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景德鎮導遊詞

致詞2.92W

作為一名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往往需要進行導遊詞編寫工作,導遊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導遊詞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景德鎮導遊詞,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景德鎮導遊詞

景德鎮導遊詞1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帶大家去參觀的就是號有中國瓷都之稱的景德鎮市瑤裏風景區, 我們大家從熱鬧的都市來到此地,遠離了喧囂,想必都有一種特別的舒適感。而我們今天要去的瑤裏的,更是猶如瑤池仙境一般,都説瑤池是神仙西王母住的地方,那景德鎮的瑤裏同樣也是美麗而又令人嚮往的地方。但其實在很早以前,這裏的名字是叫另一個“窯裏”(瓷窯的窯),為什麼稱為這個窯裏呢?這是因為瓷窯的窯,代表的就是燒窯制瓷的家鄉,遠在唐代時期,這裏就有了手工制瓷作坊。由於這裏的瓷礦石和瓷釉礦量多而且質量優,所以這裏稱為了景德鎮瓷業的發源地之一。

宋初時,瑤裏的制瓷業達到了高峯期,那時這裏的瓷窯有近80多座,粉碎瓷礦石的水碓就有200多乘,制瓷業的規模頗為可觀。清末才更名為現在的瑤裏。只因後來隨着窯廠向景德鎮的集中,瑤裏的窯爐逐步停燒,轉而以生產製瓷原料為主了,所以直到現在,依然向景德鎮的瓷廠中源源不斷的提供着原料,尤其是釉料,深受制瓷廠家的好評。 瑤裏位於景德鎮的東部,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瑤裏鎮鎮政府,距景德鎮市區55公里,總面積150平方公里,瑤裏的山和水構成了它美麗的自然風光,三銀深潭、南山瀑布、原始森林等是人們自然,放鬆身心的理想之地,這裏的陶瓷和建築文化更是瑤裏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的優秀代表。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瑤裏的古鎮遊覽區了,整座古鎮在西漢末年建村,此鎮沿東河而建,處於青山環抱之中,由於建鎮年代久遠,所以保留有不少古建築,例如民宅、祠堂、店鋪等其中以明清時期的居多,又因這裏與安徽相鄰,所以這裏的古建築也多以徽派特色為主。 在古鎮遊覽,有一景絕不能錯過,那就是“觀魚”,各位可能都去過杭州,那裏的“花港觀魚”是西湖著名的一景,而瑤裏古鎮的觀魚與之相比,可説是另有特色了,那就是大氣、野趣。這座古鎮,千人居住,一水中流,四橋橫跨,站在任何一座橋上,都可盡情的欣賞魚趣。更有意思的是這裏的魚品種多樣、顏色各異、大小不一,魚見人是不怕不驚不躲,悠然自樂。古鎮還有一個禁漁協會,有一個鄉規,古鎮河段嚴禁捕撈,其他水域是有計劃捕撈,至於投毒、電擊等野蠻捕撈方法則是嚴令禁止的。

接着經過了古鎮,我們現在來到就是汪湖風景區了,這是一個汪姓和胡姓的村莊。這裏同樣也是羣山環抱。請大家隨着我沿着這條石徑小道再往前走一小段,你現在看到的這一條古道,就是以前通向古徽州地區的休寧縣的,所以稱它為“徽州大道”,它也是古時候的一條國道,所以至今在瑤裏鎮還可以見到清代乾隆年間設置的“徽州大路轉彎”的青石路碑。至今古道上保留最完好的是一座單孔石拱橋,名叫“復原橋”,用大塊麻石條砌成,距今有七八十年的歷史了,只因此橋是屢毀屢修,故而得名。走上它,便可遐想起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古詩中的意境。 走過復原橋,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汪湖的原始森林區了,看到這麼好的環境,可能大家會説這裏過去窯爐眾多,瓷業興盛,那一定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木材吧,然而事實遠非如此。各位請看這山腳下的一塊石頭,上面刻着一個字,有哪位朋友認識麼?不知道麼?其實這個字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因為這是當地老百姓造出來的,在“罪”字上面叫了一個“山”,意思是説,破壞山林有罪。由此可見,瑤里人把保護山林看得有多麼重要了吧。 各位遊客,接着往前走,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三銀圓深潭,它是位於梅嶺之巔,因為有三條溪水注入其中而得名,在深潭的南面還有一座山叫高際山,那裏還有一片頗為壯觀的瀑布羣,全場400多米,總落差就有220米,其主瀑布南山瀑布寬有20多米,落差100多米,

只見飛流直下,聲震山野,數裏之外可聞其聲,真是“瀑布飛流、聲如霹靂、勢如雲霞”。 下面我們去參觀的就是饒南村古瓷窯遺址,這是一處在瑤裏規模較大、時間較早、延續時間較長的窯廠。是唐末詹姓人在此建村,因村子靠南面大山,河水繞山而過才得名。

在村子附近有三處重要的瓷窯遺址,就是慄樹灘、東山闕和窯旮旯。其中經專家發現,慄樹灘的明代青花瓷片在南京明代故宮遺址和北京一些建築工地上都有大量出土,從而説明了這裏當時的瓷器產量不僅大,而且銷路廣。

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看看在陶土坊中保存的最完好的龍窯,去瞧一瞧瓷器到底是如何燒製的吧。龍窯是陶瓷窯爐中最重要的一個類型,它因形而得名。窯體依山而建,窯頭在下。窯尾在上,恰似一條俯衝而下的火龍,因南方丘陵地形是其產生和存在的自然條件,所以龍窯大多分佈在南方,考古發現,我國商代就出現了龍窯。因其依山而建,不與農業爭地,不受地下水影響,可以就近取用燃料,還可以更方便的控制燒成温度和氣氛。在燒窯過程中,窯煙經窯尾煙囱排出,靠自然的抽力,可使窯温快速上升,達1200度以上。加上窯內各部分的温度和氣氛不一樣,因此可裝燒多種產品,窯頭前部多裝杯碟等小件,中部裝壺瓶等大件,窯尾就放置烘烤的胚件,可見其熱量利用的較為充分。自龍窯的發明後,不斷地完善,它歷經了2000多年,從未間斷,被廣泛的應用,還曾燒出了龍泉瓷、影青瓷、玳瑁等著名產品。也為燒瓷窯爐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於是結合龍窯與馬蹄窯的優點,還創造出了葫蘆窯,又在葫蘆窯的基礎上創造了舉世聞名的鎮窯,也就是柴窯,而在我們面前大家看到的這座龍窯,當時還燒製了景德鎮四大名瓷之首的青花瓷,可想而知它的地位了。

好了,在瑤裏的參觀遊覽活動就到此結束了,回到鎮上後,大家還可以去品一品這裏的茶,還可以嘗一嘗咱們這裏的河鮮、紅薯、南瓜等特產,也希望大家喜歡,謝謝各位。

景德鎮導遊詞2

現在我們的旅遊大巴車已經啟動,我們的首站將要到達的,便是中國瓷都景德鎮,為什麼我要説景德鎮呢?或許大家都知道,我來自景德鎮,景德鎮就像我的母親一樣,我對她擁有非常深的情感。

