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教師幫扶學生工作總結範文彙總四篇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幫扶學生工作總結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幫扶學生工作總結範文彙總四篇

教師幫扶學生工作總結 篇1

一年來,在學校領導和同事們的關懷幫助下,我按照“一幫一、一對紅”的活動要求,與xxx,共同探討,悉心教研,使所任學科成績有了很大提高。為使今後的教學工作取得更大進步,現對幫扶工作作一總結。

一、學習課標,明確教學目標。

為了使我的英語教學適應新時期英語教學要求、樹立起新的育人理念,我們倆經常抽休息時間對《英語課程標準》進行了研讀,瞭解了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目的、掌握了此次英語改革的重點、明確了英語課程各級的總目標和各內容的分級目標、理解了英語教學原則、學會了一些科學評價原則等,從而為後面的教學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奠定了的紮實的基礎、保證了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紮實備課,理清教學思路。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我們在備課時做到了以下幾點:

1、課前備課,做到“有備而來”。認真閲讀各種教科參書,既備教材、教法,又備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內容,既要考慮知識的縱向聯繫,又要考慮新知的橫向銜接;既要突出重點,又要突破難點;既要體現出完整的教學過程,又要注意好各環節的過渡自然。並製作了各種有趣的教具,如:單詞卡片、實物、頭飾等教具為課堂教學做好服務。

2、課中備課,靈活安排簡單易操作的遊戲活動。我通過遊戲引入新課教學時,為了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我在實施教學的時候,總是儘量設計一些簡單易操作的遊戲及活動,將教學內容層層鋪開,把枯燥乏味的課堂變為生動有趣“快樂堡”,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玩中獲得新知,通過反覆的趣味操練(如:唱、演、玩、畫、塗色、做手工等形式)來鞏固所學新知。在活動中學生們都樂於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情感態度和興趣,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教學效果良好。

3、課後備課,總結教學經驗。每上完一單元,我們都及時對該單元作出總結和反思,寫出教後感,肯定本節課成功的地方,探討該單元的不足之處,為以後的教學工作打下基礎。

三、認真上課,體現以人為本。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這便要求,英語課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主,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對詞彙、句型的聽説認讀和語言實際運用的能力。為此,我們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做了以下幾點:

1、巧設導入,培養興趣。每節的教學我首先通過做遊戲、唱英語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融洽在學習英語的氛圍內。

2、圖文結合,掌握新知。根據教材“圖文並茂”的特點,充分運用單詞卡片、實物教具、簡筆畫及肢體語言來啟發學生,使學生帶着明確的任務目標,並藉助圖片、動作、表情等手段掌握其義,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獲取新知過程,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遇到難讀的單詞或句子時,我不厭其煩,耐心教導學生認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培養他們認讀的能力。在學習新知的同時,還適時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

3、遊戲活動,鞏固新知。在完成了每節課的新授任務後,抓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遊戲活動將教學內容層層鋪開;為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以簡單易操作的趣味性、多樣化遊戲為主來實施教學,讓學生進行反覆模仿、認讀、玩演、視聽,從而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活動和交流機會,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獲得新知,提高他們語言的運用能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幫扶學生工作總結 篇2

一、指導思想

後進生是相對的;後進生的缺陷是在成長中產生的,是客觀的;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優秀的學生;以寬容和尊重去贏得學生。為了讓每一位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特別是對後進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教育,以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經學校研究決定,在上學期後進生幫扶工作的初有成效的基礎上,本學期繼續在全校教師中廣泛開展“教師幫扶後進生”的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二、後進生轉化工作領導小組

三、我校後進生現狀的分析

後進生是指思想素質低、組織紀律觀念談薄,學習成績差的雙差生。這部分學生在心理上一般存在較強的自卑心理,對自己缺乏信心,在組織紀律方面一般組織紀律觀念談薄,經常違反組織紀律,遭到老師甚至學校的批評,在學習成績方面基礎很差,缺乏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但是他們希望能得到老師的關懷,甚至也希望提高學習成績,但缺乏恆心。這就需要我校全體教職員工要多關心他們,持之以恆的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一)後進生的特點主要表現:

1、自卑感強。後進生由於各方面較差,受到批評多,父母的訓斥、怒罵,同學的諷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師的“另眼相看”,使他們感覺低人一等,進而自暴自棄。

2、逆反心理較強。因為深感別人對自己的輕視,例如:學生認為違反紀律是“勇敢”,向老師反映是“出賣朋友”等,他們在處理同學關係時重感情、講義氣。在日常道德行為上言行不能統一。

3、認識特徵上特別是認識能力低下,對道德、法紀愚昧無知,常常是非常模糊或顛倒,形成錯誤的人生觀。

4、表現學習上,學習水平、能力水平、基礎都比較差,學習習慣及學習心態偏差,普遍缺乏自信心、意志力和成就動機。

(二)學校後進生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1、學生本身素質差,不求上進,覺悟低。

2、家庭的不良影響和社會的不良影響。

3、教師教育不得法,師生關係緊張等造成的惡果。

4、後進生的形成固然與家庭、社會學生等因素有關係,但與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態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關係,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教育才能的基礎在於深信有可能成功

地教育每個兒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女和男女青年,事實上,後進生也有其長處和閃光點,教師應該能夠做好每一個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四、本學期工作目標

