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以清明節為主題活動個人講話稿範文

演講稿8.85K
以清明節為主題活動個人講話稿範文1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我親愛的曾祖奶奶,你為何一去不復返了呢?

以清明節為主題活動個人講話稿範文

去年十二月,我的曾祖奶奶躺在牀上安詳地走了。幾天後,我們把曾祖奶奶葬在了山上的墳墓裏。冬去春來,清明就到了。

以前的記憶中,清明節是一個好玩的節日。小孩子們比賽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找到墳墓,誰就是最厲害的人,可是今年我一點也沒有這樣的心情,反而心裏很沉重、難過,因為我從曾祖奶奶去世了的陰影中剛剛走出來,又要去觸碰這一切。雖然她走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現在我就在我眼前。

我們來到墳墓前,有的拿掃把掃去落葉灰塵,有的拿鋤頭除去灌木雜草,使墳墓能幹淨一些。小孩子們擺上鮮花。在此同時,我看見了曾祖奶奶的照片,陷入了哀思:“我親愛的曾祖奶奶,您在天國還好嗎?因為我們知道您喜歡熱鬧,並且喜愛小孩子,看到我們小孩子就笑眯眯的,所以我們小孩子都來了,我們來看您了!”想着想着,兩行淚不由自主地落了下來,從悄悄落淚到放聲大哭,媽媽安慰我説:“沒事,沒事,天國裏沒有悲傷,也沒有病痛,曾祖奶奶在那裏會很快樂,不要傷心了,沒事的,沒事的,曾祖奶奶也不希望看到你哭啊!”聽了這番話,我漸漸地停止了抽噎。

打掃時,我在旁邊默默幫忙;整理時,我在邊上遞東西;下山時,我久久不願離去;在路上,我時不時地回頭看曾祖奶奶的墳墓。

回到家裏,我想了很多很多:人在世界上真的是很虛空,我的曾祖奶奶享年96歲,還不是要歸於塵土,有些人會説 96歲!那她不是很幸福了啊!其實96年一轉眼就過去了,人生畢竟是短暫的,要學會珍惜。

清明,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我願託你把我的哀思寄往天國,寄給我最最親愛的曾祖奶奶。

以清明節為主題活動個人講話稿範文2

垂柳吐綠,細雨絲絲,清明節總是在微冷的初春悄然而至,不同的風物,同樣的哀思。滿目的荒涼,微冷的春風,搖曳的黃菊,更增添了些許悲涼;睹物思人,此情此景總會讓我們想起那些遠離我們的親人,也許清明註定是這樣一個緬懷的節日,陰冷的天氣,薄薄的細雨,讓人黯然神傷……

每當清明節的時候,我都會特別想念逝去的外婆,每次在外婆的墳前都好像有説不完的思念,每每想好好説一番都不止從何説起,也許這就是情到深處語亦難吧。看到那微禿的墳頭,便情不自禁地潸然淚下,腦海裏便會浮現出和外婆相處的時光。很小的時候,外婆總是喜歡拉着我,坐在門前的石頭上,瘦瘦的手總是撫摸着我的頭,那時的我特別喜歡聽外婆講一些好聽的故事,外婆沒有文化,可她的故事卻永遠那麼精彩,在外婆講故事的時候,我總是很安靜的聆聽,也許是和外婆相處的久了,對外婆的感情很深厚,知道今日,回憶起那些時光總是覺得很温馨,很懷念,有時候想着想着,就會沉浸在裏面,彷彿外婆從未離開……

家鄉有個很特別的習俗,每當清明節的時候,長輩都會給晚輩雞蛋,鴨蛋之類的,寓意健康平安,外婆活着的時候,清明節那天我總會早早地跑到外婆家,然後看着外婆,拿出各種蛋塞滿我的衣兜,然後和一羣玩伴跑着去爭那個簡單的鞦韆,可是説外婆給的雞蛋和鴨蛋是我清明節最好的禮物,也是清明節最美好的回憶。隨着我慢慢長大,不能像以前那樣天天黏在外婆身邊,一有時間,我便會到外婆家裏,聽她講各種事情,有時候真希望能一直這樣陪着外婆,一直聽她講一些讓她開心的事情,可是這個願望卻不能實現……

