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國中地理國培學結

參加骨幹教師國培國中地理培訓班的培訓學習,這既是教育發展形勢的新要求,更是對教師提升教學工作能力、提高業務素質、增強工作後勁的關愛和期待。投入到緊張的為期六個月的在職研修階段,在這階時間的學習中使我更新了教育觀念、開闊了教育視野、增長了新知識、提高了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現就自己在崗學習的情況總結如下:

國中地理國培學結

一、培訓計劃貫徹情況

培訓學習回來後,就和地理教研組的老師一起,認真學習國培工作計劃和教務處工作計劃,明確了在崗學習工作的目標和任務,結合本地理組工作的現狀和特點,按照《國中地理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了詳盡的在崗學習計劃。學習中認真遵照教學大綱要求,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根據在崗學習要求,堅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結合,大力推廣素質教育,按時按質地完成了本期的在崗學習工作。

二、把國培精神貫徹到在崗學習工作中

在崗學習工作中,我認真地把國培精神和具體的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有的放矢,有重點有難點,注意地理課內容的調整,教學中注意體現民族特點,充分發揚我國民族、民間優秀的藝術傳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中體現時代精神,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充分利用本地區的地理資源,查找課外的內容,豐富地理教學的內容。注意適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注意循序漸進和趣昧性。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教學內容的選擇注意到聯繫學生生活的實際,按10-20%的課時比例補充鄉土內容,以反映當地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實際。通過地理教學,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與愛好;學習地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初步的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認真完成了在職期間的研修任務培訓學習回來後,我分別於了國培學習的成果,一次是學習情況彙報,務、內容和要求。一次是學習成果情況彙報,讓老師們看了我在國培中的作品和培訓期間完成的作業。主辦了公開教學三次,獨立設計了篇教學反思,每月讀一部教育名著,並撰寫讀後感。並在今年的三月份完成了《國中地理教學實踐設計教學研究方案》的艱鉅任務。四、參加國培的主要收穫1、培訓觸動了自己的思維,逐步更新了自己的教學方法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培訓,我覺得受益頗多。從網上的經驗交流中,我看到了在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教學過程中處理各種問題的方法,感受到了教師們積極創新的意識;從教授的講座中,我領略了地理最前沿的理論,新知識、新技能,進一步更新了我的教育觀念,月24其次,我根據國培要求和學校安排,5個教學案例,堅持每週寫31日向全校教師彙報學到了在2---3

12日和介紹了國培的具體學習任

學習了教學的新理念、完善了我的知識結構。怎樣才能成為研究型的教師,通過本次學習活動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2、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環境觀、資源觀,不斷提高地理素質教育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培訓,我覺得中學地理有關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教學,意在通過學習使學生正確瞭解資源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懂得珍惜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通過人口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的數量和質量都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作用,因此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對於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顯得更加必要,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素質品質,體現地理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價值。

發揮中學地理教育在國民教育中的作用,就是用人地關係協調論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情國策教育,發揮它身有經濟、政治、科學、文化、國防和國際交往價值和公民的素質教育價值,個斷提高國民素質。總之,通過地理教學,使學生懂得資源、環境、人口是人類生存發展必須解決好的問題,達到通過地理教育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的目的。

3、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才能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增加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獨立獲得地理新知識的能力,教師應儘可能地將自己作為學生智慧的引導者。

4、重視地圖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中學地理教材,內有大量的地理圖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讀圖、填圖等提出、分析並解決問題,才能提高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5、聯繫實際、充實內容、服務社會

在進行國情教育的同時,聯繫省情教育,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和親切感,既加強了對我國國情、省情的瞭解,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又可使學生面對現實,解決問題,增強其責任感、緊迫感,樹立遠大志向。

