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中學生國旗下的講話稿集合(5篇)

演講稿1.15W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講話稿,講話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地表達。你知道講話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學生國旗下的講話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中學生國旗下的講話稿集合(5篇)

中學生國旗下的講話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

古人曾雲:勤儉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勤儉永無窮,坐食山也空。這些古語意在告訴我們一個永恆不變的道理:那就是,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的傳家寶。這些金玉良言指引着數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勤儉節約,並代代相傳.或許,你是第一次聽説,在剛過去不久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在十月的最後一天是”世界勤儉日”.這些日子的設立,正是為了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勤儉”之於每一箇中國人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中華民族自古就是勤勞節儉的民族:上古有神農氏,“遍嘗百草”,才有了後世百姓的安樂;春秋有季文子,雖貴為上卿大夫,卻住所簡陋、穿着布衣、以儉為榮,才有了魯國的富庶。大而論之,貪圖享樂的奢靡之風,會使一個王朝失卻民心、土崩瓦解;小而論之,一個家庭不知“勤儉持家”,就經不起風浪的洗禮,稍遇不測,就難免舉步維艱、甚至流離失所。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至今仍被孩童們所吟唱,無論歲月如何變遷,中華民族從未喪失“勤儉”的千古美德,然而時至今日,我們是否仍然秉承着先輩們的訓誡呢?從我們的身邊看一看吧,最基本的吃穿住行,你是否清楚自己一頓飯究竟需要吃多少?當把自己省下的一大盤飯菜倒入泔水桶中,你是否有過愧疚?你是否確信自己真的還需要一件衣服?你是否跟從了別人的車輪而忘記了自己原來也可以走路?

我所希望告訴你們的是,勤儉是一種行為,是需要我們用習慣去養成。譬如你去食堂,根據你的食量來打飯,你節省的不僅是金錢,更是有限的資源。順手關一下燈,你獲得將是別人的稱讚,這便是勤8儉的芬芳。

勤儉更是一種修養,你的一舉一動都會無形地被人們所記錄下來。在物質匱乏的時候理應勤儉,在物質富足的時候,同樣不能忘記“勤儉”,看似關乎物質,其實關乎精神,一個勤儉的人,其做事必然是有條理的。勤儉也不僅關乎空間、更關乎時間,當你有條理地做事時,你的生命在延續,正如時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每減少一點碳的排放,地球的生命就在延續,我們的生命也因此而精彩。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我們可以看到全國自上而下都在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而努力。就拿正在召開的`政協會議來説,本着節儉和環保的原則,將會期縮短到了8天半。政協委員的食宿都安排都力求節約。集中住宿,減少車輛往來接送造成的浪費;委員們下榻的房間內,也沒有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為了節約紙張,儘量減少紙質文件的傳送和打印,而將提案用電子文檔傳到委員們的電腦上。

勤儉節約是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傳家寶,更是我們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的一份責任。勤儉節約還是我們國家的建國方針,正是這一方針,才使我們年輕的共和國醫治了幾十年戰爭的創傷,甩掉一窮二白的帽子,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試想一下,一個沒有勤儉節約作支撐的國家,如何繁榮昌盛?一個沒有勤儉節約作支撐的社會,如何長治久安?一個沒有勤儉節約作支撐的民族,如何自立自強?

作為x中人的我們,是時候該挑起這份屬於我們大家的責任,讓勤儉節約成為一種風尚,成為我們血液中的一種自覺,讓勤儉之風遍徹校園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中學生國旗下的講話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規範行為習慣,自覺遵紀守法》

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説:“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人生。”可見,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一個人的命運。

大家一定聽説過這樣的故事:20世紀60年代,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遨遊了108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當時幾十個宇航員在培訓,為什麼加加林能脱穎而出,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個偶然事件。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參觀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脱下來,只穿襪子進入座艙。就是這個細節,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感動了他。羅廖夫説:“我只有把飛船交給一個如此愛惜它的人,我才放心。”所以加加林的成功,得益於他良好的習慣。有人開玩笑説:成功從脱鞋開始。實際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的習慣能夠給人帶來更多成功的機會,壞的習慣往往使你在不知不覺4之中走向失敗。

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的綜合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幫助我們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質,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生活將無法正常的運行。也許有些人對此會不以為然,認為自由是由自己來決定的。作為一個社會人,不能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為在這個社會裏,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約束下的自由,如果沒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麼我們也不會擁有自由。有了法律,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則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混亂的世界,想象一下就知道那是一件多麼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啊!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點滴小事,積累成山。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每一件小事,它正是你素質修養的體現,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做了一個好公民,也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違反了規章制度。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當你在過馬路的時候,你有沒有嚴格按照交通規則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規定你有沒有銘記在心呢?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他的行為習慣息息相關,古今中外的例子都能證明。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學生,祖國的未來,一定要規範自5己的行為習慣,自覺遵紀守法。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播下好習慣,收穫絢麗人生吧!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寧靜、有序、有着良好學習環境的美麗校園。謝謝大家。

中學生國旗下的講話稿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xx(10)班的張博文。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消防安全,從我做起》。

