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幼兒2.5W

《我在故宮修文物》直接傳達了紀錄片意圖傳達的精神。文物修復者們儘管從事的不是創造性的工作,但是都是大師,值得敬佩與景仰。下面是小編精選的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歡迎參考!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1】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從敍事上來説,片子沒有宏大的敍事,而是從一個個文物修復師的日常工作中,體現出文物修復的複雜、精細和枯燥,表現出文物修復師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對自己工作的熱愛。

在鏡頭裏的文物修復師,他們沒有被塑造成多麼高大偉岸的形象,在鏡頭裏,他們或是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老匠人,或是學歷高但又踏實肯幹的年輕一代。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能夠忍受住那份安靜和寂寞。能夠慢工出細活。片中也提到年輕一代在剛入職對於工作的不適宜,很真實,很現實。所以我們才更慶幸有這樣一羣人堅守着。

而在一個個修復師的話語中,一方面是對文物本身和修復工作的介紹;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己對於這份工作的認真對待。很多觀眾最感動的點,也在於此。

説中國需要匠人,那匠人到底是怎樣的一羣人呢?他們應該不僅僅是精通某個行當的佼佼者,而且也是始終熱愛職業,在工作中收穫快樂和成就感。從而才能像故宮的文物修復者一樣在孤獨中找到歡樂,在枯燥中找到歡樂。從而將這份工作轉化為一種責任。

片子裏説,有的人認為一個文物修復師生命的價值體現在所修復文物本身的價值,但是文物修復師自我價值或許在朝朝暮暮與各式文物對話的過程中已經實現。他們在每日與文物相處的過程中,不斷思索如何更好修復文物,不斷提高技藝,也透過文物瞭解到厚重的歷史和萬物的滄桑。生命的意義在一日日裏早就有所提升了吧。

  【2】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在微博上被安利,沒想到一個下午一口氣看完了三集。

閒暇時也喜歡逛逛博物館,雖然不免有走馬觀花、附庸風雅之嫌,但每次看到那些厚重的青銅、親切的木雕、樸拙的陶、精緻的瓷、飄逸的書、靈動的畫跳出歷史課本真切地呈現在眼前時,都會覺得捕捉到了歷史的餘香。以往也被展廳的設計、文物的鋪陳驚豔過,但是卻不知道一件文物在來到大眾眼前之前,是如何洗去了千百年歷史的塵埃,才讓我們得以一窺她的魅力。在修復師用他的雙手吻醒她之前,她還一直都是個睡美人呢。

我本以為文物修復是個需要屏氣凝神、謹小慎微,讓人大氣不敢出一口的工作,但是北京故宮文保科技處的這些手藝人顛覆了我的觀念。他們把玩一件文物的神態是如此輕鬆自然,一拿一放行雲流水,如果不是因為長時間和這些古董打交道,是不會如此泰然和默契的,何況,他們的眼中還透露着親切、欣賞與寵愛。

他們每日朝八晚五地工作在紫禁城內,日復一日地修補着那些窮盡一生也無法修完的藏品,走路時踏過坑坑窪窪的青磚,給院子的“宮廷御貓”餵食,一起從那些師父、師爺甚至明朝人、清朝人種下的樹上打下澄黃的杏子,逢週一閉館像當年溥儀一樣騎着自行車穿過空空蕩蕩的太和殿前廣場……這樣的生活,和紫禁城外車水馬龍的北京城,有種輕微的脱節感。

他們之中不乏年輕人,大多是來自中央美院、清華美院的藝術專業學生,與他們的師父相比,他們接受過完整的高等教育,會利用現代測試儀器分析顏料成分種類,工作時藉助Google Glass拍照攝像,女孩子笑着向攝像師吐槽不能塗粉底、不能抹香水、不能做指甲。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來到這裏工作,在學校時被要求創造性思維,到了這裏又被要求按規矩做事。故宮裏的時光好像都比外面慢一點,他們是需要那麼一點時間去適應的。