6、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

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多種地理教學方法,包括利用掛圖、板圖、標本、模型、幻燈、投影等方法,將它們有機地運用於教學之中,通過圖、形、聲、色吸引學生,言簡意賅,可極大地活躍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7、學好地理,建設國家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培訓,我覺得地理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等方面有着極為豐富的教育素材。通過教學,可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土地.多樣的氣候,富饒的物產和秀美的山川,培養學生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對比,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行各業迅速發展,經濟建設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成就。正在建設的三峽水電站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電站。新興工業的興起,香港的迴歸.都表明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通過這一系列的教育素材,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報效祖國的情感,提高學生政治思想素質。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小到看圖、辨別方向,大到國土整治、開發、利用和保護生態均具有現實性和實用性。《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必須大力加強。《地理教育國際憲章》強調:地理教育的目的為今日和未來的世界培養活躍而又負責的公民。因此,地理教育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我們深知,安排一次學習研修不容易,安排一次全國的骨幹教師培訓學習更不容易。為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我經常自主到網上查看各種資料,收集各種教學的先進理念和優秀的教學方法。在網上進行教學經驗交流和學術探討,使我成了自覺的學習者、積極的參與者。始終保持着對知識的渴求,對事業的激情,希望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能不斷取得新成績。

擴展閲讀:國培國中地理在崗學結報告

國中地理國培學習心得

廬江縣魏崗學校王澤維

參加骨幹教師國培國中地理培訓班的培訓學習,使我更新了教育觀念、開闊了教育視野、增長了新知識、提高了業務能力和科研能力。現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積極認真參加國培

本期認真學習國培學習計劃和時間安排,明確了在崗學習工作的目標和任務,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現狀和特點,按照《國中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了詳盡的在崗學習計劃。學習中認真聽課、交流和完成作業。根據在崗學習要求,堅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結合,大力推廣素質教育,按時按質地完成了本期的學習工作。

二、把國培精神貫徹到教學工作中

在學習工作中,我認真地把國培精神和具體的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有的放矢,有重點有難點,注意地理課內容的調整,教學中注意體現民族特點,充分發揚我國民族、民間的優秀的藝術傳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中體現時代精神,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充分利用本地區的地理資源,廣泛蒐集,豐富地理教學的內容。注意適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注意循序漸進和趣味性。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教學內容的選擇注意聯繫學生生活的實際,注意聯繫當地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實際。通過地理教學,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與愛好;學習地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初步的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運用地理知識解釋自然現象的能力。

三、參加國培的主要收穫

1、國培學習觸動了自己心靈,更新了教學理念。

通過理論學習與實際教學的結合的,我覺得受益頗多。從網上的經驗交流中,我看到了在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學到了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各種問題的方法,感受到了教師們積極創新的意識;從教授的講座中,我領略了地理最前沿的理論,學習了教學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進一步更新了我的教育觀念,完善了我的知識結構。怎樣才能成為研究型的教師,通過本次學習活動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2、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環境觀、資源觀,可持續發展觀,不斷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培訓,我覺得中學地理有關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教學,意在通過學習使學生正確瞭解資源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懂得珍惜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通過人口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的數量和質量都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作用,因此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對於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顯得更加必要,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素質品質,體現地理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價值。

注重中學地理教育在國民教育中的作用,用人地關係協調理論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情國策教育,使學生明確經濟、政治、科學、文化、國防和國際交往價值和公民的素質教育價值,以提高國民素質。總之,通過地理教學,使學生懂得資源、環境、人口是人類生存發展必須解決好的問題,達到通過地理教育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的目的。

3、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才能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增加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獨立獲得地理知識的能力,教師應儘可能地將自己作為學生智慧的引導者。

4、重視地圖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中學地理教材,內有大量的地理圖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讀圖、填圖等,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指導學生掌握終身學習的基本技能,提高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5、聯繫實際、充實內容、服務社會

在進行國情教育的同時,聯繫省情教育,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和親切感,既加強了對我國國情、省情的瞭解,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養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又可使學生面對現實,解決問題,增強其責任感、緊迫感,樹立遠大志向。

