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5月18國旗下講話稿

演講稿5.1K

學校有很多宣傳教育的窗口和平台,每週一次的國旗下演講是其中受眾面較廣、頻率較高、效果顯著的一個重要教育陣地。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5月18國旗下講話稿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5月18國旗下講話稿

  五月份國旗下講話稿一

同學們:

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廣袤的自然界裏,常常有這樣的事情,連續不斷的水,點點滴滴地落下來,最後竟至把堅硬的巖石滴穿!

初看上去,這真是奇妙得不可思議,一滴水,渺小的一滴水,既不能生津止渴,又不能洗衣煮飯,更談不上什麼威力了;而巖石呢,堅硬,厚重,人要鑿穿它,也還得藉助於錘子,鋼釺,花費一番功夫才行呢。

那麼這渺小的水滴又是怎樣穿透巖石的呢?這就要從時間那兒去尋求答案了。古人説:“滴水穿石,非力使然,恆也。”滴水之所以能夠穿石,是因為它在那漫長的時間中從未停止過“穿石”的努力,它有一股堅忍不拔的“韌”勁。

這使我們聯想到人:一個人,不管做多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那麼不論你的能力大小,當你的努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就會獲得成功。

我國清代有個著名的畫家叫鄭板橋,他的畫獨樹一幟,詩也寫得清新雋永,可是字卻寫得軟弱無力。於是他下決心練字。日日練,月月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練就了一手遒勁瀟灑的字,“滴水”穿透了“頑石”。他的畫,詩,字被人譽為“三絕”。

滴水穿石,還在於落下的每一滴水,都是向着一個方向,落在一個定點上。它們方向明確,目標專一,如果不是這樣,小水滴恐怕是不可能有穿石之功的。同樣,我們在為遠大理想奮鬥的過程中,也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絕不能見異思遷。我國晉代的大文學家左思,成績平平。他父親對他失去了信心,就對朋友説:“左思的智力,才能還趕不上我呢!”聽了這話,左思受到很大刺激。於是他便發憤苦讀,立志在文學上做出一番成就。他經過十年之久的構思,醖釀,花費了很大的精力,終於寫成了使“洛陽紙貴”的《三都賦》。我們現在有些青年,看到陳景潤摘取了數學王冠上的明珠“1+2”,就幻想着當個數學家;看了一本好小説,就大做當文學家的美夢;參加了一次音樂會,就飄飄然,彷彿自己也置身於舞台上引吭高歌了。象這樣沒有明確的方向和專一的目標,怎麼能夠“穿石”呢?

滴水穿石的原因還在於:水滴雖小卻從不妄自菲薄,自暴自棄;它不驕不躁,永不氣餒始終如一,矢志不移,有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定信念。

一句話,滴水穿石,關鍵就在於一個“恆”字。“恆”能出力量,“恆”能出智慧,“恆”能出神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呀!

今天,我們的祖國,仍然貧窮落後;新長征路上依然荊棘叢生,巨石累累。但如果我們中華民族的每一個人,都具有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十三億人口,就是十三億滴水。朝着一個方向,堅定不移,連續不斷地滴下去,那麼貧窮,落後的這塊“頑石”,還怕穿不透嗎?

同學們,讓我們都來做一滴穿透祖國貧窮落後之石的小水滴吧!

  五月份國旗下講話稿二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11年5月23日,第15周星期一,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每天問一問自己。

我們每天問一問自己,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這四句話出自陶行知的《每日四問》。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文中要求我們每天問一問自己,在健康、學習、工作、道德四個方面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多少?健康是生命之本、幸福之源;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工作的好壞對我們的今天和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他説:“如果我們每天都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我們就一定能在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每日問一問自己,實際上就是一種反省,這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在我國古代先賢身上就有這種好的習慣和品質,《論語》中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用現在的話説就是:“我每天必定用三個問題來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與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誠實可信?師長的傳授學藝是不是複習運用了?”千百年來,無數的古代先賢以這一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最終成就了很多的謙謙君子和學問大師。今天,我們偉大的教育先輩陶行知先生更是把它昇華成“每日四問”。

每日四問,值得我們反覆思考,應當做我們成長中的一面鏡子,每天照一照,每天問一問自己,我今天鍛鍊身體了沒有?我今天讀書了沒有?我今天抄了讀書筆記沒有?我今天寫了日記沒有?我今天學到的知識鞏固運用了沒有?我今天做了哪些對集體和他人有益的事情?

