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實用的遇見古詩作文合集9篇

作文2.2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還苦於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遇見古詩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遇見古詩作文合集9篇

遇見古詩作文 篇1

秋天有最濃郁的色彩,最豐碩的果實。秋天之後便是嚴冬,一切都將歸於華美之後的寥落,秋天也有最傷感的況味。

我們的生命是可以穿越秋風秋雨去成長的。大地漸近蕭瑟,生命趨於凋敝,但是能不能安頓,這是人在流光中的一段自持。人可以傷春,可以悲秋,但所有的春恨秋愁走過之後,我們的心被春花秋月滌盪得寧靜寬廣。這才是詩詞各種意象拂過心靈留下的真正意味。

在中國四季分明的北方,如果説春天用了所有花朵和枝葉招搖舒展,向天空致敬,那麼秋天就是用了它全部的果實和落葉俯下身來,向大地感恩,並且,心甘情願,從有到無,用一次徹底的隕落騰空季節,為下輪春風中的從無到有留出足夠的生命空白。

如果説春天的花兒是草本的,嬌嫩,柔弱,讓人憐惜,那麼秋天的花兒就是木本的,燦爛,磅礴,讓人讚歎。秋光照耀在一樹一樹的葉子上,把葉子燃燒成花朵,把花朵沉澱成醇酒,鋪天蓋地,讓人陶醉得有些許震撼。

所以,秋天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季節。

按照中國農耕文明的傳統,一年的辛苦勞作要結束了,可以放下手中的農活去張羅些大大小小的人生儀式。很多人婚嫁選在秋天,經商的旅人歸家選在秋天,考生趕“秋闈”的科考,也是在秋天的十月左右到達京城。當然還有一些煩惱的事情也發生在這個沉甸甸的季節,比如徭役在秋天的.時候很繁重,甚至每一年處決犯人也選在秋天。金秋時節,悲喜交集,難免讓人生出很多的感慨。人生逆旅,來來往往,看到這樣一個鮮豔的季節在急劇變化,心靈也跟着激盪。

秋天可以看見什麼呢?我們從不形容“夏光”或“冬色”,但我們從不吝惜讚歎“秋色”、“秋光”,可見這個季節一直流淌着色彩,閃耀着光芒。

在秋天,草木從早春的鮮嫩,經歷了整個酷暑的蓬勃,一直歷練到秋天的豐厚、鮮豔。這個時刻,它把最美的狀態呈現在天地之間。

但是,馬上就要跌入寒冬了。秋天的盛景如此短暫,草木凋零得迫不及待……逝水帶走的不只是落葉,還有流光。人生的匆急之感,最容易在秋天激發。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悲秋”。“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千古之前,落葉撲簌而下的那個尋常秋天,宋玉的一聲悲慨讓草木的搖落一直搖到我們肺腑裏。關於離別、相思、生命倉促、年華凋零……這樣的感慨從宋玉而下,一路悲歌,蔓延千古。以至於杜甫去尋訪宋玉故宅的時候還續上那聲歎息:“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每到秋風又起,草木搖落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宋玉的悲傷。他的吟唱如此深諳秋的況味,他如此風流儒雅,是我未曾謀面的先師。我與他相隔千秋,千秋在我的眼前積聚,一眼望斷,落葉迷離,我不禁灑下一掬熱淚。千年前宋玉佇立過的那個秋天,一定也曾見過此情此景,一定也有我此時的悲慨。

草木搖落,歲歲年年,從宋玉到杜甫已經千秋,從杜甫到我們又已千秋。悵望千秋,現在的我們,再見秋風,心中還有熱淚隨風搖落嗎?

遇見古詩作文 篇2

古詩,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古詩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詩情畫意;古詩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我小的時候很不愛惜糧食,每次吃完飯後,在我碗的四周就會留下密密麻麻的飯粒,不喜歡的菜咬一口就丟在飯桌上,特別浪費!自從我上了國小,媽媽就給我買了本《國小生必背古詩七十五首》,上面有很多圖案、註釋,我覺得有趣便津津有味地讀起來。

我讀的第一首詩是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覺得琅琅上口,便背了下來。後來看了註解才知道了這首詩的含義。農民伯伯們在田地裏勤勞地耕作,用他們辛勤的汗水換來了我們的米飯。想想自己平時的桌上的飯粒,我不禁羞愧地低下頭。今後,我一定要愛惜這來之不易的糧食,將這種美德發揚光大!

前年的夏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杭州遊覽如詩如畫的西湖。西湖的水真靜啊,靜得像面鏡子看不到波紋;西湖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到五彩斑斕的魚兒在水中嬉戲;西湖的水真綠啊,綠的像一塊翡翠鑲嵌在杭州中!