1、建立後進生檔案。具體內容包括:主要違紀傾向、學業狀況、家庭情況、興趣愛好、交友狀況等等。

2、提高後進生的思想紀律觀念。

3、培養後進生樹立遠大的理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4、期末各科成績合格率達75%以上。

5、力爭後進生轉化面達到40%。

教師幫扶學生工作總結 篇3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教育教學中心任務,繼續鞏固擴大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促進我校黨員在新形勢下加強作風建設,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以“素質提升、質量突破”為立足點,將黨員的先進性教育活動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建設和諧校園。我校黨總支決定發起黨員教師結對幫扶學困生主題實踐活動,以活動促學習,提高黨組織戰鬥力,體現黨員教師的先進性,增強黨員教師的使命感,全面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純潔性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真正實現辦人民滿意教育過程中的核心保障作用。

  二、活動內容

由於我校生源決定,當前學生中有相當比例的學困生處於思想波動、心理失衡狀態。開展黨員教師幫扶助學主題實踐活動,解決學困生的學習之困、思想之困,提高學困生的學習信心,為學困生搭建進步階梯。為此,全體黨員採取以下措施,真心實意的幫扶“學困生”:

  三、幫扶方案

學困生一直是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難點,是我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點。他們的學習成績薄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組織紀律觀念淡薄,是教育教學工作

中的風險點,直接影響良好校風、班風、學風的形成。為了徹底改變這些學生的學習狀態、思想意識,調整好他們的心態,特制定黨員教師對學困生幫扶方案。

1、確定學困生名單。各班在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幫助下,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課堂表現,慎重確定學困生初步名單。經年級組、教務處、政教處聯合辦公,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形成最終名單上報校黨總支。經學校總支會研究後根據黨員教師任教學科及任教年級的特點,最終確定黨員教師認領學困生的名單。

2、具體幫扶步驟:

(1)經常找學困生談心,從各個方面給予指導,使學困生端正心態,積極應對挑戰。

(2)為學困生制定學習方案,基於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科指導,發掘學困生的潛力和價值,進而逐步提高他們的成績。

(3)對學困生的每一次測試成績都要做給予關注,及時與學生一起分析得失、鼓勵。

(4)及時掌握幫扶過程中學困生出現的問題,及時總結幫困經驗,在適當的支部活動中開展交流活動。

(5)幫扶週期暫定為一個學期,在高二學生學考結束後進行階段總結。

  四、幫扶要求

1、幫扶工作主體是黨員教師,熱忱歡迎並提倡廣大教職工積極參與此項活動,並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2、幫扶工作應保持持續性、穩定性,黨員教師要制定個人的幫扶思路,並一以貫之。

3、幫扶工作要營造良好的氛圍,建立與被幫扶者的融洽關係。在思想上,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及時解決學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問題。

4、幫扶工作要貫穿到整個教育活動之中。在學習上,以人為本,關愛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在生活上,關心愛護學生,促進身心健康,從而使黨員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德智體美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引路人。

教師幫扶學生工作總結 篇4

我鎮是一個農業鎮,經濟基礎薄弱,大批青壯年農民外出打工,致使大批未成年子女留守在家,其中絕大多數被寄託在爺爺奶奶家、外公外婆家,少數寄託在遠親近鄰家。就我們學校而言,共有學生483名,留守學生就有358名,佔學生總數的74%。

面對這一特殊羣體,學校做了一些工作,儘量從學習上關心他們,從生活上關愛他們。

1、從XX年秋季起,辦起了學生食堂,主要解決留守學生的午餐問題。

2、建立了留守學生個人檔案,班主任或任課教師對這些學生傾注了更多的關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他們情感上的缺失,使之得到母愛或父愛。

3、在學生中開展“手拉手、一幫一”活動,使留守學生在享受到大家庭的親情與温暖的同時,與同學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4、開展“當愛心媽媽”活動,全校13名女教師和16名男教師愛人都分別對口幫扶2至3名留守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他們情感上的缺失,使之得到母愛和父愛。

5、父母、孩子間通信——架起一座心靈的橋樑

為了讓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温暖,減少親情缺失,我們經常組織留守兒童給遠在他鄉的父母寫信,通過寫信來彙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表達對父母的理解與問候。信的內容主要包括: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我的一件高興的事,我的進步等。活動前,由班主任向學生講解他們父母在外務工的艱辛,讓他們懂得現在的學習機會來之不易,使他們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在父母背井離鄉、艱辛勞動的條件下努力學習,照顧和關心好在家的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和農活,發揚中華民族勤勞的傳統美德。

我們還和學生家長聯繫,要求家長要多給孩子打電話、寫信,做到一個周打一次電話,半個月寫一次信,通過電波、信件這些媒介,傳達親情,教育孩子。

存在的問題:

1、家庭教育幾乎一片空白。

監護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其本身教育程度有限,還要參加生產勞動,有的要同時監管幾個家庭的孩子,可謂身心疲憊,力不從心,或是俳徊於隔代教育溺愛的誤區。

監護人是其他親屬的,往往“深不是,淺不是”,無從下手,因而只顧吃、穿,而不管學習與思想教育。

2、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脱節。

由於留守學生的父母在外,往往長輩或親屬監管不力,因而這些學生在學校出現問題時,學校難以與家長及時交流溝通,無法形成教育合力。加上現在農村本身就沒有什麼人在家裏,社會教育這個網絡是比較疏漏的,只是學校孤軍奮戰,顯得孤立無援,蒼白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