老師們,同學們,我們都要來養成每天問一問自己的習慣,做一個身體健康、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五月份國旗下講話稿三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星期二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處處為他人着想》。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盲人在夜晚走路時,手裏總是提着一個明亮的燈籠。人們很好奇,就問他:“你自己看不見,為什麼還要提着燈籠走路呢?”盲人説:"我提着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路,同時別人也容易看到我,不會撞倒我。這樣既幫助了別人,也保護了我自己。"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事情,一定要肯替別人着想,替別人着想也就是為自己着想。替別人着想,是一種胸懷,一種博愛,一種境界,是我們作為現代青少年必備的道德素養之一。適應現代社會,我們不僅要學會讀書,更要學會做人,學會關心別人,學會奉獻,學會與人合作,這一切都離不開多替別人着想。因為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會最大限度地減少矛盾衝突,我們才會真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我們身邊就有兩位處處為他人着想的好少年,好榜樣,他們是蘇州市“陽光少年”,我們學校原六年級的留富靈,和現五年級的鄒晨燁同學。

先來説説留富靈的事蹟吧。5月的一天,放學回家的路上,大雨滂沱,留富靈乘着爸爸的三輪車在路上行駛。由於三輪車裏太悶了,於是便把頭探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突然,他看見一個駕駛着電瓶自行車的人把雨衣一拉,一個紅色的錢包從她的雨披裏掉了出來,留富靈連忙跳下三輪車去把錢包撿起來,剛想叫住掉錢包的人,可是已不見了蹤影,他只好將錢包收起,發現錢包內有幾張存摺卡、保險卡、兩張身份證和四百元現金,他想失主發現了丟了錢包,肯定急壞了,我一定要找到失主還給他。通過詢問打聽,幾經周折,留富靈和爸爸找到了九千浜失主的家,把錢包還給了哭得眼睛通紅的失主,並謝絕了失主的好意離開了。

再説説鄒晨燁同學吧,XX年4月30日上午8點15分,蘇州葉聖陶實驗國小綜合樓二樓的星星電視台轉播室裏,正在向全校師生轉播,四(5)班貧困同學向他們班捐贈圖書的儀式。

鏡頭前面,是四(5)班的4名接受捐贈的班幹部和正在送書忙碌的鄒晨燁,只聽鄒晨燁同學激動地説:

“我是四(5)班的鄒晨燁,是個貧困學生。生活上我們困難重重,但社會、學校沒有忘記我們。學校把我選定為扶貧的對象,每學期都有好心人都來關心我,幫助我,他們給我錢給我物,把温暖送給我,我從心裏感激他們,我想只有努力學習,用優異http://的成績才能向他們彙報。心裏想着,手裏做着,我默默地給自己下決心。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學習成績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姑蘇晚報?交通銀行杯”第六屆中國小生當場作文大賽中我榮獲特等獎。好消息傳到了學校,全校老師為我高興,全體學生為我自豪,我沉浸在幸福之中。

“這個好消息很快傳到了社會,在今年4月13日的扶貧會議上,恆順漂染公司的老闆吳長泉叔叔聽到我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十分高興,當場資助我1000元人民幣。拿着吳叔叔的錢我感到沉甸甸的,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不開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吳叔叔給的錢我一定要用好,我決定拿出500元為班級添置一些圖書,只有大家好了才是真正的好。我的進步離不開大家,大家也需要我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班主任,班主任陸老師聽了十分贊同。於是,我們一起行動,買來了圖書,今天我要親手把圖書交給我們的班長,讓我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讓我們一起進步。”

剛剛接過鄒晨燁同學贈書的四(5)班的班長,心中十分感動,他説:“鄒晨燁同學是我們班的貧困生,現在他把吳長泉伯伯捐贈給他的五百元錢全買了圖書送給我們班級,我代表全班同學向鄒晨燁同學表示感謝,也感謝吳長泉伯伯,是他給了鄒晨燁温暖,是鄒晨燁又把愛心傳遞到了我們班級,我們全班同學一定不辜負吳伯伯的希望,不辜負學校、老師的希望,認真讀書,做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是啊,春風在這裏盪漾,愛心在這裏傳遞,社會對貧困學生的關愛和期望,通過鄒晨燁同學,通過我校的星星電視台已經傳遞到每一位師生的心中。一股愛的暖流在這裏湧動。