眼前的這風景讓我不禁想起:宋代詩人蘇軾站在湖邊觀賞美景時寫下的《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蘇軾筆下的西湖果然名不虛傳,西湖的美如同詩一般讓人沉醉其中!

冬去春來,郊外遍地的油菜花像金黃色的地毯美不勝收!我和好友穿梭在油菜地裏,追趕着五顏六色的蝴蝶。蝴蝶翩翩起舞着,可能是看見了我們在追趕它,忽然它一個急轉彎,便消失在我們眼前。我和好友找了許久,也沒找到。好友沮喪地説:“這蝴蝶飛哪兒去了,怎麼就突然消失了呢?”我看了看身邊的油菜花笑着説:“兒童急去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估計那個追黃蝶的兒童肯定很生氣吧!”“哈哈哈哈哈……”好友聽了我的話便放聲地笑了起來!

古詩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一景一物、一花一草。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感受,就能遇見最美的它!

遇見古詩作文 篇3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士吟出多少千古絕唱,詠國家興亡;抒個人悲喜;歎民生疾苦;懷歷史足跡……

讀“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我們感受了詩人杜甫關心天下蒼生,甘願為天下人民做奉獻的優美品質。

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們體會了龔自珍即使辭官歸鄉也依舊為朝廷出力的奉獻精神。

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們能從中領悟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友情。都説君子之交淡如水,那麼文人之交便是濃如墨吧。古往今來,離愁一直是最受歡迎的一個話題,離親、離友,離家、離國。有多少千古絕唱有關於離愁?

讀《桃花源記》、《醉翁亭記》、《小石潭記》我們從中領略了山水之美,有多少遷客騷人為山、為水,寫出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他們用了無數筆墨將大自然中一些平凡的景物描繪,他們細心觀察,瞭解了它的最美,再加以描述,就湧現了無數千古名篇。“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樂於山水之人,必然有着一顆不同於他人的`心。古往今來,樂於山水之人,哪一個不具有良好的品質?詩詞怡情,山水詩文,更是能陶冶人的情操。

讀着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詩詞,能從中體會他們的豪情萬丈,能感悟他們的纏綿悱惻;能感受到世世代代人們的情感。讀着,讀着,感到心情也隨着變化,古詩詞,博大精深。

讀古詩詞,陶冶身心,更是讓我體會到我國文化歷史的源遠流長。這些古詩詞中,承接着我國一代代人的優美品質。

讀古詩詞,將這些美好的品質融於己身,成為一名為國為民之人。

遇見古詩作文 篇4

戀不完的,如畫江山;説不盡的,盛世中華;美不過的,悠悠詩詞。

  ——題記

是什麼,如動人的樂曲,輾轉千年仍悠揚婉轉;是什麼,如壯麗的山河,磅礴大氣攝人心魂;是什麼。從歷史的長河中緩緩走來,印在了被風霜渲染髮黃的紙頁間:又是什麼,千百年來在神州大地潺潺地流淌,生生不息——是動人的悠悠古詩詞,是如詩如畫般的語言,是錚錚作響的呼喚吶喊!

我愛你,唐詩。愛你令人如痴如醉的古淡清醇,愛你帶給人無法言説的美麗和憂愁,愛你留給世間難以忘卻的'厚重與大氣。古老的音律開始變奏,你渾厚如黃鐘大呂般的音符直貫蒼穹,響徹歷史!我用心聆聽你呼喚靈魂的聲音,通過想象去觸摸你的輪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我聽到李太白的豪邁與自信。夢迴唐朝,我想與李太白一道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我想與他並肩走天下,學詩問道:我更想與他在花間對酌,在月影下舞劍。太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從字裏行間中我見識了唐朝的情,唐朝的氣度!“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我看到了唐玄宗的痴情,聽到了馬嵬坡下的一聲聲悲歎。唐玄宗,你的聲音,訴説着一種滄桑,訴説着一個泱泱大國的故事!

我愛你,宋詞。我愛東坡的豪邁奔放,也愛易安的婉約深沉。東坡將功名利祿換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掛疏桐之夜,唱“大江東去”,感“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他不被“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觸動,只願“江海寄餘生”。我愛他這份淡泊與豁達。易安揮灑愁悶,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黃花。看透了滄桑變幻的她,在雁字回時,勤修《金石錄》,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詞》。她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孤燈,蹣跚地走過,走過了一個詞的時代。我愛易安的黃花,隨風而逝,哀而不傷。它的顏色雖與世人心中的顏色不同,卻總能顯出奇異的光彩。

漫步你飄過的地方,我手心的雪花温暖融化,我夢想的枝頭綴滿星光。中華古詩詞,你的美麗,讓人心醉!

