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古代中國的人有什麼問候語

問候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際口語,在古代見面有哪些的問候語呢?本文是小編整理古代見面問候語的資料,僅供參考。

古代中國的人有什麼問候語

  古代見面問候語

1.敬扣金安。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敬:恭敬,尊敬;扣:以頭扣地,舊時最敬重的禮節;金:比喻尊貴,貴重,這裏是指對方的身體;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頭交祝您身體平安。

2.敬請福安。寫給父母書信結尾的問安語。請:敬詞,無實在意義;福:幸福,祝福。意思是恭敬地祝你們幸福安康。

3.謹祝康安。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康:健康;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

4.謹祝榮壽。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謹:恭敬,鄭重:榮:高,長。意思是恭敬地祝願您健康長壽。

5.恭請示安。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恭;恭敬,恭順;請:敬詞;示:給人去信的敬稱。意思是恭敬地寫信與您並祝您平安。

6.順扣崇祺。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順:恭順;叩:以頭扣地;崇:高;祺:吉祥。意思是恭順地向您瞌頭交祝您吉祥如意。

7.虔請崇安。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虔:虔誠;崇:高。意思是虔誠地祝福您幸福平安。

8.敬請鈞安。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鈞(jūn):舊時一種敬辭,用於下級對上級,鈞,是古代重量單位,這裏引申為貴重。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

9.恭請福安。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福:幸福;綏(suí):安好。意思是恭敬地祝願您幸福安好。

10.恭請褆安。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褆(tí):福。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

11.恭請頤安。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頤(yí):保養。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養平安幸福。

12.肅叩堂安。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肅:拜;堂:堂上。本指尊長居住的地方。《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堂上啟阿母。”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從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兩手作拜用頭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古代見面問候語講解

問候語,屬於日常禮貌用語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語言系統中一種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同的語言都有不同的禮貌用語,這些禮貌用語是一定的語言社會、語言羣體長期形成的習慣説法,它們既是語言修辭的潔淨,又是社會文化的沉澱。一種語言的禮貌用語往往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背景對語言的影響和制約。

如,德語常用的問候語是:“秩序還好嗎?”這句問候語,鮮明突出地反映了嚴謹認真的德意志民族注重社會秩序,嚴守紀律的民族性格。

漢語的日常問候語也頗具特色,從古至今,汗民族社會歷史的變遷也可以在問候語的變遷過程中得到真實的反映。漢語問候語的變遷,可以説是中國社會發展歷程的一個真實的寫照。每個階段的問候語都反映了這一階段人們社會生活的特點。

一、無它乎?——原始穴居生活的真實寫照

問候語是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從一句簡單的問候語,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民族在某一時期的社會生活的特點和人們生活的方式。

在我國上古的洪荒時代,人們見面時,總是問:“無它乎?”(沒有碰到蛇吧?)這句問候語是漢人祖先的穴居生活的真實寫照。

“它”,即“蛇”的初文。《説文》:“它,蟲也。從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

上古時代,人們穴居野外,經常受到野獸、毒蛇的襲擊,俗話説:“野獸易躲,毒蛇難防”。因而古代的人時時要注意“無它乎”,見面是也關切的互問“沒有碰到蛇吧?”

“蛇”與我國古代文化關係非常密切。神話傳説中的女媧就是人首蛇身的。而這種“人”與“蛇”的關係,在問候語中也體現出來了。

二、無恙乎?——貧窮年代的基本保障

《説文》:“恙,瘍也。”“瘍,頭創也。”創,本義為刀劍傷。

《爾雅釋詁》:恙,即“癢”,“癢,病也。”癢之為病是由於傷痛,孳乳為“恙”,由傷病引申為憂傷(生理的疾病引申為心理的疾病)。

“無恙乎?”是古人常用的問候語。與“無恙乎”相似的還有一句“無傷乎”,也是古代常用的問候語。

《左傳.成公十七年》:“無傷也,言之莫而卒。”

《孟子.梁惠王上》:“無傷也,是乃仁術也。”

隨着穴居生活的結束,人們的生存空間和生活方式都大大改善,毒蛇和野獸不再嚴重威脅人們的.安危了,但人們的生活環境還是比較差,自然災害、部落戰爭給人們帶來各種疾病及傷痛,不時困擾人們的日常生活,當時又沒有先進的醫學技術,於是,沒有傷痛疾病就成了當時人們社會生活的基本保障,“無恙乎”也就成了這個時期的日常用語,人們見面時就會問:“沒有病吧?身體沒有不舒服吧?”這一簡單的問候語既體現了人們的相互關切之情,也反映了人們對社會生活的基本要求。