同學們,我們是幸福,幸運的一代。父母,親戚,朋友對我們關愛有加,家庭生活條件極為優越。生活在愛的懷抱裏,不知不覺中,我們形成了一些“以自我為中心” 的思想,養成了一些自私自利的不良行為習慣。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嗎?你瞭解父母的興趣嗎?你知道爺爺、奶奶最喜歡吃的東西嗎?同學們,在你緊張學習的同時,別忘了關心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關心長輩,幫助他人,寬容他人,多替別人着想。爭為同學作貢獻,爭為班級作貢獻,爭為家庭作貢獻,爭為社會作貢獻。如果我們能夠這樣,你就會覺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有意義,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光明和温暖。

  五月份國旗下講話稿四

同學們,老師們:

早上好!

開學幾天來,我們的校園裏呈現出很多新氣象:教室門前的小黑板上寫滿了充滿熱情的話語;早晨,很多班級裏書聲琅琅,教室和包乾區乾乾淨淨;上課時,同學們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中午和放學時,同學們都能排好隊;還有許多同學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等等。

可是,在我們的校園裏總可以看到不知哪個同學丟下的食品包裝袋、廢紙等,這種景象與周圍優美整潔的環境是多麼的不和諧。課間和午間活動的時候,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同學在教學樓的樓梯間、走廊裏快速奔跑,大聲喧譁,既影響了師生們正常的教學秩序,又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還有少數同學喜歡到校門口的小攤販上買東西等等。雖然這些看上去都是小事,但也正是這些細節體現出你的個人素養。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決定命運。俄羅斯宇航員加加林為什麼能在眾多參訓的預選宇航員中被選中,成為人類首位登上月球的人?就是因為一個小小的細節:訓練官發現,每次進入試驗艙訓練,只有他不厭其煩地脱下鞋進艙。我們平時常聽到有人稱呼:小懶蟲、小馬虎……其實,他們這些不良習慣的養成,最初都是因為忽略了一個個細節。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爺爺説過:“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而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期主要在國小。因此,作為一名葉小的學生,我們更要注意這些小事和細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那麼,同學們平時應該注意哪些細節,養成哪些好習慣呢?

1.勤於動手的習慣――早晨上學時,要佩戴好紅領巾和胸卡,帶齊學習用品。我們要記住自己的事情儘量能自己做,以提高自理能力。

2.珍惜時間的習慣――到校後同學們要自覺進行早讀,聽從領讀同學的指揮。每天的作業要及時完成,不能拖拉,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3.舉止文明的習慣――校園裏不大聲喊叫、追逐打鬧,不玩危險的遊戲,不到小池塘邊玩水。圖書閲覽室裏佈置的交通安全宣傳畫請同學們在觀看時要注意愛護,二樓走廊裏老師寫的小黑板很漂亮,這學期希望不要再看到有留下的手印。

4. 講究衞生的習慣――吃完飯後要整理好自己的餐具, 不把東西帶出食堂邊走邊吃。送飯到校的同學要拿到教室裏去吃,不要在校園門口用餐。請大家不要到校門口的小攤販上去買東西。食品包裝袋、用過的廢紙等要放入垃圾箱。

5.遵守規範的習慣――上下樓梯要輕聲漫步,靠右行走。上學、放學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不在公路上玩耍;不進入網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內的場所。

6.勤儉節約的習慣――每次洗手後,要隨手擰緊水龍頭;離開教室時,隨手關掉教室的燈;草稿紙要裝訂成本子而不要用一張扔一張,避免浪費。

同學們,我們學校的校風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多一個好習慣,就會多一次成功的機會。好習慣的養成是日積月累的,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堅持一個行動,才能養成一個習慣,相信只要能夠每天堅持,好習慣就會伴隨你。 今天是五月的第二週,五月份的主題是“文明禮貌伴我行”。讓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活動中,注重每個細節,從每一件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

祝同學們在新學期的每一天都過得快樂充實,每一天都有新的進步!

標籤:講話稿 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