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致詞4.57K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1

我是一名中學教師,學校這次培訓,得到老師傳授的技術指點。以前,教學中總存在許多困惑,利用這次培訓正好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受益匪淺,讓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術應用的多樣性,在學習體驗中感悟了現代教育理念與運用信息技術支持教學創新的魅力。

“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緊密聯繫,實用性很強。比如創建教學設計方案,規劃主題單元等一系列學習活動對我們的教學思路進行了梳理,促使我們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意義,為我們今後能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在老師的有效點撥下,我們進一步理解了信息技術對現代教學產生的.重大意義,瞭解了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優化方法。

這一堂堂授課雖然還略顯生澀,但也雛形頗具,使我深受啟發,並理清了自己的收穫:

1、接受了教育技術這個新的專業術語。以前每每談到教育技術能力就想到信息技術,其實教育是一半科學一半藝術,現代教育技術首先致力於以科學觀來考察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設計教學策略,力求發揮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通過優化教學過程來獲得儘可能理想的教學效益。

2、深入領會了解了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以前我們的教學更多的是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技術、輕思想等。通過這次培訓,使我體會到,要真正上好一堂課,課前的思考、準備及課後評價、反思與課堂上的組織、教學等環節同等重要。

3、學習領會了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環境。在這裏,我是作為一個學生的角色在課堂裏感受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對比自己的學生如插秧苗式的傳統教學模式,有了更多合理利用身邊的教育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致的思考。

4、矯正了一些有偏差的想法。以前學校教師每當喊更新教育教學方法時,都會以條件有限為藉口。現在我更清晰地知道教育技術除了利用信息技術外,只要合理、科學地使用教育技術,同樣通過傳統的媒體也能上出一堂高質量的課。

培訓只是一個手段,培訓只是一個開端,對於培訓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我將因此而振作精神,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寬,更遠。

我堅信,短暫的培訓將使我終身受益,併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拓寬道路,我一定會好好珍藏且不斷充實!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2

20xx年2月22日、23日,我有幸參加了惠農區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和惠農區第三批骨幹教師培養對象的培訓。為期2天的培訓,深感自己與當今先進的教育信息技術的差距,也深刻的認識到了先進的教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可發揮重要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深刻的認識到了只有不斷的學習,接受新理念、新技術、新事物,學會並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才能跟上現代教育的步伐。現將參加這次培訓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術的素養。第一天上海師範大學鮑賢清教授《微時代的教育創新》的講座,第二天寧夏教研室信息教研員楊宏軒老師《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的講座,讓我認識到: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需要創新,教育信息技術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創新。同時,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使老師面臨着如何合理運用教育信息技術,如何使教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發揮最大的功效。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教育信息技術應用在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更清晰,學生更明白易懂,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可以為教學增添光彩和活力。

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等專業知識水平、敬業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緻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教育思想、教學觀念還有待於不斷地提高。特別是2天培訓所學到的東西,更要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嘗試、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信息技術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通過2天得培訓,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信息技術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聯繫學校及學生的實際合理地把教育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發現了自己在教育信息技術中需解決的問題,發現了在教學中運用教育信息技術的差距與不足。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教育信息技術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有深度,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並不斷的完善它。把教育信息技術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實效。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3

我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初步理解就是教師始終要堅持黨在新時期下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重視可持續發展教育、國防教育、安全教育。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我從中深受啟發:教育優先發展,以人為本,均衡公平的發展,也就是國力增強,必須以提升人的素質,更新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同時提高教師道德水準和專業化素質。中國經濟建設高速發展,必須要走獨立自主創新發展的道路,就必須依靠人才資源建設。教育的進步,將源源不斷的為社會培養數以千萬計的普通勞動者和無數專家學者等專門人才。“行行出狀元”,只要是有社會責任感,具備實踐創新能力,敬業奉獻精神,為國家為社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有所貢獻,都是社會需要的人才。

在學習了整整42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後,我們不僅瞭解了國家對教育的宏觀政策,瞭解了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同時對教育中的一些細小環節也找到了充分的理論依據和證據,也明白了教育在民族振興和社會發展進步中的重要作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作為教師學習之餘應該認識到四個堅持的重要意義:即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堅持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堅持能力為重,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全面加強和改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工作;堅持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的統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統一、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在《綱要》中,職業教育在國家教育發展任務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綱要》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突出的位置。如此一來,我們所從事的工作也是在為我國20xx年成為人力資源強國做一份努力,我們所培養的“2+1”學生、包括我們所推出的各定向班學生、我們所培養的其他專業的學生在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的方面完全是遵照此綱要而實施,正是在響應國家號召——健全多渠道投入,加大職業教育投入,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實行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教育並舉、全日制與非全日制並重的發展!同時在面對農村學生、民族學生,學校各項優惠規章制度的健全,完全符合《綱要》所提出的國家針對農村教育和民族教育方面的.政策規劃和扶持方向!因此,我們的工作是偉大的,我們的工作是符合國家的大政方針的,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大張旗鼓地做強做大科園職業教育!

其次,我們認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應該相互溝通,職前教育和職後教育應有效銜接。現在的畢業學生人數是越來越多,各大高校也在不斷的擴招,但是就業問題也是一直不能很好解決的頭等大事,這成為學生以及家長最關注的問題。現在是讀書容易就業難,所以國家大力支持職業教育,職業教育不應該是所謂“差生”、“大學聯考落榜生”的避難所,應該對優秀學生形成吸引力。比如,師資力量強,專業設置比較新穎、前沿,就業率高,這些因素必將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所以我們的職業教育要辦得有特色,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夠真正學到技術。其次在管理上我們也要大下功夫,畢竟來我們學校讀書的學生都是沒有很強的自律能力,需要老師與家長以及學生本人的配合才能夠管理好,所以除了在學習上關心學生以外還要從生活以及心理關心學生關注學生,不能讓他再有在高中時候被老師忽略的感受,要讓學生對老師敞開心扉,這樣對於學生的管理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説,應將壓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我國現在技能人才缺乏,大學生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找不到工作,畢業就等於失業,在家“啃老”,造成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入極大浪費。所以我們學校要將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直接化,課程內容與實際工作緊密聯繫,讓學生熟悉行業、融入行業,通過社會實踐、實習、職業培訓等方式,積累實際動手經驗,培養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走上工作崗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把學習和實踐落到實處,把促進就業作為目標,投入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我們的職業教育一定會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成為重大的一部分。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4

學校組織了關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學習。《綱要》是教育領域的綱領性文件,對今後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進行了深入解讀並談了自己的學習體會後,深刻的感受到《綱要》是一個“人民羣眾滿意、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發展要求的高水平規劃綱要”,既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達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意願;《綱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這為實現我國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奠定了基礎;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核心是改革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必須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內涵發展,才能出名師、育英才,我認為,人民教師的神聖職責就是傳授知識,傳承民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為祖國和人民培養合格的人才。教師要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以培育人才,發展先進文化和推進社會進步為己任,積極引導和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強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師的道德品質和人格對學生有重要的影響。教師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師的日常工作雖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義卻是不平凡的。教師應該自覺地加強道德修養,率先垂範,既要有腳踏實地、樂於奉獻的工作態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成為青少年學習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尊敬的人。三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教師在教育創新中承擔着重要的使命,教師富有創新精神,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教師應該具備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和學術精神,努力發揚優良的學術風氣和學術道德。教師是知識的重要傳播者和創造者,連接着文明和進步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更應該與時俱進,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成為熱愛學習,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5

