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有關做好職業規劃模板集錦七篇

職場1.49W

時間是看不見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它已經悄悄的和你擦肩而過,你有為自己做過職業規劃嗎?不如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個規劃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職業規劃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做好職業規劃7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做好職業規劃模板集錦七篇

做好職業規劃 篇1

社會上普遍地存在着用非所學的現象,但並不表示它就是合理的。甚至於相當一部分職業規劃師也認為,在大學中主要是培養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所以上大學時對專業的選擇並不重要。這其實是一個嚴重的認識誤區。

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這些人會舉出自己或他人成功的經驗,比如我原來是學什麼的,但我現在幹這個不是很好嗎?但我想再問一句,大學畢業,你的初次就業的職位是否與你的專業相關呢?恐怕多數人的初次就業都會與自己的專業相關。丁磊成功了,但他從事的第一份職業是寧波電信局的技術工作,與自己的專業相關;張朝陽成功了,他從事的第一份職業是程序設計員,依然與自己的專業相關;李彥宏、俞敏洪、史玉柱、徐小平,他們哪一個從事的第一份工作與自己的專業無關?談個人發展,我們不能僅看到現實與目標,卻對從現實到目標的路線視若無睹。一個人的成功,總是從學成畢業,獲得第一份工作,然後繼續學習,再尋找更高的發展平台,這樣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所以,用非所學或者是個人發展階段的轉進,或者是根本無法找到與所學專業對應的職位。前者是個人發展的路徑的合理迂迴,後者則是重創個人發展效率的無奈之舉。所以,無論從何角度説,學業完成後的初次就業對於提高個人發展效率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只有實現高質量的初次就業,才能為從根本上提高個人發展效率奠定基礎。什麼是高質量的就業呢?那就是順利地找到與自己的個性、志向及教育投入相匹配的職業。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我提出了中學生決策升學志願時的基本策略:“量身選專業、按分定學校,瞄準就業填志願。”

或許,從人才學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得更加透徹。按照學業規劃理論,學生的求職相當於人才的銷售行為,而求學則相當於人才的生產行為,因此,求學就業其實就是人才市場中的生產經營活動。既為市場經濟中的生產經營活動,就必然受到市場規律的制約。比如,效率(性價比)原則、以銷定產原則等等。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當然明白生產之前的市場定位與產品定位,否則,它的產品就有滯銷之虞。如果出版商定位不準,生產出來圖書銷售不出去,那麼最終也只有當廢紙來賣了。然而由於人才市場中的商品是具有能動性的個人,如果自己學的專業找不到工作,他卻可以通過學其他東西實現轉行,進而得以順利銷售。由於人才商品的這一特性過於突出,許多人總是想着大不了我還可以幹其他嘛,車到山前必有路!所以就對人才生產之前的產品定位(升學時對專業的選擇)大而化之了。然而須知,當你無法以你的專業人才定位求職時,你再找其他工作也只有相當於一般產品市場中的廢品處理了,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大學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或串糖葫蘆,或賣燒烤,或擺地攤,或掏糞,或當保姆等等,等等。而你想通過再學習、充電成為另一種專業人才,則成了廢品的回收再利用了。一種是適銷對路的人才精品,一種是清倉處理的人才廢品,一種是回收再利用的人才商品,正處在升學就業關口的同學們,你屬於或者準備屬於其中的哪一種呢?

做好職業規劃 篇2

多年前給學生們寫過一本書《從現在出發》,內容是如何規劃大學生生活,其實這也是對於人生規劃的設計,人需要在年輕的時候,好好規劃自己,認真去做出努力,因為我一直堅持,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努力的程度如何,就決定未來你的高度如何;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有多自律,就決定未來你有多自由。我講的理念有很多是你已經知道的,但我真的希望你去做,當你去做的時候你肯定會成功。

1、設計你的夢想

有一次女兒告訴我,她很喜歡到廣州的地鐵上看看,看那些拿着電腦包,穿着白襯衣的人,因為那樣她可以感受到在大公司上班的精英的狀態。中學生的她喜歡看職業精英,我相信那可能是她長大的夢想,我聽着她説,自己內心升起感動。我每天都在課堂上與職業精英們探討管理的課題,經常在公司裏與職業精英們一起解決管理的問題,可是我從來沒有像女兒這樣去看這些拿着電腦包、穿着白色襯衫的人,我為自己的麻木而感到慚愧。

到了成人的階段,很多人覺得夢想已經與自己沒有什麼關聯了,很多人關心的是現實生活的所有,我在與一些學生聊天的時候,大家説的最多的是財富、工作和生活,還有人不斷的談論現實的殘酷、長大的煩惱、生活的無奈,自己的孤獨,這些都是必要的話題,可是我真的很想聽到離開現實生活稍微遠一點的一些話題,希望看到充滿激情的臉和神采奕奕的狀態。人們之所以陷在現實的困惑中,是因為我們失去了想象的能力,失去了夢想的牽引,也就失去了夢想帶給我們的所有的美好和期許。如果沒有期許、沒有理想、沒有願望,相信生活也就沒有了色彩、沒有了方向和追求。