千年不熄的窯火成就了景德鎮這樣一座奇特的城市,她的山丘是由匣缽堆成,她的河流從碎瓷片的河牀上流淌,她的里弄由窯磚頭砌就,她的城市雕塑全與火有關……火與土構成的陶瓷文化是這座城市的靈魂。

悠悠古城,千年瓷都。只有到了景德鎮你才能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瓷都,只有到了瓷都你才能知道瓷器的真正魅力。景德鎮用他的千年窯火,延續了恆久不衰的藝術魅力。絲綢之路上,景德鎮將瓷器送往世界各地,也造就了千年瓷都,也正是這樣一步步這樣走來,才有了“工匠四方來,器成天下走”“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峯是此都”的美譽。

那麼説到這裏,怎麼判斷我們到達了景德鎮呢?我看過很多導遊詞是這樣描述的:“當你感受到一種向我們撲面而來,一種氣息,一種深沉的文化,一種千年的江南古鎮獨有的魅力,一種大街小巷處處散發的陶瓷信息這樣一種感覺,你便到達了景德鎮”。這種説法可能比較誇張,但是作為景德鎮人,我給大家介紹一個不錯的經驗:當你看見兩旁的路燈變成了瓷器做的,你就差不多已經進入了景德鎮的土地了。是的,景德鎮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城市,它能將關於瓷器的一切抒發的淋漓盡致。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看不到。

今天,我們在這裏將迎來短暫的兩個小時的旅行,作為一個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經緯度的這樣一個小城,在迎來了千年慶典後,這個江南的小城已經不在是個面積只有5247。9平方公里,人口152萬這樣一個數字性的概念了,它更多的是一種展示瓷都風彩的一個平台,一個窗口,一個讓全國,甚至世界都為之驚歎的文化之城,陶瓷之都。

景德鎮,是因為公元1020年,也就是宋景德年間燒製的陶瓷,作為貢品而得名。景德鎮漢稱新平鎮,近代叫昌南鎮。在發展了1020年以後,景德鎮已經成為集現代文明與古老文化與一體的著名城體。説到古老,我們不得説我們的陶瓷,這是我們的驕傲。China的大寫意為中國,小寫意為瓷器,而China的得名便是由來自昌南鎮這個名字。在景德鎮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著名的陶瓷的精品在這裏都能夠得到展示,我們當然有自己為之叫絕的特產,青花瓷、青花玲瓏瓷、粉彩瓷和顏色釉瓷,是我們的四大精品。

瓷都人民是那樣的熱情,就象窗外的那條昌江,幾千年來見證着這裏的一幕一幕。昌江屬於江西五大水系中的饒河,他東流鄱陽湖,最後入注東海。昌江兩岸楊柳依依,微風襲人,在河岸的兩邊,你或許還能看到一條條瓷路,一點點陶瓷的碎片。這些讓我們還可以依稀可見當年這裏的繁華,當你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景德鎮陶瓷民俗博物館的時候,你還可以問問景德鎮的老一輩,也可以問問我們館內的各位專家,他會告訴你們,這裏曾經有那麼多的柴窖,以前昌江5000平方米的上空紅光四見,代表着何止是一條昌江水系,寂靜的夜晚來臨,秋風還是那樣的瘋狂逼人,可是昌江一點都沒有沉睡,也沒有看見滾滾的昌江之水,因為他真的不象長江那麼雄渾有力,也沒有濟南大明湖的那份幽靜,在這裏你可以感受得到的只是那紅紅的火光印稱着兩岸古樹昏鴉的叫聲。清晨,當太陽還沒來的及普光照射,兩岸已經熱鬧非凡,要知道這裏是重要的瓷器港口,以前這時沒有橋,沒有這麼方便的水陸交通網,沒有九景高速,沒有206國道,沒有方便的火車,更不要説現在景德鎮的羅家機場,直飛上海、深圳、北京、廈門、武漢、鄭州6條航線。陶瓷是世界的,靠的就是大量的民工挑着離開昌江,離開景德鎮。在這裏,我非常感謝我們的先輩在為景德鎮所作的一切一切的貢獻。

據説,有一位外國客人來到景德鎮是這樣説的:沒有昌江也就沒有陶瓷。我不知道他説的這句話裏到底包含多少內容,至少我們應該這樣稱呼這條河,母親河,景德鎮的母親河,如今的昌江已經成為景德鎮重要的水上運輸渠道,可以直通鄱陽湖,直入九江,通過長江水運,把我們這裏的一切一切告訴世界。看看江兩邊的高樓,再看昌江兩岸的瓷器壁畫,我不知道是不是景德鎮的母親河在變,還是我的心在變。

景德鎮,屬於亞熱帶氣候,它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降水量豐富,就因為此,森林覆蓋率達到60.2%,在全省的連續三年城市空氣質量評估中排名第一位,古老深厚的陶瓷文化,明朗清新的空氣,熱情善良的人民,這裏還缺少什麼?對了,我們的旅遊景觀到處可見,市中心的景德鎮的標誌:龍珠閣,座落在瓷都大道後面的陶瓷博物館,郊外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瑤裏等等,我就不一而足了。所以,景德鎮也被評為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35個王牌旅遊景點之一和中國最值得向外國人推薦的50個地方之一。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的行程顯得那樣的匆忙,我們常説: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在短暫的介紹了一下景德鎮之時,我想套用這句話而形容美麗的景德鎮,因為景德鎮的美麗不在於它的歷史悠久,而在於文化深厚,景德鎮的可愛不在於它的瓷器精緻玲瓏,而在於它的秀外慧中。如果你在旅遊完景德鎮後有同感,那麼就把這份美長留在心中吧。別忘了,有空常來。謝謝大家!

景德鎮導遊詞3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小謝,歡迎大家來到景德鎮。景德鎮素有瓷都之稱,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位於瓷都大道一號的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

我先利用坐車的時間介紹一下古窯民俗博覽區。古窯民俗博覽區集中再現了景德鎮千年的制瓷歷史,尤其是15~16世紀景德鎮制瓷業的風貌,被譽為一座“活的陶瓷歷史博物館”、“陶瓷文化知識經典景區”。

説了這麼多,還不如親自去看看,古窯民俗博覽區就在前面那片寧靜秀麗的小樹林裏,大家請有序下車隨我進去參觀吧!

首先我們來到陶瓷製作展覽區,快來看這位師傅,他正在軲轆車上放一團泥,看,他雙手輕觸着泥團,軲轆車旋轉起來,不久,一個大肚子花瓶的形狀就做好了,這一個步驟就叫“拉坯”,瞧,那個師傅拿着刀片,正在給剛出來的泥坯休整合適的形狀。現在到了施釉的環節,師傅正拿着小刷子施釉呢,這白白的一層就是釉。現在到最後一步了,這一步叫“畫坯”,就是在潔白的泥坯上,畫上喜歡的圖案。為了讓大家親自體驗一把“畫坯”,這裏特意設置了一個工作區,我們可以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工作人員會把它燒製好寄給你喲。

下面,大家請跟我來,這個黑乎乎的拱洞就是專門燒製陶瓷的窯洞,説到燒窯,就不得不提起童賓,童賓就是古代的以為陶瓷工匠,在一次燒製的時候,為了燒製出滿意的瓷器,他奮不顧身的跳入了火海,葬身於此地。後人把他尊為“風火仙 ”。燒製陶瓷最難掌握的就是火候,如果沒有掌握它,那麼一窯的陶瓷全都會變成殘次品,然後摔碎,全都扔掉,非常可惜。

參觀完陶瓷製作工藝展覽區,我們要去陶瓷藝術品展覽中心,咱們邊走邊説。景德鎮最有名的四大陶瓷是青花瓷、粉彩、顏色釉和青花玲瓏瓷。陶瓷藝術品展覽中心就在這裏,這兒有兩個成年人那麼高的巨大花瓶,有大象的身體那麼粗的水缸,還有精緻的瓷碗,瓷碟……大家趕快進去看看吧。這些碗可是會説話的喲,只要沾一點水抹在碗巖上,不停地劃就行了,你們聽,聲音多美妙呀!如果想要,可以買一個帶回家做紀念品呢!