6、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

根據課標和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多種地理教學方法,包括利用掛圖、板圖、標本、模型、幻燈、投影等方法,將它們有機地運用於教學之中,通過圖、形、聲、色等,將靜態、抽象的知識動態的生活化呈現,吸引學生,可極大地活躍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快樂園地。7、學好地理,建設國家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培訓,我覺得地理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等方面有着極為豐富的教育素材。通過教學,可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土地.多樣的氣候,富饒的物產和秀美的山川,培養學生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對比,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行各業迅速發展,經濟建設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成就。表明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通過這一系列的教育素材,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報效祖國的情感,提高學生政治思想素質。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小到看圖、辨別方向,大到國土整治、開發、利用和保護生態均具有現實性和實用性。《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必須大力加強。地理教育的目的為今日和未來的世界培養活躍而又負責的公民。因此,地理教育只能加強,不能削弱。不能因為地理不納入會考就隨便上上。

國培學習使我始終保持着對知識的渴求,對事業的激情,對教學的熱情,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能不斷取得新成績,創造新輝煌。

國中地理國培學結 [篇2]

在這為期兩個月的國中地理網上國培學習中,我認真觀看視頻,認真聽專家講解,認真閲讀文檔,全程參與在線研討與評論,及時反映學習心得。在此過程中,學到了許多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知識,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更新了教育觀念,提高了對地理教育教學的認識,使自己的教學技能和教學理論得到了提升。在這期學習即將結束之際,將學習體會總結如下:

一、全程參與,認真學習

非常重視這次國中地理國培學習機會,自開班學習以來,我堅持做到了全程參與國中地理國培各項學習活動。我陸續參與了《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修訂的背景、指導思想及基本思路、《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修訂解讀、 《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國中地理試題的命制與講評基於新課標的國中地理活動教學的設計》、《基於新課標的國中地理科學探究學習》、《教師職業道德的自我修養》、《教師職業道德解讀與實踐導行》、《微型師德案例》、《新課標下的國中地理教學目標設定》、 《新課標指導下的地理教學行為改進》、《中學教師教學基本功:作業和輔導主題》等視頻學習、文本閲讀、在線研討及評論、完成作業設計、創新設計與修改等各種學習活動。在培訓學習過程中,我認真做到了:視頻資料反覆觀看,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深思理會;文本資料認真閲讀、並整理消化;在線研討與評論及時參與、認真評論,虛心學習;作業認真完成,用心思做、反覆修改。

二、學習要點,受益多多

通過《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修訂的背景、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的專題學習,瞭解《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修訂的背景,知道地理課程標訂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深刻體會課程改革的必然,加深了對新課程性質理解,更新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在這次新課程改革體現出新趨勢:強調在新時代的學生、學科和社會發展對地理課程所提出的新要求。另外新課程對教學目標要求更注重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精神,社會責任和環境倫理觀。這體現了新時代新要求,提高全民的社會責任感和環境觀念,使我們的社會更文明,人民素質更高。

通過《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修訂解讀的專題學習,知道了修訂的主要內容,在前言部分的修訂,明確地理課程性質是是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性質的基礎課程,不僅有區域性和綜合性的特徵,而且還有思想性、生活性和實踐性等特點。深刻理解地理課程基本理念: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重視校內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注重多樣的地理學習方式。瞭解課程設計思路的修訂使其更加精練、緊湊,但基本結構和內容保持不變的。這些將指導我今後的教學活動的思路。

對課標修訂的學習,我瞭解課程目標修訂的內容,在知識與技能目標進行了合併、精簡和調整,使其層次與條理更趨清晰,更加明確與細化,同時部分教學目標降低了教學要求。在過程與方法目標,提出期望學生能夠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善於發現地理問題,收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中,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因地制宜的意識的內容。

