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關於心語軒年度上學期工作總結

教育以人為本,德育以心為根,心語軒年度(上)學期工作總結

關於心語軒年度上學期工作總結

眾所周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近年來,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學校黨政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全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圍繞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心,按照品牌打造、項目運作、突出特色的整體思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方法,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卓有成效地開展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輔導活動,有力地提高了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了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進一步推動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健康發展。鑑於上半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展雖然順利,但開展活動較少的情況,本學期心語軒與時俱進,求新求變,拓寬途徑,探索新知是我們的主要方向。現將本學期工作情況如下:

一、領導重視,狠抓落實,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幾年來,校領導一直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長鍾子金、黨支部書記曾稱生、副校長劉地洋等校領導在會上多次強調,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把心理健康工作落實到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備好課,還要備好學生,要學會組織管理課堂,要及時地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部署和強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學校在原來由劉地洋副校長任組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和協調全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礎上,形成了政教處負責人任副組長,各年級分管德育的副主任、心語軒導航員及班主任為成員,自上而下,由下而上的雙向互動模式。

二、加大宣傳,建全心語軒管理機制

1.制定本學期《心語軒》月工作計劃,出版發行了新版的《心語軒》。

2.9月更新各班宣傳欄,以如何提高自信心為主題,中秋佳節"親情熱線"、"心連心送温暖"。

3.利用校園網,開始逐步建立的師生心理檔案管理系統,並利用該系統配備的主頁系統,建設新的"於都二中心語軒"網頁。

三、搭建平台、營造氛圍,建立健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1.積極營造和諧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校園心理環境是學校羣體認同的心理趨向,是羣體意識的反映。校園環境對學生的心理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是大力加強校園文化陣地建設,營造濃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多年來,我們充分利用廣播台、校園網、宣傳欄、校刊《心語軒》與《啄玉》等校園文化宣傳陣地進行廣泛的宣傳,各班還利用黑板報,緊扣各時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熱點、難點,積極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二是建立良好的校園人際關係,努力培養廣大學生的學校歸屬感。學校歸屬感是學生對學校的認同和捲入,對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有意義生活的獲得以及生命效能感的增強具有積極作用,工作總結《心語軒年度(上)學期工作總結》。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優化師生關係、學生間的相互關係為基礎,充分發揮心理輔導員、各班班主任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引導作用,積極發揮班集體、宿舍集體、共青團組織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關懷幫扶作用,大力營造良好的校園人際關係,讓廣大學生在校如在家,努力使學校成為廣大學生學習的殿堂、心靈的港灣、成長的樂園。

温馨、和諧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給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幫助學生調適自己心情,對於學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從而大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大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學中的滲透。

教師的教學觀念、思維方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滲透到教育教學中,將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學生髮展是一個很大的促進。我們充分認識到心理教育是每一名教師的責任,要求每一位任課老師探索各科的教學過程和學校心理教育的相互滲透、互相促進的關係,並通過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真正提高各科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一是運用課堂教學評價,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進入課堂、進入老師的視野。二是對班級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評估,提高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和工作力度。

四、打造品牌、拓寬渠道,積極開展師生喜聞樂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1.紮實開展靈活多樣的心理輔導諮詢活動

一是堅持實行輔導員工作制度,心理諮詢輔導員值班時間:週一和週日下午課外活動。

二是採取靈活有效的心理諮詢方式,不僅有個別面詢、團體面詢、電話諮詢,還開設了"心靈驛站"信箱交流、QQ交流、E-mail交流、校園網頁交流等多種靈活有效的方式,充分保護了廣大學生的隱私。

三是實行心理輔導預約制度,心理輔導預約制度是我校紮實開展學生心健輔導工作的一項寶貴經驗和重要舉措,具體做法是:將心理諮詢預約單放在學生隨手可取處,引導學生正確填寫心理諮詢預約單並投入到心理輔導室"心靈驛站"信箱中,在方便學生靈活選擇適合自己的諮詢對象和諮詢方式的同時,也便於輔導教師進行鍼對性準備,從而大大提高了心理輔導效率。

2.廣泛開展心語班會、心理講座、養成教育國旗下講話等心教活動。

一是開展心語主題班會

全校經常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並根據每個年級的學生心理特徵和問題背景,由政教處、心語軒共同制定活動主題。舉辦了一系列諸如:"舍與得"、"青春期的成長與困惑"、"我想對你説"、"我自信、我奮鬥、我成才"、"趕走考試焦慮"、"預防甲流身防更要心防"等一系列師生喜聞樂見的心語班會活動。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在心育主題班會中針對全體學生共性的心理品質,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塑造良好的人格。

二是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幾年來,我校針對學生普通關注的學習和生活問題,聘請理論功底紮實、業務熟練、經驗豐富的教師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如10月份由心語軒導航員張芳吉老師主講的"我的成長之路"。同時,我們也積極邀請縣醫院醫務人員來校舉辦青春期生理衞生知識講座。通過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答疑解惑,有效地緩解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廣大師生對心理健康和生理衞生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瞭解,更有利於學生用積極的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學習與生活。

五、完成前期未盡工作,進行資料蒐集、整理、總結工作。

1.爭取在期末前一週,由喬圓圓等老師為全校學生進行了一場名為《考出一個好心態》的考前心理輔導講座。

2.完成前期未盡工作,進行資料蒐集、整理、總結工作。

總之,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敢於冒險、敢於探索、善於競爭、善於合作、富於創造是21世紀對人才規格的基本要求。這些品質無一不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因此,培養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不僅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今後,我們要繼續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真正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標籤:心語 學期 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