遇見古詩作文 篇5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捲簾西風,人比花瘦。——題記

雨後的梨花,或濃或淡一色的淺素淡白,口中默唸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卻全然沒有李清照的那種灑脱和悠然。微風吹過,一團團一簇簇的梨花隨着雨滴飄落在水塘中,但見那“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的景象。

在第一次感受到李清照的美時,就十分的喜歡上了這種婉約的才女。第一次讀到的便是李清照的《鷓鴣天》,在不停地朗讀之後,深深地記住了這個詞中的景。每每在夢中夢到的便是那陽光照射着的鏤刻着花紋的窗子,和李清照描繪的那棵怨恨昨夜寒霜的梧桐樹。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每當讀到這句詞,便開始想去體會團茶的那份苦澀和李清照心中的.悲涼。回想《點絳脣》中的那份初戀的美好“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而李清照又是怎樣在哪悲涼中寫出這樣青春陽光的語句來的呢?

留一點詩意給自己,像李清照那樣嚮往着用酒和詩意,來擺脱憂愁的生活一樣。喜歡着李清照的心境,卻又有一絲憂愁,為什麼他不能走出那份悲傷,去面對明日的陽光,體會生活中的美好?她曾在黃昏之時東籬把酒;她曾在醉意中誤入藕花深處;它曾在酒醒之後詢問海棠依舊。但做了那麼多,她也依然沒有忘記心中的悲傷,尚未經歷過這種夫死流離,國破家亡的我,又有什麼資格去為李清照歎息傷感。

願她留一絲陽光給自己,忙時井然、閒時自然、順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坦然、失之怡然。願自己能真正讀懂他的悲傷,願自己遇見黃昏之後,東籬把酒。

遇見古詩作文 篇6

我國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留下的文化財富可多了,例如:中國的功夫、國畫、書法等等,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所仰慕的。古詩也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古詩發展已經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她以簡練的詞句,有節奏的韻律,深刻地反映生活和表達感情。古詩帶我們暢遊歷史的長河,讓我們心靈受到美好的薰陶,也能使我們懂得了許多道理。你看,一句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就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大草原的.壯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的《憶江南》帶我們體驗到江南的美景;“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激勵人們頑強的鬥志……多麼優美的古詩啊!

我喜歡古詩,讀幼兒園的時候已經開始背古詩了。我最早會背的古詩是《詠鵝》,媽媽還用錄音機幫我錄下來呢。公公知道我喜歡古詩,送了一套《古詩三百首》給我。我每背會一首古詩就在題目旁邊寫上日期。媽媽還會跟我講關於每一首古詩的故事。到現在,我會背的古詩已差不多有七十首了。媽媽説背誦古詩可以讓我思想得到啟發,為我今後的寫作打下基礎。有一次,我們一家到盤龍峽玩,看到壯觀的瀑布,我情不自禁地吟起詩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爸爸媽媽聽了,連連稱讚我,我開心得暗暗偷笑。

多麼優美的古詩啊,我喜歡古詩,我會繼續地讀很多很多古詩。

遇見古詩作文 篇7

風吹、草低、牛羊,寥寥數語,一幅壯麗的草原風光盡展眼前,還帶着靈動的氣息,高而藍的天,無垠的草原,風吹過,青草翻起波浪,彷彿可以感受到風吹在臉上的爽意,心胸也豁然開朗。 可見古人對漢字的運用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比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一個字讓整首詩頓時有了生命的色彩,船行江裏,兩岸一片葱蘢。而其中的“又”字,可以看出詩人對家鄉的強烈思念,在明月初升的渡口,羣峯在月色中襯托着一個落寞的背影。

“勸君更盡一杯酒”的“更”字,道出了送別友人的不捨,出了陽關,你在沒有往日的好友了,再喝一杯吧!隱隱地我感到作者的惋惜和祝福。 一個字,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你心中的門,門外是11歲女孩的懵懂無知,門內是知識的草徑深幽,吸引着我一探究竟。 有一些詩詞寫出了我們兒童的`神態和心理,可愛極了!“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真的,我就是這樣的,回到家一放下書包就急急忙忙地拿起書來看,共鳴!共鳴!還有“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小孩子的活潑俏皮一下子就躍然紙上,我想詩人應該也有一顆童心,不然怎麼能寫出這樣可愛的詩句呢!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這些詩句,語言直白,往往沒有華麗的辭藻,似乎是在不經意中產生的文字,讀起來有一種蕩氣迴腸的痛快勁兒,是我最喜歡的。詩人們用自己的滿懷激來熱愛生活,彷彿可以看到他們懷着無限的希望,在高山之巔,朝着大海,向着遠方,大聲地喊出自己心裏的聲音。 古人對文字的運用可謂出神入化。詩詞的美感和韻律,讓我更加喜歡漢語言。

古詩詞就像一塊美玉,歲月掩蓋不了它的美好,愛它的人會在心裏將它打磨得日益美潤。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詩人們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豪傑!

