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論語名句名言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我國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體體現。那麼都有哪些類型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名句名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名句名言

論語名句名言1

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2、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曾子説:“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為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真誠,教別人的東西自己有沒有研習好。”“傳”字有兩解,一,師傅之於己,一,己傳之於人。依上文“為人謀”“與朋友交”推之,當謂“己之傳於人”。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譯文:士不可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肩負重任,路途遙遠。

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譯文: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5、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用不義手段得到的富貴,對我來説就好像天空的浮雲一樣。

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譯】孔子説:“(如果)三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為我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對於他的缺點,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7、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學而》)

8、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譯】子夏説:“重賢輕色、侍奉父母能竭心盡力、侍奉君王,能捨棄自己的身軀、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沒有學習過,我也一定認為他已經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9、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譯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1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譯文: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矇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

1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譯文:做事勤敏,又好學,不以問及下於他的人為恥。

16、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譯文: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1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

2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譯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2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23、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原】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譯】司馬牛憂傷地説:“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説:“我聽説過:‘死生命中註定,富貴由天安排。’君子(只要)敬業而不犯錯誤,對人恭敬而有禮貌。四海之內都是兄弟呀。君子擔心什麼沒有兄弟呢?”

24、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譯文:顏回這個人很好學。為人不遷怒他人,不重複犯(同樣的)錯。

2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

27、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2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2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譯文:見到賢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齊,見到不賢能的人就要(以他為反面教材)做自省。

3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3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32、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33、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譯文: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

34、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譯文】孔子説:”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求能免於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

3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譯文:不擔心人們不知道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知道別人。

36、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37、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甯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3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譯文: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39、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孔子説:“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複教他了。”

4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譯文:不必擔心財富不多,只需擔心財富不均;不必擔心人民太少,只需擔心不安定。

41、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2、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曰:“再,斯可以.”

43、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4、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45、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

4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譯文: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47、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譯文:每天能學到一些自己沒有的`知識,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識,這樣就可以説是好學的了。

4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9、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0、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幫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興旺發達也要幫助他人一同興旺發達

53、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譯】孔子説:“《關雎》篇,快樂而不放蕩,悲哀卻不傷痛。”

5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55、聽其言而觀其行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56、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譯文:君子要少説虛話,多幹實事。

5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59、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

60、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6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譯文:切要以忠信為本,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誤不要怕改正。

6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譯文:知道的就説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明智。

63、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64、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6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譯文: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6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忠實?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認真複習?

67、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準則,以仁為憑藉,以六藝為學習活動內容。

68、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69、當仁,不讓於師。譯文: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7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學習知識從不滿足,教誨別人從不懈怠。

71、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7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3、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74、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7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譯文:有知識不會疑惑有仁義不會擔憂有勇氣不會恐懼。

76、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7、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譯】孔子説:“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飯為恥的人,是不值得與他交談的。”

7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79、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説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8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譯文:孔子在河邊説:時間就像這流水一樣,不分日夜的流淌。

82、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譯文:君子坦蕩而不驕狂,小人驕狂而不坦蕩。

8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8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原】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譯】仲弓問(怎樣是)仁。孔子説:“出門(工作、辦事)時要像會見貴賓一樣莊重,使用差遣人民時要像舉行盛大祭典一樣嚴肅。自己不願做的,不要強加於人。為國家辦事沒有怨恨,處理家事也沒有怨恨。”仲弓説:“我雖不聰敏,請讓我按照您的話去做吧。”

8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孔子説:“(對任何事業)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實行它為快樂的人。”

86、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

8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譯】孔子説:“君子團結羣眾但不相互勾結,小人拉幫結派而不團結羣眾。”

88、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譯文:君子嚴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則千方百計要求、苛求別人。

8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9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1、言必信,行必果。

9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論語名句名言2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8、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1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11、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2、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1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5、朽木不可雕也。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17、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9、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0、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2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3、巧言令色,鮮亦仁!

24、子不語:怪,力,亂,神。

25、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26、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27、食不語,寢不言。

28、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9、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30、朝聞道,夕死可矣。

3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32、放於利而後行,多怨。

3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4、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3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36、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37、德不孤,必有鄰。

38、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39、寢不屍,居不容。

4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1、未知生,焉知死?

42、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3、君子周急不繼富。

44、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45、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7、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48、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4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53、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4、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論語名句名言3

1.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2. 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3.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4.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6.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3. 不學詩,無以言.

14. 有教無類.

