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鄉鎮基層組織工作創新

兩年來,在區委、區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委組織部的指導下,我們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區委區府提出的“三區建設”戰略目標,把握“責任、發展、服務”三個關鍵,以健全各項制度為保障,以開展有效活動為載體,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奮鬥目標,努力探索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新方法新途徑,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增添黨組織建設新活力,為東林鄉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各項事業穩步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鄉鎮基層組織工作創新

一、建立評事會機構,確保東林和諧重建和諧發展

通過評事,聽取羣眾的正當要求,實現羣眾的真實意願,有效的化解矛盾。把評事的過程,變成密切聯繫羣眾、融洽百姓感情的過程。紮實做好説服教育和疏導轉變工作,促進全鄉各項工作的推進。

(一)評事會組成人員及產生方式

1、評事會成員原則上一般由熟悉政策、德高望重的老年協會成員、農村老幹部、老黨員、致富能手、鄉機關退休幹部、退休教師、離退休後回鄉居住的老幹部等人組成。

2、各村民主推薦產生。

3、評事會由3-5人組成。

4、評事會設主任、副主任各一名,負責組織協調工作。

(二)評議會工作職責

1、主持督導評比全鄉各村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2、協助村、支兩委做好轄區羣眾信訪維穩工作。

3、對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評議並監督落實。

4、主持新農村建設各項傳統美德模範户評比。

5、完成村、支兩委交界需評議的事項。

(三)評事會工作的原則

1、積極配合村支兩委做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通過定期主持評比新農村建設各項傳統美德模範户工作,確保本村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收到實效。

2、對需評議的事項,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既疏導當事人的思想,也解決當事人的實際問題,注重實際效果。

3、堅持獨立評議,可以邀請鄉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及村支兩委主要幹部列席會議,提供政策法律諮詢,但不發表意見。若評議未能化解糾紛,則建議糾紛雙方走法律渠道解決。

(四)評事會的管理

1、評事會在村支兩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2、對評事會調處的矛盾糾紛,只要合情、合理、合法,村支兩委要堅決支持。

3、對義務評事員實行動態管理,對作用發揮不好、工作不積極的及時調換。

二、建立健全鄉、村、社三級幹部評議機制

一是為深化和鞏固機關效能建設及成果,進一步紮實推進災後重建工作。東林鄉專門組織了由人大、組織、紀檢、安全等部門參與的督查考評組,對各村工作進行了督查考評。在督查考評的過程中,採取由各村黨代表和村民代表(旁)聽取村支兩委彙報、查看資料、走訪部分羣眾和民主測評等方式,主要督查了村支兩委班子建設、幹部履職、執行力、班子團結和為羣眾服務的工作開展情況,並對村支兩委在上述工作的開展情況及村三職幹部(聯村會計)個人在德、能、勤、績、廉等方面的具體表現進行了民主測評。通過督查考評,先後收到黨代表和村民代表對本村三職幹部的意見(建議)15條;同時,對在民主測評中滿意率低於75%的村三職幹部進行誡勉談話,限期整改;對在一個月內整改沒有成效的,鄉黨委將按照有關組織程序進行調整。

二是鄉機關實行末位待崗制。為進一步加強幹部管理,提高-幹部履職能力和為羣眾服務的水平,每一季度組織鄉村幹部、老黨員、羣眾代表、老幹部對鄉機關幹部的履職情況、執行力情況、服務羣眾情況、遵紀守法等情況進行測評,對最後一名的實行末位待崗制,在下次測評時,位列前列的'方可解除待崗。

三、建立百家姓名俗村臨時黨支部(黨小組)

組合進一步挖掘、保護、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黨員幹部和廣大黨員在災後重建中的戰鬥堡壘作用、模範帶着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大力發揚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的精神,進一步整合資源,流通共享,互幫互助,推進二次創業,為災後重建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形成百家姓百家幫、百家繁榮國家強的良好局面。

(一)臨時黨支部建在災後重建的陣地上。實施支部加姓氏工程。在災後重建中,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在每個黨支部下設置3-5個臨時姓氏黨小組,全鄉共設置30個臨時姓氏黨小組,由黨員推選出各姓氏黨員中的優秀者擔任黨小組長,黨小組長可以列席支委會和村委會;對各臨時姓氏黨小組進行特色歸類,即:種養植(殖)、建築類、運輸類、商品零售類、勞務輸出類和綜合類;以黨支部為龍頭,充分發揮各特色黨小組的作用,促進災後經濟的全面發展;實行雙重組織生活會。每季度組織過雙重組織生活會2-3次;實施黨性分析。每年組織各黨支部進行黨員黨性-交叉分析會2-3次。

(二)百家姓百家幫。開展百家姓百家幫、黨員結對幫扶活動。在黨員結對實行扶貧幫困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幫扶機制和幫扶措施。一是黨員互幫,沒有受災的幫扶受災的,受災輕的幫扶受災後的;三是分類幫扶,由各特色黨小組互幫,採取整合資源,優勢互補,成果共享的方式,推進災後重建工作。

(三)以姓氏文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姓氏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國家統一上曾起過獨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挖掘和弘揚姓氏文化的精髓,對我們貫徹科學發展觀精神,推動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社會文明建設,促進災後重建工作,實現第二次創業具有重大的意義。

(四)利用各姓氏古往今來的名人效應,全面激勵羣眾愛黨愛國愛集體愛家鄉的熱情。

結合打造百家姓生態旅遊項目,為各姓氏製作“一石一繡”,即姓氏文化和姓氏名人繡,採勸三評一議”的方式授牌,結合農村家庭“五好户”、“文明户”、“文明信用户”等創評活動,定期組織黨員進行黨性評議、組織羣眾代表進行羣眾評議、組織姓氏代表進行評議和黨員、姓氏代表互議;符合標準者方可授牌,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予授牌;對授牌後的黨員羣眾在工作生活中有違紀違規現象的,經互議後,收回授牌。從而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達到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

四、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增添黨組織建設新活力。

(一)深化三級聯創,深入開展“雙星”創建和黨員黨性定期分析活動。健全了“三級聯創”工作責任體系,完善鄉黨委、村黨支部創“五好”活動實施辦法,落實任務、細化分工,將“三級聯創”從農村延伸到社區、學校、村黨支部等基層黨組織,制定了《關於開展“四強”黨組織和“兩強”黨員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和《東林鄉開展星級爭創活動細則》,成立了“雙星”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完善了支部書記定期向黨委、支部大會雙向述職工作機制;強化了黨員“月彙報、季度分析、年終評優”的黨員黨性定期分析評議等一系列活動,分別按照“五好”、“五優”、“五強”、“五佳”、“五高”的黨性標準,廣泛徵求羣眾意見等形式,對全鄉14個黨支部,475名黨員進行了評星定級。共評出“二星”級黨支部9個,“三星”級黨支部5個,完成率達到了100%,385名黨員達到了“三星”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