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年味國中作文集合15篇

作文2.12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年味國中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年味國中作文集合15篇

年味國中作文1

古語云“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户中。”但我卻覺得,隨着時代變遷,年味似乎漸漸稀釋了。

想曾經,老家好不熱鬧,親戚們共聚一廳,面前擺着播放着春晚節目的電視,嘮家常,磕瓜子,其樂融融。兄弟姐妹們都雀躍的在院子裏高舉着煙花揮舞,大狗也跟着一起歡騰。那時的春節,是怎樣的熱鬧,是怎樣的年味十足啊!

可如今呢?不準放炮竹,春晚節目也提不起大家的興致了,那又談何年味可言?大家只顧着幹自己的事情,根本不會有多好玩吧,過年於我,似乎只是放假而已。

我便也不再為新春的到來而興奮,更不再奢求王安石所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那樣喜慶的場景了。到了老家,對爺爺奶奶説過新年好後便鑽進了房間和妹妹一起看電視。過了一會兒,忽然聞見一股温柔的香氣,循着香氣,饞嘴的我便拉着妹妹一起鑽進了廚房,天哪!大家正擠在廚房裏忙活着呢,有熬湯的、炒菜的、煮飯的、還有洗菜的……大大的廚房竟然密密麻麻站滿了人!

奶奶熬成了鮮黃濃稠的雞湯,那樸實的味道順着風輕輕的籠罩着我的身體;媽媽炒了我最愛吃的紅燒肉,那紅油伴着熱氣沸騰着,香甜的味道也若有若無的挑逗着我的味蕾,我迫不及待的想要食用這些美味。眼瞧着菜餚滿了餐桌,座位上陸陸續續坐滿了人,大家噓寒問暖,竟然也年味十足。

剛到的弟弟晃晃悠悠走到爺爺面前有模有樣的鞠了一躬“嗲嗲新年好,恭喜發財!”爺爺眼都笑彎彎,接話到“恭喜發財!”説着就從褲口袋裏爽快的掏出一沓厚厚的紅包,抽出一張拍在弟弟的手掌心。大家都樂呵呵的,也是一番喜氣洋洋。對於爺爺給的壓歲錢,大家從來都不推脱,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老人的一番心意。

首座的爺爺端着酒杯,臉不知是興奮還是喝了白酒的緣故,漲得紅紅的。總喜歡和爺爺吵嘴的奶奶也一臉慈祥的看着,招呼着大家吃飯。手機在這時好像已經不再重要,小孩子們依然嬉笑打鬧,大人們夾着飯菜邊吃邊説,大家臉上都洋溢着幸福快樂的笑容。火鍋的熱氣和大家的熱情一起直衝上了屋頂,沒有煙花,沒有春晚,卻依然喜慶。

人心在,年味一直在。

年味國中作文2

盼望着,盼望着,在香飄四溢的年夜飯中,在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中,在精彩紛呈的春晚節目中,20xx年的春節終於來了。在春節裏,有太多事可以做了,可以賞美景,品美食,做遊戲然而這次,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去看望親人。

大年八年級,我隨父母去海寧看望我的一位姑婆。一下車,一陣涼風迎面撲來,放眼四周,一切都再熟悉不過了。腳下踩着黑黑的土地,剛下過雨,泥土鬆軟,還散發出獨特的香味,令人沉醉。再往前走,是一片石子路,各種各樣的石頭聚集在一起,好像在開大會。一腳踩上去,發出清脆悦耳的聲音。踏過一座橫跨清澈河流的小橋,便到姑婆家了。

姑婆家的房屋很低,黑黑的屋檐經過雨水長期的沖刷,成了黑裏透白的屋檐。姑婆在屋檐下,站得筆挺,迎接我們的到來。她笑着,咧開了嘴,臉上的皺紋如同溝壑一般。姑婆身着黑色的棉襖,龐大的棉襖,把她那個小身軀裹得嚴嚴實實的。別看她已經91高壽了,剛才還在地裏拿着鐮刀割葱呢!我們把禮物送給她,並且告訴她要注意身體,不要着涼了。她發出響亮有力的聲音,説:“謝謝!知道了。這些葱你們拿去,我剛割的!”在寒冷的冬天裏,在凜冽的大風中,親人這樣相聚,是最温暖的,也是最有年味的。

看完海寧的姑婆後,我們便趕到嵊縣看望我的姨婆。

姨婆身體也很硬朗,十分熱情。我們一到她就招呼我們:“快進來!外面冷,別凍着了!”我們便急忙進了屋。她笑着,親切地與我們談話。過了一會,姨婆進了廚房,給每人端上一碗雞蛋桂圓羹,每碗都有兩個雞蛋!聞着桂圓的淡香,品着雞蛋的美味,我們每一個人心裏都充滿着親情所帶來的温暖。

