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樂育堂語錄白話

《樂育堂語錄》卷一

樂育堂語錄白話

樹立大志

陽生之道

迷途知返

修煉水火

明心見性

煉心歸真

以虛養虛

矢志尋竅

太空無知

進火採藥

調息用火

久坐有禪

運神周身

舍財近道

玉液煉己

玄牝之門

安爐立鼎

四大火候

採取烹煉

陽火陰符

防火傷丹

後天之氣

先天之氣

真靈之知

性命雙修

鉛汞相投

精氣辯證

元神作主

煉劍鑄鏡

陰陽太極

《樂育堂語錄》卷二

知難而進

戒怒守拙

煉心伏氣

煉魔除垢

有無之用

泥丸烹煉

乾卦天機

內外丹田

返本還原

人定止觀

真意戊己

執天之行

聽息法機

生精煉精

真鉛凡鉛

兩重天地

內藥外藥

靈神服氣

……

《樂育堂語錄》卷三

《樂育堂語錄》卷四

前言:

乍聽《樂育堂語錄》書名,會讓人覺得是一般勸善之類書籍,這也正是此書以前少被人注意的原因所在。當然,應該説,這是常人知識僵狹所導致的錯誤,並不是書名本身有什麼不當。

《樂育堂語錄》是一部丹經著作,是清朝道成年問(1841-1860年)黃元吉先生為門下弟-子在“樂育堂”講解的丹法,其間經歷十餘年。後來,弟-子們將其語錄彙編成冊,分為四卷,取名《樂育堂語錄》。

中國道教歷代之丹經,可謂汗牛充棟。其中門派林立,各有各的説法,且幾乎盡是隱語譬詞,讓一般缺乏明師指導的求道者往往一生陷入無可奈何、抱憾終生的迷茫之中。

《樂育堂語錄》可謂是歷代丹經中罕見的通俗著作。然而,它的真正價值決不僅僅是通俗而已,而在於明示大道真傳,並且將丹道修煉付諸於學者社會生活實踐當中,不迴避現實生活,不尚空談,立竿乃能見影。這可以説才是它真正的不凡價值。近代道教仙學的開拓者、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陳攖寧先生(1880-1969年),曾對黃元吉《樂育堂語錄》等丹經著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認為,陳希夷、邵康節、黃元吉一派的丹法乃為修道的上乘法門。例如,“玄關一竅”,是歷來丹家不傳之祕,而且道家旁門甚多,對“玄關一竅”又有許多不同的説法。不知“玄關一竅”,修道難得登堂入室;錯認“玄關一竅”,又會使人誤人歧途。可《樂育堂語錄》則對“玄關一竅”針指明示,一言中的。所以陳攖寧先生認為:“學者能將(此派)玄竅之理論一一貫通,玄竅之工夫般般實驗,何患不能縮天地於壺中,運陰陽於掌中。功成證果,可與三清元始並駕齊驅,豈區區玉液、金液、長生、尸解之説所能盡其量哉1這樣的評價,就筆者眼光來看,是一點也不過分的。正因為筆者也對《樂育堂語錄》推崇備至,認為它對當今自學丹功者有着普遍的撥雲見日的指導作用,故不惴淺陋為之註釋。

或者讀者問,前言《樂育堂語錄》為通俗之作,又何必為之注?這在於,我們説它通俗,一是指它避免了隱語的障礙,二是和澀奧的古文言文相對而言。但它畢竟用的是古代語言和術語,與現代白話文和現代文化尚有距離。不加以註釋,不滲進一些現代科學知識,對於今天大多數練功者仍是有一些困難的。

筆者作註釋,斷不敢言自己就已實修實證到該丹法的上乘功夫。至於敢於作注,無非就像科學家造了一艘登月飛船,以前的'宇航員們多次乘坐飛船上過月球,現在筆者也坐上了這艘飛船,由於發射成功,筆者已離開地球,正向着預定目標——月球前進,那路線是明確無誤的。所以,我就在途中的坐艙裏通過無線電,向下一批自願登月者介紹着登月的經過和知識。如此而已。筆者相信,當今修習丹功者中,精通黃元吉丹法者大有人在,比筆者功夫高者不乏其人。他們不來作註釋,自有他們的原因。筆者不忍華夏之國粹湮滅,又欲揚起陳攖寧先生所倡導的仙學之大旗,為人類做一點綿薄之益事,人己共渡,也可了卻生平之願。今後凡能做的,仍將如此去做。

但要向讀者説明一點,功夫是實修實證之事,需要時間和精力,故筆者願以業餘時間和精力進行有關著述,以餐讀者,而無法對讀者隨時提出特殊、單獨的疑難問題予以解答。此請見諒。實際上,只要讀者用心去讀本書,結合實踐,反覆體悟,筆者著所披露的見解都易懂易學,用不着繁問。

這裏還需向讀者提示的是,《樂育堂語錄》是黃元吉先生回答門下弟-子的論述記錄。因此,一是有些相同問題,由於弟-子們各自的條件不同,故回答的方式不盡相同;二是由於時間的跨度大,故某一問題,隨着弟-子們實修實證的深入,前後的回答有着理論上的淺深之分。這些情況,建議讀者在閲讀時應根據自己練功現狀與今後實踐,將某一關鍵問題的不同闡述方法作出歸類,反覆領悟、實踐,必將大有好處。前人學作詩,有個説法叫“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偷”。筆者以為,對於學習內丹功的人來説,伴隨練功實踐,能將《樂育堂語錄》細細讀上千百遍,不成“天仙”、“地仙”,也許成為“人仙”不會有問題。

還有一點也要説明,在作註釋時,筆者為了提示並方便讀者領會,對《樂育堂語錄》中的段落主題內容加了標題,使人觸題知義,便於加深印象和歸類對照。

最後談談黃元吉其人。

據《樂育堂語錄·原跋》記述:黃元吉先生是元代人,與張三丰有師承關係,《張三丰集》中列有黃元吉之名;黃元吉遁形隱跡,直到清朝道鹹之年“而猶聚徒講學”,是鑑於“世衰道微,人心陷溺,非闡明性命之學,無以喚醒羣迷”;黃元吉“歷時幾千載”。以此説,黃元吉在世之壽雖非千歲,卻也有五六百年。筆者查手頭所藏的由汪錫齡(夢九)於清朝雍正元年(1723)作序、李西月(涵虛)重編、民-國十五年(1926)仲春上海中原書局印行的《三豐全書》,《隱鑑》中僅有王原吉、沈元吉之名,其事蹟均與黃元吉不符。全書其他內容亦未提及黃元吉。此或屬筆者閲之不詳,或為《三豐全書》版本不一而記敍各有出入,或為《樂育堂語錄·原跋》所記另有出處。但查閲《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記有元代黃元吉,乃淨明道傳人,生平較詳。但清代亦有黃元吉,但無生平記載。或兩者所記均為一人,限於筆者之淺識,不敢妄斷。此著成於道鹹年問,某些引言頗合當時年代,據此斷言黃元吉為清代人當不為錯。古之仙人之壽,住世千百年不去的記載頗多。所記是真是假,它既是方外之士的實踐問題,也是現在和將來生命科學值得研究探討的問題。妄信妄疑,皆屬無知。今無練功之人可多用心於丹功實踐,大可不必與人在仙家壽命之上多作爭論。

標籤:樂育 白話 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