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秦兵馬俑導遊詞15篇(經典)

致詞2.48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旅遊從業人員,有必要進行細緻的導遊詞準備工作,導遊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遊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如何把導遊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秦兵馬俑導遊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秦兵馬俑導遊詞15篇(經典)

秦兵馬俑導遊詞1

大家好,我是帶大家參觀兵馬俑博物館的導遊,我姓尤,大家叫我小尤就行了。現在,大家請跟我走進大門,大家往前看,這就是兵馬俑博物館。前方這個拱形建築物就是一號坑,旁邊兩個小建築分別是二號坑與三號坑,它們三個坑形成了“品”字形。現在就讓我帶領大家穿越時空,來瞧瞧古都長安往日的輝煌!

好了,跟着旗子,不要走散。現在我們在一號坑大廳,大家看這幅圖,這個小土丘就是秦始皇陵,在秦始皇陵的東面就是兵馬俑博物館。秦始皇13歲就開始建自己的陵墓了。當時秦國的總人口有20xx萬人,而參加建陵墓的就有72萬人,秦始皇陵有38個故宮那麼大。

咱們走到大廳裏來,展現在大家眼前的`就是聞名中外的兵馬俑了。兵馬俑規模宏大,大家可以看到一號坑前方有一行行、一列列穿着普通布衣的俑,坑入兩旁有保護中間軍隊的士兵。前面的俑為何沒穿盔甲呢?我在此説明一下,因為前方的俑是我們現在所説的先鋒隊,就是沒穿盔甲的原因使他們容易被殺死,於是先鋒隊裏的士兵為自己同時為後方的軍隊殺出一條血路。秦始皇這樣排列軍陣的方法真是妙不可言,所以後人也把秦始皇稱為“軍事天才”。下面我們去二號坑的大廳,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裏的兵馬俑都被土蓋住了,其實,兵馬俑剛出土時是有顏色的,而不是今天咱們看到的棕色,專家們為了保護兵馬俑的顏色,就先把二號坑蓋住了。

兵馬俑的做工十分的精細,小到一根頭髮絲兒,眉毛絲兒都能清楚的看見,一片片盔甲也都栩栩如生。連最小的指紋大家都可以看到。

三號坑呢只是一個軍事指揮部,三號坑的土牆較高,這是為了防止外敵入侵。而三號坑中的兵馬俑也是最少的。現在大家自由拍照,五分鐘後在一號坑大廳集合。

今天的兵馬俑之旅現在結束了,謝謝大家的配合。

秦兵馬俑導遊詞2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兵馬俑博物館參觀。我是你們的導遊...,很高興能夠陪伴大家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命令工匠們製作用來為他陪葬的,就埋在離秦始皇凌不遠處的地底下。1974年2月,當地農民楊志發等人在秦始皇陵東側15公里處打井時,偶然發現與真人真馬一樣大小的兵馬俑。從此,一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地下軍陣被挖掘出來,並建成博物館。秦兵馬俑有一號、二號、三號坑和兵馬俑坑組成。展出了陶質陪葬武士俑和兵馬俑共8000個。看來秦始皇還想在陰間地統一天下,所以用秦兵馬俑組成一支強大的隊伍呢!

秦兵馬俑位於西安市臨潼宴寨鄉,在秦始皇陵園東側1500米處。這是一個浩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這支隊伍陣容齊整,裝備完善,威風凜凜,氣壯山河,是秦始皇當年浩蕩大軍的藝術再現,是一支“威武之師”,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秦兵馬俑不但聞名於中國,而且在世界也是舉世無雙的。大家知道嗎?法國前總統希拉剋曾於1979年親自來中國參觀兵馬俑,連連稱讚説兵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蹟”,還讚譽道:“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馬俑,不算真正到中國!”