理想愈高遠,人的進步愈大,這是一個不斷被證明的話題。人之所以成為偉人,首先是因為他有着崇高的理想,有着偉大的目標。我特別喜歡兩位運動員,一個是姚明、一個是劉翔。我喜歡他們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所取得的成就,而是他們用理想激勵自己的過程,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他們訓練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還要超越個人的得失,做出某些重大的犧牲。正如姚明和劉翔一樣,在理想指引下,你逐漸變得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胸懷寬廣,大公無私,以你獨有的方式為公眾、為國家、為民族,甚至為人類服務,而當你的這種服務取得成效後,自然能夠得到社會和公眾的認可與尊重。而公眾和社會對你的認可和尊重,使得你成為偉大的人。

2、設計你的努力

“智慧”是我很喜歡談的一個詞,我在很多地方都講它,因為它給了我極大的幫助。受《説文解字》的啟示,開始理解“智慧”的含義了,“智”這個字,把它拆開是“日”、“知”,可以據此理解為每天知道多一點,就叫“智”;再看“慧”字,把它拆開,它是三個字的組合,上面兩個“豐”,中間一個“雪”,下面一個“心”,也就是説:當心象雪一樣潔白平靜的時候,就會有雙倍的豐收,能雙倍的接納別人的人,就是充滿“慧”的人。所以智慧就是每天知道多一點,讓你的心平靜下來,不斷地吸收,雙倍的吸收,你就可以成為充滿智慧的人了,的確如此。

但是我們想一下,我們有多少人會很認真地對待“我每天知道多一點”這個事呢?通常,人都希望是今天休息一下,明天再做。大家記住,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知識與智慧的唯一區別:知識有一個節點,智慧沒有。智慧是每一天逐步增加的。你可以説這本書我現在看完了,但是智慧沒有結束這件事,就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我真的是非常希望我的學生走出去都是有智慧的一羣人,而不僅僅是有知識的一羣人。有智慧跟有知識的區別,就是你是不是能夠每天多一點進步,你是不是能夠平靜地接受所有的東西。一個人的成長與另外一個人的成長為什麼會拉開距離,就像我在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後的我,跟我二十年前的同學相比,有的走在前邊,有的走在後邊。那為什麼會拉開這個距離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你願不願意探索更多的東西。

成功與失敗沒有什麼差別。成功與失敗之間唯一的差別就是成功比失敗多那麼一點努力的東西。我只是知道我每一天,一定要寫3000字,然後每天堅持着寫,就會獲得持續的研究成果。成功沒有其他原因,就是比其他人都付出多一點。每天晚上,常常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時候。當我寫累了,往窗外一望,竟然發現其他所有的燈都關了,我就知道我離成功又接近了。對,成功就這麼簡單,成功真的不是太難的東西,真的是需要稍微探索多一點。你都這樣做了,那你一定就是會成功的。我想説的第二個意思你要成功一定要比別人多付出一點。

要創造性地思考。如果你真的想探索多一點的東西,你一定要創造性地思考。那也就是説你看山一定不是山,看水一定不是水,這個時候你才是創造性地思考。現代人的基本素質只有三個詞,叫做團隊、速度、韌性。也就是説如果你不會跟人家合作你一定不是一個現代人。如果你的速度沒別人快,也無法當一個現代人。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有韌性。因為今天的誘惑太多,堅韌的韌,韌性!這是現代人的三個基本要素。所以我想説你一定要控制你的注意力。

3、設計你的心態

第三個設計,我把它叫做心態的設計。我覺得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怎麼樣才能保證大學四年能為我們的未來做一個幫助,那就是應該在大學四年裏面把心態調整過來。

第一個心態是迴歸為零。我覺得中國人什麼地方都沒有輸,我們就輸在心態上。不是拿來人家的東西能生產就是好,不是把價格做得越來越低就是好,你一定要有一個很正確的心態來面對所有的挑戰。這個心態是在大學裏邊培養出來的,到你出來工作的時候,你就沒有時間培養你的心態,為什麼?因為你那時候壓力太多,比如説你要成就事業,你要成家立業,你要有所作為,你要出人頭地……你的慾望是太多了。在大學裏畢竟還是非常的單純,所以這個時候是你練心態最好的一個時期。我們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一個正確的心態應該怎麼樣來樹立?第一個就是要學會歸零。我剛剛説智慧的慧就是心要像雪一樣平靜就是這個道理,就是你要學會歸零。無論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無論你獲得什麼樣的知識,得到了之後就要變成過去,然後你一定要永遠面對現實、面對未來,你要把心態歸零。在研究企業文化的時候,我總結中國的企業文化,感覺難的並不是接受新的觀點,難的是忘記舊的觀點。所以我希望你們把中學忘記掉,這個忘記不是對老師、對同學、對情感、對鄉村、對你所有的過去,這個忘記是你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你忘記掉!把那些都回歸為零。一個能夠歸零的人,他的心態一定是成功的心態。那我就想問大家,你是不是這樣?你是不是把你的心態迴歸為零?你是不是對很多東西都耿耿於懷?當你錯了的時候你就要承認錯誤,而且要真心實意地承認,承認完了那就把它扔掉。當你對的時候,你也要真心誠意地來想我是對的,但是欣賞完了就拉倒。一定要有迴歸為零的這個心態,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心態是學會歡樂地學習。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我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你每取得一點點的進步、每掌握一個公式、每知道一個定理,你都很高興,你會發現學習是非常的快樂。説實話我是要你們為未來的人生是否快樂負責。為什麼我説的這麼嚴重,因為未來要終生學習。我唯一對自己滿意的就是自己真的很愛學習,我所有取得的任何東西都是基於學習。如果你真想未來快樂,我就拜託你今天就把學習變得快樂,因為未來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習。如果你不懂得快樂學習的話,你們不就變得很痛苦嗎?這是第二個心態。