我通過學習明確了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類已走進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資源已成為與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戰略資源;信息技術正以其廣泛的滲透性、無形值價和無與倫比的先進性與傳統產業結合;信息產業已發展為世界範圍內的朝陽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信息化已成為推進企業發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則成為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

1、掌握信息化技術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信息化的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準,機關信息化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大力促進各級機關信息化建設,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應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把握現代化信息技術,是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把握信息化技術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將信息化技術應用於各類工作中,有助於整合資源,有助於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術是新型的科學教育技術,能彌補陳舊工作方法的'不足,傳統的工作老套套費時費力,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現代化信息技術用於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3、積極應用信息化技術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實踐是學習的目標,也是提高應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實踐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才能在應用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不段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中學習並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4、終身學習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信息化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止步不前,那麼就不能適應現代的發展需要,就不能適應現代工作的需要,要認清形勢,勇於挑戰,樹立信心,不斷學習,用新知識和新技術來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現代工作的需要。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6

為了貫徹落實《襄陽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根據襄陽市電化教育館安排,20xx年5月4—5日,我在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參加為期兩天的“中國小教育信息化管理幹部培訓班”學習。這次培訓讓我充實了更多的理論知識,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吳砥等專家教授的講課,讓我收穫頗多。加之與來自不同縣市區的同仁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鑑工作經驗、思路方法,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這次學習的幾點體會:

一、教育信息化規劃的解讀,知曉了新的形勢

吳砥教授關於《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規劃和思考》的講座,讓我深刻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的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十年規劃的出台,把教育風格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表明國家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發展工作。

明確了教育信息化近期的工作重點:建成“三通兩平台”和加強教師培訓。“三通”為:推動“寬帶網絡校校通”,完善學校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推動“優質資源班班通”,加快內容建設與共享;推動“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兩平台”為: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按照對設施設備建、管、用的要求,為了用好“三通兩平台”,必須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讓教師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面對全球化,面對複雜的社會,人腦思維是遠遠不夠,一定要人機思維,不斷充電,才能適應社會迅猛發展的需要。

二、發展教育信息化,校長要提高領導力

校長的領導首先是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領導。校長對於教育信息化有怎樣的認識,就會在學校的信息化發展問題上採取怎樣的決策和行動。教育信息化需要校長的認識和行動、眼界與境界、帶頭和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實施,校長要有洞察力、管理力、指導力。

因此,校長首先要提高自身信息化素養,要有信息化理念和信息化應用能力,對學校信息化發展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校長要決策好學校信息應用的願景,要確立一個可供分享的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願景,並得到老師的認可,讓全體老師都明晰這一願景。校長要發揮個人及團隊的影響力;要引領教育信息化常態發展,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指導信息技術的應用行為,搭建支持教師信息化成長平台;校長要創新學校信息化管理機制;要合理配置學校的信息資源;要反思實施信息化的得失,校長作為領導者,既要決策、抓落實、抓效果,同時還要能夠停下來,進行回頭看,既要進行橫向的對比,還要有縱向的比較,學校在實施的過程中,有哪些收穫,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需要繼續發揚的,還有哪些是需要改進的,或者有哪些是不切合實際要堅決摒棄的等等,要進行認真地反思,確保信息化健康發展。

三、明確了目標,理清了學校信息化發展基本思路

通過培訓,我明確了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學校要着眼於長遠發展,着眼於服務教學、着眼於教師的日常運用、着眼於打造現代化學校,首先要制訂切實可行的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建立健全信息化教育管理制度。

其次,要加強基礎建設,實現寬帶網絡進校園,接入班班通基本滿足應用的硬件條件,要優質資源的開發和應用,利用雲計算技術為教師、學生、家長提供信息化網絡空間,完善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數字化智能校園。

第三,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通過對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推進教學資源的應用,充分利用名師課堂,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開展探究性學習和網絡協作教研應用。

第四,建立激勵機制和經費保障機制,促進對教育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這次培訓,讓我從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認識了信息化教育。今後,我將盡自己所能把所學到的知識用於實際工作中,並不斷努力提高自己。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7

在學校信息化建設和應用開展這樣一個新背景下,作為學校領導必須具備信息化領導力——根本的信息素養和利用信息化設備組織教學,合理評價教師、學生和學校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及其效果的能力,引領和示範合理高效地使用信息化資源的能力,簡言之就是使學校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入取得應有的成效的能力。學校領導的信息化領導力,是在信息化環境中,學校領導所表達出的一種綜合影響力和領導氣質。

教育信息化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成功與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要想加強信息化領導力,推動教育信息化的整體開展,學校應當系統規劃、有序行動,對以下方面要有所關注和思考:

第一,要關注課程

教育改革和新課程的挑戰。教育信息化的領導力應當表達在全面瞭解我國根底教育改革與教育信息化的現狀,並進而認識到教育信息化與根底教育新課程教學改革是密切相關、互為促進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正是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實踐創新的具體表達。

第二,要關注課堂

創新教學與教學改革。教育信息化的領導力表達在應當瞭解信息化教學在課堂實現的根本模式,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需要以教學方式的改革為根底,認識到高價值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應用要確保表達技術的有效整合。

第三,要關注學生

信息化與學生的全面開展。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開展。在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中,創設以“學〞為中心的信息化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開展應是教育信息化領導力關注和思考的出發點——應該瞭解如何創造將學校、社區、家庭緊密聯合的信息化教育體系;瞭解如何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教師、學生、家長多方參與的評價與家庭學校互動:瞭解實現學生的電子成長記錄與全面開展軌跡;瞭解如何將社會信息化開展和新課程改革對學生開展的新要求,轉化為教師、學生的行為和根本素養。

第四,要關注教師

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應該表達在——在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中,教師的專業開展面臨着新的要求和新的機遇。教師需要掌握根本的技術應用能力,需要掌握將信息技術整合到課程中的教育技術能力,需要掌握藉助信息技術尋求終身開展的學習能力。學校領導要認識到,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是教育領域系統規劃信息化開展的'重要組成局部,需要為教師的專業開展制定相應方案,以內化為教師自覺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執行力。

第五,要關注環境

信息化教育環境與學校文化建設。學校領導們該認識到,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效果表達之一,是教育文化的變革。如何在學校信息化環境建設與校園文化之間取得協調和共同促進開展,以取得信息化投入的最正確效益。

第六,要關注效益

區域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效益評估。教育信息化是一件經濟、人力、物力投入都極大的工作。學校領導應當清醒並深刻地認識到,教育信息化系統規劃需要對技術投入的效益進行關課程改革、教學應用、規章制度等多維度進行系統設計,才能有效地推進學校的信息化開展與建設,真正具備教育信息化的領導能力。

當前,教育信息化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局部,在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中,學校的職責就是要尋找能夠使每個學生到達最正確學習狀態、學習水平並得以健康成長和開展的條件。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是學校工作的掌舵者,學校信息化的有效應用和使用水平,取決於校長及中層領導因素、教師因素和環境因素。其中學校的引領作用是關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校領導的認識層次決定了學校信息化工作的開展方向,學校的信息化的制度的制定符合教學規律,要貼近教學實際,符合教師的工作需求,才能夠被教師認可,才能有效地得到執行,因此學校有關信息化方面制度建設和鼓勵機制的的健全是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保障。

學用結合是深入推進信息化的法寶。學校領導的身體力行是學校信息化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校領導必須清楚各學科教師的學習情況,做好信息化推進中的對全體教師培訓指導工作,能及時利用數據對課堂教學及質量進行分析,化解難點和教師的困惑,讓教師切實體會信息技術的魅力。

