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精選】中學教學工作總結10篇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有助於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並運用這些規律,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教學工作總結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中學教學工作總結10篇

中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孝心教育與校本課程開發實踐研究科研課題的研究活動,自研究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縣教育局、縣科研所的關心和指導,為把研究工作落到實處,本學期把弟子規納入到了“孝心教育”課堂教學中,現針對一學期的弟子規教學做以下總結:

一、學期初。

根據弟子規全部內容制定了課堂教學計劃及各階段的活動方案,並以每個班級為授課單位,確定每週每班一節課,同時成立了以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科研員為主的備課小組,並承擔課堂教學任務。

二、教學方面。

1、課堂教學中,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

因為弟子規本身就具有韻律性,三字一句,很適合學生的誦讀,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採用對對碰、同學接龍、師生接龍、男女對抗賽等形式進行誦讀教學,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其中所藴含的道理,達到正心正身的教育目的。

2、採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的方法進行輔助教學。

為此每節課我們都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故事、圖片等,來幫助學生在理解所學內容的同時,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生動性,如在教讀“鬥鬧場、絕勿進,邪僻事,絕勿問”時,在大屏幕上播放有關打仗鬥毆、逃課去遊戲廳、網吧等圖片,告戒同學們這樣的場所是不適合我們出入的,它會讓我們染上不健康的壞習慣的。在教讀“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時,利用多媒體播放“漢文帝侍母的故事”引導同學們明白,不論你是什麼樣的身份,在父母面前你都是兒女,你必須無條件的孝敬他們。

3、課堂教學實現理論聯繫實際。

在每節課教學內容的講解後,都設計一個師生自由討論的環節,讓學生聯繫學生活實際進行思考,集中討論所學內容對我們今天學生的思想品質的形成有什麼指導性作用,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認識前人,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去其糟粕,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也達到了對學牛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我們還將弟子規的內容與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聯繫起來教學,讓學生在古聖賢的身上找到今天行為準則的影子,讓學生明白與聖賢結朋友一樣可以修身正德,同時也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有效達成,與新的教育理念相適應。

4、在弟子規課堂教學過程中,每班設立弟子規小助手,在每班選一名代表做教師的助手。

利用上早課前20分鐘組織全體同學朗讀弟子規,晚課後20分鐘背誦弟子規,平時檢查同學們學習掌握弟子規的情況,這幾名小助手工作認真負責,對教學效果的達成起到推動作用。

5、為了配合孝心教育課題研究,結合課堂教學需要,我們精心設計了“孝心教育”記實手冊和孝心日調查表,一冊一表記錄了學生每週弟子規學習的收穫,手冊集學習性,趣味性於一身,也簡單便於學生操作和教師的檢查。

三、開展系列活動方面。

進行弟子規課堂教學,是為了完成“孝心教育”課題研究的需要,最終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目的,因此我們在進行弟子坪課堂教學的同時,設計了弟子規伴我行主題實踐活動,學習弟子規自我感受師生座談會,弟子規知識競賽活動等豐富的系列活動。

1、弟子規伴我行主題實踐活動,我們把課題組成員分成三個組,分別深入到各個班級中,參與主題實踐活動的組織和設計工作,在活動中學生把自己學習弟子規的感悟表達的淋漓盡致,七年一的志書的星期天、七年二的、老師我錯了、八年級的放學後的珊珊這些情景劇都從小事表現出了學習弟子規後學生在思想行為上的變化和進步,特別是八年級同學結合弟子規的學習自編了他們自己的在家弟子規、在校弟子規、交友弟子規、學習弟子規等現代弟子規,其內容包括的層面較廣,思想積極進步,體現了同學們對弟子規的感悟之深,理解之透徹。

2、在學習弟子規自我感悟師生座談會上,師生們分別談f學習弟子規的所得,師生一致認為弟子規讓師生在思想行為上都得了很好的教育,它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事應格守的規範。學生表示,學習弟子規後,同學們的課堂紀律有了明顯的變化,淘氣的學生少了,聽話的孩子多了,原來混亂的課堂秩序不見了,同學之間鬧矛盾的少了,多得是同學間有謙有讓的和諧氣氛,特別是以前不學習的學生開始摸書動筆了,弟子規的學習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個人習慣,與此同時,弟子規也增加了學生的文化內涵和愛國熱情。

3、弟子規知識競賽活動的開展,是對學生掌握弟子規、踐行弟子規的測試,活動按學年分四組,七年一組,七年二組,八年一組,八年二組競賽分筆試和現場競賽兩部分。

筆試部分成績是:七年一組81分;七年二組94分;八年一組76分;八年二組74分,各組的筆試成績將作為現場競賽的基粗。

現場競賽部分我們設計了五個環節,分別從不同層面對學生的學習、掌握、運用等方面進行了測試,通過活動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對弟子規的掌握,運用都很到位,充分的説明了課堂教學的目標的達成,競賽最終以七年二248分;護八年一228分;七年一221分:八年二197分結束,七年二成為本次活動的冠軍。

四、存在的問題。

由於我校是初次開展這樣正式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因此在教學中不可避免的還存在着許多問題。

1、有時為趕進度,課堂內容容量大,學生不能當課消化所學內容,為理解和運用弟子規增加了困難。

2、沒能有效的與更多的學科進行整合,缺少與各學科間的相輔教學,使教學手段顯得比較單一。

3、課堂教學結構的設計缺乏創新,只停留在期初的固定形式中了,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教學質量。

4、各種活動的開展,在組織時經驗不足,使結果顯的不夠完美。

五、下步工作安排。

1、在下學期對八、九年級同學繼續誦讀弟子規內容,鞏固掌握所學內容,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運用弟子規、踐行弟子規、奉行弟子規,使教學環節逐漸完善。

2、對七年級新生開設弟子規課堂教學,因為這些新生在國小期間沒有學習弟子規,在入中學後對其行為習慣須進行養成教育。

中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教學工作按照《前郭縣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點》和教育局相關科室工作計劃以及我校的工作計劃為指導,以抓好常規教學管理為重點,以實施新課程改革為載體,以 “普及、發展、提高”為主要任務,在實踐中探索“三個發展”的有效途徑,逐步實現“抓規範管理,樹行業形象,辦優質教育”的總目標,使更多的學生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

  二、主要任務與目標

1、貫徹實施了《額如鄉中學教學管理常規及評價辦法》,做到常規教學管理規範有序。

2、確保了“教學開放日”、“新世紀師生讀書工程”、“40歲優質課”、“校內優質課”、“課外閲讀與作文教學研討會”等教學活動紮實開展,並收到了實效。

3、保證了實驗課的開出率達到100%。

4、學生年流失率控制在6%以內。

5、進行了近三年專任教師教學成績的數據整理與統計工作,為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依據。