第三個心態叫做積極的心態。快樂與積極其實是一樣的,就是快樂的事情我們都認真做。可能你會發牢騷,但一定要僅限於偶爾而已。你所要做的所有事都要快樂地去面對,你要去解決所有的困惑。你的積極的心態、歡樂的心態、歸零的心態,它的重要性在於讓你一生受益,這個你一定要在今天把它培養出來,然後你才有機會用這個心態去面對未來的生活。這是我講的第三個設計。

4、設計時間的價值

第四個設計就是時間的價值。你一定要把時間管好。我對大家讀大學期間的生活,最感可惜的就是浪費時間。我總是在給學生開講座的時候講,我喜歡的學生只有兩個時間,一個就是考試前三天,那時的學生真是好得一塌糊塗,還有就是下大雨還在踢球的那些學生,你看他那樣一身泥一身水的樣子充滿了健康。你好好算一下,你真正有效地去學習的時間是很少的,但是你有時間是有價值的。所以我們請大家一定要記住,在大學你一定要學會管理時間,而這個管理的習慣一旦養成,你的未來就很好把握。

我從三個角度來教大家怎樣把時間設計好。

第一個就叫二八定律。在你整個大學生活裏,你有20%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你要給它80%的時間,那這個應該就是學習。然後你還有80%的事情並不重要﹐但是你一定要做的事情,比如説你要吃飯、睡覺、洗澡、交友、花費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等等,這些事情你是一定要做的,那我希望你用20%的時間去把它做掉。我為什麼要這麼説?因為我知道,比如説你們洗澡,大學生最重要的一個練歌場就是在沖涼房。而且呢大家還會比着來,一聽隔壁的聲音很大,他就更大,可是你不知道,你在喊的過程當中,不斷的自我陶醉過程中,那個花灑又很像話筒,你就忘了,本來你洗澡可能十分鐘二十分鐘就解決了,但是你拖了半個小時。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你做學生幹部、包括你要參加學校活動、包括你要去鍛鍊身體,還有很多東西,那個應該是佔20%的時間,這樣做才是對的。猶太人為什麼這麼強大,就是因為猶太人從小到大,一直都有個教育,就是“二八定律”,無論任何事都是用“二八定律”來界定。

我覺得對我來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書,我必須要保證我看的書的數量要足夠。所以不管我多忙,我肯定是每天兩小時看書的。這個習慣一直持續了十幾年二十幾年。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第二個是學會時間管理的技巧。先要學會劃分時間的四個象限,任何的事情在時間單位上都可以分為四種:很重要-很急迫、很重要-不急迫、不重要-很急迫、不急迫-很重要。那麼一般人就先去處理很重要-很急迫,不重要-很緊迫的事情。但是對你來講,如果你想真正發揮價值,你必須要抽出時間來做那個很重要不緊迫的事情,所以這個我們需要大家一定要學會去做。我這裏教大家時間管理的技巧。

技巧1:一段時間只做一件事情,把全天的時間分段。

我常常拿學生們的晚自習做例子:同學去晚自習了,他説剛吃完飯,一坐下對身體沒有好處,所以他就把書包放在桌子上,還要出去散步。出去散了一會,遇到了老鄉,説好久沒見,也要説兩句,就説了一會,半個小時就出去了。他回到教室裏來往下一坐,就在想,我做物理還是做化學呢?我是做微積分還是做什麼呢?又想了一會,想完了,做了一會就發現到八點了,那八點應該課間休息了,就又放下了,出去放風,又在外面走一圈,走完了又回來,回來了之後又處理別的事情,看看小説、寫寫家信啊,等這個都處理完了,課室的鈴一響,他就高高興興揹着書包回去了,他對自己講,我今天做了晚自習了。但實際上呢,他晚自習的時間是非常少的。所以説在時間管理上,一定要記住一個時間裏面只做一件事,把每一天的時間分段。

技巧2:很重要-不緊迫的事情立馬做。

當老師二十多年,我發現學生有一個通病,作業拖到最後的時間才做,那就變成你把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後做。可是當你把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後做時﹐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不好的,一定不是最漂亮的。如果你養成這個習慣之後呢,你去工作也會是這樣,每一次提交的方案或是解決的辦法,都是不完善的。我在企業裏遇到情況就是這樣,每個人上來講的話,都是“對不起,我準備得不充分”。我説以後凡是説這句話的,你都不用講了。我只想告訴大家説,這個壞習慣,是你在大學養成的,作業拖到最後寫。從今天開始,作業在當天或者第二天就開始寫,這就是重要的事情先做的原則。這個習慣你養成了,你將來就會終生感謝我,它的作用是會非常大的。

技巧3:合併同類項。

也就是説,有些事情是可以合在一起做的,你就儘可能地合在一起。就像説你去買東西,你不要買一樣去一趟,你最好一次去買完,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你在一個時間段裏就做一個事。雖然我自己的習慣是每天肯定看郵件,但是郵件都會集中在一個時間一個小時裏面看,其他時間我根本就不會看,除非你有很急的事情告訴我,陳老師你必須看郵件,那時候我就會去看。那這就是告訴大家的,時間管理的技巧之一合併同類項。學會合並同類項,你的時間才會擠出來,否則你一定沒有時間。

