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推薦】佛語的語錄集合30句

樂清淨,甘寂寞,遠離是非自無過。耳根清淨拒閒話,常唸佛號堵口舌。大道無言,張口便錯,説什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佛語的語錄30句,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佛語的語錄集合30句

1、心中有愛,才能春暖花開;心中有善,才能美麗常在;心中有德,才能涵載萬物;心中有道,才能自如去來;心中有慧,才能走出愚昧;心中有志,才能成就人生;心中有誠,才能感化他人;心中有真,才能超越凡塵!

2、街頭巷尾是道場,好修行。

3、其實,人們的快樂和痛苦取決於內心的選擇。如果你決定讓一切顯得不順心,那隻要告訴自己一切都不順心,沒有什麼是令人滿意的;如果想要快樂,你就需要告訴自己一切都進展順利,生活過得很好。

4、然佛無別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猶若虛空。若達妄元虛,則本有法身自現,光明寂照,圓滿周遍,無欠無餘。更莫將心向外馳求。——《憨山老人夢遊全集》

5、[天天禪語]計較少一點,付出多一些,就是可愛的人生。

6、狂言妄語説出來雖然"虎虎生威",在某些時候更是顯得"豪氣"過人,用"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兒"來反駁這句話再合適不過了。老子也指出"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狂妄的話多説只有弊處而無益處,不如緊守中庸之道,量力而為。

7、紅塵多冷暖,草木向陽榮。遠寺人來少,禪林月照明。僧居如有夢,境遇不關情。昨夜寒風起,有梅寂寂生。

8、把快樂分享給別人,又可從別人的快樂中增添自己的快樂。(當代)星雲《佛教與生活》(一)

9、猜忌是信任的大敵。憑自己的想象,憑自己的好惡來理解周圍的一切,精神常常會處於一種人為的高度緊張狀態,而且單憑主觀武斷的猜測不會看清事情真相。友誼之樹靠信賴澆灌。只有你信賴別人,別人也才會信賴你。

10、很多人之所以碌碌無為地過活,是因為他們無法以平常心度日,不肯承認自己只是凡人,好高騖遠,對自己沒有準確清晰的定位,如此一來,自然就會在煩惱與焦躁中虛度時光。許多大的修為,都是在一日一精進中不斷積累,繼而到達的。

11、雖然世人皆知誘惑苦,但仍無法抵制誘惑。究其原因,就是弄不清什麼是需求,什麼是欲求。心中無慾無求的人,不僅不為誘惑所動,還能捨身成就自己的修為,同時也保全他人的尊嚴。

12、技術取財,其過薄少,毀謗賢聖,其罪甚重。《長阿含經》卷十九,《世記經》

13、包容,對人對己都可以成為一種無須投資便能獲得的"精神補品"。

14、秋風颯颯,點紅葉於玉階。秋雲飛飛,變白衣於蒼漢。秋露垂垂,人物同沽沆瀣。秋月皓皓,山河盡入玻璃。諸人當此之際,切不得作境會,亦不得作心會,亦不得作道會。

15、我們不一定是某個領域內的專家,但這並不能阻礙我們對那 個領域的感受。我們可能誤讀某些事物及其細節,但感受依然真實。

16、漫漫人生路上我們需要品嚐各種滋味,需要體驗各種心境,樣樣不可 缺,樣樣不可少,這才是圓滿的旅程。鹹,指的是強烈的信念、熾熱的情 感、劇烈的痛苦、沉醉的痴迷、徹骨的孤獨、狂熱的愛戀;淡,指的是輕鬆 的自由、欣賞的生活、適當的沉默、細心的關懷、温和的知足、偉大的平凡。

17、汝若歇得念念馳求心,與釋迦老子不別。

18、佛教微博經典: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不説人短,説短者短之。不思人過,思過者過之。不揚人錯,揚錯者錯之。莫念人惡,念惡者惡之。莫嫌路顛簸,世界本曲折,挑剔多了,路自窄了。別忘了,孑然一身踏歲月,能走就是道路,能過就是生活。

19、身邊每一處美景,時刻都充滿着期待,將心窗打開,讓陽光進來,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現在與未來,這世界就會充滿愛。或許,歲月留給我們的是滄桑,而生命,給予我們最多的,還是感動。感動着每一次花開,疼惜着每一次花落。我們要做的,就是活在當下,好好地去珍惜,不要辜負了這美好的生活。

20、以怨報德的人應該是人類的公敵,他對待人類可能比他對待自己的恩人還要惡毒,因為世人沒有施恩於他,這樣的人根本不配生活在世上。

21、雖然我們的很多煩惱不是惡的心,但如果不控制它們卻會引起眾多的病苦等過患。

22、這世間人來人往。心在,靠近過來的都將是快樂與幸福;遠離開來的不過只是雲淡和風清。心不在,人來再多也是負擔;人去再少也是憂傷。這世間人來人往。是否你還執着着曾經那份憂愁不肯鬆手;是否你已經淡了羈絆,笑看榮辱;是否你總感歎人海茫茫,心事無人訴;是否你已經秋落冬融,春暖花開。

23、萬法雖異,一如是同。——道生《妙法蓮華經疏》

24、心在俗世中,不動不傷。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動即亡。

25、激發悲心的原因是看見眾生受苦時的無助樣子。剋制了殘忍是它的成功;引起傷感則是它的失敗。激發喜心的原因是看到了眾生的成功。剋制了厭惡是它的成功,引起作樂笑鬧是它的失敗。

26、平時不知不覺的那些心靈深處的醜惡卑俗,從理智上發現了,便是明心開悟;從情感上厭棄了,便是慧劍誅魔。

27、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般若經》

28、未生前本來面目,死了燒了什麼處相見。

29、抓住火花的瞬間,才能看見自己內心的那一汪清泉。

30、向外馳求,不知攝心返照回光,如是學佛,殊難得其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