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幼兒園園務優秀工作總結範文

本學期,是全體幹部教師團結奮進的一學期,本學期,是我園課程改革走向深入的一學期,大家付出了汗水,奉獻了智慧,獲得了成功,首先請讓我代表孩子和家長們對全園教職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

幼兒園園務優秀工作總結範文

廖校長新學期的工作報告中提到:沒有特色就不能成為名校(園)。在鞏固和發展賣點——英語特色教育的基礎上,我們大膽創設了與特色教育相適應的課程體系,結合主體探究課程,改進雙語教育的實施辦法,使雙語教育更加符合當前幼教改革的要求,起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作用,實現特色教育與素質教育完美結合。

本學期,我們以完善和落實管理制度,探討人性化管理為管理工作改革目標,以優化園本課程,實現特色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完美結合為課程改革目標,多角度、全方面地進行了綜合改革。

  (一)管理工作——完善制度管理,探討人性化管理

1、培養管理幹部。

園長助理陳穎、保育副主任陳春紅、英語教學副主任羅志英都能明確各自職責,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作風正派硬朗,根據一日三巡制度,做到了勤、細、嚴、實。最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她們都很年輕,但幹勁足,創意多,配合默契,是一個有戰鬥力的、正在走向成熟的幹部團體。

  2、完善和落實制度。

完善和改進了《幼兒一日生活記錄表》、《消毒制度》、《用電制度》以及《教師、保育員的工資發放辦法》。為了敦促落實制度,我們每月向全園公開1次保教工作檢查登記表及獎懲記錄,所有制度執行情況都與獎懲制度掛鈎,每月工資發放均體現多勞多得,優質優酬。

  3、繼續民主管理。

(1)開展了假如我是園長活動,湧現了王永梅、李妮、隋新、楊思萍等一批老師,他們對課程改革工作提出了獨到見解。

(2)堅持園務公開。利用每天日誌,向全園公開助理、英語主任和保育主任的每天工作。利用網站,公佈每月班級發病率、保教工作檢查記錄表以及獎懲記錄。

(3)根據先民主後集中的原則,各項評優工作都建立在民意調查的基礎上,使評優工作起到引領正氣,激發上進的效果。

  4、抓好對外宣傳。

我園的招生工作是空手道,為了擴大招生,就必須抓好對外宣傳。具體活動有:搞好家園聯繫,比如:家長會、教學開放日、電話聯繫、社區家訪、定期發放每月教學內容、學校報紙、宣傳欄、電腦網站、《幼兒一日生活記錄表》和《家園通訊》等。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基礎上,本學期的新做法有:

(1)組織家長學習課程改革的新理論新做法,家長對新課程改革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配合。

(2)重新制訂《家長意見調查表》,既徵求意見,又作宣傳。

(3)大班畢業典禮加強與初小部合作。

(4)開設園務公開宣傳欄,全面展示教改成果。

此外,我們還繼續組織了各項在職培訓,鼓勵老師們參加學歷進修,加強了醫務室和幼兒食堂管理,規範檔案管理等。

  (二)保育工作——抓常規,求突破

1、培訓保育隊伍,更新保育觀念。保育主任每週培訓。邀請王園長、保健醫生作講座。

2、着力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孩子能做的,都儘量培養他們自己的事自己做,例如:坐姿、扎辮子、衣着、擺放玩具、洗臉刷牙穿衣疊被等。

3、將探索精神滲透在保育工作之中。主體探究課程可以滲透到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們的做法有:

(1)在玩耍中探索。A)為幼兒提供一個材料超市,利用各種廢棄的材料,使幼兒充分施展了自主探索創造的潛能,使幼兒享受到自由表達的樂趣。B)充分利用好角色遊戲區。C)發揮動植物飼養角的教育價值,讓孩子每天觀察和記錄(繪畫)它們的生長情況,瞭解動植物的生長過程。

(2)開展德育主題活動。在年級組長蔣捷、劉鋭、何小花的組織、帶領下,根據節日時令和幼兒學習的需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教育活動,如:植樹節(我與小樹同長高)、大中小班家長會、復活節(做彩蛋、尋蛋)、掃墓、春遊、自理能力競賽、勞動競賽、大班幼小銜接系列活動、端午節(包粽子)等等。

(3)創造幼兒參加勞動的條件。據幼兒年齡特點,小中大班都開展了小值日生活動。

我園是一所全寄宿制的幼兒園,孩子的生活區域和學習區域都在一起,對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等各方面的管理必須細緻周到,認識不到位,或一時疏忽,或管理不科學嚴密,就不可能真正讓家長都滿意,甚至出現大問題。為此,我們一直在努力,比如:赤足運動、三浴鍛鍊、自由混齡活動、以大帶小等活動。本學期,學校醫務室的每天就診情況顯示幼兒的發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小班家長意見調查表上,家長們對我園的系列保育整改工作表示贊同和欣賞,許多家長還特別來信、送錦旗、寫詩歌表揚老師們把孩子當作了寶。