5、設計你的溝通模式

第五個設計,我認為叫做快樂地溝通。我有時慶幸自己可以跟很多人去溝通,我想説的意思是,你學會與人溝通對你的幫助會非常巨大。一個真正學會溝通的人,一定會得到知識和幫助。比如當我每次需要去判斷,中國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今年的主要要做什麼時,其實並不是我自己的結論,而是我跟很多人溝通得出的一個結果。比如説有一年,我就堅持説,企業必須解決供應鏈的問題,當時我並不知道人民幣會升值,我只是認為供應鏈是最關鍵的,結果不幸被我言中。按照這個判斷去做出安排的企業就很高興,做對了。沒聽的企業就覺得很困擾。可以讓我的判斷比較準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與很多人去溝通,然後把他們的判斷放在一起去對比和分析。所以我請大家一定要在大學裏學會做快樂的溝通。

溝通一定要“由心開始”。溝通由心開始最重要的就是想別人所想,而不是想你所想的。要去幫助別人達成目的,而不是達成自己的目的。當你可以幫助別人達成目的的時候,你的目的自然會達成。

溝通就是做聽眾。喜歡説話的人在人羣裏面大約佔80%,喜歡聽人説的人在人羣裏面大約只佔15%。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溝通,大家記住最有效的溝通就是做聽眾,那你就可以面對80%的人。所以你一定要學會做聽眾,那麼做聽眾就是我們講的第一個模式。但是現在的同學就是不願意當聽眾。我有一次跟學生講話的時候,他們為了證明他們反應快,在我前一句話還沒説完的時候,他後一句就説,陳老師你不用講,我已經聽懂了。但他不知道我後面要説什麼,那這種人就不是一個好的聽眾,你就不可能達成快樂的溝通。所以溝通的第一個模式就是一定要讓別人説﹐我們做聽眾。

溝通就是不斷地為別人提供方便。那麼溝通的第二個模式,一定要學會怎麼樣不斷地為別人提供方便,這個溝通就會有效。我以前講到溝通模型的時候我就喜歡講一個故事,叫盲人打燈籠。盲人每天晚上都散步,他散步很奇怪的,他會打燈籠。人家就説你盲人打什麼燈籠,他就説這你就不知道了,我打燈籠,就是讓人家看到我,我在這兒,不要撞到我。還有一個就是為別人把路照亮,這個就是我們講的溝通。所以好的溝通是你一定要為別人提供方便,然後才能把溝通做得好。還有的一點,就是溝通不要形成定型,就是不能老用一個方法進行溝通。

6、設計你的生活

我想,如果我們要把大學生活設計得好,那麼一個非常關鍵的點就是你要怎麼設法激勵自己。我覺得自己激勵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有時候會泄氣,有時候會想不通,有時候你會覺得好像要放棄,所以一定要學會不斷地激勵自己。那麼要激勵自己的第一個概念就是要了解自己。我是覺得今天的大學生不太瞭解自己,我們兩種同學很多,一種就是自我感覺良好,我把他叫做不知天高地厚型。有一部分同學對自己的瞭解是過高估計的',還有一部分正好是反的,就是完全對自己沒有信心的,那種自卑型。這兩個方向都是因為大家沒有認真地瞭解自己。而你又是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那到底怎麼才算是真正的瞭解?我給它的一個標準,你就可以做到了解自己。

第一,自己對自己的評價;第二,別人對你的評價;第三,你認為別人對你的評價。如果這三樣東西是一致的你就瞭解自己,如果這三樣東西是不一致的,你就不瞭解你自己了。

我舉個例子,我問過一個同學,你覺得你的班長當得如何啊?他説我這個班長當得不錯,我們班的活動都很順利啊,所有的同學都積極參加,我覺得很不錯,我們班也很好,哎,我覺得很不錯。我就問他們班的同學,我説你們班班長怎麼樣啊?同學們都晃晃頭説:馬馬虎虎吧,如果能換,陳老師你最好把他換掉。那麼這説明什麼?肯定是出了偏差。所以你評價你自己是一個,別人評價你是一個,還有你認為別人評價你又是一個,這三樣東西合在一起是一致的,你就瞭解自己了。所以我們大家還是要關心同學對你的評價。當你瞭解了自己之後,很重要的是你要激勵自己,你就要提升希望。

彌補三大欠缺。對今天的學生,我個人認為,有三樣東西是大家所缺少的。第一個就是缺少責任感;第二個欠缺真正的自信;第三個欠缺的是對自己定位的理解,就是你作為學生的定位到底是什麼?對這個定位的理解沒有非常清楚的情況下,我們就沒有辦法激勵自己。所以我希望你們一定要增強信心。説這些,就是要你客觀對待﹐自我反省。首先我還是提醒大家,所做過的事情如果錯了,知道錯在哪裏不要再犯錯誤就可以了。不要整天在那裏反省。我最恨的就是你們老犯同樣的錯誤,然後還經常做自我批評,那麼這種反省是沒有意義的。一個人對自己最重要的激勵就是發揮它的長處,而不是不斷地反省。我曾經有個觀點:人生只有這麼長,你拿這麼長的時間去發揚優點,和你拿這麼長的時間去改正缺點,肯定是發揚優點的功能會大一些,所以你反省的時間不要太多。如果你説,陳老師,我就不斷地改正錯誤就好了,就沒問題了。不是的,不能犯同樣的錯誤,所以這是我們的第六個設計。

