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關於做好職業規劃模板合集十篇

職場4.95K

時間象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返,毫不流連,你在職業發展道路上還順利嗎?該為自己做一個職業規劃了。那麼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職業規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好職業規劃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做好職業規劃模板合集十篇

做好職業規劃 篇1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在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無論是男是女,要想獲得較好的發展空間,行業的選擇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有不少的朋友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有的人工作了7、8年都難説自己停留在哪個行業,其實行業和個人發展息息相關。許多人在失業、就業壓力下,找到工作成為最高指導原則,盲目就業將會為以後的職業生涯道路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我工作多年對職業方向還是一片迷茫

品學兼優的李小姐大學畢業後被留在了大學裏任助教,由於在大四時就已經在系教務辦公室帶薪實習,同學們早就開始羨慕了,但是畢業後,她的境況相對於以前的同學來説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校的幾個死黨畢業後分布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帶着畢業時的熱情大家工作後一直保持着聯繫,慢慢的,同學的羨慕沒有了,幾個同學在沿海一帶發展的很好,甚至有一位的薪水幾乎是她的兩倍,這樣的情況下,李小姐耐不住在校的限制,兩年後便離開學校,也加入了社會求職大軍。

在校表現優異的她來到職場上求職時確很難找到一份工作,投出去的簡歷基本沒什麼反饋,這也是出乎李小姐意外的,在找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作後,終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她進了一家外貿公司做總經理助理,雖然薪水偏低,但是對於當時的李小姐來説已經非常滿意了。可是好景不長,這份工作雖然薪水低,但是工作壓力很大,需要處理的日常事務瑣碎繁多,加班也是家常便飯,一段時間下來,她身心疲憊。但由於找工作不容易,她也就一直堅持着,終於,一年後,她還是選擇了離開。離職後她回家好好休養了幾天又開始找工作了,這次李小姐找到了一家雜誌社從事編輯的工作,薪水跟前一份差不多,但工作已經輕鬆了很多。兩年後,覺得無法在工作中得到提高,整日處理的事務簡單枯燥,自己年齡也慢慢大上去了,不想再浪費時間,所以還是選擇了離開。在這次離職前,她就已經在尋找新的崗位了,但是她不知道該找什麼樣的工作,這時的她已經開始迷茫了,自己的職業道路迷失了方向。

職業道路應儘早做規劃,不要等到走投無路再尋找後悔藥

李小姐覺得自己在校一直是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其他同學都羨慕她,但是畢業後不久,羨慕她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她的同學都發展的比她好,她就心有不甘,想趕上他們甚至是超過他們,其實,可以看得出來,李小姐是一個很好強的人,好強本沒有錯,但是也不能盲目的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李小姐並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做什麼,而且她對職場的認知面也比較狹隘,從學校出來找工作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最後只能隨意的選擇了一家,不考慮自己到底能不能做這份工作,這份工作能不能給自己一個好的發展,只是被工作牽着鼻子走。所以現在對於李小姐來説,不應該再去盲目的找工作,因為她都已經在職場上工作五年了,而且五年的工作都沒有一個是相關聯性的,再去盲目的找工作,也是在浪費時間跟精力,沒有什麼意義的,只能在原地打轉。首先李小姐應該為自己的職業道路做好準確的職業定位和規劃,做好求職的準備,然後再去尋找吻合自己的工作,只有方向對了,才能正確前行,才能有效的去累積自己的職業能力。

當今社會人才競爭激烈,生活成本越來越高,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就必須讓自己職業能力呈上升趨勢。但是機會轉瞬即逝,定位之後,才能根據自己的目標,抓住發展中的每一個機會,不斷提高競爭力,從而在職場發展中才能如魚得水,越遊越順,不要在潛移默化中為自己的職業時間買了單!

做好職業規劃 篇2

苦練“內功”做好新年規劃

小林大專畢業已經幾年了,在一家公司從事文祕工作。雖然在工作中她很努力,也很有上進心,但是從人事文員到打字員、辦公室文員,她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工作卻老喜歡遷就,每份工作都做不長,跳槽對她來説非常簡單。新年剛過,她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做,她在迷茫中一天一天的在過着日子。

富海人才職業顧問專家陳胤君分析,職場人士如果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不夠確定,或者認為工作中沒有太多機會,首先是不要失望,因為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的年輕人正在身處一樣的處境。從職業心理角度看,制定並實施一份良好的職業規劃的第一步,就是要拋除之前對於職業的任何預先的想法。判斷你自己的價值和利益,瞭解自己的能力,分析你的知識、熱情和技能適合幹什麼。只有做好自己的新年規劃,苦練“內功”,才會為日後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職場充電勿跟風

“很多同事都利用下班時間去參加培訓,如果不跟着同事充電,我就覺得很不踏實。”在一家電子企業工作的王先生説,“其實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參加哪種培訓,覺得參加培訓後自己就能跟上同事的步伐了。”