這就是親情,這種情感在過年之時顯得更加濃郁,更加芬芳,更加令人陶醉。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沉浸在這種情感所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之中。我想,這就是那每個人心中都有所期盼的年味吧!文/周靖哲

年味國中作文3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在這一期間,人們都會盡可能的趕回老家中與親人團聚,吃年夜飯。一時間,處處充滿了過年的味道。

這一年,同住在長沙的伯伯和爸爸決定不去鄉下過年,就在長沙過年,將奶奶接來,除夕夜在伯伯家,大年七年級在我們家。當時決定下來時,我心中一愣,總感覺這樣會少點什麼——鄉下鄰里的熱鬧,一口氣走完奶奶家那邊河上小橋的開心,和哥哥姐姐們一起買煙花在小院裏玩的充實。

除夕一眨眼就來臨,接奶奶的車在下午到的。一家人在小區門口接奶奶,奶奶穿着一身紅衣,才70多歲的奶奶精神氣十足,只是那頭頂稀疏的白髮在無聲的訴説奶奶平日從不對我們展示的一面,微微下陷的眼窩裏,一雙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訴説着歲月的滄桑。以往在鄉下,一但過年子女回家,車還沒到門口,就會點上噼裏啪啦的紅鞭炮,直到車開進小院,以前總覺得吵的很,一天下來,噼裏啪啦個不停,現在卻是希望點上幾卷鞭炮,熱熱鬧鬧的將奶奶迎進家中。

到了家中,一家人團坐在沙發上烤火,吃着瓜子花生,七大姑八大姨談論着近況,伯母承包了晚宴,在廚房熱火朝天,我坐在沙發上靜靜的,既不能像在鄉下一樣放煙花,也不能跑上跑下的玩耍,心中落寞不已。

晚飯時間,一張大圓桌上坐滿了人,人人臉上充滿了笑意,我心中一動,緊接着,晚飯吃到一半,大姑和姑父起身,拿着酒杯對着桌上的一張空位卻有餐具擺放的座位舉起酒杯“爸!新年快樂!又過了一年呀,祝你事事順心”“媽媽,新年到了,壽比南山”……説完所有人起身敬酒,小孩子果汁代酒。姑姑和伯伯敬完後,爸爸和媽媽起身“這一年,我們雖然沒有在鄉下過年,但是一家人團聚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聚在一起了,在哪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都在!”……

一瞬間,我心中明白了許多,之前的鬱結也九霄雲外,過年過的就是團圓的那一刻,鄉下的樂趣是一種年味,但現在人人臉上的樂意又何嘗不是一種年味。

年味,年味,説到底這味兒,還是得自己去品啊!

年味國中作文4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轉眼又來到了春節,一轉眼我又大了一歲。

乘上我國自主研製的高鐵,獨自回家與家人團聚。復興號在高速鐵路上馳騁,沿途的夜景盡收眼底,月光下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寂靜。伴隨着美麗的風景,復興號的三百五十碼,不知不覺中到站了。媽媽開着車在站等着我,我三步化作一步上了車,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下了車與長輩們一一問好過後便跑去田野散步,招呼上多年不見的小夥伴,帶着滿心的欣喜與白雲賽跑,與青山為伴,與綠水歡唱。在草地上打幾個滾,跑幾下步,捉幾回迷藏,不知疲勞也遺忘時間。待大人的呼聲近了才依依不捨的回了家。

中飯吃的格外暢快,家人們圍着桌子,吃着飯,聊着天,快樂在講述的一年中有趣的事傳遞不時傳出震耳欲聾的歡笑。眼中的淚不知是因為快樂笑出來的,還是因為回憶往事的悲憤發泄的。午飯後一陣歡聲笑語後又是一片寧靜。

終於到了晚上,桌上一道道佳餚: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裏遊的;土裏長的,樣樣俱全。在除夕夜我們向長輩們説祝福語,大人們也同樣表示祝賀,祝賀我們在新的一年裏學業進步,星想事成。飽飯以後我們打開電視看春晚,不時也會被電視的小品逗的哈哈大笑。大傢伙只在12點後才會睡覺。和電視上的人一同跨年,睡覺前和大家説一聲新年快樂還時不時開開玩笑:時間過得真快呀!轉眼間就看了一年的電視啦!真是害人害己害國家。