遊客朋友們,上午的參觀就到此結束,下午我們再繼續領略景德鎮的悠久文化吧!接下來,請大家隨我去品嚐當地的各種美食吧!

景德鎮導遊詞4

女士們、先生們:

瓷器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我相信大家見得很多。那麼多姿多彩的瓷器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呢?到了瓷都景德鎮,我們就不能不去探尋一番,所以今天我就請各位去參觀古窯瓷廠,這個瓷廠為什麼用"古窯"二字來命名呢?等會兒到了,我再作解釋。現在我利用在路上的時間,向各位介紹一點陶瓷知識。

俗話講:"民以食為天。""食"就需要"器",所以陶瓷的發明,也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 在原始社會,由於雷電常引起森林大火,大火燒過的土顯得很硬。據説就是這個現象給人類以啟示,人們用粘土加水塗抹在籃子上,然後在火中燒烤,得到了不易透水的容器,這就是最早的陶器。人們用這種器皿來盛水,存放糧食、食品。陶器的發展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我國大約在五六千年以前就發明了陶器。瓷是在陶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而成的。瓷和陶相比,瓷比陶細膩、光滑、堅硬;瓷以瓷礦石為原料,陶則以陶土為原料,瓷的燒成温度在1300攝氏度左右,而陶一般不到1000攝氏度。

瓷器是中國人民的偉大發明之一,早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我國勞動人民就在燒製白陶和印紋陶器的實踐中,不斷改進原料和製作工藝,提高燒成温度,創造出了原始瓷器。傳説在古代,中國瓷器第一次傳到歐洲時,那美妙、堅硬的器具令人驚訝,人們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更不知道如何稱呼,只知道是來自中國的,於是就稱這奇妙的物品為"中國",即CHINA;這是為什麼在英語中"瓷器"又是中國國名的一種解釋。

郭沫若先生在1965年來景德鎮視察時,寫下了一首詩,開頭兩句是這樣的:"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峯是瓷都。"景德鎮以產瓷享譽世界,素有瓷都之稱。它古稱新平,文獻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這就是説景德鎮在漢代開始燒製陶瓷,至今已1700多年,"景德鎮"這個名稱也是因瓷而起。這裏的制瓷業發展到宋代已相當興盛,影青瓷都是當時的一大發明,在海內外影響深遠。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真宗皇帝趙恆特別看重這影青瓷的產地,他下令這裏的瓷工燒製宮廷用瓷,即御瓷。經能工巧匠們的精心製作,這批御瓷尤為精美,而且燒上了"景德年制"的字樣,於是普天下的人稱這批瓷器為"景德瓷",朝廷把這種瓷器的產地也改名為"景德鎮"。當然,現在這個城市遠比昔日的景德鎮大得多,是一個擁有100多萬人口的中等城市。在1953年,景德鎮被列為江西省轄市。討論名稱時,有人建議改稱為"景德市",但"景德鎮"三個字是歷史形成的,被全世界認可,分開不妥當,最後還是定名為"景德鎮市"。

在景德鎮這塊土地上,1000多年來,窯火連綿,制瓷業代代相傳,發明創造層出不窮,如南宋末年創造了制瓷原料新配方,即瓷礦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元代創燒了青花和青花釉裏紅瓷;明代發明了顏色釉、鬥彩、釉上五彩瓷;清代發明了玲瓏、粉彩瓷等等。經過長期的錘鍊,景瓷形成了自身鮮明的特色。古窯瓷廠到了,有關景德鎮瓷器的情況請允許我在以後的參觀中再作進一步的介紹。

我們現在來到了昌江區的蟠龍崗,這一片樹木掩映,錯落有致的古代建築,就是我冷凍將要參觀的古窯瓷廠。瓷廠,尤其現代化瓷廠,在國內,在世界上,不少地方有,在景德鎮當然也不少。但像眼前這樣的瓷廠,據我所知,當今世界,只此一個。這個廠是採用景德鎮明、清時期的方法制造獎品的。制瓷工藝工具、作坊和窯洞都是古老的,產品也大都是仿古的,所以這個廠被稱為"古窯瓷廠"下面請隨我進廠參觀。

大家可能已經覺察到了,這裏沒有隆隆的機器聲,道路用青石板鋪成,電線杆、電線等現代設施被藏起來了,我們是滯有脱離現代城市喧囂的清新之感呢?這個廠的目的是為了保留和繼承明朝以來景德鎮的傳統手工制瓷技術,再現明、清官窯製造皇宮用瓷的過程;同時也為了集中保護當時散落在全市的明、清時期的作坊和柴窯,把它們按照嚴格的程序搬遷,復原於此。可以説這裏保留了陶瓷文化的重要遺產。建成後,工廠按古代方式進行生產,製造瓷器,同時對國內遊人開放,現在成了來景旅遊者的必到之地。這一字排開的四幢古作坊和為坯房,每幢佔地約600平方米,外形和內部佈局基本一樣,但製作的產品不同,工藝和設備也有差異。請進這一幢坯房,裏面的工人正在緊張地工作呢。

請看,古代的制瓷作坊就是這樣,它由正間、廒間、泥房和內院四部分構成。正間和廒間南北相配,兩相平行;泥房居西,中間為長方形的內院。各間均向內院敞開,組合成一個封閉式的庭院,光照好,建築、操作工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正間是坯房的主體,坐北朝南,採光充足,瓷坯製造的各道工序,全在這裏面完成。這是轆轤車,是製作瓷坯的主要設備,它們排列井然有序,各工種操作崗位環環相扣,嚴謹而且協調。請往上看,那個被稱為坯架,用木料託着一排排瓷坯半成品,這樣的設置使正間的上部空間得到充分利用。

廒間即倉庫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場所,它近東門,方便原料運進。

請大家看西面的泥房,這裏很陰涼,裏面是經過精製的泥料,它比和好的麪粉還細膩。工人師傅正在用腳踩,以後還要存放一段時間,再拿去做坯。請各位考慮一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好!這樣先生講得很好,是為了消除夾雜的泥料中的有機物和空氣,因為這些東西都影響瓷坯的質量,所以泥料存放時間越長,揉打越充分,越有利於提高瓷器的質量。