九博職場顧問認為,在對自己進行職業規劃之前,先確定自己職業方向。再就是給職業規劃確立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我為什麼工作。是生存支點、發展支點還是興趣支點?參與培訓確實能使個人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但是職場人首先應該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對自己知識、能力和職業定位有正確的把握,將培訓與自身特長相結合,選擇有效的培訓課程,才能充分發揮職業培訓的作用,為自己在職場中的立足、晉升增加砝碼。

另外,充電方式也是因人而異。在選擇充電方式時應視自身情況而定。如果平時工作量很大,那麼最好利用週末或一段相對集中的時間參加學習。如果業餘時間充裕,而可以利用工作日晚上和週末參加學習。

做好職業規劃 篇3

前天和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學生聊了幾句,他因為嚴峻的就業形勢而面容憔悴不堪,連續找了不少時日,仍未有合適的工作。從和他的一番交流中,可以明顯的感覺出如今如何職業規劃好。

求高求大心理。

總是想在更高起點的公司就業是不太現實的。部分大學生單向考慮自己的就業理想,要求用人單位十全十美,工資、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環境及日後的發展空間,無不在其考慮之中,卻忽視瞭如此完美的單位能否接納自身。小宋平時在班裏表現平平,但是,她一向心高氣傲,認為自己這所學校還不錯,用人單位一定會搶着要自己的,所以挑三揀四,這山望着那山高,結果哪座山也沒爬上去。

過於自負心理不可取。

不少大學生因在學校成績優秀,所以比較心高自負。 部分應屆大學畢業生因所學專業緊俏,或因就讀學校為名牌學府,或因自己無論專業知識還是綜合素質都高人一籌,或因被不少用人單位垂青,這個單位不順眼,那個單位也不如意,從而錯過不少適合自己發展的用人單位。

過分依賴沒有主見的心理。

心理的不成熟導致不少大學生的依賴心理相當嚴重。有部分應屆大學畢業生,雖然接受了四年大學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還是缺乏應有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決策能力。在擇業就業時,對一個單位是否適合自己,往往不是憑自身思考來決斷,而是依靠父母師長之意、師兄師姐之言進行取捨,表現出較強的依賴心理。

做好職業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現在沒有工作,你得到第一份工作邀請就急於接受嗎?你後來發現你不喜歡這份工作怎麼辦?跳槽?除了留下你是個愛跳槽者的印象以外,類似糟糕的職業決定還會損害你的自信心並且影響你的職業發展。 因此你需要做好職業規劃,就職前一定要深思熟慮。

在你決定是否要接受這份工作之前,你需要遵從以下四個步驟以清晰地瞭解你所處的情況:

1、 檢查你的動機:你為什麼換工作或職業?確定你正想離開什麼以及正朝着哪個方向走。弄清楚在你的職業生涯中,你更多地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2、 確定你的目標工作:它必須有什麼特點?最好是哪些工作?如果你做這些工作,你的生活將有什麼不同?這些不同對你有多重要?

3、 按照你的標準和現狀權衡工作邀請:這個工作邀請契合多少你定義好的重要特點?你目前承受着多大的經濟壓力?你目標的可實現性如何?你已經做了或正在做正確的事情以達成目標嗎?

4、 根據工作機會的優劣分析機會:你想為這個組織工作嗎?你在這份工作上能獲得成功嗎?這個團隊和公司文化適合你嗎?

那麼到底要不要接受工作呢?怎樣進行職業規劃呢?

如果存在以下的狀況,可考慮接受工作邀請:因家庭或者經濟狀況需要這份工作,並且你幾乎沒有其他現成的選擇。 你擔心你在未來求職中不能投入足夠大膽並持續的行動。 你能得到以前經驗所沒有的收穫,這份邀請能提供你目前沒有的一些東西,並使你更接近自己的目標。你很自信你能獲得成功,並且這個機會是在一個有前途的新領域或者新公司,或者它能把你置於人脈更豐富的圈子。

如果你的情況是這樣的,可考慮拒絕工作邀請:你的經濟狀況容許你再等更長一些時間。 你對自己的找工作計劃很有信心,並且肯定能獲得你的目標工作,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工作邀請要求你在情感上、身體上或經濟上可能對你有損害的壞境中工作。 你覺得並不適合這份工作、公司裏的人或是這裏不符合你的價值觀。如果你忽略了這個感覺,你就極大地提高了你將在這裏不開心並且很快開始找另外工作的可能性。

即使你仔細分析後還是不能做決定,那先找找看是否有不能容忍的原則性問題或是獲得成功的可能性。這個工作有哪個方面是讓你無法長期做下去的,比如在引起身體或情感壓力的環境中工作或者有令你恐懼的任務;這個工作有哪些方面太好了,以至於你絕不能錯過,比如為一個不斷上升的公司工作。 你可以請其他人幫你分析,但是最終你要聽從自己的心。因為並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不管你做什麼決定,都要帶着目標前行,接受好的也接受不好的。

成功的職業並不是工資多高,而是越來越接近正確且合適自己的事業。如果這個機會使得你更接近目標和價值觀,那麼接受它肯定不會有錯;但在決定前,想想自己曾經的職業規劃,一定要花些時間認真評估這個邀請以及它是否契合你的職業規劃。