6、九年級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畢業生的合格達到了上級的要求,升入重點高中人數所佔比例名列全縣前茅。

  三、重點工作

(一)端正教育教學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開齊學科,開足課時。上好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上好音樂、體育、美術、勞動技術、衞生、地理、生物等課,保證非考試科目的教學質量。

結合我校我鄉的實際,進一步完善了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制訂教學計劃,開展好課堂教學活動。

(二)加強常規教學管理,落實常規教學基本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修訂和完善《額如鄉中學教學管理常規及評價辦法》,堅持經常,抓好常規教學過程管理。每月進行一次常規工作檢查,並不定期進行抽查。每次檢查後都有分析總結,檢查結果進行了張榜公佈。

1、備課。

個人備課堅持從學生實際、教師自身實際出發,並超前備課一週,製作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設計方案。

學期初和期中進行了兩次集體備課。制定了集體備課計劃,有時間、內容、中心發言人、負責人。

2、上課。

優化課堂教學,深入開展教學實踐研究。堅持以夯實“雙基”為重點,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以調動學生積極有效參與為手段,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

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突出重點,分化難點,完成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按照“國中學方法”的特性分析,交給學生學習方法,提高自我學習能力。

堅決實行執案教學。

3、作業佈置與批改。

強化學生的訓練和輔導。學科任課教師做到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做好當堂訓練、日訓練和單元訓練。教師佈置作業時能因人而異,分層要求,分層評價。學科任課教師每單元能自主命出高質量的基礎訓練和綜合訓練題。批改形式多樣,面批比例佔三分之一以上。

每週的“三清”材料都及時整理保存。

4、課外輔導與活動。

成立了特長生學習小組,制定了特長生培訓計劃。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活動,使特長生得到培養。

成立了興趣小組、藝術社團、文學社團等課外活動組織,定期開展了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特長,張揚學生的個性,豐富學生的生活,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制定了學校和專任教師“培優輔差”計劃,建立學困生成長檔案。建立了任課教師包保學困生制度,實施學困生的考核驗收和提高獎勵機制。

5、學業成績考核考察。

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把平時考核、單元考核、期會考核、期末考核結合起來,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的考核。

做好期中期末片聯考工作,並及時分析總結,客觀查擺問題,不斷改進工作。

(三)認真開展好專項教學活動。

1、在學生中開展課前預習活動,建立“預習問題本”。

2、精心組織“教學開放日(周)”活動,學科全、質量高。

3、繼續開展了“新世紀師生讀書工程”,積極參加了局裏組織的研討活動。

4、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百名新秀”“百名優秀班主任”的評選活動。

5、繼續開展了40週歲以上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

6、開展教學課件製作競賽活動。

7、開展“校內優質課”評選活動。

(四)深入開展教研活動。

繼續開展“小問題,大研究”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校內舉行教研課14節。做到定期、定人、定主題。

開展“校長談課改,教師説課改”活動,學期舉行了兩次業務校長聽課報告會。校長聽課40節,評課10節;業務校長聽課60節,評課20節;主任聽課80節,評課30節。

(五)完善“新老三室”使用制度,保證實驗課開出率。

制定了“新老三室”使用計劃,編制了“實驗安排表”,確定時間、負責人,保證每節實驗課都按計劃準時開出。

  四、其他工作

1、完善《防控學生流失包保責任制》,嚴防學生輟學。在3月份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家訪、宣傳、動員工作。

2、建立了輟學生、流失邊緣生檔案。

3、保證集體遊戲活動每月1次,有規範的實踐記錄和總結。

4、繼續使用好教學問題手冊,並及時做好彙編工作。

5、開展了七年級、八年級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學科競賽活動,本學期進行兩次。

6、改革了競賽和期中、期末考試的考場安排和批卷形式。

中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時光飛逝,轉眼間一學期已經結束,我的教學工作已落下帷幕,這一學期我擔任的是高一年數學的教學工作,由於是新課改,對於我來説是一個新的挑戰,回想半年的工作,感覺有成功也有不足,現本人就從政治思想方面、教育教學方面和工作考勤方面做如下總結: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學期,本人認真學習新課改的教育理論,認真鑽研課標,不斷學習和探索適合自己所教學生的教學方法,本着:“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同時本人積極參加校本培訓,並做了大量的探索與反思。並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以適應教育的發展,時刻以做為一個優秀數學教師應該具備的條件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更好。

二、教育教學方面: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把握住重要的課堂45分鐘。為了上好每一堂課,我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做到全面的備課

新課改使得原來簡單的寫寫教案,列列知識點就算是備課的方法再也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學的要求了,所以我們的備課要認真做到如下三個方面:

⑴、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⑵、備學生: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⑶、備教法: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2、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固然重要,但活躍課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顯得更為重要,所以我努力做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注重層次。

3、注重抓好後進生轉化

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包括輔導學生課業和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本學期在對後進生轉化工作上,注意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先全面瞭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爭取準確的找出導致“差”的原因。並在情感上温暖他們,取得他們的信任。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時,注意陽光語言的使用,使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或自身存在的缺點,通過自身的努力盡快的趕超其他同學

三、工作考勤方面:

本人熱愛自己的事業,從不因為個人的私事耽誤工作的時間。並積極運用有效的工作時間盡力將自己的分內工作做得更好。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對尖子生的培養方面做得還很

不夠,我將在後面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新課改的形式下,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了,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多方面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素質,使自己成為新形式下學生喜愛、家長放心、學校肯定的合格教師。

中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摘 要:基於目前的語文教學現狀和語文教學環境,本課題將語文教學、網絡環境和建構主義這三者結合起來思考,試圖對基於網絡環境的建構主義中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重要特徵和教學模式及其實施方法加以考察、探索,以尋求中學語文教學的改良之策,中學語文結題報告。藉助於調查研究和反思實踐等主要研究方法,課題主持者經過了純粹文本、專題網站、問題驅動、面向探究和發現建構等五個階段的實驗之後,逐步總結提煉出了“三主一體”的自主探究與協作探究相結合的語文教學模式,並呈現了該教學模式的結構特點和關於該模式教學設計的一些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課題實驗者認為學科課程、網絡載體和建構理論三者的有機整合是現代語文教學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未來語文教育的制高點。