在課程內容的修訂上我體會到比舊課程更清晰的把握,那些難以理解,不可操作或難以操作教學活動進行調整或刪除。修訂後的課程內容使教學活動更有可操作性、可行性,降低了活動的難度。同時使教學要求更加具體明確,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減輕學生學習的任務,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通過《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解讀的專題學習,使我對教師職業有了一個全新認識與理解,並對自己的職業和專業進行思考與反思。認為教師專業的發展是高無止境,但是低卻有底線,這底線就是一是尊重學生,學生可以不成才,但是要成人。二是絕不傷害學生,要關愛學生,重視學生,保護學生,要平等對待學生,學生存在差異,信任學生。在專家解讀了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四個基本理念即以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解讀了中學教師專業的三個維度即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理念與師德的內容包括個人修養與行為、對中學生的態度和行為、對職業理解與認識、教育教學態度與行為。專業知識包括學科知識、教育知識、學科教學知識、通識性知識。專業能力包括教學設計、學科教學實施能力、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班級管理與教育活動、多元評價。這一專題的學習對我感受深刻,原來我對教師職業理解只是淺層次的`,僅限於專業技術知識和師德方面,認為把這兩個做好了就是個合格的教師,這專題的學習使我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師專業。

通過《國中地理試題的命題與講評 》專題學習,學習了理試題命題的基本要,對地理試題命題的基本要求充分了解,糾正以往教學中地理試題命題的不足與缺陷。

地理試題命題的基本要是教師在地理命題時首先要依據課標要求;要堅持的主導思想是:體現人文關懷、科學精神和把握地理學科本質;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學習的診斷和發展功能,努力體現“友好度”、“科學性”、“地理味”以及“導向性”。

1、 試題要友好,而不是刁難。新課程倡導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本,試題要符合學生實際。所以教師的命題不能以學生為 “敵 ”,也不能一味地考知識的再現,而是將測試視為促使學生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過程,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以知識的再認、再生為主。

2、試題要科學,要關注社會生活。從命題選材角度看,試卷要和學生的生活、時事焦點、環境保護等方面內容聯繫在一起,在提供一段信息後,考查學生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3、 試卷要有地理味,保證試題的有效性。突出學科特點,就是試題要有“地理味”。一個好的題目,不僅是材料的精妙,也不僅是形式出新,而在於考試中要考察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地理情感和地理思想。

4、試卷要有良好的區分度和導向型。命題者最想達到的兩個目標:一是試卷有非常好的區分功能和基礎檢測功能;二是測試有良好的教學和教育方向的導向。

三、改變觀念,終身學習

通過這次國培學習,在思想認識上、教育教學理論與知識、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都得到了的提高。對教學教育有全新的認識,對教師職業和職業道德行要求有了全新的認識,對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在這次國培改變了、糾正了已往對新課程改革理念不正確認識,加深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使新課程理念得以正確的實施。這次國培給了我一個學習的機會,給了我一個專業成長的平台,給了我對教育事業貢獻的勇氣和信心。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將努力認真學習,提高業務素質,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創新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的教師。

培訓總結

在培訓的過程中,經過專家精闢的講解和同仁的討論,我不僅從理論的高度瞭解到了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也得以從感性上了解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無論從形式還是從內容上都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也有一些感悟。

(一)重新認識教師的角色地位

新課標增強了知識的實用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充分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精神。新課標在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更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並增強了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新課標的內容化繁為簡,化細為粗,為教師教學提供更廣闊的自由度和發揮空間。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要充分發動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實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這種改變要求教師不能再只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肩負起培養人的重任。教師不再是學生的主宰,教師和學生是兩個平等的團體,在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只是激勵人、引導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幫助、輔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潛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指導。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教師是新課改的具體執行者,執行者的意識和素質是很關鍵的,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自覺進行教學反思,發揚繼承優秀的教學傳統,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努力實踐、探索,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新教材中有很多問題探究,要完成問題探究再不能用老一套的教學方式了,在課堂上教師要更多的引導學生參與教師設計的課堂和問題探究中來了,那麼這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在課堂上,你怎樣展開探究的問題?你怎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有效的參與進來?等等問題都是上課之前教師要想好的,一節課就四十分鐘的時間,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多了,老師的講授時間必然減少,在有限的時間內,怎樣讓學生把要掌握的知識學熟學透,這也是老師要思索的。總之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完全不能適應新課改了。所以我們這些老師一定要認真學習新課改的方方面面,結合新課程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專業知識。