  (三)課程改革——優化園本課程,實現素質教育與特色教育的完美結合

(一)申報和落實廣東省科研課題。為了保證科研質量,我們組成課題研究小組,審定子課題項目,召開子課題開題會,設立網站課程改革研究專欄,建立課題資料檔案,積累和分析材料等。

  (二)處理了主體探究課程的幾個關係

  1、預設與生成的關係。

預設是教師根據幼兒學習的需要而預先設計,生成是孩子在探究活動過程中自己引發的話題,是孩子的興趣所在。如果完全按照預設,按部就班,就會忽視孩子的興趣點,當然,教師也不能完全跟着幼兒走。主體探究課程要有恰當的預設,更要重視幼兒的生成活動,靈活進行探究教學。

  2、雙語在主體探究課程中的關係。

主體探究課程的核心(精髓)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發揮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如果一味地要求每一位教師和幼兒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要講英語,就不可能落實幼兒的主體性,就改變不了幼兒跟着教師走的局面。

(1)調整了雙語教育策略

英語教師在幼兒園,要堅持與孩子和同事全英語交流,而非英語教師和保育員就要按照各個年齡階段的雙語教育要求,講究一些策略,靈活滲透雙語。

A。小班:母語為主。幼師全母語教學,英語教師負責滲透英語。

B。中班:雙語並進。給非英語教師和保育員介紹兩個基本方法:方法1:先講母語(英語),後講英語(母語)。方法2(只適用於小班和中班上學期):漢英夾雜。

C。大班:允許幼兒選擇雙語,但教師必須堅持講英語。允許孩子自由選擇雙語,是為了尊重幼兒,是為了解放幼兒的嘴巴,是為了孩子積極表達與思考,鍛鍊其雙語互譯的能力。教師必須堅持講英語,因為學前兒童的學習主要是模仿。

(2)啟動了自編英語教材的修訂工作。按照廖校長審批的《教材修訂計劃》,組成教材修訂小組,本學期結束前完成第二版英語教材的編輯和出版。為了保證教材質量,避免浪費,我們將利用1年的時間試用新教材,待教材比較成熟後再交付印刷。

(3)抓好成果物化,豐富語言素材。英語組老師們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基本上完成了《英語故事集》、《英語歌曲集》、《英語劇本集》、《英語遊戲集》和《英語教案集》的編輯排版工作,並放入我園網站,供老師們日常教學參考使用。

(4)深入探討TPR英語教學方法。教學活動化,活動交際化是我們英語教學方法改革的目標,TPR(全身動作反應法)就是我們教法改革的切入口。我們組織了理論和操作方法學習,組織了TPR教學方法觀摩活動,期末人人撰寫了TPR專題教學經驗論文。

(5)組織專項雙語活動。比如:一日十分鐘談話活動、英語視聽訓練、雙語故事會、歌曲演唱會以及詩歌朗誦會等。

本學期,幼兒園的雙語教育成果進一步得到了教育專家的肯定,國家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學前雙語教育師資培訓研究》主動將我校幼兒園吸收為實驗幼兒園(子課題成員),並將在下學期給幼兒園掛牌為教育部幼兒雙語教育實驗基地。

  3、計劃與隨機的關係。

主體探究課程強調大課程觀,包含幼兒每天的所有活動和環境,並不是每週幾節的探究活動(這還是分科教學)。我們在計算活動中、識字教學中、音樂活動中;在户外活動時、洗澡時、進餐時、繪畫時hellip;hellip;任何時候,任何活動都可以體現新課程的特徵,為此,我們提出一個新的要求:周計劃中的內容可以靈活安排,只要孩子是在進行有目的、有意義的活動。根據幼兒的興趣,主體探究活動可以靈活延長或縮短學習時間,但不能影響一日作息秩序。户外活動有5分鐘的彈性時間。

  (三)主體探究課程的管理策略

課程改革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在教育實施各環節上的自由度,取決於教師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主要措施有:

1、改革教師工作程序,增加教師的自主權。

過去的工作程序是這樣的:開學初制定好一個學期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每週六制定下一週的教學工作計劃rarr;上交助理辦檢查書面教學計劃rarr;教師按照書面的教學計劃開展一週的教育活動,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對計劃不能修改。

新的工作程序是:教師在瞭解當前本班幼兒發展情況的基礎上,依據上一階段教育活動開展的情況,制定下一階段教育目標,依據教育目標和幼兒實際需要與興趣,教師可以落實或調整教育內容rarr;通過實地觀摩教師教育實施的情況,依據實際情況給教師靈活執行計劃的空間,對教師的工作做出切合實際的評價rarr;教師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反思,將教育計劃和教育實施的具體效果結合,評價教育計劃制定得是否適宜。分析幼兒當前的發展情況和興趣、需要,並以此作為下一活動的依據。

