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立體構成》課程學習總結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立體構成》課程學習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立體構成》課程學習總結

《立體構成》課程學習總結1

“心態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高中時代語文老師就經常用這句話教導我們,直到上大學我才對這句話稍有所悟,今天的立體構成作業更讓我深深的進一步體會,既只要我們用好的心態去應對就一定做出好的成績,給以作業高度的重視是最關重要的。

上星期五去燁盛設計公司見習時我就已經有了深深的體會,其實燈具的製造過程和設計與我們的立體構成是直接掛鈎的,從我現在的認識水平上認為立體構成就是設計和製造,有一點的區別就是設計和製造都是我們個人自己完成和我們製作出來的東西並沒有考慮到功能方面。從效果方面,我們如何去作出好的立體構成效果(也即燈具的造型效果),與產品設計相比,我們的立體構成考慮的只是視覺上的一種審美,並不需要考慮功能因素,如果是燈具還必須考慮燈的效果、使用方面,根據燈的效果去選擇適合的材料。從這方面而言,我們的工作量就少了很多,做起來也容易了,所以我相信立體構成是直接為我們以後的設計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下面就説説我做立體構成作業時的一些感想。

立體構成第一節課,由於受到平面構成作業的影響,本人是比較重視這次作業的,當時在老師評講平面構成作業時,我就有深深的體會,此時此刻感到很慚愧,自己的作業跟別人的相比真的有很大的差距,聽到各位同學和老師(主要是受同學們的影響)的評講後,心裏更是愧疚,覺得自己並不是沒有這個實力去做好,而是自己並沒有認真去對待,並沒對作業給以高度的重視,此時就對心態決定一切就開始有了初步的認識。從今天看來,在作業評講上也很明顯的看出來,平時做作業比較認真的同學做出來的作業都是很好的,還可以反面從作業的效果就能看出同學做作業的認真程度,從這就可以反映同學們做作業的心態,有了這些心態後我們還應如何去做立體構成作業呢?我本人覺得這是一個很有學好的問題,必須給以高度關注,本人覺得無論做什麼都必須有一套方法、理論的指導,有了這些可靠性的理論做指導,實踐時不但能高效率、省時省力、還能作出好的成績。在評講課上,老師都説了在做實際作業時先在草圖上構思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個人覺得也是的,這些必須加以吸收。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不做草圖構思的做法,實際上本人就是這樣的,在這我就説説這些做法的感想吧,首先憑着你的想像在頭腦裏樹起一個好的造型,接着就一邊實踐一邊想,有了這個過程,有時在做了一半的時候突然之間就會有一些好的想法,有些意想不到的靈感,就能作出更好的效果,這是很吃驚的,這些做法的優點就是打破草圖構思的思維定勢,為什麼這麼説?因為有了草圖構思你就會按照這個構思去做,有時甚至做出來的效果並沒有你構思的效果那樣好,有時實踐出來的並不是你想要的效果甚至得不到你想要的效果,而一邊思考一邊實踐的做法巧合彌補了這些,所以説它打破了構思這種做法的思維定勢。但也不能否定草圖構思的一些優點,它給實踐帶來的高效率的這些效果是遠遠要勝於後者的,本人覺得如果能結合這兩種方法,做出來的作業的效果就更好的。有了這些方法的指導後,我還應如何接着下一步呢?下面接着介紹。

做這些作業要求學生必須有一個很好的想象力,平時接觸平面的東西比較多,現在真正要接觸立體了,在這我們應該如何去發揮我們潛在的能力,如何去想象和思考?首先我們是不能憑空去想的,懂的'做設計的人都會意識到這點:做設計不能憑空去想象,要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去思考。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網絡、書籍、生活、大自然等方面去獲得一些靈感,只有這些工作都準備好了才能接着下一步。

