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推薦】文明演講稿集合8篇

演講稿8.98K

演講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怎麼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明演講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文明演講稿集合8篇

文明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孫禕。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我們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她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翻開浩瀚的歷史,既有張良拾靴、孔融讓梨、程門立雪這樣千古傳頌的典故,也有“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代代傳承的道理。正是這種文明禮貌、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有了“禮儀之邦”的美譽。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就崇尚文明禮儀,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國小生,傳承文明,踐行美德是我們肩負的責任。

我們的一言一行,無不體現着一個人的品質與修養,道德與情操。無數事例也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就是要有高尚的美德。記得曾讀過這樣一則故事,1959年,新中國的偉大毛澤東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座,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不忘師恩的故事,給我們留下了美談,做出了榜樣。作為國小生,我們更應該是文明的先鋒,禮儀的標兵。遇到師長、來賓,主動問好;在與同學的交往中,能和睦相處,友好合作。在家裏,孝敬、體貼父母,尊敬長輩。

文明,懂禮貌的現象雖然隨處可見,但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某些不文明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總能見到與我們的美麗校園不和諧的紙屑、食品袋,糖紙隨處亂扔,甚至有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有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室裏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還有部分同學講髒話、粗話。這一舉一動,無不表現出一種文明的缺失。“小而不為,老來何為?”作為學生,除去學習,學會做人更是重要的一課。文明禮貌就是做人的前提。如果人人都能講文明,有禮貌,那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其實,文明禮儀就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不亂扔垃圾

讓我們把文明帶進校園吧。學校是我們的家,這個家的整潔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來創造,這個家的美麗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來維護。讓飄揚在風中的紙屑和校園告別吧,讓沉睡在地上的痰跡和馬路告別吧,讓陳列在牆上的塗痕和教室告別吧,讓我們用細心的呵護喚起學校的整潔和美麗吧,讓“請、謝謝、對不起”響遍整個校園。

昨天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將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做文明的小使者,文明傳遞,心心相傳,用自己的行動,來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讓文明的畫卷佈滿整個校園吧!

講文明,與美德同行;美德,與文明共創。一個有文明的地方就有美德;一個有美德的地方就有文明!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爭做新世紀、新時代的文明美德之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與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一年級語文組的團員教師陳老師。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做個文明之人》。

團員教師:陳藝真

記得有人説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做文明之人,首先,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

首先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熱情的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彎腰撿起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主動的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文明其實離我們很近。只要用心,人人都能做好。如:在教室裏,不應該在教室裏大聲喧譁,不影響其他人學習;不能將食品帶入學校,自覺保持校園和教室的整潔;在圖書室借閲圖書,要保管好圖書,不得亂塗亂,要學會愛護公物;不能在樓道里追跑;不説髒話,常把“謝謝”,“你好”,“對不起”等文明用語掛嘴邊,見了老師要問好;在家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敬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國小生。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説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説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文明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文明國小生的代表,我叫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爭做文明國小生》。

每個人都喜歡在文明的環境下生活,也都知道什麼是文明行為,但是有些國小生卻對自己的不文明行為不以為然,我行我素。比如:明知翻越護欄是不文明行為,卻偏要去翻越;明知損壞公物是不對的,卻偏要去損壞……不文明行為不僅給別人帶來了不便,而且損壞了自己的形象。

為了他人,為了自己,讓我們杜絕以上不好事情的發生,而且自覺遵守以下條約吧!

第一、愛護花草樹木,不亂踩踏花草,不損壞樹木。

第二、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

第三、尊敬老師,不和老師頂嘴;上課認真聽講;團結同學,不和同學爭吵打罵。

第四、孝敬父母,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五、尊重他人,遵守社會公德。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堅持説文明話,做文明事,爭做一個人見人愛的文明國小生。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4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從我做起》。

記得有位哲學家説過: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是人類進步的標誌,是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一盞明燈。古往今來,人們時時刻刻把文明禮儀牢記在心。如“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們早就聽説過了,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把大梨讓給長輩吃,自己吃小的。又如在公交車上給婦女、老人讓座的人越來越多,搶佔“殘疾人專座”,“孕婦兒童專座”的人越來越少;闖紅燈的汽車少見了,只有靜靜等待綠燈的車輛;踐踏草坪的人消失了,只有給花草澆水的人們……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養成良好文明習慣必須從我們自身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比如: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吵鬧、不亂丟垃圾;按秩序做事;在校園裏,微笑面對老師和同學,熱情主動地打招呼問好;平時熱心真誠地幫助有困難的人;行走在大街上時,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與文明和安全同行……

同學們,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我們要把文明禮儀放在一個重要位置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文明的好少年好兒童,共同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追溯歷史,倡導文明》。