信息化的管理效勞是效率的保證。學校領導和相關管理人員要密切合作,協調做好效勞和管理工作,推動學校信息化工作的快速開展。

為信息化搭建、打造必要的環境。學校要從硬件建設和軟件提升方面為教師的使用提供便利,解決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學校專業信息技術人員的學習和教師的專業培訓必須符合教師的實際需求,確保優質資源能為教師正常教學所用,能為學生平等地共享。

利用信息化,推進校本教研。學校要着眼教師的專業開展,拓展學科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實踐研究,促進教師開展信息化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研究,激發教師的成就感,為教師更好的開展創造條件。

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項長期的,逐步完善的工程,只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在行動上積極地踐行,才能使信息化發揮最大的效用。

以上就是我此次培訓的一點感悟,雖然還有許多知識沒有完全消化,有待於以後繼續加強學習、領會體悟,但通過這次學習、培訓和交流,信息化這股撲面而來的教育清風,使我更加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做一名教育信息化的積極踐行者,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改良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8

隨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基於網絡和計算機的信息化教學如火如荼地開展。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採用基於信息技術的教學形式,學習的各個層面都打上了信息技術的烙印,學習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通過信息化教學的闡述,要在信息化教學中實現有效、深度學習的途徑。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利用教科書、板書及其它教學媒體作為教學手段與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則像海綿吸水般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可描述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協作與會話等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當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並用其所學解決實際問題。

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信息化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作為一名,如果止步不前,那麼就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就不能勝任教育工作,要認清形式,勇於挑戰,樹立信心,不斷學習,用新知識和新技術來完善自身素質,用技術進行終身學習,實現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持續發展,在不同階段都能勝任工作。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9

國家要實現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必須先行。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其基本特徵是開放、共享、交互、協作。在國家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的今天,信息技術正全面進入教育教學領域。《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xx — 20xx年)》明確提出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這一全新理念。深度融合是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更深層次的應用,而從目前來看,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所產生的影響卻不顯着,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等還沒有從根本上發生變化。這需要我們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並加以實施。

一、大力推進三通兩平台建設,構建優質信息化教育教學環境。

營造設施一流、技術先進、資源充足的優質信息化外部環境是開展有效信息化教學的先決條件。優質的信息化環境,必須要充分滿足教師持續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所需要的條件,充分滿足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的能促進有效學習的條件。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內容和方向就是要大力推進三通兩平台建設,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三通兩平台建設的完備程度和技術水平直接決定着信息化教學環境的優劣。

二、教師要轉變思想,提升素質。

教師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思想,在內心深處真正認識到信息技術對傳統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意義和作用,願意學習信息技術並將之付諸於教學實踐中。只有教師的思想轉變了,信息化教學才會真正順利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信息化教學模式並不意味着教師的角色變得無足輕重,相反,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師應當扮演好以下角色:學生的良友、學習的引導者、學生的幫促者、課堂組織者和協調者、激勵者。

同時,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必須具備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學評價能力。

三、學校應加強機制和制度建設。

(一)做好頂層設計,保證經費投入,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工程。

學校應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下設由專業人員、管理人員、一線教師等組成的信息化建設辦公室,建立日常工作制度,負責制定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整體規劃和推進方案,研究解決建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當前,各學校應按照國家、省市對學校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工作部署,保證建設經費足額投入,做好三通兩平台的建設工作,爭取早日搭建好學校的信息化軟硬件教學環境。

(二)加強信息化師資隊伍建設。

開展信息化教學,教師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學校要把信息化師資隊伍建設擺在戰略高度上,加大新教師職前培養和教師在職培訓的力度,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加強對信息化資源開發、應用、管理和服務人員的專項培訓,將信息化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和信息化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作為主要培訓內容。學校應鼓勵並支持更多的教師參加國家及省級信息化教學大賽、課件製作大賽、微課程大賽等信息化比賽,從備賽、參賽等過程快速提升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對在各級信息化比賽中獲獎的教師及在信息化建設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要予以獎勵。學校應嚴格執行教師職稱評聘中有關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相關政策要求,對信息技術考核不合格的教師要限期整改。

四、構建網絡環境下的三段式教學模式。

網絡環境下的三段式教學模式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一種有益嘗試。三段式教學是把教與學的過程劃分為課前、課上和課後三個部分。對教師而言,就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課後反思;對學生而言,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預習)、課堂學習、知識拓展與延伸。

(一)三段式能夠有效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1、教學設計。三段式教學設計既要考慮到教師、學生、技術、媒體,又要考慮知識內容等多種因素。可利用數字校園教學平台、網絡學習空間等信息化平台或常規的網絡通訊工具,比如QQ空間、博客等這些學生易於接受、耳熟能詳的網絡工具,將預習要求、教學視頻、重點難點、教學課件、知識拓展等內容上傳到空間,以方便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和自主學習。

2、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信息技術應用的主戰場,應該儘可能讓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真正發揮作用。三段式所呈現的課堂教學是:課堂上學生相互交流學習體會、每個學生都呈現自己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收穫,教師解難答疑。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主動參與,而教師只是參與者和指導者,真正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

3、課後反思。教師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學習體會、知識鞏固與拓展延伸,可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教師或學生的空間,師生可以互訪,並實時交流溝通。

(二)三段式能夠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

對學生而言,課前就是學生根據教師網絡學習空間提供的學習指導,合理地利用課餘時間,預習新知、自主學習;課上就是利用課堂有效的時間,交流預習、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其他同學和教師那裏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後就是學生完成所學知識的鞏固,並按照教師的要求,利用網絡實現知識的拓展和延伸。藉助網絡環境,即使在課外時間,也可以與教師溝通和交流,實現個性化教學,並實現同學之間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三段式解決了傳統教學的弊端,把更多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實施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講求實效,勿流於形式。

要避免無限誇大技術的作用,不能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造成形式脱離內容的現象。應根據課程特點、本次課教學內容和授課班級學生特點,來確定合適的信息化教學實施方案。

(二)因地制宜,結合實際。

當前,多數學校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距離理想的信息化教學環境還相差甚遠,但這不應該成為消極對待信息化教學的理由,要根據現有條件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

(三)以點帶面,全面推廣。

開展信息化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有效的信息化教學受制於信息化環境、任課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所教學生的素質能力等條件因素。較好的做法是:在學校中率先選擇少數專業、少數班級、少數信息素養高的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試點,積累經驗、找出不足,為後續的信息化教學闖出新路,待經驗成熟以後在學校全面推廣信息化教學。

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決不會一蹴而就。學校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按照國家、省市的統一部署付諸行動,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學校的做法和經驗,要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併兼顧長遠發展。教學改革是學校發展的永恆主題,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提高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要結合學生特點,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積極培養學生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興趣、質量和效率。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適合國情、省情、校情的信息化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10

我通過學習明確了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類已走進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資源已成為與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戰略資源;信息技術正以其廣泛的滲透性、無形值價和無與倫比的先進性與傳統產業結合;信息產業已發展為世界範圍內的朝陽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信息化已成為推進企業發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則成為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現在結合本人幾年來對信息化建設工作認識淺談心得體會如下:

1、信息技術對教師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識的認識上,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充實自己。 現在的學生更是聰明,他們不僅能在學校裏學習知識,還能通過 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學到更多的知識。因而,教師必須有一種超前 意識。

2、良好的信息素養是教師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當今社會,一名優秀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 教學觀念, 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熟練運用信息工具 (網絡、 電腦) 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 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這些 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 息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3、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教育系統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躍的因素。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新知識,可以與同行交流經驗,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