兵馬俑博物館到了,請您準備下車。等下車後大家請隨我來。

這三個坑中不僅規模宏大、各式各樣!看,我們來到了一號坑,他是三個坑中最大的,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為1460平方米,現在給大家40分鐘時間自由觀賞二、三號坑。40分鐘後道一號坑集合。

秦兵馬俑導遊詞3

遊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遺產,秦兵馬俑。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遊,我叫唐欣,大家叫我唐導好了。非常高興今天能夠陪同各位一起遊覽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的臨潼出土,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今天我就行重點來介紹秦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吧。

大家請看右下角,秦兵馬俑有許多的類型,比如: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陶馬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鶴冠,身披鎧甲,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武士俑平身高約1。8米,體格健壯體型勻稱,他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蹬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騎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口蹬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陶馬與真一般大小,一匹匹形壯健壯,肌肉豐滿。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秦兵馬俑的特點説也説不完,看也看不夠。請大家盡情去欣賞秦兵馬俑的俑坑吧!

秦兵馬俑導遊詞4

大家好!我叫王夢冉,很高興當你們此次的導遊,下面我們來世界遺產——秦兵馬俑,一提到西安大家都會想到那裏有一個世界遺產那就是秦兵馬俑它是我國的第八大奇蹟。

秦兵馬俑位於我國的西安臨潼出土的,有三個俑坑,總面積為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那麼大。坑內的兵俑近八千個。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進了大門就看見了很多的秦兵馬俑,有武士俑、將軍傭、騎兵俑、下面給們介紹一下騎兵俑和將軍俑兵馬俑的導遊詞兵馬俑的導遊詞。

騎兵俑上身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蹬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鶴冠,身披鎧甲,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兵馬俑惟妙惟肖,形象的展示了中華的'強大力量和英雄的氣概。

順便提醒一下,2點半在大門口集合,自己看着點,還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注意不要扔垃圾。現在大家,都可以盡情的遊賞秦兵馬俑了,可以拍照,但是不可以下去哦!祝大家玩的愉快開心!  

秦兵馬俑導遊詞5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叫李**,是汕頭市龍眼國小四年級學生,很榮幸我當上了大家的導遊帶大家參觀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臨潼,1974年才發現的,隨後,在這裏建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博物館,於1979年國慶開放,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的石頭雕像,已發掘的3個俑坑,它的總面積近八千多個,神態各異,沒有一個相同的。正像我四年級書上描寫的兵馬俑那樣,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互相配合,戰勝敵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緊握雙拳,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

待會,大家可以仔細瀏覽,觀看我們古代2200年前的騎兵、輕車兵、和弓箭手……等多姿多態的形象,它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是我國的驕傲!歡迎大家光臨!有什麼問題可以找我,我會詳細給大家介紹,就叫我小李吧!

秦兵馬俑導遊詞6

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古人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是秦兵馬俑的首席導遊張驍,我年齡雖小但卻讀謹萬卷書,我性格豪放比較外向,別看我的年齡小,但卻在導遊界裏小有名氣呢。好了,接下來在秦兵馬俑旅遊期間,你們的安全、吃住等就由我全權負責啦。以扣就讓我陪你們一起度過在秦兵馬俑的快樂時光了。

秦兵馬俑舉世聞名,世界無雙,實乃雕塑史上的一個奇蹟,它惟妙惟肖的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的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真乃鬼斧神工也。

現在我們位於將軍俑的俑坑內。大家看,它們個個身材魁梧,頭戴盔甲,身披堅固的鎧甲,手中握着明晃晃的寶劍,昂首挺胸。一看就知道是位重任在肩、久經沙場、訓練有素的大將軍。

有了將軍俑也不能錯過武士俑,你看,它們的平均身高約是1.8米,體格健壯,體形勻稱,而且身穿戰袍,披掛緊不可摧的鎧甲,腳蹬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鋒利的兵器,好像要為秦始皇統一天下而進行殊死拼搏似的。

接下來,是騎兵俑的俑坑,它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緊握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似的。

現在是騎兵俑的親密夥伴,它們於真馬一樣大小,你看,它們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騎兵俑一聲令下,就會馱着主人,飛馳在沙場上。

好了,就到這裏,希望大家旅途快樂,平平安安,再見!