現在我們來看看內院,這是瓷坯自然乾燥的場地,中間有一個長方形水池,水池上部是個木架子,統稱為曬架塘,這可是古老作坊內的重要設施,而且非常巧妙。是否有哪位女士或先生能解釋它妙在何處?請這位小姐講一講,很好!謝謝您。水池和曬架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間,減少了佔地。池內的水大部分是下雨天儲存起來的。水是淘洗泥料所必需的,因而既方便又省力。除此之外,還有更深一層用意。我們知道水分是會蒸發的,而蒸發量又隨氣温和温度的變化而變化。大氣炎熱乾燥之時,池內水分蒸發加快,增加了池上方曬坯區域的水分,也就是説這部位的氣候得到調節,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架上坯體的乾燥速度,坯體乾燥緩慢,收縮就均勻,到高温燒成時,就可以減少或消除成瓷出現裂紋的毛病。

瓷坯大部分是在這些轆轤車上完成的。你們看,工人師傅坐在上面,用木棍使勁攪車盤,車盤快速轉動,這時即進行做坯或旋坯,工作中車盤轉動逐步變慢。慢到不能作業時,又使勁攪幾圈。就這樣,慣性維持車盤運轉,所以沒有馬達的轟鳴,顯得安靜、和諧。這位年輕師傅正在車頭放一團泥,他雙手相捋,隨着車盤的旋轉,一個碗的雛坯出現了,這就是"做坯",俗稱"拉坯"。碗、瓶、罐、缸等器皿都是這樣拉出來的,可見做坯師傅的雙手是多麼靈巧,真可稱得上是"萬能模具"!

請看!這位師傅正在聚精會神地旋坯,拉制出來的初坯至一定的程度,再在轆轤車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體,稱為"旋坯"和"利坯"。坯體放在中心的木樁上,師傅根據壞體的外形及尺寸要求,使用不同的刀具來旋削坯體的多餘部分。他基本沒有什麼測量工具,控制坯體的外形、高低、厚薄等幾何尺寸,得是眼觀、手摸、耳聽。"眼觀"、"手摸"似乎還可以理解,但耳聽是怎麼回事呢?所謂耳聽就是用"彈指聽音"的方法來確定坯體的厚薄。旋坯師傅根據坯體不同部位,不同厚度,指彈後發出的不同聲音,來決定何處下刀,旋削多少。一件坯正是經過旋坯師傅高超手藝,一絲不苟,一刀一刀地旋削,變成一個形狀規整,厚薄得當的半成壞。當然,彈指聽音,聽其音而知其厚薄,決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陶瓷藝人長期豐富經驗的結晶。清代督陶官司唐英説:"款式粗細,關乎旋手之高下,故旋匠為緊要之工。"

這幾個師傅在畫青花。青花是釉下彩,青花料主要成份是氧化鈷,在坯胎上畫好青花紋樣後,再上一層透明釉,入窯一次燒成,。這些年輕的青花女工,右手拿一支特殊的毛筆,筆尖很細,但筆頭是鼓鼓的,飽蘸着青花料。碗坯在她們左手上轉動,右手下筆灌酒自如,輕重粗細恰到好處。大家可看一下表,畫完一個碗需多長時間?對,10多秒鐘,只需10多秒鐘,碗坯上就佈滿勻稱、豪放、帶有豐富色彩的茶花。

從原料到瓷坯,全部工序都在一個坯房內完成。看完了景德鎮這種特有的制瓷作坊,不知各位有保感相?總的説來,它外觀簡樸,工藝佈局緊湊通暢,既經濟又實用,而且方便管理,達到了組合狀態,實現了功能、結構、風格三者和諧的統一。

瓷坯如何變成瓷器呢?這就要把它們送到窯房,裝進匣缽,放到窯爐內,經過1300多攝氏度的高温的燒煉。下面就讓我們去窯房看看吧!

只有景德鎮才有的柴窯就在這座古樸的屋子裏,請大家留意一下那根煙囱,它們頂部不是圓形,而是鋼筆尖形,與眾不同。為什麼呢?有專家講是為了減少風力對煙囱的影響,使煙囱抽力時不會時大時小,比較的均勻。柴窯又稱鎮窯,是古代制瓷重而關鍵的設備。這座柴窯已被列為省級文物。它以鬆柴為原料,是燒製某些特色傳統瓷,尤其是顏色釉瓷最合適的窯爐。柴窯長達18米,呈長錐形,猶如俯卧的半個蛋殼。尾部直接砌築高約21米,壁厚80-90毫米的薄壁煙囱。令人費解的是煙囱砌接泥縫呈8°的傾斜,這又與普通煙囱兩樣,為什麼呢?原來8°的傾斜縫可以大大增強煙囱的牢固度。

柴窯是景德鎮瓷工智慧的結晶,它綜合運用了熱工學、力學、材料學等學科知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它容量大,一次可裝燒8-15噸日用瓷,燒製的品種多,以顏色釉為例,一窯能同時燒造出100多和中成色離奇的瓷器它熱效率高,燒1公斤瓷器僅耗鬆柴2-2.4公斤。

請看這窯房,也很獨特。構架是99尺的方形柱網。樑柱都是砍去枝丫,削去樹皮的自然軀幹,工匠巧妙地利用彎曲的木材作為構架,使房屋結構大為提高。二樓用於堆放鬆柴,樓面負荷每平方米超過1噸。據説明代時景德鎮發生一次地震,許多房屋倒塌,而這窯房卻巍然不動。

這裏窯工們正要滿窯。演窯就是將裝有各種瓷坯的匣缽按預先設計放入窯內。20餘名工人配合默契,緊張有序。要裝滿全窯,大約需8小時;然後封上窯門,點火燒煉,需延續24小時左右;接着熄火冷卻,至少一晝夜以上。最後從窯內取出的就是各種成品的瓷器了。開窯是最激動人心的事情,進窯一色,出窯萬彩,這是智慧和汗水的成果,這成功的喜悦令人陶醉。各位,這次由於時間關係,不能看到燒窯和開窯,有點遺憾,希望以後有機會再來,能補上這次的不足。

在同一窯爐內要同時燒出10餘噸瓷器,其工藝之複雜是可以想象的。但自古至今,這種窯爐從不使用什麼測試儀器,沒有任何設備幫助工人控制燒煉過程,直到本世紀60年代初,照明還是用煤油燈。用柴窯燒製瓷器,得是工人人們的實踐經驗,嚴密的勞動組合和精細的分工。全窯有一位技術總管,稱之為"把樁"師傅。他是柴窯燒瓷工藝的總負責人,燒瓷過程中的各種技術難題,由他全權處理,在瓷器燒至將熟而又未熟的時候,停火時機的把握最為關鍵,燒煉時間過頭,瓷器會發黃,甚至出現倒窯,倒窯即窯內裝坯的匣缽被燒倒塌;火候不到,瓷器又未燒熟。這時完全把樁師傅的一雙眼睛。他除了從窯的望火口觀看火焰顏色外,還藉助於唾沫,向窯棚望火口吐適量唾沫,根據唾沫在火中瞬間變化的情況,來作出判斷。柴窯燒瓷的確有幾分神祕色彩,有關把樁師傅的傳奇故事也不少,其中"童賓跳窯"的故事廣為流傳。

