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劉義慶經典語錄

夜光之珠,不必出於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採於崑崙之山。《世説新語·言語》

劉義慶經典語錄

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夜光之珠:即隋侯殊,其珠光明照夜。孟津:位於洛陽東,孟縣南,是古代黃河有名的渡口。盈握之壁:大玉壁。崑崙:大山名,傳盛產美玉。這幾句大意是:夜光珠不一定得出自有名的孟律河中,大玉璧不一定非得采自盛產玉石的崑崙山上。天地造化,無奇不有,名山太川可以產精美珍貴的稀世之寶,而一般的地方也會出驚世駭俗的寶物,大可不必一味仰慕名山大川之所產,而貶低裏井村野之所出。這幾句用比喻説明人才不必一定出自強國勝地和名門望族。

以明防前,以智慮後。《世説新語·識鑑》——劉義慶名言

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識鑑》劉孝標註引《文士傳》。這兩句大意是:用聰明事前防患,用智慧考慮善後。任何事情都是發展變化並與其它事物相關聯的。所以每做一件事,都要思前顧後,採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出現意外或留下後遺症。這兩句可用於説明凡事要前後左右考慮周到。

以小人之慮,度君子之心。《世説新語·雅量》

見南朝·束·劉義慶《世説新語·雅量》。慮:思考,思想。度(du奪):推測。選兩句大意是,用小人的心胸,猜度君子的襟懷。該名句採用對比的手法,使較為抽象的心理如“小人之慮”、“君子之心”之類通過比較,形成反差,形象而易於理解。“以”、“度”兩個動詞的運用,使抽象的心理帶有動作性,符合心理活動的特點。其成功姓還在於以警約的語言揭示出一種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準確而生動,因此至今沿用不衰。也可説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世説新語·識鑑》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識鑑》。適意:稱自己的心意。爾:而已。羈宦;為仕宦所羈束。要:通“邀”,追求。這兩句大意是:人活在世上,最珍貴的是順乎自然,順乎內心,怎麼能為了追求功名利祿而奔波幾千裏使身心受到束縛呢?據《世説新語》記載,晉人張季鷹自謂山林間人,在洛陽做官。有一年秋風瑟瑟勾起思鄉心緒,想到家鄉鱸魚膾等佳餚的美味,油然產生隱居思想,脱口説出了這一名句。它表現出一種對束縛人性的仕宦生活的厭倦和對順心適意的曠達生活的追求。這種肆意曠達的生活追求是魏晉時期特有的社會風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後人多用此典表示棄官歸隱。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世説新語》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立:確立。令名:好的名聲。這兩句大意是:人擔心的是志向沒有確立,何必憂慮好的名聲不能傳開去.~二句指出了志向、事業、名望三者的辯證關係.作者認為,有了堅定的志向,加之以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就,屆時何愁沒有美名?所以人們應首先關心志向是否確立,而不應擔憂名望如何。相反,有些人胸無大志,不學無術,卻唯恐自己名望不濟,四處招搖撞騙,沽名釣譽,把自己打扮成社會名流,實在無聊。可以此二句勸勉青年應有堅定正確的志向,不要多注意名聲如何。

大禹聖人,猶惜寸陰,至於凡俗,當惜分陰。《世説新語·政事》——劉義慶經典語錄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政事》注引《晉陽秋》。大禹:夏朝聖君。凡俗:一般人。分:一寸等於十分。這幾句大意是:像大禹這樣的聖人還珍惜每一寸光陰,至於一般的凡夫俗子,更應當珍惜每一分光陰。這又是一個徵引聖哲來説明道理的典型的例句。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人是分為等級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貸》)。像大禹這樣的聖人尚且珍惜寸陰,凡夫俗子一定要下十倍的工夫,珍惜每一分光陰,這個名詞雖是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產物,但它闡述的'珍惜時間的道理還是正確的,尤其是在朝着現代化邁進的今天,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民族的前途與命運,因此,這些惜陰名句,今天讀起來仍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世説新語·規箴》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規箴》。桑榆:太陽落山處,比喻人的晚年。朝陽:早晨的太陽,喻指少年。這幾句大意是:人的晚年就像夕陽的光輝,沒有多少照耀的時刻了;但願少年人能像早晨的太陽,隨早晨以後的時光一起光明。這是一個完全採用比喻與象徵手法表現生活哲理的名句,在這裏隻字未涉人間世事,而用“桑榆之光”與“朝陽之暉”等形象比喻來象徵人事,手法委婉巧妙,表意含蓄藴藉,符合魏晉清淡注重詞鋒的特點,也符合文學貴曲不貴直的藝水規律,使人在美的享受中獲得啟迪。