秦兵馬俑導遊詞7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西安秦兵馬俑旅行社的導遊,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小林。我很高興能成為大家的導遊,希望我能和各位一起度過這一段美好的時光。

在遊玩之前 ,我要給大家一個温馨的提示 :請大家跟着我走,不要掉隊,有孩子的大人請看好孩子。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的臨潼出土,今天我就要帶領大家遊覽這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的古代歷史文物。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秦兵馬俑坑中最大的一號坑。秦兵馬俑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的兵馬俑近八千個,一號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你們看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一個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大家快看,將軍俑身材魁梧,頭上戴着鶡冠,身披鎧甲,手裏握着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威風凜凜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大家看,這就是武士俑,武士俑平均身高約1.8米,體格健壯,體型勻稱。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瞧,武士俑身後站着的騎兵俑比武士俑還要威風。它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鐵騎俑的戰馬肌肉豐滿,形體健壯的陶馬跟一般大小。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我的講解到此結束,請大家盡情的玩耍,有要拍照的,我可以幫忙。

秦兵馬俑導遊詞8

嗨,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西安秦兵馬俑。我是今天的導遊蔡濮澤,大家可以叫我蔡導。我們現在正前往歷史悠久的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的發現純屬偶然。1974年西揚村的村民們打了一口井,打出來的井水很清澈,眾人很是歡喜,可是第二天他們發現井裏的水不見了。村中膽大的人,繫着繩子去井去查看。不一會兒,井下傳來驚叫聲,上面的人趕緊把人拉上來。這人説:“我看到一個站立着的怪物伸手要抓我。”接他們趕緊報告到了政府部門。經過考古專家們的勘探、鑑定,最後被認為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兵馬俑。

經過幾年的.挖掘,秦兵馬俑佔地面積約二萬平方米,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一共有三個俑坑。一號俑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就像一支秦始皇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軍隊。據説當年秦始皇雖然很想長生不老,可是他知道總有一天他一定會去世,所以就製造了兵馬俑。他認為即使到了陰間,他仍能當皇上,繼續帶領兵馬俑叱吒風雲。看!這就是秦兵馬俑。這是將軍俑,他身材魁魁梧,頭戴鶡冠,身披鎧甲,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我們正前方就是武士俑。武士俑平均身高約1。8米,體格健壯,體形勻稱。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蹬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騎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蹬長靴,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陶馬與真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這麼多的兵馬俑神態各異,有的閉上雙目,似乎在想怎樣和戰友配合。有的朓望遠方,時刻注視着敵人的動向。還有的高傲自信,好像所有的敵人在他眼裏都不堪一擊。還有的……,哈哈,剩下的由大家去觀察發現。

秦兵馬俑的介紹就到這裏。下面給大家一小時時間參觀,大家在參觀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不亂塗亂畫,不亂扔垃圾,做個文明遊客。現在是下午2點,一小時後,也就是3點鐘請大家準時在出口集合。祝大家旅途愉快!

秦兵馬俑導遊詞9

大家好,歡迎來到張奕翎旅行社,同時也謝謝你們選擇了我們的旅行社,同時也謝謝你們選擇了我們的旅行社。我是你們的導遊張奕翎。也可以叫我小張哦。如果有急事,請撥打這個電話號碼。好啦,講了這麼多我還是趕緊先來講講今天旅行的注意事項吧!一是不能碰那些兵馬俑。二是不要隨便在路過的商業街裏買東西。因為那裏的價格會比其他地方的價格貴很多。所以請不要購買,三是,帶小孩來的家長要照顧好您的小孩不要讓他亂跑。請大家一定一定要按我的話去做我相信大家都會做的很棒的。下面讓我詳細地為大家來介紹一下吧!

這個規模宏大的兵馬俑是秦朝時統一中國的秦始皇建的。一直到1974年2月,當地農民才把這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兵馬俑給挖掘出來,並建成了一個博物館,而且裏面還有秦始皇的陪葬坑。秦兵馬俑現已發掘三個俑坑,有一號,二號和三號坑組成。總面積近二萬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聽到這個數字大家肯定都驚呆了吧!不過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的總面積就有14260米了。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大家來算一算吧,看看是不是等於14260平方米?因為一號坑是最大的,所以裏面的兵馬俑也是最多的,一共有六千多個。而且三個俑坑加起來,也才有八千多個兵馬俑。想想看那個場面會是多麼的壯觀呀!一號坑上面現在已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當你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你會看到裏面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你們會想到當年秦始皇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還有幫助秦始皇建兵馬俑的勞動人民,因為這是他們的血汗和智慧才建成的。

坑內有三種兵俑和一種麻涌。先出場的是武士,所以最前面的是武士俑。他們的平均身高都約1.8米。第二個出場的是騎兵和他們幹嘛?他們身穿的都是短甲,馬也一匹一匹都形體健壯。所以排在第二的是騎兵俑和他們的陶馬。最後出場的是將軍,他們個個身材魁梧,他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所以將軍俑在最後面。

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而且每個都不一樣哦,希望你們能仔細欣賞這些兵馬俑,並祝大家玩得開心,謝謝你們的聆聽,請記住我們的集合時間是2:30,集合地點就是這裏,等會兒見,我會在這兒等你們的。

秦兵馬俑導遊詞10

大家好!