4、掌握信息化技術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信息化的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準,機關信息化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大力促進各級機關信息化建設,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應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把握現代化信息技術,是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5、把握信息化技術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將信息化技術應用於各類工作中,有助於整合資源,有助於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術是新型的科學教育技術,能彌補陳舊工作方法的不足,傳統的工作老套套費時費力,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現代化信息技術用於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6、積極應用信息化技術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實踐是學習的目標,也是提高應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實踐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才能在應用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中學習並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7、終身學習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信息化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止步不前,那麼就不能適應現代的發展需要,就不能適應現代工作的需要,要認清形勢,勇於挑戰,樹立信心,不斷學習,用新知識和新技術來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現代工作的需要。

我感到自身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在今後的學習與工作中,我會加強業務上的學習,多進行一些實際操作,爭取讓自己的業務水平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我會把這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身的工作和學習中,通過學習和實踐鞏固學到的知識,利用學到的教學方法、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不斷開拓, 為信息技術教育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11

現階段,人類已經逐步進入知識經濟以及經濟全球化時代,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運用信息化來對工業化加以帶動。土木工程的信息化也就是利用自動控制、通信以及計算機等一系列高新技術來提升與改進土木工程的施工方式、技術手段,以此不斷的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手段和技術,使其能夠更為合理科學,並且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1.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的涵義

1.1行業影響方面

就土木工程信息化對行業的影響上來看,可以説土木工程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土木工程管理水平、建設水平的一個過程,廣泛的涉及到企業管理、政府監管、教育培訓、質量監督、勘測、監理、施工以及設計等多個領域,特別是針對我國具體國情,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實現將信息知識資源嚴重分佈不均與工程建設面廣量大之間所存在的矛盾有效的解決,推動了技術的整體進步。

就實現土木過程信息化的過程而言,土木工程行業的信息化與其他行業一樣,同樣也包含六大要素、三個層面的一個動態過程。其中,六大要素也就是信息人才、信息資源、信息網絡、信息法規環境、信息產業、信息技術等。而三個層面則包括:

①應用及開發土木信息技術的過程、具體指的是以信息技術諸如互聯網為基礎,將硬件、軟件方面的土木工程信息網絡傳輸標準制定出來,並且對傳輸土木工程信息的終端大力研製及開發出來,這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不可或缺的基礎;

②利用及開發土木信息資源的過程,指的是作為提供土木信息者,將企業土木工程局域網建設以及國家土木工程信息網建設完成,這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及核心所在;

③土木信息產品製造行業持續發展的過程,指的是將開發製造土木工程信息技術的一批科研企業及機構發展起來,這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尤為重要的一大支撐。

1.2技術形式方面

就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的技術形式上來講,土木工程信息化也就是在全球範圍內、全國範圍內以利用開發土木工程信息技術為核心,以高科技手段諸如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為依託的新技術擴散的一個過程,藉助於土木信息共享及在線的實現,以互動、隨地、隨時的方式將完土木信息完成的問題解決及支持方案予以提供。

2.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特點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與傳統的土木工程建設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差別,並且具備着非常顯著的時代特色。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具備着十分鮮明及顯著的知識經濟特點,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的生產核心要素就是技術知識、各種信息,以現代化的互聯網作為工具,其本質表現形式就是土木信息資源的應用、傳輸以及生產。總的來説,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所具備的屬性主要為互動性、遠程性以及實時性,也就是以互動的方式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均能夠提供信息服務為土木工程界,將地域、時間等相關方面的制約徹底打破。

3.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設途徑

目前,人類已經步入到了信息時代,利用計算機系統能夠自動生成圖形,應用信息系統能夠彰顯新時代的設計理念及建築美學,可以使土木工程的創作成果達到全新的發展境界。所以,在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中,應當全方位、多角度的貫穿信息化的理念,並且積極的開闢出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設途徑。

3.1構建施工、設計的控制及技術信息系統

在土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應當與網上的大量相關信息結合起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來將項目承包內容加以完善,增強項目承包內容的創新性和可行性,因而這也是計算機手段的一種應用表現。採用信息技術就意味着工程師工作量的減少,有助於審美理念的提升、設計概念的優化,有助於相關構思的實現以及設計理念的創新。

3.2構建基於互聯網的材料設備採購、施工招投標、方案優選的信息系統

目前,土木工程行業的發展與計算機信息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所以,土木工程行業服務的開發性也隨之增強,這便使得設計方案優化的實現就顯得尤為必要及重要。所以,必須重視組織方案的改善,將資源的利用及整合進一步實現,將其中的優化措施加以改善,促進組織決策水平和決策能力的提高。

3.3構建企業管理、行業管理及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統

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是人們日常工作及生活均無法脱離的,只有與相關技術理念結合起來,才能夠將相關作用的發揮不斷的加以完善,改進前進力度,實現有序規範的模式,加強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內容的有機整合,並且將信息系統管理實現對土木工程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應當加強管理及查詢的整合力度,重視土木工程項目的驗收及檢查,將檢查和審核的結果納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統中,並且採取信息化的管控手段。信息技術往往會涉及到廣泛的內容,而要想將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設的內容予以整合,那麼就需要將各方面的管理加強,妥善的進行分析,實現決策的優化,以便於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土木工程行業要想得以可持續發展,那麼應當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大力的整合產業模式,加強理念與措施的有機整合,實現工程的改良,實現信息化的管理,加大施工方案創新力度,與此同時,還應當以政府宏觀調控為基礎,以信息化的手段來加強資源整合及部門合作,拓展土木工程的專業範圍,從而促進土木工程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12

宏觀經濟週期性放緩、增長乏力,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任務艱鉅。面對複雜嚴峻的形勢,全市經信系統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打好穩增長、調結構、降成本、增效益“組合牌”,全市工業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工業化與信息化實現深度融合,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實現飛躍,一批信息化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建設,“十三五”經信工作開局良好、起步紮實。xx年,預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3%左右;實際完成工業技改投資438.7億元,同比增長17.6%;萬元GDP能耗預計降低4%,全面完成年度節能目標任務;4G網絡覆蓋率達到100%,城域網出口總帶寬達到1000G。

(一)努力構築加快工業發展的大格局。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業發展,在《市委會工作要點》和《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聚焦工業,連續召開了全市工業和民營經濟工作會議、全市工業項目現場推進會議,兩次會議間隔半年、壓茬召開、接力推進;市人大、市政協積極建言獻策,提出數十項涉及經信領域的建議與提案,全市上下形成了加快工業發展的強大合力。二是在用足用好中央、省裏政策的同時,充分挖掘地方版政策“工具箱”,最大化發揮集成疊加效應,在全省率先出台《關於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的若干意見》(棗政辦發〔xx年為企業爭取、落實各類政策資金7698萬元,其中,爭取資源節約循環利用重點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825萬元,落實省重點行業技改貼息3005萬元,爭取省提質增效升級專項資金2649萬元、省化工轉型升級資金225萬元、省總集成總承包獎補資金150萬元;下撥市級財政貼息、設備獎補、集羣獎勵、雙軟認定資金844萬元。四是切實抓好企業幫扶,制定了市級領導企業幫扶清單、市經信委領導幹部對接聯繫重點企業清單和對接創新成長型企業清單等“三個清單”,明確28名市級領導幫扶69家重點工業企業,確定市經信委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幫扶70家重點企業和35家創新成長型企業,切實解決上市、融資、引才等100餘項棘手問題。五是千方百計穩增長保增長。狠抓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重點工作落實,開展涉企收費和企業各類保證金清理規範專項行動,牽頭推動企業產權登記、擔保鏈等棘手問題;組織51家企業參加政銀企對接活動,幫助39家企業獲得26.2億元貸款支持;高效使用市級接續還貸資金,為49家企業提供了7.15億元過橋資金支持;推動26家企業納入全省“大用户直供電”試點,直接交易合同量約26.5億千瓦時,年減少電費支出1.36億元,真正當好企業的“孃家人”。