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想要在新的一年獲得良好的職業發展,新年伊始做好工作和學習的規劃十分必要,而對於職場人來説,年初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做一個明確的規劃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大事。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指出,職業規劃不單單是出現問題才想到去解決,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每一個職場人士長期關注。許多職場朋友説很想為自己做一個良好的'職業規劃,但卻不知如何着手。為此資深記者鄭虹特別採訪向陽生涯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請他談一談上班族年初如何着手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洪向陽指出,不管是職場新人還是職場老人,年初規劃時都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先要明確職業定位,然後規劃全年職業發展目標。

有人説自己過去的一年是混日子,熬時間,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也有人説自己特別地忙,忙得暈頭轉向,忙得毫無價值;更有人説,工作不是什麼好東西,讓他從未開心過,甚至影響到了自己的家庭穩定和身體健康,為了這個“飯碗”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牛年過去了,虎年還要將這種狀況繼續下去嗎?現在找個不受人打擾的時間和空間,認真思考以下問題並寫下答案:在新的一年我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的職業方向明確嗎?在工作中自己最在乎的是什麼:好環境?高薪?晉升?學習?鍛鍊?還是能力的提升?現在的公司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嗎?當前的工作是自己喜歡並滿意的嗎?

先確定自己的想法,明確自己新年的目標,接下來再根據自己設定的方向做出具體的規劃。

務必做好目標分解,根據自身情況不斷進行修正。

良好的職業規劃源於明確的定位和可行的目標。職業規劃因人而異,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制定的目標也不盡同,不過個人為自己做職業規劃的方法和流程大致相同,大家可以借鑑一下。

做好職業規劃 篇4

打造自己理想的職業生涯,規劃自己理想的職業前景,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職業方向,需要同時具備幾個相關的必備要素。

在為自己做職業規劃時要考慮以下幾個相關因素:你具備怎樣的實力,你有怎樣的素質,你自身潛力在哪裏等等。

一、心理因素性格決定命運,腦袋決定口袋。這一點您瞭解過嗎?在選擇職業時您仔細想過沒有,您的性格是否適合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時下,本科生掃地、碩士生賣貨、博士生打雜。初聽感覺笑口難掩,可是細細想來不免有種淡淡的悲哀。誠然,上述羣體學歷頗高令人羨慕,但是最後的結局卻讓人大跌眼鏡,發人深省。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令人深思,他們究竟怎麼了?人才是否浪費了?讀書是否無用了?

有些人性格內向整天鬱鬱寡歡,使人望而生畏,無形之中與人產生距離。人際關係淡化,缺乏必要的適時溝通,久而久之脱離了羣體。在今天這個強調團隊精神的職場裏,他們能不“掉隊”嗎?人要學會合作,要學會融入羣體,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集思廣益取得勝利。否則,孤芳自賞只能孤掌難鳴。到頭來一無所獲,兩手空空。永遠不能適應變化的時代需求,適應變化的職場需求。

二、信息因素信息時代的到來,就在眼前,這一點您清楚嗎?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信息社會裏,感受於信息帶給我們的便捷。無論您承認與否,信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一點從某種意義上講,對選擇理想職業顯得至關重要。有針對性地廣泛收集來源於不同渠道的職業信息,通過理性分析及時做出科學決策,從而取得理想職業打造屬於自己的一片理想天空。有人把握契機先行一步,而勝人一籌。而有人錯失良機與機遇擦肩而過,抱憾終身。

三、判斷因素就像賽場上一個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一樣,他的門前一射對於取得勝利來説至關重要。同樣有針對性地收集於特定的相關職場訊息,經過理性的、科學的分析後,如何因地制宜、把握時機,佔據主動性及時出擊,適時做出抉擇,而不至於錯失良機追悔莫及。這一點您能深切體會嗎?判斷來自於對各種信息要素做出適時分析,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將有利於自己的一些信息要素加以提煉,得出最後結論,直至取得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來。

四、潛力因素就象一個教練選擇運動員一樣,他首先需要了解該運動員是否符合該項目的標準,是否有潛力可挖,是否是可造之才,在做了相關綜合測評後,才能決定是否培養他。選擇理想職業,同樣也需具備潛力因素。因為人是最大的資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和開發人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效應,使人在一定意義上保持長久的職業競爭力,讓自己永遠走在職場的前列,領先於他人。這就需要我們無時無刻都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成為我們取得職業成功的法寶。

五、學習因素一個人的學歷在很大程度上講決定着其個人的未來發展方向,也決定着其本人能否適應本職工作,能否在本職崗位上做出一些成績,取得一些成就,開創自己的美好前程,走好自己的美麗人生。學習在今天看來是一個終身的話題,面對日益加劇的職場競爭趨勢,只有不斷學習有針對性地充電,不斷補充新的“血液”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職場需求,避免遭遇淘汰的厄運,馳騁於風雲變幻。

做好職業規劃 篇5

社會上普遍地存在着用非所學的現象,但並不表示它就是合理的。甚至於相當一部分職業規劃師也認為,在大學中主要是培養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所以上大學時對專業的選擇並不重要。這其實是一個嚴重的認識誤區。