我叫王夢冉,很高興當你們此次的導遊,下面我們來世界遺產——秦兵馬俑,一提到西安大家都會想到那裏有一個世界遺產那就是秦兵馬俑它是我國的第八大奇蹟。

秦兵馬俑位於我國的西安臨潼出土的,有三個俑坑,總面積為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那麼大。坑內的兵俑近八千個。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進了大門就看見了很多的`秦兵馬俑,有武士俑、將軍傭、騎兵俑、下面給們介紹一下騎兵俑和將軍俑兵馬俑的導遊詞兵馬俑的導遊詞。

騎兵俑上身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蹬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鶴冠,身披鎧甲,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這是武士俑,他們身高有1.8米,體格健壯,手持兵器,整裝待發;武士俑一旁就是騎兵俑,騎兵傭上身穿短甲,下身穿着緊口褲,右手持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下面,大家自己遊玩,我提幾點要求:1.大家不要在兵馬俑上亂寫亂畫。2.果皮紙屑不要亂丟。3.小朋友不要騎在陶馬上。

秦兵馬俑導遊詞11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們將參觀秦兵馬俑博物館。秦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35公里處,自開館至今,已有為數眾多國家的黨政首腦和外國朋友都參觀過這個博物館,法國總統希拉剋曾留言説過:“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蹟,秦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説是第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美國前副總統蒙代爾也説:“這是真正的奇蹟。全世界人民都應該到這裏看一看。”從這些高度凝練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秦俑的歷史價值。

在參觀秦俑博物館之前,我想應該先向大家介紹一下秦始皇這個人。

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創立者,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皇帝。他姓嬴名政,出生於趙國的邯鄲,13歲繼承王位,22歲開始親政,經過十年的浴血奮戰,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秦朝。為了鞏固政權,加強思想政治領域內的統治,他還設立了郡縣制;而且先後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和法律制度。他認為自己功過三皇,德高五帝,又因為是第一個皇帝,所以便自稱為始皇帝。他曾經五次出遊天下,於公元前210年的7月,在出巡途中,暴病死於河北的沙丘,終年50歲。死後葬於驪山腳下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帝陵南靠驪山,背面與渭水相鄰。驪山風景如畫,綠樹成蔭。據史書記載:“驪山山南多美玉,山北多黃金。”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巨大的封土堆,就是秦陵了。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在建設上都遵循“雖死猶生”的思想,因此,秦始皇陵是依照當時秦咸陽宮的規模修建的。經過幾千年的風風雨雨,當時的地面建築現在已蕩然無存了,我們已經無法領略秦陵的全貌。

據《史記》記載,從這樣的一段描述中我們可以得知:秦陵地宮的頂端是用28顆夜明珠組成的天冥星;陵內還有設置着百官座次的殿堂;並且藏滿了各種奇器異寶;還用水銀做了江河湖海以象徵天地;用人魚膏點長明燈為了防盜墓;還安裝了能自動發射的暗箭。《史記》中對秦陵的內部只做了一個大致的描述。那麼陵內到底有多少的奇珍異寶呢?由於科學技術的問題,現在還無法打開帝陵,我們已經發現了它的一個陪葬坑,就是秦始皇秦兵馬。

我們只能等待陵墓發掘的那一天,相信到時候一定會引起全世界考古界的轟動的 現在,我們面對的是秦俑館一號坑,坑裏就是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面對威武整肅的龐大軍陣,你們的腦子裏一定會閃現許多問題。現在我就一一回答大家的這些問題。