(二)精心謀劃產業轉型升級的路線圖。

做好“頂層設計”。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委託國內高水平機構編制裝備製造、化工等12個重點產業規劃。目前,12個產業規劃均已通過專家論證,20xx年初集中對外發布。本輪規劃實現了對全市“265”產業的全覆蓋,明確了產業發展的“路線圖”和側重點。堅持“掛圖作戰”。準確把握支柱產業發展方向,強力突出項目支撐。對應12個產業,篩選出70家重點企業和35家創新成長型企業,集中資源,重點幫促。化工產業,推動產品鏈條向下遊延伸,重點發展煤基新材料和精細化工,今年重點支持了聯泓、泰和、魯化、濰焦等企業新上項目的立項建設。裝備製造業,上游向精密鑄造發展,下游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重點培育威達重工、金山機械等骨幹企業。選準突破口。把智能製造作為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積極推動“機器換人”、“數字工廠”試點工作,重點推進了10個智能製造示範項目。把握關鍵點。加快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完成化工生產企業“一縣一冊”拉網式排查,核定化工生產企業244家。全面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共檢查化工企業437家次,關停整改有安全環保隱患企業16家。在全省率先制定《市級化工園區認定辦法(試行)》,全面啟動化工園區審核確認、化工企業“三評級一評價”工作。

(三)靠上推動重點工業項目落地建設。

一是牢牢抓住技術改造“牛鼻子”,集中精力推動79個省級導向計劃項目和50個市級重點技改項目建設,精準支持八一熱電二期、東方光源二期、瑞達化工聚丁烯等重點項目。其中,前三季度技改投資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省三季度技改會在我市召開。二是抓好產業示範引領項目的引進。裝備製造產業領域,抓好“補短板”,尤其是填補產業鏈空白項目的引進建設。億和精密鑄造項目已達成協議,項目總規劃年產10萬噸精密鑄件,總投資7.8億元,該項目的實施將有效填補我市機械產業鏈條缺口。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的航空發動機葉片及陣列機牀產業化項目已經落地,將引領我市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的起步發展;信息產業領域,與東軟集團、銀江股份分別簽訂“智慧城市”項目建設協議,總投資額6億元。重點推進魯南數據中心、呼叫中心等項目建設,目前魯南數據中心一期工程已封頂,呼叫中心選址建設正在展開,先期招聘的600名員已上崗運營,到xx年可達到4000人;通用航空領域,與瀋陽航空航天大學(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在成立通用航空運營公司、設立臨時起降點、打造電動飛機生產基地等方面達成共識。重點支持的海納機械植保無人機制造項目,試製樣機試飛成功,已進入小批量生產;醫藥產業領域,加快推進醫療耗材和康復保健器械產業基地項目,康力醫療、魯華集團和海王集團已簽訂合作協議。三是對台經貿合作取得初步成效。赴台開展經貿洽談、項目推進活動,接觸知名台企40餘家,實地考察工業企業16家,達成合作意向10餘項。

(四)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一是加強創新平台建設。全年對182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進行評價考核,取消47家不合格企業的資格;7家企業被省經信委認定為第二十三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6家企業被認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組織企業開展了5xx年工業設計經費投入1.33億元,取得工業設計成果140項,其中87項成果實現產業化,獲得國內外授權專利95項。二是積極落實創新扶持政策。全年共推進兩批首台(套)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保險補償工作,第一批簽訂5項保險合同,保險費合計855.9萬元,居全省首位,其中省財政補貼684.72萬元,市財政補貼171.18萬元已全部撥付到位;第二批簽訂3項保險合同,保費合計346萬元,市財政補貼69.2萬元已撥付。組織開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培訓班,35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際享受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共8022萬元,企業個數和扣除額分別同比增長40%和56.43%。三是深化產學研合作。與浙大、北航、沈航的'合作邁出堅實步伐,與北航合作設立了棗莊北航機牀創新研究院;組織8家企業參加中科院瀋陽分院和浙大產學研合作對接活動,向企業公佈科研課題239項,3家企業與中科院和浙大簽訂初步合作意向;組織企業參加第25屆產學研展洽會,金山機械與浙大產學研合作項目作為全省重點項目上台簽約。四是加強企業管理創新。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與浙江大學合作開展了六期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系列培訓,評選表彰棗莊市優秀企業家,組織企業赴日照考察學習現場管理經驗,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對標挖潛、降本增效”活動,召開企業管理創新現場會,有效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五是大力推動營銷模式創新。推動全市1249家企業在“好品山東”網絡平台上註冊,較去年增加304家。山亭區豆製品產業基地、滕州市中小機牀產業集羣列入“好品山東”合作推廣網絡營銷基地。六是加快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步伐。重點引導支持xx年新增6家),10家工業企業在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掛牌,3家工業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豐元化學成功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泰和水處理已在創業板排隊待審(預計xx年可上市)。

(五)全力推動信息化和信息產業發展。

突出抓好“兩個規劃、兩個基礎、五項應用、兩項保障”。兩個規劃,一是“智慧棗莊”總體規劃,委託賽迪研究院、中國聯通聯合編制,二是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委託北京國脈互聯編制。目前,《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已經經過專家評審。兩個基礎,一是一級主幹網絡建設,我市現已上升為省內繼濟南、青島之後的第三個寬帶(互聯網)接入一級節點城市,信息高速公路更寬更暢;而且通過努力爭取,被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認定為“寬帶中國”示範城市,棗莊又添一張城市名片。二是魯南數據中心建設全面開工,主體工程建設與招商工作同步加快推進,力爭把中心上升為中國聯通在全國佈局的第13個雲數據基地。五項應用,政務雲、工業雲、數據共享(信息資源共享)平台、城市服務綜合(市民綜合服務)平台、無線網絡覆蓋(無線城市)等五項應用穩步推進。兩項保障,一是制度保障,出台《棗莊市市級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建立並實施信息化項目建設前置審批歸口管理制度;二是組織保障,成立了副縣級規格的市智慧城市促進中心(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協調推進全市智慧城市建設和大數據發展。

(六)積極推行綠色循環新型工業化發展方式。

一是積極創建太陽能應用示範城市,協調推進山東星球60兆瓦、普照xx年十大能效領跑者”;繼續開展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提升節能管理標準化水平;深入開展“能效對標”,逐步實現重點行業對標管理全覆蓋;實施工業電機能效提升、變壓器能效提升計劃,加大高效煤粉鍋爐推廣力度。三是強化節能監察能力建設,圓滿完成重大工業專項、能狀報告日常監察年度任務,在全省率先完成化工行業“打非治違”節能專項監察工作。四是鐵路道口、石膏礦山、石油天然氣管道、成品油等領域的專項整治活動有序推進,全市民爆行業實現了無縫隙網絡監控,經信系統安全生產形勢得到有效保障。