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這些人會舉出自己或他人成功的經驗,比如我原來是學什麼的,但我現在幹這個不是很好嗎?但我想再問一句,大學畢業,你的初次就業的職位是否與你的專業相關呢?恐怕多數人的初次就業都會與自己的專業相關。丁磊成功了,但他從事的第一份職業是寧波電信局的技術工作,與自己的專業相關;張朝陽成功了,他從事的第一份職業是程序設計員,依然與自己的專業相關;李彥宏、俞敏洪、史玉柱、徐小平,他們哪一個從事的第一份工作與自己的專業無關?談個人發展,我們不能僅看到現實與目標,卻對從現實到目標的路線視若無睹。一個人的成功,總是從學成畢業,獲得第一份工作,然後繼續學習,再尋找更高的發展平台,這樣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所以,用非所學或者是個人發展階段的轉進,或者是根本無法找到與所學專業對應的職位。前者是個人發展的路徑的合理迂迴,後者則是重創個人發展效率的無奈之舉。所以,無論從何角度説,學業完成後的初次就業對於提高個人發展效率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只有實現高質量的初次就業,才能為從根本上提高個人發展效率奠定基礎。什麼是高質量的就業呢?那就是順利地找到與自己的個性、志向及教育投入相匹配的職業。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我提出了中學生決策升學志願時的基本策略:“量身選專業、按分定學校,瞄準就業填志願。”

或許,從人才學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得更加透徹。按照學業規劃理論,學生的求職相當於人才的銷售行為,而求學則相當於人才的生產行為,因此,求學就業其實就是人才市場中的生產經營活動。既為市場經濟中的生產經營活動,就必然受到市場規律的制約。比如,效率(性價比)原則、以銷定產原則等等。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當然明白生產之前的市場定位與產品定位,否則,它的產品就有滯銷之虞。如果出版商定位不準,生產出來圖書銷售不出去,那麼最終也只有當廢紙來賣了。然而由於人才市場中的商品是具有能動性的個人,如果自己學的專業找不到工作,他卻可以通過學其他東西實現轉行,進而得以順利銷售。由於人才商品的這一特性過於突出,許多人總是想着大不了我還可以幹其他嘛,車到山前必有路!所以就對人才生產之前的產品定位(升學時對專業的選擇)大而化之了。然而須知,當你無法以你的專業人才定位求職時,你再找其他工作也只有相當於一般產品市場中的廢品處理了,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大學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或串糖葫蘆,或賣燒烤,或擺地攤,或掏糞,或當保姆等等,等等。而你想通過再學習、充電成為另一種專業人才,則成了廢品的回收再利用了。一種是適銷對路的人才精品,一種是清倉處理的人才廢品,一種是回收再利用的人才商品,正處在升學就業關口的同學們,你屬於或者準備屬於其中的哪一種呢?

做好職業規劃 篇6

第一步:自我評估是關鍵

大三大四的你在做職業規劃之前,首先要對自己進行準確的自我評估,就是考慮一下我是誰?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環境允許我做什麼等問題。

通過自我評估,瞭解好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裏,是喜歡與人打交道,還是與物打交道,只有認清了自己了,確定了自己的職業傾向,這事做好職業規劃最關鍵的一步。

第二步:認清自己已經掌握的能力是什麼

確定好自己想從事哪個方向的職業了,就來想一下自己的能力有哪些,是文字處理能力,組織培訓能力還是數據分析能力呢?認真想想自己的有哪些優勢特長,這些優勢特長哪些是對自己感興趣的崗位有幫助的,這些統統都要考慮到位的。

你要確定就業當先與你所學的專業相不相關,從而衡量一下自己所學專業的技能跟你打算從事工作的關係,挑選出一些比較適合的且自己具備的能力。

第三步:從企業看大學生需要什麼能力

公司在招聘實習生的時候,對大學生們都有一定的要求,先不要想着你要從實習的崗位上學到什麼,而是去看一夏公司要求大學生需要什麼樣的能力,看看自己有沒有這種能力,要是有這種能力的話,要怎麼做才能更好勝任這份工作,從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第四步:着手實習,在實際工作中體驗

很多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發現工作與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可能在專業學習上你很感興趣,但是到了實際的工作中,你就覺得很無趣,這就是實習的作用,所以在大三大四的時候,要多去體驗,瞭解一下真實的社會需要,也讓你瞭解你所喜歡的工作到底是怎麼樣的。

要是不喜歡的話,在正式找工作的時候,可以考慮換行,這樣就避免你走更多的彎路。

第五步:根據環境變化,調整職業規劃

現在的社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着,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的本身,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所以你們的就業觀念也時刻緊跟着變化,一成不變的職業規劃對自己也是適得其反的。

不要死死守着那個最初制定的計劃,就業環境變化時,自我觀念也要跟着改變,及時調整職業計劃,這樣才能在社會上生存下來。

比如在70、80年代,書記員是個不錯的職業,字寫得又好又快的書記員許多單位都搶着要;到了90年代電腦剛出現的時候,打字員的就業前景很好,但是到了如今,這個幾乎人人都會上網打字的時代,打字員這個職業已經不復存在了。所以你要跟着社會的變化你的職業選擇也要發生改變,要不然你就會被淘汰了。

大三大四的你,還不清楚如何制定職業規劃嗎?將以上五步綜合起來考慮,相信你就有一個完美的答案了。

做好職業規劃 篇7

求職指導:剛入職場,做好職業規劃很重要

初入職場難免忙亂、迷茫,作為新人的你,是否在為尋找不到職業目標而困惑?滿腔熱血卻常常奮鬥無門,你是否心生疑問:職場生活難道真是這樣子嗎?