這些俑是西楊村農民們在抗旱打井的過程中發現的。他們決定報告文物部門。 經過考古專家們的鑑定。秦俑館內的1、2、3號坑被確認為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經測量,1號坑東西長3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14260平方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的面積,為三個傭坑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它為坑道式土木建築結構,在東西兩端各有5個斜坡門道,還有10個2.5米寬的夯土隔牆,隔牆上架有粗大的橫樑,底部都是以青磚墁鋪。一號坑是由步兵和車兵組成的軍陣。一號坑是以長方陣的排列方式,由前鋒、主體、側翼、後衞四部分組成。

我們現在所看到面東而立的就是前鋒部隊。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而立的武士俑是側翼和後衞,他們是為了防止敵人旁敲側擊和從背後偷襲。中間有38路面東而立的縱隊,是由步兵和騎兵組成,構成了整個軍陣的主體。

從這裏也體現了古代兵書中所講的“前後整齊,四方為繩”的軍陣。《孫子兵法》中曾經講到,古代兵陣佈陣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前鋒必鋭,整體必宏。”他把一個軍陣比喻成一把劍,如果一個軍陣沒有精鋭的前鋒,那麼這個軍陣就像是一把無鋒的劍,便失去了殺傷力,可見前鋒部隊的重要了。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一號坑的前鋒部隊。它一共是3排,每排70件,共210件。這些兵俑手中都持有強弓勁弩,都是以驍勇善戰而著稱於世的。

他們在作戰時都不戴頭盔。頭盔本來是作戰時的一種最基本的防護裝備,但是秦國軍隊規定一律不準戴頭盔。所以歷史上稱他們為“科頭”。由於“科頭”不戴頭盔便敢殺入敵陣,史籍上也稱他們為“科頭鋭士”。從這些“科頭鋭士”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秦軍的勇猛和善戰了。

有人説東方藝術講究羣體美,而西方藝術追求個體美,秦俑的美在於它的氣勢和它的羣體美。其實秦俑並不知是講究博大,它對個體形象的塑造也是細緻入微的。秦俑不僅面部表情各異,有千人千面之稱,而且小到髮絲、手指紋都刻劃的非常精細。在看一下他們手的姿勢,手的姿勢個不一樣是因為他們手持兵器的不同,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兵器很少了,據野史記載,楚霸王項羽將所有的兵器盜走了,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兵器非常少的原因了。

在一號坑以北20米處,是秦始皇兵馬俑的二號坑。它的平面呈曲尺形,面積為6000多平方米,是由步兵、騎兵、車兵和混和兵種組成的軍陣。他一共由四個小的單元構成。這四個單元可以有機的構成一個大的軍陣,也可以分開成四個獨立的小軍陣,這正是古書中所講的“大陣套小陣、大營包小營”,陣中有陣、營中有營的佈陣方法。它能攻能守,反應迅速,自我保護力強,可以説是當時世界上反應最快速的一支部隊。

由於我們目前對兵馬俑的顏色無法保護,二號坑迄今都沒有大量的開發,但是在二號展廳中出土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陶俑,其中有將軍俑、跪射俑、立射俑、騎兵俑、鞍馬俑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一個從二號坑中出土的現在我們欣賞一下跪射俑,他上體筆直挺立,下部是右膝、右足尖及左足抵地,三個支點呈等腰三角形支撐着上體,重心在下,增強了穩定感。

跪射傭由於目標小,不易被發現,所以是埋伏射擊的最佳狀態。甲片隨着身體的扭轉而流動,衣紋伴着體態的變化而曲轉。這些跪射俑的面容和神態各不相同,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徵,跪射俑是兵馬俑中的精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傑作。看完了這麼多的陶俑、陶馬,拿他到底是怎麼製作而成德,下面這幅圖將會解答大家的疑惑。

看完了一、二號坑,大家也許會問:如此氣勢宏偉的軍隊,它的指揮部,也就是古代説的軍幕是怎樣的呢?那麼三號坑的參觀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

三號坑位於二號坑以西、一號坑以北。平面呈凹字形,是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小的一個。一共出土了四馬、一車和68個陶俑。這些陶俑的排列形式與一、二號坑完全不同。一、二號坑是按實戰軍陣排列的;而三號坑則是面向內相向夾道式排列。他們手中所持的兵器也有不同。