第二天一起牀,五六個紅包擺在眼前有跟家裏人道一聲新年快樂!這時候餃子已經弄好了,我一看到這是我最喜歡的餃子,就趕忙坐到了餐桌上。當我吃完第一個餃子的時候,我就深情地説:“啊,我又長大了一歲!”不一會兒餃子就被我吃完了,我們全家就一起去給親朋好友拜年。

我們走遍了大街小巷,見到每個人我們都熱情地説“新年好”!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裏,有誰比孩子更幸福呢?因為孩子們可以獲得壓歲錢,用來買心愛的東西。大人們也可以把過去一年的辛勞忘掉,好好的放鬆一下。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

年味國中作文5

逐漸變紅的世界,掛滿街道的燈籠,煙火點綴的天空,一點一滴呈現出年的景象。

從世界各地趕回來的人們,只為能再次團圓在那小小的屋內,讓愛充滿角落。

年的味道是團圓的味道。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此時此刻,是多麼的難得。在一片歡聲笑語裏,感受家的温馨。

如今,年紀長了點,才明白年味的真正意義是團圓。想起小時候,認為過年就是有着吃不完的零食和美麗的煙花。還經常希望過年能快一點到來,聽到爸爸媽媽説,等到日曆斯完了,年也就到了。我就跑去把日曆撕完了,跟爸爸媽媽嚷嚷,該過年啦。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燈火通明,等待新的一年到來。飯香縈繞在每個人的筆尖,搶走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電視機裏的春晚還在嘰嘰喳喳的説些什麼,卻無人觀賞。房間外的餐桌,那誘人的香味,秀色可餐的樣子,讓人看了直流口水。

所有人聚在餐桌上,一邊吃着,一邊説着,這是年的温馨。飯後,大人們重新坐在了電視機前看着春晚,孩子們坐了一會,便坐不住了,跑到屋外,在門外平坦的地上,放上一個又一個的煙花,絢爛的煙火填滿了視野中的家鄉。屋內,幸福美滿;屋外,歡聲笑語。

就這樣,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迎來了新的一年。零點零分,屋外準時的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煙花綻放在天空的聲音。那一刻,整個天空都亮了,絢爛的煙火刺激着人們的眼眸,地上,紅彤彤的一片,鞭炮的紙屑還在肆意飛舞。

大年七年級的早上,穿着新衣服,走去親戚家拜年。一句新年好換來一個又一個的紅包。拆開了的紅包,收穫了一次又一次的喜悦,一張張的鈔票甜到了心裏。

背靠着牆壁,看着廚房裏忙碌的爺爺奶奶。爺爺一邊吸着煙,一邊往灶台裏添加柴火;奶奶手握這鍋鏟,不停的在鍋中翻炒,飯菜的香味飄滿了整間屋子,這是在準備待會的酒席。客人們坐上桌後,桌上會擺上餅乾堅果一類的東西,用不了多久,正餐就一個一個上來了。

受到城市的渲染,年漸漸乏味,傳統在汽車的喧囂聲中淡忘,不再是那麼的刻骨銘心。願我們能記住這刻骨銘心的年味,留住這份傳統,留住這團圓的年味。

年味國中作文6

年味?我看着作文題目,有些發呆。多久,再也沒有真實感受的過年的味道了?是我觀察的太不仔細?也許不是?餐廳裏的一頓年夜飯,冷冰冰的。吃不完的山珍海味?太無聊。這時,一股香味撲面而來,我抬起頭,尋找這香味的來源。哦!原來是爸爸正在廚房裏忙裏忙外地炸年貨呢!忽然,我覺得,一股熟悉的、温暖的年味,緊緊地,包圍了我。

第二天早上,媽媽早早地把我叫醒。“揚揚!來,別賴牀了,快起來,跟我一起去逛逛集!”要是擱在平常,我才不會去呢!那條又髒又擠的集!可今天就不

一樣了,要過年了嘛。走,去看看。

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集上。喲!今天的集可真熱鬧!攤主早早地起來,收拾好了自己的攤位。看那紅彤彤的蘋果,綠油油的蔬菜,黃橙橙的年糕,多誘人!一隻大公雞站在籠子上,對着天空發出了“喔喔”的叫聲,人們臉上都洋溢着笑容,耳邊不時傳來顧客與小販的講價聲。“白菜8毛不行嗎?”“哎呀!您看看那家,白菜都一塊了。再説了,我這白菜新鮮的很,再添點兒吧,您。”這條本又髒又擠的集,好像因為要過年而變喜慶了似的。這,不就是年味嗎?

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連在外地工作的姐姐也趕了回來。終於,一家人聚了個團圓。此時,年夜飯吃的什麼彷彿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一家人的團圓才是真。這,不就是年味?