從盤古開天闢地到現代社會,人類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從鴉片戰爭走到了新中國成立,從改革開放走到了08奧運的成功舉辦,這不是偶然的,是中國人給世界的契機,也是世界對中國的肯定。

“講文明,樹新風”,這六個已不在新奇,它是社會進步對整個人類的要求,更是對中國的要求。他不知要每個成年人,更是要求每個中學生的,他已然成為了中學生的日常行為準則。中學生致使國家的一小部分,但中學生的行為卻可以影響許多人。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中學生都能做到“講文明,樹新風”,拿中國就會更讓世界刮目相看了。

中學生要從那做起呢?應該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們的自身做起。愛護我們的校園,讓我們的校園多一份綠色,少一份灰塵,努力創建一個美好,和諧,文明的校園。只要做好身邊的小事,那就是為“講文明,樹新風”除了一份力,那我們做得就不再是小事了。

“當水龍頭開的時候,讓我們伸手將他擰緊”;

“當我看到紙屑的時候,告訴自己把它撿起來”;

“當你想在地上吐痰時,請你想一想文明禮儀”;

用的行為去感化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們的社會,國家,校園都沉浸在講“講文明,樹新風”的暖風中”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所有的人都團結起來,那將會創造另一奇蹟。大海之所以浩瀚,是因為它是無數條河流匯聚而成的。我們很平凡,但只要我嚴格要求自己,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文明的中學生,那我們就會創造奇蹟。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一起加油,一起努力吧!

文明演講稿 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六(1)班的xxx,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爭做文明國小生”。

什麼是文明?如何做一名文明的國小生?今天,我就在這裏與老師、同學們一起探討這個話題。

作為一名新世紀的新國小生,我們應當而且必須做一名文明的國小生!

但是,如何才能做一名文明的國小生呢?

媽媽告訴我:“要做文明的國小生,就要講究衞生。”堅持刷牙、洗臉的習慣,時刻保持乾淨整潔,不僅要講究個人衞生,更要愛護環境、 保護環境衞生,不亂丟雜物、不隨地吐痰,愛護花草樹木,保護魚蟲鳥獸……真正達到 人與自然的 和諧相處。

爸爸説:“要做文明的國小生,就要懂得禮貌。”見面問聲好、分手説再見,公共汽車上主動給老爺爺、老奶奶和小弟弟、小妹妹讓座,做事情禮讓三先, 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用一句句“您好”、一聲聲“謝謝”來展示文明,來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 奶奶説:“要做文明的國小生,就要熱 愛勞動。”擦桌、掃地、洗碗筷,疊被、洗襪、整書包……,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大人的事情應該幫着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個體質健康、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爺爺説:“要做文明的國小生,就要遵守紀律。”上課不交頭接耳,遵守課堂紀律;下課不吵嘴、不打架,遵守課外紀律;上街走路不 闖紅燈、文明行路,遵守 交通規則;公共場所不喧鬧、不喧譁,講究 社會公德……做一名講究公德、遵守紀律的好學生。

老師説:“要做文明的國小生,就要熱愛學習。”上課要認真聽講,課後要獨立完成作業,要多讀一些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了做一名有用人才,做一個棟樑之材。

…………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同學們,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不斷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名講衞生、懂禮貌、愛勞動、守紀律、愛學習的文明國小生,為構建文明校園而努力吧!

文明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是15號選手,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文明之國,禮儀之邦。古人説,“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説,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孔融讓梨説明講文明、有禮貌是一種美德,也是每個人的追求。今天,隨着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不文明現象和行為在我們身邊,在我們校園逐漸多起來。與我們的美麗的新校園很不和諧。這不得不讓我們再提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作為擁有5千多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講禮儀,應當成為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記得一位名人曾説過:“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文字。”我們的一言一行,無不體現着一個人的品質與修養,道德與情操。

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説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周恩來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衞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是尊重他人的典範,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我們年輕一代,更應該是文明的先鋒,禮儀的標兵。看,在馬路邊,人們都自覺遵守信號燈;公交車上,人們紛紛給老人、孕婦讓座;校園裏,一位同學磕倒了,另一名同學就主動跑過去,扶起他到處洋溢着文明禮儀的氣息。