7、設計你的行動

好,最後一個,我們回到決定成功的最後一個要素上,也是最關鍵的要素,行動是決定成功的關鍵要素。所以我希望你能夠行動起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想到沒有做到、你辯論對錯沒有意義,關鍵是你要有行動,你的實際行為非常關鍵。

當日事當日畢。我想問你是不是做得到?我們很多人都會推到明天推到後天,我曾經問我自己的本科生一個問題:“明天是什麼?今天是什麼?昨天是什麼?”同學回答説“明天是未來、今天是現實、昨天是過去”。我説你這個回答等於廢話,明天肯定是未來,昨天肯定是過去,今天當然是現實,這是用時間在解釋時間。我為什麼要説這句話?因為正確的理解是:明天是懶漢,昨天是懦夫,今天才是強者。也就是説你只有立足於今天做的事情,你才有可能會是強者。如果你的事都放在明天去做,我只能説你是個懶漢,明天不可預測的東西太多,當你把每一個今天都做到時,你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因為明天是由每一個今天構成的。當你説過去的時候,我為什麼説你是懦夫?因為你沉迷在過去,不敢面對現實。所以對於這個概念,我們要求,當日事當日畢。就是這裏,你會因此成為強者。

做好成功的計劃。大家一定要做成功的計劃,把每一天、每一個學期、每一個課程、每一項活動,一定要按着成功的標準去做,不要得過且過,不要不求品質。我還是非常在意品質這個概念的,我之所以跟很多人講什麼叫做品質,什麼叫品味,你們不是很欣賞有品味的人嗎?品味就是有品質才會有味道。有一次我與一幫人出國,他們就跑去買最便宜的東西,我跟他講,我拜託你,如果買不起我們就不買,如果要買就買一件貴的,買一個可以代表品味的,而不是你買一個外國貨就是了。你一定要對你想做的每一件事都強調質量。一個人真正的成功就在於他所做的事情都是有質感的、都是有品質的,然後他才會有品味,才會有味道。

結束語

對我個人產生影響的理念一共有三句話,第一句叫手比頭高。請把手舉起來是不是比頭高,決定你高度的,是你的手而不是你的頭。很多人都會説,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坦白地講,不怕想不到,只怕做不到,想到和做到同等重要。因為想到是你的一個機會,做到是你的高度。人的高度是由雙手決定的,所以你的行動才是你的高度。第二句就是吃虧就是佔便宜。你不要怕吃虧,你吃虧的時候你就佔便宜了。第三句達爾文的觀點是:能夠存活下來的,不是最聰明的,也不是最強有力的,而是對變化反應最快的。所以我要大家知道,你聰明、你強有力,都不是你能夠成為強者的條件,成為強者的條件和存活下來的條件,是你對變化反應最快。這就是我個人的三句座右銘,我轉述給大家。還有我常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也轉述給各位:每個失敗的人都知道成功的方法,但只有成功的人真正去做。

做好職業規劃 篇3

避免做職場“閒人”就應當做好職業規劃。職場“閒人”顧名思義,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夠幹什麼,想要幹什麼,就導致自己成為了一個徹徹底底的職場“閒人”,其實只要做好職業規劃,又何愁會做職業“閒人”呢?職業規劃師提醒職場“閒人”們,要尋找走出當前職業困境的突破口,有三個策略可行:

“悠閒”之際找事忙

假如暫時沒有很好跳槽機會,或者認為轉型的時機還未到,那麼當前要做的就是充實那些空閒的時間,找事幹,讓自己忙起來。

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定位,有計劃地參加一些有助於職業生涯發展的培訓,可以是提升個人專業技術能力的培訓,也可以是提高自己表達、演講、銷售技巧等綜合能力的培訓,還可以加強自己的職業規劃意識,參加求職及職業規劃技術方面的特訓等,以保持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另外,可以主動擴大自己的工作範圍,主動擔當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看似是替他人分擔工作,實則為自己贏得寶貴的工作經歷,也向老闆展現了個人的能力,為將來爭取更大的工作平台。

“邊緣”之上找機會

“閒”處待久了,壓力也小了,不受人重視,處在公司的邊緣地位,他們往往會覺得自己做的工作沒有什麼價值,得不到同事和上級的承認,產生職業疲憊感。職業規劃師認為,要積極擺脱這種狀態,“閒”人應該找機會來表達自己不希望被忽視的願望,發出自己的聲音。

比如,可以與上司充分溝通,讓他知道你的職業抱負和職業發展規劃。抓住一些好的工作機會來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多與同事交流,打開人脈等。

不過,面對形同“雞肋”甚至沒有希望改變的閒職,且真的幹得不開心,發揮不了自己的特長,建議還是要果斷棄之,結合個人職業定位和規劃,找一份更能展示和鍛鍊個人能力的新平台。

一項調查顯示,有七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理想工作的首要標準是“做自己喜歡並且有成就感的事,付出越多,得到越多”。可見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充實地工作,為更好的“收成”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是大多數人想要的。

儘管累到極點時,很多人會做一些希望能夠“錢多活少”的白日夢,可事實上,一旦真的“閒”下來,馬上又會陷入恐慌的危機。職場“閒人”想要儘快讓自己忙碌起來,認清自己,準確定位,盤活個人所具備的潛力和資源,規劃長遠才是關鍵。