大年七年級,家家户户都要拜訪親朋好友,見到熟人的第一句話就是:“您過年好!”我們家四姐妹邊謝邊從爺爺手中取出紅包,這一份小小的紅包在包裹着的,是爺爺對四個孫女的愛和祝福。爺爺看着我們臉上的微笑,也慈祥的笑了起來。這,不就是年味?

九年級,爸媽帶在我去千佛山廟會,廟會上,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滿了攤位,糖畫,泥人,剪紙……拉洋片的藝人説着滑稽的順口溜,吸引着小孩子過去看看,做泥人的藝術家手裏一隻栩栩如生的大公雞誕生了,看那紅豔豔的雞冠,五彩的羽尾,瞪着眼睛,多神氣!賣小吃的攤位上,大叔一邊唱着新疆歌曲一邊烤着羊肉串。這一切的一切,是本來幽靜的千佛山變得熱鬧,喜慶起來。這,不就是年味?

過年,並不需要什麼山珍海味,只要一頓樸素的家常便飯即可,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這就是我眼中最珍貴的年味兒!

年味國中作文7

“十、九、八......一!”嘿!新一年的鐘聲敲響了。屋子外,噼裏啪啦的鞭炮聲辭舊迎新;屋子裏,家人們歡歡喜喜拜大年,孩子們爭着搶着要紅包。一家人高高興興,真好。別急,這年味兒啊,才剛剛開始。

大年七年級

清晨,被轟隆隆的炮聲和濃濃的煙味兒喚醒,年的味道愈來愈濃。伴隨着一聲聲“新年好”,我的口袋是越來越滿。早飯後,我們一家來到寺廟祈求平安,祝願家人在新的一年裏事事如意。

新春聯歡

在這次的聯歡啊,是在咱們自己家裏舉行的,節目可多了,年的味道達到頂峯。

其中的第一個節目是猜謎語。無論是大人、孩子,全都抓耳撓腮、絞盡腦汁兒地在那兒想,因為啊,猜中了是有獎金的'。瞧咱家的那一個個“財迷”,可真是“見錢眼開”呵!表姐拿着紙和筆一字一字地在試,恨不得把字典給搬過來;爸爸居然放棄了“鬥地主”,從電腦房裏邁出了他那雙“千金腿”,不會是為了錢吧?表妹從牆的這頭兒走到那頭兒,卻沒見她猜出幾個,急得她跳了起來;姑父則不緊不慢地邊喝茶邊推敲着……總之,這個節目雖説需靠腦袋瓜靈光但也趣味無窮。

接下來是搶凳子游戲,我先把四張方板凳圍成一個圈兒,再挑出五個人圍着凳子轉圈,然後讓爺爺擊掌,掌聲停止,所有人都得坐下,剩下的那個沒凳子坐的人就得淘汰;一直這樣下去,最後的那個人就是贏家。遊戲的第一輪剛開始,我那可愛的傻表弟就沒聽清規則,搬起一個凳子就跑,惹得我們家人是又罵又笑。“你幹什麼,叫你搶凳子,你還真‘搶凳子’啊!”“你這個傻蛋!”到最後,就剩下我和姑姑在那兒PK,可沒想到她居然犯規,在轉的過程中屁股都不願意離開凳子的上空,掌聲一停,當然是她比我先坐下。我不服氣地進入了下一環節。

然後就是“夾氣球”“知識競答”等的節目。雖在這大冬天,但玩兒得我們是大汗淋漓,滿臉通紅,嘴咧得都合不上。

味道有許多種:酸、甜、苦、辣、鹹,但我卻覺得,年的味道只有甜,甜得覺膩,膩卻開心。讓我們歡度春節,為新的一年打好基礎,打好開心、快樂的基礎吧!

年味國中作文8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最愛的晚會就是春晚,對於我來説沒有什麼比過年更樂呵了,貼春聯、掛福字、包餃子、放鞭炮,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

隨着近幾年風靡大江南北的旅行過年的潮流,父母也帶我走遍全國各地,只為尋求一個更新鮮更有趣的春節。陽光明媚的三亞海灘,古色古香的雲南古鎮,白雪皚皚的亞布力雪村,繁華熱鬧的香港大都市……各地獨特的風俗,各地不同風味的美食,然而,各地的過年的氛圍也大相徑庭。玩累了,吃足了,最後發現自己思念的依舊是那故鄉樸實無華的年夜飯。

從今年獨自一人去長沙求學起,和父母親、爺爺、奶奶相聚在一起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心中不由得萌生一種“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淒涼之感。春節到了,終於可以去鄉下陪陪家人了!

