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聽吳正憲講座心得體會

致詞7.14K

4月23日,在濱城區逸夫國小我有幸聆聽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現場授課和作專題報告。吳老師講的課是一節中年級的課,在課堂中,吳老師的大師風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聽吳正憲講座心得體會

一、師生的關係。聽吳老師的課,就像享受春天的陽光,在課堂上她和孩子們的關係處理得是那麼得體,以至於我都懷疑,這是在上課嗎,分明就是老師和學生在一起聊天,談心,上課的痕跡只能在黑板上找到。那種呆板的標準課堂模式在吳老師的課堂上沒有,取而代之是灑脱的交流,師生心靈上的碰撞。剛開始學生還是有點緊張,出現一些小意外,但是在吳老師親切的語言交流下,氛圍逐漸緩和,師生關係變得融洽。“這個小東西。”這是吳老師對其中一個學生的暱稱,成人之間如果説這種話,有罵人的嫌疑,但是在這種場合下,學生很受用,也很喜歡這個老師對自己的稱呼。

二、隨意的語言不隨意。吳老師在課堂中,看似隨意的、不經意的語言,仔細想來確實相當的不隨意。這些語言有些都不嚴謹,像什麼“小東西”、“還是10不10了”等等,這些隨意的語言,必定是經過老師長時間縝密的思考後的結果。記得全國特級教師黃愛華老師曾經在一節課中,説了這樣一句話“你就這樣上來了?”,這句話黃老師想了三天,反覆改了幾次,最後才決定用這句話。這才是一句話,一節課用好多句話,一節課磨出來有多麼的不易。這看似隨意的下面經歷了多少個不隨意,我想只有這節課的設計者才會深刻理解和體會。

三、數學思想的滲透。在國小階段,對於學生而言,他們很難搞清楚什麼是數學思想,但是根據教材的編排,需要滲透一些比較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比如轉化的思想和集合的概念等等。這就需要教師去挖掘教材深層次的東西,通過教學活動向學生滲透集合思想。吳老師這節課設計得比較巧妙,很流暢的引入課題,並逐漸展開教學。

四、教師的應變能力。在本次吳老師講的這節課中,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很順利,學生和老師由於比較陌生,配合並不是很好,在這種情況下,吳老師給我們示範了生動的活教材,通過師生的對話和交流,逐漸的進入上課狀態。當出現一些尷尬時,吳老師很快就能不留痕跡的化解。作為一個聽課者,聽吳老師講課,簡直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聽吳正憲講座心得體會 [篇2]

2015年10月11日我有幸參加了全國著名教育名家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研討會。這次活動是教育名家公開執教,走近吳老師,她的課堂和講座猶如一簇激浪,持久地澎湃了我。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想任何老師都不想在教學中只做一名匆匆的過客吧!那麼就讓我們攜起手來,在教學中紮紮實實探索,給學生一片更加絢爛的天空吧!

通過學習,我發現吳正憲老師在課堂上,不僅是用數學的真諦來撥亮孩子們的心靈,更是用她對孩子的愛心真情來感染他們,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們。她的課,知情交融,師生互動,她的課,充滿了童趣、樂趣。課伊始,趣已生,課繼續,情更深,課已完,意未盡。40分鐘的數學課,像磁鐵那樣把每一個孩子的心緊緊地吸在一起,把時空有限的課堂變為人人蔘與、個個思考的無限空間。

通過聽吳老師的課,我感覺有以下三方面非常重要:

1、真誠的教學感情

吳老師以情激情,用智慧使課堂具有濃濃的人情味,用她的話來説便是:“課堂教學源於情!”她能夠真正做到從心底欣賞學生、讚揚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吳老師的課堂上,充滿了真誠的讚賞與熱情的鼓勵,如:“好極了!我很欣賞這位同學,很會傾聽,並會接納別人的思想。你又知道呀”這些話語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更使學生的人格得以健全。除了語言的激勵,吳老師還非常善於用體態語言來感悟童心世界,走入學生的心靈。如:用眼神表達、扶扶肩膀、摸摸頭、甚至蹲下來與學生交流,這一系列自然的行為,細膩地向學生傳遞着老師的信任,同時也體現了她對學生的那種深深的愛。相信,老師如此的身體語言定會震撼每個學生的心靈,這種身體力行的做法將比任何干癟的説教更有説服力

2、讓我看到了“自主學習”的魅力。

吳老師的課堂上的自始自終充滿了濃厚的人情味,“以學生為主體”在她的課堂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課堂上,我們見到的不是一位淳淳教導的長者,而是一位處處撒播火種的老朋友。

吳老師在這節課伊始便製造了認知衝突,兩件上衣和一條長褲,一條短褲,

一條裙子有幾種搭配?學生猜的情況不一,帶着這個問題進入了新知的學習。接着便讓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3種的搭配和4種的搭配讓學生自己總結特點:引出亂和不全。6種的展示之後讓學生明白怎樣才能不亂和全。讓學生自己建模,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新知。總結出要有規律的搭配才可以不重複不遺漏。處處有數學。

3、善於欣賞每一個孩子,面向全體。吳正憲老師的課有的只是真情的交流和生命的對話,是的,當一個老師摯愛教育,用生命上課,不但你感動,大家都會感動,用吳老師的話是“讓每個學生有尊嚴地留在集體中”,課堂上吳老師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困生,關照課上沒有注意聽講的學生,不斷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全體學生都跟上集體的步伐,在充分的交流與展示活動中,學生快快樂樂、真真實實地構建數學的模型。課上完,學生都有種不捨,別説是學生了,看到吳老師的離開,我都想流淚了,捨不得。