“混沌”之時找方向

這些覺得苦悶的“職場閒人”們,大多是空耗大把時間的迷茫者。之所以會困惑的根本原因是,懵懵懂懂撞上了一條自己不適合也不瞭解的職業道路,始終無法正確判斷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不喜歡、沒激情,不適合、不順利,造成了工作混沌和遊離的狀態。

不僅如此,長期處於“混沌”狀態下的人,終日渾渾噩噩,工作能力差強人意,都使得“混沌”羣體在尋求新工作的過程中無所適從,舉步維艱。更多人苦於不知道今後的職業生涯該如何起步,深陷於職業的泥沼中無法自拔。

欲擺脱目前的“混沌”狀態,首先要“找方向”,即積極行動,做好準確的職業定位:

1.理性分析,調整心態

首先要理智客觀地審視自己目前的工作和心理狀態,把自己的性格與職業的匹配和不匹配之處都如實地擺出來,理性分析目前工作不如意的深層原因。

2.找準定位,遠離混沌

通過職業取向、商業價值以及職業機會三大系統找出的最佳職業定位及職業。澄清自己內心的想法,學會調整和溝通,在新的階段抓住最重要最想要的,牢牢鎖定職業目標。

3.分析利弊,揚長避短

找出自己的職業興趣所在,同時把自己過往的知識和經驗重新梳理,激活潛在的價值。

避免做職場“閒人”就應當做好職業規劃,上述的三個策略希望對於職場“閒人”來説有所幫助,希望你儘早走出自己現在所處的困境。

做好職業規劃 篇4

核心提示

在這個嚴峻的就業季,本報持續關注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如何擇業和就業,而往屆大學畢業生有怎樣的擇業觀和就業經歷呢?記者就此對往屆大學畢業生進行了採訪。這些已經工作一兩年的大學生,既經歷了求職時的激烈競爭,又在職場中逐漸成長。如今,他們對找工作歷程的反思,對如今工作的態度,或可為那些仍在迷茫中的畢業生提供借鑑。

提前規劃夯實基礎

“大學期間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大量閲讀感興趣的書籍和文章,並夯實專業基礎知識;畢業後直接從事律師工作,工作前3-5年為成長期,5-10年為發展期。”

接待客户、準備訴訟材料、分析討論案件、開庭、修改合同、檢索資料、向客户和顧問單位反饋案件進展……工作第一年,加班對王世明來説算得上是家常便飯,而他並沒有多少怨言,“所有工作都是在積累,加班更可以促使自己學習。”

20xx年考取廈門大學法學院,在接受正規法學教育的同時,他關注影響較大的社會事件,並深受部分知名刑辯律師的影響,立志從事律師職業。後來,他為自己規劃了職業發展願景:“大學期間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大量閲讀感興趣的書籍文章,並夯實專業基礎知識;畢業後直接從事律師工作,工作前3-5年為成長期,5-10年為發展期。”

“大學生一畢業就進入公益組織,對於公益組織的發展未必是好事,而且公益是個習慣,只要有心,隨時都可以。”

前輩指點堅定夢想

大學期間,王世明還熱衷公益活動。參與公益的過程是辛苦而快樂的,當然也收穫了知識和友誼,這一切讓他回味無窮,“曾經一度想畢業後直接從事公益類的工作。”當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公益界前輩交流時,前輩們紛紛提醒他,“大學生一畢業就進入公益組織,對於公益組織的發展未必是好事,而且公益是個習慣,只要有心,隨時都可以。”而後來知名調查記者王克勤(微博)發起的“大愛清塵”活動和鄧飛發起的“免費午餐”活動,更使他認識到:當我們有足夠能量的時候,對社會發出的不再是微弱的星光。因為,他在參加廈門大學西部夢想社團活動時曾經做過類似於“免費午餐”的活動,但項目最終未能成功。

基於前輩的建議和自己的思考,王世明最終決定先實現自己成為律師的夢想。

王世明:“您覺得銷售和律師這兩個職業,我更適合做什麼?”

面試官:“你分析問題很有邏輯性,處事比較沉穩冷靜,可能比較適合做律師……”

分析性格積累經驗

20xx年暑假,王世明先進入廈門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9月參加了國家司法考試,為進律師事務所作準備。在11月底出成績前,他參加了部分企業的校園招聘會,“想先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積累些經驗,並瞭解某些行業和企業為員工提供的職業發展通道等。”

並無意在企業工作的他,反而憑藉良好的表現拿到了一些公司的OFFER(錄取通知)。其中有一次,王世明參加某企業最後一輪面試,該面試僅由求職者與公司某部總監單獨進行。王世明很真誠地跟老總表明自己想做律師的夢想,並就自己性格特點和職業發展徵求該總監的建議和指導,“您覺得銷售和律師這兩個職業,我更適合做什麼?”閲人無數的老總坦誠回答,“你分析問題很有邏輯性,處事比較沉穩冷靜,可能比較適合做律師……”一番坦誠對話後,王世明更加堅定了做律師的理想。

不懼挫折實現夢想

“什麼是好工作呢?首先,必須是自己有興趣的;其次,要有成長的平台和前景;再次,共事的人要有相似的目標和價值觀;最後,能在這個行業中實現自身價值。”