(七)努力打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經信隊伍。

嚴格落實從嚴管黨治黨的政治要求,堅持抓班子、帶隊伍,推動全委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再上新台階。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把學習教育同具體工作緊密結合,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堅持“制度管人管事”,大力推進制度建設和規範化管理,切實提高機關的執行力。堅持“項目化推進”思路,年初印發《市經信委xx年重點任務目標清單》,梳理確定了36項具體工作重點推進,對清單中涉及的工作實行“一月一調度”和“一季度一通報”,形成工作倒逼機制,確保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高度重視省級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各項準備工作和基礎材料細緻紮實,順利通過xx年度省級精神文明單位驗收。同時,作風建設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在xx年全市黨風政風行風評議活動中,市經信委位列經濟管理類部門第二名,被評為先進單位,連續兩年位列前三位,明年將予以免評;運行辦被評為全市服務經濟發展先進科室。

同時,現階段工業發展也存在着不可忽視的困難和問題。存量工業整體素質不高。對資源性行業的依賴度仍然較高,戰略新興產業培育發展較慢,大部分企業處於製造業“微笑曲線”底部,重生產、輕研發,重模仿、輕創新,在新一輪商業模式競爭中劣勢明顯。增量工業支撐不足。在手、在建、在談的工業項目,普遍存在投資規模不大、鏈條偏短、附加值不夠高的問題,能夠支撐棗莊工業打“翻身仗”的決定性大項目更是急待突破。“卡脖子”問題突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擔保鏈等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節能、環保等剛性約束增強,用工難、用工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困擾着工業經濟的平穩運行。經信工作量大面廣任務重,經信系統的貫徹力、落實力和執行力還需要進行優化。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13

xx月xx日至xx日,我參加了教育科學研究培訓中心組織的暑期國小語文教師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2天,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教師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聽了許多專家的講座,也聽了許多課改課,我明白了課改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説是為了國家在21世紀的發展,而從小處説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進行課改,落實課標,不是一句虛無縹緲的,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每一堂課中,和教師的一言一行中。課堂中少一些做秀,多一些本真,也許才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2天的暑期國小語文教師培訓結束了,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回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縮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今年3月12日至4月8日,我參加了這次海西教育網的培訓。本次培訓帶給我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聆聽智者的教誨,參與夥伴們的探究……收穫頗豐!

二、建立了一個平台

這次培訓建立了一個平台,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台,羣策羣力,把以前的“單打獨鬥”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理論知識,為已充電;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當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自我充電。我的工作必將比原本得心應手些。

每一次的專題講座都是那麼精彩!帶着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種種疑問,我走進了培訓課堂。課堂上,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穫着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讓我進一步體會到了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性。其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尤其重要,語言藝術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視,因為國小生天生活潑好動,需要有趣的東西來吸引他,帶有趣味性的語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提問藝術也至關重要。教學中不僅教師要善於提問,還要善於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

每一次的講座都是那麼可貴!讓人耳目一新。這耳目一新並非在現代教育手段下的繽紛世界,而是在倡導課堂教學有效性下的真實、紮實、樸實的課堂,時時處處滲透着教師的教育機智之強,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之紮實。 “簡約語文”那豐厚的內涵,一堂語文課,名師的智慧語文,名師的簡約語文,引領着新課程改革不斷完善。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感受、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以上目標達到之後,知識的獲得將是很自然的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在生活中,讓學生去鞏固知識。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14

近期,學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教育信息化培訓,我對教育信息化也有了新的認識,當今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特別是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本知識課件的製作上。作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把它們應用於教學活動之中,在這短短的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一、理念上應更新

1、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我真正的認識到活到老學到老,只有更新觀念,不斷學習新知,從根本上提升專業素養,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2、作為一名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的需要。還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絡、電腦等)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化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

二、專業知識方面

1、作為老師,要具備基本的信息化素養,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還應具備信息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同時,認識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瞭解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情況,信息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件的基本應用 。

2、教育的實質是通過傳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響他人的活動,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對信息的獲取,並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選擇一定的合適的信息內容,通過有效的載體把經驗,知識,方法傳給學生。發揮信息傳遞視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創造情境,變靜為動,變可見為不可見,變抽象為直觀,模擬場景,轉化信息,課堂教學效率才會不斷提高。

3、利用現代技術,解決傳統教學手段傳統信息技術教學目的的那些關鍵性的教學因素和教學環節。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困難點和影響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哪些關鍵性的教學因素和教學環節是整合點的不同定義。正確運用整合點的診斷方法,才能在現代教學設計中,找準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困難點。把握整合的三項原則:緊扣學習目標;適合用啥就用啥;先用傳統細信息技術後用現代信息技術。

4、學習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優化新課堂教學設計;掌握信息技術“潛在”的教育教學功能;理解整合的實質;明確整合的目標;準確診斷確定“整合點”;優化“整合點”內容的資源設計;物化“整合點”資源設計的成果,將其轉化為媒體資源,工具軟件,智能軟件等;恰當有效的應用整合資源達成有效的教學目標。

5、要“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發展為本。”作為教師要尊重終身教育觀,做好解析者,示範者,組織者,啟迪者,指導者,給漁者,促進者。學生終身學習、發展觀。做到主動參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會學習,會活用。要以優質的數字化學習環境為支撐創新,因材施教。處理好尊重鼓勵,民主平等,學會合作的師生關係。

總之,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我受益匪淺。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努力把所學到的教育信息化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使之真正為教育教學服務。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15

5月17日我有幸參加了石泉縣中國小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會,聆聽了東北師範大學朱玉民教授的講座,我對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認識,當今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特別是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本知識課件的製作上。作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把它們應用於教學活動之中,在這短短的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一、理念上應更新

1、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我真正的認識到活到老學到老,只有更新觀念,不斷學習新知,從根本上提升專業素養,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2、作為一名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的需要。還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等)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化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

二、專業知識方面

1、聆聽了朱教授“數字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應用方法創新”專題與案例分析的學習,使我充分認識到作為老師,要具備基本的信息化素養,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還應具備信息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同時,認識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瞭解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情況,信息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件的基本應用 。

2、教育的實質是通過傳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響他人的活動,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對信息的獲取,並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選擇一定的合適的信息內容,通過有效的載體把經驗,知識,方法傳給學生。發揮信息傳遞視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創造情境,變靜為動,變可見為不可見,變抽象為直觀,模擬場景,轉化信息,課堂教學效率才會不斷提高。

3、利用現代技術,解決傳統教學手段傳統信息技術教學目的的那些關鍵性的教學因素和教學環節。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困難點和影響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哪些關鍵性的教學因素和教學環節是整合點的不同定義。正確運用整合點的診斷方法,才能在現代教學設計中,找準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困難點。把握整合的三項原則:緊扣學習目標;適合用啥就用啥;先用傳統細信息技術後用現代信息技術。

4、學習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優化新課堂教學設計;掌握信息技術“潛在”的教育教學功能;理解整合的實質;明確整合的目標;準確診斷確定“整合點”;優化“整合點”內容的資源設計;物化“整合點”資源設計的成果,將其轉化為媒體資源,工具軟件,智能軟件等;恰當有效的應用整合資源達成有效的教學目標。

5、要“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發展為本。”作為教師要尊重終身教育觀,做好解析者,示範者,組織者,啟迪者,指導者,給漁者,促進者。學生終身學習、發展觀。做到主動參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會學習,會活用。要以優質的數字化學習環境為支撐創新,因材施教。處理好尊重鼓勵,民主平等,學會合作的師生關係。

三、細節上的滲透

本次培訓中,朱教授注重細節上的教學滲透,他通過專題講座與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僅教給我們知識和技巧,更在無形中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大家,在一些細節的講解上十分細緻,恰當地滲透各學科的常識,使不同程度的老師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學有所獲。

