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龐藴居士語錄

龐藴,字道玄,湖南衡陽人,是唐代著名的在家禪者,他曾在馬祖道一、石頭希遷座下習禪,與丹霞天然、藥山惟儼、百靈、大梅法常、洛浦、仰山慧寂等當代知名禪師頻相往來,悟境甚高,後世譽稱他為中國的維摩詰,與傅大士並稱於世。世人又稱他為龐居士、龐翁、襄陽龐大士。

龐藴居士語錄

龐家世代為儒,但因龐藴志在探尋人生真-相,所以皈依佛門。他最初參謁石頭希遷禪師時,問道:“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石頭以手掩口,龐藴若有所悟。後來,又以此問題參禮馬祖道一禪師,馬祖答道:“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龐藴於言下領旨,於是留住兩年。從此以後,機鋒迅捷,為禪林所矚目。

龐藴曾將數萬家珍用船運載,拋沈於湘江,去除世俗金錢的束縛,然後偕同妻子、兒女躬耕於鹿門山下,生活上如有所需,就編制些竹器到市場變賣過活,簡化所求,一家人沈浸在禪悦法喜之中。

“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團欒頭,共説無生話。”這首偈子,實是他們佛化家庭最佳的寫照。

龐藴即將入滅之際,要女兒靈照到門外觀看時日早晚,靈照返回屋內回答:“已經日正當中,而且還是日蝕呢1當龐藴才一腳踏出户外,想要觀看日蝕奇景時,靈照便迅速登上父親的座椅,合掌坐亡。龐藴入屋後,才知道上了女兒的'當,便笑道:“我女機鋒敏捷啊1延緩七天後才入寂。當襄州州牧於□來探病時,他説:“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説完,便枕着於□的膝,怡然入寂。當龐婆知道龐藴與靈照都已入寂了,歎道:“這痴女和無知老漢,竟然不告而別,何其忍心啊1就將這消息告訴他兒子,他兒子“嘎”的一聲,拄着鋤頭,站着往生了。龐婆將兒子火化後,説了一偈:“坐卧立化未為奇,不及龐婆撒手歸。雙手撥開無縫石,不留蹤跡與人知。”而不知所終。