關鍵詞:網絡環境 建構主義 中學語文教學

一、課題的提出

1.課題研究的背景

中學語文教學的現狀,有人概括為“教師難教、學生難學、考試難考、成績滑坡”,有人則概括為“重教輕學、重知輕感、重左輕右、重內輕外”,甚至還有更多其他的概括,但不管怎樣的概括,都説明了語文教學中學存在着理念僵化、模式陳舊、效率低下等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我們只有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性質模糊性、週期長時性和內容綜合性等重要特徵,只有正確面對語文學科在當下環境中具備的資源豐富、思想多元、載體紛呈等現代特徵,才能教好語文同時也讓學生學好語文。

隨着信息社會的到來,網絡媒體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人們學習和生活的基本環境,它必然帶來現代語文教育的科技化,這是教育的發展規律。無論是從網絡語文資源的豐富性和網絡語文學習的個性化來看,還是從教學雙方非課堂時間對網絡不自覺的沉迷而帶來的潛在效果看,語文教學已經到了必須正視現代與傳統的境地。但中學語文教學由於種種原因而形成的事實卻是一方面似乎拒絕科技時代的到來,迷信着語文是“覺悟的藝術”的傳統;另一方面是有些人將科技對於語文的作用神化了,以為科技是無所不能的,忽視了人類是思想的動物的基本道理。面對以網絡為代表的高科技而衍生出的兩個極端認識,我們的語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質問和失落。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開始在作為現代科技重要成果的網絡與作為傳承人文精神重要載體的語文之間尋求一種契合,試圖從媒體教育功能的維度去探索運用網絡環境改良中學語文教學之道,

在四年前的課題建構階段,當時的中學語文教學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還剛剛起步,尤其是意識到必須着手進行整合研究的就更少。當時的基本狀況是,對網絡環境、建構主義、研究性學習和語文教學的認識還是基本孤立的,最好的研究者們較多地注意到了三者之間兩兩整合的必要性,取得了一些成績。當時研究的重心有三:一是網絡教學的基本特徵、普遍模式和教學設計等,二是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學習特徵、教學設計和教學模式等,三是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的理論建構與實踐探索。理論建樹上的代表人物分別有祝智庭、何克抗和霍益萍等人。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探索進入到一個階段之後,開始有人將建構主義理論作為這些實踐的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加以闡發,於是三者開始走向融合。問題也是明顯的,那就是學科課程與其它因素整合的具體實踐比較缺乏,理論融合的作用也不甚明瞭,建構主義指導下的網絡語文教學的主要特徵、基本模式和教學設計應當是怎樣的,是否具備其獨特性,對於改進當前語文教學有哪些作用等等,開題報告《中學語文結題報告》。本課題實驗從此出發,尋求整合與創新,試圖獲得有益於當代語文教學的某些策略。

2.課題研究的意義

本課題的研究立足於網絡環境與語文教學的內在聯繫,將網絡引入語文教學,研究信息科學與語文教學的科學耦合,提高語文教學的現代化程度,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建設者;將研究性學習引入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研究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適應終身學習的需要;將建構主義引入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意識和網絡社會的人際交往能力,提升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二、課題基本概念的界定

本課題的研究基於互聯網絡,在課堂教學的同時開展研究性學習,充分體現建構主義理論的自主建構原則。課題實施之前和過程中,我先後界定了本課題的一些基本概念,這樣有利於課題順利而科學地開展。

1.網絡環境

在本課題研究中,網絡環境一方面指構成教學環境有機因素的各種網絡技術,包括網絡自身和以網絡為載體的留言簿、聊天室、BBS、E-mail以及後期興起的BLOG等;另一方面指運用網絡技術營造出來的教學環境或教學賴以開展的背景。網絡環境除了上述技術性和情境性上的意義之外,還具有作為時代文化的背景性意義。形象地説,盛行網絡的技術產生了盛行的網絡文化,網絡環境是網絡時代的空氣。本課題實驗主要依靠因特網和校園網實施教學活動。

2.語文教學

在本課題研究中,“教學”這個概念在教與學兩個主體方面均被賦予新的內涵。其中,“教”不排除教師必須進行的講授行為,但應當更多地理解為教師的指導和參與;“學”也不排除學生必須接受的基本灌輸,但應當更多地理解為學生的自學與研究。這種語文教學更多地以師生、生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和共同探索的狀態呈現出來,而且始終受制於網絡環境。

3.網絡課堂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課堂”是師生雙方的主要活動陣地,一般指教室;在本課題研究中,“課堂”的外延擴大了,內涵也有變化,它是運用網絡環境開展教學的時間與空間的總和。一般情況下,這個“課堂”是在網絡教室或電子閲覽室,甚至可以説就在網絡上,在某一個專題網站或者BBS上,即所謂“網絡課堂”。實際的課堂建在網絡上,網絡中有虛擬的課堂,這是網絡課堂的兩重含義。

4.語文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指的是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的跨學科或跨領域的綜合性的學習方式,而語文研究性學習既有課題研究為載體的學習方式,也有作品學習過程的研究式學習,也就是説它既有“求真”式探究、“尋疑”式探究,也有重在語感的培養和積澱的“品味”式探究。作為課堂學習的語文研究性學習有三個特性:主體性、研發式、全員性。即,學生主動探究,積極求知;以研究發現為主要學習方式,通過研究發現規律技巧,課文和社會都是研究的對象;面向全體學生,全員參與,但學習的內容會有個性化的差異。本課題重在探究從教材出發的語文研究性學習,而且是在建構主義思想指導下以網絡為主要教學環境的語文活動。

5.“虛實相融”的學習環境

這裏的“虛”是相對於“實”而言的。“實”指的是面對面的交流,“虛”指的是互聯網構成的虛擬的學習環境。“虛實相融”的學習環境有着物理性和人文性的特點。物理性體現在需要通過一定的電訊技術經由互聯網連接到世界各地學習資源的計算機設備;學習者通過這些設備查詢有關資料、與其他人士進行交流。人文性體現在教師科學地組織各類信息,使其轉化為有效的語文學習的資源,並通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策略,促進學生髮展。本課題研究基於網絡環境的語文教學活動,但不排除網絡應用過程中或教學過程中的人際交往所處的真實環境。很多教學活動是在網絡環境與真實環境中同時進行的。

廣義地看,凡是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了網絡技術的語文教學活動均可稱之為“基於網絡環境的中學語文教學”,無論是通過網頁發佈教學內容,通過電子郵件與學生交流,通過網絡傳遞視頻信息,將一堂講授型的課共享給另外一個課堂的樣式,還是基於網絡信息資源的信息加工樣式,或者基於網絡應用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等等都屬於“基於網絡環境的中學語文教學”。

總之,網絡環境下的建構主義中學語文教學的研究,首先是將建構主義理論引入語文學科教學之中的實驗研究,其次是實驗這種語文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在網絡環境中滲透與開展的可能性。它是一個理論探索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實驗課題。換句話説,這是探索學習環境與資源對於以人為中心、以個性發展為目標的語文教學的影響與作用的一個實驗。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與條件分析