他們是這些文物得以繼續保存的希望,是決定故宮文物未來命運的人。故宮文保科技處在今天仍然沿襲傳統的師徒制,言傳身教,耳提面命,新老血液的更替間,傳統文化就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他們為故宮帶來更加先進的技術、更加活躍的思維、更加活潑的氣息。不知道在今天這個時代,還會不會有人如馮忠蓮老師一般願意付出十年時間臨摹一幅《清明上河圖》,但這些在故宮內默默雕琢修補的師徒們,已經值得我們的敬佩。

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有兩次幾乎濕了眼眶。

第一次,王津老師帶着徒弟們將鐘錶的.蓋子蓋好,上了發條,忽然間所有的器件都運轉起來,那些精緻的金屬小零件全都像活了一般。天鵝轉頸,又復雞鳴犬吠;閣窗輕開,漫看輕舟流水。這種奇妙的感覺就像看到《博物館奇妙夜》裏面沉睡百年的歷史人物忽然甦醒,着叩擊人的心扉。

第二次,木器組的屈峯一邊雕琢着一尊佛像,一邊娓娓道來內心告白。他説,中國人講格物,就是以我觀物,以物觀我。你看一個人雕的佛像就知道了,佛像最不好雕,有的人雕出來的是奸笑,有的是淫笑,要怎麼雕出來那種神祕的純潔的微笑,那很難。一個人來到世上,總想留下點什麼,他做一個東西,這個人本身就已經融到這件東西里了。文物修復師在修復文物的時候,也是有自己的理解和審美放進去的。文物它是個死的,我們要它幹什麼,我們傳承文物是為了傳承文化。修好的菩薩像要被運走,或到庫房或到展廳,離別之際他倒生出依依不捨之情來。看着工作人員忙着打包固定,他打趣着説:“這可是菩薩,你們就敢這麼捆着。”

文物是文化的載體,沒有文物,我們的文化將無所依附,無法傳承,無法通過一次又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傳播我們民族的價值和審美。文物修復師就是這些文物忠誠的守衞者,慈愛的守護者。今後再次參觀博物館時,我想我會對那些玻璃櫃裏的文物有種不一樣的感覺。我願用心感受它們從容沉穩的呼吸吐納,我願靜靜聆聽他們講述的精彩故事。我會關心它在千百年間經歷了怎樣的戰火、硝煙、流離、輾轉,我會想象是多少代人的悉心保護和細緻修復才成就了它今天的容光煥發。

  【3】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在一個新聞端看到這部片子的文章,安利理由:小成本的現象級紀錄片,很好奇。

全片分為三集,將各個部門依次介紹,很規矩。但是在三集講述節奏與手法都很相似的情況下,它包含了三種內核,即師徒傳承,手藝傳承與古今會通。在瞭解各類文物修復工作的同時,它又給我們帶來了對“工匠精神”一種新的體解,温柔卻不失力量。作為一部紀錄片,卻不刻板説教,而充滿了一股人情味,可以清晰看到古代宮廷文化,抑或説皇城文化對北京人打下的烙印。相比文學性紀錄片,人文性紀錄片的名字對其似乎更為契合。我與彈幕中的很多人一樣,認為片中的每一個人都很美。我給自己的原因是,他們都很有情懷。他們之間的師徒傳承給人嚴肅厚重的感覺,反而讓我想起一個人走在霓虹中的空虛與落寞。我們瘋狂追捧,無非是這之中有我們渴望的東西,即在奔流社會裏將心安放的勇敢和耐心。他們的作為滿足了我對“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全部憧憬。並且,我知道了古物上所承載的生命,學會對文化抱有敬畏之心。也理解了物像即心聲的人生哲學,並試着用認真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一個細節。它在我門物質化的堅硬軀殼之中,引入了一絲靜儒雅的光源,直到心臟。

BTW,它完美完成了作為故宮招聘宣傳視頻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