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世説新語·任誕》

南朝·朱·劉義慶《世説新語·任誕》。這兩句大意是:憑着內心興致,欲走便走,欲止則止,興致消盡就返歸故里,不受禮節制約。《世説新語·任誕》曰:“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巾欲進則進,欲止則止,適性而往,任真無飾,是六朝人崇尚的人性美,表現出一任自然.曠達超邁的生活態度。詩句造語警約,表述傳神,故能演變為成語,久為後人沿用。

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世説新語·惑溺》

甫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惑溺》。卿:古代君對臣,長輩對晚輩的稱謂,朋友、夫婦之間也以“卿”為愛稱。這幾句大意是:親你愛你,所以稱你為卿,我不稱你為卿,準該稱你為卿?王安豐的妻子常稱他為卿。安豐説,婦人稱夫婿為卿,按禮來講是不敬,以後不要這樣稱呼了。妻子回答説:“~”。後常以“卿卿”連用為夫妻間的受稱。韓偓《偶見》詩説:“小疊紅箋書恨字,與奴方便寄卿卿。”有時也含有戲謔、嘲弄之意,如《紅樓夢》第五回對王熙鳳的判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該名句寫作上採用重言與重複的修辭手法,使語言茸有節奏感。同時表現出妻子在丈夫面前撒嬌的嗔態,使形象活潑可愛,大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之妙。

盲人騎瞎烏,夜半臨深池。《世説新語·排調》——劉義慶名言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排調》。這兩句大意是:瞎子騎着一匹瞎馬,半夜來到深池旁,危險之至。此名句以生動的比喻表現人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而不自覺。“盲人”更兼“瞎馬”,再加上“夜半”來到“深池”,各種不利條件,層層疊加,登峯造極,大有千鈞一髮之勢,如越雷池一步,必將大難臨頭。此語暗含哲理,語言精約,具有警世喻人的意義。

貌甚醜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世説新語·容止》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容止》。悠悠忽忽:放蕩,輕忽。這幾句大意是:面貌醜陋憔悴,行為放蕩輕忽,形骸如土木一般。這幾句描述劉伶的樣子,不僅寫其形,而且寫其神。後世寫形貌醜陋,性格曠達,放浪形骸的人,也藉此形容。如明人張岱寫貌醜而狂放的説書藝人柳麻子,就借用了“悠悠忽忽,土木形骸”等語。

飄如遊雲,矯若驚龍。《世説新語·容止》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容止》。這兩句大意是:飄逸像天上的遊雲,矯健如驚起的蛟龍。此句以比喻的手法描繪人的風神。其比喻貼切傳神,使人物形象極其鮮明,很為後人描繪歷史人物風采時所喜用。據《晉書·王羲之傳》,當對人稱道王羲之書法的筆勢不凡,也用~來形容,後人效法者屢見不鮮。故此名句不但可以表現人的神采,也可以用來評論古今書法名作,尤其是草書佳作。

面如凝脂,眼如點漆。《世説新語·容止》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容止》。凝脂:凝結後的動物脂肪,形容人的肌膚白晳細膩,光潔滋潤。點漆:黑漆一點。這兩句大意是:面容如白嫩細潤的脂肪,眼珠如圓轉的一點黑漆。這是王羲之稱頌杜弘治姿容美麗的話。“王右軍見杜弘治,歎曰:“~,此神仙中人。”一個人的美與不美,主要看人的面容;而面容的美與不美,主要看用以表達內心感情的一雙眼睛。王羲之就是抓住這兩點並用兩個形象的比喻稱揚杜弘治的,他舉輕以包重,以局都代表全體,姿容美如神人的杜弘冶就恍然若見了。其巧用比喻和抓住要害部位描寫人物的方法,都值得學習。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世説新語·言語》——劉義慶經典語錄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爭,比。壑(hè賀):山谷。這兩句大意是:多少座山嶺競比秀美,多少個山谷溪水爭流。兩句原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對會稽地區山川之美的概括。重重疊疊的青山,溝溝壑壑的水流,加上一個“競”字,一個“爭”字,賦於客觀山水以主觀包彩,使千巖萬壑具有活的神采。這一名句,膾炙人口,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使用頻律也很高,在今天表現江南風景的山水遊記和散文中經常引用,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演化為成語“千巖萬壑”,其義與原意稍有不同,用來形容高山峻嶺的重重疊疊。

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芳林列於軒庭,清流激於堂宇。《世説新語·棲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