(三)改變對學生的評定觀念

新課標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學業成績的評價方式,倡導評價目標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堅持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互評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努力將評價貫穿於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並且新課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評價語言要多樣化,要多用鼓勵式的教學評價語言來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了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這次培訓讓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新課標提出的三維課標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課程結構的調整增加了學生的選擇度,問題探究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對科學的重視。我相信通過我們教師耐心,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很快會適應自己課堂主人的角色

(四)今後的目標

培訓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開端。對於培訓給我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國培”給我補了元氣、添了靈氣、去了嬌氣,煥發出無限生機。通過學習,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是壓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今後我會學以致用,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及時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讓培訓的知識及經驗在教育事業發展中發揚光大。

國中地理國培學結 [篇3]

2012國培學結

究竟怎樣才能完成教師職業道德的修養呢?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教師職業道德自我修養是教師形成良好職業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是教師為適應教育事業的需要,為了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練、自我解剖、自我提高等活動及通過這些活動所達到的職業道德水平的過程。現將“教師職業道德自我修養”專題學習的點滴體會做個小結。

一、明確教師職業道德。高尚的職業道德,這是教師的職業要求和勞動特點所決定的,是教師們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備條件。什麼是教師職業道德呢?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是指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道德品質、行為規範或行為準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道德觀念、情操和行為品質。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的從業之德,是對教師這一行業者的道德要求。現時期我國《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共分為八條: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其內容的核心是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為人師表。 二、加強自律意識。作為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的規範,人民教師在進行職業活動時應遵循的、客觀的、外在的道德要求,這個要求只有在成為了教師個人的、主觀的、內在的道德信念後,才能成為教師個人自覺的行為準則。人們對教師的師德的要求比對其他行業要高得多,這是幾千年的社會歷史形成的,我們要遵循歷史上的好傳統,率先垂範,做到自尊、自重、自愛、自強,增強自律意識。。

三、愛崗敬業。愛崗敬業是調整教師與教師職業之間相互關係的道德規範。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愛崗敬業的基本要求是:熱愛教育、熱愛學校、敬職敬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四、熱愛每位學生。熱愛學生是調整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關係的道德規範。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師生關係的基礎。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熱愛學生的基本要求是: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生動、健康發展。

五、為人師表。為人師表是社會對教師的職業要求,是教育活動對教師個人言行提出的一條重要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因為教師在學校中的特殊地位,使教師在客觀上必然成為學生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頻一笑,都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有的影響甚至是終生的。如果一個教師,他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具有淵博的學識知識,具有謙虛待人的工作作風,對學生的影響是很有益處的;如果一個教師作風正派,光明磊落,同時又能言行一致、平等待人,他就能得到學生的信服,甚至學生畢業多年後都能以教師為榜樣,這樣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

所謂為人師表是指教師要在各方面都應該成為學生和社會上人們效法的表率、榜樣和楷模。為人師表的基本要求是:規範遵守社會公德,衣着整潔得體,語言規範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嚴於律己,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意自省、自察、自糾。為人師表,就是要求每一名教師都應具備高尚的道德、聖潔的操守、健全的人格、博愛的精神;都應以執著的信念、真誠的情感、堅忍的意志、質樸的本色、率真的天性去影響學生;都應是教學的能手、紀律的表率,是學生思想上的指路燈。

總之,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長期、複雜、艱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必須積極投身教育實踐,在實踐中逐步提高教師道德認識,養成規範的師德。

國中地理國培學結 [篇4]

墳理學科是一門系統性、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自然科學,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係,目的是掌握地理環境要素的形成、發展及其變化規律,對人類活動和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為實現人類與環境可持續發展,協調人地關係有着重要的意義。