1.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作為一種新的認知理論,建構主義認為人的認識不是來源於現實本身,而是來源於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和教學觀是本課題的主要理論支撐。建構主義認為任何知識都是個人經驗的合理化,教學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允許建構的多元創造,注重學習的互動方式。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環境有與其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如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和隨機進入教學等,與傳統語文教學的體悟式、講授式、品讀式有很大不同。可以説,建構主義教育理論有助於語文教學的“撥亂反正”。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營造儘可能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情景,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價值觀、態度和情感等因素,發揮其在學習中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在探索和協調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建構語文知識和形成語文素養的目的。

2.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從語文教學的發展看,信息社會中網絡作為最有活力和價值的媒體必然滲透到教育領域,有活力的語文教學不僅無法拒絕這個媒體而且必然要走這條現代化發展之路。從學習方式的變化看,研究性學習帶來的諸多問題是教師和圖書館無力解決的,讓學生到更廣闊的世界去探尋答案是教學趨勢,這是實際需要。從實驗硬件的配備看,我校有運行良好的校園網和多媒體教室,並與互聯網接駁,局域網和廣域網的硬、軟件環境都隨科技發展而不斷升級更新,能保證發展的平行軌道上。從自身實踐的情況看,課題主持者的教學能力強,使用現代媒體意識強,對相關理論理解較好,在申報課題前已經較多地開始這方面的探索,一些研究成果已見諸多家學術刊物,曾向全國同行成功開過本課題展示課。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1.課題研究目標

(1)網絡環境和建構主義對於中學語文教學的作用

(2)網絡環境下建構主義中學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及其實踐

2.課題研究內容

(1)網絡環境適應於中學語文教學的功能呈現與特徵剖析

(2)網絡環境下建構主義中學語文教學的一般原則與基本特徵

(3)網絡環境下建構主義中學語文教學的基本模式與教學方法

(4)如何在網絡環境下開展建構主義的閲讀與寫作教學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為了解決傳統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問題,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和網絡運作原理組織有計劃的教育實踐,不斷加強網絡環境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滲透,試圖以此改變語文教學的現狀,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整個課題研究之中,我的基本思路可作如下表述:用已有的理論去觀照教學實踐,建構實驗方案,探索內在規律,然後形成理性認識或學科內理論,再驗諸實踐,指導實踐。具體説來,我主要運用了調查研究法、反思實踐法和文獻研究法等幾種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

課題實驗的初始階段,主要採用調查研究法。調查主要指向如下三個方面:學習者狀況調查——目前語文學習的基本手段與載體,學習的基本方式和效率,尤其側重於利用網絡環境開展學習的現狀與效果的調查。教學者情況調查——目前語文教學的基本手段與載體,教學的基本模式與效率,尤其側重於教學弊端、改進設想和措施運用等情況調查。基於網絡環境語文教學革新的可能性與必要性調查——學校網絡的建設與運用環境,教師對於網絡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掌握程度,學生及學生家長對於常規教學中網絡介入的接受態度調查。在調查研究之中,注意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靈活採用相應的調查方式調查分析。由於實驗對象是主持者自己的兩個班級,所以開展個別訪談的條件比較好,不僅可以隨時進行,而且訪談人數隨需而定,也容易獲取真實情況,;對同事、家長進行整理提供談的同時往往還兼以問卷法。為了比較全面、深入瞭解本課題開展時的現狀與基礎,在實驗範圍之內進行問卷調查是一個比較可行的辦法。本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教學實驗提供改進策略的基礎,現狀分析只是手段。在本課題結題階段,將最初的調查與中國傳媒進行的最新網絡閲讀調查分析進行了比較,某種意義上説明了本課題的實驗意義和價值。調查研究之後,必須對所掌握的一手資料進行詳盡細微的分析,從而確定整個實驗的具體實施方案(實際操作方案)。在試驗過程中,每一個子課題或相對獨立的試驗階段都必須認真貫徹這一研究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下一步研究的順利開展。

2.反思實踐法

反思實踐法是在行動研究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研究方法。在本課題研究中,我採用反思實踐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據課題需要確定子課題、形成假設,建構研究方案,從學情和理論等方面深入理解做好預案,嚴謹細緻地開展課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依據反饋的信息進行反思調節,通過實證和思辨同步進行以達到適度的理論概括和用理論改進實際工作的雙重目的。反思實驗法的方案和假設來自教育實際,又在實踐中經過檢驗和完善,再用來指導教育研究和實際工作。反思實踐法的起點是對教育實踐的調查和總結,在有關理論指導下建構理論框架,然後在實施中進行評價和反思調節,完善研究的理論和方案,再進一步實踐和反思,整個研究是循環式螺旋上升的過程。每一個循環圈包括四個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環節:建構、實施、評價和反思。“反思”這一環節主要是對計劃實施和研究過程中的各種現象進行分析,根據反饋信息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它包括研究人員、實驗教師及共同反思等三個層次。研究人員的反思所追求的是發現問題和一般的結論,在必要時對研究方案作出調整、修改。而實驗教師反思是反省自身行為與設計要求的.差距,使自己的經驗進一步重構,追求的是教育活動的合理化、理論化。在反思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深入思考後再開始新一輪研究。所以反思是一個循環圈的結束,又是新循環圈的開始,處於中介狀態。這個課題中,我既是研究人員又是實驗教師,所以理性思考和實際反思操作都由自己承擔,雖然對自己理論儲備和反思歸因上的要求更高了,但是減少了兩級層次中人員溝通可能帶來的誤讀,利於課題順利迅速的開展。

3.文獻研究法

在我進行本課題研究之初和研究過程中,理論界基於網絡應用的教學思想、教學策略、教學設計和教學評價等等都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研究成果。同樣的,理論界基於建構主義思想的教學思考與實踐也已經積累了很寶貴的經驗。面對這些文獻資料,我認真學習,細緻分析,在理清基本理論和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梳理出了一些對於本課題而言是有價值的、可供課題研究參考的意見。但是,我也發現直接將這兩者與中學語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尤其是與語文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進行的思考與探索還不十分充分,於是我就着手將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和主要存在問題,加以進一步梳理,首先在文獻資料方面進行研究,尋找可資課題研究的規律性和指導性的東西。我利用文獻研究法,將搜尋掌握的多達上百篇的資料整理成網絡與教育理論、網絡與建構主義、網絡與研究性學習、網絡與語文教學、網絡與閲讀教學和網絡與寫作教學等多個專題,一方面做文獻綜述的研究,一方面做主題提煉和尋求依據的研究工作,為本課題的順利開展做了充分的理論儲備和前期準備工作,從中也獲得了一些直接有益於本課題開展的寶貴財富。