本人曾説“我的靈感來自於想象”,這裏所説的想象不是憑空去想,、而是有根據的、科學性的去想。有靈感了我們還必須考慮材料的效果,這一步是在考驗我們的審美能力,體現我們的審美觀,這與我們的見識也有着很大的關係,因為材料的選擇、材料之間的搭配及一些色彩之間的選擇、搭配都整體上影響了最終作業的效果,有很好的審美能力的人才能很好的在這些方面做出好的選擇,在前面三個練習中,這些做法感覺跟我們做的平面構成有很多相同之處,幾乎也是表現一種效果,不同的是立體構成的選材、範圍更廣一些,還有不同的就是在平面的基礎上應用了立體。在做前三個作業時本人選擇比較多的材料是吸管,第一個作業的材料是比較厚的白紙,通過這些紙張的摺疊、切割等就可以作出不同的造型。本人做這個作業以切割為主,所以在這方面有些體會,即切割出來的必須時有規律性的,規律中求變化,切割出來的每塊面積不能太大、儘量偏小些,除此之外要儘量充分利用10*10的紙張,既排列密度要大,這樣做出來的效果才會顯的更加飽滿,規律中求變化不會讓效果顯的呆板。同理,通過不同的切割方法做出9張10*10的效果。在第二個作業我選擇的材料是吸管,在這個作業裏我考慮到了色彩之間的搭配,這點很重要,因為吸管有幾種不同的原色,選擇適合的色彩來搭配對作業效果影響很大,除此之外吸管的切割,排列也是很講究的,在這如何去搭配色彩、切割、排序就不一一説了。總而言之,這些都是做立體構成作業必須給以注意的,以後做產品設計時也是很重要的,要給以重視。在做第二個作業時俺無意在底面貼了一層雙面膠,雙面膠和吸管的結合讓作業的效果更加突出,雖然這是我的無意之作,但我相信這無意中存在着某些必然性,X射線也不是在無意之中發現的嗎?從這點上也證明了實踐重要性,有很多的東西必須經過自己的實踐才能體會到。第三個作業裏選擇了九種不同材料做九張10*10的效果,這些製作的方法都是一些切割、排序、選擇的問題了,可以説這個作業是前兩個練習的結合。

後面三個作業的前兩個分別為線材和塊材,這些主要考驗的是我們的想象力和手工能力,即用這些材料去做一些空間造型,這些造型的效果與選材、色彩也是分不開,同時還必須選擇一些比較有新意的造型(這是評分的一個關鍵點),而且要好看,需要綜合性去考慮,之外還要注意手工的問題,這主要工具上的問題,所以要選擇好的工具,一把鋒利的刀很關鍵,因為經常要用它了做切割,做工不能太粗糙,越精細越好(評分關鍵點),在這我要強調的是做這些作業必須要有耐心、毅力。最後一個作業就是綜合性的了,作業者可以隨意選材、想象,儘量發揮你的潛能,總體上來説,我去燁盛見習的一些體會是與立體構成直接掛鈎的,即造型可以是簡單點,但要選擇適當幾種材料,材料種類太多了會顯得繁雜,裝飾性更為重要,因為這必須要符合人的審美、精神上的需要。總的來説,無論多麼簡單的造型,加上一些裝飾性的材料後效果顯都很好,畢竟這是立體構成,但在做產品設計時加上一些裝飾性的東西也能讓產品的檔次更進一層,也即為外觀上的創新。這個作業必須結合適當的材料種類、適當的色彩,這樣最終效果才會更加豐富、飽和。

最後強調下一些技術性上的東西,也就是在做構成作業時選擇黏合劑的問題,也就是502膠水和雙面膠選用的問題,不同的粘合膠用在不同的位置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如果用錯地方這個造型就會不穩固,一段時間後就會散下,所以選用黏合劑時要慎重考慮。