童賓是明萬曆年間的把樁師傅,他技術高明,為人正直,深受窯工們的敬仰。他當時受命為皇宮燒製特大號青花龍缸。皇家貢品,不僅件頭大,而且要求不能有任何疵點,即瓷器表面須"萬里無雲",這在當時是極難做到的。童賓和瓷工想盡一切辦法,多次燒造均未成功。眼看交貨期逼近,皇命難違,瓷工們的身家性命受到威脅。身負重任的童賓為了瓷工們的活路,在燒造龍缸的關鍵時刻,乘人不備,毅然縱身跳入熊熊的窯火。説也奇怪,這次果然把龍缸燒成功了。直徑3尺,高達2尺多的大龍缸,確實萬里無雲,白瓷如玉,青龍騰去駕霧,呼之欲出。真出謂世間奇珍。人們説,這次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童賓顯靈。後來童賓被嘉封為"風火仙"。自此,景德鎮世代供奉風火仙,香火不斷。真是"千年窯火承天錦,十里陶歌動地詩"。

現在,我們去參觀一下這裏的產品陳列室,也讓我們對景德鎮瓷器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來到這個琳琅滿目的瓷器陳列室,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人們買東西都講究正宗,這裏的瓷器可説是最為正宗的景德鎮瓷。對景德鎮瓷器的特點,人們用四句詩一般的話來描述,即:"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景德鎮人最引以驕傲的瓷器是"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顏色釉和薄胎瓷",在這個陳列室裏景瓷的特點有充分的反映,上述品種也有全面展示,請大家欣賞。

女士們、先生們,古窯瓷廠的參觀就到此為止。有一位來自英國的研究工業史的專家,在參觀這個廠後對我説:"到這裏我彷彿回到了16世紀的景德鎮,這裏的作坊、柴窯、窯房、工具等都是有價值的文物,而更有意義的是:這裏按古代的`方式製造瓷器。所以可以講,古窯瓷廠是名副其實的'陶瓷業活博物館'"。

景德鎮導遊詞5

水碓主要由水輪、傳動軸、扳頭、碓杆、碓頭和碓坑等部分組成。水輪下面是排水溝,設閘板來控制水流,水輪在轉動過程中通過傳動軸將動力傳到同步運動的扳頭,扳頭與碓杆的一頭相搭,依靠其下壓力量將碓杆扳起。扳頭隨水輪軸轉動,將碓杆扳至一定高度後與之脱離,碓杆前端則自由下落,頂端的碓嘴落入碓坑,靠由重力作用所引起的衝擊力將碓坑內的瓷石擊碎。碓杆和碓頭均為木製,碓嘴是套在碓頭下端的,由河石製成,重約10公斤。碓臼四壁的外面三方都用石塊垂直砌成,而裏面一方用的是慄木板斜打入土中。木材比石材容易發生振動,碓嘴上下運動成弧線形總是向碓臼裏面一方撥動石塊,每舂下一次,裏面一方的石塊受到了反作用力,向碓臼中心推一下,就這樣使石塊上下翻動,最後全部被舂細。將瓷石舂成粉狀大約需要12小時,陶工們稱之為“熟土”。通常一天可以出兩次熟土。我們還可以看到傳動軸非常長,於是陶工們只要在傳動軸的中間用木架控制,可是木架和傳動軸長期摩擦會摩擦生火,於是在用上面的竹子從水輪處引水長期滴在木架和傳動軸接觸的地方,一為了降温,二為了加強潤滑度。這整個工序溶合了水利動力學、機械學、力學、液體力學和陶瓷工藝學等諸多學科巧妙結合的產物,讓我們不得不佩服當時陶工們的聰明智慧。

工人們把“熟土”挑至對面的釉裏作坊,經過淘洗池、沉澱池、稠化池和泥牀製作成釉不子。説的這麼簡單,到底是怎麼做的呢?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位老師傅是怎麼做的吧。瓷石舂細後,陶工用閘板截住水流,使水碓停止工作,然後用鏟子將舂細後的瓷石粉鏟入淘洗池中攪拌淘洗。由於不同大小的顆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大顆粒如石英顆粒等很快沉到池底,而瓷石細顆粒則水化為乳白色的懸濁液,這裏要提到的是,為有利於瓷粉沉澱,在舂碎瓷石時陶工們已在碓臼中加入了0.05%的石膏。淘洗後,用木桶舀入排砂溝,其中較粗的顆粒再次沉降在排砂溝底。懸濁液流入沉澱池,經過一定時間沉澱以後,上部清液放回淘洗池淘洗,然後把沉澱池中的漿體舀入稠化池進一步沉澱濃縮,上面的清液放回沉澱池。再將稠化池中濃縮的稠漿舀到泥牀上,待水分揮發至一定程度後,再用腳踩踏,這樣做是為了排除泥料中的空氣,同時進一步使泥料中的水分分佈均勻。踩完泥,用鐵鏟將其鏟切成塊狀,再將瓷石泥分別放入預製好的一定規格的具有磚形內壁的木製模具內,製成形似磚狀的泥塊,俗稱“不子”,又叫“白不”。然後放在通風架上陰乾,一般至五成幹就可以了。每塊不子約重2公斤,六面光滑,稜角分明。在這樣的作坊裏每天大約可以做出80個不子,即160公斤釉果。

在生產瓷器時為便於瓷器表面施釉,還要將釉果配製成釉漿,其配製方法一般是先將釉灰用水淘細,再配以釉果調和成漿狀。釉灰也是一種傳統的制釉原料,由石灰石與狼萁草或鳳尾草燒煉而成,主要起助熔作用。俗話説:“無灰不成釉”。並且,加多少釉灰也是非常有講究惡的,適量釉灰的加入可以使釉面透明光滑,但過多則會使釉面發青甚至發灰,有損製品的美觀;而用得過少,又會使釉面出現波浪紋等毛病。一般的十盆細泥、一盆灰稱為上等釉,而七八盆泥、兩三盆灰就稱為中等釉了,泥灰各半或灰較多則稱為下等釉。瓷石是不是制釉的唯一原料呢?不是的,不同的釉需要不同的物質,有的還需要像長石,石英,高嶺土這樣的制釉原料。並且,釉果本身也會因環境變化而各有不同,釉果一般為石英巖風化而成,粉碎加水調製後才具有可塑性,它們因產地、種類及風化程度的差異,化學組成便不盡相同,用途也不一樣。打個比方,如果一種瓷石中的氧化鉀(K2O)、氧化鈉(Na2O)含量高,它一般用於制釉,又稱釉石;而二者含量低的就會用來

制瓷胎。當然,不只是用單一的瓷石制瓷胎了,它還要加入一定的高嶺土,兩者混合之後,即可做瓷了。

看完我們的古水碓跟古釉果作坊我將帶大家去參觀我們的古龍窯遺址,去往龍窯遺址的途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座龐大的窯柴垛,遠看就象埃及金字塔。之前我已經給大家介紹過燒造瓷器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想必大家還記得吧。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要有充分的燃料資源,而現在看到的就是鬆柴,我國古代燒窯用的燃料,主要是鬆柴和槎柴,統稱窯柴。之所以建成這種形狀,是為了使落在柴垛上面的雨水迅速流走,且不滲入柴垛裏面,這樣柴不易濕,乾燥起來也很快,燒窯時就能提高熱效率。