2、改革教學檢查與評價。教案允許實際活動與備課內容不同。教學質量檢查堅持兩個原則:重教師引導,更重幼兒主體,重學習結果,更重學習過程。

3、靈活組織探究學習。A)取消教師配課制。B)靈活延長、調整教學時間。C)靈活組織集體教學和分組教學。D)規範與靈活相結合。

新的工作程序基本改變了計劃的制定和檢查過程,將在前檢查改為在後檢查!目的是放手讓教師隨着教育過程中幼兒出現的新情況及時調整計劃。這樣,不僅增加了教師制定計劃的自主性、針對性,也增強了教師執行計劃的靈活性,使教師心中有教育目標,眼中有孩子。

4、減少對班級環境創設的控制,給予教師創設環境的自由度。

主體探究課程的'教育觀念之一就是班級環境的創設由師生共同決策,共同佈置。為了實現這一點,首先改革了環境創設的評價標準,由原來的注重美觀、統一,改變為注重幼兒的參與,注重童趣。我們首先明確了幼兒參與率:小班60%,中班80%,大班100%。另外,不強求內容的統一,表現手法鼓勵創新,由教師和幼兒一起根據實際開展的探究議題設計、創作,讓物質材料積極地適應幼兒的發展,促進幼兒的發展。

5、減少全園統一行動的時間,允許教師靈活安排一日活動。

過去,大、中、小3個年齡班的幼兒一日生活安排大致相同,全園在同一時間內活動的內容也一樣。這樣統一安排不能很好地反映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安排教育活動也沒有彈性,無法充分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教師的手腳。人為地把時間分成多個段位,會造成教師工作緊張,幼兒也緊張,活動低效的現象。幼兒每天大部分時間應該是自由的,自主的,除必要的生活活動,如進餐、睡眠等應遵循衞生保健制度外,其他活動的內容及時間,主動權要歸還給教師和幼兒,由教師根據孩子的需要靈活執行,尊重幼兒的興趣。

具體做法有:

(1)讓孩子開放學習。主要措施有:一是開放幼兒學習時間。把教學時間延長,一個主題(議題)在幾天、一週內甚至於一個月內進行探索,讓幼兒深入進行主體探究學習。二是開放教師的教學時間,允許教師隨機支配活動時間,實現隨機教育。三是開放教學的空間。全天候開放所有的功能室,為幼兒的學習打開所有關閉的門。功能室每天8:00~11:00,14:30~19:00開放,各班可以隨時組織孩子入內活動。

(2)讓幼兒自己動手做。一是引入DIY(DOITYOURSELF),每次探索前、探索中或探索後要讓孩子自己動手製作,同時注意避免幼兒製作活動的單一化,不能只讓幼兒畫畫,而忽略了其他更加有創意的製作活動,比如可以讓幼兒製作鞋子、書本、汽車、衣服等等。二是為每一位幼兒準備筆和本子,便於幼兒隨時做好觀察記錄。

(3)讓孩子充滿問題。各班設立孩子的疑問和發現專欄,專門記錄孩子提出的問題和探究後獲得的答案以及探索成果(作品)。

4、實施新的評價制度,讓教師體驗成功與快樂。

課程方案在提出理解兒童,尊重兒童的同時,也提出要理解教師,尊重教師,給予教師發展的空間,激勵教師在促進兒童快樂成長的過程中自身也應得到快樂的發展。

在實施新課程方案的過程中,為了促進教師的成長,調整了對教師的評價標準,遵循靈活、可變性原則,避免生硬的一統性,鼓勵教師的靈活變通,支持教師的求異思維,對教師工作運用了多角度、多層次的評價方法。多角度:評價教師工作不只評價其對教育計劃的完成情況,還要關注幼兒的發展情況,家長對教師工作的意見。多層次:對不同水平的教師採取不同的評價方法,如對新加入的教師和老教師的評價有所區別,即每位教師要在自己的層次水平上接受評價,每一位教師都能獲得成功體驗。

5、開發和物化課改成果,收集優秀教學案例和經驗文章。積累大量的優秀案例和經驗總結,可以培養善於思考的創新型教師,還可為我園省級科研課題的最後結題審定做好充分的積累。期末要求每位幼兒教師撰寫一篇經驗總結(論文),每個班級上交一個教學案例,準備於下學期初編輯出版《幼兒園主體探究課程的體會與案例》。

6、開展經驗交流活動。(1)開展每週教學觀摩活動,這是我園落實學校要求組織推門課的具體形式。(2)組織主體探究課程展示活動。(3)在我園網站設立優秀教學案例和優秀教學論文欄目。(4)教師論文交流活動(推遲到下學期初進行)。

7、搞好幼小銜接。在繼續發揚以往好經驗好做法的基礎上,根據國小段教師的反饋意見,我們特別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握筆、坐姿、閲讀、發問等良好習慣。

  (四)工作體會——清醒認識,正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