方案一:立足本行業,謀求更高發展

第一步:短期目標——穩紮穩打,立足現有崗位求發展。

需抓緊時間,在現有崗位上充分學習、全面掌握相關專業技能。在此之後,轉換工作環境。可計劃離開目前家庭小作坊式的公司,在大中型企業謀求初級崗位。需要提醒的是,轉到大企業的任職初期,薪水或許得不到較大提升,但只要企業文化氛圍對自身職業技能的發展有利,也就達到了轉換職業環境,進一步謀求發展的目的。

第二步:中期目標——三年內成為行家

中期目標是成為相關職業的專家。能熟練運用英文;廣泛涉獵心理學、管理類書籍,拓寬知識和技能,為下一步實現進入管理層目標準備。

方案二:積累知識、財富及社會經驗,尋找機會創業

在某行業中,你要有足夠的興趣,有意自己投資開業的願望,職業規劃師由此提出了方案二,即並給出了投資健身行業成為“小老闆”需“三步走”的行動規劃。

第一步:達到短期目標——應聘於一家較大的公司任相關崗位

初任時的工資可能低一點,無須太過介意,只求在公司站穩腳跟,爭取在年內全盤熟悉公司的相關管理流程。

第二步:積累相關經驗,積累行業信息

在搞好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注意積累健身行業信息,掌握公司運作細節。為達到這一目的,業餘時間還可兼職當健身教煉,為日後經營管理企業打基礎。

第三步:實現中長期目標——完成經驗積累自己當老闆

結累知識、經驗和財富,處處做有心人。在完成了上述兩步規劃之後,自己開業當老闆,進入新的發展通道。

職業規劃專家分析點評

新人如何走出職業“困頓期”

1、抓住入職前三年,理性規劃職業生涯

職業規劃師認為,職場新人要謀求職業生涯良性發展,必須抓住入職前三年,合理進行規劃,提出了三點建議:

沉下心來打基礎。三年是成長和成熟的重要階段,是打基礎的三年,也是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心理承受力的三年。要能夠沉下心來,努力適應社會,適應公司環境,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行事,學會承受和忍耐,學會察言觀色,少説多做。掌握一些自已喜歡的,社會需要的技能,為自已在未來的擇業競爭中增加砝碼,為實現自已的目標而打下堅實的基礎,做好鋪墊。

多思考理性規劃。多思考,碰到難以解決的困惑不妨求助於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師,理性確立目標並付諸堅定而有效的行動,慢慢朝着目標邁進。

保持良好心態。成功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但要避免急功近利。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一番辛酸故事,都有着痛苦的經歷。心態的調整在這個時候顯得尤為必要。要不斷調整自已,保持靜心、細心、耐心,專心,樂觀自信地對待工作生活。

2、避免走入兩個誤區

職場新人要實現合理定位和規劃,特別要注意避免兩個誤區:

過於關注收入高低的誤區。對於剛剛工作的新人來説,收入較少是個較普遍的問題。建議這一階段不能太看重工資收入,而是要抓住機會提升自我。

“興趣至上”的誤區。興趣不代表能力,你對某一特定職業有興趣並不意味着你一定能幹好這個職業,因此要處理好個人興趣與工作的關係。只有在對某一職業感興趣並具有該職業所要求技能時,才能做好工作取得成功。

總之,職場新人只有及時提高認識社會和認識自我的能力,儘快度過當代大學生步入社會開始階段的狀態,儘快適應職場環境,並找到合適自己的職業規劃,才會不斷成長和成熟,才能處變不驚,避免陷入職業困頓,從而邁出成功的步伐。所以説,職場新人,日子完全可以不用這樣過!

做好職業規劃 篇8

無論是初入職場,還是尋求職場困境突破,做好職業規劃都是首位的,而做好職業規劃需要先了解自己,在瞭解自己的基礎上才能做好自己,才能磨出最鋒利的職場寶劍,所向披靡。

  每個人都可以創業,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

現在很多人都想投身創業大潮,但他們並不瞭解自己是否適合。下面兩位職場人就不適合創業。

一位經理人40多歲,名牌大學畢業,房子車子都有了,但是並沒有去創業,原因是想要再多積累些資源再去創業。我認為他不合適創業,因為他的性格不適合,總想着等積累足夠多的資源再去創業。第一,他不瞭解怎麼創業,其實資源對創業來講並沒有價值。如果要創業,在職場上積累的資源對於創業90%都是泡沫,對於他創業沒有任何意義,尤其是職業經理人,做到高級管理崗位所積累的資源不但是泡沫還是障礙,會影響創業;第二,從性格上講,他是屬於等待型的,不適合創業。

