮智信,中國文化具有兼容幷包性,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偉大的中國文化是我們傳承千年,歷久不衰的法寶,也是我們走向復興,開創未來的根本保障。雖然,傳統文化不乏糟粕,虛榮、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體現。但,我們不能否認傳統文化的精髓讓我們經久不衰,綿延不絕。文化的包容維持着中華民族的和諧與穩定,也為民族大家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使其煥發生機。五千年的積澱造就的是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社會轉型期的今天,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這碰撞與融合中,各自煥發出新的的生機。科技賦予傳統文化科學特性和創造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而科技發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念等,深刻的影響着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着傳統文化。在科技條件下,傳統優秀文化經過現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創造活力,它既藴含了現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導着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斷創新和發展,永葆生機和活力。發揮科技優勢,改造傳統文化,是保持傳統文化生機的不二法門。

同時,傳統文化的道德原則、和諧理念也指引着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科技的發展與走向。先進科技的'發展為人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現代建築的發展並隨着鄰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進步伴隨着健康的,電子文檔的的發明也不可避免地產生書寫能力的退化。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也只能依靠傳統文化。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令舉世深思的論點:“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説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在巴黎宣佈,解決21世紀人類的生存問題,必須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學説中汲取智慧。弘揚傳統文化,解決科技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也指引着科技的發展。

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機與活力!

弘揚傳統文化 胸懷感恩之心國旗下講話稿 1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什麼是文化?《説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文就是我們的語言文字內的各種象徵符號,就是我們的文物典籍、禮樂制度,就是我們的人文修養、美、善、德行。“化”則指事物形態或性質的改變。所以,文化就是指人們在生活中通過不斷改變來實現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世紀之交,中國正走向一個全新的領域。在極大地提升了經濟實力的同時,我們驚奇地發現,中國文化正走向混亂。由於信息技術的普及,高科技產品的推出,知識的更新,各種文化正急速地碰撞、交融。中國傳統文化也正在接受新時代的全面考驗。

現代的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文化呢?

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藝,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哲學宗教,深刻的道德倫理,都是我們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地位。黑格爾説:“傳統並不僅僅是一個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收過來的重視地保存着,然後毫不改變地保持着並傳給後代。”傳統文化並不是死板的,無用的文化,所藴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無時不刻地影響着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時尚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基礎。傳統文化在影響現實的同時,也在新的時代氛圍中發生蜕變。只有文化與現實生活相適應,這種文化才能存活,這就是時尚文化。

每個人對文化的追求是不同的。浪跡五嶽、神遊九垓的李白追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淡泊名利、歸隱田園的陶淵明追求“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多愁善感、忠貞愛國的李清照追求“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他們都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詩人淡泊名利、追逐理想、忠貞愛國的情懷依舊是現代人應該傳承發揚的寶貴精神品質。儒家文化依舊是我們的時尚文化。

在當今的時尚文化領域裏,離不開傳媒設備。打開電視,一檔檔娛樂節目充斥着公眾的視覺。打開電視,滿眼都是歌唱選秀節目,讓我們覺得只要歌唱得好,就能出名。大多數人喜歡音樂是因為它的旋律,給人氣韻生動的線條美,讓人聽着舒服,所以各大電視台推出歌唱類節目來吸引觀眾眼球。但當這類節目大面積氾濫的時候,人們會發現,音樂似乎沒有什麼吸引力了,開始感到厭煩。這是為什麼呢?

每天生活在歌聲裏難道不好嗎?其實,音樂最打動人的地方不是旋律,不是節奏,而是歌詞,是歌裏面包含的理性精神。古人云:“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當歌手用情去演繹歌中的角色,當歌手把飽含深情的文字唱出時,這樣的音樂才是豐滿的,有內涵的,才能真正深受人們的喜愛,經久不衰。就像我國著名的琴曲《高山流水》《瀟湘水雲》,不是因為彈奏者的技藝有多麼高超才流芳百世的,而是因為歌曲裏面藴含着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們的精神讓我們倍受鼓舞。

傳統文化的現代時尚化,是我們必定要經歷的陣痛。棄其糟粕,取其精華,中華傳統文化才能得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