國中地理課程是由地理基礎知識、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幾部分組成,並附設有鄉土地理(如山東地理)部分內容,是國中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它以地理環境、人地關係和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內容,要求學生學好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發展智力、獲取能力,同時逐漸形成科學的資源觀、環境觀等基本觀點,進而關心謀求人類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培養愛護大自然的情感,用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行動來保護人類共同生存的家園╠地球。

一、如何讀好地理教材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地理?怎樣學好地理?這是我們全體學生在國中學習階段必須認真思考的。

同學們知道,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學好地理可以使我們知道整個地球的面貌,瞭解世界各地自然景觀的差異,瞭解世界各國的民族風情、秀麗河山,幫助大家解決一些難解的自然現象:日月星辰為什麼東昇西落?為什麼有些地方山嶺眾多,有些地方地勢坦蕩?有些地方荒無人煙,而有的地方人口稠密?為什麼南方山青水秀、流水潺潺,而北方山峯雄偉,河流乾涸等。

古代人們形容人的知識廣博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好地理,使我們加深認識家鄉的、祖國的、世界的地理環境發生發展及變化規律,更好地協調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係,有利於人類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

怎樣學好地理?學習好地理的方法很多。通過對學生學習地理的調研,總結出下列步驟可供同學們學習參考:

(一)學習什麼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還是城市分佈的人文地理內容?是區域地理,還是綜合地理?

(二)在什麼地方?就是該區域的地理位置,它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政區位置等,要搞清所學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與聯繫,要充分利用地圖和地球儀,通過讀圖、填圖、繪圖等辦法得到鞏固與提高。

(三)為什麼有這種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要知道某一區域中為什麼有某種地理事物或某種地理現象及其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學習時應認真聽課,特別注意老師的啟發、引導與指導的內容,結合課本“想一想”“讀一讀”“做一做”,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去認真觀察、探索、思考,用發散性思維創新地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繫及規律。

(四)將地理事物的存在和地理現象的發生與人類的活動聯繫在一起進行考查。將地理現象與人類社會實踐聯繫在一起,分析它對人類生活、生產有哪些有利影響,哪些不利影響。

(五)掌握地理事物發生、發展及變化規律,運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好人類同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例如,人類怎樣合理利用各種資源來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怎樣防禦自然災害,減少或免受損失?怎樣保護環境,使人類的生存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學習地理要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閲讀使用繪製地圖、圖表的技能與方法,學會用比較法和綜合分析法理清地理區域的差異性和相關性。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自然和社會地理現象,多動腦去想一想、多動手畫一畫、做一做,多參加地理課外活動,多參與地理研究性學習,多閲讀地理書籍、報刊,多看地理節目,多收集有關地理信息,豐富自己的知識,從而增加自己的才智,使自己對大自然奧祕產生極大興趣。在學中用,用中學,這樣一切地理現象和社會現象將迎刃而解了。

二、運用地圖學習地理

同學們從國小開始,就已瞭解到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圖不但展示了各個區域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而且還能概括地反映出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分佈狀況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因此,不會閲讀地圖是無法學好地理的。那麼應當怎樣閲讀地圖呢?

一般説來,閲讀一幅地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人手。

汾一步,認識地圖。這是閲讀地圖最基本的一步。地理課上老師一定按這樣的步驟教同學們認識地圖:

1,在各種地圖上判斷方向,瞭解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位置。

2.通過對比例尺的運用量算地理事物間的大致直線距離。

3.瞭解各種表示地形的圖,從而推斷地勢的大致起伏狀況和主要地形的特徵及分佈。

4.通過對各種圖例的瞭解,在地圖上認識和查找各種地理事物。

通過以上四點,我們知道“認識地圖”的意思就是要能夠在各種地圖上判方向、量距離、明高低、識事物。這項讀圖基本功希望同學們一定要掌握好。

汾二步,熟悉地圖。在認識地圖的基礎上,同學們就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或自行根據課文有關文字內容對地圖進行有目的的閲讀了。