一、二號坑中陶俑所持的兵器有長射兵器和短射兵器;但在三號坑中只發現了一種無刃兵器——銅殳。銅殳是一種用於儀仗的兵器,證明這裏可能是一個地下軍隊的指揮部。三號坑如果從它的建築佈局來看,主要由車馬房、南北廂房組成。在北廂房還沒有修復好,在裏面發現了朽骨一堆,殘鹿角一件,證明它是一個活動前占卜或禱告的場所。南廂房位於俑坑的南部,它從東向西依次排列着廊坊、俑道、正廳和偏房。

它們都有武士俑分立於兩邊,其中以正廳的警衞最多。這裏可能是召開軍事會議的場所。這一點也就完全證實了三號坑是一個地下軍隊的指揮部——軍幕。秦俑坑當中既有“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強大軍陣,又有“運籌於帷幄之中”的將領,可見當時思慮嚴密,佈局嚴謹了。

好了,秦俑坑我們就先參觀到這裏,下面我將要帶領大家參觀的是銅車馬展廳。 如果説秦俑坑是大中顯武的話,那麼銅車馬展廳就是小裏透文了。前者把我們帶入干戈相交的戰場,而後者則使我們感受到了舒適的宮廷生活。它們雖然都是秦陵的陪葬物,但是卻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那個時代的歷史文化。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發掘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的銅車馬。

按照當時的發現的順序,它們分別被編為一號和二號銅車馬。當年出土的時候全部被打成了碎片,經過專家們近8年的修復,又使它重新煥發出了當年的瑰麗姿彩。據考證,這兩乘車的體積均為真車真馬的1/2,它們處處都是依照真人、真車、真馬製造的。當年,這兩乘銅車馬的出土曾經使多少人讚歎不已!因此,它們也被人們稱為“青銅器之冠”。這兩乘車都是駟馬單轅,呈前後縱向排列。前面的一號車為古代的“高車”,也叫“立車”,因為乘坐這輛車要保持站立的姿勢而得名。這輛車上配備有大量的'武器,鮮明的表明了一號車是用來保護後面二號車安全的。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二號銅車馬了。這輛車叫“安車”,它比我們的旅遊空調大巴還舒服,因為它的車窗設計的非常科學,不但可以調節車內的温度,而且可以觀賞車外的風景。我們可以看到前面拉車的四匹馬,中間的兩匹馬叫“服馬”,兩邊的兩匹馬是拉車的叫“驂馬”。由於是皇家車隊,因此要求它們行走起來必須平穩,於是在馬身之間以“脅驅”相隔。這樣,可使馬匹保持一定的間距,如果它們離的太近,脅驅就會扎疼它們。馬的製作技術達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

馬的脖子上有一個項圈,這個項圈是由42節金與42節銀焊接而成。金和銀的熔點不同,它的焊接點用24倍的放大鏡才可以清楚的看到。20xx多年前的時候,手工製作能把着兩種金屬焊接在一起,表明秦代的工藝也是相當高的,我們不得不為之讚歎。我們再來看一下二號車上的華蓋。華蓋是一次燒鑄而成,最厚處為也不過4毫米,最薄處為只有2毫米,是世界冶金史上的一次奇蹟,包括現在的美國、日本都是無法做出來的。這個華蓋就像一個龜殼一樣,俗話説的好:“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

這表明秦始皇希望自己永遠長壽。但是秦始皇當時乘坐的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安車。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的車隊共有“九九八十一”輛車,而秦始皇乘坐的,則是由六匹馬駕轅的一輛的金根車。它可能也被作為秦始皇陵的一個陪葬品埋在了秦陵的附近,説不定到不久的將來便會發現。希望到時候各位能夠再來一睹皇家車隊的迷人風采。

今天的講解就到此了,謝謝大家!

秦兵馬俑導遊詞12

嗨,大家好!我是秦兵馬俑旅行社的導遊。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吧。

看,我們到了,這就是秦兵馬俑。兵馬俑分三個坑,共有8000多個。一號坑最大,兵馬俑數量最多,有6000多個呢;二號坑裏的兵馬俑破損的最少;三號坑裏的`兵傭最多。大家知道嗎?兵馬俑以前色彩鮮豔,但埋在土裏幾千年過去,也就變得有些暗沉了,有的甚至還是黑黑的樣子。看,那是將軍俑,很有鐵“漢子”的樣子吧,你一看就知道那是久經沙場、重任在建的一位!

