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一年級家長會發言稿子

演講稿1.52W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家長,下午好!

一年級家長會發言稿子

很榮幸學校能給我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代表家長在這裏發言。自從五班的班主任王素軍老師告訴我這件事之後,我的心情就一直很忐忑。我的兒子董秋雨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通非常平常的孩子,是屬於那種丟到孩子堆裏就找不着的。況且兒子也是剛剛上國小,我們做家長的對於孩子的學習輔導也是一片空白,沒有多少實踐經驗。因此實在無法代表在座的諸位家長,在此只能説説我對國小教育的幾點思考。

上個星期六下午,兒子在客廳看電視,我正在書房對着才寫了半張紙的稿子發愁。這時老婆進來問我:“寫得怎麼樣了?”我説:“才一點點。”她説了一句把我給逗樂了:“不行,上網搜搜?”看來網絡真的是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想這種網絡也正這樣悄悄地改變着教育。

我個人認為教育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信息流動,只不過這種信息流動更復雜更高級更難於把握。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廣播式的,一個老師對着五十幾個孩子,信息流基本是單向的,從老師流向孩子。就像是傳統的客户機和服務器模式,信息流就是“下載”,服務器有什麼,客户機就有什麼。這就像我們上勝利石油管理局內部的局域網,局網裏有什麼,我們就只能看什麼。每一個孩子不可能跟老師有足夠的信息交流,因為老師這個“服務器”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有限,上行的帶寬要遠遠小於下行的帶寬。而隨着網絡技術的不斷革新,電子郵件、論壇、社區、搜索引擎、博客等的新生事物的出現,網路的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網民由傳統的受眾變成了信息的製造者和傳播者,這些變革對教育的影響無疑將是深遠的。

2008年2月26日方一賀的家長在五班的博客上留言:“一年級五班方一賀同學的音樂書丟了,是在星期二下午的音樂課後丟的,有哪位同學見到了,請送給方一賀,謝謝!”別看這麼簡單的一條留言,已經將傳統的網絡給顛覆了。瀏覽博客的人變成了信息的製造者,受眾變成了信息的發佈者,網絡從目的變成了手段,這才能使網絡的參與者彼此之間平等的互動成為可能。我不知道方一賀同學的音樂課本是不是已經找找了。如果還沒有,兒子説他們的音樂課是在學校的舞蹈教室上的,如果有別的班的孩子撿走了,請還給方一賀。兒子放學回家回家之後很少説學校裏的事情,即使方一賀是他最好的朋友,就坐在他的前面,如果沒有網絡,我也不可能知道這件事情。我想所有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都跟我一樣,飢渴地尋找一切有可能得到的跟孩子有關的信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育的第一要務是交流和溝通,不瞭解自己的孩子每天在經歷什麼,每天在想什麼,教育的針對性就無從談起。強迫孩子去做什麼很容易,但是真正瞭解孩子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做則很難。春風化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原來人們認為以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時代的到來,必然推動整個社會更加公平、開放,社會的機會更加均等。其實不然,專家認為一道“數字鴻溝”已經出現,其作用比文化鴻溝——“文盲”與“非文盲”,語言鴻溝——“英語盲”與“非英語盲”的影響還要大。網絡技術使得熟練運用它的人羣與不能熟練運用它的人羣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漸漸地成為階層分化和貧富分化的助推劑。鴻溝只能越變越大,跨越它將變得越來越困難。唯一能做的就是儘早跨到鴻溝的對面,面對挑戰的不僅僅是老師,還有我們在坐的每一位家長。

一年級剛開學的時候,我就提議幫五班開一個博客,希望它能成為老師、家長和學生交流的一個平台。很慶幸,五班的班主任王素軍老師是一個非常開明而又有耐心的老師,我想沒有她的大力支持,五班的博客不會一直堅持到現在。一開始,博客的主要功能是公佈作業。因為剛上學的孩子還知道怎麼記作業,把老師每天佈置的作業公佈在博客上,極大地方便了五班地家長們給孩子輔導功課。再後來,成立了家委會,家委會的一些活動和建議也開始上到博客裏。另外,還有老師對每次考試的點評、對孩子的獎勵。我想這些對於每一個家長來説都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在班級博客的影響下,陸陸續續又有若干家長以孩子的名義開了博客,把自己每天教育孩子的體會和心得記錄在博客裏與所有的家長一起分享,博客又成了家長們進行經驗交流的平台。