閲讀地圖時,要儘量將有關的地理事物一一落實在圖上,以便了解和熟悉它們的空間分佈情況。必要時可以用紅藍鉛筆進行描繪。如海岸線描繪成藍色,地區之間的分界線描繪成紅色,山脈走向按文字註記描成紅色等。例如學習我國北方地理時,就可在“我國北方”的地圖上了解以下幾項內容。

1.從多種角度如全國、緯度、海陸、山河、鄰國等,來判斷我國北方所處的位置。

2.主要地形區的分佈和組成。

3.耕地和草原的分佈。

4.主要河流湖泊和水電站。

5.主要礦產分佈。

6.主要工業部門和工業城市。

7.主要鐵路線及港口等。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一一落實和查找,對我國北方就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而不應離開地圖去死記硬背課文中的有關內容。這樣學到的地理知識就容易鞏固。如果同學們能夠和語文課、政治課、歷史課上所學的內容相聯繫,那麼讀地圖的興趣就更濃。

汾三步,分析地圖。這是閲讀地圖的較高要求了。

認識地圖,熟悉地圖,只不過是從外部表面現象上認識地理事物。而分析地圖是要對這些表面現象進行具體分析,以便加深對地理事物的分佈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進一步理解。

例如,結合課文內容閲讀“西亞和北非”圖,可以分析出從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最近水道,從而加深瞭解土耳其海峽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交通要衝,瞭解了蘇伊士運河連結的海洋··一得出本區是聯繫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對“五海、三洲、二洋”之地的戰略地位有了突出的印象。

通過對波斯灣沿岸的石油資源分佈的觀察,會對該地區石油在世界上所處的重要地位有明確的認識。

循着“石油的海上運輸路線”,可以瞭解四個海峽和一條運河在海洋運輸中的重要性。

又如,我們通過文字介紹,知道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工業、金融、商業、對外貿易、科技信息等方面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通過讀圖分析,我們還可以對上海有更深人的瞭解:

.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東部 ,地勢低平,河網密佈。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周圍農業基礎優越。

3.上海瀕海臨江,地處我國“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

紡交匯處,又有腹地廣闊的地理位置優勢,發展了遠洋、沿海、內河、鐵路、公路、航空運輸方式,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20世紀90年代,我國政府向世界宣佈開發、開放浦東(上海市黃浦江以東),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設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經濟的飛騰。同學們,這樣“圖文結合”學習地理,是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呢?如果你查閲歷史書籍,還可以瞭解到古代上海漁民在江中用竹編的“息”捕魚捉蟹,吳淞江下游一帶有“僱讀”之稱,後來“息”演變成“字息”(繁體字),這就是上海簡稱滬的由來。相傳戰國時春申君黃歇疏鑿黃浦江,故又稱“春申江”,上海又有一個別稱“春申”,這就是“申”這個上海別稱的由來。

繁然,以上只是介紹了閲讀地圖的一般方法。各種各樣的地圖包羅萬象,每一種都有一定的閲讀技巧。在有些地圖的下方,還附有讀圖提示和要求,這些往往是讀圖的重點所在,帶有導向性質,千萬不可忽視。閲讀地圖學習地理知識,在於通過了解各種地理事物的分佈,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三、通過實踐活動學習地理

隊漫長的地質時代到未來,從地球到浩瀚的宇宙空間,從國際上的種種新聞到身邊的天氣變化……和地理知識相關的實踐活動太多了。如果同學們能夠利用實踐活動學習地理知識,或者把學到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那麼我們的學習就會更加生動活潑。

墳理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地理課外活動有些可以在校內開展,有些可以在校外開展。地理課外活動的形式有豐富知識性質的,有動手操作性質的;有全體同學參加的,有個別自願參加的;有普及型的,有提高型的。歸納起來,地理課外活動有以下兒種。

(一)觀測預報。主要內容有氣象、物候觀測預報,天文、地震觀測預報,環境觀測預報等。

例如,用家用温度計測量早、午、晚氣温並記錄下來與當日氣温部門發佈的數據對照;還可用地温計觀測地温;用空盒氣壓計觀測氣壓;用小旗、樹枝、炊煙、大樹等搖動狀態估測風力。