六、課題研究的實踐與探索——以網絡閲讀教學為例

在研究性學習剛剛被作為一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時候,我在自己的摸索中發現,它所追求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理想境界正是建構主義學習觀的基本內涵或者基本理念。由於當時自己對於互聯網的興趣正與日俱增,於是很自然的將互聯網的種種好處與建構主義學習、研究性學習接合起來思考,我發現它們三者之間的契合實乃天成。在我的思考與實踐中,建構主義理論與互聯網便有機結合起來,其結果就是在基於建構主義理論的學習環境中,互聯網成為學生探索、體驗、建構、交談以及思考的工具,他們能夠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在與外界信息交互的過程中建構出新的知識。下面將以閲讀教學為例談談課題的開展及反思實踐的探索過程。這個探索過程中的實驗研究對象為20xx年入學的高二(9)班學生和20xx年入學的高一(13)班學生。實驗在兩屆學生當中持續,中間有一個融合過渡的階段,其中第二屆學生進入持續階段之前的一段受培訓過程略去,只陳述關於探索發展的這條線索。

閲讀是人類帶有普遍意義的行為。閲讀活動是讀者與文本的對話和交流。胡塞爾現象學後期所大力倡導的“主體間性”理論,強調人與文本是一種互為主體,互相解釋,互相溝通的關係。在閲讀活動中,文本溝通了閲讀主體和創作主體,進而在兩個“主體”間產生心靈的碰撞與靈魂的問答。在網絡文化衝擊下,作為人類社會傳統教育三大基石之一的閲讀正在發生着“一場強大的裂變”!網絡文化語境中的閲讀不僅對傳統的文本閲讀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而且使長期困擾於“費時低效”的課堂閲讀教學又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基於網絡的文本閲讀的閲讀過程的互動性、閲讀環境的開放性和閲讀內容的豐富性以及網絡閲讀強大的即時雙向交互功能形成了網絡閲讀消費與生產的共時性特徵。

基於文本的網絡閲讀教學階段。這個階段筆者常常將自己網上閲讀過程中發現的精品資源推薦給學生,並組織學生上網瀏覽。這些精品資源主要是網絡文學、經典作品的網上評論和具有時尚或時事性質的文字等內容。在筆者的個人主頁上還保留了第一批實驗對象閲讀篇目的某些痕跡(參見個人主頁頁面),只是這兩個表格中的有關篇目是後來組織研究性,學習時根據需要重新編輯過的。因為當初本地互聯網業務尚處於起步階段,校園網始有雛型,家長和學校對學生接觸互聯網還持有觀望態度,所以當初的主要意圖在於激發學生對於網絡的熱情和對網絡資源的接受心理,使他們認識到世界在網絡裏成為一個可視的小小的村落,這個村落裏可謂應有盡有琳琅滿目。尤其是網絡文學的廣泛閲讀,使得當時的實驗對象幾乎熟知網上所有的知名寫手及其作品,他們在同齡人當中甚至產生了一種擁有非凡閲讀經驗的優越感。他們非常喜歡上這樣的網絡閲讀課。

對這個階段的反思主要集中在這樣幾個方面:網絡閲讀是不是必要的閲讀形式,傳統平面媒體閲讀是否需要網絡閲讀的補充,網絡閲讀與傳統閲讀方式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係;怎樣的網絡閲讀才是積極高效的,語文教學需要怎樣的網絡閲讀,網絡閲讀如何有效介入傳統語文教學而不流於形式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筆者開始將研究性學習引入到網絡閲讀中,試圖提高網絡的利用效率和語文教學的效率。

基於專題網站的網絡閲讀教學階段。這是網絡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初期,筆者對網絡應用教學的理解還是比較機械和偏至的,主要體現是將網絡作為傳統語文教學的轉換平台,進行資料搬家,本應寫在教案簿子上的顯示到了電腦屏幕上,本應消化吸收的搜索到的網絡資源也被簡單整合之後掛在一個課題之下。這樣一個簡單意義上的專題學習網站也就誕生了,因為這個集中了同一課題資源的WEB綜合體上還鏈接了基於校園網和互聯網的兩個BBS供學生討論問題。教學清代散文《五人墓碑記》(參見個人主頁)等篇目時,筆者就是採用了這樣的網絡教學方式。彼時彼刻筆者曾天真地認為這些東西放到網上去了學生就可以進行自主學習了。事實上筆者並沒有將它作為資源供學生研討,而是將它當作授課的腳本了。筆者非但沒有覺得省力,反覺得花去了若干倍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學生的學習氛圍與學習效果並不比傳統課堂教學來得更好,有些學生明顯失去思考的動力、學習的壓力和受到激勵的活力了。

中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5

章鎮鎮中學校體育工作在市教體委的領導,校長室的總體佈置下,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正確方向,明確全民健身計劃,在搞好學校體育工作的同時,緊緊圍繞教育的實施,全神貫注抓好課堂教學,業餘訓練,使我校體育工作得到長足的發展,豐富了校園生活,增強了師生的身體素質,健全了學校體育教學制度。

1、校領導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為提高我校的知名度,教學分層次,抓特色,努力探索教育教學經驗。並能從有限的資金中撥出一定的經費,投入到學校的體育設施中,添置了一大批業訓器材。

2、學校每學期都有工作計劃,具有輕重、主次之分,安排到人,分管到位,並切實實施。有效地組織了校第十屆田徑運動會,每月一 次的小型體育活動開展的順利而又正常。

3、體育教師具有較強的事業性,現有三位專職體育教師,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上進性強,工作踏實務實,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質的發展,編寫的教案清楚、完整,上課規範、認真,嚴格執行教育常規。

4、認真帶好學校的三支訓練隊——田徑隊、柔道隊和拳擊隊,訓練刻苦,開拓進取,訓練時間、質量保證。同時積極備戰各級比賽,在本市及紹興市的比賽中均取得較好成績。

5、三位體育教師積極撰寫各類教學論文,兩人兩篇在本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

6、認真組織和管理學校的兩課兩操,工作落實,職責到人。制定詳細的考核評比制度,並落實檢查、考核。

總之,我校的體育工作向着規範化、制度化、計劃化的方向發展。介理也存在着不足之處:體育教師的業訓水平還有待提高;學校的活動開展還欠豐富;教師的業務鑽研時間不夠多。這些都將在以後的工作中逐漸改進和提高。

