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會計在古代是叫做什麼名字

職場1.92W

我國會計制度源遠流長,在古代已有,那麼在古代,會計人員一般叫做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會計在古代的名字,希望對你有幫助。

會計在古代是叫做什麼名字

  會計在古代的名字

我國早在西周時代就設有專門核算官方財賦收支的官職——司會,並對財物收支採取了“月計歲會”(零星算之為計,總合算之為會)的方法;後來會計人員一般稱為賬房先生。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主要依據,藉助於專門的技術方法,對一定單位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與監督,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參與經營管理、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會計古義是集會議事。我國從周代就有了專設的會計官職,掌管賦税收入、錢銀支出等財務工作,進行月計、歲會。亦即,每月零星盤算為“計”,一年總盤算為“會”,兩者合在一起即成“會計”。

會計有以下五個基本特徵:

(1)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會計是一種經濟信息系統。

(3)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

(4)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5)會計採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財務部在古代的名字

户部。

户部起源源先於秦《周莊》記載此職為“地官大司徒”;秦為“治粟內使”,兩漢稱“大農令”和“尚書民曹”,三國至唐稱“度支”“左民”“右民”等,唐永徽年初因避諱太宗皇帝世民名諱改稱“户部”,五代至清光緒末年,改“户部”為“度支部”,管田賦,關税,厘金,公債,貨幣及銀行等。

户部起源於周代官制中的的地官,漢成帝置尚書五人,其三曰民曹,主吏人上書事。後漢以民曹兼主繕依功作,當工官之任。三國魏置左民尚書,掌財政。晉初省之,太康中又置。惠帝時有右民尚書。東晉及宋、齊並置左民尚書,樑、陳並置左户尚書,並掌户籍,兼知工官之事。後魏、北齊有度支尚書,亦左民、左户之任。後周依《周官》,置地官府大司徒卿。隋初稱度支部,開皇三年改為民部。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改為户部,高宗顯慶元年改為度支,龍朔二年改為司元,咸亨元年復為户部。光宅元年改為地官,神龍元年復故。後歷代沿稱。

唐代户部一般設有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錢穀之政、貢賦之差。其屬有四: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倉部。 户部巡官二人,主事四人;度支主事二人;金部主事三人;倉部主事三人。龍朔年間曾改户部曰司元,度支曰司度,金部曰司珍,倉部曰司庾。天寶十一載改金部曰司金,倉部曰司儲。

明清時期户部掌全國疆土、田地 、户籍、賦税、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例如清代户部總的執掌是管理全國疆土、田地、户籍、賦税、俸餉、財政等事宜,其機構按地區劃分為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14個清吏司,並設有八旗俸餉處、現審處、飯銀處、捐納處、內倉等機構,辦理八旗俸餉、捐輸等事。其部內的行政事務則由南、北檔房、司務廳、督摧所、當月處、監印處分別管理。隸於户部的機構還有掌鑄錢的錢法堂及寶泉局;掌庫藏的户部三庫;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

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清政府宣佈“仿行憲政”,進行官制改革,將户部改為度支部,並將財政部併入。户部遂廢。

  古代會計的歷史淵源

中國原始社會末期的會計

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是人類生產活動的衍生物。在生產活動中,人們總是力求以較少的勞動耗費,取得儘可能多的勞動成果。[1] 隨着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勞動產品的分配、交換及消費等問題凸現,“計數”逐漸成為社會生活的必要,人們逐漸形成數量觀念,並嘗試着以實物、繪畫、結繩、刻契等方式來表現經濟活動及其所反映的數量關係。由實物記事(計數)、繪畫記事(計數)、結繩記事(計數)、刻契記事(計數)等方式所體現的'原始計量記錄行為基本代表着同時期的“會計”行為,或者説,原始計量記錄行為是會計的萌芽狀態,成為會計的直接淵源。

奴隸社會時期的會計

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後,在原始計量的基礎上,逐步形成最早的會計制度。中國有關會計事項記載的文字,最早出現於商朝的甲骨文;而“會計”稱號的命名、會計的職稱則均起源於西周,其含義是通過日積、月累的零星核算和終的總合核算,達到正確考核王朝財政經濟收支的目的。 據《周禮》記載,西周國家設立“司會”一職對財務收支活動進行“月計歲會”,又設司書、職內、職歲和職幣四職分理會計業務,其中司書掌管會計賬簿,職內掌管財務收入賬户,職歲掌管財務支出類賬户,職幣掌管財務結餘,並建立了定期會計報表制度、專倉出納制度、財物稽核制度等。這表明大約在西周前後,我國初步形成會計工作組織系統。當時已形成文字敍述式的“單式記賬法”

