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端午節國旗下的講話稿(通用5篇)

演講稿1.78W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都跟講話稿有着直接或間接的聯繫,講話稿是指把在一定場合下所要講的話事先用文字有條理的寫出來的文稿。怎麼寫講話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國旗下的講話稿(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國旗下的講話稿(通用5篇)

  端午節國旗下的講話稿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喜迎端午節,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知道自己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珍惜我們寬敞明亮的教室,珍惜我們學習的機會。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最後祝同學們期末考試取得理想的成績,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節國旗下的講話稿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本週星期四,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又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端午節 又稱端陽節。民間流傳着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那麼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

第一,端午節是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是愛國的節日。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

第二,端午節是衞生節。端午前後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以驅蚊蠅淨化空氣。

第三點,端午節是體育節。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競渡能對羣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第四點,端午節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可口粽子。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因為地域不同,各地的習俗也稍有不同。有些傳統的習慣已經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我們瞭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們能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另外,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也是第17個全國愛眼日,我們要怎樣愛護眼睛呢?要注意飲食,平時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來補充眼睛所需的營養,平時注意用眼衞生,不用髒手揉眼睛,注意多休息放鬆,多參加户外運動,少玩電腦少看電視,避免眼睛疲勞,每天做做眼保健操,使眼睛周圍血液循環通暢就可以了。謝謝大家!

  端午節國旗下的講話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重視傳統,弘揚特色”,再過不久,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付説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然而在2000年,端午節被正式認定為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不能不説是我們的尷尬,韓國江陵端午祭起源的時間較中國的傳統端午節晚一千多年,從中反映出我國的傳統文化逐漸流失與退化。隨着時代的變遷,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人們似乎對洋節過分偏愛。當我們站在對聖誕的霓虹燈下,不要忘記在除夕陪陪家裏的爺爺奶奶;當我們在萬聖節狂歡的時候,不要忘記在中秋節與家人坐在一起賞月團圓;當春節的年味越來越淡,當元宵的燈會不再流光溢彩,當端午的龍舟不再激情澎湃,當中秋的月餅再也品不出深摯的內涵,我們似乎失去了什麼?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閃加強和洗禮,傳統節日背後流傳的是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文明,是廣博的底藴和千年不變的民族精神,從七夕的金風玉露,到重陽的登高賞菊,從秦腔的底藴悠綿悠綿,到京劇的唱唸坐打,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華夏文明浩繁的史帙中顯得那樣熠熠生光、璀璨奪目,我們是中華民族未來的'棟樑之材,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就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國的優秀傳統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讓華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端午節國旗下的講話稿4

老師和學生: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也叫端陽節。

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生於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楚國。他誠實、博學、有才華,在楚國佔有重要地位。因為堅持要對抗秦國的侵略,被攻擊拒絕,被楚王趕出朝廷。屈原在流放期間義憤填膺,寫了很多充滿愛國主義的詩,如《離騷》,《天問》,《九歌》等等。後來,秦軍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失千里,屍橫遍野。屈原的心被刀子絞着,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國家毀滅的慘狀。農曆五月初五,他寫完鉅著《懷沙》後,投河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樂章。

人們喜愛屈原。聽到屈原自殺的消息後,他們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但沒有找到。他們怕河裏的魚蝦咬屈原的屍體,就把糯米裝進竹筒裏,扔進水裏。他們想用糯米餵魚蝦來保護屈原的身體。從此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自發地來到河邊悼念屈原,也在洶湧的波濤中划船,象徵着人們爭相打撈屈原的屍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賽龍舟的習俗就形成了。

屈原已經去世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在這裏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以及“與日月爭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無論時間如何變遷,他永遠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

讓我們懷着對偉大愛國者的尊重和珍惜來看待中國的每一個傳統節日。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保留着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謝謝大家耐心傾聽。在此,請接受我對你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端午節國旗下的講話稿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到了我國一個傳統節日,大家知道是什麼節嗎?民間流傳着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那麼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也是一個愛國的節日。千百年來,閃耀在屈子身上最耀眼的光芒,就是綿綿不盡的愛國深情。作為一位愛國詩人,他是中華民族千載傳承的精神典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

端午節也是衞生節。端午節可謂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節點,類似於今天的“公共衞生日”。端午前後正是春夏交替之時,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以驅蚊蠅,淨化空氣。這也是為什麼端午節的祝福語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樂”。

端午節還是體育節。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進度能對羣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端午節更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可口的粽子。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一到端午,大街小巷到處粽葉飄香。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種,更為繁多。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同學們,你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大家共同傳承。希望你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建設祖國貢獻心智的新時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