章鎮鎮中

20xx年六

中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6

我們七年級年級數學備課組在成立之際就面臨着xx區課程改革這股洪流。看到新教材,發現變化很大:全書以問題為中心,內容靈活多樣,沒有以往的正負數、絕對值等傳統內容,每天研究的是如何科學地設計餐廳、怎樣合理地用藥、如何比較商場的各種促銷策略等等,具有很大的開放性。課改成敗,繫於教師。此次新課程實驗,不僅僅是驗證課程標準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鍛造一支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師隊伍。下面就本人的教學情況作工作總結如下:

因此,整個實驗過程不是教師按照專家設計的圖紙進行施工的過程,而是一個開放的、民主的、科學的探索過程,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到底怎麼改,沒有現成的答案,要靠我們教師在實踐中摸索解決。新的數學課程把我們領進了一片廣闊天地,如何儘快地轉變教育觀念,適應嶄新的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成了我們工作的重點。在學校領導們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七年級數學備課組跌跌撞撞一路走來,不覺已經一年了,期間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吸取了很多的教訓。每個人都學習了,也成長了。

一、重視教學交流

一方面加強集體備課,一方面開拓校外交流。

抓好集體備課,實現學科備課組腦力資源的共享,既是提高備課

水平、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又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在組內,我們一是做到課前討論交流,二是做到課後反思小結。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探索適應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就成為教研活動的總目標。我們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碰頭説一説自己的教學進度,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拿出教材提出自己在備課中想到的好點子以及遇到的問題;在教學中,怎樣處理好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關係……

好方法大家資源共享,難題困難大家一起解決。每個人上完課後都會找機會談談自己這節課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們有沒有什麼特別好或不好的反應;出現了哪些新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大家再商量着還有沒有更好的講解方式,以便讓還沒上這課的其他老師能吸取經驗,更好地把握教材,這是我們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碰到特別難以把握的問題,我們會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們請教。有時設想的教學方法和現實的教學效果會有很大差異,這時我們會做一下教學實驗,就是大家討論一種認為比較可行的教學方式在某個班試講一次,上學期“變速自行車的學問”這一節課,大家在課前討論時都覺得這課很難上,什麼飛輪、鏈輪啊一些專有名詞我們先推了一輛自行車研究了一下,還是覺得怕學生不好理解,這時我們就集體備課由我先在四班試講,其他成員在後面聽,然後綜合學生們的反應、授課老師的自我評課、聽課老師們的意見再加以完善,其他老師再上時,爭取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這樣的教學實驗我們做的很多,效果還不錯,大家都覺得收益非淺。

在校外我們也不放過任何一次教研活動的機會,特別是聽、評公開課這樣的機會。我們還與其他學校保持着教研交流。我們和武珞路中學、東亭學校、二十五中的數學備課組長建立了聯繫,方便大家有問題一起研究。特別是在期終複習時,我們交流得更加頻繁。外還利用同學、朋友的關係經常與潭秋中學、糧道街中學、四十五中、白沙洲中學、張家灣中學的同頭數學老師進行討論交流,交換備課資料。經過交流很容易發現我們的差距,從而儘快地彌補我們疏忽的東西;經過交流也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在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完成了本學期的工作。回顧這一學期,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做一個工作總結,藉以促進提高。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

“學海無涯,教無止境”,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來我都積極學習。本學期,結合第八次課程改革,確立的學習重點是新課程標準及相關理論。一學期來,我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新課程培訓及各類學習講座。另外,我還利用書籍、網絡認真學習了美術新課程標準、藝術教育新課程標準,以及相關的文章如《教育的轉型與教師角色的轉換》、《教師怎樣與新課程同行》等。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讓自己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隨着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斷學習。平時有機會還通過技能培訓、外出聽課、開課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不斷進步。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二、求實創新,認真開展教學、教研工作

教育教學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本學期,我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美術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我任教四年級的美術課和一年級3個班的書法課,共計19節課,另外還有4節美術選修課,課時量比較大。在日常教學中,我堅持切實做好課堂教學“五認真”。課前認真作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案,並結合各班的實際,靈活上好每一堂課,儘可能做到堂內容當堂完成,課後仔細批改學生作業,不同類型的課,不同年級採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學生對美術更有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

另外,授課後根據得失及時寫些教後感、教學反思,從短短几句到長長一篇不等,目的是為以後的教學積累經驗。同時,我還積極和班主任進行溝通,瞭解學生,改進教法,突破學法。針對舊教材內容陳舊、單一、脱離學生實際問題,我積極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設計,設計了“神奇的鞋子(設計發明課)”、“我的椅子(寫生課)”、“神奇的椅子(設計課)”、“美麗的門簾(易拉罐製作)”等課,着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對於我負責的美術選修課的教學,我採用系統性、階段性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使每堂課都能讓學生有收穫。總之,不管在課堂教學,還是在選修課教學中,我都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標,力求讓美術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勞任怨,完成學校其他工作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比較大型的文藝表演活動,“英語周活動”,大型“英語劇”表演,“國小部師生手工製作發明展覽”等等;同時還有許多的宣傳海報、展覽櫥窗、各科的課件製作等任務。其中不僅涉及到很多的美術宣傳工作,有的更是需要我們全程積極參與創作作品。對於學校佈置下來的每一項任務,我都能以我最大的熱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夠做到“任勞任怨、優質高效”。

本學期我們按照學校工作計劃、本班期初制定的班級工作計劃,並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體如下:

一、統一思想,形成合力

學生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師去陶冶,良好的年班級氣主要靠教師去營造。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在思想品質方面要做好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響教育學生。首先,我凡事身體力行,表裏如一,言行一致,各方面儘量起模範帶頭作用。其次,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要求,根據每一位學生的能力、興趣等,儘可能地創造條件,發揮每位學生的聰明才智。再次,工作上的決策,通過各種民主方式,請教師參與,徵求教師的建議和意見,努力創建寬鬆和諧的工作環境,讓教師充分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從而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上做法,使全班級同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成為一個有堅強戰鬥力的戰鬥集體。