在景德鎮流傳着這樣一句話:“一里窯,十里焦。”意思是説燒一窯瓷器,要耗費十里的樹林,由此可見燒窯的不易。據有關文獻記載,明代窯小,一窯要用柴180擔(約合9噸);清代窯大,一窯燒掉的柴竟達500擔(約合25噸)。經過我們的金字塔形柴垛我們可以看見兩處未經開發的龍窯遺址,它們都是元代的斜坡式龍窯。

現在我們參觀的是一號龍窯遺址,這座龍窯為了有效保護,還沒有發掘。該窯也是南宋時期的斜坡式龍窯,從一側的護坡和堆積的物表上看説明當時的瓷業是多麼的繁榮。該窯為南宋時期的斜坡式龍窯,總長19.2米,坡度18.5度,分為火膛、窯牀和煙口三部分。窯牀斜長18.6米,寬1.9米。窯壁厚0.3米,窯壁內面有一層厚0.05米左右的燒結窯汗,窯壁殘高平均為1.3米。窯牀底部用碎石塊鋪就而成。煙口為梯形。

龍窯的西側是一個古窯造型的茶樓——龍脈茶樓,坐在茶樓裏,背後是大片的古陶瓷依存,對面是奔騰不息的瑤河,在這裏所品嚐的不是一般的茶,而是生長在千年窯址上的茶,這茶吸收了陶瓷的精華,飽含着悠久陶瓷文化,品這樣的茶,可以充分領會古園、古窯、古風和古韻的意境。

往前走的圓亭子下面就是我們的二號龍窯遺址,它燒窯始於南宋後期,終止於明代中葉,是瑤裏境內至今發現的燒造年代最長的瓷窯之一。曾經一度被盜墓分子懷疑成寶藏古墓,因而被挖走部分瓷器,不盡完美。該窯為南宋時期的斜坡式龍窯。據瞭解,它總長11米,坡度20度,分為火膛、窯牀和煙口三部分。窯牀斜長9.5米,寬2米。窯壁殘高平均為1.5米,該窯牀不大的原由是龍窯向馬蹄窯轉型的小型龍窯。

我們可以看到龍窯四周到處都是破損的瓷片,而這些瓷片的內底部都有一個

沒有上釉的圈,叫澀圈。它的形成是將器物重疊在一起裝燒,其優點是產量高、成本低。為了防止器物之間發生粘結,於是陶工們在碗或盤的內心颳去一圈釉,這樣碗盤重疊的部位就不會粘在一起。才形成澀圈,澀圈疊燒法即由此得名,其缺點也恰恰在於有一個澀圈。在澀圈的中間還可以看到有“福、祿、壽”之類的字或數字,因這些窯都是幾户人家共同燒用的,為知道窯內的瓷器是誰家的,而寫上了這些字來區分。

景德鎮導遊詞6

各位團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瓷都景德鎮!

景德鎮之名是因宋真宗的景德年號而得名。景德鎮最初叫新平,建於東晉,後來改名為昌南鎮。景德鎮是以制瓷業聞名於世的。它的制瓷也始於南北朝,到北宋時以相當發達,尤其在宋真宗趙恆景德年間,景德鎮的制瓷業達到了鼎盛時期,給北宋朝廷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益。於是皇帝下詔在這裏建立“景德窯”,燒製的瓷器底款上也印有“景德年制”的字樣,同時將昌南鎮更名為景德鎮。景德鎮這個名字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今天的景德鎮地處贛、浙、皖三省交界,景德鎮是國務院XX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並且是這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產陶瓷而著稱的古老城市。與佛山漢口朱仙鎮,並稱四大名鎮。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城市人口50萬。以“歷史文化名城”、“藝術之城”“世界瓷都”名揚海內外。樟樹是景德鎮市市樹,茶花是景德鎮市的市花。

景德鎮是一塊富饒的土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境內資源豐富。有多種地下礦產。主要礦產特別是瓷石、高嶺土和煤炭藴藏最具特色。景德鎮的高嶺土在國際陶瓷界都具有影響。

説到景德鎮的特產,素有“一瓷二茶”之説。一瓷大家都知道。其實茶葉也是景德鎮的’名產。早在唐代這裏就是全國重要的茶葉集散地。詩人白居易的著名詩篇《琵琶行》就有“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的詩句。景德鎮的“浮紅”茶曾獲得xx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近年培育的名優茶“得雨活茶”被選為人民大會堂特供茶、國宴茶。

景德鎮由於制瓷歷史悠久,瓷器產品質地精良,對外影響大,“瓷都”兩字成了景德鎮的代名詞。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小寫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發音源自景德鎮的歷史名稱“昌南”,並以此突出景德鎮瓷器在世界上的影響和地位。所以,陶瓷是景德鎮的立為市之根本,稱都之源頭,景德鎮的制瓷歷史“始於漢世,起於唐,興於宋,盛於明清”至今走國了一千多年的歷程。形成了景德鎮瓷器獨特風格,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獨特風格蜚聲海內外。青花、玲瓏、粉彩、色釉,合稱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

景德鎮的旅遊資源極其豐富,其中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陶瓷文化博覽區、浮樑古縣衙、高嶺瑤裏風景區等。陶瓷文化博覽區分別由古窯和陶瓷民俗博覽館兩部分組成,陶瓷文化博覽區保存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為豐富獨特的、最為完整的陶瓷文物遺存:古建築、古作坊、古工藝、古窯房、古瓷俗、古園林,成為景德鎮悠久陶瓷歷史文化的縮影。浮樑古縣衙旅遊區由五品古縣衙,紅塔景點組成。是我國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縣級衙暑,有“江南第一衙”之稱,千年紅塔有“江西第一塔”之稱,素有浮樑“古代城徽”之譽,是是古老浮樑的象徵。高嶺瑤裏風景區,是景德鎮瓷業發祥地和景德鎮重要的制瓷原料基地。瑤裏山高林密,雲霧繚繞,自唐代以來,這裏就是著名的貢茶產地。這裏的“浮瑤仙芝”獲農業部金獎。因此素有“瓷之源、茶之鄉、林之海”的美稱。

希望大家能在景德鎮玩得開心!