再看武士傭,所有的武士俑都在一米八左右,他們體格健壯,身材勻稱,都是一個個英姿颯爽的軍人典範。看見陶馬了嗎?哦,你在疑惑它為什麼沒有尾巴嗎?告訴你吧,陶馬的尾巴就是一個小小的通氣孔,為什麼會有這個通氣孔呢?因為呀,古代人民做陶馬的時候,把它裏面弄成了空心,就必須得讓他通通氣,所以就沒有尾巴啦。遊客們,你們可別把這兒的任何一樣東西弄壞了,那可就賠不起了。

好了,旅客們,今天的秦兵馬俑一日遊到此結束了。希望大家以後經常到本旅行社來看看更多的世界遺產。謝謝大家!

秦兵馬俑導遊詞13

親愛的遊客們,你們好!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桂**,你們可以叫我“桂導”或“小桂”。你們現在乘坐的是去西安秦兵馬俑的'列車,出發!

秦兵馬俑導遊詞遊客們,我們現在已經到了西安,這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城。我們已經來到的聞名於世的秦兵馬俑景點。秦兵馬俑已發掘了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1978年,法國前總統希拉剋觀光完秦兵馬俑讚歎不絕,他説:“現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説是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馬俑,不算到中國。”我想如此高的評價足以説明秦兵馬俑的突出地位了。就在1979年10月,在此建立了遺址性博物館。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兵馬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去感受這著名的秦兵馬俑。兩個小時後我們在一號俑坑集合。

時間過得真快,又到了和大家説再見的時候了。我送大家三個字:長、嘗、常。第一個“長”祝各位老人長命百歲;第二個“嘗”祝大家嚐盡天下美食;第三個“常”祝大家笑口常開。上車啦,回家嘍!

秦兵馬俑導遊詞14

大家好,我叫樑瀟予,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就是你們的樑導了。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臨潼出土,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大家聽我講講發現秦兵馬俑的故事:1974年春天,驪山腳下西楊村的農民打了一眼井,可是很奇怪,泉水第二天就幹了。一位農民繫着繩子下井觀察,發現井壁上站着一位披甲戴盔的武士。這就是埋在地底下兩千多年的兵馬俑。聽完我講的故事你是否覺得古代勞動人民的厲害呢?

兵馬俑規模非常宏大。現在我們就來走進一號坑吧!一號坑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大家看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

現在我們來看看一號坑裏的兵馬俑吧!這裏有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以及和真馬一般大小的陶馬等,請看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鶡冠,身披鎧甲,昂首挺胸。武士俑平均身高18米,體格健壯,體型勻稱。騎兵俑身穿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蹬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執弓箭。陶馬一匹匹體型健壯,肌肉豐滿。每個兵馬俑神態都不同,不一樣。

今天我就先介紹到這,接下去大家自由欣賞。

秦兵馬俑導遊詞15

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夢幻旅行社的一名優秀導遊.很榮幸,今天能帶領大家一起去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遊玩.那麼現在我們就出發吧!

秦兵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號二號三號坑組成.今已建成博物館.兵馬俑排列成陣,氣勢壯觀.兵馬俑分將軍俑騎兵俑武士俑陶馬等.館內還展出了大型彩繪銅車馬.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展示了古長安往日的輝煌.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目的地----一號坑.一號坑在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東西有230米長,南北有62米寬,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呢!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6000多個呢!

那麼現在我就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類型眾多的兵馬俑吧!請大家在遊覽過程中不要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共文物等........

看!這就是將軍俑.它身材魁梧,頭戴鶴冠,身上披着鎧甲,手裏還握着寶劍,看它那若有所思樣子,好像在考慮如何打退匈奴大軍呢!

那個兵馬俑名叫武士俑.它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上還穿着前端向上翹的戰靴,手裏還拿着兵器,瞧他那神氣的樣子,準能把敵人嚇的'屁滾尿流!

看這個身披鎧甲騎在馬上的青年,就是騎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將軍一聲令下,就去與匈奴大軍作殊死拼博!

這個兵馬俑是陶馬,它的大小跟真馬差不多,個個形體健壯,肌肉豐滿.看它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信任.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