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會計誠信缺失的危害有哪些

職場2.21W

誠信是會計行業的立足之本。會計誠信缺失,是有很嚴重的危害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會計誠信缺失的危害,希望對你有幫助。

會計誠信缺失的危害有哪些

  會計誠信缺失的危害

(一)危害市場經濟秩序

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沒有信用,市場經濟就無法維繫。會計資料失真,將直接影響國家税收,導致各項經濟指標失真,最終導致國家經濟政策與實際偏離,影響國家的方針政策,危害市場經濟秩序。

(二)危害投資者

中小投資者投資的主要依據是經審計後公佈的會計報表,而會計報表的失真,導致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作為最大的投資者——國家,損失更為慘重。

(三)危害會計人員自身

21年,銀廣廈事件東窗事發,為其出具審計報告的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資格及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被吊銷,簽字的兩名註冊會計師被嚴懲就是例子。

  提高會計誠信的對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切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真正做到政企分開,產權明晰,責任明確,管理科學。完善產權制度,進一步健全董事會,建立審計委員會和股東對經營管理者的強有力監督和制約機制;完善業績評價機制;改變激勵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為;通過持股結構的調整,增加股權之間的相互制衡;增強董事會內部制約機制,切實維護中小股東利益;完善公司內部會計控制體系,規範公司財務行為。

(二)建立民事賠償制度,加大造假成本。一是加大懲罰力度,對惡意造假者,加大經濟和刑事處罰力度,同時加大對會計信息的稽查力度,提高會計造假的成本,從根本上遏制會計造假的勢頭。二是儘快建立民事賠償制度,對參與造假者,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訴訟。三是實行市場退出機制,對那些不遵守行業操守、自身不守信用的企業或個人,出現失信行為要把肇事者驅逐出相關行業。只有這樣,對失信行為的懲罰才是真正可信的。

(三)加快會計準則的研究和推出,減少會計虛假信息的施展空間。一是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壓縮財務報告粉飾的空間。二是加快出台新的具體的會計準則,針對我國特別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現問題的準則加以規範。三是考慮儘可能縮小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對會計政策的選擇方面的規範更加具體。

(四)實施誠信工程,強化誠信教育,提高誠信意識。一是建立信用檔案。我國要借鑑國外的做法,對違反誠信的單位與個人要記錄在案,並且便於公民隨時查詢,從而增強單位及個人的誠信意識。二是加強誠信教育。誠信不僅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場經濟下的基本遊戲規則,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五)加強全民道德建設。解決會計誠信危機制度建設是關鍵,道德建設只是在道德無法彌補缺陷的情況下起到部分修正作用。在我國當前審計制度中,由於公司法人治理普遍缺失,公司被內部人控制的現象非常嚴重,這是導致會計人員以及註冊會計師被收買的關鍵因素。如果這一制度缺陷無法彌補,那麼僅靠會計人員的道德來修正顯然是不夠的。這既需要被收買者的道德,也需要收買者的道德。所以,誠信教育應該是全民的,當然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更為重要。

會計誠信危機既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也是一個世紀性的難題。在我國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過程中,會計信息的服務範圍越來越廣,會計信用危機的後果也越來越嚴重。因為會計誠信是一個系統綜合管理,只有做好會計誠信工作,才能保護正當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從而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保證整個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

  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

會計誠信缺失的現狀明確的反映出我國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通過分析,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社會大環境缺少誠信氛圍,使會計誠信缺少正確引導

誠信是社會的靈魂,公民的誠信、企業的誠信、政府的誠信,共同構成了一個綜合的'誠信平台。但我國目前社會整體恰恰缺乏這一誠信平台,政府可以向公民打白條,而這種白條可以被用來買賣和典當,試問這樣的政府又怎麼能夠樹立起誠信。我國的河南曾經被稱為“造假之鄉”,河南人也因此而名噪中華大地,不過這個“名”是無誠信之名。我國企業無誠信更加的觸目驚心,假藥、假化肥、假名牌在我國可以用“一地雞毛”來形容。這樣一個誠信缺失的社會,又怎麼能夠擔當的了會計誠信領路者的角色。一個誠信社會的到來是我們不斷呼喚的。

2.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落後於會計行業發展要求,引起會計誠信缺失

我國的會計行業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起來的,改革開放後經濟迅猛發展,會計行業的發展也隨之進入了高速成長期。在這種情況下,過多的注意力都轉向瞭如何適應經濟發展要求,如何能快速的培育會計從業人員,一切的工作重點似乎都圍繞着“快”來進行。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在一種“先天不足,後天缺乏”的狀態下,磕磕絆絆的走入了21世紀,也走入了導致會計誠信缺失的窮途。基於上述原因,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已經到了必須治理的階段

3.會計制度的不完善,為會計誠信缺失提供了可能性

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企業的運作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這種變化的速度之快,超過了會計制度的調整速度。現有的會計制度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出現了許多漏洞。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許多公司便利用這些空隙,或打擦邊球。例如:一個企業的成本結轉,今年採用加權平均法,明年採用其他方法,甚至允許一年以內採用兩種以上的成本結轉方法(只要在財務報告中加以説明就行),這種規定與《企業會計準則》第12條所規定的“會計指標應當口徑一致,相互可比”的原則是自相違背的。會計制度的完善是我國會計誠信重塑的當務之急。

4.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引起會計誠信的缺失

會計信息對於相關投資者和所有者來説是獲得被投資企業經營信息的重要途徑,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緩慢,信息質量相對低下,造成經營者相對處於會計信息獲得的優勢地位,投資者和所有者相對處於劣勢地位的現象。這一現象的產生主要原因在於我國企業的產權機制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會計準則執行不力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外部審計監督導致會計信息失真。這三點是會計信息失真的客觀因素。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觀因素是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所導致的:企業經理人素質低,法律觀念淡薄,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人員素質偏低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因此,重塑會計誠信必須加大對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

5.民事賠償機制不健全,違規成本低是會計誠信缺失的動力

我國的證券市場已比較成熟,上市公司欺詐性的信息披露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其中就包括高額的民事賠償,往往令違法者賠得血本無歸。但目前為止,我國尚沒有上市公司因違規而進行民事賠償的先例。司法界在此類案件的受理、判決等方面也缺乏可供借鑑的判例,暴露出我國民事賠償機制的缺失。正因為違規所獲得的收益遠遠大於違規所付出的成本,為會計誠信缺失提供了經濟利益上的誘惑因素。

6.我國公司制度本身的缺陷,成為我國會計誠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都是由國企改制而來,由於改制不徹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約機制,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較突出的問題。我國證券公司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的組織設置及相應關係的界定上有很大隨意性。董事長的身份界定模糊,董事會與經理層之間,董事長與總經理之間往往分工不明,有的乾脆一肩挑,目前有二成券商的一把手身兼兩職。同時,作為國有企業或國有資產控股的證券公司,由於國有資產代表缺位等原因,“三會”的設置形同虛設,致使董事會大多流於形式。監事會往往只是形式地設立一個辦公室,並沒有一個有效的職能部門對財務狀況、董事及經營層進行監督,卻承擔起黨務、行政等“份外工作”。這種公司制度的缺陷嚴重製約着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是會計信譽度低的根本原因。


標籤:缺失 誠信 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