20xx年12月,通過司法考試後,王世明陸續參加了廈門三家律師事務所的招聘。他對自己的定位比較明確,但整個過程並沒有想像的順利,期間他去廣東短暫停留了一週多,經過各方面的考慮後,他又返回廈門。去年4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應聘來到了泉州。

幾經波折,終於在福建天衡聯合(泉州)律師事務所實現自己的律師夢,王世明總結了自己的就業心得:“什麼是好工作呢?首先,必須是自己有興趣的;其次,要有成長的平台和前景;再次,共事的人要有相似的目標和價值觀;最後,能在這個行業中實現自身價值。”

對於如今的工作狀態,王世明覺得還蠻適應,雖然每週有幾天需要加班,“別人將律師工作中的隨時加班視為辛苦,而我恰恰覺得這是一種靈活,一種自由”。對於未來的發展,他坦言,年輕時會以積累為主,但是隨着經驗的增長,各方面能力逐漸完善的話,“可能會考慮擁有自己的律師事務所。”

做好職業規劃 篇5

隨着20xx屆應屆生畢業日期的臨近,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持續升温。然而,儘管就業形勢如此艱難,但不少90後求職者仍舊抱着“騎驢找馬”的態度,甚至頻繁“閃辭”,不僅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變得“飄忽不定”,也讓用人單位大呼頭疼。

年後求職多騎驢找馬

畢業於四川某知名高校的李琴告訴記者,對於剛剛走出校門,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大學生而言,先就業後擇業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往往,畢業生的首份工作都不太理想。我對自己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也不滿意,工資不高、工作內容也很繁瑣。現在我已經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所以想找一份更加高薪和穩定的工作。”李琴説。

做好職業規劃精準定位不再騎驢找馬

實際上職場中,像李琴這樣心存“騎驢找馬”心態的人不在少數,根據相關部門的調研數據顯示,當前90後員工離職率達到了30.6%,高出平均水平5%。不少畢業生初次就業不足半年便迅速“閃辭”,對於這類羣體,許多企業領導都深表困擾和避之不及。這類人羣在求職前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在跳槽時也需謹慎,應從個人興趣、專業方向和職業規劃等多方面進行考慮。

然而,“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已經成為當下新生代求職者被公認的“通病”,這也正是求職者們在就業一事上如此草率的根本原因。因而專家認為,加強高校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勢在必行。多所高校由於投入力度的不夠以及就業導師水準的欠缺,部分高校的職業規劃課程已然淪為了雞肋。然而也有一部分高校則在學生的就業指導上推陳出新,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促進措施。

為全方位保障學生的就業和創業,學校可以創設創就業指導中心,為學生配備專業的就業導師,以幫助畢業提升就業率和就業質量。與此同時,學校設立獨具特色的職商教育體系,不僅着力雕琢同學們的專業技術能力,也不忘學子們的職素培養,並有意識地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讓他們獲得適應職場發展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

做好職業規劃 篇6

隨着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一些“海歸”回國後不得不面臨變成“海帶”的尷尬境地,或者被迫低薪就業。相對於留學所花去的數十萬甚至近百萬的教育成本,學生及其家長都更加謹慎,所以一些免學費的國家受到了更多工薪家庭的關注,小語種也為就業帶來了更寬泛的前景。

四川大學法國留學直通車項目負責人分析説:回國後的起薪點嚴重低於留學費用是一個相當困擾的問題,如果心態不調整好,很有可能會對自身價值產生懷疑,從而影響職業生涯發展。因此,留學成本較低、教育含金量高的項目將更受到學生及家長的青睞。四川大學法國留學直通車項目自02年開辦以來已經輸送了近千名學生去法國,未來還會把此類留學性價比高的國家繼續推廣下去。

“漆黑的夜幕下隱藏着多少哀愁悲傷/還給孩子們吧,那歡樂上學的模樣/還給世間吧,那明天燦爛的夢想/面對揪心的悲痛,讓我們手拉手,點燃起明天輝煌的希望。”

在四壁掛滿不知名樂器的房間裏,廣西藝術學院越南留學生武伯牙,深情地演繹了這首寫在哀悼日的動人之歌。

4月22日,全國上下沉浸在一片肅穆的哀悼之中,伯牙觀看了中央電視台的全天直播。“那些失去父母和我女兒年齡相仿的孩子,那些失去孩子四處尋覓的父母……地震奪走了玉樹,但家園需要重建。”玉樹的悲痛,中國的力量促動了他的心絃,他思考着為玉樹做點什麼。

作為一個音樂人,他希望去點燃玉樹的希望,鼓勵玉樹人民走出陰霾,並給他們帶來生活的勇氣。他徹夜未眠,通宵達旦創作了這首《點燃明天的希望》,第二天又立即去合成伴奏。

“這 首歌其實也是寫給所有受難的人們,包括512的受難者,西南乾旱的人民……”伯牙説。伯牙從9歲開始代表越南去俄國、烏克蘭、意大利等地演出,“如果現在 有任何的義演,我都願意參加,給災區人民一點力量。”作為一個越南留學生,對中國的災難感同身受,他也希望喚醒人們,一起支撐起受苦受難者的一片天。

廣 西人民廣播電台對外廣播節目主持人陳達在聽了這首歌之後,感動地流下了熱淚。“當伯牙抱着樂器來到辦公室演唱給我們聽之後,他告訴我他還沒有吃飯。”連續 兩天都沒有休息,一個外國人能為玉樹作出如此感人之事,體現了中越人民的友誼之深,我想代表中國向他説聲‘謝謝!’”廣西藝術學院國際交流處副處長趙克 説。