遇見古詩作文 篇8

古詩詞,想説愛你不容易。

我想乘一葉孤舟,重遊歷史長河。

抬頭,便會想到“一行白鷺上青天”;俯首,便會想到“疑是地上霜”;觀河,便會想到“一江春水向東流”;葉凋,便會想到“我言秋日勝春朝”。

古詩詞,我喜歡。吟一首《江南好》,優美的意境便會令人流連,我喜歡。唱一首《龜雖壽》,“老當益壯”隨機浮現在眼前,我喜歡。哼一段《無題》,無私奉獻,蠟燭春蠶,我喜歡。

不過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文言文又太過枯燥。唯有古詩詞,我真是打心眼兒裏喜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滿腔的熱血,那豪情壯志,我欣賞,我敬佩,我説要向杜甫學習,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發,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後,一覽成功的喜悦!

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壯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悵,我也看到了。

夜深人靜之時,我便會細賞古詩詞,皎潔的月光灑下那悽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捨”的`原創。哦,可愛的古詩詞,領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古詩詞攬入心中。閲讀後,便刻入了我的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就任其消散。化為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有了“?,。”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絃。風又瀾起,我的心扉依舊不散。”

從古詩詞中,我學會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學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葉孤帆,風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會我要堅強。“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立誓要驚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瀾!

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順。我有古詩詞,我會穩坐我的小船,為夢而揚帆。“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小草尚此堅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此。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遇見古詩作文 篇9

自然進化,是按美的規律,人成百靈之長;上帝造人,是按美的原則,人便體曲流暢;耶穌塑人,給予美的內涵,人便心地向善。 繆斯更青睞詩人,便給他們一雙雙慧眼和用之不竭的靈感。詩人們沒敢辜負神靈的厚愛,將那醇如瓊漿的自然美,景觀美,心靈美,社會美灌注在人,事,物象之中,凝聚在審美的詩格之間。只要你漫步詩林便領略到那千姿百態,風情萬種的古詩意象之美。

晚照昏鴉,空山落葉,柳堤斷橋,悲情繫於其中。 飛泉含響,菊花冷豔,黃鸝鳴翠,美情寄於其裏。 高山斷霧,讒巖摩天,大江東去,驚濤拍岸……何其壯美!以其雄渾,曠闊而激盪人心。 綠村環村,紅杏出牆,春草幽生,漁舟蓮動……何其雋秀!以其端麗,纖婉而怡人之情。 古詩意象之美,可謂美不勝收;意象之多,可謂不勝枚舉。那林林種種,琳琅滿目,五彩繽紛的古詩意象組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當你展開詩卷,涉足詩林,你猶如步入一片美的山野,一所美的園林,一列美的畫廊,一條美的街巷……觸及那紛呈的美學現象,便能觸摸詩人的內心,探索往昔的生活,翱翔在想象和幻想的浩渺世界。

這由自然界和人類心靈構築的世界,愉悦人心,陶情怡性,令人興喜萬分。 二、藝海拾貝 1。明月古今有,常照詩詞間 ——談古詩中明月意象 明月因其有皎潔、圓滿、曠遠、神祕等特性。貼近人們的.心靈,詩人們便以含情脈脈的審美眼光觀照蟬娟,從這冰冷的自然之物中發現了温情的詩意。固此中國古代詠月的詩篇可謂是積累盈箱,汗牛充。

最早寫月的要數《詩經?陣風?月出》 月出皎兮,使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詩人思念他的親人,是從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開始的,因為月兒總是孤獨地懸在無垠的夜空,普照一切,籠蓋一切,可謂是“隔千里兮共明月”。這便容易使人產生一種曠遠或是迷離,悵惘的感受。這種感受正與人們的相思之情相吻合的,因此詩人們常借月抒情,並能翻古為新,悠悠托出綿綿情思,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詩人由望月而懷遠,對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覺長夜漫漫,怨情頓生,怨誰呢?怨燭光而滅之,披衣出門那姣好圓滿的明月又是如此地撩人心緒,更讓人難以入睡。相思贈物吧,只有滿月光,它飽含我滿腔心意可又無以傳送,只好借夢歡聚。全詩圍月而寫,情由月生、由月而深,構思奇妙,意境幽清,情深意厚。 借月寄相思,李白就有佳句“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杜甫的《月夜》中寫道:今夜鹿 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更是望月思家的千古傳誦的名作。

標籤:古詩 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