春秋以至秦漢的會計

在會計原則、法律、方法方面均有所發展。孔子提出了中國最早的會計原則:“會計當而已矣”,意思是會計要平衡、真實、準確。具體説是要求會計的收付存平衡正確無誤。它與目前的“客觀性”原則相似。戰國時期,中國還出現了最早的封建法典——《法經》,其中包含“會計”方面的內容,如在會計簿書真實性和保管方面,規定會計簿書如果丟失、錯訛,與被盜數額同罪;在會計憑證和印鑑方面,規定券契(當時的原始憑證)如有偽造、更改等情,重者與盜賊同罪論處,輕者以欺詐論處,如上計報告不真實,有欺詐隱瞞者,根據情節輕重判刑;在倉儲保管方面,規定對於賬實不符的,區分通盜、責任事故、非責任事故等不同情況進行處理;在度量衡方面,規定度量衡不準者,按情況不同實行杖打等處罰。秦漢時期,中國在記賬方法上已超越文字敍述式的“單式記賬法”,建立起另一種形式的“單式記賬法”,即以“入、出”為會計記錄符號的定式簡明會計記錄方法。它以“入-出=餘”作為結算的基本公式,即“三柱結算法”,又稱為“入出(或收付)記賬法”。西漢時採用的由郡國向朝廷呈報財務收支簿——“上計簿”可視為“會計報告”的濫觴。南北朝時期,蘇綽創造“朱出墨入記賬法”,規定以紅記出、以墨記入。

唐宋時期時期的會計

我國會計理論與方法進一步推進。首先,產生了《元和國計簿》、《太和國計簿》、《會計錄》等具有代表性的會計著作。《元和國計簿》和《太和國計簿》分別為唐人李吉甫、韋處厚所撰,收錄了唐代人口、賦役、財政、税收等方面的統計資料,按照國家財政收入項目分別記載其收入數字。《會計錄》為宋人所編,是一種按照國家規定的財計體制和財政收支項目歸類整理,並加以會計分析的經濟文獻。其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會計、統計經濟資料部分,包括户籍計賬方面的資料和當年財政收支的實際數額;二是會計、統計經濟資料的分析比較部分,也可稱為會計分析部分。其次,創立了“四柱結算法”。所謂“四柱”,是指舊管(上期結餘)、新收(本期收入)、開除(本期支出)和實在(本期結存)四個欄目。這種結算法把一定時期內財物收付的記錄,通過“舊管+新收=開除+實在”這一平衡公式加以總結,既可檢查日常記錄的正確性,又可分類彙總日常會計記錄,使之起到系統、全面和綜合的反映作用;可以説,“四柱結算法”的發明把我國的簿記發展提到一個較為科學的高度。四柱結算法中四柱平衡關係形成了會計上的方程式,這不僅成為我國傳統的中式記賬法(中式簿記)的一個特色,而且在世界範圍內也一直沿用下來。 最後,在宋代建立了我國會計史上第一個獨立的政府會計組織——“三司會計司”,總核天下財賦收入,提高了會計機構的地位;同時,隨着人們對賬簿的認識,宋代產生並流行着一些有關賬簿的專門用語。此外,“簿記”一詞作為我國最早的文字記載亦已見於宋代的文獻中。宋代的會計憑證可分為收入與支出兩類,皆有正副兩聯,憑證和賬簿都作為重要檔案一起由專吏負責長期保存。

元代的會計

元代承襲舊制,在會計方面無大發展。至明代,政府頗重會計報表,要求按舊管、新收、開除和實在四柱編報,報表逐級彙總上報,國家對報表有統一的編報格式和上報日期。明代代表性會計著作是《萬曆會計錄》,按舊額、見額、歲入、歲出匯錄了人户、田糧、軍餉、俸祿及各種税收和交通運輸等統計資料,編排井然有序,數據先後可循,並突出了財政收支項目的對比關係,便於分析研究。

明末清初時的會計

明末清初之際,中國又出現了一種新的記賬法——“龍門賬法”。此帳法是山西人傅山根據唐宋以來“四柱結算法”原理設計出的一種適合於民間商業的會計核算方法,其要點是將全部賬目劃分為進、繳、存、該四大類。“進”指全部收入,“繳”指全部支出,“存”指資產幷包括債權,“該”指負債幷包括業主投資,四者的關係是:該十進=存十繳,或進一繳=存一該。也就是説,結帳時“進”大於“繳”或“存”大於“該”即為贏利。傅山將這種雙軌計算盈虧,並檢查賬目平衡關係的會計方法,形象地稱為“合龍門”,“龍門賬”因此而得名。“龍門賬”的誕生標誌着中式簿記由單式記賬向複式記賬的轉變。到了清代,會計制度又有新的突破,即在“龍門帳”的基礎上設計發明了“四腳賬法”。四腳賬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複式記賬方法,其特點是:注重經濟業務的收方(即來方)和付方(即去方)的賬務處理,不論現金收付事項或非現金收付事項(轉賬事項)都在賬簿上記錄兩筆,即記入“來賬”,又記入“去賬”,而且來賬和去賬所記金額必須相等,否則説明賬務處理有誤。這種賬法的基本原理已與西式複式記賬法相同。清末,隨着西式會計的引入,中式會計趨於衰落。


標籤: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