流年中,斷斷續續的零碎花絮,在這個特殊的時節,突兀珍貴,傷心,動情處,淚濕衣襟。那是清明的前幾天,我接到母親的電話,電話的那頭母親嗚咽地告訴我外婆去世了,聽到這個消息我真的不敢相信我的`耳朵,那個一直疼我,愛我的外婆就這樣離開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慈祥的臉,電話這頭的我也和母親一樣早已淚流如雨,那些曾經的點點滴滴在腦海裏一遍遍的回放,外婆慈愛的聲音也一直在耳邊迴盪,而我卻只能無聲的流淚。那年的清明似乎特別的清冷,站在外婆的墳前,眼淚像決堤的湖泊,幾個月前還好好的外婆如今只是一抔黃土,此情此景,那種悲傷用任何言語來形容都是蒼白的,我一直希望陪着外婆,在外婆彌留之際卻沒能見外婆最後一面,這或許是我永生的遺憾吧……

思念,是沒有方向的風,吹散了歲月的痕跡。凌亂的舞步,走過漫長的四季,在温情日子裏涅磐成詩。即使不能緊緊相依,也期盼有相互靠近的機會。漸行漸遠的腳步,寸寸如傷的情感,在心與心疲憊的夾縫中,丈量出一種叫距離的殤。外婆已經離開了兩年,每當清明的時候都會格外思念外婆,那些曾經的記憶是那樣的清晰,時至今日,我對外婆能做的也許只有回憶和祈禱,可我仍然希望遠在天國的外婆能聽到我的祝福,在天國能夠開心,看着那在風中搖曳的黃菊,我只能默默地雙手合十,默默地祈禱,祝願逝者安息……

以清明節為主題活動個人講話稿範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濛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爸媽媽因為思念家鄉,便一起到美麗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鬱鬱葱葱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裏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着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地飄灑着,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啊!我們欣賞着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着。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生機。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歎。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遊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着不願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麼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

我們又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着,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羣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今天,清明踏青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麼的美好,四月的鄉村,到處呈現着別樣的風景。

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沉了下去。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悽清、幽暗。微風在樹枝上纏繞着,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一切都是濕漉漉的,擁擠的街道,門前的自行車,懸掛的條幅,還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們。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裏説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一切的一切都在想我們傳遞着一種清冷的氣息。

以清明節為主題活動個人講話稿範文4

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這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羣,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遠山隱在雲霧裏,近樹籠在孤煙前,小橋流水,愁鴉悲啼,雨洗清秋,風吹哀愁,唯見煙雨一片蒼茫,不見人家與炊煙。好一個傷感寂寥的行旅,好一個悽迷彷徨的畫面。抬頭偶望,墓地黯然見: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朦朦,青草何離離。一片荒涼,一片悽迷,一片死寂!山孤煙霧薄,樹小雨聲稀!風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銷魂,何處暗香盈袖?拔淨一片亂草,擺下幾杯冷酒,燒上一把紙錢,風雨愁煞人,杯土帶愁,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唯有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昔日種種,猶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隨緣到天涯,念千里孤墳何處話淒涼?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斷魂"?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我無憂的歲月裏,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

這首詩,今天讀來仍然那麼哀怨,那麼親切。古往今來,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又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但對親人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再是生活的負擔。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援手於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只要心中有愛,愛就會沒有遺憾,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

以清明節為主題活動個人講話稿範文5

耳邊揚起悠悠的樂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心隨着歌聲飛翔,思緒追溯到千百年前……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他詮釋了蘇軾一生熱愛生活,對待生老病死抱之以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更是堅信自己的理念:“人可以返老還童。”在國遭外侵之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凝聚了他滿腔報國熱血。即使已是“老夫聊發少年狂”仍為國“左牽黃,右擎蒼”。中秋佳節,明月之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傳達着蘇軾對天下人的美好祝願,也唱出人生的自然規律“天下無不敬的筵席。”蘇軾對之,則是豁達、豪邁、平常以對,將思念化作一番美好的祝願。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觸起了杜甫一片憂國之情,對待安史之亂,他無能為力。只能在詩的天地中表達內心的沉悶悲愴。看見百姓流離失所,只能為他們送上一句“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只能在內心祝願,“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寒士俱歡顏。”但當唐軍的勝利之時,他又似狂喜的寫到;“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他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融為一體,他用氣魄渾厚,沉鬱悲愴的詩句,記敍了那段腐敗黑暗的歷史。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它傳頌了李白對未來的信心,雖然“行路難,”但路總會順暢,理想也會實現,“俱懷逸心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更是一句無與倫比的絕唱,也是人應當具備的信心,他性格豪放,詩更是豪邁奔放,飄逸灑脱地面對人生,激志昂揚,滿懷信心。

歌聲依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心,隨着歌聲飄揚,思緒又飛回千百年後…

千百年前,他們留下了壯志凌雲的詩,鼓舞人心的詞,他們傳達一個個祝願,一種種精神、豁達、樂達、豪邁、憂國、愛國……都在他們留下。

千百年後,我們追憶他們,讚頌他們,傳承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