三、吃了嗎?——農耕時代的生活鏡象

進入農耕時代,由於生產力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環境大有改善,但另一方面,人也越來越多,而生產力水平仍然有限,農耕技術落後,人們生產出來的糧食、副食品往往不能維持基本的温飽。因此,“吃飯”就成了重大的社會問題。

據《史記》記載,當時人們每天只吃兩頓飯。到漢代以後,有些地方才改成每天吃三頓,而大多數老百姓仍然是維持一日兩頓,貧窮的甚至吃了上頓沒下頓,成語“饔飧不繼”就是這種生活的真實寫照。所以,維持温飽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問題,人們努力勞動,為的就是多吃一頓飯。能否吃上飯,是衡量社會生活的具體標準。因而,人們見面寒暄時,往往就要問對方“吃了嗎?”

“吃了嗎”這句問候語在當時實際上包含着很豐富的含義,可以真切地表達問候者對對方的關心,有沒有飯吃,吃了沒有,生活得怎麼樣?能不能維持基本的温飽,是否需要幫助?在那種飢不擇食、食不果腹的年代,這一問候語顯得自然、親切又頗具人情味。

有時,這一問候語還有特別的意義。如《史記》:“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趙王正是通過這一問候來試探廉頗的作戰實力。

後來,隨着社會生活的進步,這一問候語經過長期使用,其實在的含義已慢慢地虛化了,變成了習慣使用的問候語。但民族文化的特點經過語言的習用沉澱下來了。

這句簡單的日常用語集中地體現了漢民族傳統文化中“民以食為天”的人生哲理。

與此相似,在河南的南陽、駐馬店,安徽的蕭縣等地,晚飯後,人們常用的問候語是“喝湯了沒有?”

關於這一獨特的問候語還有一個傳説:相傳在元朝時,南陽遇災糧食失收,南陽王為搜刮糧食,強令老百姓把每日三餐改為每日兩餐。不準吃晚飯。有一天,一家人偷偷地做了晚飯,不料差點被來搜查的元軍發現,只好謊稱是煮湯喝,一家人才躲過一場災難。後來,“喝湯了沒有”就成了當地人晚飯後的問候語。

這類問候語,是老百姓艱難生活的真實反映。隨着社會的發展,問候語也逐漸發生變化。

四、上網了嗎?——現代生活的多樣化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生活豐富多彩,語言也逐漸發展變化,問候語也越來越多樣化了,

也同樣具有時代特色。

有一般的問候語,如:

你好。

早上好!身體好嗎?

也有隨雙方身份、職業、年齡、場合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問候語:

王師傅,在修車嗎?

王老師,去上課啊?

到圖書館去嗎?

也有許多問候語頗具時代特色:

在哪裏發財?(已解決了温飽問題,開始走上致富的道路。)

五一到哪旅遊啊?(由温飽走上小康。)

升了沒有?解套了嗎?(股票熱潮的反映)

離了?(婚姻觀念的改變)

買房了嗎?(房改熱潮)

上網了嗎?(電腦科技網絡的普及)

種種問候語形式多樣,反映了現代生活的多姿多彩。

漢語問候語一般問得比較具體,這反映了漢民族的大一統的思想觀念。

中國人自古就有“四海之內皆兄弟”“四海一家”的大一統思想,講究“中和之道”的人情味。既然是“一家”人,是“兄弟”,就應該互相關心,更不應有什麼隱私,日常見面問候,很自然就會關心對方的衣食住行,無微不至地詢問對方的吃喝拉撒,行動去向,問得越多越具體,就越能體現雙方的那種熱絡親密的感情和人際關係。相反,如果只是問“你好”,反而顯得冷淡、生疏。

這種細緻具體的問候語,在西方國際並不適用。這反映了漢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人見面,互問“吃了沒有?”顯得熱絡並富有人情味。而在西方,同樣的問候卻令人尷尬。

在西方國家,人們注重的是個體精神,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有自己的隱私權。生活細節、行動去向其實都是個人隱私,旁人不能隨便詢問。所以,在西方國家,不能隨便詢問別人一些太具體的事情,否則會令人尷尬,甚至引起反感。問候語的差異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

標籤:問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