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校園3.1W

導演,B站的人,投資方的人,都來了,當然還有眾人的故宮男神王津師傅。王師傅還是像片子裏一樣,温和地笑着。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看着台上的他,我想起紀錄片裏的他。

一週目時關了彈幕,二週目才打開。所以一週目時我並不知道“前方高能”“男神上線”的提醒。前半段沒怎麼特別注意王津師傅,他還不如陶瓷組王五勝給我的印象深。

但是看到他和亓昊楠一起去廈門,香港的鐘表收藏家拉着他展示自己的收藏。“你們故宮有這樣的懷錶嗎?”,“我這裏有幾個故宮沒有的,我就很開心了。”

王師傅全程一直很寬和温厚地微笑,像對着一個有小脾氣的孩子。

“他收藏了一些還也不錯,比較早期的一小部分,可能就是想跟故宮的比試比試吧……但是故宮鐘錶,可以説在世界上,藏品或是件數,可能都是獨一無二的。”

他這段話的語氣並非不屑或者驕傲,而是非常平和內斂,不卑不亢,還有點面對鏡頭的靦腆,但整個人非常地淡然。那語氣,彷彿在談論明天是不是下雨。他還是微笑着的,很淡然的笑容,臉上歲月的痕跡都成了沉澱而不是衰老,像淺淡的水墨畫,有林下之風。

傳承工匠精神《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2016年1月7日至9日,央視紀錄片頻道一連三晚播出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城門外的我們第一次看到城門裏的故事,神祕又日常,古老又鮮活。繁複的修補和整飾,這羣有情懷的匠人手中塑造和傳承的其實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形態。

鐘錶組的王津師傅十幾歲進入故宮,從事鐘錶修復工作。讚歎古人鐘錶技藝精湛的同時,我們也佩服於王津師傅長年累月的堅持。是他們讓鐘錶重煥光彩。“總想給後人留下些什麼”,一句平淡而樸素,卻道出他們最樸實的心願。文物的修復,使現在與過去聯繫起來。

唐代三彩馬的修復工作為王五勝師傅帶來了不少的挑戰:一點點修復,一點點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對文物的尊重。為了精益求精,他還去參觀了許多陳列館,使作品達到極致。他們長年累月專注於他們的修復工作,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他們都一絲不苟地對待,這都是匠心的體現。

木雕組的屈峯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復師,他對文物有着自己的見解:文物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不斷地對文物體悟。文物是為了傳播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還有漆器組的閔峻嶸,紡織組的陳楊,他們都是有深厚的職業責任感的,不斷的付出着。無論是哪一個修復組,他們的匠心精神令我們感動。

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十分的可貴,更十分需要。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他們苦心技藝、甘於寂寞、堅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讓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賞,讓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説到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説:“一個人的天分與出什麼樣的作品並無太大的聯繫,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傳承工匠精神《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讀後感、觀後感。他開創了Lee Guitars品牌

文物修復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們需要有工匠精神,對待任何事情不着急,不匆忙,靜下心來,靜靜地感受;我們要有追求完美的態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還想告訴我們的是:傳承文化。我們痴迷於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是否漸漸淡去了對“過去”的懷念呢?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傳統!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鮮活的生命,它們賦予我們瞭解過去的方式,使我們感悟美,使我們喜愛那些文化。因此,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個愛傳統文化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傳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