學校名稱:美國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所在位置:美國,紐黑文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701年學歷:語言 專科 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MBA 學校性質:私立學生人數:6641人院校地址:New Haven, CT 06520 (203) 432-47719281

近年來,但是當來自世界名校的面試官們在談到中國學生存在的通病時,一致表示“中國考生考分高,但綜合素質欠缺。”

哈佛大學

中國學生:語言不夠流利,規劃不夠明確

近日,哈佛大學入學面試委員、醫學博士MPH許皙智先生用自身的留學經驗為大家講解了應該如何面對世界一流大學的面試。如何成功申請哈佛大學,許皙智表示:“世界一流學府的要求其實非常高,一般人是很難達到。因此,大家在申請的過程中可以把頂尖高校作為一個標準,但是實際申請的時候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美國其實有很多大學都有自己一流的專業,並不是一定要進哈佛耶魯這樣的頂尖名校才能成功。”

另據哈佛大學中國區本科生錄取面試官Jason介紹,中國申請者在面試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或不足主要有幾點:

第一、是申請者的英語水平不夠流利。Jason解釋説,“在任何一個頂尖的大學課堂,參與討論是最為重要的,但是我發現很多中國的申請者在這方面無論是心態還是語言能力都沒有準備好。”

第二、是中國學生對於將來學習生活的計劃方向不明確。他説大多數中國申請者在面試的時候會説“因為哈佛是最好的大學,我進入哈佛後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但是哈佛錄取申請者不會因為你會成功,而是因為你已經很成功了。Jason認為一個傑出的申請者有自己的計劃,哈佛只是計劃中的一部分,無論能否去哈佛,這個申請者都會按照自己的計劃獲得成功。Jason總結説,哈佛不是終點,但是大多數中國學生就是把進入名校作為終極目標。

最後,Jason強調,哈佛錄取你一定是因為你可以使哈佛變得更好這一點也是每一個美國名校都十分看重的。

做好職業規劃 篇7

打造自己理想的職業生涯,規劃自己理想的職業前景,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職業方向,需要同時具備幾個相關的必備要素。

在為自己做職業規劃時要考慮以下幾個相關因素:你具備怎樣的實力,你有怎樣的素質,你自身潛力在哪裏等等。

一、心理因素性格決定命運,腦袋決定口袋。這一點您瞭解過嗎?在選擇職業時您仔細想過沒有,您的性格是否適合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時下,本科生掃地、碩士生賣貨、博士生打雜。初聽感覺笑口難掩,可是細細想來不免有種淡淡的悲哀。誠然,上述羣體學歷頗高令人羨慕,但是最後的結局卻讓人大跌眼鏡,發人深省。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令人深思,他們究竟怎麼了?人才是否浪費了?讀書是否無用了?

有些人性格內向整天鬱鬱寡歡,使人望而生畏,無形之中與人產生距離。人際關係淡化,缺乏必要的適時溝通,久而久之脱離了羣體。在今天這個強調團隊精神的職場裏,他們能不“掉隊”嗎?人要學會合作,要學會融入羣體,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集思廣益取得勝利。否則,孤芳自賞只能孤掌難鳴。到頭來一無所獲,兩手空空。永遠不能適應變化的時代需求,適應變化的職場需求。

二、信息因素信息時代的到來,就在眼前,這一點您清楚嗎?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信息社會裏,感受於信息帶給我們的便捷。無論您承認與否,信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一點從某種意義上講,對選擇理想職業顯得至關重要。有針對性地廣泛收集來源於不同渠道的職業信息,通過理性分析及時做出科學決策,從而取得理想職業打造屬於自己的一片理想天空。有人把握契機先行一步,而勝人一籌。而有人錯失良機與機遇擦肩而過,抱憾終身。

三、判斷因素就像賽場上一個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一樣,他的門前一射對於取得勝利來説至關重要。同樣有針對性地收集於特定的相關職場訊息,經過理性的、科學的分析後,如何因地制宜、把握時機,佔據主動性及時出擊,適時做出抉擇,而不至於錯失良機追悔莫及。這一點您能深切體會嗎?判斷來自於對各種信息要素做出適時分析,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將有利於自己的一些信息要素加以提煉,得出最後結論,直至取得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來。

四、潛力因素就象一個教練選擇運動員一樣,他首先需要了解該運動員是否符合該項目的標準,是否有潛力可挖,是否是可造之才,在做了相關綜合測評後,才能決定是否培養他。選擇理想職業,同樣也需具備潛力因素。因為人是最大的資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和開發人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效應,使人在一定意義上保持長久的職業競爭力,讓自己永遠走在職場的前列,領先於他人。這就需要我們無時無刻都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成為我們取得職業成功的法寶。

五、學習因素一個人的學歷在很大程度上講決定着其個人的未來發展方向,也決定着其本人能否適應本職工作,能否在本職崗位上做出一些成績,取得一些成就,開創自己的美好前程,走好自己的美麗人生。學習在今天看來是一個終身的話題,面對日益加劇的職場競爭趨勢,只有不斷學習有針對性地充電,不斷補充新的“血液”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職場需求,避免遭遇淘汰的厄運,馳騁於風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