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湖光中學生化教研組校本教研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湖光中學生化教研組校本教研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湖光中學生化教研組校本教研總結

校本教研是以學校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教學實踐為研究對象,以學校教育者為研究主體,以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共同發展為主要目的,通過“自我反思,同行互助,專業引領”等形式開展的一種實踐性教學研究活動。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不僅僅是承擔“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園丁”和“蠟燭”的角色,教師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斷的成長和發展。教師這門職業是一門專業化的職業,需要進行專門的、持續不斷的學習和訓練。而成為專業化教師的最好途徑就是參與研究,對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進行系統、規範、嚴謹的探究。目前,在國內外教育領域,“教師作為研究者”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共識,是教師教育發展的方向和教師本身發展的方向。“教師作為研究者”需要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對新課程教育教學進行反思,需要教師同事或同伴之間相互的合作和幫助,需要校外專業研究者的專業引領,也就是説,對新課程校本教研提出了需求。

課程改革的推進、新教育觀念的建立是一個痛苦的、漫長的過程,儘管在課程改革實施當中,對新的課程標準和新教材進行了認真的解讀,初步瞭解了它們的特點及實施要領,但這無疑是表層次的。課程改革實施中,會遭遇原先估計不到或者估計不足的困難與難題。例如,如何在教學中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關係?如何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如何組織學生開展有意義的探究活動?在大班額下,如何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教學中,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如何適當的評價學生?如何評價

教師的教學?如何形成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合力?如何開發校本資源?如何組織綜合實踐活動?這些操作層面上的問題需要校本教研來解決。在學校領導和教導處的指導下,我們科組每個老師都積極參加學校和科組組織的教研活動,結合新課程的特點,確立了“高效課堂”為主題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理論學習、集體備課、同課異構式上課、評課、總結反思等系列活動,完成了教研活動的規定內容。

一、通過校本教研,大大提高了理論水平。

校本教研是教師自身發展內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徑之一,教師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師的積極主動的個性化教研就來源於校本教研,教師要學習前沿教育理論,掌握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注重學科整合,教師個人要積極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

二、通過校本教研,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

在活動中,我們進行了集體備課、上課和交互式評課,雖然我們的課不算是很完美,還存在或多或少的毛病,但這些都是體現我們真實課堂教學的課。同一個主題,但每堂課的上法各有千秋,都有其亮點與不足之處,在分析他人之課,改進自己之課,再去第三課堂中加以完善的過程中,我們的課堂教學水平也在不斷的改進之中,對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起着很大的幫助。我個人認為,對自己教學最有幫助的課其實就是同事之間的真實的課,惟有真實的課堂教學,才會有紮實的教學質量,也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名師的課,我們要學的是他的`教學理念,做秀的課,我們要學的僅僅是他的一些教學花樣;我們現在真正需要的就是這種校本教研形式的課。一句話,真實是課堂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學水平最為直接、最為有效的途徑。

三、通過校本教研,有效促進了自身專業的發展。

校本教研是教師進行業務切磋、相互學習、提升自我的一個有力平台。大家在教研活動中暢所欲言,談論教學中的種種困惑,抒發教學中的得意情懷,探討教學中的神來之筆,明辨教學中的是非曲直。教研已脱去了它神祕的外衣,更加平民化、大眾化,不知不覺中,教研已成為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每一次的授課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冥思苦想,成為了眾多教師智慧的結晶。通過校本教研活動,促進了我們生化教研組打造高效課堂的步伐,如何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通過我們生化教研組的研討,我們已經開始試着通過以下四種渠道打造高效課堂:

渠道一教師充分備課和學生預習相結合,打造高效課堂。渠道二立足教學目標,處理好重點、難點的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渠道三注重交流與合作,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打造高效課堂。渠道四:多種形式並舉,巧妙激活反饋,打造高效課堂。

四、拓展教學資源,注重校本課程開發

從教育角度講,教是為了不教,講是為了不講。在教學中,我們通過觀察並體會到,學生聽課注意力不集中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學生基礎差,聽不懂,沒興趣;二是學生已懂的知識,教師翻來覆去講,學生乏味;三是學生已有知識和思維途徑與教師不“對接”,不能引起學生的思維共鳴。

總之,新課程改革理念指導下的化學校本教研工作,要求我們對傳統的教研思想、教研方式、教研內容、教研目標進行全方位的重建,我只是在這條路上邁出了一小步。我們深知這是一條艱難的路,但是,我必須迎難而上!這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生化教研工作者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