火,伴隨人類的發展、繁榮、穩定和進步。有了火,時代才會前進,發展,不然,就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不能阻止悲劇的發生。上海商學院的火災帶給我們許多思考,安全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文件、大綱上。更應該落到實處。僅靠硬件設備和人力監管,是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的。安全意識應該時刻具備。安全防範也應該成為一種行為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防範安全事故的發生。

今天是11月9日,是全國消防安全日。不知大家是否記得20xx年11月14日上海商學院的'那場火災?當時4名女生在救援到達之前跳樓逃生,不幸全部遇難。查明事情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在宿舍使用“熱得快”導致的火災。又因為幾名女生在火災發生時驚慌失措處置不當,最終導致這場悲劇的發生。由此看來,消防安全教育顯得十分重要。

火災誠然可怕,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應對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牢記以下幾點:

①樹立消防安全意識。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安全意識不強,導致管理上的漏洞,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所以,樹立消防安全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②自覺愛護消防器材。不隨意破壞校園內的消防器材,學會使用消防器材。瞭解消防安全逃生路線。做到心中有數。

③在火災發生時,保持冷靜。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火勢。若無法控制,儘快尋求救援。以生命安全為上。

④在教室,寢室等地方不亂接插座,不違規使用電器設備。

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即是生命。沒有生命,其他一切都是空談。珍愛生命,重視消防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只有做好這項工作,我們才能生活在一個有安全保障的環境中。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中學生國旗下的講話稿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1班的何積政,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學會服務,學會奉獻》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盲人在夜晚走路時,手裏總是提着一盞明亮的燈籠。人們很好奇,就問他:“你自己看不見,為什麼還要提着燈籠走路呢?”盲人説:“我提着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路,同時別人也容易看到我,不會撞到我。這樣既幫助了別人,也保護了自己。”同學們,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遇事一定要為別人着想,為別人着想也就是為自己着想。那麼回想起上個星期的12月5日,你奉獻了嗎?

12月5日為“國際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志願人員日”,簡稱“國際志願者日”。所謂志願者,顧名思義,就是指利用業餘時間,不為任何報酬參與社會服務的人。設立這個節日,是為了大力宣傳、讚揚和倡導大家成為志願者,為社會服務。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説,學會服務與奉獻於社會無疑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

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在土地上留下一個堅實的腳印,勝過在空中傳播千萬句虛言。讓我們將自己的熱心、愛心、真心、誠心獻給學校和他人,伸出自己有力的雙臂,建設我們共同的家園。當你發現地面上有紙屑的時候,請你彎腰把它撿起來;就餐完後,請你把桌面清理乾淨;請你倍加呵護校園中的一草一木,盡我們的所能為學校作點貢獻,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隻蜜蜂是渺小的,可成千上萬羣蜜蜂卻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無數美好的內容。如果我們人人都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我們的校園將更加文明,充滿朝氣和活力。

學會服務,學會奉獻,對我們中學生來講,也是人際關係的一個支點。如果你賦予他人愛,你也定會獲得他人回報。人際關係會朝着互愛方向前行,互相之間的情感也會跳出原有的層次,向精神層面昇華。相反,如果你對周圍的一切都抱着冷漠的態度,那麼你的人生無疑是蒼白的,你的處境無疑是狹小的`。泰戈爾説,“牆角之花,當你孤芳自賞時,世界也就小了。”學會奉獻,是我們應該弘揚的精神。

同學們,讓我們提起心中的那盞燈籠,將我們的校園照亮,將我們的世界照亮,讓奉獻的光輝灑滿每個角落!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中學生國旗下的講話稿5

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國主義之祖國在我心中。

大家也許覺得愛國對於我們來説很遙遠,它應該發生在建功立業時,應是一番驚天動地的行為,應是在抵禦外敵時戰死疆場,應是在收復失地時為國效力等等。其實愛國並不遠愛國就在我們身邊。愛國主義不是虛無的,不是空洞的。愛國,愛校,愛學習,將來在各條戰線上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讓國家在民族之林有一席之地,讓中國在全世界有説話的權力,才是真正的愛國。所以,對於我們來説,每個人讓自己的素質提高一點,這就是最平凡最簡單的愛國方式。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我們的幸福來自祖國,只有國家富裕強大,才能使我們幸福的生活之花永放光華。

當看到書本中的那段被列強侵略的苦難時,我們義憤填膺,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當天宮一號,神舟十一號遨遊太空,我們雀躍,我們歡呼,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當舉國上下歡慶着北京奧運會時,我們燃燒,我們沸騰,這也是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

“你,是中國人!”簡簡單單五個字,道盡了多少中華兒女的心聲,正是因為有這樣一顆中國心,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奧運健兒奮勇拼搏,祿創輝煌,看到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也會熱血沸騰,壯志激昂。

待我們長大後用雙手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祖國有廣闊的疆土,有輝煌的歷史,有漫山遍野豐富的寶藏,有三川五嶽秀麗的風光。思想的野馬在奔馳,我用我的心描繪着祖國媽媽,她飄散着的長髮時千百條悠然流灌的`河川,她硬朗而峭拔的脊背是連綿不斷的山峯,而她明亮的眼睛則是那洞庭的水,西湖的波光!祖國的天,“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祖國的地“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為橋”,遙望祖國萬里河山,猶如身在詩畫間。

祖國是東方的明珠,是騰飛的巨龍,是遠方地平線上初升的太陽。祖國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我們大家心中。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