二、嚴而有度、愛而不溺

我在班級管理中始終遵循“嚴中要愛,愛中要嚴”的原則,沒有對學生真誠的愛,而一味的嚴格要求或者不嚴格要求,而一味的溺愛,只能導致學生走向極端。嚴是指在學習方面嚴格要求學生,愛是指在生活方面關心愛護學生,當然在嚴與愛中愛要領現,如果平時對學生愛字當頭,變師生關係為平等的朋友關係,學生被愛就會變的自尊起來,這樣遇到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堅持早到遲走,天氣冷了,提前叫他們加衣服,給他們倒上一杯熱水。在每節課前都要到班級看一看,放學了,跟他談一談。事情雖小,但同學們卻感受到了的關懷。隨着對學生家庭不斷深入瞭解,我發現我班離異,單親家庭教多(共有5名),對於這些學生,我會常常找他們談心,問問生活中的寒暖,時常鼓勵他們,在他們過生日時悄悄地送上一件小禮物。有學生在週記中寫到:我還是第1次收到老師的禮物,真是太意外了,我一定要為您爭口氣!為班級爭光!我想如果是幾塊錢的禮物能激發起他們的學習動力, 我們也何樂而不為呢?平時,我還時時處處、方方面面關心愛護學生,時時嚴格要求學生,無論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還是與學生談心、家訪我盡力做到用詞貼切,話語中肯,詞懇意深,字字句句都沁透着老師的拳拳愛心,點點深情。這樣,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啟迪,激起學生心靈深處的浪花,從而懂得愛別人,產生學習的內趨力,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確立以教學質量為工作中心的共識。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力。本學期初即明確本學期的工作重心是:補缺補漏,均衡各科發展。目前我班有43名學生。女生共有23人,男生20人。男生偏少。部分女生學習理科信心不足,為此,我和各科老師一起鼓勵他們只要認真就能學好。在每次雙週清考試後我都逐個找他們談心,分析原因我經常瞭解學生學習各學科的情況,通過談話來了解情況,掌握新動向,研究新問題,制定新方案,拿出新辦法,及時有效地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力爭教育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成績都能不斷地更上一層樓。

四、面向全體學生,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家校共教”體系。

在學生的管理教育方面,繼續努力探索新時期青少年的教育教學方式,積極探索和實踐“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本學期我們充分利用好“家校通”時刻和家長保持聯繫,經常找學生家長溝通,交換了解他們的在校,在家學習情況,不斷鼓勵學生進步。

但我們還應該清楚地看到我班還存許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和各科老師一起採取積極措施加以改正,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中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7

以學生“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和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為目標是本次課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指導為輔助;讓學生在練習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經驗;這樣一來學生既體會到了成功的樂趣和掌握了技能,同時也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教材與學情分析

從教材來看,快速跑和素質是教材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是比較枯燥和比較累的;在教材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增進學生身體健康促進全民族素質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對快速跑非常熟悉,從國小到中學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經常用到比如:在做遊戲時、在追逐嬉戲時。正因為這樣學生在快速跑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方法和姿勢,而且這些習慣動作已經形成了動力定型很難改過來。在學生這些習慣動作中往往又是不合理的,不知道怎麼發力跑動的姿勢和擺臂都不正確;對起跑的理解和重視不夠;對衝刺的理解不夠徹底,往往在衝過終點前就會減速等等。

  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在準備部分主要是通過一些簡單的活動使學生的身體熱起來,提高機體的興奮性降低肌肉的粘滯性為後面的教學提供身體準備。基本部分有兩個方面,一是快速跑,二是素質練習。快速跑分三塊,起跑、途中跑(主要是手臂的擺動)和衝刺。在起跑教學時我用彈簧壓縮實驗來引入在起跑時怎麼才能獲得的勢能(也就是的蹬地力)。通過與學生的分析和討論使學生總結出答案,再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答案去實踐和體會。對於手臂擺動重要性我通過一個遊戲來實現,就是體驗“殘疾”。在沒有手是情況下以最快速度進行30米的折返跑,然後談談感受從而得出手臂的作用(保持平衡和加速)和重要性。快速跑採用比賽的形式進行,這樣即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又可以增加學生的積極性。

  課後總結

在整個教學中始終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總結,然後得出答案。整堂課始終保持一種輕鬆活潑的氣氛和平等的地位,真正做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的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的灌輸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分析總結最後得出結論。在組織上更加民主開放,手段更加多樣,並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也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隊伍的組織與調動上,在遊戲的組織與管理上都存在着許多不足,這也是我今後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嚮導師學習使我的工作和業務水平更上一個台階。

中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8

根據課題總體研究方案,這學期我們確定研究重點是“如何創設真實有效的語文學習情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我們在實驗中探索,在實踐中提高,初步形成了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相促進,自主鑽研與合作探究相滲透的教育模式。我們課題組的成員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線,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新的課程改革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熱情。

新課標中強調“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自主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在師生和生生之間平等、融洽、和諧的對話交流過程中進行生動活潑的學習。課堂教學始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語文閲讀教學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為要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有教師從傳統的一言堂的角色中解脱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引導着、奔着這樣的目標,我們才能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從備課開始就有的放矢地進行研究,才能更好地服務於學生,!

  二、尊重學生個體意識,發揮主體作用。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們語文教師轉變了角色,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行為,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點撥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好幫手”,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服務者。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時間,充分質疑解疑的時間,充分討論發言的時間,充分讀書的時間。正視學生的多元化發展,迴歸學生的現實生活,構建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從學習的“配角”轉變為學習的“主角”。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適時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引導探究學習,張揚個性意識。

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素質教育的着眼點和着力點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探究性學習的主要目的不是簡單接受已有的知識,而是讓學生主動進入探索知識的過程。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創設一種有助於探索研究的開放的情境和途徑,使學生圍繞某一主題主動地搜索信息,處理信息,並應用已有知識創新信息。探究性學習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符合他們身心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探索活動中,學生往往都興趣盎然,情緒高漲,接受知識,運用知識和創新知識的效率也隨之提高。這種學習方式在未來的長期的學習過程中應積極倡導。

總之,自課題研究以來,呈現出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學生自主閲讀的習慣逐漸形成良好的氣候,語文課堂內外充滿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學生樂於探究、積極創新的意識不斷在養成,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感受到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提高,綜合素質在不斷增強,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xx

20xx年8月20日

中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9

中學數學教學,一方面要傳授數學知識,使學生具備數學基礎知識的素養;另一方面,要通過數學知識的傳授,培養學生能力,發展智力,這是數學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應引起高度重視,在諸多能力中,我們認為思維能力是核心。這也是本學期教學計劃的核心。

一、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我們知道,能力是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並直接影響活動效率的個性心理特徵。數學能力是人們在從事數學活動時所必需的各種能力的綜合,而其中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能力的核心。

高度的抽象性是數學最本質的特點,數學的抽象性導致了極大的概括性,抽象和概括構成了數學的實質,數學的思維是抽象概括的思維。因此,抽象概括能力構成了數學思維能力的第一要素,除此之外,還有推理能力,判斷選擇能力和探索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1、教學中將數學材料中反映的數與形的關係從具體的材料中抽象出來,概括為特定的一般關係和結構,做好抽象概括的示範工作,要特別注意重視"分析"和"綜合"的教學。