“呦,小孫子!爺爺可真把你盼來嘍!”一進門,在院裏寫春聯的爺爺一臉的激動:“又長高了,過了今年你可又長大一歲了!”爺爺一臉欣慰,用手輕輕地撫摸着我的臉,我望着爺爺那佈滿皺紋的臉,什麼時候歲月將爺爺變成這樣了?紅燈籠、沖天炮,喜慶的氣氛中,我的心,更多的是愧疚。

“來,奶奶教你包花邊餃子!”奶奶握着我的手,捏出一個花邊,“拿着你的手,都還笨手笨腳的,看看奶奶這雙手,你呀,生來就是享福的!”我的臉一紅,不好意思地笑了。

到了中午,滿漢全席準備就緒,這一桌菜,可是媽媽花了一個上午的心血呢!紅燒肘子,清蒸桂魚,小雞燉蘑菇,爆炒黃牛肉……正當我們吃的盡興的時候,我發現奶奶只是喝着一碗清淡的像水一樣的白粥。“哎,你奶奶經常忙的沒有按時吃飯,落下了胃病。”姑姑一臉歎息道。我的心猛地一怔,奶奶經常打電話叮囑,我要按時吃飯,原來是這樣啊!想到這兒,淚水,已在眼眶裏打着轉轉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着春晚,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大家一個個笑得前俯後仰。“看,煙花!”妹妹用小手指向天空,一束束美麗的煙火,在空中綻放,也意味着20xx年必定紅紅火火,望着窗外放煙花的爸爸,我笑了,依偎在奶奶懷裏,笑的那樣甜。

我很慶幸,我們並沒有摒棄千年傳統,依然可以感到年味的温存,它是爺爺寫的春聯,奶奶包的餃子,媽媽做的年夜飯,爸爸放的煙花,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的春晚。

年味國中作文9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最愛看的節目就是春節聯歡晚會。對於我來説,然後沒有什麼比這過年七天更樂呵的了:貼春聯,掛福字,包餃子,放鞭炮,一個個忙得不亦悦乎。

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對春節失去了興趣,人們都在忙,親戚們根本沒有時間聚在一齊。春聯依舊貼,紅燈照樣掛,鞭炮仍然放,但是總覺得春節不是這麼回事,總覺得春節真的是越來越沒有意思,越來越沒有年味。

我經常想:“如果這樣下去,那麼再過幾年,人們也許就要忘記春節這千年節日的習俗了?忘記了春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真正的味道了?”

但是,今年的除夕夜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這天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和父母去姥姥家,我的親人都聚到了那裏。然後大家一齊貼春聯,掛福字,忙碌中隱隱透着一股年味。

中午,大家都聚到一齊吃飯,大家暢談這一年裏的趣事和收穫。共同暢想完美的未來。大家一個個敞開心胸,開懷大笑,所有的矛盾都在笑聲中化解了。這時還有人在樓下放了一串象徵辟邪的鞭炮。我從飯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濃濃的年味。

下午,大家高興地架起麻將桌,玩起了麻將。輸錢贏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緒。大家一邊玩着麻將,一邊談論。我們小孩打開電視,所有的節目都和過年有關,越發讓我感到了濃重的年味。

晚上,我們全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時不時響起一陣陣笑聲,然後大家笑的前仰後合。趁着過年的鐘聲還沒有到來,我們下樓去放鞭炮,樓下也有人在放鞭炮,我們的和別人的鞭炮在空中交繪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從鞭炮的火藥味中我嗅出一股濃厚的年味。

最令人激動的時刻來了!離新年的鐘聲只有10秒了!9-8-7-6-5-4-3-2-1!大家互相拜年,給親友發信息,打電話祝福,一家老小其樂融融。

我很高興,因為由此能夠看出,人們並沒有摒棄千年的傳統,然後依然能夠感覺到過年的“年味”,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團團圓圓。

年味國中作文10

光陰似箭,時光飛逝。新年的鐘聲在爆竹聲中響起,20xx年悄然離去,迎來的是20xx年大步向前。空氣中瀰漫着的是過年的味道,年味是貼春聯時喜慶的味道,是吃團圓飯是熱鬧的味道,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時快樂幸福的味道……,年味是微信,是壓歲包,是鞭炮,是思念和愛。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兩則小故事來細説年味。