吳老師報告中的一段話更是讓我記憶猶新,“做好老師從讀懂學生開始;做好老師從讀懂教材開始;要做好老師還應在自己的課堂上踏實地練,好課是上出來的,好課是練出來的”。

吳老師精湛的教學藝術使我折服,把我們帶到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崇高境界,這是她幾十年豐富教學經驗積澱的結果。《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多年來,吳正憲老師致力於國小數學教學改革,在教學中善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既做到很好的把握教材,又很好的把握學生,教學中做到體現自主、引導合作、推動探究、關注過程,尊重學生個性特徵,重視學生的探究體驗和感悟發現。

走近名師,走進生命的課堂,我們的專業得到不斷地成長,也漸漸感受到什麼是快樂高品位享受教師職業的幸福。

聽吳正憲講座心得體會 [篇3]

懷着無比敬佩的感情,我們於2012.3.25.和數學專家吳正憲老師來了一次零距離接觸。吳正憲老師不僅能給予學生智慧,還能給予學生力量的立體教師。她對學生、對教育的愛,讓我感動;她為這份愛所付出的艱辛,讓我敬佩.

吳老師善於激發每一位學生積極發言,對每一位發言學生都給予積極、肯定的評價,鼓勵學生認真傾聽,大膽發言;鼓勵學生求異思維,勇於創新。在她富有激勵性語言的鼓舞下,學生思維活躍,個性得到張揚,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參與探討、質疑、創造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思考、交流、傾聽、爭論和發現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吳老師給我們提供了精彩的範例。在教學<< 估算>>中,讓學生對各種估算方法的“二次反思”,讓學生在對自己或他人認識過程的再認識過程中,學生了解、監控、調節自己的思維過程,逐步學會認識自己,欣賞他人,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估算方法展示完後,我們的吳老師並沒有就此打住進入練習環節,而是立刻出示了電腦精確計算的結果,其中一個是正確答案,另一個是出奇大的答案。然後讓學生説説哪一個答案會是正確的,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給學生建立一個“數量級”的概念,即估算的一個範圍大小。緊接着又追問:“確定了精確的答案後,看看自己的估算結果,想不想説點什麼?”這個時候就引起孩子們的反思了:我的估算結果合適嗎?偏大了還是偏小了?大小合適還是差距

太大了?反思過後便促使孩子們判斷自己的估算方法,調整自己的估算結果。可見,吳老師十分重視學生對估算結果的反饋和二次調整,將反饋教學落到了實處,更增強了課堂教學內涵的厚重,同時也是對學生思維完整性的一次檢驗。

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中,為讓學生在體驗中認識“同圓半徑相等這個特性”。吳老師對學生説,請同學們坐上不同車輪的汽車,好好體驗一下。屏幕上出現了不同形狀車輪的汽車在行駛,車軸心運動的軌跡清晰地顯示在同學們的眼前:(有方輪、橢圓、圓,路線有一高一低的折線,一高一低的弧線,還有直線)隨着不同形狀的車輪的滾動,孩子們各自尋找着自己的感覺,身體隨着擺動,如身臨其境一般。最後,學生們感受到只有坐在圓形車輪的車上才會平穩,因為同圓的半徑都相等。此時,她是快樂與哲理的使者。她在教育之路上收穫的快樂與幸福,讓我向往。

吳老師把“讓學生喜歡我”、“讓學生喜歡數學”、“讓學生學會學數學”作為數學教學的終極目標。 她利用、並創造機會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諧的師生關係:下雪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表現出對冰雪世界的嚮往,她平息批評指責的衝動。課後,她和孩子們一起走進冰雪世界盡情地玩耍,學生對她説:“老師,我們真的很喜歡您。”;她堅信成功亦是成功之母,製造給孩子重新躍起的機會,在體驗成功後露出了自信的笑臉。她新接一個五年級的班級,用一個暑假的時間打造開學的第一課,以“你知道阿基米德檢驗金冠的故事嗎?認識我嗎——偉大的0、別小看它

——小數點、車輪為什麼製成圓的?1+2+3+……+99+100=?”等等許多有趣的問題,粘住學生的心,讓他們喜歡數學。生動的故事,扣人心絃的比賽,人人蔘與的遊戲,象一個個美麗的陷井,使孩子們不由自主地陷入數學的思考中。為了她所愛的事業,她可謂使渾盡渾身解數,這些高招,閃爍着智慧的光芒。“當孩子們的學習遇到困難時,我伸出熱情的手,幫助他們掃清障礙;當孩子們內心充滿孤獨和惆悵時,我又走近他們,為他們分擔憂愁,成為可以傾吐肺腑之言的知心朋友;當他們有了點滴進步的時候,又是我滿懷真誠地去欣賞和讚美他們,和他們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慰。在學生們的眼中,我再也不是那個只管傳道、授業、解惑的平面教師,而是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情和愛,能給予他們智慧和力量的立體教師。”白天聽講座,晚上記心得。還學習了各種教育理論,寫下了幾十萬字的學習筆記。不論工作多忙,吳老師年年有目標,月月有計劃,週週有安排。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吳老師建立了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整合成六大知識體系:面積教學一條龍;體積教學一條龍;分數四則計算一條龍;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一條龍;數的整除一條龍;正反比例一條龍。教學改革試驗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通過這次講座聆聽,我明白了什麼是課堂?用吳老師的話來概括就是:課堂是交流,交流需要真誠;課堂是生活,生活需要真實;課堂是生命,生命需要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