另外一位也是名牌大學畢業,30歲就做到副處級,下海走向市場,此後的十三四年當中,其中10年都在兼職創業,虧了100多萬,房子、車子、票子、妻子都沒了,孩子也跟妻子去了,因為他自己漂泊不定。此人也不適合創業,因為他做事三心二意,同時做不同的工作,又怕風險,最終創業以失敗而告終。

  人生七劍

每個人都希望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成為職場的贏家。如何成就?就要找到人生七劍:第一:適合做什麼。就是人首先要問自己適合不適合。剛才案例中那兩位創業者就不適合創業,雖然他們很聰明,但是並不適合創業。第二:能做什麼。創業之前,要先問問自己,自己能做這事嗎?第三:讓做什麼,客觀環境能讓你做什麼。第四:喜歡做什麼。第五:想做什麼。第六:怎麼做。第七:怎麼做到極致。其實很多人都明白這幾點,就是沒有把這幾點歸到職業規劃當中。如果把七點綜合起來,就能實現人生職業績效最大化。

  人生八業事業最重

人生有八業:選業、學業、就業、擇業、退業,休業、失業、創業。職業規劃就是人一生之中三個階段,前20多年是受教育;中間20多年是工作的,叫職業;後20、30年就是看病。中間這25年到30年就是做工作,也叫職業。

那麼我們如何做職業規劃?先要了解八業:第一:選業,就是選學業。第二:學業,完成學業。第三:就業,畢業以後先找個工作幹着叫就業。第四:擇業,就業七八年後開始擇業。第五:退業,即退休。這五業期間,有可能穿插着三業:第一:休業,工作了一段時間,不想繼續做了,或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因,比如父母病重、自己身體健康原因需要休養一段時間,這叫休業。第二:失業,這是工作能力問題,行業切換了,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找不到工作了,叫失業。第三:創業,就是自己開公司,自己當老闆。人生就這八業,其實對大多數(80%)人來講,一生當中沒有擇業的機會,因為沒有機會,一生都在就業。

  就業與擇業是長期和短期的關係

長期職業規劃和短期職業規劃就是要處理好擇業和就業的關係。從長期來看,大家在擇業,擇業是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和適合自己做的事情,而短期則是在就業,就業就是為了生存。如果把就業和擇業的關係理順了,大家就明白長期職業規劃和短期職業規劃的辨證關係了。

現實中,有一些人一直在擇業,而不就業。其實明白了就業和擇業的關係,自己才能就好業,才有機會擇業,如果就不好業,就沒機會去擇業。在職場中,我們先要想把業就好,就要先完成職場的學習期,用5年左右的時間把學習期完成,職場學習期就是學習做事的方式和方法,然後用5年的時間完成職場的成長期,10年過去了,就基本上成長起來了,才有條件去擇業。

在就業時,我們要有一個相對的選擇,不要説隨便某個工作就做,也不要過於挑剔,要選擇自己相對適合的平台,不能説100%的找到自己適合的,可以先找到差不多的平台,持續成長,陸續調整,最後再找一個好的平台,在這裏完成職場的成學習期和成長期。

  職場的成長規律—-三期

職場人的成長分為三期:學習期、成長期、發揮期。

在職場中要經歷四到五年的學習期,才能從一個學生轉變成一個職業人。這個過程中學會了一套在社會中、職場中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並且積累了經驗以後,四五年後開始拔高自己,如果在專業領域晉升,這時就可能步入準高端職場,也就可以有機會去擇業了。

如果再用四五年的時間完成了職場的成長期,職場拔高動作完成了,就進入了職場的成熟期,也叫職場的發揮期。職場的成熟期就有很多機會等着自己去選擇,真正實現擇業,這時就有機會把自己職場10年左右時間積累的的知識、經驗、能力和智慧都用上,把知識和經驗都用上,把能力發揮出來,把智慧彰顯出來,這就是發揮期要做的事情,成熟期要乾的事情。

如果學習期沒做好,自己就不可能成長,到真正的成熟期,就無從發揮自己的經驗、智慧、能力。相反,如果在成熟期能把自己所積累的經驗、能力、智慧、知識都發揮出來,就能獲得大家的認可與尊重。

  職業理念最重要

在職場成長的過程中,職業理念是最重要的,就是你在組織中,有沒有大局觀念,有沒有幫別人的想法和做法。幫助一個人,他就會尊重你;為組織做出貢獻,組織就會認可你;幫社會做了貢獻,社會就會認可你。只有做到心中有社會,社會才會有你。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沒有進入職場之前,都會給自己有一個設想,要做什麼,目標到哪,但是實際上我們發現,職場的規劃其實也不需要特別的要去怎麼做,先做好自己,踏踏實實做自己,未來就水到渠成了,把自己做好了,一路高歌猛進,職場人生中就會彩旗飄揚,就會有掌聲和鮮花。