我記得初八時,剛回家過完年的店鋪小販又回來做生意了,好幾天未下館子的我決定去一趟飯店吃飯。我於是走進了一家米粉店,坐下來點了一碗牛肉粉便開始吃了起來,大約過了十分鐘的樣子,店內走進來了二位特殊的顧客—一對夫妻。兩位老人衣着簡陋,其中的老爺爺還柱了一根枴杖。老奶奶將老爺爺安頓好後,來到收銀台前,可是她卻只點了一碗肉絲粉,而另一碗卻是點的清湯白水粉。我正納悶她為什麼這麼做時,只見她把肉絲粉給了老爺爺,而自己要了那碗清湯白水粉。這時,我才注意到,原來那位老爺爺是位盲人。老爺爺拿到這碗粉後,卻沒有急着吃,而是有他那雙飽經滄桑和顫抖的手摸索着小心翼翼地將碗中的肉絲全部給了老奶奶,我原以為老奶奶會拒絕,可沒想到老奶奶卻把肉絲收下了,然後又偷偷送了回去,並迅速吃完了自己碗中的清湯白水粉。

這時,老奶奶對老爺爺説:“別再給我肉絲了,老伴,我吃完了粉了,這肉絲粉真好吃,你也趕緊吃吧。”這會兒,老爺爺才放心地吃起他的肉絲粉來。我靜靜地注視着這富有真情的一幕,這時,年味是酸澀感動的。

另外一則則是大年七年級時,我和爺爺奶奶一起貼窗花。我們仨個分工明確,首先是爺爺用濕抹布將玻璃用水擦濕,可以使玻璃具有粘性。然後,我負責貼,奶奶負責指揮。我輕輕地將紅色窗花撕下來,捧在手心,隨後在奶奶的指揮下貼入指定區域內。然後,爺爺和我一人一張小卡片,將窗花中的水擠壓出來,看着小水珠一點點被擠出來,窗花緊緊地黏在了透明玻璃上。終於貼好了。我望着紅似火的窗花,正好湊成春節快樂四個大字還配上了HappyNewYear幾個字,我和爺爺奶奶心裏都別提有多高興,多有成就感了。這時年味是甜蜜的,是幸福的,是親情的味道以及祖孫隔代間的默契與愛。

年味是情,年味是愛,年味是芬芳,年味是馨香,為過年增添別樣風采。

年味國中作文11

從高樓大廈到錯落有許多村中小屋,從平整的油柏路到鄉間泥濘的小路。就這樣踏上了回家過年的旅途,我們先到了外婆家,在外婆家感受到了年味。

外婆家也在準備年貨,那就是是家鄉的特產豬血丸子。雖然外面就有豬血丸子賣但是自己家做的豬血丸子有着不一樣的味道,於是爸爸媽媽也幫着外公做豬血丸子。即使豬血丸子樣子長得不是很好看,但是味道卻讓人難以忘記。豬血丸子是一種最能代表家鄉年味的美食把他當成年貨是最好的。在外婆家停留了一會兒,又要從外婆家到奶奶家去,鄉間小路,雖然曲折但是路上卻有着不一樣的景色,道路兩旁有着沒有經過整理的花草樹木但我卻覺得它也挺好看的。一路欣賞着這樣的美景沒有多久就到家了。年味漸重,一到家鄉我就感受到了年味。

家家户户都貼好了春聯,掛起了燈籠,當然我們家也不甘示弱。一到家第二天我們就開始打掃房屋、貼春聯、掛燈籠等等,還為了有一個更好的年夜飯,讓本有的年味更濃,爸爸媽媽就早早的把豆子準備好和村裏的阿姨們一起去磨豆子,然後把這些豆子做成豆腐,豆腐也是年夜飯中很重要的食物,豆腐和魚做成一道很經典的菜。中國人過年講究一個寓意而餘有年年有餘的寓意。當然年夜飯中還少不了一樣食物就是肉丸子,肉丸子也有團團圓圓的寓意。等待已久的年終於來了年味也越來越重了,平常幾乎很少有人放鞭炮,所以煙花也很少看見但過年人們為了熱鬧也會放一點,夜晚中璀璨的煙花顯得異常的漂亮。過年人們常會守歲,一般守歲的是老人,小孩一般都是睡到12點的時候起來等帶新的一年。雖然隨着科技的發展年味沒有往常的有趣,但只要人們記住年的目的。年味也會變得更加的有趣,有人説過年只是一個形式,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在外打工的工人們能借助這個機會和家人們一起團聚。雖然團聚的時間短,但也會讓人永遠的記住。

年味其實很簡單。

年味國中作文12

快要過年了,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什麼是年味呀?只有知道了什麼是年味,我才可以寫作文呀!”可媽媽沒有告訴我,她只是對我説:“怡霖,自己去找吧,你會找到的。”

