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讀後感的作文三篇

作文8.61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後感的作文三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今天看報時,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題目是《跳出思維的陷阱》這篇文章講了一個國王叫大臣們測算池塘裏的水有多少個水桶那麼多?一個星期後大臣們沒有算出來,國王把這個題目公開叫全國的臣民來回答,兩個星期後,一個8歲的男孩對國王説,如果池塘和桶一樣大,那就只有一個水桶那麼大,如果池塘比桶大一倍,就需要2個水桶的水... ...。

為什麼同一個題目會難住大臣?而才8歲的小男孩卻能答出來呢?這是因為大臣們只想到怎麼去計算池塘和水桶的大小,而小男孩沒有像大臣那樣去計算大小,跳出了思維的陷阱。我從這個故事裏受到了啟發,我們在學習中,思考問題問題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打破平時的思維模式,看似複雜問題,其實答案就在其中。

看了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不久前上英語補習班時老師給我們出的一道問題:1=2,2=4,3=6,問4=?聽老師一説完題目,我就回答是“8”,我説完後,又有許多同學回答是8,老師搖了搖頭,我想:前面的數字相差1,後面的數字相差2,怎麼不對?我正想着,平時數學成績不太好的小欣卻説出了真確答案:2。答案一公佈,我恍然大悟,原來2=4,4=2。是啊,我們都掉進了思維的陷阱,只有小欣,另闢蹊徑,不去找規律,而從題目中找答案,開拓思路,只有這樣才能不被題目所迷惑。沒想到,一個小故事,也藴含者大啟示啊!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讀了沈石溪的《白象家族》,使我心情難以平靜,既有感動也有一點氣憤。

《白象家族》這本書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一隻小白象發燒了,跑到了作者的茅屋裏,作者為它治好了病,白象家族非常感激。從此,作者就成了白象家族的一員,它們在一起過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次,白象想吃蜂蜜,可它夠不到,作者取下了蜂窩,可他一直被蜜蜂追,當然白象家族也不會束手旁觀,它們齊心協力用砂土往蜜蜂身上撒,沒過多久,蜜蜂就全軍覆沒了。它們這種互相幫助的團結精神令我非常感動。

還有一次,孟加拉虎在傷害傻丫頭和作者,老阿呆趕緊去保護它們,結果被孟加拉虎咬了一口,受了重傷。過了幾天,老阿呆覺得自己快不行了,要回自己的家冢了,霹靂雄不準人類進入它們的家冢。但經過老阿呆和銀耳灰的請求下,作者也去了家冢。讓我氣憤的是,老阿呆回到家冢死後,作者卻忘恩負義,偷了老阿呆的象牙,在他要走的時候,恰好被象羣看見了,象羣們非常生氣,把作者趕出了森林。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尊重它們,不要傷害它們。做人也一樣,朋友、同學之間要相互幫助,相互信任,要懂得知恩圖報,不能忘恩負義,隨意欺騙和利用朋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交到真正的好朋友,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放眼無際的天幕,浮雲將其渲染上悲傷的釉質,閃着光,是否是那隻紅色的風箏——“我們”的`風箏。我想,“風箏”不再了。

——題記

“阿米爾少爺”這也許是哈桑叫過最多的名字,“少爺”在哈桑心中也許是永遠無法抹去的。也許是阿米爾的那份懦弱,也許是少年幼稚的嫉妒,或許只是傻傻的哈桑單純執着的擁護,這句“少爺”,如那磨人的歲月,再不復返。

“我們是否知道我們心中的風箏到底在什麼地方,人生錯過就不會再得到,也許我們會懺悔,會救贖,但這些似乎都已經晚了,每當天空放飛起風箏的那一刻,我們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我們是否真的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這是作者胡塞尼在書中所説的。

多少人無所事事,不學無術,送走了大好青春?多少人貪得無厭,永不知足?有多少人總不知奉獻,卻肆意揮霍他人的付出?又有多少人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當哈桑離去,等待阿米爾的,是無法解開的心結,陷入悔恨的深淵,“暗無天日”。多麼想救贖,身處物是人非的美國,心中的那個有着兔脣大鼻子的阿富汗少年,是那樣魂牽夢繞。我想,阿米爾千萬個夜夢中,定不缺那個在街巷中奮力奔跑的追風箏的人,那個願跟在自己身後追逐終身的人,那個可愛的哈桑。

回頭看看,你是否看見了那個願追逐你終身的追風箏的人。不論有多少,但我相信,定有那生你養你,原為你付出一切的他們。當他們決定生下你的那一刻,也必定立下了願追隨你愛你奉獻一切的偉大誓言。而我們是否珍惜着愛護着呢?我們嫌棄着,厭煩着,向外推,無奈的他們,容忍着。有一天突然發現,時光就是一條長河,而他們就像是溺水了的人們,再也上不了岸。有一天,都走了,不再回了,任由淚水氾濫成災,一切都成了遺憾。

追風箏的少年失足長河之中,岸上的人追喊着,拉起手中的風箏線,而那也僅僅只是風箏線。浪花中閃動着一點紅光,是風箏。

追風箏的人註定要追逐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對阿米爾少爺的承諾)。

標籤:讀後感 三篇