5月18日,羅局長精闢的總結報告,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必須站在教育教學改革需求的角度,融會貫通朱教授的講座內容,不斷學習、消化,對技術的應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將電子白板代替黑板,更不能被技術捆綁。教育信息化在兩個課堂的建設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要把兩個課堂的建設做好做實,使教育信息化能力不斷提升,真正達到教育信息化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教育也要時代化,要融入到現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這個信息的時代,這個信息的社會。

總之,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我受益匪淺。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努力把所學到的教育信息化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使之真正為教育教學服務。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16

在當今這個“瘋狂信息化”的計算機時代,信息技術是衡量教師的重要標誌。教育要實現現代化,首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教學形態要現代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美術教學,改善教學環境,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意識,將多媒體技術運用於美術課堂教學,是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自動化、增強藝術教育的感染力與説服力,施素質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

現在電腦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學習、工作、生活等各方面,作為一名教師,對電腦的應用應該更加精通。在學院學習了馮春暉老師的信息技術課,又學到了很多電腦的知識,比如,職稱考試的操做題還可以,自己製作畫面,制幻燈片,等等。多媒體電教手段能為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十分有利。也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的解決十分有利。如教師在講解示範製作表演時,通過攝像機不同角度拍攝,然後投放出來,能解決學生看不清,或不明白的操作過程,也可以多次重複播放,消除學生畏懼情緒。使學生明確、自信、愉快地理解創作過程,學會怎樣去表現美。

學了這些新知識,給我以後教學上帶來了很多收穫,多媒體教學中要經常出示一些課件,和課上用的相關圖片,我都能自己動手製做。有了這些新鮮的畫面,學生很願意學,更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電腦製做圖片,可動可以靜,生動活潑,能獲得手工繪製的投影片無法產生的效果。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直觀,形象學生也很高興。電腦,讓社會變成了信息社會世界已經開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作為一名新世紀的教師,要不斷的實踐,掌握電腦的技巧,就會覺得這些並不困難。通過學習信息技術,我現在回到了工作崗位上把他運用到了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信息來表現語文教材的內容,不但使學生入境入情,也活躍了氣氛,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17

回想起,在學院短暫的學習信息技術,我深切的體會到,要正視自我,完善自我的道理,作為一名教師以後在工作中要學生滿意,要社會滿意,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的去學習,探索新知識,尤其是信息技術。此次培訓,使我開闊了視野,受益匪淺。

通過學習我的最大收穫是:

1、教育觀念的改變。

本次培訓,最大的收穫是使我的教育理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一直認為信息技術就是教給學生計算機知識,通過這次培訓才知道計算機技術只是信息技術的一部分,計算機只是我們獲取信息最有效的工具。而信息技術課主要內容是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主,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説,信息技術教師在教給學生信息技術技能的同時,更要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2、信息技術是一門新的學科,所以沒有現成的教學規律可循,而本次培訓就我們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通過教師展示,指導,其他學員的探討,使我學會了如何寫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設計,學到了許多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方法。而且師生平等,使我更易於理解與接受。使我認識到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將自己的課設計好和上好,並且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我的計算機知識的缺陷。

總之,我覺得這次培訓很有實效,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也是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一定要努力深研,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把時間都用到學習中去,充分利用自己身為信息技術教師的優勢,多利用網絡的優勢,不荒廢時光,化榮譽為壓力,為今後教育教學多積累寶貴知識財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輕鬆工作,輕鬆生活。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18

在20xx年1月13日-15日,我參加XX省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大賽培訓班,此次培訓收穫很多,不但明白了教學目標的定位,還使自己的教學設計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有機會接觸到了信息化教學的相關內容。下面,我就學習到的幾點內容進行分享:

一、教學目標要定位準確合理

在沒有學習這個信息化教學大賽之前,我對教學三維目標的理解可以説是半桶水,對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的理解不深。教學目標要定位合理準確,簡單明瞭,例如,情感目標定位為今後工作打下基礎,這個目標在本節課裏就是太遠大了,目標不明確,應該將目標越細越好,要達到本節課的`什麼效果。每個目標裏只有一個目標就夠了,太多目標不好,學生也完成不了。

二、教學過程思路要清晰

雖然每節課的內容不同,但是你想把它設計好,它的套路都有異曲同工之處的。首先最好採用視頻情境導入法,接着是講授新課,再跟着是採用任務驅動法或項目法來解決本節課的內容,最後是採用拓展法和層層深入法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三、微課教學

現在網絡通訊的發展和微機的普及已經使自主學習成為可能,教師可以把學習中的重點和疑難點問題製作成微課,上傳到網上,學生可以隨時點播學習。首先,雖然我們所教的是職校生,自控能力比較差,但是班上還是有很多同學想讀書和學習的,他們晚自修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也不一定能找到能解決該問題的老師。其次,由於製作成為10分鐘左右的視頻,學生學起來很輕鬆,所以成績一般的學生也能將注意力在這10分鐘裏集中起來。所以,基於上述兩大因素的考慮,我覺得可以在班裏建一個Q羣,老師把製作好的微課放在Q羣文件夾裏,供學生有需要時自己學習,及時把疑難題解決。

四、信息化教學

信息化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教學的所有環節數字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信息化教學就是採用聲、像和頻等來教學,能很直觀反映出狀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問題也很解決。例如,我上《液壓與氣壓傳動》這門課,講單向閥、換向閥和溢流閥等閥時,採用FLASH動畫來演示器工作過程,學生就能很直觀看出它們的工作過程,假如在採用液壓設備來講這一節課,確實不能夠收到這樣的效果。但也並不是採用信息化教學就一定是好的,例如,同樣《液壓與氣壓傳動》這門課,測量沿程與局部壓力損失,要測量真實數據,假如採用信息化教學就達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信息化教學是好,但是不能完全代替傳統教學,另外,信息化教學還涉及軟件,所以教學難度較大。

以上四點就是我在信息化教學大賽培訓班學習到的新知識,感謝學校領導給予我這次機會學習。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19

曾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大學,不在於大樓,而在於大師。上大學以後讓我收穫頗多莫過於是聽講師們的講座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他們精彩的演講深深地感染着我。講師們的每一次講座,都涵蓋了系統的專業知識,穿插上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並潤色於獨特的見解,精湛的分析。每次聽完後,不僅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增長了我的見識,更激起了我對自己人生的思考。

我曾經對大學充滿着憧憬,可當我真正邁入大學生活卻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大學的自由時間遠遠多於中學,很多的時間都需要自己去經營。怎樣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來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呢?讓大學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呢?經老師的指引,我開始關注學校的“學者視野”週末科技文化藝術系列講座。為踐行“以學為上,以德為行”的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學校每個星期都會開展,從未無故中斷過。期間,學校會請來著名教授或老師們為我們做講座,講座的內容包裹人文,科技,藝術等。這給我校師生拓寬知識面提供了渠道,為渴望汲取知識的師生提供了平台。