下面這一段是我從五班史雙睿同學2007年10月30日的博客上節選下來的。“今天睿睿給我講了個小笑話。她説一個人看到100只企鵝,他問第一隻你每天都幹什麼呀?第一隻説吃飯,睡覺打豆豆。他問第二隻,第二隻也説吃飯睡覺打豆豆。他一直問到第99只都這樣回答。他問第100只説你每天干什麼?第100只説吃飯睡覺。睿睿問我他怎麼不打豆豆呀?還沒等我説話,自己就大笑着説,他就是豆豆呀。”看完了這篇博客,睿睿這個可愛的愛説笑話的小女孩的形象就深深地留在了在我的腦海裏。我把這個笑話同樣講給了兒子聽,但更多地歡樂則是留給了我自己。

我個人認為現在的教育生態環境不是更好了,而是更差了。就像人們雖然都從平房搬進了高樓大廈,生活條件更好了,但是彼此之間交流得更少了,反而更陌生更隔閡了。記得我們小的時候雖然沒有大人管,但一放了學,一幫小夥伴在一起玩得不亦樂乎。但是,現在孩子們放了學,回到家,除了做作業,就是看電視玩遊戲,幾乎沒有跟同齡人玩耍的機會。我總以為做家長的如果不能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孩子在這種缺少玩伴的成人環境裏成長,即使學了很多才藝,在心靈的成長和性格的形成上還是會有欠缺的。所以作為家長,每逢週末,我總是儘量找時間或者帶兒子去他的同學家或者邀請他的同學來我們家,給兒子創造與同齡人一起玩耍的機會。我相信,一個完整的人格是在跟同齡人不斷地相處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博友“木棉”2007年9月30日在博客上留言説:“目前的教育趨勢是學校需要大量的義工,將原本由單一老師操作的課堂變成一個‘社羣’,讓孩子的接觸面得以擴展。人各有長,家長的熱心與專長在這裏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發揮,對學校是無價的貢獻,對孩子更是很好的榜樣。”對此我深表贊同。

兒子他們這一代作為獨生子女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作為家長需要做的不僅僅是管他們吃好、睡好、學好,還要跟老師和班裏其他孩子的家長共同組成一個大家庭,組成一個學習型的.社區,把自己真正融入其中,成為積極的一分子。有一句話説的好:“跟孩子一起成長。”可是怎麼成長?就是在這個學習型的社區裏跟所有的家長、所有的孩子、所有的老師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個完整的社區就應該像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老師、家長、孩子缺一不可,特別是家長,承上啟下,作用非常重要。

一個社區最缺的是什麼?是義工,是志願者。光憑几個老師,其實什麼也做不了。只有家長們做義工,無私地奉獻,老師和孩子們才能教學相長,樂在其中。其實家委會就是一個義工組織,家委會的每一個成員就是名副其實的義工。據説,一項工作中只有不到10%的部分是核心的有創造性的,其他大於90%的部分都是非核心的、輔助性的、重複性的勞動。當一個真正完善的社區形成了,教師就不用再高居教育金字塔的頂端,而是變成了教育網絡中最重要的一個結點。如果家長和家委會的成員能夠將一些重複性的、簡單的工作從老師那裏分擔過來,讓老師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創造性的教學活動中,學校幸甚,家長幸甚,學生幸甚!

最後在這裏做一個廣告,為一年級五班的博客做一個廣告。在座的家長如果想訪問五班的博客,只需要在搜索引擎百度或者google裏輸入“勝利實驗國小一年級五班”,就可以找到了。希望大家都去坐坐,我相信經過所有家長和老師的努力,孩子們生活的社區一定會更加美麗。

另外,我的這篇發言稿就是在博客裏一邊寫一邊改的,歡迎感興趣的家長瀏覽並批評指正。我的發言完了,謝謝!

P.S.(2009-10-9)今天晚上在勝利實驗國小的網站上無意間搜索到這篇發言稿,裏面還有這張我第一次見到的當時的發言照片,現轉貼在這裏留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