於是,我就踏上了尋找年味的路。

我發現大街小巷,社區裏,馬路兩邊都張燈結綵地掛滿了燈籠;我走進外海聯華超市,只見繽紛的綵帶把超市打扮得煥然一新,“拜新年,賀新年……”那歡快的歌聲讓超市更加充滿了節日的喜慶氣息:貨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繚亂,超市裏人多得連轉個身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每個顧客的臉上都洋溢着燦爛的笑容,在擁擠的人流中我只能慢慢地挪動着腳步,我看見收銀處早已排起了長龍,收銀員員阿姨忙得不得了,結好一個顧客的賬,又招呼下一個顧客來。儘管天氣很冷,但我還是看見她笑眯眯的臉上流淌着汗珠,我知道那是開心的汗水。我走進火車站,只見火車站人山人海,大包小包的行李箱堆放在人們的身邊,我看見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急切而又喜悦的笑容……

一回到家我就急不可待地把我剛才所看到的説給媽媽聽。媽媽説:“對呀,這些就是年味呀。不過你還可以繼續找找。”

大年三十那天,遠在外地工作的姑媽一家三口回來了,我發現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樂開了懷,並且家裏個個都很忙。爸爸和姑父哼着小調,刮魚鱗,剝春筍……忙得不亦樂乎。媽媽和姑媽一邊聊着家常,一邊給奶奶打下手,準備着今晚的年 夜 飯,我和妹妹也沒閒着,跟在爺爺後面當助手——貼“福”字。歡天喜地的鞭炮聲響了,我們大家不約而同的地舉起了酒杯,“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祝爸爸媽媽工作順利……”在陣陣祝福聲中,在長輩們給我和妹妹發紅包時,在璀璨的火樹銀花不夜天中,我把今天找到的年味美滋滋地告訴了全家人,“這些都是啊!”大家的臉上都透露出喜悦之情,“年後你可以再去找一找。”

年味國中作文13

在二十世紀的年裏,拿着糖葫蘆和糖人牽着大人的手在街上走,晚上可以與夥伴玩耍放煙花,沒有現在那樣的複雜,只是單純的年。

與親人在一起談談新年的開始該如何打算,討論這一年的農物莊稼,長輩無論多大,總會陪或看着孩子玩耍。也許,這樣的年啊,才是真的年,充滿年味的年。

而在除夕三十日的晚上,二零一七的最後一天,我邊看電視邊守歲,靜靜的等待新一年的到來。

新年前一天的夜晚與往常不同,往日是寂靜而乏味,但新年的夜晚卻是那樣的温馨和熱鬧。只聽電視中的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大聲的説出倒數五秒時,我十分緊張,“五—四—三—二—一!”

隨後傳了噼噼啪啪的爆竹聲,我聽了後興奮的把自己捂在被窩,對着外面大喊大叫,不知道從哪裏來的興奮。好像打了雞血一般,迷迷糊糊後,我睡着了……

等到雙眼睜開,已經是正月七年級了,我迫不及待的跑到廚房裏對長輩們説:“新年快樂!”便還使臉色給他們看,我便笑了,“意思是紅包拿來哈哈哈!”

説完,我再也沒有心情寫作業,直奔朋友和親戚家,張口便是:“新年快樂!萬事如意!”那些街坊裏的老年人們聽了心裏不知道是多甜,心裏的喜啊,都呈現在臉上了,沒有任何遮掩,沒有一絲彆扭。

二零一八年,也許——是我過的有史以來最幸福的一個春季了吧。因為春節裏不僅有親朋好友的陪伴,還有迷人的春氣,令人陶醉沉迷的春香,一切都是春的模樣。

新年的一天,我沒有任何想學習的心情,但是心裏啊,並不覺得失去了什麼,反而覺得自己得到了什麼很寶貴的東西。那種東西看不見也摸不着,但是就像花香一樣溢滿我的心田。

這一年的年,我覺得過的很長,真的很長很長,長到我覺得自己從來都沒有體驗過這樣的幸福。只是——很羨慕以前的那些孩子,可以有夥伴到處嬉笑,可以有大人的陪伴。

年味國中作文14

在今天已經是大年初八了,耳邊還此起彼伏地響着“噼啪,噼啪,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一聲接一聲,一響接一響;深藍的星空時不時地竄上幾束火花,隨着一聲“啪”的聲響,一朵五色的煙花在天空綻放……我已經過了十三個春節,雖然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可這古老的節日總是給我們帶來驚喜,總是給我們帶來快樂,還有那令我們回味無窮的“年味”。