我是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專業課程上我們更多的是學習專業知識,而講座卻涉及到各方各面的知識內容,豐富了我課外知識。大學四年來,我參加了很多的講座。其中有為我排憂困惑教會我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的;有教會我為人處事方面的,讓我學會了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學會更好的與他人相處的;有培養我的社會責任感的,讓我學會關注社會熱點和民生問題的等等。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次,我大學期間的迷茫時期——不知如何規劃我的大學生涯。這時,學校為我們送上了一場及時雨,開展了一場《迷茫與成長——大學時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講座。在講座過程中,主講人王國穎副教授和我們一起探討了面對當今競爭激烈和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該如何面對挑戰、廓清迷霧,樹立正確的目標,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為將來的就業贏得競爭力,為迷茫但渴望成功的我們找到通往成功的的方法。雖然那場講座離現在已經有兩年多了,可那熱情澎湃,充滿激情的場面卻至今仍然浮現在我的腦海裏。當時我聽完講座回到宿舍後,滿腔熱情地為自己制定了一份大學規劃報告,指引自己如何走過大學這段精彩的道路。看着這份報告書,有些任務目標自己已經完成了,而有些在畢業前恐怕是無法完成的了。現在看來這或許是一份失敗的規劃書,但自己只要努力過,就敢於説無悔自己的青春。

在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方面,我不會忘記郭正濤教授為我們做得精彩的講座《淺論中國―三農‖問題》,他從―三農‖問題己呈現出複雜的多維度特徵、農業供給能力增強與農業發展的約束條件、農民收入的結構特徵與增長的制約因素、農村社會發展的主要維度與多重挑戰等方面的內容為我們闡述了我國“三農問題”的特徵和解決“三農問題”面臨的困難,併為解決“三農問題”提出了獨特的見解。通過郭教授的演講,讓瞭解了“三農問題”是我國現階段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解決“三農問題”還是一個長期艱辛的任務,同時也讓我看到了郭教授他心繫民生,關注民生,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學者,也讓我們明白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的棟樑,也應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貢獻。

在這裏我更不會忘記鄒廕生教授的《理想–人生》的精彩講座,他教會我們“莫怕世上多風雨,一生都在旅途中”的人生哲理,激勵我們去奮鬥自己的理想。

在報告中,鄒教授報告了他自己xx年的人生旅程:出身山區農村、經歷山村苦甘、三進三出武漢大學,先後在部隊農場勞動鍛鍊,在工廠、機關、高校、公司、公共圖書館、核心期刊編輯部等單位工作的經歷。在這一段複雜的`人生經歷中,可以看出鄒教授這一生也是充滿曲折的,並非一帆風順的,可是在面對困難時,鄒教授絕不向困難低頭,而是勇敢直衝,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在報告中鄒教授還給我們大學生提出建議,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對親友、對國家有所貢獻,應做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合理安排生活工作時間,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加強身心健康等,從而使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有好業績、好心情、好日子。

在這裏鄒教授以自身經歷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精彩的人生故事,是我們大學生學習的一個榜樣,給同樣出生於農村我一個很好的激勵,現在我即將大學畢業,自己未來的路也還是個未知數,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麼曲折,面臨多大的風雨,我都要勇敢地去闖,正如鄒教授的“莫怕世上多風雨,一生都在旅途中”,只有經歷了人生的風雨,才能成為人生靚麗的風景線。

我很感謝學校的用心良苦,為我們請來了各位大師,每個星期為我們精心準備了各方各面的講座,讓我們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汲取我們各方面

的知識。講座就是我們的第二課堂,給我們廣泛涉獵知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為我大學生活生涯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信息化講座心得體會 20

5月14日下午,學校邀請了縣關工委的同志給全校的教職工進行了一場法律講座。聽了關工委的同志講的《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教師如何上好一節法制課》、和《教師在法律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後,使我對教師的權利和義務、教師的行為規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正處於生理和心理的生長髮育階段,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從小培養國小生法律意識,進行法律素質培養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養成依法為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與老師接觸的時間最長,特別是國小生,可塑性非常強,受教師的影響也最大。只有教師具有良好的法律素養,才能培養出具有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的合格人才。每位教師都應把《教育法》《教師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列為必學內容,並深刻認識到不懂法律,不依法職教就是不合格的教師。此外,教師還應具有多元化的知識,不只是學習業務知識,還要不斷加強教育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知識的培訓與學習,注重自身良好素質的形成,從而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聖重任。尤其在實施新課程中,要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的'法治修養,提高教育學生的能力。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都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要有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心得教育思想,切實提高教學水平和思想教育能力。在教學中,要戒有粗俗的語言和散漫的工作作風,經常保持良好的儀表和教態。當學生的缺點錯誤時應採取説服教育的形式,做到實事求是,以理服人,循循善誘,啟發自覺。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在表揚和鼓勵的同時,指出他們的不足,肯定他們的成績,以便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教師的教育作用關鍵取決於對學生的態度。在教育學生時要做到:誠心、熱心、關心、耐心和愛心。不簡單粗暴地訓斥學生,不體罰學生。教學中注意使用術語和文明語言,不使用土語、方言和大粗話。法制教育不是簡單的説教,教師要提高法制教育能力,注重調查研究,講究髮式方法,把法制教育寓於教育教學之中,在新課程中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教師若能把法制教育的方法、時機掌握恰當,運用靈活,對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抵制精神污染,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幾堂課就能解決的事情,它需要家長的配合,更期待着社會風氣的好轉和我們教師能始終不渝的寓法制教育於課堂教學之中。

前幾天,我去參加了一個名為《夢想您好》的講座。聽了這個講座,我若有所思,深深地被感觸到了。

給我們講課是一箇中年男子,體型均勻,是一個高級大腦潛力開發師。他講課十分幽默,主要講了我們大腦的潛力和如何學習的方法。他説的每一句話都在激勵着我努力的決心,讓我有了前進的動力。我明白了一些學習的方法之後,如何才能讓學習的效率變得最高,讓我對課本的記憶更深刻。

他在課上跟我們講了如何努力的去學習,每天都要去堅持地複習。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人:他是一個黑人小孩,生活在一個黑人都會被白人歧視的國家。但偏偏他的志向卻十分遠大,想出人頭地,想不被白人歧視,做一個高位的人。他立下了自己的志向,許下了一個誓言:要出人頭地。他便日日夜夜勤奮學習,比別人多付出了六倍的努力。終於,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一個總統助理,成為了一個出人頭地的人。他的話和這個故事都告訴了我要認真地學習,努力地學習,要比別人付出多倍的努力,才能獲得比別人更高的成就。

他還繼續給我們講了,是什麼讓我們的學習變得差。主要有三個因素,第一個是拖延,第二個是自我放棄,第三個是總找藉口。拖延就是拖一天是一天,永遠也不知道時間的寶貴,總是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做,明天的事情又留到後天做。這種情況就像《明日歌》所説的那樣:“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自我放棄就是封閉自我,自己認為自己不行,也就是自暴自棄。這種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以為自己不行,就認定了自己之後的結果。其實研究表明,一百個人裏面有九十八個人的智商是一致的,只有剩下的百分之一的人可能會比別人多一點,剩下百分之一的人也只可能是比別人少一點。可能那些自暴自棄的人,一去跟全幫助有多少人測智商,可能自己的智商還會比別人高一點,所以不要自暴自棄,不要自己荒廢。可能你的智商會比別人多一點,你將來的成就也會比別人高一點。

總找藉口,就是總是在為自己錯尋找藉口,將自己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覺得自己學習不好,就總是在説身邊的人一直在吵你,你無法定下心來好好學習。這其實並不是你無法“靜”下來,只是你在為自己學習的不好而找的藉口罷了。我們要努力改掉這些壞習慣,讓我們的學習更加的好,讓我們的未來更加美好,讓我們的明天更加燦爛!

這個講座讓我明白了:不要自暴自棄,不要拖延,不要總找藉口。要認真努力的學習,每天回家時都要認真的複習,這樣就會有一個良好的成績,有一個輝煌的未來。所以大家讓我們一起努力起來,一起為自己創造一個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