龐藴一家四口,談笑之間出入生死,或坐、或站、或卧,展現了禪者自由自在的一派瀟灑風采,博得後人無限的欣羨與讚歎。

龐居士語錄----------

菩提般若名相假,涅槃真如亦是虛。欲得心神真解脱,一切名相本來無。

十方世界風塵淨,州州縣縣絕艱虞。王道蕩蕩無偏黨,舉國眾生同一如。

不動干戈安萬性,法王合掌髻中珠。

莫求佛兮莫求人,但自心裏莫貪瞋。貪瞋痴病前頓盡,便是如來的的親。

內無垢兮外無塵,中間豁達無關津。神無障礙居三界,恰似琉璃處日輪。

未識龍宮莫説珠,從來言説與君殊。空拳只是嬰兒信,豈得將來誑老夫。

迷時愛慾心如火,心開悟理火成灰。灰火本來同一體,當知妄盡即如來。

真為家貧無一物,此語總是空裏出。出語還須歸本源,不敢違他過去佛。

父子相守空山坐,無相如如寄有間。世人見靜元無靜,看似閒時亦不閒。

八萬四千同一理,事相差別立異名。十二圍陀及疏論,殷勤三六不須生。

十方國土皆吾宅,長者大門長日開。有識名人守院外,無心入理見如來。

世人愛假不愛真,世人憐富卻憎貧。唯敬三途八不淨,背卻如來妙色身。

更無別路超生死,前佛後佛同一般。舒即周流十方剎,斂時還在一毛端。

惟有一門無鑰匙,伸縮低昂説是非。但能宣得無生理,善巧方便亦從伊。

二乘皆雲不堪任,上士之人智慧深。欲得神通等居士,無過於物總無心。

雜句

行路易,行路易。內外中間依本智。本智無情法不生。

無生即是入正理。非色非心放一光。空裏優曇顯心地。

名為智,智為尊。心智通同達本源。萬物同歸不二門。

有非有兮理常存。無非無兮無有根。未來諸佛亦如是。現在還同古世尊。

三世俱皆無別道。佛佛相授至今傳。

外無他兮內無自。不動干戈契佛智。通達佛道行非道。不捨凡夫有為事。

有為名相盡空華。無名無相出生死。

餘有一大衣,非是世間絹。眾色染不著,晶晶如素練。

裁時不用刀,縫時不用線。常持不離身,有人自不見。

三千世界遮寒暑,無情有情悉覆遍。如能持得此大衣,披了直入空王殿。

思思低思思,自歎一雙眉。向他勝地坐,萬事總不知。

六識若似眉,即得不思議。六識若嫌眉,論時沒腦痴。

伊若去卻眉,即被世人欺。饒你六識嘍囉漢,總成乞索兒。

出一屋,入一屋,來來去去教他哭。來去只為貪瞋痴,於今悟罷須知足。

知足常須達本源,去卻昔時惡知識。惡知識,將伊作手力。

法施無前後,共護無生國。

無事失卻心,走向門前覓。借問舊知識,寂絕無蹤跡。

卻歸堂上審思看,改卻眾生稱心安。不能出外求知識,自向家中入涅槃。

大丈夫,昔日有,今日無。家計破除盡,贖得一羣奴。

奴婢有六人,一人有六口。六六三十六,常隨我前後。

我亦不拘伊,伊亦不敢走。若道菩提難,菩提亦不難。

少欲知足毛頭寬,遠離財色神自安。分明瞭見三途苦,世上名聞不相關。

難復難,持心離欲貪涅槃。一向他方求淨土,若論實行不相關。

枉用工夫來去苦,畢竟到頭空色還。

易復易,即此五陰成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無相法身豈有二。

若舍煩惱覓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正中正,心王如如六根瑩。六塵空,六識淨。六六三十六,同歸大圓鏡。

阿難貝多葉,持來數千劫。七寶藏中付迦葉。

分為十二部,析作三乘法。非故亦非新,應化隨緣百億身。

若有真如一合相,一億還同一聚塵。

珠從藏中現,顯赫呈光輝。昔日逃走為窮子,今日還家作富兒。

中唐時代的禪門居士。與樑代之傅大士並稱為‘東土維摩’。居士名藴,字道玄,又稱龐居士。生於衡州衡陽縣(湖南省衡陽縣治),初志於儒,貞元(785~804)初年,曾謁石頭希遷,豁然有剩後又與丹霞天然相偕往受科舉之選,而投宿於漢南旅舍。時,聞江西馬祖之道名,乃悟選官不如選佛,遂直奔洪州,隨馬祖參禪而契悟。丹霞後嗣法石頭,剃髮出家,龐藴則終生不變儒形,在家而舉揚方外之風。元和(806~820)初年,與女兒靈照北遊襄漢,隨處而居,或鳳嶺鹿門,或廛肆閭巷,初住東巖,後居郭西小舍,常制竹漉籬維持生計。

居士與馬祖初相見時,嘗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馬祖答‘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居士言下豁然大悟,覆呈一偈‘十方同一會,各各學無為,此是選佛處,心空及第歸’。其一生,常以偈闡明禪旨,所寫詩偈多達三百餘篇。《卍續藏》第一二0冊(《禪宗全書》第三十九冊)收有《龐居士語錄》三卷。上卷收錄居士與馬祖、石頭、藥山、齊峯、丹霞、百靈、普濟等人之問答機緣;中、下二卷則收詩偈百餘首。

傳説居士將入滅時,曾令其女靈照出視日早晚及午,女遽報日已中矣,但有蝕也。居士乃出户觀之,靈照即登父座合掌坐亡,居士遂更延七日示寂。刺史於■聞此前往問疾,居士謂曰︰‘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好住世間皆如影響。’言訖即枕於■膝而化。

[參考資料]《祖堂集》卷十五;《景德傳燈錄》卷八;《聯燈會要》卷六;《五燈會元》卷三;《居士》卷十七;阿部肇一着·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上卷。

標籤:龐藴 居士 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