景德鎮導遊詞7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與佛山、漢口、朱仙鎮並稱中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類對外開放城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景德鎮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重要組成,也是國家重要的山水生態歷史文化名城。

景德鎮經濟發展水平較高,20年以來更是加速崛起,預計到20年,人均生產總值將超越10000美元,基本實現現代化。景德鎮由於制瓷歷史悠久,瓷器產品質地精良,對外影響大,“瓷都”兩字成了景德鎮的代名詞。到20年,景德鎮已經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衞生城市,江西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不僅在江西省的此類記錄上作出了零的突破,同時也也成為了江西省此類考核的四連冠。

市樹市花,1985年9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景德鎮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評選,將樟樹定為景德鎮市市樹,將茶花定為景德鎮市的市花。

古窯瓷廠為古陶瓷製作區,生動地再現了景德鎮古代陶瓷製作工藝的全過程。這裏有6 間古胚房,為珍貴的中國古代工業建築實例。每組胚坊似封閉的三和院或四合院,由三棟四棟向院內敞開的建築組成。胚房內,工人們以傳統的手工制瓷工藝操作,妙手神工讓遊人驚歎不已。廠內還有一座古樸高大的名式鎮窯。此窯以鬆柴為燃料。窯長18米,成直躺的鵝蛋形,前大後小,尾部砌築高約21米的薄壁煙煙囱。這是古代建築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彎曲外型立築架樑的結果,可謂匠心獨具,也是我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

景德鎮導遊詞8

尊貴的各位客人:

自從你剛踏下飛機,剛從你繁忙的工作中,抽空來到景德鎮的那一個時刻起,你就是這塊土地上最愛歡迎的客人,這裏由於你們的到來空氣變得更加明朗,景色變得更加迷人,由於你們的參與,我們的這次活動顯得分外的重要。我是本次旅遊團的導遊員,我姓王,從這一時刻起,我們就是真誠的朋友,我非常非常的希望我們的團隊在你我的真誠的交流中成為一個非常難忘的旅行!

車已經啟動,景德鎮向我們撲面而來,一種氣息,一種深沉的文化,一種千年的江南古鎮獨有的魅力,一種大街小蒼處處散發的陶瓷信息,我們在這裏將迎來短暫的兩個小時的旅行,作為一個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經緯度的這樣一個小城,在迎來了千年慶典後,這個江南的小城已經不在是個面積只有5247.9平方公里,人口152萬這樣一個數字性的概念了,它更多的是一種展示瓷都風彩的一個平台,一個窗口,一個讓全國,甚至世界都為之驚歎的文化之都,陶瓷之城。景德鎮,是因為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景德年間燒製的陶瓷,作為貢品,而得名。景德鎮漢稱新平,近代叫昌南。在發展了1000年以後景德鎮已經成為集現代文明與古老文化與一體的著名城體。説到古老,我們不得説我們的陶瓷,這是我們的驕傲。在景德鎮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著名的陶瓷的精品在這裏都能夠得到展示,我們當然有自己為之叫絕的特產,青花,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是我們的四大精品。瓷都人民是那樣的熱情,就象窗外的那條昌江,幾千年來見證着這裏的一幕一幕。昌江屬於江西五大水系中的饒河,他東流鄱陽湖,最後入注東海。

昌江兩岸楊柳依依,微風襲人,邊上的一些歷史的沉澱物讓我們還可以依稀可見當年這裏的繁華,問問景德鎮的老一輩,也可以問問我們景德鎮陶瓷館的各位專家,他會告訴你們,這裏曾經有那麼多的柴窖,以前昌江5000平方米的上空紅光四見,代表着何止是一條昌江水系,寂靜的夜晚來臨,秋風還是那樣的瘋狂逼人,可是昌江一點都沒有沉睡,也沒有看見滾滾的昌江之水,因為他真的不象長江那麼雄渾有力,也沒有濟南大明湖的那份幽靜,在這裏你可以感受得到的只是那紅紅的火光印稱着兩岸古樹昏鴉的叫聲。清晨,當太陽還沒來的及普光照射,兩岸已經熱鬧非凡,要知道這裏是重要的瓷器港口,以前這時沒有橋,沒有這麼方便的水陸交通網,沒有九景高速,沒有206國道,沒有方便的火車,更不要説現在的羅家機場,直飛上海、深圳、北京、廈門、武漢、鄭州6條航線。陶瓷是世界的,靠得就是大量的民工挑着離開昌江,離開景德鎮。我們非常感謝我們的先輩在為景德鎮所作的一切一切的貢獻。有一位外國客人來到景德鎮是這樣説的,沒有昌江也就沒有陶瓷,我不知道他説得話到底能包含多少內容,至少我們應該這樣稱呼這條河,母親河,景德鎮的母親河,如今的昌江已經成為景德鎮重要的水上運輸渠道,可以直通鄱陽湖,直入九江,通過長江水運,把我們這裏的一切一切告訴世界。看看江兩邊的高樓,再看一塊塊的綠化地,我不知道是不是景德鎮的母親河在變,還是我的心在變。

景德鎮,屬於亞熱帶氣候,他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降水量豐富,就因為此,森森覆蓋率達到60.2%,在全省的連續三年城市空氣質量評估中排名第一位,古老深厚的陶瓷文化,明朗清新的空氣,熱情善良的人民,這裏還缺少什麼?對了,我們的景觀到處可見,市中心的景德鎮的標誌,龍珠閣,座落在瓷都大道後面的陶瓷博物館,郊外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瑤裏。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的行程顯得那樣的匆忙,其實我向你講述的只是我們這個江南小鎮的點點滴滴,我非常的遺憾。真誠的希望你們下次有機會再來,謝謝!

景德鎮導遊詞9

各位遊客們:

大家好,我是您們的導遊小王,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江西景德鎮。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北與安徽交界,東南西三面與上饒接壤。地勢周高中低,形似盆狀。境內有昌江和樂安河。總面積5200多平方千米,總人口約156萬。 初聽“景德鎮市”,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一方面是“市”一方面又是“鎮”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景德鎮市最初只是一個小鎮,名為昌南,到了宋代瓷器燒造比較有名,趙恆景德元年用皇帝號易名為“景德鎮”,新中國成立後,經國務院批准,景德鎮升格為省轄市,考慮到了瓷都名城的延續,所以就沒有把鎮字去掉。

景德鎮名為瓷都,這裏的瓷器當然是最有名的了。這裏創造出了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着稱於世,享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罄”的美譽。

原來景德鎮還留傳着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窯裏佬,名叫童賓,為了解救窯工,而以身祭瓷。便跳進了燒得通紅的窯裏。數日後開窯,瓷器果然都燒成了,件件潔白如玉,個個端端正正。為了紀念這位獻身的燒窯師傅,陶工們把他的骨灰安葬在鎮裏的鳳凰山上,為他建了一個廟,塑了雕像,奉為“風火仙師”。 景德鎮景點眾多,主要有陶瓷歷史博覽區,高嶺—瑤裏風景區,浮樑古縣衙,洪巖仙境風景區等。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浮樑的古縣衙。該縣衙始建於唐元和十一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在保存下來的是清代道光年間重修的,縣衙前有中門,一條長石砌成的路直通門內,院中石板鋪路,旁植古柏數株。大堂為五開間,大堂後面各置園門,整個衙門的設計給人的感覺是莊嚴與輕鬆並存,厚重與俏雅交輝,很有藝術性。

當然大家還可以在此品位油炸餛飩,餃子耙,涼拌冷粉,鹼水耙等着名風味小吃。祝大家旅途愉快。

景德鎮導遊詞10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今天很高興能和你們一起度過這一天,你們可能不知道景德鎮有什麼樣的景點吧,那我就跟你們講一下。

景德鎮是中國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家35個王牌旅遊景點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值得去的50個地方之一。位於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旅遊熱線——廬山、黃山、龍虎山、九華山、三清山、鄱陽湖、千島湖的中心區位(均在150—200公里左右)。截止到20xx年,景德鎮市擁有國家4A級景區6個,分別是古窯·民俗博覽區、高嶺·瑤裏風景區、浮樑古縣衙、洪巖仙境風景區、德雨生態園、中國瓷園;國家3A級景區3個,分別是金竹山寨、雕塑瓷廠明清園、江西怪石林。