時間長了,有了積累,就可以試着做補充天氣預報。還可以觀測星空,認識恆星、行星、星座、彗星;觀測日食、月食等各種天文現象並記錄或拍照。不間斷地觀察井水的情況、動植物的情況,可以發展地震前兆。注意觀察某些敏感花草、樹木的變化,可以發現環境質量狀況的變化等等。

(二)考察旅遊。主要指在老師帶領和指導下進行地理野外考察或旅遊活動。如地貌類型的辨認,地質構造的觀察,礦物和巖石的判斷,土壤植被類型的辨認,河流湖泊的觀察,海岸類型的觀察,名勝古蹟、奇峯異洞的探訪等等。

(三)參觀調查。主要是指對人文、經濟活動的參觀調查。

例如學校組織同學們到工廠、礦山、碼頭、農村、牧區、車站、飛機場、博物館、展覽會進行有目的的參觀活動,以及鄉土地理調查、環境質量調查等等。

(四)製作和操作。主要是鍛鍊我們的動手能力。如製作礦物、土壤、巖石標本;製作地球內部構造模型;製作火山構造和地震構造模型;製作等高線原理教具;製作乒乓球地球儀;製作課堂教學用的投影圖片;利用電腦演示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程序編制和操作等。

(五)閲讀寫作。主要是對地理科普廣播、電視的收聽收看;地理雜誌、書籍的閲讀;地理小論文、地理調查報告的撰寫;地理櫥窗、地理畫廊的佈置;地理黑板報、牆報的編寫設計一等等。

(六)競賽演講。主要包括各種地理知識和地理演示和操作的競賽。如國情知識、環保知識、氣象知識、世界地理知識、鐵路航線知識的競賽活動等。

(七)集會遊戲。如組織地理晚會,表演與地理有關的文娛節目,舉行地理猜謎活動,舉行拼圖遊戲,舉行與地理知識有關的郵票展覽等等。

通過各種有意義的地理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在同學們獨立實踐的過程中,可以達到豐富知識、培養技能、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這樣課堂內外結合,因地制宜地通過實踐活動學習地理,特別有利於我們的全面發展。

國中地理國培學結 [篇5]

地理學科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廣泛,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在國中的學習中打好基礎,使自己的成績提高,但是怎樣有效的學習國中地理學科呢?下面就是學大的專家為大家總結的國中地理學科學習方法總結,希望可以為大家的學習帶來幫助。

一、加強對各類地圖的應用

1、上課前一定要準備好地理課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圖冊。

2、一邊聽課一邊把學習中出現的地理事物在地圖上圈點下來。如:學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麼,地中海在什麼地方?一定要在地圖上找到並落實下來。

3、動手繪製示意圖如西亞石油輸出的路線,同學們可以在一張草紙上繪製出簡單的、相對位置正確的示意圖。這類圖不要求繪製得多麼精準,只要能説明問題就行。

4、複習時應以地圖作為知識載體,常看地圖,多讀地圖。

二、要善於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繫起來。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繫,首先必須問“為什麼?”這樣便會養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例如: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那麼,為什麼乞拉朋齊會成為世界的雨極呢?結合地圖,根據乞拉朋齊所處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的迎風坡,這裏有大量的地形雨,這樣,氣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聯繫起來了。

三、對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點、抓住關鍵。

對地理原理、要領的掌握,並不要求象物理、數學分式、定理那樣精確,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要點便十分容易地理解並把它們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陽光、空氣、水等都是自然資源”這一對自然資源概念的理解。我們應該抓住兩個要點: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業產品。如,汽油,雖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但不是人類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的,它是工業產品。第二,是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沒有利用價值的不是,如沙漠雖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對人類沒有利用價值,也不是自然資源。這樣就可以了。

同學們掌握了國中地理學科學習方法總結,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就可以參考以上的方法進行學習,這樣我們的地理成績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