15.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6.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7. 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18.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0.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21. 不學詩,無以言。

22.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23.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24.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25.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26.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7.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名句名言4

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敬鬼神而遠之

4、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5、譬如為山,未成一簣

6、未知生,焉知死

7、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8、不患人之不己知

9、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10、鳥獸不可與同羣

11、無可無不可

12、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13、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14、吾日三省吾身

1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6、不遷怒,不貳過

1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1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9、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20、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22、小不忍則亂大謀

23、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24、巧言令色,鮮矣仁

2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6、朽木不可雕也

27、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28、子不語:怪、力、亂、神

29、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3、仁者,其言也切

31、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32、邦無道,危行言孫

33、知其不可而為之

34、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35、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6、君子有三戒

37、鄉原,德之賊也

38、道聽而塗説,德之棄也

39、望之儼然,即之也温

4、不學詩,無以言

41、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42、有事弟子服其勞

43、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4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5、禮,與其奢也,寧儉

46、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47、犁牛之子,驛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48、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49、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50、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

論語名句名言5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譯文】學了又時常温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説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説是好學了。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在温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君子合羣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譯文】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麼行走呢?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譯文】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説你是明智的呢?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譯文】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譯文】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脱它,就不會擺脱的。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譯文】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譯文】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知道的人。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諡號叫‘文’。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質樸多於文采,就像個鄉下人,流於粗俗:文采多於質樸,就流於虛偽、浮誇。只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個君子。

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譯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麼因難呢?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譯文】( 許多人)對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義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説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譯文】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譯文】讀書人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負擔沉重,路程遙遠。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一國軍隊,可以使它喪失主帥;一個男子漢,卻不能強迫他放棄主張。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譯文】天冷了,才曉得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聰明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經常樂觀,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譯文】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話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説,不合禮的事不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文】統治者本身行為正當,不發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為不正當,縱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會信從。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譯文】不怨恨天,不責備人,學習一些平常的知識,卻透澈瞭解很高的道理。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譯文】有益的朋友三種,有害的朋友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實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諂媚奉承的人交友,同當面恭維背面毀謗的人交友,同誇誇其談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譯文】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志趣;懇切地發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譯文】君子的過失好比日蝕月蝕:錯誤的時候,每個人都看得見;更改的時候,每個人都仰望着。

孟子名言

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譯文】泛指讀書不要拘泥於書上或迷信書本。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譯文】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樂足以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譯文】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譯文】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這是因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國家;有了國家,才需要有個“君”。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譯文】有不為而後可以有為,現在的不為正是為之後的可有為,每個時期都會有要為有不可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分清輕重緩急。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譯文】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都能這樣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譯文】有利於作戰的時令、氣候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形(重要),有利於作戰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團結(重要)。

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譯文】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整個天下都變小了。喻立志要高遠,胸襟要開闊。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譯文】富貴不能亂我心意,貧賤不能改變我志向,威武不能屈我品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譯文】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

的兒女。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其進鋭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論語名句名言6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4、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7、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8、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15、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6、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7、不學詩,無以言。

18、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19、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20、有教無類。

21、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論語名句名言7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7、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8、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2、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3、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4、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17、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9、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20、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21、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24、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5、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9、子貢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1、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2、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33、子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3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37、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8、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3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論語名句名言8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玩物喪志。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士為知己者死。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論語名句名言9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6.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9.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衞靈公》

10.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1.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13.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14.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1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16.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温故知新)(温故知新)

1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19.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名正言順)

2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2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23.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為政》

24.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2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舉一反三)

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2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2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3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成人之美)

32.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3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任重道遠)34.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論語·衞靈公》(殺身成仁)

論語名句名言10

1、虔誠的信徒。沒有比你更好的朋友了。

2、邪紫抓住朱亦名,邪箏聲亂也樂。

3、不受苦難的人不認識,不認識的人也不認識。

4、沒有意志,沒有意志,沒有實體,沒有我。

5、君子使人美麗,但不使人邪惡。

6、紳士是坦率的,小人是長的。

7、要有學習的臉,不生氣,不二。

8、三連,必有我嚴老師。選擇好的,然後跟隨它;選擇壞的,然後改變它。

9、空了,我敲了兩下,幹了眼。

1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道的人行動,善良的.人靜止。知道的人是快樂的,善良的人是長久的。

11、君子有德,小人有土;君子帶着懲罰,小人帶着利益。

12、過去的事不能勸戒,但過去的事可以追憶。

13、如果你不説,就不要規勸,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14、例如,所有的星星都共享北方時間。

15、舉個例子,對於山來説,不是失敗。

16、默然而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有什麼?

17、一個學者不能沒有恆心。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8、這位紳士沒有東西吃,沒有東西住,也沒有東西住。

19、八夷朝廷之舞,可忍,不可忍!

20、相信學習,保持好方法。危險的國家不進,混亂的國家不活。這個世界有道是看不見的,沒有辦法是隱藏的。可憐的和便宜的。也羞愧;國無路可走,富貴也貴,羞恥也貴。

標籤:名句 名言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