做好職業規劃 篇9

你工作時心情愉快嗎?現在的工作崗位有讓你發展的足夠空間嗎?行走職場,不妨對我們的工作也進行一次“體檢”吧。

銷售類

小翔在一家公司做銷售工作已經快5年了,據他講述,他的工作性質致使他經常在國內國外飛來飛去,即便是“回落”到地上也是有加不完的班、陪不完的客户。這樣工作到現在只要應酬時間一長就會感到頭疼,行業的潛規則更是令他身心俱疲。

專家點評:做銷售工作的員工就是靠銷售業績生活,領到的薪水也與銷售的業績分不開。不管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業務,金融、房產、製造、醫藥、快銷、培訓等行業,銷售人員始終都要受“業績”這個緊箍咒所控,沒有業績的人就必定會被快速清理出局。銷售人員如果對當前的工作狀態不滿意,有必要抽時間認真梳理一下自己的問題,找出身心俱疲的真正原因。

文員類

李霞在一家公司擔任行政助理,她在這家公司工作了6年,沒想到公司突然宣佈因為內部合併要進行一次大裁員。這些天她四處投簡歷,卻發現30歲的自己,大專文憑,又沒有獨特的技能和專長,根本就沒有面試的機會。

專家點評:非核心崗位的行政人員通常要承擔很大的從業風險,一旦公司有什麼變動,首先開刀的通常都是行政人員。避開公司裁員的有效辦法,就是經常保持警惕,瞭解並掌握公司的發展動向,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未雨綢繆,方能轉“危”為安,甚至尋找到新的更好的出路。祕書有一定的特殊性,平時不見得位高權重,但與高層領導接觸頻繁,如果工作能力強、對企業和老闆的忠誠度高的話,還是可以通過轉型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IT程序類

Tony是一家公司的程序員,到這家公司2年多來,覺得工作強度太大,一直在超負荷運轉。總感覺自己像頭老黃牛,日復一日地重複勞動,回報卻少之又少。現在對這份工作產生了職業倦怠。

專家點評:近年來,IT人才市場從業人員競爭激烈、人才流動性大、崗位相對不穩定,如果在職業生涯最初的3-5年內得不到晉升或轉型,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很容易因為長期的高強度工作而產生職業倦怠,且在技術更新的大潮中還面臨着競爭力衰退的殘酷事實。陷入職業發展困境中的IT人應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興趣、能力及性格,立足個人核心競爭力,積極尋求新的職業發展方向,實現職業生涯發展的“突圍”。

管理類

呂俊是一家貿易公司的部門主管。他工作已整整5年,一些重大項目的運作也能獨當一面,年底晉升部門經理應該沒問題,但最近一個入職不到 2年的新人因完成了一張大單而倍受老闆青睞,老闆似乎也動搖了想提拔他的想法。由於畢業至今一直忙於手頭的工作,疏忽了知識的更新,在創新、學歷、能力方面是有點力不從心,如果這次不能勝出,恐怕會被淘汰出局。

顧問點評:中層管理大多工作年限在5-8年左右,在工作技能、職業素養、人生閲歷上均已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有相當一部分人由於缺乏職業規劃,未能形成自己系統的競爭力模塊,以致在進一步的上升通道中會遇到瓶頸,處境尷尬。此時,應客觀評估自己的能力,積極爭取晉升機會。若不能如願,就儘快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理性做好職業規劃,尋找新的、更合適的發展平台。

做好職業規劃 篇10

一份抽樣調查顯示,高校畢業生離校前的即時就業率目前不足60%。其實,與其説是因為目前的供求矛盾或者説金融危機導致就業困難,不如説更多的人在處於茫然的狀態而不知道該如何去選擇工作。

“不知道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也不知道怎麼去找工作。”臨近畢業,不少畢業生都患上了“就業恐懼症”。

周青就讀的大學是省重點,當初以為考上了,一輩子的工作就不用發愁了,而且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可是,臨近畢業,她卻發現自己根本還沒有做好找工作的準備。她説,事業單位雖然穩定但缺乏激情,對人才的培養不太重視,而那些大城市的大公司恐怕又輪不到自己,但總不至於屈就那不起眼的小公司吧,那可是普通專科生去的地方。

很多比周青更優秀的同學也都沒有簽約,這讓周青更加迷茫,她不知道是該考研繼續深造?還是像就業指導專家説的那樣先就業再擇業?