我聽大人們説,大年三十要守歲!今年的大年三十,我邊看《春晚》邊打瞌睡,到十一鍾時被《春晚》裏的笑聲驚醒,我連忙強打精神告訴自己“這是我頭一回守歲,千萬不要放棄!”《春晚》裏又是唱歌又是跳舞,還有手影戲,我一下又來了勁,看得連蹦帶跳,笑彎了腰。當時鐘的秒針一步一步走向十二,我知道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我就要十四歲了!外面的鞭炮嘩啦一下不約而同地響起, “嘭——啪,嘭——啪”一聲更比一聲高,我興奮無比,連忙在這第一時刻打電話去拜年!一聲“Happy New Year’ s Day ”就揭開了年的序幕。

走在大街上,那代表吉祥如意的紅色像火一樣在整條馬路上燃燒起來,讓人看起來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先説那春聯吧!紅底黑字的上聯、下聯家家户户的門上都少不了,有着朝氣蓬勃的“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有着五穀豐登的“歲歲年豐添美滿,鼠歲豐登酒一船”,還有那充滿希望的“賀歲紅聯增喜氣,一元復始豔陽天”。店鋪的鐵門上沒有了以往那死氣沉沉的感覺,掛起了紅燈籠,貼上了各種各樣的“福”字,那代表福到了的貼法,滿街都是。路上的行人稀疏了,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幸福與快樂!

傳説正月初五是財神爺的生日,應當要到廟裏清香拜佛,求得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初五的早上,爸爸、媽媽帶着我進廟燒香,帶着一大捧香擠進了人山人海的天寧寺。我留心了一下,那香有“四季平安”、“狀元高香”、“幸福美滿”、“財源滾滾”……都是有着吉祥美好的寓意。用燭火上點燃手中的香,在慈祥的菩薩面前,人們都十分虔誠地許下自己的美好心願

淡淡的火藥味、濃濃的墨香、飄渺的香火味瀰漫在整個正月裏,走到哪裏都是這年味,這味道。正因為有了這濃濃的年味,我們的春節才會變得如此多姿多彩,如此令人嚮往!

年味國中作文15

背倚着木門,木門光滑而灰溜,散發出冬日陽光般的温暖灶膛裏柴禾劈哩啪啦地響着。爺爺噝噝地抽着煙,向灶裏添着柴禾。奶奶在鍋台上翻炒着,煙氣很快瀰漫了整個廚房,嗆得我咳了出來。

像單調的素描,漫山遍野地蕭索的顏色,鋪天蓋地地撒滿了整個窗台,可即使是這樣無事做的冬日,對於孩子們來説也有數不清的樂趣。運氣好的時候堂哥伊東逮住一兩隻野兔子,這是讓所有大孩子垂涎的事。而年紀略小的孩子就只能捧着皴裂的紅撲撲的臉,鼻子一吸一吸地,趴在堂哥家的院牆上,聽那殺兔子時野兔亂撲騰的聲音,心裏不知是激動還是惋惜。更多的時間孩子們會擺弄那兩毛錢一盒的擦炮,一擦盒邊沿,往冰面上一扔,只聽啪的一聲。冰面上就只留下一個小小的黑乎乎的印記。扔進空罐頭瓶子裏的聲音更奇特,甕聲甕氣地嘭的一下。倘若多扔幾個進去,罐頭就常會震得打顫。各個村莊上此起彼伏的炸響的聲音,算不上大,卻大肆地炫耀着孩子們的快樂。

似乎吃食都總是別人家的好吃些。兩三個孩子擠在廚房的矮桌子邊,腳卻不安分地踢來踢去。然後,每一個人一海碗麪就端了過來,都挑了大塊的雞油在碗底,香得鑽入骨髓。將粗瓷碗有缺口的一邊轉到另一邊,香菜厚重的味道扶搖直上,趴在碗沿滋溜溜地吮吸一口湯,暖烘烘的。於是幾個孩子埋着頭呼哧呼哧,不亦樂乎。

到了傍晚,炊煙在遠處一點點升了起來,直直的,不濃,略高一點時便漸漸地散了。於是,那綿長的親切的呼喊聲就悠悠地在空曠的田野、河岸上散開來了。濃郁的鄉音,滿藴愛憐。若是喊了兩三聲依舊不見孩子虎頭虎腦的身影,母親或奶奶就拎着飯鏟子奔出院門吆喝起來。裊裊的炊煙,模糊的喊話,一點點地漫漶,昏乎乎的甜蜜。而今我坐在教室的桌前,任憑舊年的聲音無形地在腦海裏出現,又帶着不能再觸及的遺憾流回往昔,悵然而美麗。

點評:

打野兔、玩擦炮、擠在廚房裏吃剛撈出來的面,都是最質樸的家常生活寫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不經雕琢的平淡文字,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卻滿是作者對家鄉最深切的懷念,筆淡而情濃。

標籤:年味 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