講文明,懂禮貌的現象雖然屢見不鮮,然而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仍然存在着某些不文明行為。君不見:校園內,樓梯上,總能看到與我們美麗校園不和諧的紙屑、食品袋,糖紙;亂扔垃圾、亂潑污水的現象隨處可見;甚至有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有何妨,潑了又能怎樣?有的同學在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部分同學講髒話、粗話,語出傷人;牆上的燈壞了,衞生間的門破了,甚至個別同學以故意損壞學校公物為榮這一舉一動,一點一滴,無不體現出一種文明的缺失。“小而不為,老來何為?”作為學生,除了學習,學會做人更是重要的一課。文明禮貌就是做人的前提。如果人人都能講文明,有禮貌,那我們的生活將會更美好!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更要出現在行動中,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爭做新世紀、新時代的文明之星,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我們美麗的校園。

最後,我鄭重的告訴大家: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8

1、衣着整潔、得體、協調、樸素、大方,不得穿奇裝異服,不得穿不符合通中學生身份的時裝,提倡平時穿衣服,參加升旗儀式和重要集體活動,一律穿校服。一律佩戴校徽。

2、男生理學生式、西裝式頭髮,不留長髮(頭髮不遮住耳朵)和鬍子,女生扎辮子或剪童花頭、短髮,不留披肩發。男女同學都不許燙髮、染髮,不得化粧

3、到校穿皮鞋或運動鞋,不得穿拖鞋、高跟鞋(一般不超過2釐米)、冰鞋等不適合在校穿着的其他鞋子。

4、帽子要戴端正,不得把帽舌戴歪。上課、參加集會一律脱帽。

5、雨衣雨傘要裝入塑料袋中,以免雨水滲出淋濕地板、地面。購物、作客、乘坐公共汽車要脱下雨衣,以防沾濕他人和座位。要注意拿傘姿勢,以免戳傷他人。

6、男女同學都不得騎高檔車,不得穿名牌服裝和名牌鞋,不得戴名牌手錶,不得戴墨鏡。

7、每天佩戴校徽,團員還要佩戴團徽、校徽,團徽佩戴於左胸前校徽下。

8、男女同學一律不得佩戴任何飾件,不佩帶手機。

9、進校門主動下車,接受門衞和值勤同學的迎接和檢查,不在校園騎車。

10、進出校門或進出其他單位應主動出示出門證,受到門衞檢查時,不得作出粗暴的反應或其他不良表現。

11、在路上和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問好;進出門口、上下樓梯,遇到老師,要讓老師先走;在校外遇到老師時,應主動和老師打招呼,不得故意迴避。

12、預備鈴響後,坐在位置上作好課前準備,靜候老師上課。遲到了要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後,才能進教室。

13、老師示意上課後,班長號令“起立、立正”,老師喊“同學們好!”同學們喊“老師好!”待老師示意坐下後方可坐下。老師示意下課後,班長號令“起立、立正”,老師喊“同學們再見!”同學們喊“老師再見!”待老師示意解散後方可休息。有老師聽課,讓老師先離開教室。

14、舉手發言,起立回答,表情要大方,不得故作鬆垮姿勢或引人發笑的舉止。

15、對老師在課堂上的提醒和批評,不得頂撞。如有意見,可在課後與老師交換。

16、校園內禁食口香糖,提倡勤儉節約,用好一日三餐,嚴禁在食堂以外的地方吃零食喝飲料(教室內飲用純淨水除外)。

17、要適時理髮,經常梳洗,勤剪指甲,勤換衣服。

18、認真打掃環境衞生,不亂扔紙屑雜物,不隨地吐痰,不在教室裏打球打撲克等其他體育活動。

19、遵守用膳制度,排隊購買飯菜,注意用膳衞生,不浪費糧食。用膳時不講話,用膳完畢及時離座並將餐盒擺放到指定位置。

20、文明用廁,愛護衞生設施。

21、不許吸煙、喝酒、、看黃色影視、書刊,不得進營業性遊戲機房、網吧,不參與迷信邪教活動。

22、放學後及時回家,不在小攤點上購物,不在馬路邊吃東西。

23、與人交談、態度要誠懇,語調要親切、温和,公共場合不與他人大聲交談、打鬧。

24、向別人問話時,要和氣大方,吐字清楚,意思明白;回答別人時,應謙和、樸實、含笑、耐心。

25、要自始至終聚精會神地傾聽對方的談話,並做出必要的表情或語言呼應。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談話或突然強行轉換話題。

26、交談中要注意站相和坐相。不做任何損害個人形象的小動作。

27、長者到場要用短暫的起立以示敬意,有人給你沏茶,應略為欠身以示謝意。

28、公眾場合中,要儘量避免發自體內的各種聲響如打哈欠、咳嗽等,如果患感冒打噴嚏、咳嗽時,應用手帕掩住口鼻。

29、要注意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常用禮貌語。

30、對殘疾人要尊重、扶助、禮讓,不要指指點點、議論紛紛,不要給他們起綽號。

標籤:演講稿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