馬上要畢業的林強同樣也陷入了迷茫,他説:“開學後,同學們談論的話題都圍繞着找工作,可書上的各類《面試指南》看起來都很遙遠,我們還是不知道該怎麼求職。”

聽説週日有個校園招聘會,林強也去了,可是看着別人拿着漂亮的簡歷,忙着推銷自己,他發現自己一點兒底氣都沒有。而且所有的招聘攤位前都擠滿了人,他根本不知道該把簡歷投到哪個地方。結果,他只匆匆發了幾份簡歷就離開了。

他很是懊惱,回到宿舍和室友們一説,發現大家都有同樣的茫然,不知該找什麼樣的工作、該怎樣找工作,甚至不知如何做簡歷,卻又不知到哪裏尋求幫助。

大學畢業是人生一道重要的分水嶺,有些茫然很正常,一方面這和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有關。從國小到大學,父母為自己上學的投入了少説也有幾十萬,如今大學畢業了,怎麼也得找個像樣點兒的工作,一來給父母掙個臉,二來也該回報父母的辛苦付出。想必這是很多大學生的真實想法。另一方面,與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相對薄弱也有關。

雖然各高校由於擴招,再加上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使得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但這並不等於沒有好工作。如今的大學生缺的不是文憑,不是知識,而是對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未來沒有一個清晰的規劃。

比如,有的畢業生雖然專業知識過硬,但是對自己專業的就業方向不瞭解,也不知道自己將來適合做什麼。有一個明確的三年到五年的職業規劃的畢業生就更少了。更多畢業生的一致想法就是去大城市,去大公司,可是願望與現實又存在着太大的距離。

茫然是因為沒有方向,或者方向不明確,以致覺得大學畢業了,一肚子的“墨水”卻無用武之地,滿腹的豪情壯志找不到施展的地方。所以,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做好職業規劃是擺脱茫然的關鍵:

1.對自己的個性特徵、傾向性及發展潛能進行測定和評價。美國著名學者奈德?赫曼在《全腦革命》中指出,人類的思維形態由4種不同的思維本體構成:分析家類型、組織家類型、交際家類型、夢想家類型。這四種類型又分別適合與從事不同的職業,分析家類型重視邏輯思維、數字概念,適合從事律師、工程師、股票經紀人等;組織家類型重視計劃與組織,一絲不苟,適合從事祕書、會計師等;交際家類型重視人際關係與感情,適合從事社工、記者、銷售等;夢想家類型富有想象力與創意,適合從事藝術、研究、策略規劃等。如果你能選擇與自己的思維類型相配的工作,那麼他的工作當然會事半功倍。

2.在瞭解了自己綜合素質的基礎上,為自己制定職業發展規劃,進行目標設定(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等。準備一張紙,寫下10條或者20條,你未來幾年想要做的事情,比如你希望用5年的時間做到公司經理的位置,或者你希望8年後擁有自己的公司。但讓一個人一口氣爬上珠峯,很難,所以要將長期目標分解,制訂能逐步實現的階梯性可操作目標。

3.經常性地與職業指導師、人力資源專家開展關於自己職業發展的談話交流,認真聽取專家意見;

4.參加基於自己個性的有針對性的職業培訓,這些培訓開發不僅限於技能訓練和知識培訓,更重要的是在職業層面的崗位實踐活動,崗位工作與員工的職業發展應是一致的;

5.關注職場信息,與人才市場等機構取得聯繫,瞭解各種職業信息及職業發展動態,如職業特徵及職業要求,就業需求狀況等。

6.不斷調整計劃,規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快,不説我們所處的行業會發生不可預知的變化,就是我們自己也很有可能隨着閲歷的加深,興趣的轉移,而改變自己事先制定的計劃。一成不變的發展計劃有時形同虛設,所以要根據個人需要和現實變化,不斷調整職業發展目標與計劃。

事實證明,科學的職業規劃比努力更重要。因為如果沒有規劃,我們就會在日復一日的茫然中逐漸麻木,而那些年輕時的夢想就如同建立在沙堆上的空中樓閣,誰也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坍塌。

2.找工作前先要找到你的優勢

如果你對自己的專業並不感興趣,如果你現在的工作做起來很不順手,那麼你需要審視自己,重新界定自己的優勢,去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工作。只有擅長的工作,才能讓你如魚得水,帶給你更多成就感。

張可對自己所學的專業興趣不大,對計算機卻很着迷。大二的時候,他就選修了電子專業,大三的暑假他還報了一個電子專業培訓班。憑藉着這些優勢,他最後被一家在國內小有名氣的IT企業聘用,做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世間行業無數,成功的路也有千萬條,但最難找的就是適合自己走的那條路。每一個人都應根據自己的特長去設計職場生涯。只有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跑道,才能拿出成果來,獲得了上司乃至社會的承認。

我們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跟風,看到別人做什麼成功了,就連忙緊隨其後,卻不知,適合別人的並不一定適合自己,如果一味跟風,最後只能以失敗告終。

周先生長期從事企業戰略的顧問工作,曾給很多瀕臨破產的企業開出起死回生的“藥方”,他想自己既然能指導別人取得成功,自己也一定能打造出一個成功的企業。於是,他辭去顧問的工作,改行去創業,當起了老總。讓他想不到的是,他以前那些靈驗的 “藥方”放在自己的企業就失效了,雖然每天累的筋疲力盡,也未能打造出輝煌的成功。

這個世界上,有無數個位置,但真正適合你的位置卻不多,只有找到它,才能找到成功的起點。如果只是茫然的虛度時光,一輩子也只能在失落中徘徊,而無所成就。

很多人,尤其是在剛剛踏入社會的時候,總是血氣方剛的,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做什麼都能勝任,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沒有誰是萬能選手,無論是在職業發展還是事業的發展道路上,首先要做的就是找準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