湖田古窯遺址,湖田窯是中國五代、宋、元三代各大制瓷規模最大,延續燒造時間最長、生產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窯場。屬於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德鎮御窯廠,景德鎮御窯遺址博物館位於原御窯廠遺址內,御窯廠是元、明、清時期專為宮廷生產御用瓷器的所在地,是中國歷史上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為精湛的官辦瓷廠。屬於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20xx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龍珠閣,位於景德鎮珠山舊址之上。唐代叫聚珠亭,宋代稱中立亭,明代稱朝天閣和環翠亭,清代又改稱文昌閣,20世紀初重建後稱“龍珠閣”。現已成為景德鎮的城徽。

祥集弄民宅,位於景德鎮市區中心,是一條保存較完整的明代巷道,內有明代住宅多處,500多年曆史,品陶齋現為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所在地。屬於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5A級旅遊景點: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

國家4A級旅遊景點:瑤裏風景區、浮樑古縣衙和紅塔、景德鎮市得雨生態園、洪巖仙境風景區、錦繡昌南中國瓷園

國家3A級旅遊景點:冷水尖、明清園、金竹山寨、怪石林、蓮花塘、諸仙洞、玉田水庫、三寶國際陶藝村、三閭廟古街等。

好了,我就介紹到這裏,謝謝大家。

景德鎮導遊詞11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景德鎮坐落在江西省東北部,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是中外著名的瓷都,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為明清時期的中國四大名鎮,景德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類對外開放城市。到20xx年,景德鎮已經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衞生城市,江西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等稱號。景德鎮市總人口為156。51萬人。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小寫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發音源自景德鎮的歷史名稱“昌南”,並以此突出景德鎮瓷器在世界上的影響和地位。從漢朝開始燒製陶器,距今1800多年,從東晉開始燒製瓷器,距今1600多年。

景德鎮素有“瓷都”之稱。詩人陳志歲《景德鎮》詩云:“莫笑挖山雙手粗,工成土器動王都。歷朝海外有人到,高嶺崎嶇為坦途。”景德鎮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獨特風格蜚聲海內外。青花、玲瓏、粉彩、色釉,合稱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薄胎瓷人稱神奇珍品,雕塑瓷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

景德鎮導遊詞12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到景德鎮的第一站就是看古窯。古窯是景德鎮第一古窯,內部十分龐大複雜。古窯裏面可以製造陶器。古老的圓盤被轉動起來,上面可以用手做出一個個瓶等物,然後經過1600度的高温燒製3天之後就做好了。還可以在陶器上繪製各種圖畫,可以隨意畫上你喜歡的圖案。

為吸引遊客,這裏還安排了樂隊演奏,用的都是瓷器樂器,有笛、鍾、琴、二胡等,而且聲音清脆悦耳動聽,十分美妙。裏面的絕品展也是值得一看的,雖然是複製品,但還是讓人覺得好看,最酷的是那個108個水滸人物瓷,就像真的一樣。

到了陶吧,我用手摸了一下粘土,冰涼冰涼的,舒服極了。我自己還在師傅的幫助下,親手做了一個。看到自己的作品,我的感覺真好。

景德鎮導遊詞13

女士們先生們:

瑤裏位於世界著名瓷都的東北端,世界三大文化遺產(黃山、廬山、西遞、宏村)的中心。被譽為“瓷都、茶鄉、林海”,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礦山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自然文化雙重遺產。

瑤裏,古稱“瑤裏”,以景德鎮陶瓷發源地命名。早在唐朝中期,這裏就有生產陶瓷的手工作坊。

目前規劃面積195平方公里。景區氣候宜人,終年森林茂密,覆蓋率達94%以上。該地區有180多種珍稀動植物,如紅豆杉。市長、銀杏樹、香榧、豹子和娃娃魚。中國最高峯五花山海拔1618.4米,是景德鎮長江東線的源頭。

瑤里人才濟濟。是西漢長沙王、南宋開國侯李春年、清代工部外侍郎吳從之等歷史名人的故鄉和聚居地。開國元帥陳毅曾在此工作生活,領導新四軍改編。這個古老而神奇的地方不僅有着深厚的文化積澱,而且是人們欣賞自然的綠色仙境。她融合了自然與人文,融合了歷史與民俗。這是一個旅行和放鬆、參觀古代學校和探索陌生地方的絕佳場所。

景德鎮導遊詞14

各位遊客: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景德鎮是中外著名的瓷都,與佛山、漢口、朱仙鎮並稱中國四大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類對外開放城市。現轄一市一縣兩區,即樂平市、浮樑縣、珠山區、昌江區,面積5256平方公里。景德鎮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重要組成,也是國家重要的山水生態歷史文化名城。

景德鎮經濟發展水平較高,XX年以來更是加速崛起,預計到20xx年,人均生產總值將超越10000美元,基本實現現代化。景德鎮由於制瓷歷史悠久,瓷器產品質地精良,對外影響大,“瓷都”兩字成了景德鎮的代名詞。到20xx年,景德鎮已經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衞生城市,江西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不僅在江西省的此類記錄上作出了零的突破,同時也也成為了江西省此類考核的四連冠。

XX年9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景德鎮市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評選,將樟樹定為景德鎮市市樹,將茶花定為景德鎮市的市花。

古窯瓷廠為古陶瓷製作區,生動地再現了景德鎮古代陶瓷製作工藝的全過程。這裏有6間古胚房,為珍貴的中國古代工業建築實例。每組胚坊似封閉的三和院或四合院,由三棟四棟向院內敞開的建築組成。胚房內,工人們以傳統的手工制瓷工藝操作,妙手神工讓遊人驚歎不已。廠內還有一座古樸高大的名式鎮窯。此窯以鬆柴為燃料。窯長18米,成直躺的鵝蛋形,前大後小,尾部砌築高約21米的薄壁煙煙囱。這是古代建築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彎曲外型立築架樑的結果,可謂匠心獨具,也是我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

景德鎮導遊詞15

據史書記載,自唐代開始,瑤里人就依山築窯、伐木為薪,燒製陶器了。瑤裏最早興燒瓷器的年代是南宋末期。在經歷了元、明兩代之後,從明朝中葉開始衰退,整整跨越了300多年時間,可見當時的繁榮之景。而為什麼會在瑤裏並且是在繞南這個小村莊煉製瓷器呢?經過研究考證,燒造瓷器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豐富的瓷土資源(瑤裏山中盛產製瓷原料高嶺土,雖經數百年開採,至今仍藴藏豐富)、充足的水資源(貫穿全境的東河是景德鎮母親河昌江的源頭之一,支流佈滿全境,水流湍急,終年不息,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充分的燃料資源(瑤裏境內崇山峻嶺,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高達82.3%,燒窯用的上等燃料黃山鬆遍佈山間),三個條件缺一不可,而瑤裏恰好具備了這三個條件。

根據調查,現境內遺存的宋、元、明古窯址多達上百處,古礦洞120多條,是目前景德鎮市瓷業遺蹟保存最完好的地區,對研究中國古代瓷業生產狀況具有重要價值。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標籤:導遊詞 景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