2、在解題教學中要注意去發掘隱藏在各種特殊細節後面的普遍性,找出其內在本質,善於抓住主要的、基本的和一般的東西,即教會學生善於運用直覺抽象和上升型概括的方法。

3、培養學生概括的習慣,激發學生概括的慾望,形成遇到一類新的題時,經常把這種類型的問題一般化,找出其本質,善於總結。

三、培養推理能力

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呢?我們認為重要的是要注意推理過程的教學,一開始就要逐步養成推理過程"步步有根據",嚴密的推理,在熟練的基礎上又要逐步訓練學生簡縮推理過程。

要充分利用學科特點,如幾何學科,適宜地逐步地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四、培養選擇判斷能力

1、我們知道,直覺判斷、選擇往往要經歷獲取信息,信息評價(判斷),策略選擇幾個環節,因此,教學中應首先注意信息的獲取,這是培養選擇、判斷能力的關鍵。

2、教學中應逐步使學生建立起恰當的價值觀念,因它是選擇判斷的根據。

3、在解題教學中應訓練學生具有選擇探求最佳解法的慾望,不僅提倡一題多解,而且還要判斷幾種解法誰最佳?好在何處?

五、數學探索能力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處於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動地位。

2、在具體的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推敲關鍵性的詞句。

3、使學生學會“引伸”所學的知識。

4、從具體的探索方法上給學生以指導,在探索過程中要廣泛應用各種思維方法,如分析、綜合、一般化、特殊化、歸納、類比、聯想、演繹等,要重點給學生介紹邏輯的探索方法——綜合法和分析法。

5、鼓勵學生勇於探索,善於探索,發揚創新精神,提出獨立見解,形成探索意識。

數學教學與思維密切相關,數學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們在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努力中,不僅要考慮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還要深入研究數學科學、數學活動和數學思維的特點,尋求數學活動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中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10

根據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歷經三個多月,在全校教師中開展的"每人一節彙報課活動" 圓滿結束。本次活動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校教科所精心組織,教導處統一協調安排,各教研組長及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取得了豐碩成果,現總結如下。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旨在以構建優質教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為突破口,實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更新,全面促進廣大教師教學教研水平,進一步推動優質教學課題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活動過程

1、宣傳發動(8月)

8月15日教科所、教導處召開了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參加的預備會。8月20日召開了全體教師參加的動員會,丁校長、李校長髮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全方位、多角度向教師們大力宣傳了活動的目的和意義,教科所、教導處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充分調動起廣大教師參與的積極性。

2、彙報階段(8月下旬-9月中旬)

這一階段是提高認識、聽課學習及備課組彙報階段。8月27日各備課組將本組教師彙報課安排一覽表上報了學校教導處;所有任課教師創造性地學習運用"禹城市優質課堂教學基本模式",從三種課型中任選一種,創造性的加以使用,每人上了一節彙報課。備課組長有計劃的組織了本組教師彙報課前的集體備課,力求每位教師的課運用優質教學課堂模式,發揮教師的個性特長,突出本學科的學科特點。教科所、教導處精心組織了聽評課活動,聽課教師根據《齊魯中學優質教學研究課堂教學評價量表》對每位教師的課進行了量化評分,課後按計劃認真的評析,做好評課記錄。所有教師參加了本組的集備、聽課、評課活動(教導處、教科所組織督導組檢查)。學科教研組長全程參加了本學科所有教師的彙報課。備課組聽評課活動結束後,根據本組教師的得分選出了優勝者,10月20日各備課組長將優勝教師的得分和名次,以及本組評課記錄上報了學校教導處。聽評課活動結束後一週內,備課組長寫出本組彙報課活動總結上了報教科所。

3、學科觀摩階段(11月上旬-11月中旬)

這一階段是由學校和教研組共同組織實施的觀摩課活動。教研組根據學校統一安排分別組織了本學科觀摩課活動,全體教師參加了本學科聽評課;學校組成教學評價委員會,分文理兩大科組織評委參加觀摩課聽評課活動;本階段活動結束後一週內,各學科教研組長將本組聽評課活動記錄和本教研組觀摩課活動總結上報了教科所。

4、全校觀摩階段(11月下旬)

這一階段由學校組織實施觀摩課活動。學校選取了2節精品課,舉行全校觀摩活動。上觀摩課的分別是理科組的孫xx老師,文科組的馬威老師。活動結束後由教導處和教科所共同對本學期"每人一節彙報課活動"作出了總結。

5、總結階段(1月初)

本階段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面總結,教研組總結了本組此次公開彙報課組織實施情況,彙報了本學科在優質教學研究課題開展一年多來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後的研究工作打算。

1月11號我校隆重舉行了本次活動總結表彰大會,教導處和教科所總結了此次公開彙報課組織實施情況,部署下一步優質教學研究工作。學校領導給此次活動中的優勝教師和執教觀摩課教師頒發了證書。丁xx校長、李xx校長髮表了重要講話,肯定了優質教學研究課題開展一年多來所取得的成績,並對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確希望和要求。

  三、結果使用

1、彙報階段由各備課組長組織並真實記錄了本組教師的彙報課情況,結束後寫出活動總結和本組教師課堂教學在優質教學課堂模式的運用和創新上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形成了書面材料。

2、決賽階段由各科教研組長真實記錄了本組教師的彙報課情況,結束後寫出了活動總結和本組教師課堂教學在優質教學課堂模式的運用和創新上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形成書面彙報。

3、活動結束後,教導處和教科所根據各學科課堂教學在優質教學課堂模式的運用和創新上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形成書面總結。教科所選取了此次活動的優質教案和教學反思進行彙總。

4、所有總結材料將刊登在《xx中學優質教學研究通訊》上,為下一階段接着開展的我校優質教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提供借鑑和依據。

5、執教全校觀摩課的教師優先被推薦參加下學期舉行的"每人一節彙報課"活動典型教師觀摩教學活動,他們的成功經驗將在全校推廣。他們的先進教學經驗將上報教育局。

  四、活動成效

本次彙報課活動共歷經兩個多月,節節有收穫,週週有精彩,參與的教師人人有可圈可點值得學習的地方,節節有可點可評值得借鑑的優點,課上的是越來越好。一人上課,展示的是全組教師的水平。從這次彙報課活動中可以看出,老師們課堂上説的少了,講的少了,輕鬆自如,其實這輕鬆的背後是在全組教師集體備課,老師把更多時間花在課前,學習目標制定,學法及學情研討上,圍繞本節課知識重點、難點突破及易錯易點的辨析上設計提綱,,預設展示點評環節可能出現問題,精心。

標籤:教學 中學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