這次作業本人花了不少時間,由於本人是第一次接觸,想的不是很全面,再説時間上的限制,有些作業的效果不是很好,雖然有些作業的效果得到了老師稱讚。總的來説收穫還是挺大的,本人注重的是學習做這些作業的方法、理論知識和審美的提高,不是很重視同學們做出來的效果,本人更偏重產品造型的立體構成作業,因為這直接與我們的專業掛鈎,所以我做的立體構成都便向實用的產品造型。最後一節課是點評課,雖然這門課程很短,只有兩個星期,但學到的卻不少,希望以後有機會多多接觸。

《立體構成》課程學習總結2

《立體構成》是我期待的課程之一,也是我學得有點失落的課程。期待,是因為該課程林穎旭老師上的,她的課可以讓我們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課程比較輕鬆自由,趣味性強。失落,是因為自己沒有好好把握好這門課程,沒有在該課程中主動向老師學習更多的知識。也許是因為自己的學生工作影響到了學習,也許是因為那時候課程都堆積在一起,都在一個勁地趕趕作業,找不到學習《平面構成》那時學得開心,做得踏實的感覺。

雖然學習過程有點被動,但學完《立體構成》後還是有所收穫。我想,立體構成課程主要是鍛鍊我們對立體造型的認識和創造,對材料的瞭解和運用,以及對手工製作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提升。

在學習過程,我體會最深刻的有三點:對材料的瞭解和運用,創作靈感的來源,作品對作者個人特點的反映。

“材料選得好,製作起來就會快很多,而且效果也很容易出來”,老師的話啟示了我。選則容易加工的,自己比較熟悉的材料做起來真的順手很多,而且對於打開創作的思路很有幫助。通過這次課程,我對複印紙和KT板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這兩種材料能夠做出很多的變化,掌握起來不難。我用複印紙切割成大小一樣的等腰直接三角形去做第三個作業(同一種材料的9種不同擺放方法),通過對稱、非對稱、重複、疊加等方式進行彎曲、摺疊和擺放。做了一兩種效果後,思路就不斷地上來了,順利地完成了該部分的作業。

好的材料可以使製作過程事半功倍,同樣,好的方案和想法也可以讓我們快速做出好的效果。這道理我懂,可惜我沒有至始至終把它運用到作業練習上。但在練習過程,我對製作方案的思考,或者説創作靈感的來源,還是有所體會的。我做練習,想方案的時候喜歡從現有的作品中尋找新的思路。做線材作業時,我聯想到我們學校北區大草坪的方形雕塑,由此啟發了我通過線條形式的雕塑感覺來表現空間感。於是我就用KT板裁成長方體的現狀材料,通過彎曲做成連續的多個近似方形的效果。而做第六個作業的時候,我是從色彩出發的,在網上看到有人根據蒙德里安的《紅黃藍相間》做出的“紅黃藍書架”。我又聯想到《設計美學》上的紅藍椅,於是有了把蒙德里安的《紅黃藍相間》立體化的想法。由於時間不夠,我就選了最簡單的《紅黃藍相間》去做。

“每個人的思維都不一樣,做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我有意地去觀察了同學們的作品,以驗證老師的話。結果發現,很多人都在用同一種材料,但真的很少有人會做出同樣效果的作品。而且,把作品的特點和個人特點聯繫起來還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拿畫畫和這次立體構成的作業聯繫起來,平時畫畫畫得很細細心,很精緻的的同學,這次立體構成的作業的手工也是非常精緻的。而那些“豪放派”的同學,手工則顯得粗糙些。對我自己,作品反映出來的就是,在後面綜合性的作業聯繫中,我對複雜形態的把握較差。老師在作業點評時就一針見血地分析出來了。

以上是我學習《立體構成》的所想所悟,基本上反映了我對該課程的學習情況。下面我想向林老師提出一些關於《立體構成》課程的建議,或者説是我對老師和該課程的一些看法。

首先,感謝林老師能相信我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我們,讓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創造能力,營造一種自主、輕鬆、自由的課堂氣氛。

其次,我覺得,如果在每個作業完成之後,做一個點評,同學們可以在聽完點評後有針對性地再做修改,可能會做出更好的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

標籤: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